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问答官方邀请!答案是视为仁主,颇受爱戴。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改台湾为东都,开始把台、澎经营为抗清基地。他亲自带人到新港、目加溜湾、肖垄、麻豆、大目降、大武垅、他里雾、半线等地巡视。这些地方土地肥沃,平坦畅通,非常合适屯田养兵。当时的台湾地广人稀,主要人口以高山族同胞为主。他们“计口而种,不贪盈余”,民风淳朴,勤劳肯干。郑成功非常喜欢,在视察过程中,各地的高山族同胞也是列队欢迎,对他非常爱戴。郑成功感动于高山族同胞的热情善良,经常“赐以烟、布,慰以好言”,并严禁部卒侵犯他们。
由于初进台湾,就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因此,郑成功对经营台湾有了更加十足的把握。遂决定在台湾各地开展“寓兵于农”,通过开垦荒地,达到养兵、抗清的目的。
下面大致介绍一下郑成功在台湾的经营。郑成功为了更快的开发台湾,命令金、厦将士和官员来到台湾,参与开屯。然而,由于操之过急,加之台湾的条件比较艰苦,郑成功缺乏对属下、将士的关怀,导致严重后果。大将马信建议“立国之初,宜用宽典”,郑成功却坚持己见,说道:“立国之初,法贵于严。”当时的郑成功虽然刚刚击败了清军对金、厦的进犯,在大陆的统治比较稳定,但却面临着粮饷紧缺的问题。因此,他希望在最快的时间内见到成效。很多将士由于水土不服,又慑于郑成功的命令,只能被迫劳作。很多地方出现一营病死十之七八的情况。府尹杨朝栋以小斗发粮,被郑成功处死,又连坐其家小。祝敬也是因为小斗发粮被杀,家属遭到发配。这种牵连家小的作法在官员心中造成不小的恐惧,于是“人心惶惶,诸将解体”。后来,郑成功又严令金、厦官员把家眷送到台湾来,这是一种带有扣押人质的意思。郑泰、洪旭、黄旭等人皆不奉命。郑成功又命人去金、厦调人到台湾,也是“留住不遣”。郑成功的初衷可以理解,毕竟台湾与金、厦相隔茫茫大海,而金、厦又处在清兵的重压之下。但是这种作法势必遭到将士的抵触。大多数将士肯定不愿骨肉分离。在这种情况下,流言四起,人心惶惶。当时有人流传镇守南澳的忠勇侯陈豹因不愿送家眷入台,已秘密投降了清廷的尚可喜。郑成功本来因为将士不愿送家属入台懊恼不已,听到这个消息后,勃然大怒,在没有弄清真相的情况下,就命令郑经去捉拿陈豹。陈豹无以自明,只好投降了清廷。
总体来讲,郑成功经营台湾是成功的。在施琅收复台湾后,给康熙的奏折中,他写道:“臣奉旨征讨,亲历其地。备见野沃土膏,物产利溥,耕桑并耦,渔盐滋生,满山皆属茂树,遍处俱植修竹。”虽然此时距郑成功离世已二十二年,但如果没有郑成功打下的基础,台湾断没有如此之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