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爆发前,德国在短短的7年时间,陆军由最初的10万人扩充40倍,总兵力达400万人,从一战时的战败国,成为当时欧洲最有实力的军事强国。德国“华丽转身”的背后,固然有强烈民族情绪作用很大,但也离不开英、法两国的妥协。
然而,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仅维持了半年和平,就被德国悍然撕毁,不仅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而且将下一个军事目标指向波兰,恼羞成怒的英、法两国彻底醒悟并警告,一旦入侵随即宣战,但德军并没有收手的意思,这是为何?
德国元首算准了英、法两国不敢开战。
从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那一刻起,就已经显露出称霸欧洲的野心,随后进军鲁尔区,吞并奥地利,直至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但英、法两国奉行“绥靖政策”并没有及时遏制,在退让和从容中眼看着德国做大做强,直至幡然醒悟。
“醒过闷”的英、法两国,决定不再姑息养奸,在马其诺防线陈兵百万,坦克2000辆,摆出随时进攻德国的架势,对面的德军却只有28个师,驻守在千疮百孔的齐格菲防线,甚至没有一辆坦克。但德国元首却并不在意,料定对方不敢进攻。
首先,英、法、德、意四国签订的《慕尼黑协定》,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来达成英、法两国“祸水东引”,与苏联开战的目的,更体现出他们害怕战争、不想战争、不敢抗争的真实写照。也就是说,“对德宣战”更多只是恫吓,不会有实质行动。
其次,经过7年的“卧薪尝胆”,德军无论是在规模、单兵技战术水平,还是新武器运用方面,足以碾压欧洲各国,与这样一支武装力量一决高下,无疑是自找死路。更何况,英、法两国没有完全放弃“绥靖政策”,仍对避免战争抱有幻想。
更绝的是,就在入侵波兰前一周,英、法两国千方百计不与苏联结为同盟的时候,德国与苏联突然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不仅彻底打碎了英、法两国“祸水东引”企图,而且局势的巨变,让英、法两国猝不及防、不知所措,彻底懵逼了。
说白了,德国元首早就摸准了其“脉搏”, 一会儿出尔反尔,一会儿故弄玄虚,将对方玩得“溜溜转”。难道张伯伦、法拉第有这么“愚蠢”吗?其实,他们特别希望利用意识形态上的矛盾,让苏、德双方打起来,只是德国元首比他们更精。
而英、法两国并没有做好开战的准备。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英、法两国对德宣战。此时,在马其诺防线集结的英、法联军达90个师,而对面齐格菲防线驻守的德军只有28师,具有压倒性优势却迟迟不进攻。难道英、法两国还有什么鲜为人知的顾虑和隐情吗?
一是,尽管张伯伦等人在遭到德国元首的戏弄后,彻底认清了德国人称霸欧洲的野心,但长期采取的“绥靖政策”,致使德军在“温室内爆炸性成长”,总兵力已达400多万人,坦克、飞机等先进武器更是令人炫目,军事实力不能小觑。
如今,英、法联军在西线集结了100多万兵力,但其内部为了争当“老大”,不仅在出兵多少方面斤斤计较,而且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指挥系统,致使军事行动的展开效率低下,两军的协作精神差强人意,这样的战斗力如何与德军抗衡?
二是,“绥靖政策”的阴魂不散,在英、法两国高层的认知里,依然想当然地认为,德军进攻波兰,定会触动苏联的根本利益,苏军不会坐视德军压境,从而引发苏、德两国走向军事对抗,到那时再动手或“坐山观虎斗”,获胜的把握更大。
更关键的是,波兰军队实力不弱,战役会像以往那样缓慢地展开,甚至在欧洲,仍有很多人坚信波军完全可以抵御德军的进攻。到那时,在双方形成对峙、僵局的时候再出兵,就像一战时那样,让德军陷入两线作战、“腹背受敌”的境地。
殊不知,战役一开始,整个世界都领教了德军“闪击战”的厉害。在空地一体、协同作战的打压下,德军以每天60公里的速度快速推进,在波兰境内长驱直入。而波军毫无还手之力,防线瞬间崩塌,整师整军地投降,仅过6天败局已定。
这样的战况,自然也震撼了英、法联军。与其冲出去送死,不如依托坚固的马其诺防线,将德军阻挡在国门之外。也就是说,开战之初,英、法联军还有炫耀武力的想法,现如今就是凭险据守、不敢妄动了。当然,这也是德国元首最想看到的结果。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