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戊戌变法”中最扑朔迷离的事件莫过于袁世凯“告密”之谜。

1898年是中国的戊戌年,清朝的统治即将走向灭亡,为了挽救爱新觉罗家的天下,年轻并想有所作为的光绪皇帝,在这一年中做出了他一生中最辉煌也最悲惨的一件事,那就是戊戌变法。

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的103天中,以康有为、谭嗣同为首的改良派通过光绪皇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维新的命令,称为“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维新派六君子被杀害而告终。在政变的前前后后,有一个人最为活跃,他就是袁世凯,他与维新派和慈禧太后两派都有密切的关系,在其中充当了不光彩的角色,传统的说法是袁世凯以告密的行动把自己的舵转向了慈禧太后,取得了慈禧太后的宠信。


究竟袁世凯有没有告密,怎样告密,至今众说纷纭,留下重重疑团。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确实很信任袁世凯,把袁世凯看作是他们的一员。

事实上,袁世凯与维新党人的联系的确很密切。甲午战争以后,袁世凯就与维新派核心人物康有为结交。1895年,在康有为公开上书以后,当时的袁世凯在 督办军务处当差,他觉得康有为的公开上书切中时弊,也曾向光绪皇帝上书, 提出变法事宜,思想观点和康有为十分接近。1895年康有为第四次上书,都察 院、工部都不予代递,袁世凯曾帮助向督办军务处要求代递。

1895年9月,康 有为、梁启超组织强学会,定期讲演,印行书刊,介绍西学,制造舆论,聚集 力量。袁世凯积极参加强学会,是发起人之一。后来袁世凯被派到天津小站练 兵,康有为等为袁世凯设酒钱行,认为袁世凯是和他志向相同的人。袁世凯与 维新派建立了联系后,维新派要借重袁的兵力,而袁则想通过维新派的荐举 升官晋爵。

但这种微妙的关系在慈禧太后政变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维新派的态度,清朝廷内部存在着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两派势力的矛 盾,1898年8月3日,光绪皇帝的又一个密诏送到康有为手里,密诏中光绪皇 帝以紧迫的语气向康有为叙述了自己的皇位很难保住,慈禧太后随时都会对他下毒手。


维新派的几位核心人物聚在一起,捧着皇帝的密诏,痛哭一场后,决 定铤而走险实行兵变,包围颐和园,迫使慈禧太后交权。他们商议把实行兵变 的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当夜,谭嗣同秘密赶到袁世凯的驻地法华寺面见袁 世凯,袁世凯当面慷慨激昂,答应兵围颐和园,杀掉慈禧太后的心腹荣禄,因 禁或杀掉慈禧太后。此后事情的发展在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传统的说法是袁世凯是个两面派面答应维新派的要求,骗得光绪皇帝的信任,另一面看到慈禧太后的势力强大,决定投靠守旧派。他用假话支走了谭嗣同。

8月5日,袁世凯乘火车回天津,向荣禄告密,出卖了光绪皇帝和维新派。当夜,荣禄赶回北京向慈禧太后汇报。8月6日清晨,慈禧太后囚禁光绪皇帝,捕拿维新派杀了变法六君子,百日维新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袁世凯以六君子的鲜血染红了自己官帽上的顶子,是袁世凯的告密导致了慈禧太后的政变。

另一种说法认为,袁世凯的告密是消极的,是慈禧太后决定发动政变在前,袁世凯告密在后,成戌政变并非由袁世凯告密所引起,那时慈禧太后并不知道康有为等要劫持她。

传统说法的依据是袁世凯所写的《戊成日记》,在这 些日记中,袁世凯并未讳言自己告密,并且他告密是积极的、主动的,回天津 后立即找了荣禄。反对传统说法的人认为,袁世凯在写此日记时是在清朝统治 时期,他夸大自己告密的主动性,无非是向慈禧太后表示他对大清王朝的一片 忠心。而且日记中明显存在着许多疑点:维新派包围颐和园,杀慈禧太后,是 何等重大而紧急的事,袁世凯告密如果是积极的、主动的,为什么第二天不在 北京告密,而要绕远到天津找荣禄告密呢?8月6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时,命 令捉拿康有为、康广仁兄弟,罪名是“结党营私、莠言乱政”。


如果真是袁世 凯告密导致了慈禧太后发动政变,那么慈禧太后的上谕中为什么不指名捕拿谭 嗣同?告谭嗣同企图说服自己兵变囚禁慈禧太后,这可是袁世凯邀功请赏最好的砝码………事情的真实情况可能是这样的:袁世凯8月5日返回天津,第二天在荣禄处谈事,恰逢一个名叫杨崇伊的人从北京到了荣禄府上,向荣禄禀告了慈禧太后政变的消息。

在场的袁世凯一听吓坏了,他害怕康有为供出谭嗣同去法华寺,同其密谋兵变之谋。于是就将当时守旧派尚不知道的围攻颐和园、杀慈禧太后的秘密,全盘托出,并大哭失声,长跪不起,这是他的保命之计。由于袁世凯的告密,事态扩大,并不经审讯把六君子给处决了。袁世凯虽非主动告密,但把围园密谋全盘托出,总算将功补过,不但被守旧派宽容,而且受到重用。

最佳贡献者
2

戊戌政变的真相,就是慈禧太后面对越来越偏离根本的维新派变法,不得不亲自回去扶正大清的走向。

只是慈禧太后一开始是支持变法的,那么她为什么要发动“戊戌政变”,这才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公元1895年4月,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参加会试,在等待发榜的过程中,迎来了《马关条约》即将签订的消息。

一时间,关于条约内割让台W和辽东半岛,以及赔款二亿两白银的内容,让众位学子群情激愤,更有台籍举子痛哭流涕。

随后,康有为写了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联合了一千多名举人,到“都察院”上书,史称“公车上书”。

(该段史实存疑,有史料揭秘,这场上书是上层及各地官员发起的,跟康有为没有关系,而康有为的上书,根本就没付诸实践,书也没到光绪帝手中。)

虽然后来这次上书被朝廷拒绝,但不久后,光绪帝便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变法运动,史称“戊戌变法”。

一、

不管是哪个版本的“上书”,其实就阐述了四个观点,前三个是为了应对此前的甲午中日战争,后一个才是变法图强:

“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我们在历史教科书上学到的,公车上书是以康有为为首组织的,且后续的变法中,康有为也是维新派领袖人物。

实际上,这种理解有偏差:

当年的康有为好像在内线太监那里得到了消息,说自己中了进士,毕竟考了这么多年了,实属不易。所以,他更担心如果自己出头闹事,会不会被取缔进士名额,甚至会伤害到自己的前途。

故,公车上书,并非康有为主导,实际上,从这一年的二月份开始,各地的官员就开始给朝廷上书,反对跟日本和谈,前后大约有2000名各级官员参与。后来他们更是发动了赴京赶考的举子,差不多有1500名学子签名,联合上书,提出的观点就是前面讲的“拒和、迁都、练兵、变法”。

而且变法过程中,康有为的存在感也极低,真正实施变法的大臣,主要就四个人:

一个是光绪帝的老师,一品大员翁同龢,他是变法的中坚力量。其次便是光绪帝封的“军机四卿”——杨锐、刘光第、谭嗣同、林旭四人。还有一个杨深秀,当时的官职应该是山东道监察御史,也是积极参与变法,为维新派领袖人物。

二、

别看这几个人品级不高,但在当时确实是掌握了实权,梁启超曾经讲过“军机四卿”(四章京)“名为章京,实为宰相”。

而康有为是什么品级呢?

是“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妥妥的六品官职,而且还不是专职的官,是没有特定岗位的。他后来吹嘘自己可以直接给光绪帝上书,实际上确实是吹嘘,他给光绪帝上书还是得经过都察院。

虽然有一次跟光绪帝亲密接触的机会,但他一嘴的广东普通话,身在京城的光绪帝根本就听不懂。

网上扒康有为黑料的文字有很多,这里就不过多强调了,总之,康有为并没有组织公车上书。或者组织了,但没有引起轰动,至少不像教科书中写的那样,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从此走上了历史舞台。

而且整个变法过程,基本跟康有为就不搭边,因为后来戊戌六君子都死了,再加上流亡海外的康有为自我吹嘘,显得康有为成了变法主力了。

再有,康有为流亡海外的这段时间,是满嘴跑火车,骗了很多钱,作为先进思想的代表人物,他还娶了六个老婆。据《新编古春风楼琐记》此书记载,康有为岁数大了后,想重振雄风,试图去更换猩猩的睾丸……

扯远了,我们回过头来看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按照历史课本上讲的那样,是因为戊戌变法触犯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利益,于是被她叫停,还砍了戊戌六君子,软禁了光绪帝。

那么事实真相真的如此吗?

三、

首先,第一个真相便是,慈禧太后是支持变法的,至少从她的言行举止中是没有体现出反对变法:

要知道戊戌六君子中,有三个人就是慈禧这边的后党大臣推荐的,张之洞推荐了杨锐、刘光第,而荣禄推荐了林旭。也就是说,杨锐、刘光第、林旭其实是标准的后党,也就是教科书中的“顽固派”。

而且后来给这六君子定罪的时候,可不是因为瞎变法而定的罪,而是定的结党营私,至于这个“私”是什么,一会儿会讲到。

光绪帝下发《明定国是诏》,是经过慈禧太后点头同意的,而且整个变法的过程,都是向慈禧太后汇报的。光绪帝更是专门跑了12趟颐和园向慈禧太后请示变法事宜,整个变法过程都是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才得以实施。

甚至于,变法中一些太过激进的想法,慈禧太后都予以纠正,以便减少刺激那些当权者,使得变法能顺利进行。

要知道慈禧太后虽然重权,但思想上还是比较开明的,之前的洋务运动也是她的支持下才轰轰烈烈搞起来。见识到了甲午战争的惨败,慈禧太后也想大清通过变法,变得强大起来,这种变法图强的诉求并不比光绪帝低。

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到了变法后期,慈禧太后还是干涉变法了呢?

四、

一方面,变法确实伤害到了一群老臣的利益,他们天天跑颐和园找太后哭诉,次数多了,太后也会动摇。

另一方面,变法派也确实有点小儿科,毕竟没有执政经验,有些条款,根本禁不住推敲,慈禧太后必须出来拨正。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下面这一条,这也是戊戌变法失败的另一个真相:

由于英国和日本都是君主立宪制,都在保留了君王前提下,实行的变法,并成为世界上的强国。所以,维新派的谭词同就向光绪帝建议,建议大清聘请日本前总理伊藤博文、以及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做大清国的国策顾问。

也正是由于聘请了这两个外国人,害了维新派,害了光绪帝……

伊藤博文和李提摩太,这俩人向维新派提出了一个建议,这个建议就叫“合邦之议”,随后维新派的杨深秀将该提议汇报给了光绪帝。

“合邦之议”主张中、日、英、美四个国家合并成一个国家,并从中选出最有能力的100个人,由这100个人共同掌管四个国家的税收、军事、外交等国家大事。

有个老臣名叫杨崇伊,这个人政治敏感度很高,敏锐地嗅到了该项提案的严重性,“ 合邦之议”八字还没一撇呢,他就跑到颐和园汇报给了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一听就怒了:

英国人、日本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一旦这项政策推行,那么大清的国策,税收、外交、军事,将统统都由外国人掌控,大清不就真亡了吗,这还了得?

五、

正是由于慈禧太后感觉到,变法如果再这样下去,大清就要亡了,所以才急忙从颐和园回宫,叫停了变法,并下令逮捕康有为等人。

但是,变法嘛,都是为了图强,戊戌六君子的罪过不过是主张不行,也不至于落得命丧菜市口的下场,而光绪帝顶多算经验不足,也不至于软禁他啊?

这就涉及到戊戌变法的第三个真相了:

慈禧太后一开始叫停戊戌变法,并没有真的下定决心杀六君子,也没有想软禁光绪帝,真正让她下定决心的原因,是荣禄的汇报。

当年,曾经流传这么一个谣言,说秋天去天津阅兵的时候,慈禧太后和荣禄,将会扣押光绪帝,并废掉他。

不知道这个谣言是不是维新派自己传出来的,还是为了警示光绪帝,以便发布更利于皇帝统治的新政。总之,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康有为信了!

康有为信了之后,决定先下手为强,便派谭词同去见袁世凯,目的是说服他出兵包围颐和园,逮捕慈禧太后,一举奠定光绪帝执政基础。

很多历史书也罢,电视剧也罢,都讲,就是因为袁世凯去告密了,才惹怒了慈禧太后,才导致变法的失败。

实际上,慈禧太后叫停变法在先,袁世凯从北京回天津,越想越不对劲,或许也听说了慈禧太后叫停变法之事,这才把谭词同找自己的情况汇报给了上级荣禄。

荣禄一听,这还了得,马上跑到北京告知了慈禧太后,这才让太后气愤难忍,戊戌六君子几乎审都没审,就给拉到菜市口咔嚓了。

光绪帝也很生气,这些是他根本就不知道,但嫌隙已经产生,不管他怎么解释,也确实解释不清,慈禧太后更不会听了,这个黑锅光绪帝是背定了。

慈禧太后那是相当的委屈,哀家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养大,视为己出,亲自给你换尿布,亲自教你做人做事的道理,还把整个大清都给了你。你就这么对待你的亲爸爸,竟然联合外人,冲哀家下手,要捉拿哀家?

或许光绪帝没有想过通过变法实现自己的“私”,但是维新派却不这么想,他们还是想通过变法帮光绪帝夺回实权,当发现这个想法落空之后,他们想到的,便是捉拿“老佛爷”。

没曾想,老佛爷没捉住,反而葬送了自家性命,同时还连累了光绪帝!
这就是戊戌政变的真相!

参考资料:

《清史稿》、《走向共和》、高阳的《两朝帝师翁同龢》、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从甲午到戊戌》、姜鸣的《天公不语对枯棋》、余音的《百年黄昏——回到戊戌变法历史现场》

3

戊戌变法是光绪皇帝为中心的一次变法图强活动。其实要说其意义的话,其实是十分简单的。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四个字,变法图强。

其实就本质来说,其实戊戌变法和前面由慈禧太后作为背景的洋务运动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因为这两次其实都是革新,而且他们服务的主体其实也都是大清国,目的也都是为了大清国可以长治久安。

要说什么区别的话,也就是变法的方向不同,以及指导者不同。但是就结果而言,这次的维新运动是一场比洋务运动更加失败的革新运动。

其实今天许多人认为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是不同种类型的运动。当然,肯定这是说的通的。但是仔细观察,却发现他们殊途同归。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其实他们有着很多的相似性。但是时代不同,思想其实也是有着不可忽略的变化。

于是就今天的我们来看,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的目标反而不同。但是其实就思想而言没一件事情都局限在当时的认知之下,所以其实都是一步跨越试的尝试,只是过程一个更加弘大一些,还有稳定一些。

4

我觉得戊戌变法是一群人领导的一场混乱而激烈的、旨在变法但流于形式缺少内涵、旨在强国却不能建立新体系、旨在整顿吏治却只知道杀还有流放而不知妥协与团结、没有真正的力量却在叫嚣还天下一个清静的所谓变法。他们是宪政的先行者,历史时代开创者,以及爱国者,值得敬佩与崇尚。但是戊戌变法过于天真,急切地想要一口气完成西方演化一百年以上的宪政体系,等同于在没有任何实质的政治、经济基础的情况下重新创造一个社会结构,而且并不注意社会影响,经常性在公众场合发表针对性很强的言论,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得罪了太多掌权者,连一开始他们的支持者最后也同他们反目成仇。这种做法并非变法,而是革命,但同时他们有没有自己的力量,最后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举个例子,如果晚清的中国像是一潭发臭的死水,那么,戊戌变法的本意是在不改变这个池子原本轮廓的情况下,挖开几个口子,让它同外界的水流相连,慢慢使其流动活跃起来,最后让它演变为汹涌澎湃的江河;但实际上他们急功近利地挖掉了几乎整个潭子周围的堤坝,并同时挖出一条人工河道以限制潭水变为河流——这远远超出了当时中国的承受能力。

真相一、慈禧太后一开始,并不反对变法

许多历史影视剧,把慈禧太后描述为一个自始至终反对戊戌变法的“顽固守旧派”,其实,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事实上,慈禧太后一开始对光绪皇帝的变法,是支持的,至少是不反对的。

光绪皇帝在变法初期,从发布《明定国是诏》开始,公开宣布变法,是经过慈禧太后点头的,许多现存的清代内档也非常清楚地显示:慈禧太后在初期,在变法方面,给予了光绪皇帝非常大的支持。

现存清代密档也显示,光绪皇帝变法期间的诸多奏折、批复等重大文件,基本上都抄送给了慈禧太后,换句话说,慈禧太后这段时间虽然人在颐和园“养老”,实际上她对变法,事无巨细,基本上都了如指掌。

光绪皇帝操办维新运动,历时103天,三个多月之久,新政频出,没有慈禧太后的支持和默许,这完全是不可想象的。

真相二、光绪皇帝拟用外臣,听议合邦,触犯了慈禧的底线

变法开始之后,康有为、谭嗣同等维新派,向光绪皇帝建议,聘请日本前总理伊藤博文、以及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做大清帝国的国策顾问。

与此同时,伊藤博文和李提摩太都对维新派提出建议,提议中、英、美、日四个国家,合并成一个,这个提案,叫做“合邦之议”,这个提议,由六君子之一的杨深秀,向光绪皇帝提出,具体做法,是说从中、日、英、美四个国家中,选出100个能人,共同掌管四个国家的税收、军事、外交等国家大事,大清当时是弱国,此事一成,则大清的国政,确实有失去自主的风险。

但是,这件事还在听议阶段的时候,有个老臣名叫杨崇伊的,这个人政治嗅觉特别敏锐,他觉得大事不妙,于是,他跑到慈禧太后那里,去举报。

杨崇伊对慈禧太后说:伊藤博文、李提摩太,这些人是日本人、英国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据说,皇上正在听信小人(指维新派)的话,考虑请这些外国人参与大清的国策,税收、外交、军事,统统都由外国人掌控,一旦事成,以后我们什么事,都要听日本人的、都要听英国人的,这个局面,十分危急,老佛爷您日后断然无法控制,咱大清,就真的是要亡国了啊。

慈禧太后也灵敏地嗅到:一旦境外敌对势力参与了朝政,那么大清的政局,必然失控,而且自己的权力,也将会受到外来势力的侵夺,无日可以安宁。

想到这里,慈禧太后一刻都没有等,立马带人,从颐和园火速赶回紫禁城,对光绪皇帝喊停,软禁了光绪皇帝,并下令逮捕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

这,其实才是慈禧太后叫停变法最直接的原因。

真相三、康有为听信谣言,谋刺慈禧太后

维新派在这段时间之前,曾经听信一个谣言,说秋操(阅兵)的时候,慈禧太后和荣禄将要废掉光绪皇帝,当时康有为一派,听信了这个谣言,认为要先下手为强,杀掉慈禧太后。

于是,康有为派谭嗣同找了袁世凯,谭嗣同的计划是:要求袁世凯出兵包围颐和园,然后谭嗣同命令湖南豪杰毕永年等,带一百多号人,杀入颐和园,直接杀掉慈禧太后。

袁世凯对谭嗣同的提议,采取了虚与委蛇的态度,实质上是拒绝了。

慈禧太后后来从荣禄口中得知这个阴谋,十分震惊,这才决定杀人报复的。

所以,清廷火速逮捕了谭嗣同、康广仁等六人,不经审判,直接处死。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一案,它的真实缘由,原来是这样的。

而康有为和梁启超,则在外国人(日本人、英国人)的保护下,成功逃脱。

真相四、慈禧太后对变法喊停在先,袁世凯告密在后

还有许多历史影视剧,说是袁世凯向慈禧太后告密,直接导致戊戌变法的失败,其实,这也是不符合事实的。

事实上,袁世凯见了谭嗣同以后,心里藏了秘密,忐忑不安,他一直在思考,但是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袁世凯是在赴北京觐见光绪皇帝之后,赶回天津,一路上愈发感到事态严重,于是,他最后才决定跑到(天津)荣禄那里去告密。

然而,在袁世凯向荣禄告密的时候,慈禧太后已经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已经对戊戌变法喊停,并且已经开始软禁光绪皇帝。

荣禄听到袁世凯的报告之后,回京,报告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一听,这才感到十分震惊,于是才决定扩大对维新派的逮捕范围,并决定大开杀戒的。

换句话说,是慈禧太后对变法喊停在先,袁世凯告密在后,袁世凯的告密行为,与戊戌变法失败,没有因果关系,但袁世凯告密一事,确实与六君子被杀,关系很大。

多亏清代档案的保存,以及诸多历史学者的努力,戊戌变法的真相,今日才终于可以大白于天下,事情相当复杂,远远不是影视剧所说的那样,黑白分明,在本案当中,光绪皇帝商用外臣、听议合邦等行为,是否有错,这是很值得疑问的。康有为听信谣言、谋刺慈禧太后的行为是否正当,也是很值得商榷的。

5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干支纪年戊戌)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发动的变法维新运动。光绪皇帝接受其变法主张,从6月11日到9月21日颁布许多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裁减绿营兵;废除八股文;设立学堂;提倡商办工业等。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坚决反对,9月21日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撤销变法法令,逮捕维新派,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康、梁逃往日本,变法失败。因自颁布维新诏令起到变法失败止,共一百零三天,故又名百日维新。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