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原生家庭对一个人工作、婚姻的影响?有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这是原生家庭对一个人一辈子的影响?:这世界上无非就是两种人,一种生活幸福的,一种生活
这世界上无非就是两种人,一种生活幸福的,一种生活不幸的。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过着千差万别,就好像是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生活幸福的人一辈子都活在童年治愈中,而生活不幸的人一辈子都活在治愈童年。
比如“诗词大会”里面的点评嘉宾蒙曼老师,她之所以能够有现在的成功,是离不开她自身的努力,但是也离不开,她原生家庭父母的影响。蒙曼爸爸妈妈都是教师,父母都很喜欢看书。听她说在她小的时候,只要父母闲下来,只会拿起书本来看书,甚至非常深夜了,父母还沉迷于书本当中,她家里非常非常多书籍。所以父母喜欢看书,潜移默化的影响她看书,所以后来她就非常喜欢看书,以至于现在也喜欢看书,有现在的成功。
就是我身边的一个例子,一家五口人,父亲非常喜欢赌博,三个儿子也继承父亲的好赌。现在父亲老了,也赌博,儿子们早已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了,不娶妻都可以,不赌博就不行。有一天,村里面有人儿子满月酒,大家都去喝满月酒,这位父亲满满的开心跟大家说,我大儿子昨天晚上赌赢了五千多,然后旁边就有一个人说,你儿子现在赌赢了开心,今后有你哭的时候。
不是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吗,“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对呀。
原生家庭经济条件好的人家,他(她)在配偶嫁娶方面几乎都会门当户对,他们的父母以及自己的社会关系,和人脉大部分都是有钱人,当年轻人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所找的对象家里的条件也几乎和自己家不相上下。
那么说,双方经济条件都很好,加上社会上的人脉关系,他(她)们在找工作,做生意,开厂,创业等等,都有了雄厚的资金做后盾,他(她)们不管做什么,机会都大大提高,几乎都会成功。
原生家庭经济条件差的人,他(她)们家里困难,大部分的人急需赚钱补贴家用,然而没有好的家庭背景和经济条件,他(她)们只能靠自己,由于没有钱,起步很低,大部分的人从学校步入社会就开始找工作,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由于起步很低,他(她)们大部分人赚钱都相当辛苦,在婚姻嫁娶方面也只能找和自己家里条件差不多的人家,所不管做什么事情几乎都只能靠自己,从而使日子会过的相当的朴素。
但是,家庭经济条件差的人家也有少部分人,通过自已的努力,会创造不少财富,从而使自己出人头地,可是他(她)们的付出可能会比家庭经济条件好的人要多出很多。
大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1.什么是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指生活于父母的家庭,儿女还未组成新生家庭,这样的家庭便是原生家庭。
2.每个人都是原生家庭的产物。
每个人都有些认知上和行为上的既定模式,这些模式从小不知不觉形成,并且在往后的人生旅程中反复出现,这些既定模式全部是在自己原生家庭中形成的,因此每个人都是原生家庭的产物。
3.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
在人际互动中,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仿照自己在原生家庭里不知不觉中学到的一些行为模式,就是反其道而行之。
如果童年的原生家庭不幸福,你就会在与父母的相处、与夫妻的互动中或是与亲子的沟通中出现问题,而且童年经历过的一些非常强烈、痛苦的经验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并不会离我们远去,它静静躺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在生活刺激下就会引爆。
在夫妻生活中,两个人什么会有如此的不同?原来我们都来自不同的原声家庭,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的教养方式、不同的人生经历,所以我们有各自的一套信念系统在推动自己的每个行为。当夫妻两人内在誓言正好相反的时候,可能会造成很多的问题。
我们必须学习了解各自的原生家庭,接纳各自的原生家庭,不要把原生家庭当作不肯成长、改变的借口,因为,你的幸福、快乐掌握在你自己手中。过去原生家庭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你不需要负责任。但是,从今天开始,你所做的每一个选择,你都要自己负责任。过去不对的事情,不要坚持下去,过去好的经验,你要把它传承下去。@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
原生家庭挺重要,是因为它告诉我们世界最初的模样,但原生家庭其实又没那么重要,成年人总会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或是去学习、去工作、去结婚。
许多人成年后都会离开家乡工作生活,成年后离原生家庭越远、时间越长,其实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越小。
那么为什么会说有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呢?
那是因为内心没有长大,只长了外表和岁数。
也许有人会反驳,觉得自己很成熟,已经长大了。
其实是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去摆脱童年影响,总觉得童年需要去弥补,而不是往前看。
这就是所谓的内心没有长大,总觉得自己还在父母的控制之下。
那只要告诉自己,我已经成年了,足够有能力控制自己,为自己负责,通过心理训练一步步练习,足以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
每一个人都渴望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但并非所有的人都那么幸运。
生活在原生家庭幸福的人,必定是阳光的,开朗的,因为他的心中充满了爱!
而有的人却没有那么幸运,生活在一个糟糕的家庭里。
有的家庭,经常吵吵闹闹,更有甚着会动用拳头;有的家庭冷冷清清,父母就好像合租在一起的室友,互不干涉;而有的家庭父母则忙于自己的事业,无暇顾及孩子……
而在不幸家庭里长大的人,是自卑的,懦弱的。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容易患得患失。害怕别人的否定与失望,总是以牺牲自己来讨好别人。
即使是结婚以后,也容易把原生家庭所受到的伤害带入新的家庭而不自知。
每天都在否定与被否定之间行走。
你好:
有的人确实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有的人也能在后天,某个阶段或某个段经历幡然醒悟,明白是非曲折,跳出原生家庭的影响,做独立的个体,自强,自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给自己创造一份美好的未来。
如何跳出原生家庭的影响,我觉得还是要不断的开阔眼界,不断的学习更多知识,见识多了,就会明白有些原生家庭带给你的观念并不是那样。
比如,”妻子认为丈夫是自己未来的依靠“这种观念一旦生成,那么在以后的婚姻里不管丈夫如何做,做妻子的只能默默忍受,不敢离开与反抗。更可怕的是把这种观念言传到子女身上; 造成子女婚姻的不幸,在苦海里挣扎,耗尽一生,何等悲凉。
很多人结婚前一定要看对方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是否恩爱等等,才决定是否结婚。没结婚的时候,我对这个做法持保留态度。现在,结婚三年多,我完全赞成这个做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老师。孩子各种性格和观念的形成,都跟家庭教育息息相关。龙生龙凤生凤,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倒不是说成功与否方面,我觉得是性格和观念方面更为符合。
在我和公婆相处之后,我深刻地意识到了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
每个人都有缺点,我老公身上缺点就不少,我一直以为他是因为家里只有他一个孩子,父母也没多高的文化,对教育孩子没有很好的方法,比较宠,所以惯得毛病比较多。直到我和公婆住在一起,对他们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之后,我才发现我错得有多离谱。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按现在的科学育儿来说肯定不那么正确,但也不是我想像当中的宠溺。我老公身上的缺点不是惯出来的,完全是受父母影响,他的每一个缺点我都能在他父母身上看到。他的性格像父亲更多一些,受父亲的影响大于母亲,因为家里父亲是做主的那个人。
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事人或许都意识不到自己和父母哪里像哪里不像,但别人和你们一家人相处,很快就看出来了。我老公特别不喜欢他爸的性格,他从来都拒绝承认他像他的父亲,但在我看来,相似度至少六成。我也是在看到他们一家后,我才意识到我自己和父母有多少相似的地方。我的很多观念的形成,都来自于这么多年父母的言传身教。
我和我老公很多想法几乎是对立的,比如说我想事情是比较长远一点的,所以很多事我做起来效果立竿见影。我老公是想也不想就做的,很多时候效果就不好,或者需要反复几次,走很多弯路。如果没有反复的机会,那就很容易失败。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说买东西,我买东西各方面的细节都考虑得比较全面,所以大多时候买回来使用后会发现比较实用,就是我们所需要的样子。我老公买东西,根本就不想,看着长差不多就买了,要么就是一拿到手就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或者使用过程中发现各种细节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所以经常需要退换货。
这个问题,如果只是买东西,倒无所谓,大不了多换几次,最后也是能让我们满意。可是,人生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有试错的机会。工作中,你的一点点考虑不周都有可能让你丢掉饭碗。婚姻中更不必说了,错了就是一辈子。
我老公总说我想太多,总是把一个事情弄得很复杂。他和我公公都一样,做事情没有计划规划这一说,总是说船到桥头自然直,到时候再说。
这种完全对立的观点,我们还有很多,所以双方相处起来特别让人崩溃,双方都很崩溃,矛盾越来越多。我就总是怪自己,想事情还是不够周到。爱情会让人丧失理智,对一个人判断失误。当初婚前应该和公婆多相处一下,这样会让我更为清楚自己结婚后所面临的局面。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方方面面的影响是巨大的,我现在就是想努力教育好我的孩子,多发现我们身上的不足,然后避开,尽量带给孩子正面的影响更多一些。
我们都知道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成年后,美好回忆的童年有着强大的内驱力,可以治愈一生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而成年后没有美好回忆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时期遇到的各种不安全感。
如果很不幸童年时期对你有了负面影响,我们该如何把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化呢,我觉得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假设把成年后爸爸妈妈对自己很微小的一句关心给无限的放大,让自己找到孩童时期最温暖的归属感,这样一天天的积累,会不会长此以往让你越来越觉得爸妈是很爱自己的,从小就是。
同时把爸爸妈妈在童年时期给自己的伤害无限的缩小,告诉自己他们像大多数父母一样都是第一次当父母,你愿意接受这样的父母,就像是他们把你带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你也是不会走路,不会吃饭的,经过多次的试错和学习才有了自理能力。
如果把这个假设用到你现在的困惑上,我相信你会越来越好的。
以上仅是我个人观点,希望可以帮到你!
确实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快乐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
很多的影视剧都演过这方面的情节,我个人比较喜欢看家庭教育题材的电视剧,或者是看剧比较关注这方面,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少年派》。
《少年派》中的钱三一,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学霸,谁能想到他能说出自己有原生的创伤。父母的感情破裂,却为了各自在意的东西一直不能离婚,父亲在外面找小三单独过,母亲和他一起过,可妈妈却清高的伪装着自己婚姻。
他没有幸福的家庭,还得与妈妈一起装,一起演;尤其是妈妈对他的低气压管教,让他觉自己喘不过气来,所以面对妈妈怀疑早恋,他不做任何解释表示抗拒;他甚至开始慢慢地喜欢上林妙妙,甚至越来越喜欢林妙妙家的生活模式,他觉得特别真实。
她曾对妈妈喊出:找女朋友也不会找你这样的。
因为父母的感情生活已经影响了他,对他日后的感情生活造成了影响。
而要说影视剧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属《欢乐颂》中的樊胜美,她因为要满足吸血鬼般的原生家庭的经济来源,而时刻掂量着自己的工作和收入,并且让她恐慌没钱人的日子,心中势必找个有钱人结婚,扭曲了她的感情价值观。
而最近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以家人之名》,在这方面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凌霄,有着自私自利的妈妈陈婷,因为他有那样一个外婆,甚至与李尖尖相比还有一个自私霸道的妹妹,这也就是李尖尖嘴中凌霄外婆家自私自利的三代女人。
就因为这样一个原生家庭的存在,凌霄经历了从小被决绝抛弃,快要高考时还被妈妈自私的心念打扰和纠缠,本将要进清华北大的苗子,却硬生生的被道德绑架被迫选择学业,还不得不休学。
后来终于可以逃离苦海,剧情却逐步展现这个原生家庭中的母亲,给他带来了重大的内在创伤。远在国外还在管着他的工作,先不说她的对凌霄的折磨有没有,影响凌霄对待婚姻的看法,或许她会自己蹦出来干涉凌霄的婚姻生活。
原生态家庭,对孩子的婚姻和工作都会产生间接的影响,人生学习效率最高那几年,都在父母组建的家庭生活中度过,虽然他们没说要你想他学,却已经耳濡墨染传递给你了。
父母恩爱相处和谐的家庭,子女婚后的生活大多都是和谐的,父母婚姻生活一塌糊涂的,子女婚后的生活大部分也在父母的样子中转圈。
我都真切地感到,自己被公公婆婆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所折射的先生所影响着。有时候我会跟先生开玩笑,说他像他妈,这时候他又会有些生气,说我像我妈。
他说的也没错。
比如我妈喜欢「推事」,但凡需要付出精力的事她都脚底抹油,这个不会、那个太难、这个不学、那个不做,最后事情都留给我爸;而我也经常会把家务事推给我先生,这个锅底我洗不干净、那个晒衣服我不能徒手够到、这个搬东西我不行、那个买菜我不顺路。
比如我爸一直坚信「经济独立,才有人格独立」,所以我一直非常认真地对待工作,以至于我先生有时候跟我开玩笑地抱怨道:「我要是你老板,肯定也特别喜欢你;可惜我是你老公,你经常把我放在工作的优先级之后。」
我对工作的态度,像极了我爸。
在所谓的恋爱秘籍中总会出现这样一条:「不要试图去改变对方!」这句话有点合情,但一点也不合理。如果现有的关系你并不满意(这种情况几乎是全部的),你要做的只有:1. 降低自己的标准 2. 换个关系 3. 用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式改变自己也改变对方,使双方达到或超出彼此的要求。
实际上,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可能会分为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重复上一辈的观念和问题。
比如,那些从小遭遇家暴的人,可能也会成为施暴者,对妻子和孩子大打出手——这一现象被称为家暴中目睹儿童的代际传递[3]。
比如有的人会说,我从小就是被父母打大的,现在不没怎么留下心理阴影?所以,打孩子也是一种管教方式,我的孩子如果出现问题,我也会打他。
另一个极端,则是尽量避免上一辈的观念和问题。
比如,那些遭遇过家暴的人,可能成为完全不对孩子动手,甚至走向娇惯和宠溺。
比如那些小时候对父母极端限制物质生活的人,可能愿意花费大量的金钱在子女身上,以弥补自己童年时的物质匮乏。
我不想去谈「原生家庭到底怎样影响了现在的我们」,而是想探讨「我们如何做,才能超越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
这种超越,既不是复制原生家庭的模式,也不是走向另一个阶段的模式,而是让童年的错不再延续。
如果说孩子在三岁以前仅仅处于家庭环境中,那么家庭对他的影响,必然是巨大的。但是随着孩子进入学校,开启自己的社交之旅,他会逐渐认识更多新的朋友,老师,同伴,长辈——这些人和家长一起,共同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古有孟母三迁,正是承认非家庭以外的因素也可能对孩子的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亲密关系·通向灵魂的桥梁》一书中,作者Christopher Moon曾写道[4]:
在进入一段新的亲密关系时,我们会把过去的旧痛旧伤也一并带去,小时候我们会把没治愈的创伤埋在心底,以免感到痛苦。但这些令人心碎的痛苦,如果不好好的面对和处理可能对我们未来的生活造成影响。例如关于痛苦的经验,常常会让我们产生对自己和世界的一些限制性信念。
比如,在我初一那年,我爸爸曾经非常认真严肃地端详了我的脸以后说道:
「这辈子你想要做个美女是不可能了,努努力做个才女还行。」
直到今天,我依然记得这句话。
从那时开始,他将「你长得不好看」这一种子埋在我的心底,之后我遭遇的类似经验则让这颗种子茁壮成长。比如,每当有男生说我漂亮的时候,我都会下意识的认为他们只是在虚假地奉承我,背后一定潜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比如当别人盯着我看时,我会认为自己的脸上或者身上一定是什么污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自己的容貌都非常不自信,甚至到了自卑的地步。
直到我进入了一段于我而言非常重要的亲密关系后,我才有机会重新面对并治好旧伤,并改变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想法。
我们有可能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成为想成为的人。
最近我在读《超越原生家庭的养育》,作者塞西尔·大卫也认为我们可以打破复制的恶性循环[5]。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他意识到自己根本无法回避童年经历和直觉,对养育的影响。只有将自己从童年的经历中抽离出来,保持距离,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更好的家长。
在历时15年的反思和实践中,她写出了这本书。
想要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第一步就是「透析」我们的童年。
我们可以向伴侣、亲密的朋友或者心理医生,诉说自己童年的经历。
先回忆童年中积极的部分,比如父母如何让我们接触到知识,以及帮助我们抵御那些无理的攻击;然后是回忆消极的部分,包括直接的虐待,伪装的虐待,甚至来自「朋友般的父母」的伤害等。这时,我们可以假装自己是当时的父母,去理解他们,以及抚慰当时受伤的自己。
当我们行为出现问题时,不仅仅是去改变,像那本书,而是要对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行讨论,才能看清自己的潜意识,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心理学上著名的ABC疗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正视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是超越这种影响的第一步。
我和先生在这个问题上沟通多次,也有过很多坎坷,但现在我们常常能站在一种相对超脱的角度去看待原生家庭对于我们自己、对于我们的小家庭、对于我们养育方式的影响。
我很庆幸的是,现在小萌哭的时候,即使先生依然听不惯这样的哭声,但他不会再吼着让小萌「不许哭」,而是告诉我:「你快来接手,我快烦死了」;甚至在他心情好的时候,还会蹲下来跟小萌说:「爸爸知道你难过,但是哭解决不了问题,你要想让我们知道你要什么,就得清楚地说出来。」
我更庆幸的是,现在我和他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是「发生问题后,假装什么都没发生,继续过日子」的状态,而是能不断地沟通一些价值观层面的不同,然后求同存异,尽力找到解决方案。
我相信孩子会被我们所折射,我也同样希望他能有自己的思考,更积极地生活。
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也很容易认为父母所做的就是对的。我的做法是允许他对我们的行为提出自己的观点。
有一次我很生气,对小萌说:「看毛啊。」
小萌立刻委屈地跟我说:「妈妈我现在很难过,因为你刚刚用了一个不太好的字。」
这让我立刻意识到自己言语不妥,随后我也意识到我的父母有时候也会在愤懑时带几句不太好听的话——后来,我就会变得比较注意在小朋友面前的用词。
如果我能尊重孩子对我的评判,就能有可能让他摆脱我对他的消极影响。
我们要警惕的,应该是那种无限放大,将所有错都归咎于「原生家庭」的观念——这种观念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了人是会变的,更否认了关于幸福的可能性。
《速度与激情10》宣布将引进内地 《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发布点 《龙马精神》发布海报成龙眼中写 金智秀solo出道曲预告视频 《一杯上路》超前点映火热进行观 成龙哽咽称市场不需要动作演员了 电影《龙马精神》即将上映 铃芽之旅为何能超过超英大片 高圆圆骑车回家 明星刘昊然考编成功,稳稳端起铁 超模贝拉哈迪德穿小背心踩皮靴时 林志颖车祸记者会举行 弟弟林志 《迷失之城》曝“冒牌英雄”预告 46岁舒淇做瑜伽秀好身材 四肢纤 郭碧婷爸爸说吃冰消消火气 留言 李湘晒王诗龄活动近照 黑白格连 金贤重回应当爸:妻子怀孕了正在 经纪人回应林志颖近况 已接受手 李钟硕最新简历照公开 多个风格 王冰冰朋友圈宣布恋情?同事:她 吴磊方回应延毕:因参加校外实践 网友爆料德云社已经被约谈 张九 金宣虎私生活风波后首度公开露面 《鱿鱼游戏》李瑜美捐护肤品 为 金莎新冠痊愈后首亮相 穿一身白 于正晒光头照吐槽天气热 网友调 董洁带儿子出席活动 13岁顶顶眉 霍思燕一家环球影城游玩被偶遇 何超莲晒和窦骁出游照 两人互相 韩国HYBE娱乐与金佳蓝解约 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