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有趣的历史问题,其实隋唐的开国皇帝都有鲜卑血统,我们习惯上不将这两个朝代视为少数民族政权,却将由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和由女真族建立的清朝视为少数民族政权。为什么有如此的区别对待,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有鲜卑血统是否等于是鲜卑人?
目前史学界对于李唐皇室有鲜卑血统的看法是比较确定的,但有鲜卑血统和是鲜卑人是全然不同的两回事。因为在中国历史上,不同民族间皇室的通婚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比如西汉时期的和亲,即是将汉家公主嫁与匈奴单于,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说单于与汉族公主生下来的孩子如果继承了单于之位,单于因为有汉族血统,所以匈奴属于汉族政权?很清楚,没人会这样认为。同样,明孝宗朱佑樘的生母为瑶族女子纪氏,我们也不可能会说明朝从孝宗开始成了少数民族政权。
当然李唐王朝和上述例子不能相提并论,程度上不同,但未尝不能提供给我们一个启发。史学界关于唐太宗的母系为鲜卑族已有定论,但父系是哪个民族还不能确定。如果是汉族,那将唐朝说成是汉族政权也没太大问题。那如果父系也为鲜卑族呢,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这里还需要进行以下分析。
关于鲜卑的问题——隋唐时期是否已经融入了华夏民族?
鲜卑原位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十六国时期,鲜卑趁着中原混乱时期南下中原,建立慕容氏诸燕、西秦、南凉、代国等国家,385年,拓跋部建立北魏,并在439年统一北方。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汉化。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557年,北周取代西魏。
可以看到,从四世纪初期的南下中原,到6世纪中叶鲜卑政权的结束,鲜卑族在中原的活跃期长达两百多年,期间又经过汉化,原有部落走向解体,鲜卑民众从游牧转为定居从事农业生产,随着不同政权的相继整合,进入中原地区的各少数民族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经历隋唐时期,鲜卑民族已完全融入其他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便逐渐消亡了。
按现在的话来说,鲜卑进入唐朝以后其实已被汉族同化,改了汉姓,穿了汉族服装,以汉族自居。同样的现象,其实在中国早期历史当中也可看到,特别是秦朝统一之后,原先被视为与中原异族的楚人、秦人成为一体,到了汉朝时已没有人再提楚人和秦人了。须知,楚国和秦国当年都征伐了周边的许多异族部落,血统非常复杂。
中华民族就是这样延续到今天,今天的汉族同胞,南北差异也很大,经过这么多代的繁衍,每个人都也许带有古代少数民族的血统,然而我们都无视这些差异,只要说同样的语言,有着同样的文化认同,大家就都是一家人。
元朝和清朝为什么被视为少数民族政权?
说到这里,自然而然会有上面这个问题。结合上述分析,答案也是很明显的。元朝统治者和清朝统治者在中国建立政权之时,都是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征服了汉族地区。元朝将疆域内部的人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区别对待,阻碍了不同民族间的融合。元朝灭亡的时候,蒙古族统治者也几乎全部地退回了草原。
清朝统治者虽然提倡学习汉文化,但其统治期间,要求汉族人削发,改披左衽。八旗子弟与汉族并未广泛的通婚,直至清朝灭亡,满族仍然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而存在,并未与汉族融合,汉族仍然要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
当然,今天中国境内的蒙古族和满族均已成为中华大家庭的一份子。不过,历史上的问题还是需要放在当时的情况下去分析。
综上所述,唐朝并不是一个少数民族的政权,即便他的皇室有鲜卑的血统。中国历代史书也从不认为唐朝的正统性可疑。中华民族是一个开放的大家庭,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主要是因为大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这不同于欧洲的情况,各个民族国家分得清清楚楚,至今仍不能整合到一块。我们当庆幸能生长在这样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