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西汉武帝晚年,年迈的汉武帝正在甘泉宫中修养,突然,耳边传来内侍的声音:”陛,陛下,前线军报。“内侍似乎知道了些什么,眼神中充满着闪烁。武帝一面拿起军报,一面疲倦的挥了挥手,内侍瞬间松了一口气,飞也似的推出门外。然而 当武帝看完拿份军报后,整张脸如同黄土高原般,皱纹如沟壑纵横在武帝的脸上显得尤为明显。“混蛋!真是蠢货,我大汉的脸面都被他给丢光了!朕当初怎么会用了这样一个人啊,这事传出去,朕就是个昏君啊!”屋内传出汉武帝愤怒而凄凉的声音,人们不禁感叹:“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如今是真的老了!”
年迈的汉武帝刘彻
军报中让汉武帝生气的人叫李广利,是武帝时期继窦氏,王氏,卫氏外戚之后又一大外戚家族李氏外戚的领军人物,也是武帝执政后期最倚重的大将。但如今,他居然在前线带着七万汉军投降匈奴,造成了武帝即位以来打击匈奴的战役中损失最大的一次失败。那么,武帝一生虽然穷兵黩武,却狠狠的打击了匈奴,保护了北方边境,到了晚年为何汉军对匈奴连吃败仗呢?
一·战争性质的变化
汉武帝一生执政五十四年,其中对匈奴作战的事件就长达四十四年,从不完美的马邑之谋开始,到轮台罪己结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而在岁月流逝的过程中,汉朝对匈奴的作战性质也在发生着变化。
汉武帝即位之初,汉朝对匈奴一直委屈求和,在看似和平的外衣下,包含着汉朝臣民对匈奴无尽的国仇家恨,当初汉高祖刘邦时曾率领步骑三十万北伐匈奴,却被匈奴冒顿单于包围在山西白登山上七昼夜无法脱身,最后靠着贿赂匈奴单于妻子得以逃出生天,为防止匈奴入侵,与匈奴达成了屈辱的和亲协定,不仅要把汉朝的公主送给单于为妻,还要送上大批礼物,此所谓家恨;汉匈双方虽然在这之后并没有爆发大的冲突,但匈奴野性不改,汉朝北方边境的云中,上谷,代郡,渔阳等地屡次遭到匈奴入侵,占我国土,杀我百姓,掠我财货,此所谓国仇。在长达七十多年的国仇家恨之下,汉武帝发动了对匈奴的反抗战役,是正义的反抗性质的战争。
七年,匈奴攻韩王信马邑,信因与谋反太原。白土曼丘臣、王黄立故赵将赵利为王以反,高祖自往击之。会天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遂至平城。
——《史记.高祖本纪》汉朝对匈奴的三次战役示意图
在汉武帝出色的指挥下,汉匈双方先后经历漠南战役,河西战役和莫北战役。匈奴的军事力量遭到了大幅度削弱,已无法对汉朝进行大规模的入侵和威胁,但汉武帝并没有选择放弃打击匈奴,为的却只是汉武帝自己的文治武功。此时的战争性质已经从正义的反抗战争变成了好大喜功的侵略战争,战争本身已经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
正如贾谊在《过秦论》中所写的那样: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正是此理。
二·将星陨落,无人可用
能让汉武帝在执政前期敢于对匈奴发动大规模战争并屡战屡胜,除了文景之治所积累的大量财富外,很重要的一点便是汉武帝发现了双子将星——卫青,霍去病!
卫青奇袭龙城,打开了汉朝对匈奴作战胜利的大门,又收复河套平原,保护了京城长安的安全,漠北战役,卫青与匈奴单于主力交战,斩杀敌军一万九千人,逼的单于被迫北遁。霍去病年少入伍,初战告捷,斩杀匈奴千余人,又在河西之战打败匈奴休屠王,浑邪王,使河西走廊正式纳入汉朝的版图,匈奴人悲情的歌唱着:失我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兴旺。漠北战役,霍去病一路追亡逐北,歼敌数万,到最后封狼居胥,这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
骠骑将军去病率师攻匈奴西域王浑邪,王及厥众萌咸相奔,率以军粮接食,并将控弦万有馀人,诛獟駻,获首虏八千馀级,降异国之王三十二人,战士不离伤,十万之众咸怀集服,仍与之劳,爰及河塞,庶几无患,幸既永绥矣。
——《史记.卫将军骠骑将军列传》双子将星——卫青和霍去病剧照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卫青在霍去病崛起后逐渐受到汉武帝的冷落,生涯晚年卫青再也没有踏上过战场,一直到公元前106年因病去世。而霍去病则更像一颗流星,年纪轻轻立下不世之功,爵封冠军侯,却在年仅二十四岁时便突然逝世。没有了卫青和霍去病,汉武帝就失去了进攻匈奴最锋利的两把长矛,缺乏出色的将领,武帝晚年的对外战争自然是败多胜少了。
三·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在卫青和霍去病之外,汉武帝也曾想过培养其他将领,但汉武帝却接连用人不当,以致累死三军,这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1.出色的外交家,草包的将军——张骞
说起张骞大家都很熟悉,正是在张骞的努力下,先后两次历时数十年的出使西域,才开辟了这条横跨欧亚大陆长达万里,历时两千年的丝绸之路。
我们知道,张骞是一个著名的外交家(严格意义上也算不上出色,毕竟他两次出使西域诸国的任务都没能完成)汉武帝一来是被张骞的忠诚所感动想提拔他,二来是觉得张骞曾多年滞留匈奴,对匈奴应该非常熟悉。于是派张骞攻打匈奴,可汉武帝这回却看走眼了,外交家做起大将军来却是个门外汉草包,他与李广出兵右北平,结果李广率先出发被匈奴包围,前来救援的张骞却贻误战机,致使李广所部损失惨重,汉武帝一怒之下罢了张骞的官。
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皆击匈奴。郎中令将四千骑先至,博望侯将万骑在后至。匈奴左贤王将数万骑围郎中令,郎中令与战二日,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博望侯至,匈奴兵引去。博望侯坐行留,当斩,赎为庶人。
——《史记.卫将军骠骑将军列传》张骞不是一个好的将军
2.外戚发家,无能之辈——海西侯李广利
相比于张骞,汉武帝后期宠幸的李广利才真正让汉武帝颜面尽失,张骞好歹出使西域,外交方面有所建树,而李广利则纯粹靠裙带关系上位的。
虽说卫青和霍去病都是外戚身份,可人家打起仗来那是有真本事的,李广利做起将军远远赶不上前面二位。汉武帝因为宠幸李广利的妹妹李夫人,卖个人情让李广利出兵大宛国夺取汗血宝马(实际上汉武帝是想封李广利为侯,但汉高祖刘邦曾经立誓:无功不能封侯,所以带着精锐攻打大宛国纯粹是走个过场)结果李广利愣是损兵折将,呆在敦煌不敢回来,一直到汉武帝增兵才拿下大宛,得了个海西侯的爵位。后来又安排李广利打击匈奴,李广利更是败多胜少,最后因为急功近利中了匈奴单于的埋伏,被迫投降匈奴,还葬送了七万汉军,可以说是典型的无能之辈。
草包将军李广利
四·武帝昏庸,百姓受苦
太史公司马迁一生最大的耻辱就是为将军李陵辩驳,激怒了汉武帝被处以宫刑。李陵事件成为武帝晚年执政生涯的一个缩影:武帝已经开始昏庸,忠奸不分!
对于李陵事件,只要你认真想想,实际上又是汉武帝制造的一起冤案,李陵以五千人马对抗匈奴八万骑兵,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已经坚持到了极限,即使是真的投降也是无奈之举,更何况李陵当时并没有决定真正投降匈奴。但对于汉武帝来说,李陵投降事件最大的问题是伤害了汉武帝的面子,作为天朝上国的军队居然会投降别国,这是汉武帝认为绝对无法容忍的,不仅诛杀李陵三族,连求情的司马迁也惨遭毒手,逼的李陵原本的假投降变成了真投降,连后期霍光想让李陵回到汉朝李陵也选择了拒绝。
汉武帝逼反了李陵
同时,打仗又是一个非常烧钱的事情,汉武帝除了对匈奴用兵外,还东征百越,南取夜郎,西攻西域,又封禅泰山,赏赐将士财务,即使汉武帝继承的是他祖父和父亲留给他的殷实家底,没几年也被汉武帝花的一干二净,为了继续自己的丰功伟绩,汉武帝只能想办法搞钱,他把矛头对准了老百姓。
首先是货币种类上,汉武帝改为发行五铢钱,并进行了多达五次的币制改革,货币的变更率非常大,使得老百姓手里的钱越来越少,越来越不值钱,而中央政府则通过一次次货币改革从老百姓手里套钱。
其次是盐铁官营,汉武帝将当时最赚钱的铸钱,冶铁,酿酒,晒盐等几大产业收归国有,由国家统一经营,客观上打击了地主豪强,但为了赚钱汉武帝把价格定得过高,普通老百姓买不起食盐和铁器,平日里只能用木制农具耕作,饮食上吃淡食,不仅严重的降低了生产效率,还严重威胁了人们的健康。
桑弘羊的盐铁官营给汉武帝大肆敛财
最后是打击地方势力,地方上的诸侯和地主众多,这些手握财产的人对汉武帝就像一头头猎物,汉武帝以各种方式来夺取他们的权力和资产,如因酎金一事一次剥夺了上百位侯爵,又把那些犯了罪的地主发配到茂陵居住,收没他们的财产。
武帝的这一系列举措对加强中央集权和获取大量资金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武帝在执行这些指令时打击地主的同时却漠视了老百姓的利益,导致即使武帝打败了匈奴但老百姓的日子却因为政府的欺压过的并不好,没有了百姓的支持,战争自然也是以失败告终,最终无法进行下去。
五·迷恋方士,巫蛊杀人
今天,我们常常拿秦始皇与汉武帝相比较,除了两人都立下丰功伟绩之外,两人的残暴程度比起来也是不逞多让。秦始皇焚书坑儒,杀尽天下儒生,汉武帝则在自己晚年搞了一个巫蛊之祸,因此而受牵连者数不胜数。
原本,巫蛊之祸就是汉武帝一个错误的想象所引发的一场错误的行动,在这场灾难中,除了以卫子夫和太子刘据为首的皇亲国戚遇害外,一批功臣宿将也成为了冤案的牺牲品,如丞相公孙敖,公孙贺等,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没有战死在对外战争的沙场上,却死在了汉武帝的屠刀之下,岂不可惜。
冬十一月,发三辅骑士大搜上林,闭长安城门索,十一日乃解。巫蛊起。二年春正月,丞相贺下狱死。夏四月,大风发屋、折木。闰月,诸邑公主、阳石公主皆坐巫蛊死。
——《汉书.武帝纪》以公孙敖为首的一批大将惨死在巫蛊之中
因为巫蛊之祸,李广利的家人也被捕入狱,为了赎回家人的罪过,在前线指挥的李广利不顾实情贪功冒进,导致七万汉军被包围,从而造成了汉匈交战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失利。这里李广利固然难辞其咎,但汉武帝本人也要负很大的责任,只可怜那七万汉军儿郎,从此他们的灵魂远离故土,长埋在荒原大漠之中。
结语:
峰峦如炬,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战争的最后没有胜利者可言,受苦的只有双方的百姓,可谁又会为百姓着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