1

隆美尔一直在为杀进中东地区而努力!在我们熟知的北非“阿拉曼战役”中,如果德军获得胜利,那么隆美尔的非洲装甲集团军就可以挺进埃及纵深从而席卷中东,当时驻开罗的英国殖民机构已经开始烧文件准备跑路了,整个埃及和中东慌的一逼,可是德国人已是强弩之末只剩下100多辆坦克,隆美尔恨不得跑去抖音高呼:“我太难了”!

(陆军元帅李斯特)

至少在1942年夏天,法西斯轴心国的军事形势仍然表面看好,同盟国则处于最黑暗的时期。在北非战场,隆美尔集团军挺进到距离亚历山大港和尼罗河不足105公里的阿拉曼(埃及境内),而屡战屡败的英军正值士气低落。美英参谋长会议一度非常悲观:德军差不多会征服埃及,然后在得到增援后转向东北,占领中东地区的广袤油田,再与高加索地区的侵苏德军会师,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上将一度开始研究占领伊朗和波斯湾的行动细节。

这将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局面,与此同时在苏德战场上,希特勒放弃对莫斯科的进攻而在南方实施“蓝色计划”,其目的为了撅取高加索的石油。为了达成这一战略目标,希特勒不切实际地分兵两路:保卢斯第6集团军攻向斯大林格勒、陆军元帅李斯特麾下的克莱斯特第1装甲集团军直趋高加索。

(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

将战略方向从莫斯科转向西南战场,标志着希特勒心知迅速击败苏联已无可能,更加着眼于支撑长期战争的经济和资源问题,对于乌克兰的小麦和高加索的石油,他都是志在必得。而正是在优先夺取那一个、或者“鱼和熊掌兼得”的矛盾心态中,小胡子同学最终犯下了兵分两路的大错,这也是兵家之大忌,尤其是对于依靠质量而非数量作战的德国军队。

其实是希特勒太贪心了,他更清楚石油的重要性,也因此在与保卢斯上将分别时坦言:“如果我拿不到迈科普和格罗兹尼的石油,那么我就必须结束这场战争”。既然如此,那么乌克兰小麦就应该是次要目标,精锐的第6集团军在切断伏尔加河水上交通之后,就应该以掩护克莱斯特的侧翼为战术目的,而不是深入斯大林格勒城区打什么残酷却毫无意义的巷战。

(小胡子)

这样也就不会出现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被两边来回跑疲于奔命的情况,克莱斯特和霍特的合力,完全可以突破高加索苏军防线。实际情况是,1942年8月21日,德军山地部队占领高加索山脉的最高峰厄尔布鲁斯山,之前的8月8日,克莱斯特的部队攻克年产250万吨石油的迈科普油田(苏军撤退前已将其全部破坏),此时德军前锋距离格罗兹尼油田仅有80公里!

就在8月31日,小胡子还在催促李斯特元帅调集一切力量作“最后进攻”,同一天,隆美尔元帅也在阿拉曼发动攻势,力图向尼罗河突破。结果是斯大林格勒陷入苦战后,第4装甲集团军又被调去增援,孤军奋战的克莱斯特集团军终究被赶出了高加索——不撤也不成,斯大林格勒的失败和第6集团军的覆灭,意味着克莱斯特的退路即将被切断。

(陆军元帅克莱斯特)

关于隆美尔,许多军事爱好者认为其战术方面是天才,但战略眼光不敢恭维,然而在突破埃及进而深入中东的问题上,隆美尔的作战指导思想未必就是错误的。阿拉曼的英国第8集团军当时大约有13万人和1000多辆坦克,但是已经被“沙漠之狐”率领的德军打出心理阴影来了,大部人马属于惊弓之鸟。如果稍微给隆美尔以必要增援,说不准他就会放倒蒙哥马利挺进埃及腹地,进而占领弱不禁风的中东各国。

此时的隆美尔手头仅有10万人马和500辆坦克,其中德国部队和坦克的数量分别是30000和100多,其他都是意大利军队,而当面的英军已经增援到23万人和1800辆坦克。并且非洲装甲集团军的补给线拉得太长,纳粹德国战争机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东线战场,希特勒只能给隆美尔微不足道的支援,德军甚至只能靠缴获的盟军给养来维持,地中海的制海权和制空权也全部丧失。

(陆军元帅隆美尔)

在这样的情况下,隆美尔不出意外地输掉了阿拉曼战役,并且违抗希特勒就地坚守的命令大踏步后撤(否则就得全军覆灭),德国人最终没有能够深入埃及腹地,同时也丧失了可能占领中东的唯一机会。尽管希特勒夺取石油的计划看起来很是完美,但是前线将领和参谋总部的军官们都意识到其中的致命问题:德国从根本上缺乏兵力、装备、资源和运输手段,来实现希特勒执意达到的目的。

尤其是对北非战场的重要性,希特勒缺乏一种战略远见,只把它作为牵制美英的次要战场,始终不愿意投入过多力量(条件也确实不允许),造成隆美尔的功亏一匮。当然,希特勒是不会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当隆美尔就埃及情况指出这一点时,希特勒命令他离岗回来德国山中养病,当哈尔德和苏德前线的李斯特元帅也指出这一点时,他们被撤了职。

(两个战场的位置图)

最佳贡献者
2

其实,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时候,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已经属于人人皆知的事儿了,并非一些网文说的那样,中东石油尚未被探明。

从20世纪初,伊朗境内马斯喀特苏莱曼油田开始,两河流域和阿拉伯半岛的几个大油田就被陆续连勘探出来了——1927年伊拉克、1932年巴林、1935年卡塔尔、1938年沙特阿拉伯。而且,中东石油的油量和油品都非常拔尖,也属于当年全球公认的事实。

客观看,当年的纳粹德国,并不是没往中东方向努力过。二战中早期的北非战场,除了打击盟国交通补给线、保护意大利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去中东“抢资源”。

只是,希特勒和大多数陆军高级将领们一样,仍站在大陆主义的思维角度上考虑战略问题,对于海权,尤其是控制地中海的重要战略意义,缺乏正确认知。

原本,战争之初,在隆美尔的出色指挥下,德军曾经一度夺取了北非的战场主动权。但随着相持阶段的到来,北非被视为了“鸡肋”,没能得到上级的充分重视和下本儿支援,结果造成后期德军兵力不足,补给线又太长,最终还是没打赢英国人。

试想,如果善“攻势”的隆美尔军队真的顺利占领了整个埃及,控制了苏伊士运河,一路往东开进。那么,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等国,仍有大量英国驻军,纳粹德国势必需要进一步扩大战争范围,不可控风险太大。

而且,即便陆上英军败退,德军顺利占领了中东各个产油国,怎么运到前线,还是个大问题。此时,虽然德军陆上所向披靡,但地中海的“制海权”仍掌握在英国手中,运输难度极大。

(当年中东石油运往欧洲,主要走的就是B线路。地中海属于其中的关键节点)

因此,对于着急用油的德国而言,他们需要的是那种占领后就能拿起来采的,还处于自己陆路保障范围之内的油田。

很显然,德国和苏联瓜分波兰后,两者的控制区域已经接壤,条条大路通柏林。再加上前面提及的,纳粹德国对地中海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最终,在苏东地区和中东油田两者之中,德国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前者。

更值得注意的是,纳粹进攻苏联,也跟意识形态对立和其荒谬的种族主义理念密切相关。

早在沙俄时代,欧洲主流国家们看俄罗斯人甚至整个斯拉夫民族,都带着有色眼镜。虽然表面上会装装样子,但打心眼儿里,从没当俄罗斯人为欧洲人,更有蔑称俄罗斯人为“白皮鞑靼”的传统,把他们看成愚昧和野蛮的代名词。

(直到现在,这种歧视还是若隐若现的存在着。比如下图,是21世纪西方社交媒体上对俄罗斯人的嘲讽)

进入苏联时代,在种族偏见和歧视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对共产主义的恐惧、意识形态的严重对立。所以,当年借助纳粹德国的力量,让苏联垮掉,可以称得上是欧洲国家们求之不得的结果。

因而,纳粹利用这两点普遍认知,大做文章,鼓吹那套极端种族主义学说,把东斯拉夫人定义成了“被奴役、驱逐、甚至可以大规模予以消灭的低级种族”,号称要让低级的斯拉夫人为高级的日耳曼人腾出“生存空间”等等。毕竟,“斯拉夫”这词,在拉丁语中,就有奴隶的意思。

显然,所谓的“生存空间”,就是土地和自然资源,石油属于其中的重要议题。

再有,就是德国人对苏联日益增长实力的巨大恐惧。

这方面的担心可真不是空穴来风。

在二战开始的头一年,苏联那显得比德国还忙,除了联手德国又一次瓜分波兰外,还开打苏芬战争,大搞“东方战线”,蹭蹭的增加了40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西部边界向西推进了300—400公里,用钢铁洪流打造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纵深极其广阔的战略缓冲带。看这架势,就如同德国在欧洲大陆上放火,苏联一旁在趁火打劫,搜刮战利品一般。

更有,在苏德开战之前,苏联的军工生产额已经位居世界第二。虽然品质上有待检验,但量是极大的,产能是极强的。

加之,此时的苏军正进行着战术和装备的升级,还在紧锣密鼓的把大量军人和装备调至波兰占领区,各种军演和日常训练中,都以“进攻战”为主。假想敌是谁,大家都懂的。

于是,在资源的诱惑、三观的对立、极端种族主义理念的驱使下,德国赶在了苏军换装升级的空挡间,选择了“先发制人”,巴巴罗萨计划就这样开始了。

3

如果我得不到迈科普及格罗兹尼的石油,我就应结束这场战争——希特勒在1942年7月1日的南方集团军总部会议上如是说。

1942年中旬,德军最高统帅部下达了向高加索地区进军的命令,企图将盛产粮食和石油的这一地区据为己有,以达到后勤补充的目的。很多人可能不解:中东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石油产区,希特勒为何会熟视无睹呢?

上世纪之初,英国一支勘探队在伊朗和伊拉克的交界处打出了中东现代史上的第一口石油井。在此后的近二十年间,英国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中东石油资源的垄断者。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紧随英国之后也开始涉足中东石油资源。那么这一时期的德国在干什么?当然是在处理名目繁多、限制重重的《凡尔赛条约》。所以说,自一战后到二战结束前,中东石油利益的主要参与者除了英国就是美国。

对于主张使用大规模机械化部队进行战争的希特勒而言,石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综上并不难发现,当时的德国在中东并没有形成传统势力,自然不可能轻而易举地从中攫取利益。

另一方面,当时中东的石油开采实际上仍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地区的石油储藏情况仅仅停留在“可能”的基础上;这也就意味着巨大的投入并不一定能够得到成正比的回报。

但反观当时的北高加索和南高加索地区,苏联在这些地区已经建立并运作着成熟的石油产业,当时这两个地区的油气产量分别占到了苏联总产量的86.5%和65%,位于南高加索的巴库地区(今阿塞拜疆境内)的石油产量甚至是苏联总产量的75%!

因此,攻占高加索地区相较于入侵中东具备更多的先天优势:首先在地理上德国更加靠近高加索地区;其次,高加索地区已知的石油资源更加丰富、设施更加完善;再次,德国当时进攻的重点是苏联,而高加索石油区又是苏联工业的命脉所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希特勒既定的大战略扩张计划中,攻占高加索地区也是为进一步出兵中东所做的铺垫;如果一切顺利,德国最终还是会染指这一地区。

我是军武最前哨!

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带来精彩内容!

4

我是东斯坦因,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

会牵扯大量德军有生力量,可能会被苏联有机可乘

德国想要远征中东,必须通过地中海地区。在轴心国的势力划分中,地中海地区应该是意大利负责的。但是意大利实在太面,不但支撑不起地中海的战局,甚至就连自保都成问题。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在盟友意大利不给力的情况下,德国如果打算远征中东地区获得石油,势必会牵制了德国大量的有生力量。而此时,潜伏在一旁的红色帝国苏联很可能会,乘德国兵力空虚的机会,攻击德国欧洲本土。老家都让别人抄了,有再多的石油又有什么用。

2.海军不给力

接着援引上文的一句话,德国想要远征中东,必须通过地中海地区。但地中海地区的作战,并不是单单依靠陆军和空军配合的闪电战就能解决的了的。必须要海陆空三管齐下。陆军和空军,轴心国(主要是德国)实力强悍,谁都不含糊,但海军就不行了。

先来看德国海军。二战,德国海陆空三军中,德国海军是实力最弱,表现最差的。除了利用“狼群”战术骚扰盟国的海上运输线外,就没打赢过一场漂亮的海战。

比如,巴伦支海海战。1942年,德国海军在巴伦支海海域,试图拦截一支前往苏联的英国护航运输队,与英国皇家海军爆发的一场海战。英国皇家海军为运输队配置了2艘轻巡洋舰、8艘驱逐舰、2艘小型护卫舰、1艘扫雷舰和2艘武装拖网渔船的护航舰队。德国舰队由希佩尔海军上将号重巡洋舰、吕佐夫号袖珍战列舰和6艘驱逐舰组成。德国海军在此战中,实力可以说占据绝对优势。可是却被三艘英国驱逐舰赶了回来,致使运输队安全逃离。德国海军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反而铩羽而归。

再加之,控制地中海的三大战略要点:直布罗陀,马耳他,苏伊士运河,都控制在英国手里,德国海军甚至连地中海都进不了。

再来看意大利海军。二战时期,意大利也算是海军强国之一,拥有7艘战列舰、19 艘巡洋舰、123 艘驱逐舰、67艘鱼雷艇、115 艘潜艇,仅次于美国、英国、日本,排名世界第四。尽管数量上很唬人,但意大利海军的战斗力却和意大利陆军处于一个基准。

除了1940年英国皇家海军利用航母突袭意大利的海军基地塔拉托,重创意大利舰队,开启了航母时代序幕的这次经典战例之外。意大利海军就和小透明差不多。

地中海地区作战,如果无法得到制海权,很容易就会被对手切断补给线。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一旦被切断了补给线,前线的部队很难继续打下去,甚至很可能会被敌人被包了饺子。

北非战役期间,意大利的运输船队还是经常被英国海军所袭击,意大利海军最后只好经常使用一些水下的作战舰船向利比亚运送物资和弹药,这导致驻扎在北非的德军和意大利军队深深感到军事物资严重供应不足,这也是轴心国在北非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海军不给力的情况下,如果贸然调集重病,在地中海——中东一线展开作战,那就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很可能会遭受惨重的损失,而且还可能会惨败而归。而一旦远征惨败,苏联的进攻恐怕将会接踵而至。因此对于德国来说,远征中东的作战风险实在是过于巨大。

希特勒本人对进攻苏联存在执念

早在1922年,希特勒在狱中创作《我的奋斗》一书时,就表示要为德意志人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而靠近德国,幅员辽阔,物产丰饶的丰苏联就成了希特勒的主要目标之一。希特勒曾在《我的奋斗》中曾说,“德国必须在东方进行扩张,主要是牺牲俄国”。从中可以看出希特勒对苏联的觊觎可不是一天两天。

1939年11月,苏联进攻北欧小国芬兰,结果苏联出动了1000余俩坦克、800多架飞机、54万大军,但结果却是苏联被打的灰头土脸。在这场历时3个多月的战争中,苏联阵亡20多万人,负伤50余万,而芬兰只损失了2.6万人。虽然在后期苏联通过源源不断的增援,勉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苏联红军战斗力低下也暴露无遗。而这进一步加深了希特勒的执念。

在通过苏芬战争看出苏联红军的底细后,希特勒的野心收到了极大的刺激。认为消灭战斗力墩弱的苏联军队是手拿把攥的事情。进攻苏联,也就被希特勒提上了日程并实施。

中东——地中海什么的,自然就被抛到了一边。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5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这个原因很多,总的来说,就是因为两个竞争对手过于强大,把希特勒前往中东地区的两条路堵死了。

从欧洲前往中东无非就是两种方式,一个是海运,再一个是陆路,然而这这两种方式都有一个可怕的拦路虎,它将希特勒的大军死死拦住。

在海路上,自然是海上霸主英国了,我们知道从欧洲到中东,船只从欧洲南部的港口出发经过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再到阿拉伯海,然而这一路上都会有英国人强大的海军随时对你的船队进行拦截。而希特勒及其盟友的海军力量不够强大,保证其击败盟军海军,夺取制海权,以保证船队的安全。这样一来就希特勒前往中东的海上通道就被英国人堵得是严严实实了。

那陆上通道呢?毕竟德国是一个陆权国家,主要军力在于陆军,然而苏联红军把这条路也给堵住了。我们知道多年的苏德战争,即便是最为优势的时候,德军离中东油田也很远,当然当时希特勒一心想抢占苏联的巴库油田,以补充其装甲部队的燃油储备。但是直到最后耗尽了德国陆军的最后一分力量时,希特勒始终没有把巴库占为己有。连巴库都没有拿下,就别说中东波斯湾地区的那些油田的油气资源开发了。

因此攻占并利用中东地区的油气资源希特勒不是没有想过,是现实条件下不允许他这么做。

其实对于希特勒来说北非地区的油气资源或许可以利用,然而毕竟那不是希特勒的重点方向,北非地区是盟友意大利的菜,隆美尔能够在北非完全是因为意大利吃不下,请外援请来的。

6

战争中如果没有石油,那么坦克将无法前进,那么德国的闪电战术再怎么厉害,他也需要坦克的推进,飞机在上面做辅助,对地面的技术设备进行轰炸,如果没有石油,飞机飞不起来坦克跑不起来。

德国打到莫斯科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极大的问题,就是后勤出现了问题,德国打到莫斯科,已经是苏联的中心,战线拉的太长,导致了德国的石油跟不上,而且打到莫斯科的时候,德国的石油也已经耗尽了非常厉害,所以苏联的高加索油田是德国的重要目标,如果抢占了这里,就可以占领他们的石油,不仅仅给苏联打击,还可以占为己有。

德国为什么没有占领中通获取石油,是因为石油的开发也是需要一段的时间,如果让苏联有时间喘气,那么以苏联当时的发展速度,德国就很难再有机会打败他们,德国的闪电战术利用的就是快速性和隐蔽性,如果德国再到中东占领油田再开发,那么苏联已经完全的反应过来,而且建立了很多的防线,那么德国想再一次攻打进去,耗费的人力和物力更加的多,持久战是解决闪电战术的最快方式,所以德国必须速战速决,才有可能拿下苏联。

中东地区跟苏联非常的接近,如果德国想占领中东,那必然也会遭到苏联的打击报复,那么还不如直接跟苏联一干到底,拿下苏联,中东自然是德国的,而且当时德国认为苏联的军队比较弱,国家还没有完全的团结,苏联的国土面积太大了,让苏联全面的发展起来,德国打苏联更加的费劲。

在当时的二战中,中东的石油主要集中在伊朗国家,很多的油田还没有挖掘出来,我是为了当时发现的一点石油,而远征中东的话,会得不偿失,当时的世界石油主要集中在美国,苏联、委内瑞拉等国家,中东的石油产量是比较低。

7

大家好,我是诗涵果果。

二战促进了世界军事装备发展的突飞猛进,随着战争的深入,眼花缭乱的武器在今天看来,就像摆在了世界橱窗里,鳞次节比。同时也造就了无数的名将,由这些名将所指挥的经典战役和案例,一直到今天,依然可以从中窥见一斑!

战争的根本依托是资源的掠夺,无论是一战帝国主义为了争夺资源的发起的战争还是二战期间法西斯为了野心发起的侵略战争,无一例外的都和“资源”的支配权密切相关!那么在二战,如果对于所有的参战国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想说一定是石油和工业基础!工业基础可以依靠侵略和占领获得现有的设施,石油呢?除了得到,还必须进行开采!

今天,我们都知道俄罗斯的高加索地区盛产石油,中东地区更是远超俄罗斯。但是在二战期间,高加索石油的开采条件已经很成熟,而中东地区的石油开采情况仅限于波斯地区!

德国在灭亡了波兰这个眼中钉以后,迅速调整战略进攻方向,拉开了入侵法国的战幕!号称拥有世界最强大陆军的法国,拥有最强防线马奇诺的法国,在德国入侵以后,仅用了44天,就攻占了法国全境,维系政权向德国投降,紧跟着亲法的小国纷纷倒向了德国,德国打开了通往中东的门户!但是盟友日本的愚蠢,也让希特勒无奈到了极致,随着美国的参战,原本中东的石油资源也变得遥不可及,希特勒只能一边咒骂一边向美国宣战,失去了中东,就只有将目光瞄向了苏联的高加索!

之所以德国不依靠中东获取石油而是进攻苏联,其实也是逼不得已:

1、当时的中东石油开采情况

二战时的中东在世界格局上并不显得重要,仅有的两个国家伊朗和土耳其对战局并无太多的影响,而石油资源在当时的中东只有伊朗控制的波斯地区,开采情况并不普遍!

2、运输的成本

如果德国从中东运送石油,在美国没有参战的情况下,运输的成本还会小一点,但是随着美军参战,缺少海面舰队的德国,仅依靠潜艇护航,不切实际。在陆地上,德国没有能力组织起一个专门运输的部队去消耗自己本就不多的资源,这条路处在了德国东线战场的前方!

3、当时的战争形势

德国在发动了巴巴罗萨计划以后,原本制定了快速覆灭苏联,迫使其投降的策略,以苏联的石油资源为依托,再角逐世界。战争充满了不确定性,战争的走向脱离了希特勒的预判,德国正在被苏联拉近深渊,意识到问题的希特勒准备调整战略,放弃莫斯科,攻占高加索!但是,由德国占领法国以后打开的中东的门户,在同盟国的策划下,亲德的政权纷纷倒台,失去了中东的德国,只能在苏联破釜沉舟!

违背了全世界人民的意愿的轴心国最终走向了灭亡,策划并且实施了行动的野心家为自己的残忍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8

在上世纪前半页,全球石油产出地形成波斯湾、墨西哥湾、高加索三足鼎立的形式,德国能考虑的石油来源是第一个和最后一个。

在1942年下半年展开的蓝色行动,是德国争夺高加索石油产地的一次努力,最终以损失150多万人的惨重代价而结束,既然高加索那么难打,希特勒为什么不选择攻占中东呢?

(高加索区域图)

稍有常识就应该明白,攻打中东、占领波斯湾远比进攻高加索要困难的多!因为德国没有一支强有力的海军帮助陆军打辅助,进兵中东简直痴人说梦,就算侥幸拿下了波斯湾的控制权,英国皇家海军可以随时随地从海上威胁波斯湾,劳师远征的德国军队肯定会像阿拉曼战场的非洲军团那样灰飞烟灭。

说到这里有必要提一下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它只是德国国防军很小的一部分,希特勒绝对不曾奢望它能攻占中东,派它来非洲只是延迟意大利崩溃的速度而已。

但隆美尔仅用两个装甲师,外加一众意大利杂牌军,就一路从利比亚打到了距离尼罗河仅有100多公里的阿拉曼,这个战果让他本人都难以置信,希特勒更是狂喜不已,他甚至短暂幻想着从苏联战场南下高加索,与隆美尔非洲军团会师伊朗高原,无奈两个战线上的德军都已经精疲力竭无力扩大战果,希特勒只能压缩计划,集中东线的所有精锐部队向高加索方向冲刺,当蓝色行动开始之时他实际上已经放弃了让隆美尔打到波斯湾的幻想。

(邓尼茨不可能为非洲军争取到地中海的控制权)

因为隆美尔打到阿拉曼,就已经耗尽了非洲军团的攻击力量,没有强大的海军夺取地中海的制海权,非洲军团就不可能获得充足的补给,坦克越打越少、士兵们啃着硬饼干连水都喝不上,这支远离欧洲的孤军随时有被歼灭的可能,进攻中东的想法简直可笑。

相比之下,高加索对于奋战在苏联的德军而言是个极佳的目标,因为斯大林把全国精锐都集中在莫斯科周围,在顿河流域、伏尔加河流域的兵力非常空虚,得到一个装甲集团军加强的南方集团军群(此时被拆分为AB两个集团军群)有实力放手一搏。

而且,进攻高加索是入侵苏联(巴巴罗萨计划)的一部分,只要击败苏联要什么就有什么,而进攻中东就等于是多了一个目标,让本就捉襟见肘的兵力再一次被拆分,这是德军统帅部和参谋本部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接受的。

此外,德军在1942年仍旧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武装占领高加索油田不是难事,要不是希特勒一系列愚蠢的指挥(此时他亲自挂帅担任陆军最高指挥官),德军不可能兵败斯大林格勒。试想一下,陆军有信心征服高加索,你偏要让它分兵去攻打中东,这会有什么的后果呢?

最后,1942年德军并没有直接进攻中东的条件,连最起码的路都没有。土耳其夹在南欧和中东之间,这个国家虽然保持倾向于德国的中立,但也绝对不会允许德军借道,跨海进攻叙利亚也不可行,德军连几十公里宽的英吉利海峡都过不去,如何渡过东地中海呢?

(这张图比较直观的展示了中东和高加索的位置,前者远隔重洋、后者近在咫尺,德国人怎会舍近求远呢!)

又说到了德国战争机器最致命的弱点,它没有强有力的海军争夺制海权,没有地中海的制海权又让增兵非洲变得不切实际,更何况攻占埃及后还要跨过巴勒斯坦、约旦和埃及等国才能到达波斯湾油田,这条路实在是太漫长了,相比之下,从顿涅茨河出发攻占高加索更可行。

9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时中东地区的石油还没有被发现。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是美国,其次是苏联。中东地区的石油当时并没有被发现,而且二战之前,各国遭遇大规模经济危机。也没有能力和时间去中东勘察有没有石油。

中东地区的时候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是二战结束之后的事情了,大规模开采更是中东那些阿拉伯国家都完成了自己的国家独立之后才进行的。

其次就是对当时的德国人来说,近在手边的大油田就是苏联人的高加索油田,至于中东的石油,他们不知道也没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发掘。

10

那时候中东石油还没被发现。大庆油田也没被发现,要不日本人也不会去东南亚抢石油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