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刘备为夺取汉中,与曹操在汉中进行了生死之战,为牵制配合汉中之战,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襄樊之战确实也达到了调动曹军的目的,让曹操不得不处在两面作战的境地。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刘备取得了汉中之战的最后胜利,成功占领了整个汉中地。曹操撤出汉中后,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本来应该适可而止了,但关羽不知是不是打顺手了,竟想攻占襄樊,占据汉水,打通与汉中的通道。能打通与汉中的水上通道,的确具有重大意义,荆州与汉中加强了交通便利,北拒曹操,东抗孙权,援军从汉中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但是,关羽却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和处境,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关羽的荆州内部情况说,虽然关羽依仗荆州富饶之地,训练了不少军队,尤其是水军,与东吴水军不相上下,但因汉中之战,关羽的不少精锐,被源源不断的抽去支援刘备,荆州兵力不足以抵抗来自曹操和孙权的双重压力,那是很明显的,后来关羽为攻占樊城,兵力不足,要上庸的刘封、孟达带兵支援,就很能证明这一点。关羽傲慢豪横,让自己手下将官很是畏惧,后来在后方守卫公安、江陵等重地的士仁、糜芳轻以投降东吴,都是因关羽的骄横一手造成的。从外部说,关羽没有处理好“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策略,面对吴使为孙权之子的求婚,关羽发出了“吾虎女安能嫁犬子”的叱喝,让孙权丢尽了面子,本来就一直想夺取荆州的孙权,自然更有了“既然你无情,也别管我无义”的心理了,本来还顾念一点儿孙刘联盟,这一下就抛却到十万八千里了。由于曹操的主力都远在汉中,初期的襄樊之战,关羽打得很顺手,曹操的援军又不能一下子到来,只能一部分一部分的陆续来到,这让关羽围樊城,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关羽已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甚至觉得诸葛亮隆中对的“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的实现正在今日。但这时的东吴呢?正要趁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之机夺取荆州,大将吕蒙称病,让乳嗅未干的书生陆逊暂时掌军,陆逊又以卑词讨好关羽,这些都让关羽放松了对荆州的防务,将荆州重地守军大部分都抽调到了襄樊之战前线。徐晃来援樊城的曹仁,但他因顾忌兵少,又怕中途中关羽埋伏,没有立即前去施救。孙权要袭取荆州,事先告知了曹操,曹操当时鉴于关羽的胜威,想让关羽移军去对付孙权,搞鱼蚌相争,就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徐晃,以减轻对许都的压力。徐晃将书信绑在箭上,射入关羽军,关羽得信后,只以为是曹操诈计,丝毫不理会,继续围攻樊城。徐晃待到援军超过关羽军后,就发动了对关羽的进攻。关羽明显不支,这时后方又传来了荆州被围的消息,不得已的关羽这才仓惶撤兵,去救荆州。但是这时的荆州早已被东吴占领,疲惫仓促的关羽军,自然不敌,一下子就溃散而去,等待关羽的也只有被俘斩的命运了。
正因为关羽没有充分考虑自己的力量和所处的环境,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才导致了“大意失荆州”。荆州的丢失,不但让蜀汉几乎丧失了过半的国力,隆中对的两路出兵成了妄谈,而且直接导致了夷陵之战,更是让蜀汉大伤元气,蜀汉从此再想一统天下恢复汉室已成梦幻,尽管有神机妙算的智圣诸葛亮在,也只能落得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