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7月1日,第二次诺门罕战役开始,信心满满的关东军纠集其包括坦克师团在内的全部精锐2万余人,向哈拉哈河西岸的苏蒙联军发动了偷袭。没料到如今的苏军已和过去大不一样,战术得当,火力凶猛,日军损失惨重。
这都要归功于朱可夫的指挥。作为首任坦克团长,一心要检验一下坦克装甲集群在战场上的作用,诺门罕正好给他提供了很好的试验场。14天的战斗,日军几乎没有像样的战绩,死伤过半。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实在看不下去,命令停止进攻。
被打蒙的关东军开始反思失败的原因。
此时,指挥这场战斗的日军第23师团长小松原惊恐万分。号称“苏联通”的他,制定的攻击计划遭到彻底破产。自战役开始以来,连续败仗,成为一个不折不扣“loser(输家)”。让他略感可以交代的,是他指挥的部队进攻了2公里。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总结会上大家对这次行动给予了不错的评价。在他们看来,战术上该迂回的迂回了,该偷袭的偷袭了,空军、坦克、步兵都能按要求勇敢作战,将看家的本领都拿了出来。换个人也一样是这个结果,这让小松原感动万分。
分析结果是,首先,火力方面吃了很大的亏。虽然日军也有野战炮兵部队,但与苏军比起来,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威力上都处于明显劣势,无法为步兵和坦克提供有效的火力支援。从统计数字上看,60%的伤亡都是炮火所致。
深究起来,日军的火炮性能一直保持在一战时的水平,当大多数大国将火炮的口径提高到100毫米以上时,而日军最大口径火炮只有75毫米。以苏联为例,参战火炮都是152毫米的野战榴弹炮,即使是迫击炮也大多是120毫米以上的大家伙。
其次,夜袭战术是正确的,但没有想到苏军没有给他们面对面拼刺刀的机会。日军向来重视单兵的作战能力,拼刺刀可以说日军的看家本领。日俄战争期间,他们就是依靠“猪突冲锋”,与沙俄军队拼刺刀赢得的胜利,但如今的苏军不允许他们近身。
朱可夫清楚地知道苏军士兵的实力,一对一的对决,日军士兵必胜。但打仗不会像过去武士决斗一样,只要想办法把对手打趴下就行。尽管在单兵武器上,双方不差上下,但朱可夫将坦克、装甲车整合为装甲集团担任主力后,日军的优势全无。
这样的分析会,让在一旁的“来取经”的盟友德国军事观察团的军官们不停地摇头。他们认为关东军的高级军官都只分析到了表面现象,其深层的军事理念和战术风格依然保持在一战时期的水平,装备更是差距甚远,是失败的重要原因。
关东军司令部最终决定,小松原依然担任下阶段的指挥,关东军要继续支持和鼓励。同时,为了能和苏军的火炮抗衡,将远程重炮部队调往前线。总之,“开弓没有回头箭”,作为日本精锐的象征,关东军必须打胜这一仗。
苏联最高统帅部也在反思。
第二次诺门罕战役取得的压倒性胜利,让苏联对未来实现解决远东问题充满信心。其中,朱可夫正确的战术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所暴露的明显弱势也让苏联高层能否“短、平、快”的打消日本的“野心”,也有一些担忧。
一是,取得战争胜利,不能靠运气,要靠实力。尽管苏联的战争潜力是最大的优势,但是作为大兵团作战,后勤保障是苏军的最大短板。虽然铁路运送、汽车运输能将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但依然支撑不了战斗的消耗。
受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诺门罕地区并不适合大兵团集结,斯大林增派的4个坦克装甲旅全部被朱可夫作为战役预备队在外蒙古的乌兰巴托待命。同时,囤积大量的物资,为以后的作战做好准备。
二是,前线部队实力依旧不强。抓获的日军俘虏来自十几个不同建制的部队,可以看出日本关东军是倾其所有,其继续进攻的决心很大。同时,虽然大的的战役结束,但小规模的夜袭、偷袭不断,足以说明日军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朱可夫十分清楚苏军士兵的综合能力不及对手,而且数量不多,一旦双方拖成“持久战”,苏军将占不到任何优势。于是,斯大林决定将前线部队整合为第1集团军,朱可夫任司令员,以此提高战区规格,扩大部队规模。
更为重要的是,尽管苏联的战略重点在欧洲,但诺门罕战局久拖不决,势必牵制一些主力以及大部分的精力,反而影响到欧洲方面的部署,苏联将被拖入到一个尴尬的局面。为此,只有投入大量兵力,以压倒性实力尽快解决远东问题是上上策。
同时,在前两次战役中,苏军都是处在守势的位置,并没有真正打疼对手。只有不惜一切代价采取进攻,让对方清醒地认清自己的实力和坚决维护边境安全的决心,才能彻底打消关东军妄图侵吞苏联的梦想,以及尽早的结束远东战事。
小松原前进的“2公里”成为日军的“鸡肋”。
第二次战役中,号称“苏联通”的第23师团长小松原,唯一的战绩就是占据着深入边境线2公里的几个山包,也是关东军高级将领们不甘心失败,不死心的原因。殊不知,朱可夫是故意这么做的,为什么呢?
首先,火力弥补兵力的不足。苏军一线步兵不仅能力不高,而且兵力也不足,而苏军的最大优势是武器先进,数量多。于是,朱可夫加大重武器的配备,现在每一个步兵师重武器的比例超出正常水平的一半。
前线坦克受损,由后方担任预备队的坦克装甲部队及时补充,缺多少补多少。保证每一个作战的坦克旅始终处于满编状态。每天不断地出击,并没有打算攻取的想法,以此不断地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和他们的战斗意志。
其次,这是一个很好武器实验场。在诺门罕除了海军,几乎所有兵种的头头都来到了这里,同时到这里来的还有各兵种研制的新武器。他们轮番上场,不但给前线提供火力支援,而且借这个机会对新武器的性能,以及能否形成战斗力进行检验。
当然,朱可夫不断地袭扰和炮轰,分散了关东军准备进攻的注意力。而苏军借机在后方集结大量的兵力和囤积进攻所需的各种物资。小松原万万没有想到“好不容易”得到的“2公里”却成为关东军最为头疼的地方。
在这里,苏军坦克、狙击手、火炮、飞机“连轴”进攻,山坡上整天浓烟滚滚,鬼哭狼嚎。此时的关东军进攻没有实力,撤退则会折了“王牌部队”的面子,可谓进退两难,成为了“鸡肋”。
朱可夫采取退让“2公里”做法,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此消彼长”的战术。既有效地消耗对手的实力,又锻炼了自己的部队,更为重要的是吸引对手的注意力,而忽略苏军正在进行的进攻准备。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和讨论。
参考文献:《二战全史》、《当关东军遇上苏联红军》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