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大国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单纯指由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构成的规模体量大的国家;其二是指在国际体系中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地缘政治实力、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国家。如果单纯就国家规模体量而言:以色列显然不算是一个大国——以色列实际管辖面积25740平方公里,这还是算上以色列实际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和戈兰高地之后的面积。25740平方公里是个什么概念呢?我国首都北京市的城区面积1401平方公里,也就是说以色列的实际管辖面积连北京市城区面积的两倍都不到。目前全世界一共有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193个是联合国承认的主权国家,以色列的国土面积在其中排名第149位。说完了以色列的国土面积,再看看以色列的人口规模:截至2018年以色列的人口在884.2万左右,位居全球第95位。显然如果单纯就国家规模体量而言说以色列是一个弹丸小国毫不为过。然而就是这个规模体量上的弹丸小国却在国际上拥有较强的影响力,尽管无法同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常的美、中、俄、英、法相比,不过在同等体量的国家中以色列绝对是无出其右的。
正如题目所言:以色列是一个军事大国——这甚至不单纯是在同等体量的国家中进行对比的结果。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全球火力网站对全球136个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实力水平进行了排名,以色列在其中名列第16位。事实上这还不是以色列在该排行榜中的最高名次——2013年以色列甚至得以跻身全球军力第九名。70亿美元的军费开支使以色列国防军成为中东地区国防预算最高的军队之一,同时以色列国防军也被认为是世界上训练最为精良的军队之一。以色列实行的是几乎全民皆兵的征兵制度——任何年满18周岁的犹太公民无论性别都会被征召从军,以色列境内的阿拉伯裔公民不在征兵范围内,但可以自愿从军。20世纪中旬以来以色列一直有一座内盖夫核能研究中心在进行核武方面的研究,这使以色列成为除身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常的美、俄、中、英、法之外少数具备核武研发生产技术的国家,目前包括国际原子能机构等权威机构在内普遍认为以色列实际上已拥有核武器,对此以色列方面既没承认也没否认。外界推测以色列可能拥有64~112枚核弹头,其弹道导弹的射程为1500公里。除了弹道导弹科技以外,以色列保有一系列的海豚级传统动力潜艇,一般广泛推测海豚级潜艇搭载有以色列自制的中程巡航导弹(射程可达1450公里),有能力携带核子弹头。目前以色列陆军拥有坦克2760辆、装甲车10575辆、自行火炮650门、牵引火炮300门、导弹发射架148架;以色列海军拥有潜艇6艘、巡防舰3艘、巡逻艇32艘;以色列空军拥有战斗机252架、攻击机252架、运输机95架、教练机152架、直升机147架、攻击直升机48架。从实际战斗力看:1948年5月14日和15日的午夜之交已亡国两千余年、已在世界各地四处漂泊的过程中受尽白眼乃至遭遇屠杀的犹太人才在古代犹太人国家所在的巴勒斯坦地区宣布建立以色列国。然而仅仅就在一天之后的16日凌晨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五个阿拉伯国家就集结了4万多军队向以色列发起进攻,此时才刚建国一天的以色列甚至还没来得及组建自己的军队。此后以色列同在国土面积、人口规模、经济总量、武器数量均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阿拉伯国家先后爆发过五次中东战争,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均取得了胜利。事实上如果不是以色列国土面积过于狭小,天然缺乏战略纵深,那么以色列的排名可能将更加靠前——毕竟尽管阿拉伯国家在五次中东战争中均落于下风,但对其整体国力并无太大损耗,然而以色列只要败一次就有亡国之危。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不能只看军队规模和武器装备,也必须看到军事工业、经济支撑、战略纵深等足以支撑战争进行下去的潜在实力。海湾战争前的伊拉克就军队规模和武器装备而言也曾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可由于在军工科技、战略纵深等方面的劣势直接被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打回原形。以色列在战争潜力方面存在战略纵深以及后备人力资源上的天然缺陷,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也是以色列的军事实力永远不可能比肩联合国安理会五常的根本原因。以色列人只能通过比其他国家更大的后天努力来弥补这一天然缺陷,事实上以色列除了这一天然缺陷之外其军事工业、国民经济都完全足以支撑起以色列成为一个军事大国:以色列的GDP总量高达3508.51亿美元,位居全球第32位,人均40270美元,位居世界第23位。以色列是中东地区最为工业化程度最高、经济最发达、人类发展指数最高的国家:24%的以色列劳动人口拥有大学学历,是所有工业化国家里仅次于美国、荷兰的学历程度第三高的国家,小小的以色列还曾诞生过14位诺贝尔奖得主。以色列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超过80家,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以色列工业体系的一大鲜明特色就是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融合——以色列的军工技术带动了冶金、电子、材料、制造工艺、信息、生物等多个技术领域的民用产业发展,同时这些技术在战时状态下同样可以转化为军事技术,这意味着以色列尽管只是一个弹丸小国,但却建立了完整齐全的军用和民用工业体系,在和平状态下以色列的工业技术就为改善国民经济服务,在战时状态下就成为国防建设的支柱。这就使以色列的军事建设和经济发展呈相辅相成的局面。那么以色列的经济实力具体有多强呢?
以色列的工业企业集中分布在海法与阿什杜德之间的沿海平原地区,主要的工业部门有: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业、钻石加工业、军事工业、化学工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等。这其中军事工业和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是以色列工业部门最具代表性意义的典型。以色列曾把法国的“幻影”战斗机改装成“幼狮”战斗机,把英国的“百人队长”式坦克改装成“战车”式坦克,把苏联的“卡拉什尼克夫”式冲锋枪改装成“加利利”式自动步枪......另一方面以色列自行设计、制造了包括各式战斗机、多种口径的火炮及所需弹药、常规炸弹、舰对舰导弹、巨型舰只、卫星、通讯系统与电子设备等在内的1000多个武器品种。以色列的武器生产制造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同时以色列的“费尔康”预警机、“梅卡瓦”坦克等都是国际军火市场上的抢手货,目前的以色列已成为和美、俄等国一样的武器出口大国,武器出口额超过70亿美元。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同军事工业一样是以色列工业的典型代表:目前英特尔、IBM、微软、惠普、雅虎、Google、摩托罗拉等公司都在以色列设有研发中心,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因此被称为“中东硅谷”。以色列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超过80家,这一数据在全世界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仅仅在2016年这一年之中以色列就涌现出1000多家创新科技公司,平均每天都有3家新公司诞生。以色列的钻石加工量占到了全世界的12%,这使以色列得以成为世界三大钻石加工中心之一。
以色列的农业和工业一样也是极为发达的:以色列身处沙漠的包围之中,水资源严重缺乏,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可以说这是一个农业发展条件先天不足的国家。整个以色列在排除掉荒漠后只拥有615万亩可耕地,人均耕地面积大约只有0.7亩左右,和耕地一样稀缺的是水资源——毕竟中东本来就是水贵如油的地区。然而农业发展条件先天不足的以色列只用了占总人口不到5%的农民不仅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还通过对外出口优质水果、蔬菜、花卉和棉花等农副产品创汇,以色列出口到欧洲市场的农作物之多甚至使其被欧洲人冠以“欧洲厨房”的称号。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以色列的农业产出翻了5倍,被公认为已跻身世界农业最发达国家的行列,然而以色列全国农业用水总量30年来一直稳定在每年13亿立方米左右,这在全世界的农业大国强国之中是相当少的用水量。以色列人之所以能用有限的水资源打造出世界级的发达农业和他们的灌溉技术是密不可分的——以色列所有农田都采用了喷灌和滴灌现代灌溉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这使灌溉水平均利用率达到了90%。饱受水资源匮乏之苦的以色列人发现通过控制水流的流速、使用缓慢而均匀的滴灌方法不仅可以节约用水量,还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此同时以色列为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还采取了水量计量、灌溉过程的计算机管理和遥控、水肥同步施用等诸多措施。灌溉技术是以色列农业技术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但并非以色列农业技术的全部内容——事实上以色列的农业生产是一种精准农业模式:通过对作物种植区域内的数据采集、监测、反馈,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农业管理,力争以最少的成本投入实现同等收入乃至更高的收益。以色列的农民都可以熟练运用一款软件,而这款软件简直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因为这款软件会告诉他们:什么时候应该种植?干旱的时候浇多少水最合适?什么样的温度、湿度最适宜作物的生长?就这样以色列用不到总人口5%的农民打造了世界级的发达农业。
以色列这个亡国近2000年的国家能得以复国本身就是一段传奇了,更是在短短七十年时间里以一个弹丸小国的规模体量发展成为中东经济最发达、军力最强盛、人类发展指数最高的国家,那么以色列是如何完成这一传奇的呢?这首先得益于以色列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共同的犹太教信仰把这个民族联系为一个整体,尽管很多犹太人在2000年的亡国史中流浪世界各地,有的和当地人通婚,所以今天的以色列人其实来自五洲四洋肤色各异。但犹太人历史上共同的坎坷经历使这个民族具备极强的凝聚力,正是凭借这种民族凝聚力使以色列得以在恶劣的地缘政治局面下生存下来并一步步逐渐发展壮大至今。其次以色列民族具有极强的忧患意识:尽管在同阿拉伯各国的五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都取得了胜利,然而以色列实在太小了,天然缺乏战略纵深。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尽管阿拉伯各国在五次中东战争中一败再败,却没导致其整体国力的大幅消减,然而以色列只要败一次就有亡国之危。与此同时以色列身处沙漠的包围之中,水资源严重缺乏,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发展工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条件天然受限。对以色列在军事上和经济上面临的严重危机以色列人自己是有清醒认识的,所以他们一直怀抱强烈的忧患意识一方面大力发展本国的生产能力,致力于在荒漠化地区走出一条特色经济发展道路;一方面强化军备,使以色列得以在恶劣的地缘环境下维持生存。此外以色列还拥有较高的智力优势:犹太人本来就以善于经商闻名于世,也许是凭借对祖先商业基因的继承使以色列得以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占据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上世纪90年代以色列接纳一百万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移民,这其中大多是教育程度甚高、充满创投精神的高科技人才。这些人才的到来为以色列的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智力优势,同时以色列政府适时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国经济从制度上进行改革。如今英特尔、IBM、微软、惠普、雅虎、Google、升阳微系统等全球顶尖企业都在以色列拥有研发中心。以色列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乃至法律来保障以色列的基本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制定了严格的教育方法,将教育和服兵役结合在一起,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技术的,乃至身体素质强的优秀人才。目前以色列有着中东地区最高的平均受教育年数,与日本并列为整个亚洲平均受教育年数最高的国家,在全世界排名第22位。中东地区最好的10所大学里有7所位于以色列,其中前四名都是以色列大学。中东大学中排名全世界前100名之内只有一所——就是以色列的希伯来大学。当然以色列人也有就读于国外大学的,而在所有中东国家中以色列是拥有耶鲁大学校友最多的国家。24%的以色列劳动人口拥有大学学历,这使以色列成为工业国家里学历程度第三高的国家,仅次于美国和荷兰。还有12%的以色列人拥有大学以上的学历。小小的以色列诞生了12位诺贝尔奖得主,这在世界范围内位居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典、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瑞士、奥地利、荷兰、意大利、波兰、丹麦、匈牙利、挪威之后,与澳大利亚并列全球第17位。目前以色列在全球科技创新能力上排名第十一位、高科技出口总额排名第十六位。以色列人对教育的投入始终保持着GDP的9—12%区间范围内,以色列政府为每个小学生每年花费4000多美元,为每个大学生花费11000多美元,均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在以色列从事高技术研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例是世界上最高的——早在1999年在每1万个以色列人中有145名科学家和工程师,而在美国每1万人中只有85名科学家和工程师,日本的同类数据则是70多人,而德国还不到60人。以色列的人均论文发表数为全球最高,大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0倍左右。
当然以色列的发展除了其自身因素之外客观上还拥有强大的外部支持:对以色列最大的外部支持来自于美国——在美国的建国精神中"圣地"一直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其具体表现为:一是自殖民地时代清教徒就渴望建立"圣经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