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蜀国不北伐,主动称臣,能保住国家吗?


大家好,我是品味文化作者,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认为蜀国不北伐,主动称臣,也保不住国家。


具体分析如下:

东汉末年,朝廷孱弱,宦官作乱,权臣迭出。

皇帝逐渐失去了对中央、地方政权和全国局势的掌控。


从此,天下大乱,地方割据日益严重,“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隆中对》。




至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三国时代正式开始。


由此看出,三国鼎立是经过大浪淘沙,弱肉强食,最后形成了短暂对峙的局面。





也就是说,在当时短期内,谁也消灭不了谁,才形成了这个局面。


但魏蜀吴长远的奋斗目标,都不是这个苟和的局面,最终都是要打破这个平横,消灭另两方,建立大一统的政权。





蜀国位置在西南以四川为中心。诸葛亮出山时,和刘备共同商定好的长期战略,就是先以四川为中心建立巩固的后方根据地。


然后向北向东两个方向出击,歼灭曹魏集团,恢复中原,兴复汉室。包括与东吴结盟,也是短期战术不是最终的战略。


虽经多年艰辛的征战讨伐,蜀国还是最先被魏国灭掉,刘禅做了安乐公,得以颐养天年。


就蜀主刘禅的结局来倒推,蜀国如果不北伐,而是主动称臣,魏国肯定不会让其保全国家。


很可能取消其规制,任命有功之臣,为地方官员,让原来的蜀国旧臣将相,各得其所,有口饭吃。


只不过他们的主子,肯定也是给个封号,找个僻静的地方圈养,生活待遇优厚,颐养天年。


这样显得魏国君主,仁厚为怀,德彰天下,更有利于将来进一步统一天下。




综合三国时期情况来看,这个推测应该是合情合理的。


反过来讲,如果蜀国称臣,魏国又保全了他的国家,让其世代继承,说不定在哪一个郡主当政时期,又起来反抗讨伐魏国。


继续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蛊惑天下人心,到时魏国怎么办?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所以,魏国趁着蜀国投降,用软措施来灭掉他的国家,消灭对手,这符合《孙子兵法》的理论。


您同意我的观点吗?

最佳贡献者
2

这问题是想说:“如果蜀汉政不北伐,而是主动向曹魏俯首称臣,能够继续维持割据自立的局面吗?”个人浅见以为:恐怕不能!

这是因为即使蜀国愿意当乖孩子,也肯放弃“大汉王朝继承人”的虚荣,主动向魏国低头,魏国也不会放过它!

先不说魏国是三国之中实力最强的国家,魏国始终有吞蜀灭吴一统天下的企图了,就是当时的形势也迫使魏国不可能满足于占据半壁江山!

大家都知道,魏国是在曹丕篡汉建立的,在名义上接续的是东汉王朝的统治。可是东汉王朝的疆域,可不仅仅是中原地区,还包括了吴国占据的江南,和蜀国占据的巴蜀汉中及南中。如果魏国不能消灭蜀、吴两国,统一整个天下,就只能成为一个割据政权。曹魏政权的统治合法性将会遭受质疑,它的统治稳定性将无法得到保障。

再有一层,既然曹魏政权已经继承了东汉王朝的统治,那么汉朝的统治就应该彻底终结了才对!可是,刘备却偏偏又在西川弄出个“汉”政权(史称蜀汉),当做东汉王朝的延续。如此一来,天下将会出现两个东汉王朝的继承人!

想想看,魏国会允许蜀国与它争夺“正统”吗?当然不会!因此,就算蜀国愿意当乖孩子,魏国也一定会消灭它,以便彻底铲除隐患!而这就是诸葛亮所说的:“不伐贼汉亦亡也!”的原因之一。

3

如果蜀国不北伐,主动称臣,能保住国家吗?


不能。


一、站在蜀汉角度,北伐是坚守蜀汉的政治纲领。


刘备行走江湖,言必称“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而诸葛亮未出茅庐、三分天下。


当两人在隆中相遇, 已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两路“北伐”作为霸业的最关键一步。


当群臣依窦融故事,推刘备就任汉中王时,刘备曾向汉献帝上书:“仰惟爵号,位高宠厚,俯思报效,忧深责重,惊怖累息,如临于谷。尽力输诚,奖厉六师,率齐群义,应天顺时,扑讨凶逆,以宁社稷,以报万分


刘备即皇帝位,明确指出:“备畏天明命,又惧汉阼将湮于地,谨择元日,与百寮登坛,受皇帝玺绶。修燔瘗,告类于天神,惟神飨祚于汉家,永绥四海!”

刘备事业未竟,撒手人寰。但“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负有托孤重任的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再度明确了北伐这条一以贯之的政治纲领。



蜀汉偏安一隅,不北伐,就等于否定了蜀汉的政治纲领。一旦蜀汉失去了政治合法性,也就没有了继续存在的必要性,将很快土崩瓦解


二、站在蜀汉角度,北伐是以攻代守,是避免实力差距被拉开的手段。


之所以北伐,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遏制曹魏和蜀汉阵营实力的进一步拉大。


四川非坐守之地也。以四川而争衡天下,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恃其险而坐守之,则必至于亡。


魏、蜀、吴三家中,蜀汉的力量基础最薄弱,以一州之力对抗曹魏,实力上自然处于下风。“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以诸葛亮高超的才智,企图以弱胜强,削弱和打乱北方恢复休养生息的节奏,尚可期待;等到继任者蒋琬、费祎等,他们在才智上还是要稍逊孔明一筹,守成有余,开拓不足,恐怕是更加难以接过进军中原、对抗大国的大任。


所以,诸葛亮有了时不我待的急迫感。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放手一搏。


三、蜀汉称臣的假设


先说一个三国时期称臣后国破身亡的例子------公孙渊。


公元233年,公孙渊曾被孙权封为燕王,不过朝四暮三的他既害怕曹魏讨伐,又贪恋吴国珍宝,于是心一狠,就杀了孙权的使者,彻底投靠曹魏。魏明帝拜公孙渊为大司马,封乐浪公,还让他继续持节任辽东太守,统领诸郡。


公元237年,魏明帝派幽州刺史毌丘俭等携带书信印章去征召公孙渊,“我看别在这儿耽搁啦,咱们小孩拉屎——挪动挪动吧! ”。公孙渊立刻发兵,阻击毌丘俭。毌丘俭退兵后,公孙渊一方面自立为燕王,改元绍汉,封官许愿,引诱鲜卑人去侵扰北方,另一方面再次称臣于吴,希望得到外援。


公孙渊在吴、魏两个大国间首鼠两端,把两家都先后得罪个遍。向魏称臣了,魏国也不放心他;再向孙权称臣,孙权只是假意援救,趁火打个劫,算是报了几年前的仇,才不会为他火中取栗呢


再说三国时期二个称臣后身未死而有国的例子-----刘协和孙权。


公元220年,魏王曹丕代汉自立,成为天子。因为魏的合法性来自汉的禅让,曹丕这个大舅哥倒是也没再难为卸了任的“皇帝”,刘协被封在了山阳国,做起了山阳公。

奉帝为山阳公,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之浊鹿城。四皇子封王者,皆降为列侯。


刘协还是那个人,但是“国”已不再是原来的帝国,而变成了曹丕眼皮子底下的山阳公国,被降级为附庸。碰上赵光义,词中皇帝李煜更得“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泪洗面了。


我们再来说孙权。


吕蒙白衣渡江,孙刘联盟破裂,曹丕称帝后,孙权遣使示好,请求成为魏的藩属,并将降将于禁等送回北方。曹丕投桃报李,赐给孙权九锡,册封其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节督荆、扬、交三州诸军事。


公元222年,陆逊夷陵大败刘备,曹丕也看出孙权并非真心归附,就三路伐吴,但错过了最佳战机,效果不彰。因为共同利益,孙权和刘备旋即又互通使者,蜀吴联盟继续,次年孙、曹正式断绝关系。


其实,孙权向曹魏称臣,不过是权宜之计。后来,和曹魏断绝关系,不称臣,也没有亡于曹魏之手。能否保全的关键,说到底还在于自身的实力


四、站在魏晋角度,蜀汉也不能留。


西蜀拥有地利之险,因此总有人想在当地自立。


远的公孙述先不提,当初本想去交阯避乱,侍中董扶一句“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刘焉立刻改签目的地。到了益州,就派张鲁盘踞汉中,截断交通,益州从此成了“独立王国”。


邓艾兵临城下,刘禅被迫投降。姜维接信后,假意投靠钟会,在魏军制造内讧,复国计划功败垂成。虽然与司马家相交很厚,魏臣钟繇之子钟会聪明至极,怕是自己也有不臣之心吧。


刘禅最后被安置在洛阳,当个安乐公也说明了这一点。在曹魏那里,蜀汉肯定是不能留着的。


这些前情后续,都说明了:(1)蜀汉能否保全,并不在于是否向魏国称臣,而在于有无自立的资本;(2)志在大一统的当政者根本不可能坐视蜀地据险自治、尾大不掉。


我说的有道理吗? 欢迎您在下方留言讨论。

4

不能。

因为自从秦始皇开始,天下大一统就成为了所有有志之士的终极追求。任何一个正常的皇帝也不会失去追求统一天下的雄心(个别怂包除外)。

偏居一隅的政权,因为人口,生产力等等因素,随着时间发展只会和更大的政权相比越来越弱。

打个比方,蜀汉保境安民一直发展,曹魏也在发展。二者差距只会越变越大。

东汉末年的天下十三州,曹魏占据九州半,东吴占据两州半,蜀汉只有一州之地。

虽然益州地理面积大,但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地,且南部都是蛮族杂居,人口和生产力水平都远低于中原,河北等地区。

根据史书记载,蜀汉灭亡时候人口94万,东吴投降时有人口230万,曹魏的人口是443万。

整个四川为主的蜀地,封建王朝时代总共先后建立了八个政权,没有一个能够取中原统一天下的。最多的也就四十几年存活时间。

所以说,只想偏安蜀地,不可能一直守住的。


5

大家好,我是九井散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蜀国只怕主动称臣恐怕也在劫难逃,保不住皇位和国家。

首先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统一大汉都是他们的毕生追求,而要完成统一就必须消灭各镇诸侯。以曹操的雄才大略怎么可能允许一个强大的诸侯自立为王在自己身边窥视权利?所以即使刘备称臣也指不定那天被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其次自古以来举国投降的亡国之君有什么好下场!不是落得个死无全尸就是受尽侮辱。以曹操的多疑的性格和对刘备能力的认识,能放过刘备安心的让刘备在成都颐养天年,古语有云;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刘备这么不安分的主放在成都那绝对会让曹操睡不着觉的。

最后当时是三国,如果蜀国称臣,曹操让刘备攻打吴国,刘备去还是不去。岂不闻孙子兵法有一计叫驱狼吞虎,曹操熟读兵书的人怎么会忘记,必然是驱使蜀国和吴国大战,到最后就是魏国收拾残局,坐收渔翁之利了。蜀国和吴国自相残杀后,蜀国的利用价值没有后,也不过是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因此蜀国主动称臣在我看来就在劫难逃,是保不住刘备性命和蜀国的。




6

能保住国家一段时间。

蜀国灭亡与否与北伐不北伐无关,不北伐是坐着等死,北伐还有一线生机。荆州的丢失、刘备被火烧连营七百里,让蜀国处于一个尴尬境地,孙刘联盟的破裂,给了魏国逐个击破的机会。

为什么说能保住一段时间国家

蜀国的地理位置非常好,位于四川盆地,多丘陵山地易守难攻,毕竟“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其次四川土地肥沃,为蜀军提供了充足的粮草,并且四川人多勇猛,士兵的身体素质较好,从川军的战斗力就可以看出来。历史上的汉高祖刘邦也曾经在蜀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也就是在这巴蜀之地,蜀地确实是一个休养生息的好地方。

所以说,如果魏国没有攻打蜀国的意思,那么蜀国万全可以在这蜀地颐养天年。

为什么又说只能保住一段时间

魏国曹操的野心可以说是路人皆知,这三个王者哪一个都想统一中国,哪一个都想把对方占领,所以说,就算不北伐,魏国也会主动出击攻打蜀国。

曹操自赤壁之战失利以后,就没再组织很大的战役去南征,诸葛亮东和孙权的战略可以说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关羽被杀刘备托孤,彻底使两国联盟破裂,如果这个时候不主动出击,那么就会陷入被动。

得中原者的天下”,古代的战争仍然是人口、粮食、土地的斗争,谁的这三个要素全面,谁就能获胜,就算是天选之子,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何况一个将领,所以诸葛亮北伐后期也是有心无力。

小结

综上所述,或许蜀国可以蜗居在小小的南蛮等到八王之乱趁机复辟,又或许蜀国称臣之后立马被灭,又或许像刘禅一样“乐不思蜀”,历史不容许假如,诸葛亮北伐是刘备的临终嘱托,以他的性格不可能不北伐。

7

很感谢问答邀请,就算蜀国不北伐主动称臣,结局都会被灭,从古到今,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每天都在上演,那怕蜀国在示弱,别人都会认为你存威胁,所以蜀国亡国只是时间问题以上就是我的观点,我是贵州果农山咔哥



8

题主,我是老实人,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赵匡胤曾经说过:“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所以我认为蜀国即便称臣,也保不住国家的。

9

我觉得蜀国可能会灭亡的更早,因为历史证明,诸葛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做的决定一般都是对的,而他在自己快要死之前,还决定要去北伐,肯定是觉得这个时机是最好的时机,错过了就再也没有机会了,而且当时诸葛亮自己的身体状况本来就已经很不好了,如果再不征讨的话,蜀国的未来会更加堪忧。

而且,三国时代本来就是一个非常混乱的时代,很多国家都处于年年征战的情况中,想要在这样混乱的局面中独善其身,可能性基本为零,就算蜀国不去攻打其他国家,但是蜀国在别人眼里可是一块肥肉,肯定也会有很多其他的国家对蜀国发起战争,我们都知道,在战争上掌握主动性是很重要的,所以诸葛亮才会选择主动征讨。

但是我们可能会说,韬光养晦不是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吗,它可以让一个国家的国力增强,待到兵强马壮之时,再去攻打其他国家不行吗,当然,历史上确实存在着很多韬光养晦后取得成功的典例,但是我想说,做任何的决定都必须要考虑到一个国家的国情吧,而我觉得蜀国很明显不适合韬光养晦。

首先是因为蜀国的面积很小,如果蜀国选择不去攻打其他国家,而是选择韬光养晦,其他国家也都不是傻子,看到蜀国这个举动之后,有的国家可能也会效仿,但是很有可能在休战的这段期间内,别的国家的发展情况要比蜀国好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431356663,所以,在对比下,蜀国还是处于比较弱势的一方,最终的讨伐可能还是会失败。

10

称臣还不是等于国家灭亡了,他为君,你为臣,臣是什么?臣就是臣民,君就是君主,君王,皇帝,一国之君。

南唐后主李煜不就是向赵光义称臣?他的国还在吗?李煜还不是被赵光义毒死了。总的来说,他要灭你,你怎么都不行,作他的儿子都不行。他说:“父子能分家吗?"你看,还是要成为一家。

刘禅不是向司马炎称臣了吗?前方将士还在流血牺牲,刘禅就先开城投降,只是他自己保了一条命,蜀汉照样灭之了。

国家统一是人民的愿望,历史的趋势,统一胜于分裂。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