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提问官和问答!
自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以来的几千年时间里,封建社会建立的政权统治时间多则几百年,少则几十年!
而往往在历史上改朝换代的时候,总会有一群有勇无谋,财大气粗的造反派,比如说钱缪、张士诚、方国珍,黄巢等等,而他们的职业就是“私盐贩子”!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他们会投入到造反的运动中呢?
第一点就是封建社会盐业的专营制度,促使了私盐贩子的快速起家!
熟读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在春秋时期以前,当时的统治者们是可以让他们进行自由的私人交易的。
当到了春秋时期的时候,齐国的相国官仲就提出了著名的“官山海”,也就是食盐业的专营制度,。朝廷要对食盐进行统一的销售,不再让私人交易食盐!
《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桓公既得管仲……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说。”
后来经过慢慢的发展与完善,食盐的专营制度让朝廷的国库慢慢的充实起来,相反的就是国库充实了,可老百姓遭罪了!
食盐的专营制度下,朝廷统一的从盐户手里收购食盐,再进行全国的统一销售,当时收购的时候比如说是一块钱一斤,到了统一销售的时候就是一斤十块钱了!价格翻了十倍!
可想而知食盐专营给国家带来的税收有多大。
据《元史》记载:“国家经费,盐利居十之八,而两淮盐独当天下之半。
也就是这时候,有些人就开始坐不住了,就开始打起了贩私盐的注意了!
食盐的利润之大让他们开始冒险进行食盐的贩卖,当时的法律极其严格,只要抓住盐贩子就是杀头,但是利益的驱使下,他们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当然了,既然是贩私盐,首先要有人手,这些人在长久的贩盐之路上,就开始慢慢的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个势力!
第二点就是造反的优势!
首先他们这些人基本上都是过得刀口舔血的日子,说不准哪天就被抓了,因为当时的法律相当严格!
那么说这些人也不是真的草莽匹夫之人,首先一个领头的人肯定是个能人,不然没几天功夫就被朝廷灭了!
再一个就是这些人做的私盐贩买利润相当大,就国家而言,国库一半都是由盐业来充实的,你想想在个人手里会累计多少财富,再说了当时的食盐制造水平不高,成本也没多少钱,得到的利润却相当高。
财富的累积也是他们在造反的时候有更多的优势,比如说招兵买马,疏通关系之类的!
第三点就是官逼民反是导致私盐贩子造反的直接原因!
看起来好像是跟问题没有多大关系,可是仔细想想,私盐贩子都是什么人?就是为了利益的老百姓对吧?
那么他是既然是为了利益去做这种抓住就被杀头的买卖,那么利益不能最大化的时候他们能善罢甘休?
首先第一个就是私盐贩子都是被朝廷活活逼出来的,如果说朝廷对于价钱提的不是那么离谱,老百姓犯得着去干这事?
据记载,唐朝朝廷为了后期的战争,一次次的提高食盐价格,比如说开始的时候十块钱一斤,后来是二十块钱,再后来就是五十块钱,战争加剧了,朝廷的钱不够了,那么就再提高价格,一百块钱一斤。
你要知道,食盐这个东西虽说需求的很小,但是表示这个东西不能没有,人只要没有了食盐的摄入,一两天人就出问题!
所以你想想,老百姓辛辛苦苦制造的盐,朝廷反过来用几十上百倍的价格再反卖给老百姓,谁能受得了!
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官逼民反的局面了!
私盐贩子的造反结局!
私盐贩子的造反结局都是昙花一现,像是大海里的一滴水,从古至今盐贩子造反没有一个是成功的,最厉害的黄巢起义结局不还是一样的失败了。
归根结底,这些社会最底层的人们造反是为了利益和最基本上生活保障,没有远大的目光,也没有长远的考虑,打仗就只是打仗,从不考虑后勤保障的问题。
这也就是他们有那么多优势却往往都以失败告终的原因吧!
总结:
食盐的专营制度虽说有利于封建社会统治者能更好的快速发展,却也导致了基层人民提基本的生活保障!
这也造就了封建社会的改朝换代都会有私盐贩子起兵造反的事总有发生了!
总的来说,食盐专营制度的开启,有利也有弊,但是对于封建社会里王朝的统治权有着极大的好处,它进一步的巩固了皇权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