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知名学者鲁迅、胡适等是教师,他们地位高收入丰厚,但他们不代表民国教师。我们是新中国中小学教师,但不能企及有鲁迅和胡适们的待遇。
我1982年参加工作,在一所乡村小学,学校有解放前就在学校工作的老同志。这是民国时期的族学义馆,原貌未变。我住舍紧靠校会议室,会议室墙上刊有四块石碑,分别刻有哪位哪位捐赠的田亩数,哪是义馆的田和旱地,哪片是义馆的山林。老教师说:义田的地租是老师的聘薪,每个老师年资约十五担谷合千斤米左右。另外逢年过节有点节礼从旱地和山林收益中开支,邻近的红白喜事会请老师写个对联礼包收点润笔费。那时想来义馆做教师必是贤达才俊,照现在的话说″品德高尚、学识高深"。现时家乡的老人见不得年轻老师打牌赌博男欢女爱说"带坏了样",其一是不知社会在发展,其二过去的老师确实是这么要求的。
直到解放的最初几年,教师还是没有工资是直接发粮食的。做教师仅能解决米食问题不是吃饭问题。我亦相信老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