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期,英国对德国吞并周边国家的事情选择了无视。无论是德国出兵莱茵非军事区,还是德国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英国都选择了忍让。为什么呢?是英国失去了领导世界的欲望吗?当然不是。英国只不过是过是失去了领导世界的实力。英国的实力是如何失去的呢?一是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的慢,二是因为一战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三是因为英国陷入了经济危机中不可自拔,四是因为英国想祸水东引,诱惑德国进攻社会主义苏联,五是因为英国传统的平衡政策。因此,综合国力衰弱的英国对德国采取了绥靖政策,无视了德国对周边国家的吞并。其目的虽然是维护一战后的世界秩序,但其结果却是瓦解了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二战前期,英国无视德国吞并周边国家的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原因: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缓慢,其重工业的发展程度被美国和德国超过。虽然英国的综合国力仍然是世界第一,但其控制世界的力量在相对下降。
英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强大的呢?从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开始。在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的过程中,英国成为了日不落帝国,占据了世界上最广大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的市场,掠夺了进行工业革命的最为雄厚的资金。因此,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远远领先世界上的其他国家。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先发展的是轻工业,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变成了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力量,英国的海军纵横世界五大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对其形成有效的制约。在当时,英国拥有对世界的绝对控制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领导者是英国。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的过程中,英国被美国和德国超过,尤其是在重工业上被美国和德国超过。拥有广大市场的美国与英国的冲突没有激化,但市场狭小的德国却与英国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德国需要英国的市场和原料,德国需要英国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此时,英国单独面对德国是忐忑的。
第二点原因:英国在一战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其综合国力远不如战争之前。一战前的英国可以单独控制世界,一战后的英国则需要与其他国家合作。
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了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力量的失衡必然导致战争的爆发。一战的主要矛盾发生于英国和德国之间,所以德国与英国之间的争夺最为惨烈。在西线战场,英国损失了无数的金钱和物资以及人命。这样的损失英国能够承受吗?能够承受,但却是以其力量的削弱为代价的。
英国虽然是一战的战胜国,英国虽然逼迫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合约》,英国虽然掌控了一战后的国际秩序,但英国的力量却毫无疑问地衰弱了。英国的力量在一战前能够达到全球,英国的力量在一战后却失去了对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有效控制,因为环太平洋地区出现了美国和日本两个强国。
英国在一战后力量削弱了,英国在一战后是依靠地区性的强国来维持在全球的控制力,如日本和美国。
第三点原因:英国陷入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不可自拔,英国的经济力量极度衰弱。面对德国对欧洲周边国家的吞并,英国除了忍耐和退让别无选择,可选择的只能是无视。
1929年开始与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发展成波及全世界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处于世界市场中的发展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受到了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英国显然也不能例外。英国的重工业本来就不如德国,受经济危机打击以后就更不如德国。工业实力不振,军事力量自然也就不强了。英国除了无视还能干什么?!
德国虽然也受到了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打击,但德国通过基层发展军事重工业的措施缓解了经济危机,并且重工业发展的机会重新武装了军队。具有高素质的德国军队使英国不敢轻举妄动,万一打不过德国失去的可就是世界的领导权。英国不想打乱全世界,德国却想打烂全世界。
英国要出动军队干涉德国,就会加重英国的经济负担,这对于正陷入经济危机中的英国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不是英国想无视德国对周边国家的吞并,只是英国没有了干涉德国的力量。
第四点原因:英国想要祸水东引,通过满足德国一部分要求的做法来诱惑德国进攻社会主义苏联。在英国看来,德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内部矛盾,苏联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生死斗争。
从1917年的十月革命以来,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以来,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世界就把苏联当成了绝对的敌人。有任何灭亡苏联的机会和方法,英国就绝对不会放过。为什么呢?因为苏联是无产阶级的政权,而英国则是资产阶级的政权。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是天然的敌人。在英国看来,同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德国和英国,矛盾当然要小一些。
德国想要获得的是原料和市场,德国想要争夺的是利润,这一切都在英国人的预料之中,是一种英国人所能接受的生存方式。而提倡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苏联,对英国来说是陌生的和恐惧的。出于莫名的恐惧心理,英国把安分发展的苏联的威胁想的比正在侵略的德国的威胁更大。在英国看来,以侵略的德国进攻苏联,是消除资本主义世界威胁的合理手段。
英国认为,发展模式之争远比利益之争要重要。可以让给德国一部分利益,以换取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被消灭。
第五点原因:英国在欧洲大陆上实行的一直是传统的平衡政策,以这种平衡政策来换取英国的超然地位,以这种平衡政策实现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控制。
英国与欧洲大陆并不是连在一起的,英国人的所思所想与欧洲大陆的其他国家并不是完全一样的。相比于欧洲大陆上的法国和德国,英国其实是一个小小的岛国。英国如果不对欧洲大陆分而治之,那么欧洲大陆上的事情就跟英国没有什么关系了。
欧洲大陆上有两个强大的国家,那就是法国和德国。当法国强大时,英国会支持德国;当德国强大时,英国会支持法国。在一战结束以后,强大的是哪个国家?显然是法国。所以,在巴黎和会上,英国反对对德国的极度削弱。当德国在欧洲再次崛起的时候,英国人只是以为欧洲再次实现了平衡。平衡的欧洲对英国是有利的,所以英国在内心深处是乐意无视德国对周边国家的吞并的。
英国人没有想到的是法国会在二战中快速灭亡,英国人没有想到的是德国的再次武装才是对欧洲大陆的平衡的破坏。所以,英国人认为一切的错误在于法国。法国没有有效的制衡德国,就是毁灭了英国人的平衡政策。二战后英国为什么不待见法国?这就是原因。不是因为法国弱小,是因为法国没有有效地配合英国的平衡政策。
由上述原因可知,英国之所以在二战前期无视德国对周边国家的吞并,最直接的原因是英国的平衡政策出现了失误,最根本的原因是英国的综合实力遭到了严重的削弱。综合国力削弱的英国是无法控制国际秩序的,所以在战后的国际格局从以欧洲为中心变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中心。英国的无视使英国不再具备领导世界的能力,英国的无视意味着绥靖政策是极其错误的。面对破坏世界秩序的力量,应该予以坚决的反对。现在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流,破坏和平与发展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不合理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