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废除分封制,采用郡县制,是历史的必然走向。经历了春秋战国的诸侯战乱,华夏文明的腹地早已失去了分封制度赖以生存的历史条件。我们可以从政治平衡、经济发展、集权管理三个方面分析。
一、秦朝没有分封天下的政治必要
要谈秦朝为何不分封,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周朝为何要分封?从政治层面上看,周朝的分封是武王伐纣、以周代商的模式决定的。商王朝对方国的控制要远远大于后来的周朝。当年,周的先祖季历被商王所杀,导致了周和商的彻底对立。而商王杀季历是向周部落问罪。但是周夷王烹杀齐哀公则是以诱骗的方式达成的。其实说明了一点,周朝的各诸侯国和周王室的向心力严重不足。
周朝建立的时候,是周武王联合了天下反商势力,一起干掉了商。并不是周王领导天下推翻了商。楚国的祖先原本是中原地区的一个部落——季连部落,由于得罪了商王,被商王朝逼迫,迁到了南方。他们也参与了周的反商战争,但是周朝建立后并没有马上给他们封地,直到周成王的时候,才被分封到楚地。后来因为爵位太低(被封为子爵),要求周王给他晋升,因此还和周王室打过仗。这些历史说明了周的建立是个部落联盟瓜分了商,大家出钱、出人、出力,目的是为了分得一杯羹。周王室分封子弟是为了更好控制整个天下,对非王室子弟的封国形成制衡。这也是周朝必须分封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周朝分封制度的政治基础。
反观秦朝,秦始皇反其道而行之,不再是周王联合众部落推翻天下老大的模式,而是自己独立的武装力量干掉了整个天下的诸侯。这里没有其他诸侯给秦始皇投资,更没有其他政治势力有资格分得秦王朝的一寸土地。因为秦灭六国之战,本质上是灭掉了对封国有政治诉求的人。如果你要封地,我可以给。但要封国,对不起,请先问秦军箭阵。所以,秦朝不存在分封的政治基础。
二、经济发展程度已经超越了分封的匹配标准
周朝时期,如果周王不分封诸侯国,那么周王室是否能控制全国的经济。从经济层面讲有两个方面:一是控制税收;二是推动农业进步。这两点,从周王室的真实的实力上看,根本不具备。周初,生产力水平还非常落后,铁器还没有出现,青铜器作为武器刚刚得到普及,农业技术还不足以支撑人均开垦土地数量的提升。如此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其拥有的税收不足以赋予国家机器太大的统治半径。同时,我们发现了一个特点,周朝初年分封的诸侯国,统治面积都在方圆几百里之间。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这些诸侯国要么向周边扩张,要么由后者兼并。
但秦朝的生产力水平已经足以让朝廷有条件集中力量改善经济发展。在《史记·河渠书》中有一段关于郑国渠的记载:
“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好一个关中无凶年,这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胜利。秦朝不光修筑一条郑国渠,都江堰、灵渠等水利工程都是在那个时代修筑成功的。农业社会评价一个王朝对经济的最大贡献,就是这个王朝对水的驾驭能力。自此,每一顷土地能承载的人口也开始大幅增加。每一顷土地能创造的税收足够支撑一个庞大国家的统治。而分封制恰恰无法实现资源的集中,起不到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分封是国家管理方式的倒退
秦国的集权管理,可以上溯到秦孝公时代。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商鞅采用了法家思想的治国方式,编订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规定居民要登记各人户籍,开始按户按人口征收军赋。同时普遍推行郡县制,大大加强了国家对地方的管理力度。而秦国之所以是强秦,就是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形成了较为集中的管理体制,充分调动了积极性。即便在攻下六国的时候,每到一处,都会设立郡县,直接由朝廷委派官吏。秦崛起于集权,深知集权的优势,何况又面临一个如此庞大的国家,又怎会轻易放弃。
秦统一天下后,确实因实行分封制或郡县制经历过一场大讨论。以王绾、博士淳于越为代表主张分封,理由无外乎:
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 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这些论断不过是认为,秦朝如果不分封天下,则根本无力统治偏远地区。分封宗室子弟可以互为拱卫。不过李斯一句话就说到了秦始皇的心坎儿上,他说,周朝的灭亡就是教训,几代人之后,亲情疏远,早已不能互相攻为,且会互相攻伐。所以,必须采用郡县制,朝廷委派官员对地方进行直接管理。历史证明这个观点一定没有错。西汉时期,七国之乱中只有藩王,没有郡县。从刘邦到汉景帝刘启才几代人啊?
总结
秦始皇不采用分封制,是当时的时局决定的,是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在一个庞大但又资源匮乏的地域内,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则整个天下无法达到资源分配的平衡,引发的将会是如春秋时期一般的诸侯战乱,如东周王朝一般的王室衰微。
一扫六合胆气豪,祖龙霸业寓今朝。何须分封天下客,泱泱大秦亦滔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