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挖客以从事航空器设计的经历来说:那是因为鸭翼布局其实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好,它出现得并不算晚,但一直没有普及也是有原因的,许多人的认知还有误区。答之前先强调一点:现代飞机尤其是战斗机的设计非常复杂,牵扯的因素也非常的多,很难真正了解采用或者弃用某种技术的真正原因,我讲的也只是我的个人推测尽量讲得透一点易懂一点,篇幅较长

鸭翼的基本作用

飞机在天上飞,上下左右前后全是空气——不象汽车下面是坚实的大地,因此飞机多了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平稳!汽车不平稳不是致命的,反正有大地托着;飞机不平稳,就可能出现要么抬头向上飞没法降下来,要么低头向下飞一直栽下去。鸭翼和水平尾翼的基本作用都一样,保持飞机平稳飞行。

看上图,飞机是不是很像挑的担子或轿子?通常情况下,注意,是通常情况下,飞机的升力中心和重心是已经定好了的,人为控制飞机平稳,就是通过调整鸭翼或平尾,让飞机这个系统来保持平稳!传统布局飞机很象挑担子,也称为“挑”式布局,垂尾一直产生负升力,通过负升力的大小来调整飞机的俯仰。

鸭式布局很象抬轿子,也称“抬”式布局,鸭翼通过调整正升力来控制飞机的俯仰!这一下优点相信大家都看出来了:鸭式布局的优点正如题主提到的——升力效率明显高一些美国人不是不用,而是首先使用——世界上第一架飞机是美国人发明的,用的正是鸭翼布局!如下图。

后来为什么不用了?

喜欢航空史的读者会发现,第一架飞机用了鸭翼,为啥后来、一战、二战都没怎么用了呢?这涉及到另一个稳定性的问题:飞机的发动机和螺旋桨装在哪里更好?发动机和桨装前面的叫“拉”式布局,装尾部的是“推”式布局。早期飞机设计师们很快发现“拉”式比“推”式更稳定(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拉一辆小板车是不是比推更容易控制?),结果造成螺旋桨式飞机绝大多数把发动机和桨、座舱(视野更好)都放在机头上。而早期飞机是机械操作的,采用鸭翼的话也要放在机头,会额外多出一大堆结构、机械连杆等等机构,跟发动机、座舱抢夺机头的空间不说,还会多出很多重量,机头的阻力也会大不少!两下一盘算,还是正常的尾翼比较划算,于是大家都用正常布局了,如下图。

不过也有几个例外,再次提到美国,在二战时就造出了鸭翼+推式布局的飞机,如下图的XP-55,发动机和螺旋桨放在尾部,机头装鸭翼和机枪机炮,这样看起来很合理。但试飞的结果是这种飞机的操作性不好,也就是很难飞,跟通常飞机的操作习惯差别很大。而且发动机放后面,散热也不好,后面巨大的螺旋桨在转,万一飞行员要跳伞逃生等着他的是个巨大的绞肉机

于是美国没有装备,后来日本人也用这个思路搞出所谓“大东亚决战机”——鸭式的“震电”,刚试飞几天就投降了,于是成了很多精日常常提到的“如果”——如果震电能早2年搞出来,二战会如何如何……但真的早2年试飞,等着小日本的问题还多着呢——另外几种吹得很厉害的“烈风”“疾风”“紫电改”倒是早了1年,也没见能把美国人怎么样

二战后的情况

二战后进入喷气时代,发动机倒是到战斗机屁股上了。但此时设计思想进入了两种状态——要么很保守,减少风险保证军队有可用的飞机;要么很激进,干脆直接上大三角翼,把尾翼或鸭翼全拿掉,配平的功能交给主翼上的副翼。前者不必说,后者诞生了一大批无尾三角翼的战斗机:仅美国就有F-102、F-106、海军的F7U“弯刀”……甚至到了F-16刚服役,就拿出个F-16XL的无尾改进型,F-22也没逃脱“砍屁股”毒手,弄出来个FB-22……

这会儿当然,鸭翼也没有被遗忘。美国历史上最昂贵的飞机之一“女武神”XB-70就采用了鸭式布局。奈何这个项目下马了。另外美国在试验一些高机动性的研究项目时,也没忘了鸭翼:X-29、X-31(如下图)……

为何鸭翼忽然又火起来了?

这是因为在做机动性研究时,如何增大飞机的可用迎角成了一个重要方向。大迎角飞行时,机翼上表面会产生紊流(乱气流)导致局部失速——可以理解为失控,升力也大大减弱。记得(记错了请纠正)应该是格鲁曼公司首先在F-5战斗机上发现的,战斗机的边条翼(下图红圈)能产生很强的脱体涡(下图的白烟),涡流扫过主翼上表面把紊流带走从而产生所谓的“涡升力”,这就能飞机的可用迎角大增,让什么“眼镜蛇”之类的动作成为可能

而进一步研究发现,鸭翼尤其是近耦鸭翼(可以理解为鸭翼与主翼很近,甚至上下重叠)也有类似的功能!这个非常重要!另外,原来“抬”式布局的好处还在,而之前说的那一堆无尾三角翼飞机的起降距离很长(升降副翼影响了主翼上布置增升的襟翼,而且离重心相对较近,低速起降时升力严重不足),于是鸭翼一下子又火起来了。特别擅长无尾三角翼的法国人搞出了鸭式的“阵风”,欧洲战斗机“台风”也用了鸭翼,美国F-35战斗机之前的“海选”中,也有用鸭翼的。

还有个好处是很多答主忽略了点——大迎角飞行时,往往传统水平尾翼正好处于主翼的气流中,控制规律非常复杂!而鸭翼在主翼之前,不会受主翼的影响,控制规律相对要简单得多!

该说鸭翼的缺点了——第一个误区

传统鸭式布局是“抬”式所以升力效率高,但到如今情况变了,因为又出来个新东西“静不稳定”:对于现在的高机动战斗机来说,在格斗的时候,其实往往是飞机的稳定性越“差”越好。不稳定的飞机,稍稍一点力就可以立刻改变姿态——飞机的灵敏度大大提高!不稳定的飞机不格斗时很不好操作呀,没关系现在技术进步了,有了飞控电脑和电传操作系统,可以非常灵敏地自动调整!于是设计F-16时,设计师就开始“放宽静稳定度(可以理解为让飞机不稳定)”——让重心和升力中心靠拢!

后面一大票高机动性战斗机几乎都是放宽了静稳定度的,那么这种情况下,原本鸭翼产生正升力的好处变小了——平时不需要它产生那么大的升力了。于是,鸭翼“升力效率”高的好处,几乎变得没有了!

最重要的缺点

很多答主都提到了,鸭翼偏转时和机身呈很大的夹角,形成对雷达波的角反射器,非常不利于隐身,尤其是机头前方的隐身效果!这在空战中是非常重要的!下图夸张了一些,这么大偏转角只有降落滑跑时,但可以说明问题。

还有些小问题

前面说过大迎角下鸭翼产生的涡流会有很强增升效果,这是近耦效应,也就是说必须鸭翼与主翼很近甚至重叠,比如说“阵风”战斗机这样。如果太远了,效果就不会好。我们歼-20的鸭翼就比较远,所以主翼还补了小小一块的边条翼用来额外产生涡升力,如图中的红圈。

这样一来鸭翼的位置就会比较尴尬:离得近有涡升力,但太近了配平的效果不好——因为力臂太短;太远了增升的效果又不好,而且装在机头雷达的附近,如果用电机去做偏转动力,可能还会影响机头雷达的工作——因为静不稳定布局鸭翼的动作会很频繁,这个影响力通过简单的滤波程序很难消除掉(下图“台风”就曾遇到过这个问题)

最后的结论

现代战斗机的设计非常复杂,牵扯的因素非常多。我们普通军迷(能看到这里的估计都没几个人了)已经很难判断某种气动布局被采用或者被弃用的真正原因。只能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做一番推测。综上所述,小挖客认为美国不用鸭翼很可能是出于隐身方面的考虑,而且在常规布局上积累的经验也更多。下图是JAST“海选”时曾经出现的鸭式布局。

但这决不是说我们自己的歼-10和歼-20就不好,我们的设计师肯定会有自己的想法——也许我们已经解决了鸭翼对隐身的影响,也许我们还有融合了很多更好的想法,也许是要回避一些我们经验覆盖不到的问题。相信既然我们选择了鸭翼,那就肯定就是目前我们最好的选择

最佳贡献者
2

美国也曾经在F15战机上测试过鸭翼,但是美国空军的发展思路和其他国家不同。美国是一个在全球都有战略利益的超级大国,美国空军的战机除了要先进之外,非常重要一点就是得多,比如美国就服役了1200多架F16战斗机,近1000架F15战斗机,就连F35五代隐身战斗机如今都服役了400多架,要知道俄罗斯的四代机才600多架,即便是世界空军第二的我国,四代机也只有1000架左右,五代机也才30架左右。

上图为伊拉克战争时期的美国空军基地,下图为美国“飞机坟场”,美国要生产大量的战机满足自己在全球争夺优势的需求。


战斗机的数量多才能在全球任何地区发生危机时快速抵达战场,才能在全球大量的空军基地进行部署,才能同时满足全球不同战区的作战需求。要让战斗机数量规模大,需要两个必要条件:便宜、技术成熟。只有便宜才能大量的服役,这个道理非常简单,而只有技术成熟可靠,才能让战机不至于有明显的短板,或者技术的风险,才不至于让数千架战机同时暴露问题,又无法弥补。对于美国空军而言,一架战机要先进,但是不需要太先进,成熟可靠就是最好的。

图为F16战机,他是世界上生产数量最大的战机,达到了4000多架,出口到数十个国家。


但是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却不是这样,其他国家,比如中俄英法等其他军事强国,国防建设必须要有侧重,因为国家的实力不会让空军发展能够面面俱到,能够适应全球不同的作战环境,这些国家研发的战机必须要够先进,因为只有技术前卫才能对抗更强的敌人,只有技术前卫才能确保不会很快落伍,才不需要经常进行升级和更新,所以这样的战机需要设计更加激进,才能符合他们的要求。

图为F15“鹰”式战斗机,是世界上最早的第四代重型战机,也是常规布局。


而鸭翼对于战机而言,就是一种激进的设计。鸭翼是一种不稳定的气动设计,为一架飞机增加鸭翼可以改善他的飞行性能,但是也会扰乱飞机的各个翼面的气流,如果把这些气流控制不好,飞机就会面临风险。鸭翼的作用有很多,首先就是改善配平,现代战机的发动机都在机尾布置,而且是整个飞机上单系统重量最大的部分,飞机的重心也因此非常靠后。对常规布局战斗机而言,其主翼已经在机体中部,尾翼已经到了机尾,尾部重量更大。

图为美国空军F35A战机群,美国已经服役了400多架F35战机。


为了在飞行中克服重心靠后带来的机头上扬,战机在飞行中必须要让机尾产生负升力,这样才能确保飞机的飞行平稳,但是这样就牺牲了发动机的推力以及主翼产生的升力,最后导致战机机动性的下降。而鸭翼则让战机的主翼在中,鸭翼在前,加上鸭翼控制的机械部分,起到了对发动机的配平作用,飞行中,鸭翼和主翼都是产生升力的部分,飞机的机动性更好。

图为俄罗斯苏30SM重型战机,上图可见其鸭翼拉出的涡流。


另外,鸭翼可以产生涡流,涡流作用在主翼表面上,可以降低主翼上方的气压,降低主翼的翼载荷,在飞机进行大仰角飞行时,飞机可以更加快速的变更机头的指向,机动过载系数更大。战机的稳盘、瞬盘和爬升率等基本战术数据也会有较大的改善。但是鸭翼也有问题,鸭翼的控制非常复杂,一旦飞行中对飞机的姿态判断错误,鸭翼控制错误,那么会让飞机陷于危险之中。

图为英国EF2000“台风”战斗机,使用远距离耦合鸭翼技术,对飞机的配平作用更明显,有助于高速飞行。


而且鸭翼拉出的涡流是一种被扰乱的气流,过去经常会有战机因为主翼涡流而陷入失速状态,如果控制不好飞机马上就会掉高度,如今使用鸭翼的战机有很多就是因此坠毁,故障发生率比常规布局战机要高很多,所以鸭翼是一种有风险的设计,但是对于先进战机数量有限的国家而言,这样的设计又是提升飞机性能的必要措施。

图为法国阵风战机,使用近距耦合鸭翼技术,拉出的涡流更大更明显,有助于进行大过载机动。


最后,美国空军有更大推力的发动机,比如美国的F22A使用的F119发动机,单发推力为15.5吨,F35战斗机使用的F135发动机推力为18吨。其他国家方面,俄罗斯现役推力最大的发动机是苏57使用的117S发动机,推力为14.5吨;我国现役推力最大的发动机是国产的WS10B发动机,装备在歼20上,推力为14吨;英国空军现役推力最大的发动机是EF2000“台风”战机使用的EJ200发动机,推力是9吨;法国空军现役推力最大的发动机是“阵风”战机使用的M88-2发动机,推力为8.8吨。

图为歼20战机,他使用鸭翼也是为了进行高速飞行所需。


由此可见,美国战机无需使用鸭翼就可以依靠发动机的大推力取得比较好的机动性,这就让美国无需为了鸭翼而冒险,所以美国最终放弃了鸭翼战机。

3

对于现代战机采用鸭翼布局的设计,一些军迷认为鸭翼能明显提升战机的机动性、改善战机的性能。但同时也有不少网友认为,现代战机采用鸭式布局就是因为发动机推力不足,机动性欠缺“妥协”的结果,因为美国的战机均未采用鸭式布局,就是因为美国战机的发动机动力强劲,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先简单讲述下鸭翼布局的发展,莱特兄弟在1903年制造的全球第一架飞机就将操纵面放在了机翼之前,这种布局的实至其实就是鸭式布局,只是当时的莱特兄弟在气动布局上并未用太多的研究,能够采用鸭翼布局也是偶然而已。经过逐渐发展人们发现将平尾放在机翼之后更适合螺旋桨战机,之后,常规布局也就占据了战机气动布局主导地位!

但随着战斗机进入喷气时代,其速度的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战机机翼后掠角也不断增加,再加上喷气式发动机的后置,一系列的影响使得战机的重心不断后移!重心后移使得后置平尾产生的力臂也随之减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平衡力臂就不得不增加平尾的面积,可是增大平尾使得重心就进一步后移了,F-22战机巨大的平尾很大一部分就是这种原因!

▲常规布局与鸭翼布局气动升力的区别

战斗机重心的后移和平衡力臂进行平尾面积的增加很容易进入恶行循环,在这种时候鸭翼布局的优点就被体现了出来,将小翼面放在前面与大后掠角的机翼相互配合(距离较远)可以得到较长的力臂,鸭翼布局的升阻比更大,能有效提高操控性能!另外,鸭翼布局还拥有涡流增升等多个优点,所以各国不少战机都开始才有鸭翼布局!

▲鸭翼产生的涡流

既然鸭翼布局对现代高速战机的优点那么多,为什么美国的战机一直不采用呢,是因为缺乏创新吗?其实不然,美国对飞行器的各种启动气动布局从无尾三角翼(X-31)、变后掠翼(F-14)、前掠翼(X-29)到翼身融合布局(B-2)都进行过研究,当然也包括鸭翼布局的设计,那就是在上世纪80年代改装的一架F-15S/MTD试验机“敏捷鹰”!不过,并不知美国从这架验证机上得到了怎样的结果,后来并没有使用应用过改技术!

▲F-15S/MTD试验机

当然,美国验证之后未采用鸭翼布局的设计并不因为其发动机推力强劲的原因,而是鸭翼布局的设计有着天生不稳定的特点,前鸭翼和机翼除了会产生相互有利的干扰涡流,实现涡流增生之外,鸭翼布局的战斗机在不同的飞行姿态,鸭翼产生的涡流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而这种涡流会很容易干扰到机翼产生的升力,甚至影响战机的整体稳定性!

▲采用鸭翼的歼-20战机

而且,不同材料、大小、形状、位置以及角度的鸭翼对战机整体气动都会有着很大的影响,稍有不慎展现出来的就是鸭翼的缺点了,所以想要针对战机设计出合适的鸭翼这需要大量的实验来实现,而常规布局的平尾就不会干扰到机翼的涡流环境,也就不需要去做这些复杂的事情了!

而相比较之下,只对F-15鸭翼布局验证机进行过短暂试验的美国,在鸭翼布局方面所拥有的经验并不如其他国家,所以美国战机并不会轻易去使用鸭翼布局的设计并不是因为其发动机强劲可以“为所欲为”!

4

鸭翼升力明显、调头转向灵活、优势明显,缺点就是研发困难、稳定性差和操控复杂。

以美国的科研能力要上鸭翼不是难事,也做过论证和试验,但为何最后不了了之甚至还宣传鸭翼的坏处呢?这跟美国要保持其自身的技术优势有关。

我们知道鸭翼研发困难,但研发门槛却远远低于发动机,发动机不是你想学就能学来的,而鸭翼和DSI进气道这类外设,只要肯吹风,虽然麻烦一点,但很多国家是可以搞出来的。

美国在发动机上的实力无人能及,他当然不愿意其它国家学会鸭翼这种抄近路的方法,所以就拿出了他的惯用伎俩:战略欺骗。而且美国这招玩的熟门熟路。美国曾玩过的伎俩如航母无用论,把苏联忽悠瘸了,苏联愣是上当没造航母,后来反应过来已经来不及了;又如反舰导弹无用论,美国知道反舰导弹的威力和能力可以破坏他现有的技术优势,所以他只保留鱼叉这种亚音速导弹,利用航母舰载机的能力增加反舰导弹的射程和突防能力,并告诉全世界反舰导弹没用。还好苏联和中国这次没上当,坚持发展反舰导弹,才有了和美国航母一战的能力,鸭翼无用论也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不过随着我国科研实力的增加,很多领域已经逐渐追上美国,美国如果再继续以自己不搞骗别人不搞的办法就无法继续维持优势了,所以美国不光搞起了反舰导弹,而且还要在下一代战机上装鸭翼,这种战略欺骗伎俩才彻底曝光。




5

鸭翼布局采用前鸭翼上抬式气动布局,前鸭翼切割气流产生涡流在主翼面上,从而增强主翼升力。另外,因为上述原因,鸭翼布局的战机大部分采用三角翼主翼。我国歼10,歼20才用了一定的边条翼和后掠翼设计。但是主翼翼展和面积总体来说小于水平尾翼布局的战机。水平尾翼布局战机因此虽然升力系数小于鸭翼,但是,他是稳定型气动布局模式,在滑翔 或者低速 盘旋等状态时候他速度和高度损失慢 或者叫横盘时候能量损失慢。这样在两机相互咬尾时候,占优势。当然,水平尾翼盘旋,垂直爬升角速度没人家鸭翼快。所以,我们经常将鸭翼布局战机叫敏捷性战机。

目前三代半战机里,鸭翼是一方面,叫气动布局敏捷性战机,有源相控阵雷达及其控制技术 叫雷达敏捷性战机,比如阵风,歼10C等。

所谓雷达敏捷,是指因为相控阵拥有多任务独立同时执行,波束形状,频率快速控制,脉冲雷达波高敏捷性的等特点。所以三代半战机是可以压制早期三代机和中期部分三代机的。

特别是很潮的针型脉冲波束,及强大的被动高精度遥测,电磁辐射源火控诸元能力。

所以四代机中鸭翼布局是一个趋势。但这个趋势不适合感知能力差,防空体系不健全的欧洲,俄罗斯等国家。我国是功防兼备。所以我们歼16,歼20攻击性战机,也有防御性的歼11B,BS,歼10C等防御性战机。

6

美国对鸭式布局也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制造过几款鸭式布局的验证机。结论是鸭式布局是有一定优势,但优势也很有限。凭着强大的发动机,美国的常规布局机动性已经足够好。而且现代空战也不再崇尚狗斗,美国没必要舍弃已经掌握到炉火纯青的常规布局,大费周章另起炉灶搞鸭式布局。

7

国内军迷有一种观点,认为发动机推力大,飞机升力就大,机动性就好。这是一种错误认识。

采用鸭式布局的飞机是追求翼面气动效率。在电传技术应用以前,鸭式布局的静安定性不好,前翼操纵面提供的是正反馈。

出现电传操作系统以后,飞机的安定性由计算机控制系统调节。飞机本身的静安定性可以很低。鸭式布局的飞机也可以稳定飞行。

加上采用各种增升装置,飞机的气动升力比较充裕,降低了整体翼载。F-16的计算机控制变弯度机翼,边条翼,升力体机身,翼身融合体。对机翼升力效率的要求没有那么苛刻。不用精益求精。

关于推力与飞机的机动性,增加推力提高了飞机的加速性,但是对影响机动性的几个主要指标——翼载、失速速度并没有什么提高。因为与推力无关。所以美国不用鸭式布局与发动机推力无关。

现在世界上采用鸭式布局的战斗机不包括美俄两国,是欧洲和中国。

中国的歼-20和歼-10都是成都研制的。这属于技术继承性。工业产品的继承性,因为这样可以减少研发经费和降低技术难度。采用新技术就要增加投入。法国的阵风和瑞典的鹰狮也是继承性。

所以问题是鸭式布局前的第一架三角翼飞机怎么来的。

中国的技术不论怎么否定,都和以色列脱不了干系。如果说中国可以独立掌握鸭式布局的技术,那么也可以掌握正常布局的设计技巧,那歼-20完全可以不采用鸭式布局。只不过那样需要的时间长一点,投资大一点。

法国达索的幻影源自英国费尔利的F.D.2三角翼试验机技术。瑞典发展三角翼的原因是三角翼气动外形简单。只要解决了后掠翼的后掠角问题,三角翼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三角翼是实现超音速飞行的快捷途径。早期的超音速飞机,很多都采用三角翼气动布局。比如和美国第一种超音速战斗机F-100同时试飞的F-102,海军的道格拉斯F4D,费尔利F.D.2,达索幻影III,SAAB 35龙。苏联的米格-21和苏-9。

成都在研制歼-9的时候研究过鸭式布局,原因之一也是因为有米格-21的研究结果。

欧洲的另一种战斗机EF2000台风,早期是和法国共同研制的。英国宇航本身对各种飞机设计经验丰富。鸭式布局只能更简单。

正常布局和鸭式布局之间也没有先进落后之分。不是说鸭式就先进。正常布局的后掠机翼比鸭式的三角翼在气动上复杂,但是配平稳定性比鸭式布局简单。

美国的第三代战斗机设计公司有麦道、通用动力(康维尔)、诺斯罗普、格鲁门,第四代战斗机有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这些公司以前设计的战斗机有F-4、F-5、F-111、F-14、F-104。除了康维尔,都没有设计三角翼战斗机。所以传统上美国的公司对正常布局飞机经验比较丰富。但是美国的飞机公司并非对鸭式布局没有研究。罗克韦尔公司(北美)研制的垂直起降战斗机试验机XFV-12就是鸭式布局。北美公司研制的XB-70也是鸭式布局。洛克希德的YF-12(SR-71)也是无尾三角翼布局飞机。

美国飞机公司设计的战斗机型号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型号的总和。美国有五种三代战斗机(F-14、F-15、F-16、F-18、F-20),苏联2种(苏-27、米格-29),法国1种(幻影 2000),欧洲联合1种(龙卷风/狂风)。瑞典的SAAB 37雷式应该和米格-23、F-111、幻影F.1同代。

是否采用鸭式布局,主要因素还是设计习惯,是技术储备量。欧洲狂风变后掠翼飞机的设计成功,离不开英国宇航的多年技术积累。中欧不约而同采用鸭式布局,原因主要还是习惯和技术积累不够,再加上研制经费比较少。与发动机推力大小没有任何关系。

8

鸭翼是个补充措施,当动力不足,时装鸭翼是为了增加动力不足。而强大的动力,使得飞机灵活性大大的提高。而鸭翼有损飞机的隐身性能,世界发动机推力强的五代机F-22;F-35; S-57; 连J-31都不用鸭翼,唯一世界最大的五代机J-20采用。

9

关键是技术含量要很高,估计美国也没有把握这个技术,所以在安抚二二上没有用到。再者是中国其实也用不了鸭抑这个技术。关键是中国的发动机不行,所以没办法只能用这个技术美国的发动机推力很大,不需要这个足够它的机动性。

10

美国定型F15,F16,F18都在七八十年代,当时鸭翼的技术要求太高,解决不了技术问题,当然以美帝当时的能力砸重金,人力还是能解决的,但它的发动机强,它又是私营公司,利润第一的要求下,就一直走力大的路线!就像体育欧美力量性运动强,亚洲技巧性强!路线不同罢了!但从现今的结果看是我们的路线胜岀,我们还可升级发动机,美帝就惨了,动力快到极限了,气动怎么升级?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