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问题,四行仓库的守军首先不可能有增援,也没必要增援。
谢晋元和4位连长的合影
首先守四行仓库本来就是一个送死的任务,自然不可能有增援。
淞沪会战进行到10月25日时,随着日军投入日益增加,在闸北区我军已经难以抵抗,因此决定放弃闸北,主力退到南翔和苏州河南岸继续抵抗。不过国际联盟在11月初将召开会议,为了显示抗战决心,争取国际同情和支援,闸北不可完全放弃。于是蒋介石决定留下88师在闸北坚持到最后。
88师师长孙元良接到命令以后,知道这个任务有死无生,坚决反对。经过讨价还价,最后蒋介石让步,同意只留下88师一个团。孙元良在执行任务时又打了一个折扣,只留下了一个营。最后88师524团第1营接受了这个任务。
所以守卫四行仓库并非这个位置有多重要,而只是一个政治需要。守军从一开始就已经决定将其牺牲,更何况我军从闸北撤退以后,四行仓库已经是一座孤岛,自然不可能再加以增援,否则还不如多留下一些部队。
其次来说,四行仓库也没有增援的必要。
524团第1营选择驻守四行仓库,主要是因为四行仓库是钢筋水泥建筑物,比较坚固,易于防御。而且四行仓库和公共租界只隔了一条苏州河,附近又有煤气公司的储气罐,日军无法使用重武器攻击,因此易守难攻。
然而正如前面提到的,四行仓库既没有战略价值也没有战术价值,加上闸北其他守军都已经撤退,日军忙着扩大战果,对于四行仓库这个不会影响下一步军事行动又难啃的骨头自然没兴趣用重兵攻击。因此日军也只派出了一个大队兵力监视守军,并进行了规模有限的攻击。
另一方面蒋介石原本是希望通过在坚守闸北换取国际同情,但是英法等过担心战事波及租界,于是通过外交途径向蒋介石施加压力,要求立即从四行仓库撤军。因此没等九国公约会议召开,524团第1营进驻四行仓库只有4天就被迫撤军。
在这4天里,524团第1营的423名官兵实际伤亡只有25人(后来在撤退途中遭到日军偷袭,又有部分人员损失,实际抵达租界是355人)。从第1营伤亡人数来看,也根本没必要增援。
所以在4天时间里,四行仓库守军没有得到增援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