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西汉武帝晚年,年迈的汉武帝正在甘泉宫中修养,突然,耳边传来内侍的声音:”陛,陛下,前线军报。“内侍似乎知道了些什么,眼神中充满着闪烁。武帝一面拿起军报,一面疲倦的挥了挥手,内侍瞬间松了一口气,飞也似的推出门外。然而 当武帝看完拿份军报后,整张脸如同黄土高原般,皱纹如沟壑纵横在武帝的脸上显得尤为明显。“混蛋!真是蠢货,我大汉的脸面都被他给丢光了!朕当初怎么会用了这样一个人啊,这事传出去,朕就是个昏君啊!”屋内传出汉武帝愤怒而凄凉的声音,人们不禁感叹:“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如今是真的老了!”

年迈的汉武帝刘彻

军报中让汉武帝生气的人叫李广利,是武帝时期继窦氏,王氏,卫氏外戚之后又一大外戚家族李氏外戚的领军人物,也是武帝执政后期最倚重的大将。但如今,他居然在前线带着七万汉军投降匈奴,造成了武帝即位以来打击匈奴的战役中损失最大的一次失败。那么,武帝一生虽然穷兵黩武,却狠狠的打击了匈奴,保护了北方边境,到了晚年为何汉军对匈奴连吃败仗呢?

一·战争性质的变化

汉武帝一生执政五十四年,其中对匈奴作战的事件就长达四十四年,从不完美的马邑之谋开始,到轮台罪己结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而在岁月流逝的过程中,汉朝对匈奴的作战性质也在发生着变化。

汉武帝即位之初,汉朝对匈奴一直委屈求和,在看似和平的外衣下,包含着汉朝臣民对匈奴无尽的国仇家恨,当初汉高祖刘邦时曾率领步骑三十万北伐匈奴,却被匈奴冒顿单于包围在山西白登山上七昼夜无法脱身,最后靠着贿赂匈奴单于妻子得以逃出生天,为防止匈奴入侵,与匈奴达成了屈辱的和亲协定,不仅要把汉朝的公主送给单于为妻,还要送上大批礼物,此所谓家恨;汉匈双方虽然在这之后并没有爆发大的冲突,但匈奴野性不改,汉朝北方边境的云中,上谷,代郡,渔阳等地屡次遭到匈奴入侵,占我国土,杀我百姓,掠我财货,此所谓国仇。在长达七十多年的国仇家恨之下,汉武帝发动了对匈奴的反抗战役,是正义的反抗性质的战争。

七年,匈奴攻韩王信马邑,信因与谋反太原。白土曼丘臣、王黄立故赵将赵利为王以反,高祖自往击之。会天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遂至平城。
——《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对匈奴的三次战役示意图

在汉武帝出色的指挥下,汉匈双方先后经历漠南战役,河西战役和莫北战役。匈奴的军事力量遭到了大幅度削弱,已无法对汉朝进行大规模的入侵和威胁,但汉武帝并没有选择放弃打击匈奴,为的却只是汉武帝自己的文治武功。此时的战争性质已经从正义的反抗战争变成了好大喜功的侵略战争,战争本身已经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

正如贾谊在《过秦论》中所写的那样: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正是此理。

二·将星陨落,无人可用

能让汉武帝在执政前期敢于对匈奴发动大规模战争并屡战屡胜,除了文景之治所积累的大量财富外,很重要的一点便是汉武帝发现了双子将星——卫青,霍去病

卫青奇袭龙城,打开了汉朝对匈奴作战胜利的大门,又收复河套平原,保护了京城长安的安全,漠北战役,卫青与匈奴单于主力交战,斩杀敌军一万九千人,逼的单于被迫北遁。霍去病年少入伍,初战告捷,斩杀匈奴千余人,又在河西之战打败匈奴休屠王,浑邪王,使河西走廊正式纳入汉朝的版图,匈奴人悲情的歌唱着:失我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兴旺。漠北战役,霍去病一路追亡逐北,歼敌数万,到最后封狼居胥,这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

骠骑将军去病率师攻匈奴西域王浑邪,王及厥众萌咸相奔,率以军粮接食,并将控弦万有馀人,诛獟駻,获首虏八千馀级,降异国之王三十二人,战士不离伤,十万之众咸怀集服,仍与之劳,爰及河塞,庶几无患,幸既永绥矣。
——《史记.卫将军骠骑将军列传》

双子将星——卫青和霍去病剧照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卫青在霍去病崛起后逐渐受到汉武帝的冷落,生涯晚年卫青再也没有踏上过战场,一直到公元前106年因病去世。而霍去病则更像一颗流星,年纪轻轻立下不世之功,爵封冠军侯,却在年仅二十四岁时便突然逝世。没有了卫青和霍去病,汉武帝就失去了进攻匈奴最锋利的两把长矛,缺乏出色的将领,武帝晚年的对外战争自然是败多胜少了。

三·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在卫青和霍去病之外,汉武帝也曾想过培养其他将领,但汉武帝却接连用人不当,以致累死三军,这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1.出色的外交家,草包的将军——张骞

说起张骞大家都很熟悉,正是在张骞的努力下,先后两次历时数十年的出使西域,才开辟了这条横跨欧亚大陆长达万里,历时两千年的丝绸之路。

我们知道,张骞是一个著名的外交家(严格意义上也算不上出色,毕竟他两次出使西域诸国的任务都没能完成)汉武帝一来是被张骞的忠诚所感动想提拔他,二来是觉得张骞曾多年滞留匈奴,对匈奴应该非常熟悉。于是派张骞攻打匈奴,可汉武帝这回却看走眼了,外交家做起大将军来却是个门外汉草包,他与李广出兵右北平,结果李广率先出发被匈奴包围,前来救援的张骞却贻误战机,致使李广所部损失惨重,汉武帝一怒之下罢了张骞的官。

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皆击匈奴。郎中令将四千骑先至,博望侯将万骑在后至。匈奴左贤王将数万骑围郎中令,郎中令与战二日,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博望侯至,匈奴兵引去。博望侯坐行留,当斩,赎为庶人。
——《史记.卫将军骠骑将军列传》

张骞不是一个好的将军

2.外戚发家,无能之辈——海西侯李广利

相比于张骞,汉武帝后期宠幸的李广利才真正让汉武帝颜面尽失,张骞好歹出使西域,外交方面有所建树,而李广利则纯粹靠裙带关系上位的。

虽说卫青和霍去病都是外戚身份,可人家打起仗来那是有真本事的,李广利做起将军远远赶不上前面二位。汉武帝因为宠幸李广利的妹妹李夫人,卖个人情让李广利出兵大宛国夺取汗血宝马(实际上汉武帝是想封李广利为侯,但汉高祖刘邦曾经立誓:无功不能封侯,所以带着精锐攻打大宛国纯粹是走个过场)结果李广利愣是损兵折将,呆在敦煌不敢回来,一直到汉武帝增兵才拿下大宛,得了个海西侯的爵位。后来又安排李广利打击匈奴,李广利更是败多胜少,最后因为急功近利中了匈奴单于的埋伏,被迫投降匈奴,还葬送了七万汉军,可以说是典型的无能之辈。

草包将军李广利

四·武帝昏庸,百姓受苦

太史公司马迁一生最大的耻辱就是为将军李陵辩驳,激怒了汉武帝被处以宫刑。李陵事件成为武帝晚年执政生涯的一个缩影:武帝已经开始昏庸,忠奸不分!

对于李陵事件,只要你认真想想,实际上又是汉武帝制造的一起冤案,李陵以五千人马对抗匈奴八万骑兵,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已经坚持到了极限,即使是真的投降也是无奈之举,更何况李陵当时并没有决定真正投降匈奴。但对于汉武帝来说,李陵投降事件最大的问题是伤害了汉武帝的面子,作为天朝上国的军队居然会投降别国,这是汉武帝认为绝对无法容忍的,不仅诛杀李陵三族,连求情的司马迁也惨遭毒手,逼的李陵原本的假投降变成了真投降,连后期霍光想让李陵回到汉朝李陵也选择了拒绝。

汉武帝逼反了李陵

同时,打仗又是一个非常烧钱的事情,汉武帝除了对匈奴用兵外,还东征百越,南取夜郎,西攻西域,又封禅泰山,赏赐将士财务,即使汉武帝继承的是他祖父和父亲留给他的殷实家底,没几年也被汉武帝花的一干二净,为了继续自己的丰功伟绩,汉武帝只能想办法搞钱,他把矛头对准了老百姓。

首先是货币种类上,汉武帝改为发行五铢钱,并进行了多达五次的币制改革,货币的变更率非常大,使得老百姓手里的钱越来越少,越来越不值钱,而中央政府则通过一次次货币改革从老百姓手里套钱。

其次是盐铁官营,汉武帝将当时最赚钱的铸钱,冶铁,酿酒,晒盐等几大产业收归国有,由国家统一经营,客观上打击了地主豪强,但为了赚钱汉武帝把价格定得过高,普通老百姓买不起食盐和铁器,平日里只能用木制农具耕作,饮食上吃淡食,不仅严重的降低了生产效率,还严重威胁了人们的健康。

桑弘羊的盐铁官营给汉武帝大肆敛财

最后是打击地方势力,地方上的诸侯和地主众多,这些手握财产的人对汉武帝就像一头头猎物,汉武帝以各种方式来夺取他们的权力和资产,如因酎金一事一次剥夺了上百位侯爵,又把那些犯了罪的地主发配到茂陵居住,收没他们的财产。

武帝的这一系列举措对加强中央集权和获取大量资金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武帝在执行这些指令时打击地主的同时却漠视了老百姓的利益,导致即使武帝打败了匈奴但老百姓的日子却因为政府的欺压过的并不好,没有了百姓的支持,战争自然也是以失败告终,最终无法进行下去。

五·迷恋方士,巫蛊杀人

今天,我们常常拿秦始皇与汉武帝相比较,除了两人都立下丰功伟绩之外,两人的残暴程度比起来也是不逞多让。秦始皇焚书坑儒,杀尽天下儒生,汉武帝则在自己晚年搞了一个巫蛊之祸,因此而受牵连者数不胜数。

原本,巫蛊之祸就是汉武帝一个错误的想象所引发的一场错误的行动,在这场灾难中,除了以卫子夫和太子刘据为首的皇亲国戚遇害外,一批功臣宿将也成为了冤案的牺牲品,如丞相公孙敖,公孙贺等,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没有战死在对外战争的沙场上,却死在了汉武帝的屠刀之下,岂不可惜。

冬十一月,发三辅骑士大搜上林,闭长安城门索,十一日乃解。巫蛊起。二年春正月,丞相贺下狱死。夏四月,大风发屋、折木。闰月,诸邑公主、阳石公主皆坐巫蛊死。
——《汉书.武帝纪》

以公孙敖为首的一批大将惨死在巫蛊之中

因为巫蛊之祸,李广利的家人也被捕入狱,为了赎回家人的罪过,在前线指挥的李广利不顾实情贪功冒进,导致七万汉军被包围,从而造成了汉匈交战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失利。这里李广利固然难辞其咎,但汉武帝本人也要负很大的责任,只可怜那七万汉军儿郎,从此他们的灵魂远离故土,长埋在荒原大漠之中。

结语:

峰峦如炬,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战争的最后没有胜利者可言,受苦的只有双方的百姓,可谁又会为百姓着想呢?

最佳贡献者
2

汉武帝穷兵黩武,晚年汉军对匈奴老打败仗,我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

  • 其一,汉武帝在位期间,为了打破和亲的传统,对匈奴用兵,但是当时的汉朝不是只有匈奴一个对手,大宛,西域,南越,汉军都有大举兴兵的举措。打仗,就需要有军费支出,无数的战争耗费,已使国库空虚。成年的男子,壮丁,都被征兵入伍,而打仗就会有牺牲,长此以往,男女失衡,人口锐减,后续兵力补充不足。没有钱,没有人,打仗注定不会有长久的胜利可言。
  • 其二,长期打仗,赋税日益严重,国内怨声载道,民不聊生,越来越多的人反对战争,想要休养生息。战场上,长年戍守边关,塞外苦寒,很多人已经厌战,对战争充满恐惧,他们迫切的希望战争结束,早日归家。
  • 其三,汉武帝后期,打败匈奴的卫青,霍去病,此时他们已经去世,而有些曾经征战多年的将领已经年老力衰,如李广,上不了战场,还有个不得不提的是李广利投降匈奴,诸多原因造成,此时的汉武帝已无可用的大将之才。
  • 其四,我觉得匈奴人本身的骁勇善战也是他们不可能一直失败的原因,汉军的胜利多是因军事策略,将领的领军用兵之道,单论军士本身的身体条件,汉军要弱于匈奴。

以上是我对汉武帝晚期对匈奴用兵失败原因的分析。

3

汉武帝晚年对匈奴作战失败,是一系列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到了最后,使得汉武帝本人都不得不下罪己诏,才使得风雨飘摇的西汉王国避免了分崩离析的结局。

汉武帝末年,民心厌战

在汉武帝前期,西汉进攻匈奴,是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是民心所向。而经过对匈奴几十年的战争后,百姓已经十分厌恶战争,使得汉王朝失去了民心的支持。

汉武帝晚年,对匈奴作战已成为穷兵黩武,失去了早期保卫人民财产和生命的正义性。民力被压榨得太厉害,为了躲避兵役和徭役,百姓甚至走上了流亡的道路。更有甚者,直接和官府对抗,这就极大地增加了社会动荡,使得汉王朝不能全力进攻匈奴。

国力消耗太严重

自白登之围后,西汉便和匈奴采取了和亲的政策。国内则是实行“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历经六七十年之后,才使得西汉拥有了对匈奴作战的财力支撑。

但因为汉武帝的连年用兵,府库耗竭。虽然汉武帝大力改革,以增加朝廷收入,但依旧是入不敷出。除此之外,从汉文帝开始实行“复马令”以来,西汉积攒下的大量战马也被大量消耗。

没有了足够的战马,在对战匈奴时,便缺少了机动性。这对汉军的战略实施以及行军速度,都构成了严重困难。有时候,还容易陷入匈奴的包围。而且,缺少战马使得汉军的粮草辎重的供应,也出现了困难。

缺少优秀作战将领

汉武帝前期对匈奴的作战,除了汉武帝本身的英明之外,在实战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将领,比如卫青、霍去病,他们的功劳也是非常大。

但到了汉武帝晚年,卫青、霍去病先后去世,优秀的军事将领出现断层。多次率军出战的李广利,有很大部分是凭借他大舅子的身份,其军事才能并不突出。

在多次战斗中,李广利的决策是有很大问题的。李广利能力有限,无法取得其他将领的信服,因此在联合作战时,便会出现许多漏洞,给匈奴以可乘之机。

晚年的汉武帝已有些昏庸

和所有皇帝一样,年轻时积极进取的汉武帝,到了晚年之后,已经开始有些昏庸了。他信奉鬼神,穷奢极欲,大肆挥霍。汉武帝的这种行为,更加加深了百姓的负担,阶级矛盾十分突出。许多不堪忍受的百姓纷纷起义,少者数百,多者数千,使得西汉王朝疲于应付。

除此之外,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也是十分突出。太子刘据反对汉武帝这种穷兵黩武的行为,但被汉武帝手下的酷吏陷害,最终导致了“巫蛊之祸”的发生,太子刘据最后自杀身亡。

李广利眼见太子之位虚悬,便想着替自己外甥谋划太子之位。后来东窗事发,李广利害怕受到株连,便投降了匈奴。而李广利带领的几万大军,也在此战中几乎全灭,给西汉造成了极大的打击。

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都十分严重,这和汉武帝后期开始变得昏庸密切相关。好在汉武帝经历几次大败之后,迅速意识到了自己错误,下了轮台罪己诏,给了百姓休养生息的机会,算是补救了自己以前的过失。

匈奴作战方式改变

在战争中成长的,并非仅仅只是西汉军队。匈奴在和西汉长期的战斗中,也在不断进步,双方都在战争中得到成长。

匈奴经过初期的战争后,逐渐远离了汉朝边塞。在汉武帝前期,汉军离边塞不远,且战马充足,匈奴诱敌的计策并未奏效,汉军的补给也能跟上。到了汉武帝后期,匈奴往更北方迁徙,这就增加了汉军作战的难度。

汉军行军距离增大,后勤保障困难。而匈奴则利用投降的汉将,替他们训练匈奴士兵。而且他们前期主要是消耗汉军的实力,等到长途奔袭的汉军士气低落、粮草不足的时候,匈奴再突然发动袭击。后期汉军协调组织能力不强,很容易被机动性极强的匈奴分割包围,进一步导致了汉军的失败。

综上所述,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原本强大的汉军,却在汉武帝晚年的时候,对匈奴的战争中接连遭遇失败。

4

既然穷兵黩武,后期打败仗就不意外了。汉武帝对匈奴用兵大体分为两个时期,前一时期从马邑之谋到与匈奴三次大会战,漠南河西漠北三次战役,均以汉朝惨胜告终,虽然如此,这段时间可以看作反击战,为了帝国的生存和发展,是必须打的战争。

匈奴从冒顿崛起,强盛了近百年,汉朝从立国开始,就受制于强大的北敌,只得纳贡和亲,牵制住强敌加快自身发展,经过三代即吕后文帝景帝的励精图治,国力渐强,而匈奴又贪得无厌,内部上下对汉朝和战不定,经常性侵掠边境,到武帝时发展已到一段落,清除边患之事就提上日程,经过多年的培养,从国力到人才都有一定的储备,又出现卫青霍去病这些能掌握新形势下新战术的帅才,三次大战,北敌重伤远遁,再也无法对汉朝构成重大威胁。

三次战役虽然胜利,汉朝也受战争之累,杀敌三千自伤八百,国力大损,最后一次漠北之战,虽然重挫匈奴,让他们死伤近十万,但汉朝也好不到哪去,死于战场和疾病的军士不少,十四万战马,回来不足三万,可谓惨胜。事实上,汉武时期的国力在这时已经开始转折,必须守内了,而当时的刘彻意识不到这一点,因为匈奴的态度问题,又准备再次大兴刀兵,以霍去病的突然死亡而告终。

在平定三越和西域动兵大耗国力之后,汉武帝依然对匈奴采取攻势,但力所不逮表现得相当明显了,几次战争下来,两败俱伤,汉朝看起来更糟糕。赵破奴出击全军覆没,自己也被擒,李广利两次出兵,第一次险胜,杀敌万余人,但此役中李陵失败投降,也难言胜利。李广利最后一次出兵更糟,因为立太子的事,后院起火,妻小下狱,李广利求胜心切,轻敌冒进,以致全军覆没,兵败投敌。以武帝后期的国力及将领,对匈奴作战并没有绝对优势,打成拉锯战或失败并不意外。

5

汉武帝与匈奴的战争,本质上是用大量的资源来抵消匈奴灵活机动的战略。汉武帝早年对匈奴的胜利都是依靠钱粮和补给取胜,这种战争策略会造成大汉帝国巨大的资源消耗。这时候如果对匈奴作战引发内部资源不足,就会发生民变,王朝也许就会因此垮台。

因此,"对内相对安全的资源摄取"能否满足“对外战争时产生的资源消耗”,才是汉武帝能否打赢匈奴的关键命门所在。

(图 | 战争的本质就是烧钱)

事实上,汉武帝早期为了打匈奴,耗尽了西汉“文景之治”以来攒下的全部家底。后来,没办法了,汉武帝通过“卖官鬻爵”、“发皮币”、“铸白金”、“加税”、“盐铁酒专卖”、打豪族、告缗令等一系列手段敛财,勉强维持了对匈奴作战的消耗。但是,这几记“七伤拳”下来,不仅没将匈奴彻底消灭,反而伤了社会的根基。

所以,汉武帝晚年对匈奴连打败仗,本质上是大汉帝国被连年作战折腾得民不聊生,再也支付不起对匈奴远征所消耗的成本了。

为什么汉武帝打匈奴那么的烧钱?钱都花在哪里了?

众所周知,中原农耕帝国大部分都是步兵,而游牧民族都是骑兵作战。相比于步兵,骑兵具有巨大的优势。无论是速度、负重、还是冲击力和耐力,马都是步兵的数倍。步兵得吃饱了肚子才能打仗,因此,远征时必定会带着大量的粮草,这就更没有机动性了。而马吃草就可以维生,草原上最不缺的就是草,骑兵可以日行百里,因此不用带大量的干粮,更何况在万不得已的时候,还可以用马作为食物。

所以,在北方开阔的平原和草原上,游牧民族的骑兵就像是开着一台不需要加油的战车,兼具速度与力量,它就是冷兵器时代的神级武器。因此,汉武帝要想跟匈奴骑兵对抗,必须得打造骑兵军团。而打造骑兵的首要问题,是养马。有了马后,骑兵深入到匈奴草原腹地作战,还得考虑战线拉长后带来的巨大成本。

养马,对于农耕帝国来说,是一件非常烧钱的事

马匹身强体壮、日行百里的同时,也意味着每天需要摄取巨大的能量来维持新陈代谢。了解些生物常识应该知道,动物每餐吃进肚子的食物中,只能摄取很少一部分能量,将近90%的卡路里会被浪费掉。马是食草动物,草中的能量少得可怜,因此,一匹马要维持新陈代谢所需的能量平衡,就必须每天要吃很多的草。

这也是为什么游牧民族在一年四季中要不断地在草原上迁徙,因为一片草场的草根本不够他们的牲畜吃,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草很快会被吃光。好在长城以北的草原上,有着无尽的天然草料,牧民养马成本因此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也是为什么农耕地区价值“千金”的马对于草原上的牧民来说,就是相当于现代人的一辆自行车。

汉武帝如果想发展骑兵的话,就得找足够大的草场养马。然而,对于大汉帝国来说,本来就人多地少,怎么可能退耕还草场去养马呢?因此,要发展骑兵,汉武帝就必须得另辟蹊径。所以,他决定将马吃的草料换成精饲料。

要知道,在人类驯化的食草牲畜中,马是出了名的挑食。麦子杆、高粱杆这样的“草料”,马一口都不吃。它最喜欢吃的是豆类,要知道,豆子是人的口粮,这相当于人口夺食。你可以说,为了打匈奴咬咬牙可以奢侈一把,但是你可曾想过,马那么大块儿饭量不可能跟一个普通人似的吧?

事实上,一匹马一顿饭可以顶几个成年人的饭量。而豆子又不是大风刮来的,种植豆子又要消耗大量的人力,战马还得经常进行高强度的训练,高消耗能也意味着食物的高消耗。

里外相加,在古代用精饲料去养马,绝对是一笔巨额开支。饶是这样,汉武帝为了消灭匈奴的梦想,还是倾尽天下之财,养了四十五万匹战马。

几十万大汉骑兵,这下就可以跟匈奴开干了。相信很多人都撸胳膊挽袖子,热血沸腾了。然而,此时我们必须泼一盆冷水,因为,汉武帝巨额投入砸出骑兵军团,还只是烧钱的第一步。

深入草原腹地作战的成本

你以为有了骑兵就可以跟匈奴开战了吗?太天真了,你以为匈奴人会跟你约好了时间地点,等着你过去揍他?事实上,你杀入草原后,面对一望无际的草地你会发现一个可怕的问题:匈奴在哪?

前面我们说过,一片草场的草料根本不够牧民的牲畜吃,因此,游牧部落在一年四季中都是在不断的迁徙,游牧中的“游”就是源于他们的这个特性。所以说,匈奴没有什么特别固定的据点,单于的龙庭也不例外。

所以,汉军去打匈奴,只能对草原上那些特别肥沃的大型草场进行地毯式搜索。这样的打法要求汉军要携带大量的粮草,遇到匈奴就干。如果粮草快耗尽了还找不到匈奴,那么就只能返回了。汉武帝前期打匈奴时,只有卫青运气好能遇到匈奴,其他人不管是李广还是公孙敖都有无功而返的情况。

你会说,没打着匈奴,将士都安全回来也没什么损失啊?然而,事实上是这样吗?

损失可大了去了。你想想,几万骑兵远征草原腹地,马可以吃草,人吃什么?不可能他们再带着大量的粮食吧?这样就牺牲了骑兵的机动性。所以,汉军骑兵必须要配备步兵补给军团,数量通常是骑兵的十倍。

为啥要这么多人护送粮食?因为步兵与骑兵军团作战通常要十倍的兵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人少了根本守不住这么多粮草。这汉军步兵团就相当于航空母舰,汉军骑兵携带的口粮决定了他们的作战半径。不管你汉军骑兵多么厉害,一旦补给被切断,也就玩完了。

图 | 古代战争,决定胜负的往往是后勤粮食补给

在古代,陆地还没有铁路之前,运输成本非常高。因为运粮食的不是机器,人和马也得吃饭,行军几百上千公里过程的消耗往往是你要运输的粮食的数十倍。啥意思?就是你要运送1吨的粮食到几百公里之外的地方,除了这1吨粮食还得携带几十吨的粮食供运粮食的人马食用。

按照司马迁的记录,汉朝征南越时给西南边境运送粮食,产生了高达六十多倍的运输成本。秦朝时从山东地区运粮到内蒙,运输成本高达一百九十多倍。汉武帝打匈奴追到了漠北,距离更远不说,路还难走,运输成本恐怕还会更高。

哪怕我们就按最低的六十倍损耗计算,这也意味着汉武帝每一次对匈奴作战,就要往大漠里扔进去几千万人份的粮食。注意,这不是几千万人一天的口粮,一次战争没有一年半载打不完,。你想想,这个数字是不是太恐怖了,当时大汉帝国的总人口也不过几千万人。

综上所述,不管还养马,还是对匈奴作战,需要付出的成本都是巨大的。即使强如大汉帝国,也经不起几十年间不断地对匈奴作战。因此,汉武帝后期帝国已经承担不起对匈奴作战的消耗了,在远征的部队的投入上与“漠北之战”那时候比要缩水不少,吃败仗也就在所难免了。

匈奴值得汉武帝一辈子打击吗?

汉朝初期,自高祖刘邦经历“白登之围”后,汉朝就开始了对匈奴的和亲政策。我们通常都是站在“华夏中心主义”的角度去看历史的,所以很难去承认,汉匈和亲本质上就是大汉帝国承认自己打不过匈奴,选择对匈奴政权依附而进行的纳贡政策。

因此,汉武帝拒绝和亲纳贡,选择对匈奴发动战争,本质上是进行“独立的抗争”,从这一点来说,汉武帝初期打匈奴是值得的。

然而,战争永远是一个负收益的游戏。但是,站在发动战争者一方的角度来看,只要战争预计的收益大于战争的预计成本,战争就有可能是划算的。换句话说,你发动战争得计算一下成本和收益,至少让二者保持平衡。

再看汉武帝打匈奴,匈奴在北方是大汉帝国的国防安全隐患,汉武帝打击匈奴除了“取得独立”还有稳固国防的意思,这没问题。但是,你也得算计下收益和成本啊。

如果汉武帝能计算清战争的收益和成本,就应该知道在拿下河套地区,打通了河西走廊后,就应该调整战略对匈奴转攻为守了。

为什么这样说?看懂草原政权的统治逻辑就会明白了。

中原的农耕地区与北方的草原地区,有着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地理环境塑造了不同的文明形态。这些差异,又直接决定了这两个地区的社会结构、统治逻辑会完全不同。

农耕地区的农民都是以种地为生,都离不开土地。因此,会形成固定的村落、城镇。这样一来,农耕王朝就发展出了编户齐民的郡县制度,税收、管理起来都很方便。

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一个个族群构成的,他们在一年四季中都不断地进行迁徙、放牧,可谓是居无定所。所以单于虽然名为最高首领,但发布个命令,需要通过自己能控制的某个大的王,这个王再通过他控制小的王,把单于的命令一层层传达下去,最后抵达某个具体的族群。所以草原的政权,无法实现对下面小的族群进行直接有效的控制。

这样一来,在草原上统计户口、收税都无从谈起。所以,汉武帝打下一大片草原,由于草原上降水量不足,无法进行耕种,你没法往草原上大量移民,就没法在那里建立郡县。

长期驻军?更不行,内地长期供给粮食不现实,那你只能学游牧民族去游牧。你想想,你要是手握重兵的将军在草原上游牧,时间一长汉军岂不胡化?自己称王还不好啊?你说你会保持忠诚,皇帝他老人家也得信你啊?

北方太大,你将匈奴打跑了又不能长期占领草原,匈奴只要暂时避开了汉军的刀锋,等到你汉军退兵,后再找一块肥美的草原休养生息,没几年他们人又能卷土重来了。因此,汉武帝即使撒再多的钱,也无法彻底消灭匈奴。

河套地区,河西走廊地带是匈奴人南下的战略要地,也是农耕帝国扩张的极限,只要守住这些地方,匈奴已经对长安构不成威胁了。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扶植别的草原部落来制衡匈奴,或对匈奴进行分化瓦解政策。

然而,汉武帝固执地想彻底消灭匈奴,完成前人未成之壮举,多次组织远征军深入大漠。可事与愿违,即使你这些战役打胜了又能怎么样?

合格的国君,应该能为国家争取最大的利益,进而去选择那些净收益最大的国策。拿下河套地区与河西走廊,已经是大汉帝国与匈奴作战能获得的最大收益,再往北深入就是净消耗。如果汉武帝这时能收手,那么汉朝对匈奴的作战将是非常值得的。

然而,汉武帝为了消灭匈奴这一目标,不仅将“文景之治”祖宗留下了老本折腾没了,又施行“卖官鬻爵”、“发皮币”、“铸白金”、“加税”、“盐铁酒专卖”、打豪族、告缗令等一系列手段敛财来弥补战争造成的财政亏空。这些都是动摇国本的政策,不仅榨干了民力,还破坏了帝国的经济结构,让大汉帝国开始走向衰落。

从这一点来看,汉武帝后期与匈奴的作战是非常不值得的。

6

匈奴善骑射,马上功夫了得。汉军征战多年,也积累了匈奴作战的特点,卫青、霍去病就是对战匈奴杰出的代表人物。但是,同时匈奴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不仅学习汉军的治军之术,还学习汉人的冶铁术,匈奴逐渐从青铜器时代进入铁器时代,生产力水平提高,军事理论与战术提高。

反观汉朝,由于汉武帝的穷兵黩武,国内人口减半,富人大量消失,几乎全国沦为赤贫,文景二帝积累的资源,被消耗殆尽,国力大衰。

战争打的是综合国力,汉朝综合国力下降,匈奴综合国力上升,因此,汉武帝后期连吃败仗。

元光二年,汉朝军队大破匈奴,收复了河套地区,夺取了河西走廊,把匈奴人追赶到了漠河以北,大大挫伤了匈奴人的锐气。但同时,这些征战也让汉朝损失惨重。

经济就是战争的基础,战争不仅需要强大的军队,更是需要消耗人力和物力。汉武帝发起对匈奴的打击,每一次都要深入匈奴腹地,长途跋涉,所需要的后勤保障物资也要跟着军队一起走。每打一次仗,汉军死伤的士兵都在一半之上,并且每一战就要耗费掉国家几年乃至十几年的物资积累。长期征战对国家财力的损耗十分巨大,朝廷财政入不敷出,连正常的机构运转都不能保证。

汉武帝刘彻晚年希望自己长生不老,因而沉迷黄老巫蛊之术,对政事上的关注度有所松懈,并且还因此做了许多荒唐之事:修明堂、建高坛、宠术士等等,最终还酿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惨案“蛊惑之乱”,此案受牵连者甚众,朝堂之中一片混乱。

综上,汉武帝开疆拓土,功在千秋,弊在当代,虽然也有不少过失,但是,总体而言,功大于过。匈奴不值得汉武帝打击一辈子,最好的办法是清朝统治蒙古之术,通过联姻,各个部落划分地盘,不得越界,并用宗教减丁。


7

汉武帝晚年打败仗,那是在正常不过的情况,可以这么说,如果汉武帝晚年不打败仗,也只能说匈奴人作为一个对手不够格。那或许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的名声会被削弱,为什么总有一些文学家夸夸其谈说这个时候的匈奴弱成这种样子,汉武帝打匈奴根本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敌人,这样的汉武帝凭什么去吹呢……等等,好像被带到了什么其他的方向去了。

言归正传,我们说汉武帝晚年打败仗的事情,其实,汉武帝晚年打败仗那几条理由大家也都知道,首先第一点国家已经不堪重负了。

打一个漠北战役,几乎就把整个大汉王朝一半的国库都给掏干净了,此时,加上之前零零总总各种给他战争,大汉王朝已经经不起消耗的这样一种节奏了,原先打仗。北方的老百姓是为了什么加入到了汉武帝这场讨伐匈奴战争?为了自己能有一个和平的环境,为了自己能有老婆孩子热炕头,所以加入到汉武帝征伐匈奴的战争里面。

每年和匈奴人都要越过长城,越过边境到中原地区进行劫掠,所以人民老百姓对于匈奴那是恨之入骨,所以他们加入到了汉武帝的军队里面,这个时候汉武帝作战,那是拥有着天时地利人和。

一方面自己国家地大物博,人口繁密,生产力强。经过汉文帝,汉景帝两代皇帝的治理,整个国家兵强马壮另一个方面,自己拥有人民百姓的支持,而且还拥有像卫青,霍去病这样的良匠作辅佐,这个时候匈奴后方也出现了矛盾,不仅匈奴人残暴统治,让很多西域的小国苦不堪言,而且还有人偷偷摸摸的想要吞并匈奴。

在这种情况之下汉武帝打仗,那就算是匈奴实力再强悍也会一点一点的被汉武帝给慢慢的削弱,再加上卫青和霍去病的优秀指挥匈奴的败退,这也是一件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接下来随着卫青霍去病的离世而晚年对于匈奴人的驱逐已经达到目的,(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问答,)但是汉武帝一星还要追逐将匈奴彻底消灭这样一个空大的理想里面。

整个北伐匈奴这样一个事情就变味儿了。

倒也不是说大汉王朝相比较于之前实力变弱了,只能够说这个时候领导阶层的脑子出现了问题,整个国家的政策和方向。出现了偏差,导致大汉王朝,他没有办法认真地仔细地分析自己该如何与匈奴开战,而与匈奴的战争究竟应该得到些什么东西。

打仗是干什么?打仗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做生意!就好像战国时期军事家司马错说的,强国论一样,我打仗我不是单纯的意气用事,我也不是说我就因为头脑发热就去发动一场战争,我打仗是要获得一些我想要的东西,总之我仗打了我不能吃亏。

之前打仗是为了防止匈奴对于北方的骚扰,这笔账一算下来,大汉王朝打匈奴那是赚了,可是在这之后呢,匈奴已经没有力气对你北方进行骚扰了,但是你还要一直坚持不懈的对匈奴穷追猛打,那这个时候,匈奴反而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此时对于大汉王朝边境的老百姓来讲,打仗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匈奴已经来不了了,我为什么还要打仗呢?且这个时候汉武帝的朝廷内部也出现了危机,奸臣当道也就算了,此时汉武帝本人还对于胜利有着一种执着的看法,不想听战败的消息,因此让一些优秀的军事将领,最后因为汉武帝各种各样荒唐的命令和看法,最终白白断送了自己的军事生涯,以及整个大汉王朝的国运。

当然最后的最后得说到卫青和霍去病的离开,也正是因为这两位优秀的军事将领离开大汉王朝的军队离开了人世,使得整个大汉王朝在接下来的军事战争里面可以说是,一团乱吧,没有任何主心骨,一只没有任何目的,没有任何战术的军队,就像一群无头苍蝇就像一群猪,而匈奴面对这样的军队是最得心应手。

8

汉武帝时我国历史上最为有名的一位皇帝,通常我们会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其中的“汉武”就是指的汉武帝。汉武帝时西汉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总共在位54年,在他刚继位的时候可以说是继承了一个相当完好的王朝。

在经过了汉初70多年的休养生息,尤其是文帝和景帝时期的励精图治,到了汉武帝初期,汉朝初年那种民生凋敝,国家贫困的现象已经得到了根本的改变。当时国家的粮仓里堆满了粮食,国库里串钱用的绳子都烂掉了。而对皇权最大的威胁,地方诸侯割据也已经在景帝时期得到了根本的解决,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只剩下了一个问题——北方的匈奴问题。

汉武帝之所以被称为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主要是因为他在位期间,汉朝打败了匈奴,尽管没有彻底解决匈奴问题,但在历史上来说也是第一次解除了匈奴(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的战略威胁。

当然,对汉武帝最大的争议就在于,解决匈奴问题的代价太大了,把一个富裕的国家硬生生地给打成了穷国。

我们都知道,打仗最需要的是钱,汉武帝初期的时候虽然国家积累了70多年,但是这些钱也很快就在战争中消耗掉了,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投入战争,汉武帝任用了桑弘羊这位饱受争议的人物,也正是桑弘羊担任汉武帝的财政大臣期间,他帮助汉武帝解决了对匈奴作战的财政问题。

怎么解决的呢?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恢复了国家专营制度,这个制度其实最早是从春秋时期的管仲开始搞的,就是只能由国家来经营某些产业,然后国家从这些产业中赚取利润弥补财政。管仲所在的齐国实行的是盐铁专营。就拿盐业的专营来说,当时齐国有很多优质的盐田,管仲规定这些盐田普通百姓不得介入,如果普通百姓左脚先进去了就砍左脚,右脚先进去了就砍右脚,用这样严苛的法律保证了国家对盐业的绝对控制。当时齐国政府将一些盐田交给私人经营,然后只能由国家从这些私人手中统一买入他们产出的盐(盐商除了政府,不能把盐卖给其他任何人),再将这些盐拿到市场上去贩卖,当然在市场上也只能由官府卖这些盐,私人是不能卖的。由于盐是必须品,所以国家经营这样的产业自然是大发横财了。当时齐国实行了盐铁专营,到了汉武帝时期,又多了一项酒类的专营。

那么为什么要实行国家专营制度呢?其实对于国家来说,如果直接征税(这是最后的手段),那么老百姓一般都会怨声载道,但是如果国家专营某些产业,便不容易被老百姓察觉到,这就是所谓的“薅最多的羊毛听最少的羊叫”,其实国家专营就是一种变相的税收了。

▲桑弘羊虽然为汉武帝解决了财政问题,但民间也因为桑弘羊的政策而民怨沸腾

第二是实行了“均输”和“平准”,所谓的“均输”就是国家统销统购,比如就当时各地的贡品来说,通常都是当地价格最高的物品,由于当时交通条件有限,运输成本很高。汉武帝便采取了“均输”的做法,将各地土特产按照市场价由国家统一收购,再将这些物品卖到不出产这些物品的地区高价出售。

而“平准”法就是国家进行物价管控,由国家来买卖物资以平衡物价。通过“均输”和“平准”,国家建立了一个完善的商业体系,并从中获取了大量的利润。很快国家的粮仓里就堆满了粮食,获得的盈利就有五百万匹帛(当时帛可做流通货币)。

当然,这两个措施还只是常规手法,但是汉武帝的战争打到后来的时候,即便是通过国家专营以及“均输”和“平准”,都无法满足对匈奴作战的军费问题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汉武帝实行了第三个政策,也是最为要命的一个政策,那就是“算缗”,这个政策是由桑弘羊提出来的,意思就是老百姓自己到官府去登记自己的财产,然后按照登记的财产数量来征税,等于就是向老百姓征收财产税了,原则就是财产越多的人缴的税就越多。刚开始的时候人们都瞒报了自己的家产,毕竟碰到这种事情,人们一般都不愿意去缴税,瞒报也是正常的事情。后来为了把税征收上来,汉武帝发布了“告缗令”,意思就是如果有人瞒报了财产,你到官府高密了,那么这个瞒报家产的人的家产就会全部被充公,告发的人也可以得到被告发人的一半的家产。此令一出天下震动,一时间到处都是告发的人,无数的家庭也因此而走向了破产。这场运动推行三年后,全天下中产以上的人大多都被抄家,国家虽然在这场运动中获利丰厚,但也自此彻底失去了信用。

可以说从汉初到汉武帝初期,汉朝休养生息了70多年,民间也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才逐步走拜托了贫困,整个汉朝的中产阶级家庭,其实绝大多数都是几代人财富积累的结果,但是在汉武帝一朝就全部化为了灰烬。经过汉武帝的折腾,之后民间无论是投资还是消费都非常地低迷,人们失去了对政府的信用也就不敢投资了,基本上有多少钱就马上消费掉了,资本也长期积累不起来,由于资本积累不起来,消费从长期来说也就好不到那去了。汉武帝的晚期,全国到处都是叛乱,被逼的走投无路的人不得不举起了反抗政府的旗帜,汉朝面临着亡国的危险。

因此到了汉武帝的晚年,他才意识到自己政策的错误,才开始把重点转移到了民生上来,同时对匈奴减少了战争,也就大幅减少了政府的开支,开始与民休养生息,汉朝才得以在他之后又延续了下去。

这就是汉武帝时期的穷兵黩武。

后期出现诸多军事失败的原因分析

那么汉军为什么前期打的很好,能够封狼居胥,但是到了后期就接连被匈奴打败了呢?其实我认为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汉武帝晚期的时候汉朝已经没有优秀的将领了。在汉武帝前期我们都知道,有两位天才般的统帅,卫青和霍去病,历史很奇怪,有时候很长时间不会出一位名将,但有的时候名将接连在同一个时期出现,汉武帝前期就是如此,除了卫青和霍去病,在汉武帝前期还有著名的飞将军李广,在加上汉武帝前期国库充盈,百姓富足,国力雄厚,在拥有一堆精兵良将的情况下能打赢匈奴也不是很大的问题。但是到了汉武帝的后期,随着前期优秀将领的逐渐凋零,汉武帝手上已经没有能打的将领了。

▲前期的汉武帝就跟中了奖似的,百年难得一遇的将才同时出现了两位

后期重用的“贰师将军”李广利其实只是一个能力一般的将领,让他统领一支部队应该问题不大,但是要他当三军统帅问题就大了,他其实不具备当统帅的素质,或许是用外戚用的上瘾了,汉武帝前期的卫青和霍去病都是外戚,“贰师将军”李广利也是外戚,汉武帝便重用了他。但就是这位李广利,带着7万汉军被匈奴人击败,他本人也可耻地战败投降了。

这是汉武帝后期军事上接连战败的第一个原因,没有优秀的将领。第二个原因在于汉武帝晚期的时候国力也大不如汉武帝前期了。在汉武帝前期可以说要粮有粮,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可是到了后期来说,因为长期的征战,整个国家早已掏空,民生凋敝,无论是均需还是人员,都没有汉武帝前期那么容易征收,在国力衰落的情况下自然就不能如前期那样动不动就动员几十万人参战,也无法凑齐如前期那么多的战马对匈奴人作战了。

第三个原因在于匈奴人改变了战术。因为汉武帝前期匈奴人基本被汉武帝打怕了,他们也知道了汉军的厉害,因此在遇到汉军主力的时候一般都不会与之交战,只有在有把握获胜的情况下才会与汉军作战,这就让汉军十分头疼了。而且整个匈奴人活动的地域非常广阔,只要匈奴人不愿意与你交战,基本你是很难找到他们的。而当时的汉军又不能长期驻扎在草原地区,所以汉军主力一到了草原匈奴人就跑了,等到汉军走了匈奴人便又回来了。在汉武帝晚期,汉武帝本人曾经亲率数十万大军到草原地区搞了场声势浩大的武装游行,希望能与匈奴人决战一场,不过匈奴人就是不出来与汉武帝交战,汉武帝最终也只能无功而返了。

那么说了这么多,再说一下,匈奴人值得汉武帝跟他们打一辈子吗?其实还真没必要,因为当时的汉朝根本无法彻底征服匈奴,要彻底征服匈奴就必须对匈奴人的地盘也就是今天的整个蒙古高原地区实行长期的军事占领。而当地的粮食产出非常少,匈奴人的地盘太大,要实现长期军事占领基本得几十万大军长期待在蒙古高原,这样一来光是几十万大军的后勤供应就无法实现。

所以对于中原王朝来说,解除北方游牧民族对自己的战略威胁就可以了,再多的战争也没有必要。战争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获得收益的战争,比如占领对方的地盘后,对方地盘的经济产出能够弥补战争开支,这样的战争只要打赢了都不会吃亏;另一种就是只有支出没有什么收入的战争,比如对战匈奴,即便是打赢了也得不到什么,要匈奴人的土地?当地的经济产出还不够军队给养。抢他们的?匈奴人其实也没多少财产,所以汉武帝和匈奴人打了几十年,才会把一个富国打成穷国,尽管他赢了很多次,但每次都是只有支出没有收入的战争。

其实也幸亏汉武帝晚年认识到了问题,转变了治国方略,才续了汉朝的命,不然汉朝还真的有可能在汉武帝时期就灭亡了。

9

匈奴善骑射,马上功夫了得。汉军征战多年,也积累了匈奴作战的特点,卫青、霍去病就是对战匈奴杰出的代表人物。

10

这个就宣示了一种汉民族作为平民立国的“血不流干,不死不休”的精神内涵。

按普通平民百姓的话语,应该是“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通常情况我都会忍耐,忍无可忍的时候,只要下定作战的目标,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汉王朝对匈奴作战,就是压迫与反压迫,征服与反征服的关系,输也要打到底,不以胜利为目标,而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尽管付出很大,牺牲很大,但目的只有一个:“把敌人打怕,让他以后不会再产生侵略你的想法!”

汉武帝以来,匈奴势力进入了蛰伏,但一旦没有了战争的压力,匈奴势力就会再次挥舞他的利爪,所以匈奴人刘渊以与汉王朝存在亲属关系(“和亲”)为由建立了“后汉”政权。

虽然汉武帝对匈奴作战,是有穷兵黩武之嫌,但这是战争,就必然有其残酷性,杀人三千,自损八百,要获得“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声誉,必然是要有所牺牲的!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廉价的和平注定不能维持太久的局面,匈奴的目的也很现实,他要不停的搔扰汉王朝,让汉王朝习惯于被压迫,使匈奴人具备“狼??性”,而使汉王朝具备“羊??性”,使匈奴人侵略汉王朝的特性成为食物链的一环,所以暂时的胜利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只有一刻也不松懈的进攻才是王道,因为汉武帝知道:便宜没好货。

这个与朝鲜战争的意义类似,虽然战争的胜果没有完全取得,但可以产生把对手彻底打怕的信念,却也是值得的,中国当代社会的尊严,是打出来的,不是讲理讲出来的。

而甲午战争中,清王朝放弃了在日本????本土作战的思想,没有展现出“血不流干,不死不休”的民族气节,现在看来是极大的败笔,因为有可能日本还会追着我们来签订日本式的《马关条约》,向清王朝赔款,而且“琉球”我们说不定也早就收回来了,今天也就不存在“钓鱼岛”争议了。

故此,严格来说,汉武帝的行为,不能简单视作侵略性质的穷兵黩武,应该客观视之为防御性质的“御敌于国门之外”,就是把战场开辟在敌方国土上,不要一味的在本土防御,因为那将防不胜防,结局不堪设想。

所以,有时候,表明自己敢于“亮剑”,也可能使对手掂量掂量,不敢轻易开战,反而会取得和平的效果,后来汉王朝就是打了败仗也无所谓,因为汉王朝的主观战略目的,就是将匈奴经济彻底拖垮,同时消灭其有生力量。

客观上说,正因为汉武帝的穷兵黩武,才换来了西域的和平,匈奴人像秦王朝时一样,再也不敢“南下而牧马”!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