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孔明即便北伐成功,也不会取代刘禅,原因如下:

一、孔明只想实现治国、齐家、平天下的理想,而不是称帝。

我记得史载:孔明少时,常自比于管仲、乐毅。管仲帮助齐恒公九合诸侯,称霸天下;乐毅曾襄助燕昭王连下齐国七十城。两人一文一武,都是誉满天下的文臣武将,而不是帝王君主!

二、孔明爱惜自己的羽毛。

孔明是儒家的榜样,他爱惜自己的名誉啊!孔明在世之日,权力都在自己手中,刘禅曾说出带着浓浓酸味的话来:政由葛氏,祭由寡人!但孔明是受刘备遗诏辅政。刘备甚至对他说:刘禅能辅则辅之,不能辅卿可为两川之主!孔明开府仪同三司,也是奉刘禅诏行事。刘禅即位之时,蜀汉生存环境相当恶劣,荆南尽失,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等名将俱王,刘备纠集的四海精锐也大部丧失,蜀汉内部少数民族及地方豪强蠢蠢欲动,曹魏虎视眈眈,而刘禅少不更事、没经过历练,孔明受托孤之重,是蜀汉的定海神针,他东面派邓芝修好东吴,北面派魏延镇守汉中,南面亲征孟获,蜀汉终于脱离险境孔明大权独揽、威望空前,但他掌权只是为了蜀汉江山,并没有任何篡位迹象,五出祁山,命丧五丈原,他下令全军班师,权利尽归中央!他何时想过上位!上他上位,背负对君主刘备不忠,不讲信义的骂名,打死他也不会干哪!你研读《出师表》,会读出孔明对刘备的忠诚、对刘禅的呵护,这种表不是奸臣所能写出的!

三、孔明的儿子诸葛瞻携其孙共同战死绵竹殉国,可见孔明家风,忠孝传家啊!

你可以说诸葛瞻作为官二代,因出世太晚,孔明无法长期教导,军事上是个废才,但诸葛瞻对刘禅的忠臣可照日月!

四、孔明培养的助手对刘禅忠臣不二的。

姜维和孔明虽无师徒名分,但有师徒之实,姜维在刘禅投降后,仍千方百计说动钟会自立,然后瞅准机会为刘禅复国,最终也被杀殉国。孔明培养的接班人蒋琬、费祎,推荐的董允,和孔明一起被誉为蜀汉四贤相,坦言之蒋琬、费祎的对魏战略和孔明并不相同,他们力主有限进攻,孔明不可能不知他俩的策略,但仍力荐,孔明始终想着蜀汉江山的长治久安哪!

最佳贡献者
2

有一种智慧叫计谋百出,老谋深算,运筹帷幄,蓄势待发,众多棋子握于己手,一朝得势,纵览天下。而另一种智慧叫知遇之恩,涌泉相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主公既亡,力扶其后。

3

不可能,即使北伐成功,诸葛亮绝对不会称帝。一,曹操和诸葛亮比,哪个奸,哪个忠?曹操完全可称帝,为什么只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尚且不称帝,诸葛亮更不会了。二,在当时的状况下,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而不是其他,足以说明诸葛亮是个非常忠诚的人,所谓匡扶汉室才是诸葛亮的最终极目标

4

我是真君,我来回答。

三国里英雄辈出,曹操杀伐果断,关羽忠义不移,诸葛亮智谋无敌。后来刘备早逝,将蜀国的储君刘禅和北伐大业都交到了诸葛亮的手里。诸葛亮为其鞠躬尽瘁,多次率军北伐,最后星落五丈原。如果诸葛亮北伐成功,会不会就取代刘禅称帝,曹操在临终前给出了答案。



说起诸葛亮我们都知道他是被刘备三顾茅庐而请出山的,之后一直跟着刘备出谋划策。当时法正也在刘备帐下,所以法正是刘备大军前线的谋士,诸葛亮管理后方大本营,两人分工明确,一起为刘备争夺天下效力。



但是天妒英才,法正早逝,从此刘备的军事前线便失去了一个智囊。诸葛亮也从后方渐渐走向了前线,跟随刘备出征。他主持的最有名的战役就是和孙吴大军联合对战曹军的赤壁之战,借助东风火烧曹军的曹军的船舰,使得曹操元气大伤,一并而退。

诸葛亮辅佐刘备占据荆州建立了蜀国,之后刘备为了给兄弟关羽报仇而去攻打孙吴,但是被陆逊火烧连营,刘备逃到了白帝城。因气愤难平,病情更加严重。

所以他托孤诸葛亮,说:“先生的能力远超曹丕十倍,一定可以安定蜀国,定鼎中原。如果阿斗亲政爱民,望先生辅助他;如若他没有治理国家之才,先生可取而代之!”此时刘备虽然表面上是这样说,但是他同时托孤李严。

这其实是让诸葛亮和李严相互制衡,保全刘禅的帝位。诸葛亮何等的聪明,马上就听明白了,答道:“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和李严的关系逐渐恶化,开始了权力的争斗。结局我们大家都知道,成王败寇。所以自然是诸葛亮获得了胜利。



但是诸葛亮虽然在朝中非常有话语权,刘禅也甚是尊重他,但是要想彻底服众,诸葛亮就要证明自己。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立军功。所以诸葛亮称要完成刘备的遗志,开始出师北伐,并写下了著名的《出师表》,表明心志。

北伐开始是他重用马稷,导致街亭失守,给蜀军带来严重的损失,所以诸葛亮为了保住威望,只能挥泪斩了一直重用的马稷。之后在北返战争中,诸葛亮讲兵练武,加强军队的战斗力。并且发明木牛流马来运输粮草,节约资源。

在诸葛亮的多次北伐中,有一次就快要成功了,但是被刘禅的一纸诏书给召了回去。看来刘禅并不是一位什么都不懂扶不起的阿斗。他看似非常的荒唐,但是大智若愚。对于诸葛亮长期的专政,实际上架空了自己,刘禅也是有反击的。

试想,如果诸葛亮北伐成功了,那时他在蜀国的威望会是非常高的,到时候肯定会有人劝诸葛亮废掉刘禅取而代之。而刘禅自己也会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肯定对诸葛亮怀有杀机。此时诸葛亮就是想放权也是不可能了。

就如曹操临终前所言:“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



意思就是说:如果让我交出军权,回到自己的封地,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是因为如果我放弃了军权,就很有可能会被别人谋害,就是为了我的子孙和国家的平稳安定考虑,我也要紧握这手中的权力啊!

曹操看得很清楚,他知道自己如果失去了军权,就会受到迫害。此时诸葛亮其实和曹操所处的处境一样,那么诸葛亮就不能坐以待毙,他极有可能在众人的拥护下废帝登基。或者为了保住自己的名誉,就是将刘禅囚禁起来,等待自己的子孙推翻蜀汉的政权。

如果诸葛亮北伐成功,统一了天下,那么他就从一个攻臣变成了一个守臣。功高盖主,就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子孙,诸葛亮也极有可能废了刘禅称帝。对于诸葛亮是否会称帝,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欢迎来分享评论哦!

5

首先,历史没有如果。

孔明北伐失败是必然的,经多年战争后三国之势已成,魏强,蜀次之,吴最弱,但蜀有山险,吴有长江屏障,短期内谁也灭不了谁,此为当时大势也。而诸葛孔明却无视大形势,或想涉险侥幸取胜,在有生之年建立不世之功,或这就是儒家之知其不可而为之拼劲。总之,孔明拖着蜀国羸弱身躯与强魏打消耗战,为蜀国早亡埋下了隐患。

但孔明和司马懿不同,孔明的儿子没有司马师两兄弟这么强悍,且孔明之后权力所传之人也非他的儿子,从这可看到即使成功统一也应该不会和司马家族一样,而这也正是诸葛孔明能成为读书人楷模的原因之一。

6

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留给现代人的,永远都是那一段文明时期所留下来的精神,而不是能让我们所留下来的历史事实。过去的那段历史事实已经不可考,但这段时期的精神却永远流传于世间。三国时期,在那样的一个尔虞我诈的世界中,其实更像是一个江湖。

在这个江湖中,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而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奔波。睿智如周公瑾诸葛亮的人,他们生存的意义就是他们的理想,只要有一天他们的理想没有被完成,他们就不甘心自己死去。



而鲁莽如张飞,吕布等人,他们也拥有自己的理想,他们的理想就是,要么帮助自己的大哥,要么就是自己一统天下。而在三国中最大的赢家,我们的司马家族,也有自己的理想。他们最初仅仅是为了生存下来,而到后来他们却成功夺取了曹魏政权,独得天下。

诸葛亮在三国中的地位非常的重要。可以说诸葛亮以一己之力撑起了整个刘备的蜀汉政权,同时诸葛亮,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在刘备的,光复汉室的事业中。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他的北伐战争。不过后来因为,为国的兵役制度以及粮草问题,北伐战争失败了。一代雄才诸葛亮的一生也终止在了五丈原上。



北伐战争也耗尽了蜀汉政权的最后一点点国力在诸葛亮死后,蜀国仅仅是苟延残喘了40年,最终被曹魏政权所取代。那么如果当初诸葛亮北伐战争成功,成功消灭了曹魏政权,同时挥师南下消灭了吴国。帮助刘禅取得天下,他会不会像司马家族一样,取而代之?

要知道当时的大背景是整个蜀国子民对诸葛亮都是顶礼膜拜的,同时都认为诸葛亮比刘禅更适合做蜀国的领导者。同时诸葛亮作为蜀国的建立者之一,一生都在为祖国殚精竭虑,如果他做皇帝,也为何不可。

但各位请不要忘了,刘禅并不是历史上谣传的那样是一个真正的傻子。他竟然懂得在诸葛亮死前问诸葛亮,他的儿子怎么办?就说明他是一个深谙权谋之术的人。



所以一旦诸葛亮帮助刘畅取得了天下,他一定会给诸葛亮各种莫须有的罪名,最终将诸葛亮要么处死,要么辞官归隐。

不过历史是没有如果的,也不会有假设。连诸葛亮最大的对手曹操,都评价诸葛亮,如果诸葛亮北伐成功,也一定不会背叛刘备的蜀汉政权。因为诸葛亮相对于蜀国来说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君臣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兄弟的情谊。这也是为什么我将三国时期的历史称之为一个江湖,因为这里面不仅仅有权谋也有兄弟之间的感情。快意恩仇,其实更适合整个三国的历史。

7

跟大家看法不一样,我觉得其实很有可能会。

主要有如下理由:

一、氏族延续需要占领权力的顶端

诸葛家其实是非常典型的氏族在乱世的常用做法,而封建氏族最在意的是什么?是家族延续,以诸葛为例,他们在三国里分开下注的,诸葛亮于蜀,诸葛瑾于吴,诸葛诞于魏,全部都做到了朝内前十的高官。作为一个氏族而言,最大的核心利益是整体族群的利益——如何才能获取最大的利益和种族扩容呢?毫无疑问是成为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比如曹操不称帝而让儿子称帝,比如司马懿不称帝让司马昭称帝,也比如后来的隋唐都是氏族势力在壮大以后的日常反应。

大家为什么觉得诸葛亮不会,实际上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把他当做主角,在小说里把他身上的优点放大,使他成为了历史上的千古一人。诚如鲁迅先生说《三国演义》“状诸葛之智而近于妖”,把诸葛亮彻底神化了,才会给大家这样的假象。

二、诸葛亮其实是一个权力欲很强的人。

刘禅登基后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府治事,不久又领益州牧,从这个时候开始,蜀汉政权进入了诸葛亮时代。丞相开府治事在历史上有很多先例,这里涉及到了一个皇权和相权的问题。开府,就有了独立于皇权的相权,可以自己任命官员。那么领益州牧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这是因为当时的蜀汉地盘中只占了天下的一个州,就是益州。益州牧就是益州最高的官员,是地方官。但同时诸葛亮也担任了丞相,这是国家中枢最高的官。所以说,诸葛亮既是国家的最高官员,也是国家所有地盘上的地方最高官员,正所谓大权集于一身,是蜀汉实际上的一把手。

同时还有一个另外的例子可以可见端倪,三国演义里面有一个大家非常喜欢的人物角色:赵云,但仔细看三国的人会发现一个情况:刘备重视张飞关羽为主,没有把赵云特别重视。那赵云为什么会能够成为五虎将之一和为大家所熟知呢?是因为诸葛亮的重用导致的。因为关羽和张飞是刘备的自己人,凡事肯定以刘备为先,所以为了让自己在军中也有一定的话语权,诸葛亮扶植了赵云起来。

同理,还有魏延的例子,也是说明诸葛亮也还是有自己的私心的,蜀国在诸葛亮几十年的精心经营下却出现了人才断层,其实本就是说不过去的。

当然咯,最终蜀汉失败,诸葛亮功败垂成,的确是时也命也~

如果蜀汉最终像曹魏一样取得了全国的政权,说不定又是另一个司马家的故事了。

8

不会,因为两个人的理想抱负不同,诸葛亮的理想抱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诸葛亮希望能辅佐明主(最好是正主)完成抱负,而刘备是他最好的选择,否则,以诸葛亮的才能和关系,早在刘表时期,就可以出世做官,所以诸葛亮即便可以帮助刘禅统一也绝不会做司马懿;司马懿的抱负是横扫八荒六合诸侯,所以司马懿能忍更能等,一个抱定目标意志坚定的人不会轻易放弃,所以司马懿是肯定要取而代之的,即便在他这一代不能完成。

9

不会。他没有王者之心。有王者之心的人,是逐步架空皇帝的权利,最后达到取而代之。对于一个事无巨细都做的人,不具备王者风范;王者最主要是用人。

10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他的报复理想并不是当皇帝,以他的品行以及蜀国的形式我认为就算北伐成功,诸葛亮取代老刘家的可能性也是很低的。



蜀国的形式并不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内部的矛盾也是比较多的。蜀汉内部分为三大集团,荆州集团,益州集团和东洲集团,刘备当时托孤并不是只有诸葛亮一人,还有李严,李严代表的是东洲集团,只是最后在与诸葛亮代表的荆州集团的权利斗争中失败了而已。但是并没有完全消失,在蜀汉内部,东洲集团还是有一些影响力的,再加上还有益州本土集团的制衡,就算是诸葛亮北伐成功,想要篡位称帝,这些人肯定不会同意的。



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刘备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这跟诸葛亮所代表的的阶层也有关系。东汉时期大概分为了几个阶层,世家大族,以袁绍袁术公孙在为代表的,他们只顾自己的家族是否强大,至于国家什么样是不会管的;士大夫,以曹操,司马懿等为代表,这类人家族长期做官,一直以臣下自居,所以抢夺天下都是逼着皇帝禅让;最后就是文人散客了,以诸葛亮,荀彧,郭嘉等为代表,他们心系国家,时刻关心着国家大事,内心深处从来都是以汉人自居,认为要匡扶汉室,为老刘家天下奋斗。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诸葛亮北伐成功了亦不会篡位。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