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皇帝批阅奏折是每天的例行之事,那皇帝都在奏折上写些甚么呢?南京一个博物馆晒出了一组康熙皇帝批阅过的奏折,人们看了以后发现一个特点,那就是一句“知道了”

展出的奏折上,都是康熙皇帝的亲笔批复,而写了“知道了”这三个字。比如,有一次科举查验时,江南考场产生了严重的作弊案,担负人曹寅便将他知道的状况向康熙皇帝做了具体陈述请示,一共写了6封奏折。不过康熙除在第5封奏折上作了较长批复外,其他都是很繁复的答复,有两封仅写着“知道了”。

细数一下,博物馆展出的31件奏折中,有15件奏折的批复是“知道了”,占了近折半。那如此简单的批复可否注解康熙皇帝对政事不担负呢?

其实不然,专家诠释说:皇帝批阅奏折时写“知道了”一点也不奇特,因为这类白话文的说法很早就有了

除“知道了”,康熙还有更简单的批复,像苏州李煦递上去的一封折子,康熙的批复就只有一个字,“是”。

除康熙皇帝,雍正帝也曾批复“知道了”,在《真迹选》中收录的69件雍正批复中,“知道了”的批复就呈现过8次,乾隆皇帝的批复中也多次呈现“知道了”

奏折是重要官文书之一,也称折子、奏帖或折奏。它始用于清朝顺治年间,以后普遍采用,康熙年间形成固定制度。至清亡废止,历时两百余年。

最佳贡献者
2

很多人都认为奏折是大臣给皇帝批阅的,认为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是用奏折的。

奏折实际上是一个专用名词,只有在清朝才可以用它,奏折制度是康熙定下来的。在这之前,大臣或者下面的州官、县官要想向皇帝呈报文书叫什么?每个朝代是不同的。

在战国的时候,一般就叫书,上书,那个时候有很多谏逐客书这样的文书,再接下来就把它演绎到了另外的概念,叫章表,比如我们所现在所知道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陈情表》等等。还有的叫章,就是章表书,这个书到后来演化成了另外一个“疏”,就是大臣和皇帝再沟通的意思。这些在各个朝代,至唐宋一直延续下的。

到了明朝,臣子给皇帝上书用的是什么概念?就是题本和奏本。题本和奏本是有区别的,题本是公事,私事叫奏本,皇帝会根据不同的需要去批阅。

每个朝代的上书都有不同的表述,但功能几乎是一样的,皇帝批阅大臣上报的文书文件,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在明朝以前,每个朝代的章表、书、题本、奏本都是公开的。也就是说,一个大臣把这个奏表题本送上来的时候,需要经过皇帝身边的宰相,最大的几个近臣的审查,他们先看一看,看完以后他们要进行一个所谓的投票票选,觉得这个题本是有价值的,再给皇帝看,觉得不重要的,自然就湮没下来了,在这中间就会发现产生的弊端。

这时,康熙觉得,清朝刚刚立国不久,他希望听到下面的真实声音,但是上报的文书都经过了大臣的票决,票决完了以后把他们认为重要的给他看,认为不重要的不给他看,这很容易把一些很有价值的意见拦下来了。另外大家在传阅的过程中会出现泄密的问题,比如这个奏本本来奏的就是某一个大臣,让他自己看了,就等于直接告诉他了,所以这个时候康熙就觉得保密是保不住的,另外就是经过了大臣的宣阅票决,费时间,效率不高,所以他就决定,所有的大臣从县官以上都可以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本。

这个时候康熙给奏本改了一个字,叫奏折。为什么叫奏折呢?就是写过之后可以把它折起来,折起来就叫密折了。奏折一般是二十多公分高,十公分宽的纸本,这个纸本,每一编叫“幅”,每一幅有六行,它是严格规范的六行,每行二十个字,二六一百二,也就是百来字,这两折在一起叫一“题”,一题就是两百来个字,也就是两百多个字构成一个内容。但是也有的长一点的奏折会有两折、三折的,就像现在我们看到的折页。

这样的折页最终构成给皇帝上书的内容,在这个时候,不管公事还是私事都必须用密折,上奏密折的人直接把它密封好,送到内宫。内宫专门有内奏事处,这个内奏事处就专门收密折,收了之后用一个盒子把它装好,上好锁,然后再送给皇帝。在此中间,任何一个大臣要是在皇帝之前打开了这个密盒和密折的话,就是死罪。这样一来,皇帝就可以直接看到真实的东西。

在康、雍、乾三朝中间,康熙是密折的首创者,但那个时候密折的规范还不是特别多。雍正批阅奏折是最认真的,他在位十三年到底批阅了多少奏折?据说他批阅了四万件,平均一年要批三千件,这三千件平均到每天,差不多每天就要六、七件,七、八件,所以有人说雍正是皇帝中间的工作狂,他非常狂热的地在批奏折,可以说批奏折耗尽了雍正的一生。

到了乾隆的时候,奏折制度才真正地严密规范起来,在康、雍、乾三朝完成了奏折的全部订制过程,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电视剧里面,清朝不断的会有奏折,但是明朝、唐朝、宋朝在送奏折的话,那就错了,这个细节就说明这个编导不懂历史。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