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要纠正题主一个小错误,刘备撤离的其实是樊城,不是新野。而百姓跟着刘备走是在襄阳,是完全出于自愿。

在《三国演义》里,刘备一直镇守新野,帮刘表看守荆州的北大门。直到曹操南下攻打荆州,刘表病死,刘琮投降了曹操,刘备无意中得知此事以后才放弃新野南下。在离开新野前,诸葛亮还把新野百姓都迁到樊城,在新野放了一把火,把曹军前锋烧了一个七荤八素。

按照演义的说法,刘备其实可以算是强行把新野的百姓给迁徙走的。不过正史上其实没这回事。

在正史上,刘表死前刘备已经镇守樊城。刘琮投降曹操以后倒是和演义一样,没敢告诉刘备。直到曹操到了宛城,曹军前锋过了新野,刘备才得知此事。刘备立即弃城南下,自己走陆路经襄阳前往江陵,而关羽则率水军走水路去江陵。

在经过襄阳时,诸葛亮劝刘备趁机夺取襄阳。刘备认为刘表刚死,自己不忍和刘琮翻脸。随即刘备在城外呼唤刘琮,刘琮畏惧不敢和刘备见面,刘琮身边左右和襄阳城内百姓很多出城投奔刘备。等到当阳时,已经有百姓十多万跟随。

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

刘备既然没有进入襄阳城,显然不可能用武力胁迫襄阳的百姓跟着自己一起走。所以襄阳的百姓是自愿跟着刘备南下。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不奇怪,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攻下对方城池以后屠城的不在少数。曹操当年在徐州就这么干过。相比之下,襄阳城内的百姓显然更愿意相信已经在荆州多年,素有仁义之名的刘备,也算是乱世中的无奈吧。

最佳贡献者
2

从刘备撤退时的情况来看,百姓是自愿跟随不是胁迫。原因有二,一是刘备没有实力和时间胁迫十万之众的百姓跟着他逃亡。二是曹操屠城的次数多了,百姓怕了,刘备又素有仁义之称,跟着他或许有安全感。不过,在当时的情况下,刘备这样做也有他的私心所在。

曹操大军压境逼降刘琮时,刘备还在樊城。当他知道具体的情况后,赶紧率众撤出樊城南下,准备进军江陵。同时,刘备让关羽随水军沿汉水南下,前往夏口与刘琦会合。

曹操听说刘备前往江陵后大吃一惊,决定迅速南下追击刘备。

曹操为什么这么怕刘备占领江陵呢?

江陵位于江汉平西部,南临长江,北依汉北,西通巴蜀,南逼湘粤,古称:七省逼衢。刘表在此建立了强大的后勤基地,储备了大量的粮食物两。并且,还在此建立了一支水军。

如果,刘备占领江陵,就能控制江陵到夏口的长江防线,就能以此地为依托和曹操抵抗。

所以,曹操亲率他的精锐中的精锐虎豹骑,以一天一夜30O里的速度追击刘备。

刘备的10万之众的百姓,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加的。

那么,刘备在如此仓惶的情况下,还不抛弃这么多毫无战斗力的百姓昵?

这应该和他平时刻意培养的仁义名称有关系。草创时期的刘备,一没有势力,二没有背景,所以,只能以仁义为号召力,来增强自己的凝聚力。这个时候,百姓是自愿跟随,如果,刘备抛弃了百姓,有损于他仁义的名声。也就说,刘备是被他自己道德邦驾了。

另外,曹操的追兵是骑兵中的精锐:虎豹骑,刘备根本就没有胜利的机会。如果,有人数众多的百姓相随,也给曹操的追击造成一定难度,曹操大开杀戮,那么就会戴上残暴的帽子,对曹操的统一进程就会受影响。同样对刘备有利,只不过,这个层面的意思,刘备自己无法明说罢了。

所以,看似无奈的情况,其实对刘备有利。

3

新野百姓随刘备撤离,大多应出于自愿。

新野位于襄阳北,为荆州北大门。刘备投奔刘表后,被派往新野屯兵多年。刘备曾任来喜县和平原县县令,行政经验丰富,治理新野八年间,百姓歌曰:“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南下,大军行至新野附近的宛城时,刘备才知此事。因事发突然,刘备决定放弃县城,向南撤退。为防止曹军屠城,也为了稳定军心(刘备部下多为新野士卒),刘备将新野百姓集体迁徙。南撤途中,由于荆州百姓的大量加入,逃难队伍如滚雪球般壮大,严重影响到部队行军速度,“日行十余里。”

有人忧心忡忡劝刘备:“我们虽有十数万人,但士兵太少,多是难民。如果曹军追至,我们如何抵抗?”言下之意,是让刘备放弃难民,率部速到江陵与关羽会合。

刘备的回答展现出其仁心:“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三国演义》中对此有细致描绘:孔明建议速弃樊城,刘备道:“奈百姓相随许久,安忍弃之。”孔明派人在城中喊话,去留两便。“两县之民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即日号泣而行。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

故,百姓随迁,难免有被胁迫者,但绝大多数人应该是自愿。

4

大家好,我是阿中。要问老百姓是自愿还是被迫随刘备南迁的,这个应该没有异议,当然是自愿的。先从《三国演义》中来看,在演义里刘备是从新野撤退的,在正史记载中刘备是从樊城开始撤退的。

《三国演义》第四十回记载:孔明曰:“我等在新野住不得了,不如早到樊城去。”便差人四门张榜,晓谕居民:“无问老幼男女,愿从者,即于今日皆跟我往樊城暂避,不可自误。”差孙乾往河边调拨船只,救济百姓;差糜竺护送各官家眷到樊城。

由于曹仁大军再次兵临新野,并且得知刘琮已经继任荆州之主,还把荆州九郡都献给了曹操,于是刘备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先撤出新野,暂到樊城避难,因为这时樊城也在刘备的掌握之中。刘备对百姓则采取通知愿走就走,不愿走就留下的策略,可见追随的百姓是自愿的,没并有派兵胁迫。

曹操大军进驻新野后,听从谋士刘晔的建议派徐庶去劝降刘备,这时徐庶带来了曹军的最新动向,已经兵分八路合围樊城,徐庶预测樊城难以久守,劝刘备早做打算。这时,诸葛亮建议刘备暂到襄阳歇息,这时又面临百姓的问题,诸葛亮还是建议告诉百姓让他们自己选择,樊城守不住,愿走的就随我们渡江,不愿意走的留下。接下来就是著名的刘玄德携民渡江一幕,由于场面过于感人,刘备一时冲动还要跳江自尽,好在手下拦的快没有跳成,否则后人们还得包粽子投江纪念刘备。

孔明曰:“可速弃樊城,取襄阳暂歇。”玄德曰:“奈百姓相随许久,安忍弃之?”孔明曰:“可令人遍告百姓:有愿随者同去,不愿者留下。”先使云长往江岸整顿船只,令孙乾、简雍在城中声扬曰:“今曹兵将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愿随者,便同过江。”两县之民,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即日号泣而行。——《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然而,到了襄阳刘备连城门都没有进去,刘琮听说刘备要来投,吓得不敢开城门,害怕他是借机来兴师问罪夺占襄阳的。虽然城内杀出个魏延打开了城门,但是魏延和文聘先打了起来,看到刘琮不接纳自己,属下将领又起内哄,刘备认为自己就是进了城也是伤害百姓,所以果断选择不进城。这时,诸葛亮建议去攻取江陵,那里粮草富足可以立足,刘备表示“正合我意”,于是大军再次改变前进目标向江陵而去。魏延开了城门,城中有些百姓逃出来追随刘备而去,这些人当然也是自愿的。

孔明曰:“江陵乃荆州要地,不如先取江陵为家。”玄德曰:“正合吾心。”于是引着百姓,尽离襄阳大路,望江陵而走。襄阳城中百姓,多有乘乱逃出城来,跟玄德而去。——《三国演义》

以上这些是演义中的记录,刘备从新野先撤往樊城,樊城没呆多久又撤往襄阳,襄阳没进去又朝江陵撤退,一路逃亡,可以说是人生的一次八百里长征。在撤退时,刘备总是贴告示发通知向百姓表明去向,愿走就随我,不愿意就留下,基于刘备长期在新野、樊城、襄阳活动,名声很好,所以主动追随的百姓非常多,朝江陵进发时整个部队已经达到了十万人之众,每天只能行进十多里路。一个人连在逃跑时都能汇聚十万人的心,可见他的魅力有多大。


  • 那么在历史上刘备是否胁迫百姓跟随自己撤退了呢?

综合《三国志》、《资治通鉴》、《华阳国志》等史书的记载大体相同,刘备起初不知道曹操讨伐荆州,等曹军到了宛城才发觉,于是便带着自己的部属从樊城撤退了。到襄阳时,诸葛亮建议攻打襄阳占领荆州,但是刘备没有这么做,他想和刘琮侄儿说几句话,奈何刘琮不搭理他。随后又有一部分襄阳的人追随刘备撤退,撤退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到当阳时已经达到十万人之众。而当阳距离他们的目的地江陵还有一半的路程,十万人一天只走十余里路,照这个走法肯定会被曹军追上,所以刘备的部下有人建议刘备率主力脱离大部队轻兵先取江陵,但是这个建议遭到了刘备的坚决反对。刘备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这句话被后人特别推崇,显示了刘备的仁心和凝聚力。虽然不知道提出这个建议的是谁,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他的建议是对的,曹操很快派轻骑兵一天急行三百余里,这个速度是刘备行军的三十倍,一天相当于他们一个月赶的路,因此很快在当阳长坂坡追上刘备,杀得刘备只和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人逃跑。从历史记载看,刘备先是带部属及其家眷离开樊城,到襄阳后以及在撤退到江陵的途中,不断有人加入撤退大军,而这些人当然都是自愿的,并且正在忙于逃命的刘备也没有兵力去胁迫十万人跟着他跑路。

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三国志》

刘备撤退的十万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刘备属下的官兵及其家属,这是刘备的核心资产,但是数量不会很多,大致有数千到一万余人。其次是支持刘备和刘琦的荆州旧官吏,士人及大家族。刘备在路过襄阳时还做了一件十分感动人的事,就是到刘表墓去凭吊,表明自己对刘表的忠心耿耿,也赢了许多荆州人士的支持,正是因为团结了一大批这样的人,刘备在赤壁之战后及入川时才能势如破竹,因为他基本继承了刘表的政治遗产。作为社会的中上层人士,除了本人还有家族成员、奴婢、仆役等很可能会随刘备一块迁徙,所以这一批人也不在少数。最后就是普通的百姓,樊城百姓是其中的主力,刘备在樊城屯兵多年,颇得民心,加上曹操素有屠城的恶名,出于对曹操残暴的恐惧和刘备的真心支持,大批百姓自然会主动追随刘备撤退去寻找另一个出路。而当刘备沿途带来曹操已经兵临城下,荆州即将落入曹贼之手的恐怖消息时,也会带动沿途一些百姓跟随刘备出逃。

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此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三国志》

身处乱世的百姓深知战争的残酷性,尽管刘表治下的荆州大体和平了二十余年,但是边境战争、小规模内乱从未停止过,当一座城市经历战火之后,不仅仅是城市残破,百姓的家产大概率会被洗劫一空,甚至青壮年被抓去当兵,妇女儿童被掳去作奴仆,妻离子散,家不成家,这都是十分现实的问题。所以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一直都存在,关中地区、南阳、淮河流域等都是人口流出的重点地区,从战争频繁的地区迁徙到相对安定的地方,重新开始开荒谋生。因此,在曹军压境时根本不需要胁迫百姓就会主动追随刘备南撤,像刘琮、蔡瑁、蒯越等这样的投降派才不会撤退,他们已经用出卖土地为自己找好了退路。

习凿齿论曰:刘玄德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终济大业,不亦宜乎!——《资治通鉴》

刘备的大撤退是以退为进,而不是单纯的为了逃跑而撤退,否则直接取道汉水投奔刘琦或者去投苍梧太守吴巨都是能更快脱离战争保存自己实力的。刘备的撤退是试图力保荆州,但是又无法保全,只得退而求其次的梯次退守,在撤退中表明了自己坚定的效忠刘表,维护荆州百姓和士族的权益的决心,同时团结刘琦孤立投降曹操的刘琮,让大多数荆州人站在自己这一边,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石,这就为以后联合孙权对抗曹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在江陵之战、南征四郡的战斗中能够顺利取得成功。

5

那些说百姓被胁迫的评论,看来是别有用心,刘备的人品算不上太好,但是在赤壁一战之前,还是会笼络人心人,也主要靠与曹操、孙权做形象差异化立足。


一、曹操有屠城的污点

依照《吴书》的记载,张闿贪图曹嵩一百多辆车行李与金银财宝,在泰山与华县、费县之间,就把曹嵩杀了,抢走了曹嵩的财物逃往淮南。

曹操大为恼火,指挥军队杀光了彭城、傅阳、取虑、睢陵与夏丘的男妇老少。屠掉这五个城,杀得真正是鸡犬不留,使得“睢水为之不流”,太残忍了

这是估计曹操这辈子最大的污点。本来以他的能力与治绩,可以赢得天下志士仁人的归向。自从他做了这件极为残忍的事,暴露了他另一面,只有令天下人寒心。

所以陈宫才会之倒他的戈,投奔吕布,偷袭兖州,可能便是因为对曹操已经相当寒心。

后来,曹操对来投奔的刘备、关羽十分好,而刘备、关羽始终不领他的情,其原因可能也是如此。

坏事传千里,荆州百姓自然害怕,估计刘备的宣传团队也添盐加醋的宣导了。

《先主传》说到:刘琮的左右和荆州人,当时归附刘备的人已经很多,到了当阳的时候,军民已有十几万了,行动极为缓慢,一天只能走十几里路。这话可能有点夸张,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无论是那个时期,还是现代,一个人要做事业,手下必须一定要有人。

一个光杆司令,无论到了什么地方,都会发动该地方的民众替自己战斗,但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刘备不愿意弃掉这支队伍决。以荆州人也不愿降北的,而且数自有可观。

在那个时期,社会的组织包括家族较多,做官、从军和避难的人,往往都会带着家族、亲戚走,所以队伍庞大。也说明不存在胁迫一说

二、鲁肃为什么劝孙权联刘

当鲁肃建议孙权联手刘备的理由就是。刘备在荆州深得当地人的人心,如果东吴强行去管理荆州,与曹操占领荆州的性质是一样的,都不会受欢迎,所以尽管当时刘备只有两千人马,但以他在荆州的影响力,是最佳联手的伙伴。

而且两千人如胁迫十向万人呢?

三,刘备的精神力量

刘备的精神力量,在于深得人心。他之所以深得人心,一方面是对朋友还有有情有义,

二创业之初是对老百姓也是相当仁慈,因为没有别的选择。所以,无论刘备到了哪里,关羽与张飞总跟随着刘备,即使暂时分开,也会不避千辛万苦,跑来与他相聚。不仅关羽、张飞两位结义 兄弟如此,赵云、糜竺、诸葛亮也是这样。

6

这件事情得分两段来说,因为不同的时期把这些难民跟随刘备的心里肯定是发生变化的。

任第一段时期,也就是刘备从樊城也还有新野两个地方,把这地方的老百姓向襄阳方向迁徙。那段时期老百姓跟随刘备那是自愿的。

怎么说呢?首先刘备本身的兵力不足以驱赶如此数量庞大的老百姓,跟随自己一起行动,如果刘备真的敢这么做,那刘备的军队,比如说是带着十几万的老百姓向南方撤了,他就是新野,樊城这两个地方他就逃不了。这十几万的百姓数量之庞大,足以证明当时老百姓跟随刘备走,并不是刘备拿着刀剑逼着他们走,而是他们自己跟着刘备一起跑的。那有人就会问了,这老百姓平白无故为什么跟着刘备一起跑呢?难道真的是因为刘备他的仁义之名吗?

首先从这个时期刘备来讲,刘备一方面是刘皇叔的名号,另一个方面呢,他确实对新野和樊城两个地方的老百姓不错。最起码此时刘备还是拿着金州方向来的钱粮,而这个时候她也完全不需要急头白脸的向老百姓要东西,相反这个时候新野和樊城由于有刘备这么一个绝对的主力在,所以地域相对平静一点,老百姓反而过了几年比较太平清闲的日子,所以老百姓对于刘备的口碑都比较好。

就在这个时候,刘备抓紧了对于曹操是曹贼这样一个概念的宣传,主要就是告诉当地老百姓说曹操呢,就是一个汉贼,想要篡夺皇位想要串谋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老百姓自然而然经过这几年的教育,也就十分痛恨曹操,害怕曹操过来以后官报私仇,(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问答)所以这十几万老百姓,一开始跟随刘备跑跑去哪里?襄阳他们到襄阳那里主要就是过去避难的,因为新野和樊城毕竟是两个比较偏远的城市,这两个地方虽然有一定的根基,但是真要去抵挡曹操的大军,这也不可能曹操的军队的人数就和当地老百姓的人数相当了。

刘备撤离心眼和樊城的时候,这些老百姓就自愿的跟随刘备一起往襄阳方向跑,襄阳那里人多地大,而且粮食多,怎么着也得保住自己的一条命不是?

后来大家都知道留在襄阳的刘表的儿子刘丛不同意刘备进入襄阳城,而且还命令周围的军队驱赶刘备和新野,樊城的这十几万百姓,因此,这些老百姓也走向了第二条路。

此时刘备打的主意是什么呢?是去江陵,是像三国里面说的那样,去江夏江陵这座城市是刘表的一座重要的城市,在这个地方集中的荆州半数以上的钱粮,粮食,铠甲,战马要什么有什么,这是一个军火库,所以刘备和刘琮都希望能够掌控这个地区,刘备自然希望能够跑到这个地方把这个地区给掌控了。

此时老百姓的心里肯定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一方面襄阳不接受,此时刘备又要去江陵城,那这个时候一部分老百姓肯定是不希望跟着一起走的。而且对于老百姓来讲,荆州方面对于刘备的态度这也是一个问题,荆州方面不希望刘备进入襄阳,那这个时候老百姓对于刘备的看法,也会出现一些偏差,总之刘备平白无故的把人从乡间地头叫了起来,告诉他们曹操会来,然后所有的人跟着刘备一起跑,一定有人会抱怨。

所以在这个时候我就会发现刘备的军队它的行进速度特别慢,一天大概只有几里路,照道理来讲,刘备快速的从樊城和新野撤退到襄阳,从这个脚步和路程上来讲,刘备再怎么慢也不可能一天只有几里或者十几里路的行进路程,那不然早就被曹操的大军给追上了,可是,刘备从新野返程车到襄阳,然后再从襄阳撤到江陵,这两段路走的时间,这就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而且在曹操派出5000《虎豹骑》追杀刘备的时候,刘备的军队四散而逃,与此同时这些老百姓也四散而逃,导致刘备后来逃的极其狼狈,虽然不能够例证刘备的这些老百姓究竟是怎么想的,但是从这几点上来讲,老百姓跟随刘备其实也只是一种迫于生计。当危险真正来临的时候,这些人还是抛弃了刘备。

7

自愿,这个毋庸置疑,东汉末年如此众多诸侯一争天下,为何一家境贫寒、无爹可靠的民间手工编织艺人,最后一举登顶三国、称霸一方,互为分庭抗衡?!曹操、孙权尚且为二代出身,唯有刘备啥子没有,靠的是什么?是――人品,咱们暂且不说这人品是刘备装出来的还是真情流露,但是在那时人看来,确实是有。

史实中和《三国演义》中关于这一事记载不尽相同,演义中是新野十多万百姓携老带幼跟着刘备逃亡,诸葛亮曾劝说刘备这样行军太慢,不如弃之快走,刘备低头泪涟涟,舍弃这些百姓,于心不忍哇。不过在陈寿著《三国志·先主传》中有明确记载: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俱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余万,淄重数千两。由此可以看出,这些随行百姓多为刘琮襄阳城中所来。

那为何这些百姓多跟随刘备呢?一方面是因为刘备仁厚宽容、刚强果断。《三国志·先主传》中最后为刘备定论为: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另一方面,曹操曾有屠城先例,无论何种缘由,确实有,乱世纷争,战火连天,老百姓绝不愿、也绝不会留下涉险,自然跟随刘备一起流亡。

不过总有相当部分自诩参透三国评论人,认为刘备确是一伪君子,强迫城中百姓跟随,以达到混淆曹操耳目,利于逃亡。这后三国时期陈寿先生都不如现如今的您慧眼识小人么?那些为刘备称帝做多贡献的忠臣义士难道都看不出来刘备性格为人么?真可笑矣!

8

刘备方的观点是自愿的,曹操方的观点是胁迫的。这个本来就是疑案了,没有公论。

如果稍微把两方平衡一下,刘备是在曹军南下时放弃樊城,想去江陵。他在新野时肯定宣传了曹军的残暴,政治需要么,有一些百姓虽然是自愿,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之前的舆论宣传才离开的。

在襄阳附近又有一些家族因为政治斗争失利而选择投奔刘备。以上就是十万百姓的由来。

当然这个数字肯定有水分,不会有这么多,两三万人应该是有的,里面确实有不少是真心看好刘备的,比如魏延和傅肜,都是刘备在新野时崭露头角的将领。

傅肜的肜字念rong,二声,《三国演义》被写成彤,导致许多人都以为他叫傅彤。他的儿子傅佥,qian,二声,不念俭。

在“追随”刘备或者被刘备“胁迫”也好的百姓中,有个11岁的少年,他叫邓范,后来刘备溃败,他和其母以及其他族人被迁到汝南,后来改名叫艾,多年后官至征西将军,一手覆灭了刘备建立的国家。

9

刘备应该不会是胁迫百姓跟随,原因如下:

第一,刘备的撤退实际是一种大难临头的溃退,准备自然就不充分,那能够临时准备起来的粮草能维持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如果百姓是胁迫上路,那么说明百姓活着对刘备暂时是有好处的,那么百姓还有用的时候,一定不会被饿死,但刘备真的有自信能保证百姓们能活到对他刘备不在有用处的时候吗,他就不担心他强迫百姓跟着他刘备走,结果最后造成百姓的作用还没发挥,反而把刘备的粮食吃完了吗;

第二,撤退的性质是溃退,面对的对手还是可怕的曹操,更要命的是目的地都不是特别明确,那部队士气自然也高不到哪去,还很有可能会有逃兵现象出现,如果百姓是被胁迫走的话,就一定要派兵看管,而这种情况下,本来士兵能不能管得住就是问题,又怎么能指望他们认真看管数量几倍于自己的百姓,如果百姓哗变,即便军队能够镇压,损失恐怕都是难以接受的,刘备难道就一点不担心;

第三,百姓可以被强迫带走,但无论如何百姓的行走速度都快不了,曹操行军速度本来就快,本来就能追上刘备,刘备这时候再主动给自己来一个减速buff那不是找死吗,当然你会说刘备拿百姓当盾牌,但这实际是个赌博,如果曹操拿百姓当回事的话还好,但要是曹操也不拿百姓当回事,下令格杀勿论的话,刘备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当然是像你们所说刘备得到了美名,曹操背负了骂名,但刘备还很有可能失去性命,曹操却完全没有生命危险,那你相信刘备会拿生命做赌注,换取自己的名声吗;

第四,还是讲速度,如果刘备把百姓留在城里的话,曹操入城后如果不屠城,那也要安抚民心,维持秩序,清点府库,这都会使曹操在城里逗留几日,如果曹操屠城的话,那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干完的,这都给刘备争取了逃亡的时间,而且不带老百姓了,刘备还能跑的更远,说不定还能逃出生天。

所以我说,如果百姓不愿意跟着刘备走的话,刘备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撒腿逃命,绝不可能自找麻烦。

10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刘备撤离新野时,百姓之所以会跟随他,其实是被胁迫的!

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中,作者花了很多精力,也用了很多心思去彰显刘备的“仁义”形象。然而在刘备所谓仁义形象的背后,其实是一副獠牙显露的枭雄模样。

在演义中,描述刘备光辉形象的事迹随处可见,其中新野一战,不忍舍弃十余万全城百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那么,刘备为何不忍舍弃新野十余万百姓呢?这就需要先谈谈百姓跟随刘备的起因。

公元208年,平定北方的曹操亲率大军南下,意图夺取荆州。由于曹军势大,蔡瑁等人怂恿荆州后主刘琮投降曹操,这让刘备措手不及。眼看曹军就要兵临新野,刘备命人在城内到处张贴告示:“无论男女老幼,愿从者,即于今日皆跟我前往樊城暂避,不可自误。”眼看大难来临,城内百姓只有三条路可以选择。其一,留在城中等死;其二,拖家带口自己去逃难;其三,遵从告示,跟随刘备去逃难。很显然,只有第三条可行性高一些。然而,从刘备的告示内容来看,明显有些居心不良,大有裹挟百姓跟随自己逃难之意。且听我慢慢道来!

像刘备、诸葛亮等人,是典型的反曹派,并且认为他心狠手辣、十恶不赦,所到之处,必定是血雨腥风、寸草不留。于是刘备才在自己的告示中加了那句“不可自误”,看似只有简短的四个字,其实大有深意。即只有跟随我刘备逃走,才是上策,才有活命的机会,因为我有军队保护,如果擅自留下或者自己出逃,那都是“自误”啊,万一出事了,那就别怪我刘某人喽!于是乎,十多万百姓就跟随刘备出了城。

然而曹操真的那么十恶不赦吗?答案是否定的。在曹操不战而得荆州后,其并没有下令屠城,相反还安抚民心。曹操虽然被世人称为奸雄,但是他也深知百姓乃国之基础,老百姓水深火热,自己最后也得不到实惠。

那么刘备为何要胁迫新野城十万百姓跟随自己出逃呢?从后面的故事发展来看,很显然是为了方便自己实施火烧新野的计策。刘备新拜军师诸葛亮,定下了火攻之计,命赵云在新野城内四处暗藏硫磺硝石等引火之物,再让刘封、糜芳引诱曹军入城,待到曹军进入新野休整做饭之际,赵云突然从城外射入火箭,于是新野顿时变成一片火海,曹军大败!

所以,这才是刘备和诸葛亮胁迫新野百姓跟随自己的真正原因。既烧了城,还带走了全城百姓,最后留给曹操的只有一座废墟。众所周知,在乱世之中,什么是最宝贵的?只有人,只有人丁才最宝贵。比如汉中张鲁用米肉招揽流民、曹操用免赋税的手段吸引百姓、诸葛亮每每在退兵之际撤走附近的郡县百姓等等,这些不都是把人,把百姓当成最宝贵的基础资源了吗!因为只要有了大量的百姓,才有了经济基础,才有源源不断的兵马钱粮!

话虽如此,但是在当时紧张的局势下,十几万百姓也不是说带走就能带走的。那么最终跟随刘备的这十余万百姓结局如何呢?

由于兵少民多,每天行程缓慢,走到当阳时就遭遇了曹操大军,数千人的兵马迅速被击溃,仅剩下随行的一百多人,另外十余万百姓也不知下落。于是刘备大哭一场:“十数万生灵,皆因恋我,遭此大难,诸将及老小,皆不知存亡。虽土木之人,宁不悲乎?”从刘备的这句话不难看出,他陈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百姓、将领、家人。而此时跟随刘备身边的人,都是他的一些亲信,是经历多次磨难留存下来的精锐,也自然都是一些人精。他们这些人,对于这次新野出逃肯定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也许有很多人的家人在这次逃难中死去,或者走散不知下落,所以难保他们此时不会动摇,开始后悔跟随刘备,甚至痛恨刘备了。

而刘备这一大哭,无异于挽回了大量人心,并且还掩盖了自己的决策失误。“皆因恋我,遭此大难”,把自己火烧新野,胁迫百姓的责任推卸的一干二净,谁让你们迷恋俺的!更高明的是,他先百姓,后诸将,最后才是自己的家小,这无异于告诉众人:你看,我把你们看得有多重要,而且我自己的家小也失散了,这回你们该平衡了,该知足了,该感恩了吧!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