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蒙古灭宋是顺理成章的事,辽朝并不具备灭宋的实力,只能和宋朝势均力敌。金朝在南宋前期也不可能灭掉宋,要不是宋高宗的十二道金牌,岳飞收复中原的梦想也不可能破灭。

宋辽战争

北宋建立后,山西还有一个北汉政权,当时辽占领幽云十六州,宋朝要收复幽云十六州,就要先灭掉北汉。

964年,宋攻打北汉,辽派6万军支援北汉,是宋辽之间首次大规模作战。968年,宋再次攻北汉,辽又出兵援北汉,被宋军击退。由于辽军的支援,宋一直不能灭北汉。

979年,宋太宗亲自率军攻打北汉。宋军先击溃支援北汉的辽军,然后猛攻太原,北汉皇帝刘继元被迫投降,北汉灭亡。之后是宋辽长达25年的战争,双方互有胜负。

1004年,辽在攻宋失败的情况下,请求议和,宋真宗同意了。之后双方一百多年无战事,直到辽灭亡。

宋金战争

金灭辽后,开始攻宋,1025年,金兵十万南下攻宋,抵达汴京,宋钦宗被迫议和。1026年,金兵再次南下,攻破汴京,掳走宋徽宗、宋钦宗和皇室成员三千人,北宋灭亡。

宋高宗即位后,为了阻挡金兵南下,启用了岳飞、韩世忠等将领,还有民间自发组织的抗金义士,打得金军节节败退。

正当岳飞要准备收复失地的时候,宋高宗为了向金请求议和,连发十二道金牌,叫他班师回朝。宋高宗杀害岳飞后向金议和,之后双方数十年无战事。

宋蒙战争

1234年正月,蒙宋联合灭金。金国灭亡之后,蒙古发兵南下,击退中原宋军,蒙宋战争开始。

1235年,窝阔台汗下令攻宋,蒙古数十万大军对南宋发起全面进攻,蒙宋激战数年,大小上百战,双方均伤亡惨重,蒙古退兵。

1259年,蒙哥汗率军与宋军大战于合州钓鱼城,战事不利,蒙哥汗身死钓鱼城下。

1279年,宋元双方在崖山外海进行了崖山大海战,史称“崖山海战”,宋军战败,陆秀夫抱着8岁的宋末帝跳海而死,宋灭亡。

南宋灭亡是因为蒙古实在太强了,宋蒙战争打了几十年,南宋全体军民齐心抗敌,誓死不屈,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最佳贡献者
2

因为蒙古政权与辽、金政权的本质不同,蒙古政权自建立到发展就是一部“侵略史、扩张史和征服史”其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贪婪的本性,野心也是毫不掩饰,征服的欲望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宣泄着。另外,不可否认的是蒙古军队拥有强大的骑兵部队。这种机动性强的部队,往往在冷兵器时代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可以说无往而不利。以上这两种原因促使了蒙古可以灭掉金朝,进而灭掉了南宋。

  • 换句话,蒙古政权有这个资本,来支撑其野心的不断实现,征服一个又一个民族和国家。

蒙古政权起于蒙古高原,继承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诸多优点。一般,游牧民族大多逐水草而居,生活在一个相对严酷的自然环境中,身体素质比起其他民族来说,强了不止一点,而且天生就有一种与天斗的豪情。如此,衍生出了一种人人都有的“征服欲望”,只是蒙古政权更为强烈而已。再加上,当时金王朝对蒙古人民的残酷压迫,导致这种反抗压迫的精神与传统的征服欲望产生了结合。遂而,出现了一种新的政治诉求,那就是“既要反抗压迫,又要不断变大变强”。于是乎,在这种政治诉求的驱动下,铁木真出现了,带领着蒙古军队征伐了一辈子,直至死在了西征的路上,成就了一段“成吉思汗”的佳话和传说。

“成吉思汗”起于被压迫,落幕于征服的途中。铁木真顺应蒙古人民的诉求,开始了武装反对压迫的军事行动。经过多年的积蓄发展、佯装示弱,终于在金王朝最为虚弱的时候,接受南宋的建议,南北夹击灭掉了金朝。这时,蒙古大军已无需掩饰自己的野心了,顺道挥兵南下进而灭了南宋。不得不说,南宋还是太实诚了,以为灭了金王朝,北方就没有边患威胁了吗?恰恰相反,正是由于没有这个抵抗蒙古入侵的第一线———金王朝的存在,在面对蒙古大军的虎视眈眈,再加上南宋小朝廷的软弱无能,其下场是注定的,就是被元所灭,成为了蒙古政权顺势入主中原的踏脚石。

至于辽、金政权相较与蒙古而言,为什么没有灭掉宋?其原因或许是在等待时机,亦或者无暇分顾。宋辽对峙时,双方签署了澶渊之盟,而金也正在快速崛起。金取辽而代之后,宋金发生了多次战争,最著名的就是岳飞抗金战争了。虽然,金对宋发动的战争,侵蚀了宋的半壁江山,但是也没能灭掉宋。后来,宋金议和达成,之后双方再无大的战事。而这时,一股新的势力在悄然崛起,蒙古政权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了他的“侵略史、扩张史、和征服史”,其造成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总之,蒙古之所以能灭掉南宋,归根结底是其侵略的本质使然,再辅以强大的武力来完成的。另外,其统治中国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为了搞“征服”中国。不幸的是,居然还实现了,可悲可叹!

3

金灭北宋就有一点偶然,当时宋朝政完蛋,皇帝不咋地,奸臣还当道,掌兵权是一个小白,且城池没有啥屏障。

???? 到了南宋就不一样了,真的防守很屌的,以岳飞为代表的人掌权呢,军纪还贼严明,百姓抵抗之心也坚决,几次破了金的南侵,使得金发现南宋不好惹,就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辽就有点惨了,是上面这俩合伙给干了,所以就没什么说的

蒙古打宋近五十来年,当时蒙古强兵攻占别的国家没有这么长时间的,这也足够南宋骄傲了。但骄傲归骄傲啊,蒙古是足足熬掉了大宋最强的一代人方得其手,包括赵葵、孟珙、章梦飞、文天祥、张世杰等狠人,现在只能歌颂一下他们的气节罢了。然后忽必烈在步步为营,不断削弱南宋的实力,最后南宋小皇帝投降元朝,虽然此后还有一些残余势力,但实际上元朝已经完成了对宋朝的征伐。


4

蒙古相对于辽金有更高明的战术和战略

蒙古和辽金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是游牧民族,且游牧民族的特点就是高机动性,对阵步兵有绝对优势,骑兵最适合在广阔的平原作战,骑兵缺点是不适合攻城,不适合在山地丘陵河流沼泽地区作战

因此尽管辽金能依靠骑兵在宋朝境内来去自如如入无人之境,但是面对宋朝军队龟缩在各种险要关口,坚固的城墙内,辽金的骑兵也无可奈何,且宋朝在开封常备数十万禁卫军,宋朝依靠数量上优势,使辽金肯定无法突围突袭开封,而金国灭亡北宋是一种侥幸,因为宋微宗害怕反抗会激起金人报复,因此让勤王军队全部撤离,等于城门打开让金人进来,结果当时不会让金人失望宋朝皇室被一锅端了

因此宋朝利用兵种数量上的优势集中兵力进行防守,辽金骑兵也无法彻底击溃宋朝,只能利用骑兵劫掠,恶心一下宋朝,但是蒙古人却不同了

蒙古人拥有比辽金更高明的战略

1237年蒙古率80万精锐进攻淮西地区,想凭借优势兵力平推南宋,但是宋军虽然进攻方面不行,但是防守确实很厉害,宋军利用淮西地区河网及坚固城墙两次挫败蒙古人,斩敌数万,因此蒙古正面硬钢宋军的策略失败,因此蒙古开始调整对宋作战策略

蒙古实行大迂回包抄策略,从甘肃一带进军关中,用50万大军突破汉中,占领汉中,同时掉头进攻吐蕃、突袭大理,继续往南占领越南,然后顺势北上进入两广湖南,并直插襄阳,进入南宋腹地,宋军依赖的长江天堑顿时失去优势

蒙古人拥有比辽金更高明的战术

蒙古人之前的游牧民族在面对中原士兵多以骑兵正面冲锋击散步兵队型,从来使步兵方阵大乱,而蒙古人在西征时面对不同的敌人研究出了各种不同的对敌战术,使蒙古人在阵地战处于无敌状态

①蒙古人拥有最先进工程器械

然而在面对宋军坚固的城墙及防御工事时辽金都无可奈何,但是蒙古人却拥有一种无坚不摧的攻城利器,那就是回回炮,回回炮射程500米,能够发射300公斤的重物,回回炮能在宋军射程外安全地发动对宋军城墙的毁灭进攻,因此在回回炮面前宋朝任何防御工事都不堪一击

②蒙古人拥有各种战船等水上作战工具

靖康之耻后金国乘势追击赵构,赵构坐船在海上飘荡一年多,就是心在金人没有宋军先进的战船,也不擅长水战,但是蒙古人确实水路通吃,蒙古占领四川后在长江上游打造战船数千艘,并训练大量精锐水军,到后期蒙古人拥有完全不弱于宋朝的水军,宋朝最后依赖的战术优势荡然无存

因此,宋军正面对战打不过蒙古,坚守防御蒙古人又有工程器械,水战蒙古人也有不弱于宋朝的水上力量,因此在战略战术上宋军完全被蒙古人全方位压制

5

这其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来分析一下。

辽vs宋

辽国时期,宋朝的实力最强,辽是根本无法灭宋的。

宋朝虽然两次北伐幽云十六州失败,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但实力依旧很强,辽宋的边境在现在河北中部一带。

别说灭宋,辽国就连黄河都过不去。

辽圣宗以倾国之力才打到黄河北岸的澶州,就被宋军挡住了,而且后防空虚,许多城池如大名等都没有被攻克,随时会被宋军切断粮道和归路,所以见好就收签订《澶渊之盟》,得了点好处就撤退。

澶渊之盟后,辽宋两国都明白,自己无法彻底消灭对方,只好保持一种平衡状态。

辽国只占有汉地的边缘地带幽云十六州。

两国相安无事了一百多年,最终双双衰落,被金国一箭双雕。

金vs宋

北宋末年,腐败不堪,军队不堪一战。

当时金兵战斗力很强,迅速灭掉了辽国后,便南下渡过黄河,灭了北宋。

为了彻底灭了北宋,金兵还渡过长江,追击宋高宗赵构,但遭到了宋军的激烈抵抗,如韩世忠在黄天荡堵截金兵八十多天。

再加上南渡十将率领宋军激烈抵抗,金兵终于明白,自己无法彻底灭宋,便和宋朝以淮河为界,让南宋称臣纳贡。

南渡十将指的是南宋初期有名的十名将领,分别是刘锜、岳飞、李显忠、魏胜、韩世忠、张俊、虞允文、张子盖、张宗颜、吴玠,成为保护南宋的长城。

所以宋金相安无事多年。

虽然期间经过完颜亮南征,和南宋丞相韩侂胄北伐,都无法打破宋金对峙的局面。

两国实力已经达到了一个平衡。但国界已经从河北中部南下到了淮河,天下中分。

北方民族的势力已经深入汉地中原。

蒙古(元)vs宋

先看元世祖忽必烈的《下江南檄》,怒斥南宋权臣贾似道祸国殃民之罪,并指责了南宋的通货膨胀苛政。

内容如下:……堪嗟此宋,信任非人,处之师相之尊,委以国柄之众,世济其恶,真凶悖之贾充,谋及迺心,效奸雄之曹操,不学无识,舞术弄权,夸浒黄仅免其身,比河清莫大之绩,承君之宠,如彼之专,贪天之功,确乎不拔,惜官爵以摠宝货,苛条法以苦贤才,夺土田而无地可耕,变关会而物价溢涌,藉鄙猥者,伴食于庙堂,任反侧者,失兵于边徼,恬视雷星之召异,罔闻水火之降灾,满朝皆其私人,用将因其重赂,用白札而破世守之法,曲丹笔而容天讨之刑,民心已离而不知,天命将革而未悟,方且贪湖山之乐,聚宝玉之珍,弗顾母死,夺制以贪荣,乃承君宠,立幼而固位,以己峻功硕德,而自比于周公,欺人寡妇孤儿,反不如于石勒,深怀祸慝,恣肆奸邪,合正两观之诛,可纾百姓之怒。

贾似道弄权祸国,通货膨胀掠夺民财,人神共愤,可见当时宋朝内部已经矛盾重重了。

南宋统治集团其实刘整这个原金国降将,不断打击他。

刘整向临安朝廷申诉,毫无结果。

刘整又听到南宋的向士璧、曹世雄两位大将,被陷害而死。

刘整唯恐这种遭遇发生在自己身上“益危不自保,乃谋款附”,为了活命, 在1261年7月背叛宋朝,投降元朝。

刘整受到了忽必烈的重用,他提出的攻击襄阳,中央突破的战略方针,最终元朝消灭了南宋。

而南宋直到灭亡时,依然内乱不止,朝廷内部矛盾重重。

南宋这种自毁长城的王朝,不灭亡没有天理。

最终北方少民统一天下,占领了全部汉地。

6

感谢邀请。

宋朝兵制和指挥的各种弊病和缺陷,这并不意味着宋军就一无所长。在消极防御的战略影响之下,宋军比较擅长守城战,这也不能不说是一个战术上的优点。此外,南宋时擅长水战,这对抗击金军和蒙古军,也起了颇大的作用

与北宋军对抗的辽军和西夏军不善攻城,他们除了能击破一些兵力少,守备弱的小城寨外,对守备较强的城市,往往是无能为力的。杨延昭守威虏军,虽“城小无备”,因为用心防御,也终于使辽军溃退(《宋史》卷272《杨延昭传》)。时人称杨延昭守卫的威虏军为“铁遂城”,魏能守卫的静戎军为“铜梁门”(《皇朝类苑》卷56)。北宋分兵守城的战略固然是消极的:但在不少场合下也使辽军和西夏军无法长驱深入,只能实行沿边抄掠。澶渊之盟前夕,辽军在不能夺据多数城市的情况下,悬军南下,也是冒着归路被截,腹背受敌的巨大风险,故最后不得不签订和约。

金军不同于辽军和西夏军,能举行猛烈的攻城战。“金人野战,长于用骑”;“金人攻城,长于用炮”(《历代名臣奏议》卷334章谊奏)。金军的攻城器械包括火梯、云梯、对楼、偏桥、鹅车、洞屋等等,但最厉害的还是石炮。第二次攻击开封时,“城下列炮座二百余所”,“飞石如雨击”,“又用火炮燔楼橹”(《会编》卷66,卷68)。可知在辽金战争中,金军已学会了使用火药兵器。到南宋中期,金朝的火药兵器也有发展,如宋宁宗时攻打蕲州,还使用铁火炮,“每一炮继以-—铁火炮,其声人如霹雳”(《辛巳泣蕲录》)。

南、北宋之交,即使在兵败如山倒的形势下,宋朝仍然出现了坚守城市的战例。北宋末王禀指挥太原守卫战,坚持了二百五十多天,金帅粘罕的西路大军使用各种攻城器械,施展各种攻城战术,“悉为王禀随机应变,终不能攻”(《会编》卷53),只是在粮尽援绝的情势下,才最后陷落。太原府的守卫者,牵制住粘罕大军,使之长期不能南下,与东路的斡离不大军会师,延缓了北宋的灭亡。南宋初,赵立领导的淮东楚州保卫战,李彦仙领导的陕西陕州保卫战,都是顽强而壮烈的守城战,使金军蒙受重大伤亡。

宋军的战术特长,在与蒙古军作战时,表现得尤为明显。蒙古军也很能攻城,”专恃炮为长技,以数百人拽一炮,中楼橹立碎”(《后村先生大全集》卷141《神道碑·杜尚书》)。但是,如杜杲守安丰军和守庐州,王坚和张珏守合州,向士璧守潭州,印应飞守鄂州等等战役,却都使蒙古军遭到挫败。宋军存在种种弱点和缺陷,却仍使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军,遭受出师以来最顽强的抵抗,甚至连元宪宗蒙哥汗也死于合州城下。郝经“闻宪宗在蜀,师久无功,进《东师议》”,讨论“何曩时掇取之易,而今日图惟之难”的问题(《元史》卷157《郝经传》)。由于元宪宗大举猛攻的失败,使元朝一度丧失了吞灭南宋的信心。宋将刘整降元,提出灭宋计划时,“廷议沮之”,经他再三劝说,元世祖才对他说:“朕意决矣!”。(《元史》卷161《刘整传》)

南宋所以能长期对抗蒙古,一是善于守城,二是长于水战。刘整说,蒙古的“精兵突骑,所当者破,惟水战不如宋耳”(《元史》卷161《刘整传》)。在野战中,宋军完全不足以与蒙古的“精兵突骑”较量,而在守城战和水战中,却完全可以较量,甚至获胜。元灭南宋的关键决策人物不是伯颜,而正是降将刘整,刘整使元朝完成了重大的战略转变。第一,将主攻方向由四川转移到襄阳和樊城,并且避免强攻,施行长围久困;第二,编练了强大的水军。这两项转变产生了成效。元灭南宋的五次重大战役,即破襄樊之战,破夏贵大军的阳逻堡之战,破贾似道大军的丁家洲之战,破张世杰海军的焦山之战,崖山之战,或是水陆协同作战,或是单纯的水战。可见元朝不是采取相应的对策,制服宋军的战术特长,是无法取胜的;而偏安东南,支撑一百五十年的南宋,也终因元朝转变战略而亡国

7

要回答“蒙古为什么可以灭掉宋,而辽金两代都灭不掉宋呢?”首先得纠正一下不是蒙古灭掉宋,而是元朝灭掉宋,这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一,宋为什么是被元朝灭掉,不是蒙古灭掉

从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开始,他的传承是通过召开忽里勒台大会推选出下一任的大汗,从成吉思汗、窝阔台、贵由、蒙哥,四个大汗的传承都是忽里勒台大会推选出来。到了蒙哥汗还是代表着蒙古帝国来攻打南宋,结果被南宋在四川合州钓鱼城给打死了,他的死让蒙古帝国从此分裂,蒙古帝国旭烈兀统帅的第三次西征被迫停了下来,也可以说南宋救了当时的欧洲,要不很可能欧洲都要被蒙古给征服。这个时候因为蒙哥突然死亡,没有及时指定接班人,不过他们有推选接班人的制度,可以召开库里台大会进行指定接班人。现在有两个候选人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当时成吉思汗的直系子孙大部分支持阿里不哥,阿里不哥在和林举行忽里勒台大会,宣布继位为蒙古大汗。忽必烈也在开平后来的上都宣布为蒙古大汗,蒙古帝国同时出现了两大大汗,最后只能战争来解决,也是蒙古帝国第一次的内战。按照蒙古帝国传统,从蒙古帝国的继承制度上,忽必烈显然是违法的,对和林的蒙古传统势力来说,你这就是勾结汉人来造反的。这背后其时两人代表的蒙古帝国发展路线不同之争,阿里不哥代表着蒙古游牧文明本位主义路线,忽必烈代表要汉化融入中原农耕文明路线,最后是忽必烈胜出,如果阿里不哥胜出,南宋肯定抵抗到底,不会那么快被灭,被蒙古帝国统治的汉人也不会配合攻打,因为这是要把你农耕文明给消灭掉。忽必烈把阿里不哥平定后,主动融入农耕文明和团结汉地人民,立马从蒙古帝国改国号为大元帝国,最后攻打南宋,统一天下。忽必烈其实是把传统蒙古帝国给端了,代表汉地农耕文明自己建立了一个新的朝代,蒙古传统势力因为打不过,被逼无奈才表示臣服。也因为忽必烈的主动汉化,南宋的刘整、吕文焕才投降,南宋也才快速的灭亡。所以蒙古帝国和元朝其实严格意义来讲是不同的两个政权。

二,元朝和辽金所面对宋朝区别

辽国时期的宋朝,经过五代十国纷乱在统一汉人传统的属地,此阶段国力在上升期阶段,而辽国比宋早42年就已经建立,国力正是兴盛时期。宋太宗灭了北汉,北伐两次都失败,认识到无法灭辽国。到了宋真宗时期,辽国经过两次大胜,来劲了,于是辽圣宗和萧太后率领二十万军队要灭宋统一,结果辽主将被杀,初战不利,又有后顾之忧,也认识到此时还无法征服宋朝,所以辽无法灭宋,宋也无法灭辽,最后签订澶渊之盟,双方和平了近百年之久。

金国时期的宋朝,金国的建立时候兵力还不到万余人,自金国建立到把一个幅员辽阔的辽国给灭了,前后才不到十二年时间,可以用神速来形容,而要消化征服的辽国是需要一个时间的,他根本无意要打宋朝,只是宋朝应对失误,后来招致金国的入侵,从他把徽钦二帝给抓去北方,就可以看出他此时并无能力统治宋朝地盘,如果想统治,根本不需要抓走,肯定直接杀了,他带走又不杀就是为了后来的和谈有一个筹码,时刻警告宋高宗。因为靖康之耻,让宋朝惊醒了过来,有了中兴四将的崛起。等到金国消化辽国后,要想征服南宋,可是此时的南宋和之前北宋末期已经不一样了,宋朝变成了南宋开国时期了,先是金国认为南宋还是不堪一击,结果南侵失败,反过来南宋都认为北伐可以成功,而南宋开国皇帝因为有徽钦二帝的把柄在金手里,所以他力主议和,最后牺牲了岳飞,换来了绍兴议和。元朝时期的宋朝,已经是南宋末期,这个时期因为之前和金国议和索要高额的岁币,而且要拥有庞大的军队来防范金国,而此时的国力是北宋时期的一半,只能给老百姓增加赋税,搞得老百姓苦不堪言,国力渐渐日下。北宋末期还有比较大的国土来做空间换时间,现在国土缩小了一半,已经无法像北宋末期有一个缓冲的时间在起了。因为元朝碰到的是南宋的国力衰退期,而元朝是新刚建立的开国时期,国力上升阶段,这种力量对比差距越来越大,所以才被元朝给消灭。总结:综合元和辽金国力对比,辽时期还有西夏,大理,金时期更是有西夏,西辽,蒙古,大理,当元朝对南宋时,西辽、大理、金都被他陆续征服,所以元和辽金国力对比远远强盛于他们,又遇到南宋国力衰退时期,所以才被元给灭掉。周总理曾经说,如果南宋能够把军民运输到台湾,或者海南岛,像蒋介石一样败退台湾继续坚持,不要在崖山进行决战,也许会是更好的选择,如果能够这样宋朝也许还不能被元彻底灭掉。

8

冬雪秋风梅子雨,悠然观世看君名!大家好,我是君名。

感谢楼主的邀请,浅词拙见,敢请见谅。

两宋时期是中国经济文化的巅峰时期,然而正是在这样一个看似中华文明发展的黄金期之中,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却没有做到像汉唐那样做到万国来朝,开疆扩土。反而是政治军事上的缺点,使其羸弱不堪。

在中国的封建时期,中原汉民族建立的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矛盾冲突点。汉朝与匈奴,唐朝与突厥。而到了宋朝,直接面对的是辽国、金国、元朝三个游牧民族所面对的政权。那么这三个有民族所面对的宋朝,实际上都是一个在军事领域存在较大短板的宋朝。

在蒙古之前,辽金先后崛起,同样作为强大的游牧民族政权,却没有像蒙古那样直接灭亡宋朝,其原因究竟为何?下面就让我们来简单的分析一下。

首先大家如果细心观察的话,会发现宋朝存在的三百多年里,辽、金、蒙古等游牧民族对于宋朝一直持有的是进攻的态势,而宋朝的实际领土面积也在不断收缩。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假设:假如把中国的北方看成一个独立的政治空间,那么辽、金、蒙古就是在这个空间里面的交替出现的王朝,他们梦寐以求的是一个共同的目的,或者说任务就是:南下征服宋朝,掠夺大量的金银财宝及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资料。所以从这一点上分析,蒙古之所以能够彻底的征服宋朝,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辽金两国对于宋朝不断的进攻,一步步削弱了中原王朝的军事及国力。所以说辽金蒙古对于宋朝的征服是阶段性的,并非是蒙古一蹴而就。

我们来具体的了解一下:

第一个阶段。

辽国建立于公元907年,尤其首领耶律阿保机建国号为“契丹”。而就在同年,朱温篡唐,大唐帝国正式宣告灭亡,中原地区开始进入五代十国的乱世之中。由于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原王朝来抵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态势,游牧民族得以一步步在中原地区扎下根来。

公元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攻占汴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及后来北宋王朝的首都),灭亡了后晋政权。由此可知,辽国在其巅峰时期,其势力范围已经覆盖了黄河流域。

第二个阶段。

公元1125年,金国与北宋联合灭亡辽国,实际意义上统一了中国北方黄河流域。在宋金联合灭辽的过程之中,金朝统治者看到了北宋的军事上的孱弱,同时觊觎宋朝庞大的财富。于是在辽朝灭亡一年之后,也就是公元1126年。金国兵分两路攻破开封,灭亡北宋,侥幸逃脱的北宋皇子康王赵构在今河南商丘重建宋国,史称南宋。

然而金国并未就此停止征伐,在其进攻的最巅峰时期,金国铁骑饮马长江,隔长江与南宋军队对峙。最后因南宋军队过于顽强,最后商讨以南宋向金国称臣,双方以秦岭大散关一线形成南北朝并立趋势。至此,北方游牧民族的势力范围开始扩展到长江流域。虽然这期间宋孝宗进行过三次北伐,然而终以失败告终。辽国与金国的两次扩张,虽然并没有从根本上征服宋朝,然而却一步一步的将宋朝的实际国力蚕食殆尽,为蒙古人做了嫁衣。

第三个阶段。

蒙古人从北方崛起之后,立刻开始了自己向四周的侵略扩张之路。同辽国和金国一样,蒙古人也同时看到了宋朝的孱弱和财富。1729年崖山海战,南宋军队彻底失败。陆秀夫背着八岁的幼帝跳海殉国,宋朝灭亡,元朝成为中国的正统王朝。

小结:

虽然宋朝从诞生之际开始,便存在军事和政治上的短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个中原的统一王朝,汉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支撑着宋王朝虽经风雨飘摇,仍然可屹立不倒。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正是辽国金国对于宋朝不断的入侵和打击,不断的削弱中原宋朝的国力和军力,蒙古人才最后得以灭亡宋朝。

其次,蒙古人受到汉文化的影响较小,其原始的游牧民族习性保留较高。

在研究中国历史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关注一点。那就是当北方的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之后,由于中原汉文化的长期影响和熏陶,游牧民族逐渐丧失了其原本弓马骑射,征善战茹毛饮血,逐水草而居的野蛮习性,开始变得能歌善舞,开始懂得享受生活了。

这其中比较为代表的就是南北朝时期由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公元386年,鲜卑族首领拓跋圭建立代国。396年正式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493年孝文帝开始改革,全面学习汉族衣冠服制文化,然而仅仅30年之后北魏就走向了分裂。

我们回到两宋时期,辽国、金国和蒙古国,实际上只有蒙古人的汉化水平是最低的。其原因为,中原地区农耕民族的文化文明是比北方游牧民族的文明更为先进,在文明的碰撞之中,占有主动地位。辽国、金国崛起入主中原之后,其不可避免的要学习融入中原文明,相比于之前铁马金戈的战争生涯,他们开始享受定居生活的美好,从而心理上产生懒惰思想,政治上出现腐败。

而与辽金不同的是,蒙古人对于中原汉民族文化是选择性的学习,而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这主要取决于蒙古人的版图,实在太过广大。蒙古人的铁骑踏过了中东,踏过了东欧,这也同时意味着蒙古人除了接触了解过中原儒家文明之外,同时接触了解过伊斯兰教文明,佛教文明以及欧洲的基督教文明。这样就使得蒙古人在自身文化思想的选择性上要比辽金更为广大,并不单纯地依赖儒家文明。所以我们看元朝建立之后的历史,除了元世祖忽必烈和继任者元成宗铁穆耳之外,剩下的几代元朝皇帝连汉语都不懂。

由于蒙古人的低汉化程度,使得他们在行为处事上保留了更多草原文明部落的野蛮和进攻性。这种进攻性在扩张侵略中是绝对的优势,然而在治国理政上却成为掣肘的短板。

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宋朝统治阶级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出现了问题。

前面的两点原因,实际上是放在历史的大趋势下去分析的。那么关于宋朝皇帝的继承性问题,属于必然事件之中的偶然事件,或者说导火索。在中国古代那样君主专制主义时期,君主贤明与否,能力高下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兴衰存亡。纵观宋朝皇帝,虽未出现暴君虐君,然而多是一些守成之辈。

在辽金两国进攻宋朝时期,一些守成之君,虽然不能克敌制胜,积极进取扩大战果,但最后往往能守住祖宗基业。而到了南宋度宗时期,由于宋度宗的智力方面存在缺陷,国家大权旁落,奸臣当道。后宋恭宗继位,然而宋恭宗却是个小孩。古语有言:“主少国疑”。最后风雨飘摇的大宋王朝,甚至连一个像样的守成之君都找不到了。


综上所述,辽金时期的宋朝虽然孱弱却是百足大虫,死而未僵。而蒙古人崛起时,所面对的宋朝已经是被一层层盘剥殆尽的瘦弱不堪的国度,虽然进行过顽强的抵抗,但最终还是倒下了。

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南宋最后一支抵抗蒙古军事力量覆灭,陆秀夫携幼帝跳海自尽,十万军民跳海殉国。从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到1279年南宋灭亡,国祚长达319年的宋王朝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宋朝留给人们的是他发达的经济和文化,人民富庶,工商业发达,科技进步,思想文化繁荣种种空前绝后的成就,足以使他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宋朝未亡于外戚、未亡于宦官、未亡于朋党、未亡于起义,而是倒在了反抗侵略的道路上,这便是大宋王朝最后的体面吧!

历史是留给人去探讨的,是留给人去学习的。以上观点仅仅是代表我的个人看法,同时也十分希望各位能够在评论区留出自己的观点。文武第一,武无第二。我们每个人都应在学习中进步和成长。

大家好,我是君名,关注我,我们以后再见!

9

从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到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南宋灭亡,宋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其中又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宋朝一直是一个极具争议的朝代:宋朝文化兴盛,经济繁荣,但重文轻武,军备不振,这使宋朝成为大一统王朝之中领土面积最小的朝代。

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有辽、西夏和大理,之后女真兴起,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

南渡建立南宋,偏安一隅,直至蒙古南下。那么为什么辽国没能灭亡宋朝,后来兴起的金国也没能灭亡宋朝呢?蒙古又为什么可以灭亡宋朝呢?

先来回答为什么辽金两代都没能灭亡宋朝?

辽国同北宋实力在伯仲之间

北宋在建立之初,需要直面的一个问题便是燕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至五代后晋起,燕云十六州便一直被辽国所占据,这是北宋君臣所无法容忍的,除了燕云十六州自古便是华夏之地,无法容忍被异族所占据之外,还有就是燕云十六州的战略地位实在太过重要了,没了燕云十六州,河北之地不稳,河北不稳则河南之地不安啊,北宋的首都东京城便在河南,首都不安,政权怎么能够长久?但因为宋初,南方还有其他政权存在,后方不稳固,北宋君臣便制定了“先南后北”的战略,统一南方之后再图谋燕云十六州。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南方已被平定,北方割据政权北汉也被迅速拿下了,赵光义便正式开启了他的北伐大业,宋朝也正式同辽国拉开了战争的序幕。可惜的是赵光义发动的几次北伐,无一例外都失败了,自五代以来的精锐军队被消耗殆尽了,也是自赵光义之后,北宋面对辽国从战略进攻转向了消极防守。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虽然北宋北伐数次失败,但辽国的几次南下也无一例外的失败了,可见宋与辽的实力都在伯仲之间,双方都不能吞并对方,因此辽国自然无法灭掉宋朝。

金国虽然实力强大,但宋朝并非不堪一击

时间来到公元1125年,女真兴起,建国号为金,新生的金国实力强大,迅速就灭亡了辽国,此时北宋在宋徽宗的治理下,奢侈之风盛行,官员和军队皆腐朽不堪,金军趁机南下,结果开封沦陷,徽钦二帝被金人掠到五国城,这就是著名的靖康之耻。那么宋朝在金军的铁蹄之下真的不堪一击吗?答案是否定的,宋朝与金军仍有一战之力。

徽钦二帝被俘后,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开始号召天下军队勤王,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北宋的西军,即对西夏作战的部队,因驻扎在民风彪悍的甘陕地区,又长期对夏战争,因而长期保持强悍战斗力。北宋末年的著名将领大多出自西军,如种师道、种师中、张俊、韩世忠、刘锜、杨沂中以及吴玠吴璘兄弟等都出自西军。之后随着黄天荡之战、川陕之战、顺昌之战、和尚原之战、仙人关之战的获胜,金军南下的势头被遏制。究其本质来说,虽然金强宋弱,但金国没有强大到可以吞并宋朝,宋朝也并非不堪一击。

再来回答为什么蒙古可以灭亡宋朝?

蒙古军队实力强大

公元1206年,蒙古贵族们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开大会,诸王和群臣为铁木真上尊号“成吉思汗”,铁木真正式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蒙古帝国大汗),此后蒙古开始了疯狂的向外扩张。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西征花剌子模,仅两年之后,花剌子模亡国。公元1226年,蒙古又发动大规模的灭夏之战,进围西夏都城中兴府(今宁夏银川)。次年七月,夏末帝投降被杀,西夏亡国。公元1229年,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即大汗位,窝阔台继位后,开始大举侵金,公元1234年,金哀宗传位于末帝完颜承麟。十一日,宋军、蒙古军破城。哀宗自缢,承麟被杀,金亡国。

此外,蒙古还多次西征,除了第一次西征花剌子模,蒙古还在公元1235年到1242年进行了第二次西征,征服了伏尔加河以西诸国。在公元1252年到1260年进行了第三次西征,征服了波斯。宋朝面对的蒙古已经不是普通的游牧民族了,蒙古人在整个世界都掀起了腥风血雨,实力强大到让整个世界都为之颤抖。

南宋不思进取

理宗前期实行了罢黜史党、亲擢台谏、澄清吏治、整顿财政等种种改革措施,这使南宋军队在前期仍有极强的战斗力,南宋军队多次击退蒙古。但是理宗朝后期,丁大全、马天骥、董宋臣、贾似道相继乱政,理宗本人也厌倦朝政,追逐声色,每日沉湎在诗酒之中。皇帝昏聩,奸臣当道,南宋岌岌可危,蒙古灭亡南宋只是时间的问题。

公元1279年,陆秀夫背负赵昺及赵宋皇族八百余人集体跳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至此南宋彻底灭亡。

结语

蒙古不同于辽金,蒙古是世界性的帝国,随着蒙古的扩张,蒙古军队的实力也在不断增强,南宋虽然一度击退蒙古的进攻,但两者实力相差巨大,南宋最终依然避免不了灭亡,不过南宋依靠半壁江山便与蒙古相持了四十余年,如此功绩值得肯定。

10

蒙古的崛起是历史的偶然,不是必然。必然的历史是辽金与宋的对峙。

在历史上,特别是我们中国地区的历史上,因为地理和气候的原因,以长城为界,形成了两种不同形态的文明: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

从春秋时代开始一直到清朝时期,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一直都处在互相对抗,力量此消彼长的局面当中。

农耕文明以种地为生,就像是有了一份旱涝保收的铁饭碗一样,只要勤奋地在土地里耕种,如果不是遇到天灾人祸,就一定会有所收获,甚至可以创造灿烂的文明。

但游牧文明不一样,游牧文明的天然条件就差,能食用的只有肉类,而又强烈依赖天气,如果遇到风雪气候,牛羊死伤过重,几乎就是灭顶之灾。他们对农耕文明出产的铁器、茶叶、盐有刚性的需求,能交易就交易不能交易就抢,抢得过了干脆将地方夺过来。

所以大部分时候都能见着似乎游牧文明总是想要来抢劫,而农耕文明总是要被动地防御,这是两边有天然的矛盾。

而两边的军事实力往往是此消彼长的,汉武帝时期、唐太宗时期、明朝初期都是农耕文明军事实力很强的时代,可以将游牧文明打得四处逃窜不敢来犯。

但同样的,也有游牧文明很强的时代,辽金便是如此,军事实力强大,可以占据农耕文明的大量土地,甚至于划江而治。

但军事实力的此消彼长从来都没有一方可以彻底地打败另外一方。农耕文明进入到游牧文明的草原,补给很难,而且遇到对方的游击战术,根本无法彻底消灭,而且茫茫草原,消灭了一支部落,还有另外一支部落会迅速崛起,可以说永不断绝。

而游牧文明呢,军事实力很强,但是经济、政治、文化非常弱,大部分连文字都没有,进入到中原地区,很快就会被文化所同化。比如五胡十六国时期大量的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建立了国家,然后很快就被同化成汉族。

而成吉思汗地出现,可以说是世界历史的一个bug,他建立的大蒙古帝国,横扫了半个世界,让欧洲至今都在为“鞑靼”颤抖,这样的一个位面之子,让宋朝灭亡不是一个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吗?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