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人 ,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
公元154年,梁王刘武入朝拜见胞兄汉景帝,当时刘武在封地营造了梁园招揽天下人才,司马相如通过梁王结交邹阳、枚乘、庄忌等辞赋家。当时梁王建有"梁园“揽天下人才,多少才子名士慕名而去!王渤在《腾王阁序》中提到的典故”睢园绿竹“,指梁王在园中聚集文人饮酒赋诗。
相如婉转地托病请辞武骑常侍,之后前往梁地与这些志趣相投的文士共事。此时司马相如为梁王写了那篇著名的《子虚赋》,成为了梁王的宾客。之为又为梁王写了一篇《如玉赋》,梁王极其高兴,以传世名琴“绿绮”相赠”。过了10年梁王去世了,梁国一分为五,为其五子封国,司马相如受到了冷落,黯然神伤地返回老家成都。
此时司马相如35岁,高龄单身狗一条。看来相如在梁地只顾与文友相交,顾不上娶妻成家,也没攒下什么钱,穷光棍一条。
在头条上很多文章对相如这段经历大加评论,冠以“投机取巧”,其实无人赏识才是最大的悲哀,相如托病请辞也就是婉转辞职后,前往天人文人雅士聚集之地"梁园“,饮酒赋诗交友。在今天看来也就是合理的人才流动。否则,如果相如死吊在景帝身边终身做个待卫,大约又要被喷,愚忠,食品不化了。
司马相如《凤求凰》,红拂绿绮,琴挑文君,“世界十大经典爱情之首”。
司马相如受临邛县令王吉邀请前往居住,王吉慕其才天天拜访,态度恭敬。当地富豪卓王孙附庸风雅,极力邀请县令的贵宾司马相如至家中作客。其女卓文君才貌双全,好音,年方十七,新寡在家。
酒席上司马相如受邀抚琴,以梁王所赠稀世名琴绿绮抚琴曲《凤求凰》。这便是“琴挑文君”的典故,成语“红拂绿绮”亦是指琴挑文君的典故。司马相如以一首《凤求凰》诗,打动了文君芳心:
凤求凰 两汉:司马相如
其一: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其二: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众君且来看看这首《凤求凰》为啥能打动才情极高的卓文君?
诗中表达了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无限倾慕,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相如在当时文坛上已负盛名自喻为凤,文君文君亦才貌超绝非等闲女流双为凰,而“遨游四海”,则意味着佳偶之难得。文君雅好音乐,相如以琴声“求其凰”,正喻以琴心求知音之意。《凤求凰》还象征着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
可以说相如这首《凤求凰》精准打中文君精神需求,故而能一曲动心,谱写爱情故事。
35岁的司马相如英俊帅气,长年为景帝待卫,梁王宾客,既英气逼人,又气度不凡,文君芳心暗许。
宴毕,司马相如通过文君侍婢传情,卓文君此前对司马相如的才情早有所闻,心动定情,深夜离家,与司马相如私奔。
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追求文君,卓文君果断私奔,不受封建礼教束缚,追求自由幸福爱情婚姻的果敢行为,在2100多年就演绎了自由恋爱的爱情故事,被誉为“世界十大经典爱情之首”。
卓文君当垆卖酒
司马相如卓文君私奔到成都老家后,相如穷困潦倒,无以谋生。在卓文君主张下,在卓府对面开了一家小酒垆谋生。卓文君当垆卖酒做掌柜,司马相如跑堂打杂做伙计。
又有好事者评论相如一穷小子,既然给不了白富美卓文君好生活还要追求,太不负责任。这又是以现代人思维衡量古代爱情。穷小子与富小姐的爱情自古以来多了去,请参考“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
卓文君之父卓王孙原对两人私奔之事恼怒不已,不肯承认两人婚姻。但在弟兄和长辈劝说之下,卓王孙终不忍爱女受苦,补办了一笔丰厚嫁妆,让女儿女婿过上富足生活。
婚后司马相如与文君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有妻子卓文君知音相伴,司马相如在这段时间在音乐、词辞方面的修为更加炉火纯青,也为两人后面经历爱情风波打下深厚感情基础。
如果司马相如没有真才华,精通音乐,便写不出《如玉赋》,得不到梁王以传世名琴“绿绮”相赠”,文君便不能早对他的才华早有所闻,那么后面《凤求凰》、琴挑文君故事便不会发生了。
可以说相如的绝高才华、精通音乐、气度不凡;文君的好音、才貌双全是《凤求凰》故事发生的关键环节,缺一不可。
因《子虚赋》被武帝常识,《上林赋》封为郎官。
汉武帝登基后看到文采斐然的《子虚赋》惊为天人,叹息无缘结识。当时侍奉武帝的狗监(主管皇帝的猎犬)杨得意恰好是司马相如同乡,便明对武帝说:“此赋是我的同乡司马相如所作。武帝惊喜之余马上召司马相如进京。
司马相如进京后向武帝表示《子虚赋》是诸侯王打猎的事,重新作一篇天子打猎的赋,这就是内容上与《子虚赋》相衔接的《上林赋》,且文采更佳,即被武帝封为郎官,自此平步青云。
如果司马相如没有真才实学,写不出绝世文采的《子虚赋》、《上林赋》,那他怕是只能永远停在吃软饭那一步,更别提终生被武帝赏识。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风波
司马相如此时年约38、39,文采绝世+气度不凡+皇帝身边红人,老婆不在身边,他自然被京城众多女人惦记上了。司马相如的心也开始不安分起来,想纳一名长安茂陵女为妾,给卓文君写了一封暗示劈腿的数字信。
这里文心不是太明白,文君为啥不跟着相如到京城安家定居?如果她以司马夫人身份亮相,相信能让那些莺莺燕燕知难而退。
聪明的卓文君很快意识到司马相如有了二心,她当初可以不顾一切私奔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变了质的爱情,也有果断决绝的决心。何况旧文君比相如年轻17岁,此时也不过刚二十出头,年轻美貌,底气十足。
卓文君给司马相如回了三首相辅相成的分手决绝诗《怨郎诗》、《白头吟》、《诀别书》。不过令她没想到的是,这三首决绝诗却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那三首决绝诗犹如连珠炮一样发发打在司马相如心坎上,他顿时清醒过来,不要文君这么好的妻子,娶一个无法成为知音的风尘女子,我真是傻!他幡然醒悟,打消了纳妾念头,夫妻和好如初,自首到老。
很多头条文章,评击相如为“渣男”,实不敢苛同。古代男人三妻四妾,以现代人一夫一妻的道德标准,衡量2100多年前的司马相如,得出“渣男”的结论是博眼球蹭流量没啥意思。且司马相如得知解文君决绝态度后回归家庭,比始乱终弃的真“渣男”强十万八千倍!
”赋圣“、“辞宗”,“安边功臣”,名垂青史。
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两汉作家绝大多数对他十分佩服。被称为“辞宗”,“赋圣”。
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将西南夷民族团结统一于大汉疆域,被称之为“安边功臣”,名垂青史。
当初卓文君一天内完成“心动-定情-私奔”这种惊世骇俗之事,眼光果然够厉害。当然没有卓文君,便没有相如的《凤求凰》。
吗字不易,如果你觉得文心写得好,请给个赞吧,转发给身边好吧!如果你喜欢我写的文章,请点个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