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街亭之战,马谡如果提前在山上备一部分水,战果会不一样吗?

提这个问题的人,只是一种亡羊补牢的天真可爱想法,其实,这同样无济于事,可能还会适得其反。咱们就以小说《三国演义》就事论事,不牵扯真实的历史。

一,街亭虽小,却是战略要地

街亭既然是战略要地,只要有人把守,且对方不知虚实,便会知难而退。

《三国演义》原文:却说马谡、王平二人兵到街亭,看了地势。马谡笑曰:“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王平曰:“虽然魏兵不敢来,可就此五路总口下寨;却令军士伐木为栅,以图久计。”谡曰:“当道岂是下寨之地?此处侧边一山,四面皆不相连,且树木极广,此乃天赐之险也:可就山上屯军。”平曰:“参军差矣。若屯兵当道,筑起城垣,贼兵总有十万,不能偷过;今若弃此要路,屯兵于山上,倘魏兵骤至,四面围定,将何策保之?”-----却说司马懿在城中,令次子司马昭去探前路:若街亭有兵守御,即当按兵不行。司马昭奉令探了一遍,回见父曰:“街亭有兵守把。”懿叹曰:“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昭笑曰:“父亲何故自堕志气耶?男料街亭易取。”懿问曰:“汝安敢出此大言?”昭曰:“男亲自哨见,当道并无寨栅,军皆屯于山上,故知可破也。”懿大喜曰:“若兵果在山上,乃天使吾成功矣!”

从《三国演义》这一段原文看来,只要马谡按照大将王平所言,“屯兵当道,筑起城垣,贼兵总有十万,不能偷过。”司马懿只要看见蜀军当道屯兵,“即当按兵不行。”

为什么?我个人揣测,街亭之地,旁边山上树木繁多,适合做疑兵之地;隘口屯兵,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益处。结果马谡屯兵山顶,一,没有起到街亭之隘口作用,二,正如大将王平所言,“今若弃此要路,屯兵于山上,倘魏兵骤至,四面围定,将何策保之?”

一语中的。

二,马谡屯兵山顶,失去了战略要地的作用和意义

我们可以想象,备一部分水,那是多少?备一周的水,还是备一个月的水?

何况你屯兵山顶,究竟能起到阻碍敌军的目的,还是能起到拖住敌军的作用?

试想一下,司马懿假如没有四面围困,而是只派两支军,离山五里或十里下寨驻扎,一监视山上,拖住马谡;二挡住王平。曹魏大军仍然可以畅通无阻经过街亭,进入蜀军核心地带,造成同样危机。那么,你蜀军把守街亭何用?

三,假如马谡在山下安营扎寨,震慑目的便会达到

如果马谡听话,也许诸葛亮派去叶柳城的高翔,阳平关的魏延,或许都不用出动。即使司马懿冒险攻击,高翔、魏延都可以接应,街亭不一定会丢。

然而,因为马谡屯兵山顶,王平不同意,两人分兵,一共两万五千人,又分给王平五千人,在山下一个小寨安营,失去了大兵团作用。另外,马谡、王平因为意见不同,难以配合融洽,出现疏漏也是自然的。

结果,司马懿让张郃挡住王平;申耽、申仪两路兵围山,断绝了水源。



四,屯兵山顶,遇到围困,兵士心理立刻崩溃

曹操当年领兵路上,大军人困马乏,曹操用“望梅止渴”解决了一时之困。可见,人的心理作用非常重要,越是在没水的情况下,越是渴得厉害。真有了大量的水放在眼前,还不一定爱喝。

马谡被围困在街亭山上的两万人就是这样,一听说水源被司马懿断绝了,焉能不慌?即使存了一部分水,能喝多久?

因此失街亭这个桥段,一是败在被围困,二是败在心理上。兵败如山倒。因此,马谡原来预料“凭高视下,势如劈竹。”的景象并没有出现。而现实却是“蜀兵见之,尽皆丧胆,不敢下山。

假如真像题主所说的,在山上备一部分水,在司马懿大军围困下,恐怕不用司马懿攻击,山上的人就会因抢水起了内讧,自我毁灭了,仍然改变不了任何现状,或许比没有水更惨。

最佳贡献者
2

根据目前可查资料来看马谡是否提前在山上备水对战局结果影响不大最终肯定失败,主要原因在于蜀汉不自量力根本不具备与曹魏争夺关中的资本,盲目出兵导致全线崩溃并非只有街亭失守,赵云等也不战自溃,再加上诸葛亮优柔寡断,其整个战术就无胜算,最终导致七出岐山瞎忙活;马谡只不过做了替罪羊罢了;诸葛亮一身的功劳基本都是三国演义吹出来的,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从隆中对,赤壁决战,攻取川蜀,火烧连营,七出岐山,诸葛亮都是在刘备的指挥下做参谋,当刘备亡故后,其当权时基本无大的功劳!谢谢邀请!

3

诸葛亮素来谨慎,平生不喜弄险,他喜欢稳扎稳打,魏延曾建议领三千奇兵,兵出子午谷,直取长安,却被诸葛亮拒绝。其实诸葛亮也实属无奈,魏国实力雄厚,兵多将广,气数未尽。而蜀国国力较弱,缺兵少将,以弱国攻打强国,不自量力,但他还是坚持六出祁山,北上伐魏,其主要目的是想以攻为守,转移内部矛盾。



公元227年,曹丕刚死,曹睿继位,政权尚不稳定,正是伐魏良机,诸葛亮举兵十万北上伐魏,攻取祁山三郡,担心魏军反扑,于是派马谡守街亭。

诸葛亮担心马谡经验不足,派老将王平辅助马谡,并交代王平安营扎寨后,绘上军队布置图给他。诸葛亮担心二人有失,又派高翔领兵驻扎在街亭东北接应。如此,诸葛亮还是有所顾虑,又派魏延屯兵在街亭右侧接应。做了这些万全准备后,诸葛亮方才心安!



马谡到了街亭,他没有按照诸葛亮的部署,将军寨安置在路口,而是安置在一侧的孤山上,而且山不相连,树木很多。王平当即反对,马谡驳斥他说:“从上往下攻击,势如破竹”。王平反对他说:“若敌军断水,我军不就乱了吗?”马谡不听,固执已见,王平不得已,领兵五千往十里外安营扎寨。

众所周知,马谡丢掉了街亭,假如山上有水,那街亭能保得住吗?



我认为还是不能,这是座孤山,山上树木繁茂,魏军势大,将此山团团围住,放火箭上山,山上多松树,易于着火,火势相连,蜀军岂能不乱。就算魏军不放火箭,将此山围个十天半个月,蜀军无粮草接应,不投降就得饿死,不败才怪。

4

结果估计也差不了多少,马谡自谓熟读兵书,却在孤山上安营扎寨,实际是将自己陷入死地。孙子兵法《九地篇》讲的很明白: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者〕,为散地。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地。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

这样看来,书读得多不一定仗打得好,熟练掌握与灵活运用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5

马谡在街亭之战兵败并不是缺水才战败,事实上没有任何史料写到马谡因缺水才战败,而是马谡违反了兵法原则作战,把有利的战略要地留给了敌人,使张郃夺取水源,令以逸待劳的马谡变主动为被动,军心烦乱才战败。

《孙子兵法九地篇》曰:“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这一段讲的就是如何扰乱敌人军心的思路,攻其不戒备的地方,夺其所爱都足以使对方心乱,一切的源头依旧是马谡放弃了亲爱的水源所导致己方陷入被动。

做个假设,马谡备了十天水,张郃占有的却是用不完的河水,这种情况下,马谡与他的士兵大概五六天就已经心神意乱,军事策略更多在于双方的心理博弈。张郃毕竟是从黄巾之乱就出场的老将,可谓身经百战见的多了,且张郃转战四方,东汉十三州除交州外,他都全去打过仗。连刘备、诸葛亮都对他颇为忌惮,像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将在当代已经不多了。

马谡的心理情况就好比当年的袁绍,袁绍不听从沮授拥护汉献帝的策略,等曹操拥护汉献帝以号令诸侯,袁绍又后悔莫及,积极准备跟曹操决战,并再次否定沮授打持久战的计策。

当年项羽夺秦军俑道,白起袭赵军俑道,曹操袭乌巢,对方都不是马上失去粮草和战斗力,主要还是在心理方面的战斗意志逐渐削弱,最终战败。

6

马谡失街亭不是战略战术问题。

关键是马谡的武功问题。诸葛手下无大将,赵云,魏廷不在帳,司马懿派曹营八骠骑大将张郃攻打街亭,诸葛亮自知街亭难保,耍了个滑头,不是点将,而激将,诸葛说:‘’谁敢去守街亭‘’,马谡不识相,自告奋勇愿行,诸葛知他不行,问了句‘’你行吗?‘’,马说‘’愿立军令状‘’诸葛不放心,还派王平相助,结果还是失败。

。这场战役,诸葛不管如何按排,神机妙算,都是败局,即使亲自出马都是输家,他手下的虾兵蟹将一个都不是张郃对手,联合一起上也是失败告终,这是第一次出祁山,由于兵力不足而退归城都,马谡当了冤大头。

7

谢邀。问街亭之战马谡如果提前储备一部分水会如何,这个问题有点搞笑了。马谡之所以贸然上山,就是因为江汉地区的孩子从小没见过缺水,根本想不到陕甘地区的山上是没水的。要是他能想到缺水,那也就不会上山了,对吧。

再说,备一部分水,这一部分是多少呢?正常人每天喝1.5升水,那是纯饮水,实际上做饭也要水。大敌当前,你让每个士兵手提肩挑,额外带个10升水上山,也就能凑合几天。几天后喝什么?

更关键的是,以马谡表现出来的临阵指挥素养,并不足以担当这个重任。他自走聪明,让开大路,就是把主动权拱手让给了魏军。居高临下势如破竹,说的是敌军仰攻的情况。要是敌人就在山下截断道路,你还真指望冲下山凭借那点惯性占据优势?

所以,就算老天爷给街亭地区下了几天大雨,山头的蜀军不因为缺水崩溃,但数量优势的魏军同样可以分兵截断马谡的道路。只不过,那样马谡不至于如此干脆的惨败罢了。

8

马谡如果事先在山上贮备一部分水,能坚守街亭吗?



如果不说历史,只按三国演义描述,马谡没有遵照诸葛亮安排,在街亭五路总口扎寨,屯兵南山之上,被司马懿派申眈,申仪,张郃等分兵合围,放火烧山,截断水源,蜀兵长时间缺水缺食,不战自乱,马谡无法节制,随即溃散,丢失街亭,铸成大错。那么,如果按提问,马谡事先在山上贮备一部分水,能解决问题,守住街亭吗?



马谡守街亭的背景是,诸葛亮刚夺取西凉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因为还需要较长时间,扩大战果,稳定政权,运筹军力部署,客观上要求,军队必须保证占领区不被袭扰,顺利度过争取民心、政权、军队建设的稳定巩固阶段。因此,街亭坚守不是一时半会的权宜之计,客观上需要较长期限。



因此,仅仅靠“事先多备点水”,恐怕难以解决问题。当道扎营,拒挡魏兵,虽然不及从山上望下冲击力,但通过设置木珊、鹿角、蒺藜、绊马钉,再加上远距离的弩箭,挖掘陷坑、壕沟等等措施,可以大大延缓敌军攻击力度和时间,给调整作战模式、兵力配置等以更大余地、能有更多地回旋选择余地。



比如,可以给周边配合的高翔、王平、魏延等人提供机会,只要瞅准时机、协调得当、配合适时、情报准确,就能有效阻击远道而来的魏兵,因为那毕竟是疲惫之师,而马谡大军则是以逸待劳。再比如,退一步说,即就算感觉御敌吃力,还有直接就近向诸葛亮请示,报告军情,请求支援的机会。不至于一败涂地,全军覆没。??



马谡的失误,不是没有事先贮备水,而是刚愎自用、误解兵法、倚仗自己深受诸葛亮重视,盲目自信,轻视敌军将领张郃能力,而且不听王平劝阻,一意孤行,这是无法挽回的历史悲剧,就不需要再惋惜,只要后人汲取教训、不再重蹈覆辙就足够了。(1:15)

9

不可能的,现在往山头上输水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10

不好意思,那还是一个死,只要马谡上山,那除了失败没有其他结果了,至于备水,那也是白搭。

要知道,马谡可不是孤身一人或者一二十个人去上的山,而是带了一支部队啊,按《三国演义》的说法得有两万人,实际上我估计没有两万,一万还是有的。

而一个正常人,一天就需要喝1.5升的水,那一万人每天就是要1.5万L的水,核算下来就是每天就需要15吨的水!这还是只算了人正常喝的,还有吃饭、洗菜、马匹等用水,一天至少也得30吨!马谡去哪里在山上找这么大一块空地去备水啊。

更何况马谡也没有时间去备水,当时马谡舍弃水源,如果要备水,就得往山上运水,在三国时期那就只能让士兵去肩扛手提了,张郃那可是很快就杀过来了,哪儿会给马谡那么长的时间做准备呢。

古时打仗为什么重视水源,原因就是能提供源源不断的用水,而士兵离开了水就必然不能长久坚持,这是提前备多少水也没有用的,甚至还会因为抢水造成军中大乱。

马谡的命运从一开始舍弃水源上山,就已经结束了,做其他都没有用。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