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什么是”中华”。

古代人以为天圆地方,东为夷,西为戎,南为蛮北为狄,黄河流域位于四方之中。华:”服饰之美谓之华”。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是“冠服章彩”的文明族群,故多建都于此,称之为“中华。”后经秦汉大一统之后,多民族之间互相融合,“书同文车同轨”,率土之滨,皆称中华。

由此可见,“中华”并非单纯地理层面的,而是地域管辖、文化沉积、民族融合等为一体的多元名词概念。

以“中华”为我国通称始于东晋。“五胡乱华”之后,晋室衣冠南渡,建立了偏居南方的东晋政权。时为东晋大司马的桓温有心北伐,图谋中原,便在《请还都洛阳疏》中奏道:”自胡强凌暴,中华荡覆,狼狈失据”。自此,“中华”一词开始普遍使用。七百多年前的1279年,南宋和蒙古大军在崖山(今广东江门)进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战争的结果是,南宋全军覆没。四十三岁的陆秀夫先强迫妻子跳海自杀,随后背着八岁的皇帝赵昺投海,随行十多万军亦相继跳海。战后,海上浮尸随海浪翻滚,多日不去。

崖山海战,不仅标志着南宋的灭亡,还造成了汉人政权在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整体沦陷,以至于直到1368年,八十九年间的中华大地一直为蒙元统治。

于是,宋亡之后,就有了“宋朝之后无中华”的说法。

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是明末清初的钱谦益,就是被才女柳如是逼着跳水殉国,却怕水凉而苟活的大明才子。他在诗中写道: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可持这种观点的人毕竟是极少教,尤其是满清入关建立大清王朝之后,由于提倡“满汉一体”,举国皆华夏民族、大清子民,就更鲜有人如是说了。

但是在一水之隔的日本,持这种观点的人却渐渐多了起来。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逐渐强盛。由于地域狭小,自然资源匮乏,日本国内一些右翼势力便蠢蠢欲动,做起了“蛇吞象”的美梦,妄图占据中国。甲午海战日方战胜后,更膨胀了他们的这种野心。于是出兵朝鲜半岛,入侵台湾,妄图以此为跳板,全面占领中国。

可出兵中国总要找个合理的介口的,尤其是日本国内仍有很多人视中国为“天朝上国”,把入侵中国视为“大不敬”。为安抚这些人,说服更多的人支持入侵中国,日本国内“京都学派”大肆进行宣传,声称自唐宋时中国和日本即同属一个文明体,蒙元灭宋之后,斩断了华夏文明的链条。从崖山海战起,日本就成了中华文明的另一个附着体,日本有义务将失缺了六百年的中华文明,重新植入中国。

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让日本人欢喜,还要让中国人感恩。

可叹的是,这种论调在民国时期,随着清朝灭亡之后日本的兴起和中国的落后,逐渐漫延起来。甚至一些知名学者、历史学家出于对蒙元和满清的不满,也一度支持“宋亡之后无中华”的观点。

殊不知,这正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

我在篇首已经介绍了,”中华”是个多元的名词,并不是单纯的汉族概念。”中华”不仅仅有汉唐的威严,还有西晋南宋的屈辱。不仅有宋代的富庶,还有明清的贫苦。不仅有汉族的中央集权,还有蒙满少数民族的大一统。把“中华”局限于汉族统治的几个王朝,其目的是挑拨民族仇恨,转移文明中心,目的阴险,其心可诛!

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多年的文明积淀,已经成功地屹立于世界舞台之上。做为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唯一没有断代、至今还在沿袭的中华文明,早已是世人皆知。无论是蒙元灭宋还是满清灭明,都是中国内部矛盾,都没有因为战争和政权更替而把中华文明断开,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也永远都是中华文明的创造者和继承者!

所以我认为,“宋朝之后无中华”是不成立的,它扭曲事实,割裂民族感情,扼杀民族自信,只会让亲者恨、仇者快,断不可信!

最佳贡献者
2

所谓宋朝之后无中华,还有种说法是“崖山之后无中华”,又称“崖山之后无华夏 ”,与“明亡之后无华夏”一句并列,是一种文化和网络论调。混淆视听,不足为信。为了驳斥这一错误的提法,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一提法的历史背景。



该论调的主张者认为标志着宋亡的崖山海战导致传统的汉民族政权首次完全被北方游牧民族王朝所完全取代,并认为华夏文化在经历蒙元灭宋后发生严重的断层,古典中华文化遭到了摧残。 “崖山之后无中华”是出自南明遗民的诗句,以崖山海战比喻南宋败亡,哀叹山河破碎,神州陆沉。崖山海战是南宋末年宋元的最后一次战役,中国方面对参与这场战争的人数有30万及50万两种说法,但据日本方面的记载,宋元双方投入军队50余万(其中宋方面20万,但20万人中包括了文臣及其眷属、宫廷人员、普通百姓,实际战斗力仅有数万)这场战争直接关系到南宋流亡朝廷的兴亡,最终以宋军全军覆而告终。

战后宋朝随之覆灭,元朝逐步完全统一了中国 。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将云贵、青藏、蒙古高原和东北北部与传统“汉地”一起纳入统治范围。 我把“中华”这个词理解为一种精神,一种民族的脊梁。南宋末期,代表先进文明的中华文明被落后野蛮的游牧民族第一次完全击败,当陆秀夫抱着小皇帝跳海时,以中华文明为尊的这个国家就没了,这个文明内的有骨气的人也随着这个国家去了,然后就是进入了所谓的元朝,虽然元朝实行人种制度,但是它对各种文明持包容态度,因此明朝时虽然汉人复国成功,但是也沾上了一定游牧名族的暴戾,猜疑。多了一份圆滑。少了一份儒雅,所以中华精神已经不一样了,明朝的汉奸也很多。 而我对“华夏”理解的意思就是华夏文化,进入清朝,后金吸取了他祖宗的教训,开始了残酷的对中华族群的精神阉割,留辫子啊,禁书,文字狱,这导致了华夏文化的完全倒退。



汉族历史认为宋朝的灭亡是古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亡国,并且在元朝统治的一百年中,原先的文明受到了摧残,蒙古人推出的四等人制又使汉族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一些气节、品质已经消磨。明朝是汉族人复国,但整个汉族的民族特性我觉得并没有完全恢复,个人总是感觉缺少一些东西吧,可能是文化上的东西,明朝的科举比宋要死板而且很多书已经失传,大部分书都是蒙古人留下的或者蒙古人编写的。明朝政治斗争比较惨烈,而且有宦官掌权的情况出现,中后期的皇帝并不勤政,常受蒙蔽,导致了国家政治出现各种问题,最后被清人灭亡,这是第二次亡国。清朝经过了两百多年的统治,长跑马褂,还有辫子,都已经留在了人们心中,就像辜鸿铭说的:头上的辫子能减去,心里的辫子剪不去(原话记不清了,大概是这个意思)。“崖山之后,再无中国,煤山之后,再无华夏。”这是日本史学界的总结。作为一个华夏子孙,我们应该牢记历史,不能让历史重演。从过去宋明两国创造出辉煌曲折的历史中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两段时期是汉族的亡国史,要是忘了自己民族、族群的悲剧史,不反思,那么这个民族会永远浑浑噩噩,不停的插科打诨中,这也是当时朱元璋和孙中山所宣扬是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所说的吧。还好现在是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中,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复兴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3

宋朝的灭亡绝对不是简单的王朝更迭,而是中国第一次亡国。“崖山之后无中国”真是一句含泪的格言。

宋朝灭亡后,中国所有的精英都死于崖山海战。几千年一脉相承的中华文明,产生了种种弊端,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崖山海战之后就没有中国,这是一个有争议的命题。宋朝三百多年来,一直强调文化,克制军事。在军事上常被外敌羞辱,常被称为“弱宋”。但综合来看,宋代在经济、文化、科技、农业、工商、手工业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其成就超过了隋唐以前和明清以后。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不拘束工商业,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的王朝。

宋朝末年,我国只爆发了几次小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应该是有原因的。

宋代,汉文化领先于世界,充满了人文精神、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抗争精神。蒙古横扫欧亚大陆后,几十年来一直独立支持。蒙古军队占领中国北方时,其种族灭绝手段极其恶劣。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屠宰记录。蒙古大屠杀导致中国北方人口大幅度减少,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可以说,中国的精英们尽丧蒙元之手。从那时起,汉文化就再也没有得到振兴。市民社会的发展,新商业经济的发展,科技创新都是不可能的。中国失去了最好的发展机遇。虽然汉人在百年后成功地复辟了自己的国家,但明朝受到了野蛮人的极大影响,他们回溯历史,无视生命价值,限制商业贸易。在受到北方骑马民族的沉重打击后,汉族人开始变得保守起来,他们的统治阶级比宋代统治者更加残暴。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大多数汉族人对外来侵略不敏感。

1279年,南宋吕秀甫逝世于赵宋末年,中国古典意义上的也随之灭亡。

这场战争中的两个对手的历史非同寻常,赵宋两代的灭亡并不是中国历史上传统的朝代更替。中国文明是除西方基督教文明外最大的原始文明。在游牧民族的侵略和进攻下,南宋末年,雅山战争后,整体性亡于蒙元。我们文明发展的积淀被破坏了。可以说,崖山之后,已无中国。

4

“宋朝之后无中华。”这只是一个学术观点。什么叫观点?就是观察之点。

?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若把“中华”一词限定为文化概念,那么“中华之山”是一座足可以让每一位伟大的学者,都高山仰止。故,不管其持什么观点,喜欢就顺其思路多想想,没共鸣就跳过,就好。

?

王夫之眼里是华夏正统的消亡。他提到:“二汉、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则举黄帝、尧、舜以来道法相传之天下而亡之也。”他觉得宋朝的灭亡,华夏民族的正统传承也一并消亡了。

?

黄宗羲说道:“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他觉得从古至今,天下一共发生过两次大变,一次是周朝灭亡,一次是宋朝灭亡,头一次周礼被集权的中央集权取代,第二次更是把汉人的根基毁掉,古代的仁爱礼乐已经荡然无存。

?

明末这两位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和黄宗羲的观点,主张宋朝的灭亡不是以往简单的改朝换代,而是发生了巨大的历史变故,当时叫做“亡天下”,现在更科学的说就是“文明的中断”。

?

不过,作为普通华夏子孙或中华民族子孙看来,所谓的改朝换代,只是“城头变幻大王旗”而已。试想,虽然政治概念的符号意义无以为继,但具有中华生命文化意义的精神,所幸得以继承要发扬:

?

中华之“中”,自始与现代政治无关。“中国”一词在我国古典文献中出现得很早,运用得也很普遍。这一称最早出现于距今约3000年的西周初期。在1963年出土的一件西周武王时期文物上,有铭文“余其宅兹中或”等字样。据考古和文字学专家考证,“中或”就是“中国”。我国古代国字的含义作“域”或“帮”解。“中国”就是“中央之域”或“中央之帮”。可见,中华之中,自始就不是狭隘的政治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祖民生存与发展之所。

?

从中华民族的生命文化逻辑上看,我们讲究“内活中信”的民族:

?

一方面,我们对“中”字情有独钟。

?

其一,五行适中。木金火水分属东西南北,而东西南北共拱中央之土,这是以气为本的生命文化思维,是活,动态的功能属性逻辑思维,不是死的,静态的结构属性逻辑思维。

?

其二,中一活性。中,是一个在动态中,寻求平衡支点方法论。老子《道德经》中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居宇宙间,发现和经历的“道”生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但终究以“冲气以为和”为归宿。故,但凡大器晚成者,一旦锁定“中的”定位和目标,就“一以贯之”去累积能量,就可。

?

其三,中医即中一。中医是以“中一活性”思维为基础生命养生、保健和理疗的体系,个中生命文化极为丰富,汲其一点,则裨益终生。

?

另一方面,我们对“华”字一往情深。

?

其一,结果导向。华(華),此字初文见于西周金文 。华的古字形像花朵,本义指草木的花,读huā。用作动词,指开花。南北朝时期产生了“花”字,用于花朵义。花朵是美丽的,故“华”又引申为光彩、华丽。再引申指事物的精华,又引申指文采。一年不长,花季太短,无叶先开花,开花望结果。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行为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生命生生不息。当然,毋庸讳言,这种行为模式,最大的弊病,就是没有远见。

?

其二,信仰因果。因缘际会,拈花一笑。何谓“因缘”?一物之生,亲与强力者为因,疏添弱力者为缘。例如种子为‘因’,雨露农夫等为‘缘’。此因缘和合而生果。花喜春,故如春如来状态是我们最欢喜的。

?

宋朝是一个人文鼎盛、群星荟萃的时代,涌现了一大批光彩夺目的人文奇才。值得注意的是,宋朝以降中华文化增添了更多烟火气,文化之光照进了个体生命的内在心灵。这种纯正的生命文化密码植入,确保了华夏精神和智慧的纯正性。




5

宋朝的灭亡,绝对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改朝换代;而是中国第一次亡国。有兴趣的可以查‘崖山之后无中国’这句话,真是血泪斑斑的警句。

宋朝覆亡,厓山海战中国整个精英阶层全部殉国,一脉相承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由此产生断层,其影响深远延续至今。

崖山之后,再无中国,这是一个争议很大的命题。两宋300余年,一直都是重文抑武,在军事上屡受外敌之辱,常被称为“弱宋”。但全面的看待,宋朝在经济、文化、科技、农业、工商业、手工业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其成就超过了之前的隋唐和之后的明清,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抑制工商业的朝代,并且极力发展对外贸易。虽然不断的纳贡称臣,但国库岁收依然充裕,终宋一世,只爆发过几次小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应该是有其原因的。汉文明在宋朝时候,领先世界,富有人文精神,科技发达,也具有抵抗精神,在蒙古横扫欧亚大陆后,独立支撑数十年。蒙古军队占领中国北方时,其种族灭绝手段极为恶劣。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屠城记录。蒙古屠杀造成了中国北方人口大量减少,其程度令人触目惊心。在北方有4500万以上登记人口,而在各地屠城以后,还不到700万,而且这个数字一直保存到元末甚至明初。不排除有几百万人口逃到南方,以及死于瘟疫,饥饿的人口,那么也至少屠杀了80%以上,据记载,宋人到中原后发现,中原地区千里无人烟,白骨遍地,井里塞满了死尸而水不可饮。蒙古军队攻占长沙时岳麓书院的数百名书生全部壮烈战死,但3百多年后,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时身边只有一个太监,更别提什么陆秀夫般的忠臣了…..可以说中国的精英尽丧蒙元之手。此后汉文明再也没有振作起来,市民社会的发育,新型商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创新都无从谈起,中国丧失了最好的发展机会。虽然百年后汉人复国成功,但继起的明王朝还是受到蛮族很大影响,大开历史倒车,无视生命价值,抑制商业贸易。汉人在遭遇北方骑马民族的重创后,开始变得保守,其统治阶级相比较宋朝统治者而言也更残暴,此后的数百年,面对外侮,大多数的汉人精神麻木苟且

中国文明垂世而独立,可以说是除西方基督教文明外最大的原创性文明,在游牧民族的入侵和打击下,在南宋末年,崖山之战后,整体性亡于蒙元,我们文明的发展的积累被破坏,可以说,崖山之后,已无中国。

时常想,古中华遗风,究竟会有何等的团结与彪悍,连相对柔弱的南宋,都有十万军民自发跳海殉国,这样的气节,何时能再次拥有? 崖山海战纪念日:夏历二月初六 宋祥兴二年(1279)

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正月,张弘范兵至崖山。南宋残军与元军在崖门海域展开历时20多天的大海战,双方投入兵力50余万,动用战船2千余艘,最终宋军全军覆没,南宋灭亡。

二月初六日晨,崖门海域风雨交加,元军发动总攻,宋军血战至黄昏,最终战败。太傅张世杰护杨太后突出重围,左丞相陆秀夫携少帝突围无望,遂杖剑驱妻子入海,并背负年仅九岁的少帝赵昺蹈海殉国。大宋后宫及群臣也纷纷投海殉国,七日,“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杨太后闻赵昺死,赴海死,张世杰葬之于海滨,亦投海殉国。宋遂亡。

正是因为南宋的灭亡,精英阶层死伤殆尽,文化出现断层,才会有学者说,宋朝之后无中华,对中华文明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打击。



6

这样说的人必不是学者,而是别有居心的宵小和被蒙骗的无知群众。

首先,中华的概念本身就不是一个历史学概念,而是一个文学、民族学、政治学乃至社会学概念。历史上的中国古代社会从来没有过一个朝代自称中华,所谓中华的概念往往是和夷狄加以区分。可是,唐朝前后,胡汉杂交,谁的身上都有可能流淌着胡人的血脉,这怎么加以区分呢?甚至曾经有学者提出赵匡胤的祖先曾经世居北部,甚至曾在安禄山的帐下任职,有没有胡人的血脉和婚姻是说不好的。这样,就不存在中华和夷狄的区分了。宋朝同时期的的辽金都是发源自东北的少数民族,其先祖都是唐朝属下的地方官和部族首领,怎么能说不是中华。元朝的蒙古族发源于唐代的蒙兀室韦,在《新唐书》中就有记载和契丹同源,向隋唐皇室朝贡称臣,不能说不是中华。清代更是如此,原本就是发源自东北的肃慎族系,在远古时期就曾经和中原有过交往。隋唐时期,首领突地稽入京朝贡,隋炀帝授他为金紫光禄大夫、辽西太守。唐高祖武德初年,遣间使朝贡,唐高祖以其部落置燕州,以突地稽为燕州总管。这都证明清朝女真人也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之所以有人会提出这么可笑的结论,主要就是想分裂我们的认知,模糊我们对于一些核心问题的判断,从而为一些人造势张目,破坏大好局面,达成分裂祖国的罪恶目的。逻辑是这样的,如果宋代之后不是中华,那么宋代以后正式归入到我国行政体系之中,仍保留至今的土地就不是中华。直白说来,就是新疆西藏台湾。这些人为了自身名利不惜出卖大义,还希望大家不要随之起舞,中了别人的圈套。

7

与西方国家遍地的民族国家不同,中华不是血统概念,而是文化概念。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经常会随着时代、气候、政治等改变而产生新的变化。

中国是大陆国家,有很多邻国,长期以来进行着激烈的文化冲突和交流,因此中国文化的更新频率是比较快的。比如,日本的能剧,据说就是《兰陵王入阵曲》传入到日本被保存下来的。可是在中国本土,这个曲子已经失传了。

中国在历史上失传的文化底本,不止一首曲子这么简单。正是因为中国社会激烈的演进,才使得中国一直都处于变革之中,从而保持着良好的文化反省和更新创造能力,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原生文明。

这就像是我们经常要创造一些新东西(创造力强),可是仓库太满了,必须要清空一些东西。当我们在几百年后回过头来盘点一下,发现当初清空的东西里头,竟然还有很多是很好的东西,现如今都被别的国家传承保留着。

如果说,之前的丢掉的东西才叫中华,现在的东西就不叫中华了,这个说法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

中华文化的概念一直在衍生、变化,中国56个民族都在这个过程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是中国文化兼容并蓄的特点,也是中国能够历久弥新的根本原因。

相对来说,日本等国学者所说的“崖山之后无华夏,明亡之后无中华”之类,是以静态的观点去看待发展的事物,本身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他们刻意制造这种言论,不过是为了争夺中华文化的正统,进而动摇中国政权的合法性基础。

险恶用心,昭然若揭。

可是,中国的一些学者跟风西方的民族主义理论,生搬硬套,也对这种说法大为鼓吹,说什么唐宋在日本,明朝在韩国,民国在台湾,大陆则只有清朝了。

这可真是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中国最大的原罪就是没有发展的更好,让这些国家和地区得逞一时,得瑟不已。须知风物常宜放眼量,在中国这个几千年的原生文明的国度的视角里,偶尔的挫折会有,但是早说到韧性、坚强,还有哪个国家可堪一比?

8

常见的说法是“崖山之后无中华”。

崖山之战

南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南宋与蒙元大军在崖山海域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此刻赵宋王朝已经是穷途末路,失去崖山它们将再无立锥之地。很遗憾,最终战争的结果是元军取胜,而宋军全军覆灭。

宋末三杰之一的陆秀夫背着南宋最后一个皇帝,年仅6岁的少帝赵昺投海自尽、以身殉国,享国三百一十九年的赵宋帝国最后一抹余晖就此逝去,十万忠诚志士、大宋子民跳海殉国。中华帝国疆域第一次被异族全部统治。

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无数,也不乏异族入主中原,为什么唯独崖山战败之后有学者提出“崖山之后无中华”?

什么是中华

要理解这句话首先确认什么是“中华”,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称之为中华。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皆称中华,亦称中国 。

中华可以是国家和文化概念,如:

“自强胡陵暴,中华荡覆,狼狈失据。”
——东晋 桓温《请还都洛阳疏》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元末 宋濂 《奉天北伐讨元檄文》

中华也可以是地理概念,指的是我国全境:

“枞阳张监镇,其先中华人,自其祖寓武义,邦宪与之邻居有年矣。”
——宋张淏《云谷杂记·侍郎徐公帖》

中华还可以指华夏族人或汉人

“上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十四》

崖山之后无中华指的是什么

从国家政权或地理角度上看,崖山之战是华夏文明第一次全部亡于异族,唐宋以来已经高度文发展的经济、文明、科技、文化进程都中断了,很多国内外的史学家将宋代消亡视为古典意义中国的结束,所谓“崖山之后,已无中华”。

从文化上看,蒙元的入主中原的初期,因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产生严重的不适应,而伴随着对中原汉文化的毁灭与破坏的同时,强大的汉文化反而同化融合了这些游牧民族文化。所以汉文化并没有因此被彻底毁灭,还导致蒙元集团有识之士发现统治汉地民众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用汉文化来进行统治。

请看以下这份材料

“六年,作新大都于燕,宗庙之制未有议者,公奏曰‘陛下帝中国,当行中国事。事之大者,首惟祭祀,祭祀必有清庙’因以图上,乞敕有司以时兴建,从之。”
——《元朝名臣事略·太常徐公》

元朝汉族士大夫对皇帝说,要想统治好中国,就必须做中国的事,也就是按照中国的规则,最大的事情就是进行祭祀。但蒙元还是无法最终融入当时的华夏民族,统治腐败、混乱,几十年后最终被朱元璋带领的农民起义军推翻。

结语

元朝取代宋朝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对于华夏光辉灿烂的文明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不同历史阶段对“中华”应有不同解读。今天的“中华”从民族团结的角度上看指的是中华民族,这与七八百年前的南宋末年所谓中华的概念是不一样的。用今天的标准当然现在还是中华,但对于宋朝末年来说,亡国的心态是极度悲愤的,对于宋末遗民,提出“崖山之后无中华”一说,并无任何不妥。

9

记忆犹新的是高中的时候,不知道是哪位同学跟我提到过:“崖山之后无中国”。他说自从蒙古灭掉宋朝之后,其实华夏已经名存实亡了。因为是外族统治中华嘛!之后明朝虽然是回归汉族统治,但已变了味道了。到了清朝之后,又一次外族统治。这让日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它也可以统治中国。几十万满族竟然也能统治汉族上百年,那么它大和民族不是也可以。也是因为看到这些历史现象,他们开始谋略。

那时在日本精英圈子,有一部分人还以日本为小中华自称,而且认为他们才是华夏正统。在甲午海战胜利之后,他们彻底的解放了那种被华夏压着一筹的感觉。但是民间不那么认为啊,怎么办于是那些知识分子,开始利用传媒大肆宣传“崖山之后无中国”的信息。让他们认为他们是正义的,他们才是最厉害的民族。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很多文人开始大肆的抹黑中国,让他们的人民觉得他们侵略我们就是来拯救我们。

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本来很高端的支那二字变成了一个贬义词。之前支那是梵文中对中国的称呼,是一种尊称。名称来由日本僧侣空海曾于804年随遣唐使赴唐学习佛经,可以推断他书中的"支那",是从汉译经典里学来的。以后一些佛教界人士为显示博学、虔诚也开始用起了"支那"一词称呼中国。支那二字就是那个时候传过去的。不然他们称呼我们为"汉"、"汉土"、"唐土"、"中土"、"中国"或者以相应朝代的名称称呼,如隋等。明治维新以后,为了体现他们的大和民族的优越感,他们直接改为支那称呼我们。而甲午海战的胜利,支那二字开始贬义化。变成骂人的话!

在清末的时候,那些去日本留学图强的人,还称自己为支那人。而我们的救亡图存的先辈们,是去日本求学的。比如康有为,孙中山等等名人。都是去日本求经,自然会受到日本文学的影响,潜移默化下,在脑海里也开始滋生那句“崖山之后无中国”的意识。图日本留学的人很多,而在建国后,文采还在。自然而然在写文章,在谈论的时候,会时不时流露出这些思想来。

在一个国家存在一些异见也是好的,只要这种思想不成为主流即可。不然我们的文化就少了一点活力。假如没有这些异见的存在,我也就无法在这里吹牛皮,侃大山了。你们说是不是?这些声音的存在,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看自己的文化。这不是挺好的嘛。

以上纯属个人猜想,希望对看官有一些帮助!

10

“宋朝之后无中国”其原话应该是“崖山之后无中华”,并且还有下半句,“明亡之后无华夏”。这种说法由来已久,特别是近代在日本所谓的学者鼓吹下,一些所谓中国学者的附和下,这两句话被广为传之。本人与中国绝大多数学者的观点一致:这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认识,是对元明清或者说对元清两朝正统性的否定,是对中华文化传承延续的熟视无睹,是文化不自信的一种表现,对这种观点自然不敢苟同!

崖山之后无中华的出处


公元1279年,也就是南宋祥兴二年, 大宋与蒙古在崖山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也是宋与元最后的决战。战争的结果是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没,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宋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据传当时有十万军民跳海殉国。此后,中国完全进入了由蒙古人建立的元朝。这也是“崖山之后无中华”出处的源头。

但有文字记载的这句话最初的原型则是出入明末清初人钱谦益,就是那位与名妓柳如是相约跳湖殉国,又怕水凉,后降清的明末遗老,曾作诗《后秋兴之十三》

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

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

二百多年的大明王朝又被满族建立的清朝所取代,“崖山之后无中华”又被悲观的文人翻了出来,还被补上一句:“明亡之后无华夏”。到清末民国,这句话又盛行起来,特别是抗日战争前后,这句话大行其道。当代,一些所谓的学者又从故纸堆里翻出这句话,还说什么是汉唐文化在日本,明清文化在韩国的说辞。

这种说法带有鲜明的悲观情绪


我们先从钱谦益说起。钱谦益本是明末东林党人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后因与人争权被革职。清军入关后,他又依附于南明弘光政权,仍为礼部侍郎。清军压境南京时,传说与宠妾柳如是相约投湖自尽,但钱谦益试了试不温,说水太凉不能下,奋力救下已经下水的柳如是。后率大臣在滂沱大雨中开城向多铎投降,并带头剃头剃发。后暗中支持反清复明,并至死都在为光复明朝而奋斗。

从他个人经历来看,目睹了大明王朝大厦的倾覆,也见证了清军对汉族民众的屠戮,更是经历了清朝对反清力量无情的打击。使他内心充满了对满清的仇视,又有着无奈与悲观。这种无奈与悲观的情绪自然引起了相当一部分大明王朝的遗老遗少的共鸣。而以中华正统自居的清王朝来说,自然不能认可“明亡之后无华夏”的说法,所以只能以“崖山之后无中华”来映射。到了清朝末年,反清的呼声再起,这句话又被重新翻出,并加上了后句,以起到号召民众反抗的口号,但这一口号也被对中华大地虎视眈眈的日本所利用。

为日本侵华制造理论依据


二十世纪初,日本出现一批所谓研究中国历史的学者,通过研究中国的历史得出这样的结论:当大汉王朝发展到极致的时候,自然会由盛而衰,五胡乱华则催生出了灿烂的隋唐文明。当隋唐至宋而衰时,蒙元激发了大明的活力;至清又由盛而衰,自然需要外力来催生新的文明活力,所以,建立“大东亚共荣”就是这种催化力量。由此认为,侵华是对中国最好的帮助。从蒙元替代大宋,满清替代大明,中华其实早已不复存在,只是另一种文明对中华文明的替代。

据此观点,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想像出他想表达的意思,那就是日本侵华正当合理,而且是帮助中国复兴中华文化。“崖山之后无中华”,用中国人自已的说法来说服中国人,并且当时也有一批所谓的学者也持同样的观点,是不是觉得日本人的狡诈呢?

现在仍然认可是文化不自信的直接表现


“中华”在汉语里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词汇,中华文化也是一个非常强大非常肯有魅力的文化体系。对中华文化高度认可的日本,始终在争夺中华文化传承的正统性。比如,日本至今还有地方叫“中华”,日本的汉学研究一度超越中国。确立自身的主导地位的另一种方式就是否定对方。包括台湾地区也是同样,曾极力鼓吹中华文化的正宗在台湾。而国内的一些人也仿佛很有见地的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日本,在台湾。所以,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就跟风认为,日本人的日常具有汉唐遗风。台湾带走大批文物和学者的同时,也带走了文化传承,甚至连台湾使用繁体字都认为是对中华文化的留存!在这种背景下,“崖山之后无中华”又被人从故纸堆里翻出来,喧嚣尘上!其实,是一种制度不自信、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综上所述,提问者所说“宋朝之后无中国”其实是“崖山之后无中华”的另一种说法。这种说法的源头是一些对宋亡于元,明亡于清的一种悲观无奈情绪的宣泄;在近代被侵略者所利用,旧话重提,当做侵略有理的理论依据;在当代,被一些人(我不想用“公知”这个词,因为还有许多不明就里的人也包含在内)当作批判当代文化现象,把这句话当做批判文化传承现状的依据进行宣扬。本人对此观点极度不认可,更不敢苟同!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