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来说,写成卧薪尝胆。

如果吴三桂反清成功,那他的周朝就是新的大一统王朝,《周史》第一篇就是他的本纪。

第一部分,着重讲述吴三桂的抗清历史,表示他对明朝的忠诚,同时插入明朝的统治失败,以至兵连祸结,吴三桂痛心疾首。

第二部分,刻画吴三桂在京师沦陷、愍皇(清朝给崇祯的谥号,就算吴三桂给的也是这个吧)上吊后的纠结,最终才做出联虏平寇的决定,此处该有李自成攻陷北京后的暴行。

第三部分,简略写写吴三桂在清朝的战绩,主要描写他的忍辱负重,时刻不忘反清重任,必须插入清军的残暴以及吴三桂得知时的悲痛,以作为日后吴三桂反清的理由。

第四部分,重点介绍吴三桂反清时的英明神武,鉴于他赢了,这一点倒不用吹,毕竟从西南统一的只有他一个。

第五部分,吹吴三桂统一后的功绩,重点在于文治道德,考虑到他的年龄,捡周文王这种例子吹。

最后来个赞曰:

有明季年,皇图板荡,鞑虏逞凶,群盗蜂起。太祖以天挺之姿,守山海之固,拒鞑虏于外,不期闯贼篡逆,承间掩袭。京师既陷,愍皇崩于煤山,太祖怒而起兵,度己之孱弱,而屈求鞑虏之援,并力进击,遂破闯贼。
鞑虏背盟,窃踞燕都,侵夺神州,已而剃发易服,荼炭黎元。太祖窃泣隐忍,二十有年,一朝奋起,五载而定天下。此非人力所致也,故群臣逆太祖意而尊其位,百姓顺太祖治而奔太平。

其实就算吴三桂没成功,也还是能洗的,清朝就有人试过了。

《随园诗话·卷一·四十八》:本朝有某孝廉献吴逆诗云:“力穷楚覆求秦救,心死韩亡受汉封。”圣祖爱其巧于用典,遣人访之。其人逃。

力穷楚覆求秦救,说的是楚国大夫申包胥,吴国攻破楚国国都后,他跑到秦国求援;心死韩亡受汉封,说的是张良,韩国亡了才接受汉王刘邦的封赏。

吴三桂一个人干了两个人的活,岂止洗白,那是洗脱皮了。

最佳贡献者
2

我觉得通过一番运作,是可以洗白的

制造舆论

请大量文人写诗,写史,内容大概是吴三桂当年是为了保存实力,以谋后事。改编事件向来是古代文人擅长的。然后向民间广为流传。多派些人在民间带节奏,多给吴三桂说好话,制造有利于吴三桂的舆论。

拥立朱家后人为帝

不管崇祯皇帝的儿子还在不在,随便找一个人就说他是明朝血脉,先拥立他为帝,吴三桂暂时不要称帝。大权肯定还掌握在吴三桂手里,立朱家的皇帝主要是满足民众的心理。同时,吴三桂的名声就好听多了,他是为了恢复明朝江山,这点和第一点就能很好结合在一起。

吴三桂有生之年不要篡位

吴三桂拥立朱家后人为帝就是为了舆论,获得民众的支持,稳定人心。若是吴三桂着急篡位,那么一切都白做了。若是吴三桂聪明,就该学曹操,一生不称帝。待到吴三桂的儿子,或者孙子,多过些年,已经稳定了,再接受禅位。吴三桂的名声就不一样了,生前恢复了明朝,并且没有篡位,说不定后世还要歌颂他。

好好对待百姓

比起议论一个历史人物的好坏和名声,百姓更关心的是能不能过上好日子。吴三桂若是能好好治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那么时间一长,百姓也会接受吴三桂的,因为既然成了事实,还骂人家有啥用,何况现在日子过得还不错。至少可以为吴三桂子孙后代接受禅位做铺垫,百姓就不会那么抵制了。毕竟明朝末年也爆发了起义,明朝后期是腐朽的,要不是因为清朝是满人建立的,百姓也不会再想着恢复明朝。

通过这些做法,不敢说完全洗白,骂他的人肯定还有,但是当时大部分百姓应该是不关心这事了。时间是最好的遗忘方式。既然做了,自然有人知道,遮掩也是一时的。

3

吴三桂这个人,堪称是十七世纪的个人武力削弱版的吕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是三姓家奴啊!

他和他爹受明朝的恩泽,吃明朝的俸禄,却在李自成攻入北京以后就归顺大顺了;

结果没过几天,他又和闯王翻脸(所谓“冲冠一怒为红颜”),自己把头发绞了,跑去投降在旁边坐山观虎斗的多尔衮了;

等多尔衮和他侄子福临都死了,已经在云南成为一方藩王的吴三桂又和清朝闹掰,自己搞了个“大周”,像模像样地当起天子来了(虽然没干多久)。

当然,所谓“三藩之乱”,很快就被年轻的康熙帝给平下去了。但是,中国历史上有没有过这种引外族兵马为自己打仗,最后还成功把他们请出去的案例呢?当然是有的,而且就是我们所最为熟悉的唐朝。

隋唐帝国是一个胡汉杂糅的帝国,这一点很多人都未必清楚。无论是隋炀帝还是唐太宗,身上都有至少四分之一的鲜卑血统。这使得他们在对待游牧民族的问题上心态相当包容,没有纯粹的汉人士大夫那么多掣肘。

而具体到唐高祖李渊身上的时候,这种精致的实用主义就非常明显了:

李渊父子在太原起兵之初,不仅要面对天下群雄逐鹿,还要提防背后突厥人的袭扰。面对这种局面,刘文静向李渊提议道:

愿与可汗兵马同入京师,人众土地入唐公,财帛金宝入突厥。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要借突厥兵帮着李渊一起打天下。等到天下打完以后,唐朝只要人口和土地,至于金银财宝什么的全部送给突厥。

这个提议被李渊批准了,而且成功地实施了。在突厥人的帮助下,李渊父子很快就扫清了天下,并在李世民当政时又灭掉了突厥帝国,成为了“天可汗”。

当然,吴三桂的局面要比李渊困难得多,他把本来就有意入主中原的满清王朝当成了尚在茹毛饮血阶段的对中原的土地没啥兴趣的突厥帝国。但是如果吴三桂真的成功了呢?

那吴三桂可就厉害了,他不仅是帮助大明王朝报仇雪恨的英雄,还以一己之力赶跑了入侵中华的满洲人。史官们会默默隐去他引狼入室的细节,只吹嘘他在平定天下过程中所立下的赫赫武功,他的功劳将超越唐太宗甚至朱元璋(毕竟是北伐嘛),被吹成千古一帝也不是不可能的。

毕竟,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不是吗?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4

《周史?太祖本纪》

太祖开天达道同仁极运通文神武高皇帝,讳三桂,字长伯,姓吴氏。本贯江南高邮,先世因官徙居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父襄,子三高祖其仲也。母祖氏,万历四十年六月八日生太祖于广宁,时有红光射出,里中人以遭回禄望觇视,竟太祖生也。

……

崇祯末,闯贼破京师,明懿皇帝殉国于煤山,焚神器,掠帝陵。太祖父时方靖难,为贼执,崩于永平。太祖闻之大恨,谋士某进言今后金方炽,拥山海关外,无如以计合之,靖难京师,以报先帝也。奴酋之部,久居辽东,八旗之劲旅亦野人也,陛下若能用之,以匡海内,血国恨家仇,而人心向我,天下非陛下所居乎。太祖曰,今国恨家仇实李贼之害,若京师定,择太子即皇帝位,于我何干?我诚顺天命也,他勿复言。遂与奴合,相与恢复京师也。

伪帝李自成闻之,计无所施而南下,死九宫山。奴入朝,汉奸某为计,太祖遂受平西王,封云南。奴既立,建朝纲,感四海未靖,纵兵侵略,肆虐中原,虔刘百姓,民有向明而欲恢复者多矣。

奴先主盛年而殁,留顾命大臣者四,曰索尼、曰鳌拜、曰遏必隆、曰苏克萨哈,而后主年幼,主事者祖母布木布泰也。后主冲龄即位,赖祖母及四臣,遂无虞焉。而索尼死,鳌拜专权害民,民有多怨者,后主无计,求诸祖母,祖孙相泣祖庙。年余,后主于宫中养少年,日搏戏绐鳌拜,侯鳌拜独奏事,见禽焉。

后主既壮,某还政于己,祖母欣之。初掌握,有大臣奏,谋削藩始焉。事出,太祖心不为动,久之欲褫王位。太祖与诸大臣谋诸帐内,咸曰今天下民处水深火热,虔刘我华夏,苦奴久矣。方今宇内,佥知陛下之功德,今处西陲诚势所然,今若光复舍陛下其谁?陛下幸勿失万民之望。

太祖不得已为众所尊,号总督天下兵马大元帅平西王,于昆明誓师北上。天下闻之,云集响应。……

王师次衡州,明室诸王咸进帝号,太祖初不豫,再而受。是岁改元昭武,国号大周。……

5

一般来说,新朝皇帝最喜欢用的洗白自己的方式,就是前朝无德,亦或是忍辱负重。退一步讲,就算你圆的不好,只要你施政得当,百姓也会不计较这些。

我们就拿李世民来说吧,李世民作为唐朝的第二个皇帝,把国家治理的非常棒,创造了闻名的“贞观之治”,那么,李世民都做过哪些比较“丧尽天良”的事情呢?

杀兄、逼父亲退位算吧(玄武门事变),玩儿嫂子和弟妹算吧(将弟弟李元吉和堂兄李瑗的姬妾纳入宫中),渭水之盟算吧(被突厥人杀到长安城下,不得不杀白马签订渭水之盟,李世民给东突厥送了不少礼物,但几年后李世民就把东突厥给灭了)。

你说这些黑料算黑吗?肯定算,但跟贞观之治比起来,这些都算个啥?啥都不算。

然后我们再说说曹操,曹操这个人,争议极多,协天子以令诸侯、屠城、爱人妻,这黑料多得不能再多了吧?然而千年过去了,仍然有无数人在给他洗白。

然后是刘邦,刘邦小混混出身,鸿门宴被羞辱“不敢吭声”,帮项羽屠城,杀开国功臣,白登之围,这黑料也算不得少吧?可他仍然是个开国明君。

说了刘邦就不得不说项羽,项羽这家伙屠城的事儿可没少干过(襄城屠城、城阳大屠杀、新安大屠杀、咸阳大屠杀、破齐大屠杀、外黄大屠杀),可后世怎么说它的呢?“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所以,很多时候,你是否需要洗白,就看你功绩做得怎么样,是否能够做出让人信服的事儿来。

那么,吴三桂如果反清成功,建立新朝,他如果能够做出功绩来,这些黑料是完全没必要在意的,后世人自然会想办法帮你圆上。

反明怎么了?历史上叛变主子的事儿多了去了,隋朝的杨坚,唐朝的李渊,宋朝的赵匡胤,哪个不是?

臣服所谓的异族怎么了?汉朝、唐朝、宋朝等都有过称臣的经历,吴三桂称臣就天理不容了吗?更何况崇祯皇帝确实也是个不值得辅佐的皇帝啊!

所以,吴三桂如果能做出功绩来,这些都不算事儿,他完全可以让这些事儿大大方方的被记录在史书上,就像李世民对玄武门事变被记录下来完全不在乎一样。

那如果他做不出功绩,百姓不满意呢?

秦始皇车同轨书同文没多少人提,但焚书坑儒天天有人说。

所以,我们会发现,很多古代帝王到底会获得怎样的评价,根本不是因为他私德有多不好,或者说犯过多少错,毕竟每个人都有不光彩的事情,帝王就更多了。

而是,只要你做出大功绩来,这些小瑕疵?谁在意啊!

我是伏生说历史,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个赞或关注我~

6

成则王侯败则贼,历史都是胜利者写的。吴三桂这个大汉奸如果反清成功,一定会说自己是勾践,卧薪尝胆,打入敌人内部,积蓄力量,终于驱逐鞑虏成功。

肯定会有不少无耻文人,编造故事,说吴三桂如何艰险、如何忍辱负重,如何巧妙应对满清。最终维护了中华衣冠的伟大功劳。吴三桂不愧是秦皇汉武式的伟大英雄。

7

假设吴三桂反清成功建立新的王朝。那他的这段汉奸历史洗白是很容易的。打个比方吧,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并被俘虏。越王勾践成了吴王夫差的马夫整天给吴王夫差放马。这段俘虏的历史。是够窝囊也够委屈的,但是越王勾践却不以为意,还主动在吴王夫差生病的时候去亲口品尝吴王夫差的粪便,然后为吴王夫差诊断疾病提供帮助。这些做法,让吴王夫差受到了很大的感动,最后把越王勾践给放了。越王勾践回国以后就卧薪尝胆,睡觉用简陋的床,让他自己记住苦难的生活,每天舔一舔房间里悬挂的苦胆,让他自己永远不要忘记那段屈辱的岁月。所以,他在大夫范蠡的帮助之下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结果最后一鼓作气打败吴国,雪洗前耻。这样一来,越王勾践不但不是一个无能的、耻辱的亡国之君,反而成了一个有担当、有谋略、有作为的大英雄!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业绩,成为后人追慕的偶像。甚至到了清朝的时候,蒲松龄还写了一副对联: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用越王勾践的事迹来激励自己进行文学创作。蒲松龄正是在这样的精神鼓舞下,写出了旷世杰作《聊斋志异》,他本人也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那么我们再回到吴三桂这个人来说,如果吴三桂能够造反成功,那么,他当汉奸的历史。必然会被美化成卧薪尝胆的历史。他忍辱负重在清王朝担任官职,继续寻找机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后反戈一击消灭了清王朝,恢复了汉族政权,那他就成了驱除鞑虏,光复中华的英雄了。他以前那段历史。一点也不会让人觉得耻辱反而会成为一段佳话流传,到那时他所谓的投降,也变成了一种消灭敌人的策略和手段。他再次高举义旗反对清王朝的举动就只有民族大义了。所以说,如果吴三桂真的消灭清王朝建立一个汉族的封建政权,那么吴三桂当年投降清朝的那段历史必然而且会顺理成章的成为一段忍辱负重的英雄史诗的。他可能会成为越王勾践一样伟大的英雄。但是,吴三桂没有这样的雄才大略。他的反清行动最后以失败而告结束。不以成败论英雄这句话是不现实的。事实上评价一些历史人物,甚至是记录历史都是以成王败寇的心态和标准来进行的,而且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如果吴三桂能够在反清的战争中取得根本性的胜利,那么历史必将是在他的主导之下书写。吴三桂肯定要对自己大加美化和赞扬,洗白历史也就不成问题了。

8

如果吴三桂真能够反清成功,那么他很有可能自己称帝,并建立一个新王朝,也就是周朝(非历史上的周朝)。鉴于吴三桂在明朝灭亡和清朝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不光彩的经历,他必须相近办法来洗白。下面结合吴三桂历史上的“污点”,结合他历史上的“污点”来帮他洗白一下。

第一个是献出山海关投降清朝。这个其实吴三桂当时的利用就很恰当,那就是“复君父之仇”,但是在表达上要有一个调整,把由吴三桂主动联系清军,变为清军找到吴三桂,吴三桂考虑国仇家恨,委曲求全的答应多尔衮的无理要求。

第二个是率部南下攻打明朝残余力量。这个事情有点难办,容易让吴三桂难堪,但是也可以洗白。可以说当时的小朝廷被起义军控制(确实有大量的张献忠的人),也可以说双方不没有真打,自己属于打人清军内部来,为了以后反戈一击,可惜南明小朝廷不争气,坏来原来确定的计划。

第三个是接受清朝封王镇守云贵。这个洗白很好洗,为了保存实力和积累力量,只能担任清廷给的伪平西王,自己无时无刻不想从云南出发攻陷清廷的都城,替崇祯皇帝和黎民百姓报仇。怎奈实力不够,只能选择暂时占据云贵高原,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待时机成熟,再率领部下直捣京师(清朝都城)。

第四个是杀死南明小朝廷的永历帝。这个事情因为做的比较隐秘,可以把知情者除掉,假装没有发生。当然也可以考虑组织一帮臣子证明永历帝并不是明朝皇室后裔,是冒名顶替的。也可以编造几个永历帝的后人出来,证明当时永历帝并没有死。还可以声泪俱下的说明当时迫不得已,只能忍痛杀害永历帝。这个洗白方法很多。

如果吴三桂真取得来天下,洗白的方法应该很多,而且他身边的大臣和历代开国君主身边的功臣一样,都是聪明绝顶和才智绝伦的人,想着的洗白办法可能比我们强,还能附会一些神鬼的事,让他成为皇帝变得顺应天意。不怕洗白,关键是得给他洗白的机会。可惜的是,在三藩之乱中,吴三桂等人没有取胜,他和他的后人也就没有了洗白的机会。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评论。

9

吴三桂?汉奸?这个说法实在是有些荒谬。一直以来就因为吴三桂降清,并且放清兵入关,所以就有很多人认为吴三桂是汉奸。并把他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但事实上,这种观点十分的荒谬。或许吴三桂并不是什么好人,但他对明朝绝对是忠心的,起码对崇祯皇帝是这样的。

要明白一点,吴三桂降清是在明朝灭亡之后。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在即,明朝中央把希望全寄托在了手握重兵的吴三桂身上。后不久崇祯皇帝下令征召天下兵马入京勤王。吴三桂接到命令后火速带兵入关直奔京城。但吴三桂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在吴三桂到达唐山位置时,京城就传来了京城沦陷,崇祯自缢身亡的消息。明朝灭亡,吴三桂彻底成为了无主孤臣,为了活下去,吴三桂只能寻找新主。

本来李自成是想投靠李自成的。毕竟李自成虽然是叛贼,但他灭了明朝取而代之后就一切都无所谓了。再说了,吴三桂也不愿意降清,毕竟满清是外族,而且吴三桂和满清打了很长时间。吴三桂也担心投靠满清没有好下场。吴三桂计划倒是挺好,但李自成却开始自毁长城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手下给强行掳走,其全家老小也被李自成给抓了起来。这下子吴三桂彻底断绝了投降李自成的想法。所以吴三桂假意投降李自成,实际上和满清谈条件准备以黄河南北分治为条件向多尔衮求助。此时的吴三桂虽然断绝了投降李自成。但他还是不愿意降清的。

之后李自成大军出关征讨吴三桂,多尔衮则趁机要挟吴三桂投降满清,而不是和他划江而治,否则就不管他和李自成的恩怨,并且还要攻打他。吴三桂无奈,在和李自成交战之初就失败的情况下,吴三桂只能降清求得自保。这种情况下,怎么说吴三桂,都算不上汉奸的。也就更说不上什么洗白了。至于后来吴三桂对南明用兵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吴三桂已经臣服了清朝,想要取信于清朝,就必须要有所行动。最后吴三桂造反也是注定的。毕竟清朝不可能允许吴三桂这么强大的藩镇存在,而吴三桂也不会束手就擒。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10

假设吴三桂反清成功,并且建立了新朝,前期汉奸经历自然是很容易洗白。成王败寇,真正当上皇帝后,想洗刷自己以前的不好历史还是很容易的。简单来说,基本上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手段来完成:

1??昭告天下,说自己是卧薪尝胆,等待反清的机会;

历史上,暂时隐忍,等到机会后再一举成功的人也很多。假设吴三桂,真的成功了,那么他完全可以打同情牌,称自己当时也是迫不得已,顺势而为。

在投降清朝的这么多年,自己一直心里都没有真正归降清朝,厉兵秣马,等待的就是一个机会,现在机会等到了,终于反清成功。

这样一来,不说完全洗刷掉汉奸的经历,至少听了这样的辩解之后,人们对他的印象会稍微好点。一百个中,哪怕有一百的人相信了,也就成功了。因为,通过这一百个人口口相传,再加上吴三桂动用一些国家的宣传机构去宣传美化自己,最后,应该可以让大部分的百姓忘记他投降的那段不耻的经历。


2??大赦天下,少收不收赋税,加大给百姓的各种福利。

俗话说的好,“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老百姓要的就是能够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谁当皇帝有时候对于他们并不是很重要。

所以,当吴三桂反清成功后,他完全可以树立一个好皇帝的形象。体恤百姓,少收或不收几年的赋税,再加大一些对于普通老百姓的教育、养老方面的福利。例如,在吃不饱饭的地方,吴三桂可以开仓赈灾,大方地分发粮食给百姓吃。当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了这些实质的福利后,不用可以洗白,吴三桂的形象就会自己高大起来。


问题总结:

由此看来,只要吴三桂反清成功,把自己曾经当过汉奸的经历洗白,几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想要在历史上改变形象也是很容易,通过将一些美化的文章,加入史书中,慢慢的,他的形象也会发生改变。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