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不一样,或许有了元朝的前车之鉴,作为侵略者的他们,是先从文化入手,大肆修改史书,对于清有一丝不好的历史,都抹掉,把明朝的皇帝都刻画成昏君,从此来奴化神州大地的百姓。来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
正文:
朱元璋出身贫农家庭,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为僧据说法号如净。 25岁(1352年)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政权。先后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其他起义军,统一南方,后北伐灭元,建立大一统的皇朝,国号“大明”。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兴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下令解放奴婢;减免赋税。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同时立《大明律》,用严刑峻法管理百姓与官僚,禁止百姓自由迁徙,严厉打击官吏的贪污腐败,设立锦衣卫等特务机构,清洗权贵势力及他认为对他的朝廷有威胁的人、并废中书省,由皇帝直领各部,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驾崩后传位于嫡长孙朱允炆为明惠宗。
太祖的生活俭朴、工作勤奋,在南京的皇宫内,没有设立“御花园”,只有“御菜园”,其中种满蔬菜,使得皇宫自给自足。
朱元璋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清贫的开国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力得以迅速康复,官员贪污率极低,百姓安居乐业。
历史误区:清修《明史》里面记载朱元璋滥杀功臣,实际上朱元璋时期功臣被杀率低于30%
1、谋士:刘基、朱升、李善长、胡惟庸、王广洋、宋濂、方孝孺等;
2、武将:徐达、常遇春、汤和、邓愈、李文忠、沐英、胡大海、傅友德、朱文正、冯胜、耿君用、耿炳文、郭兴、郭英、周德兴等。
徐达:毒疮吃蒸鹅死,无稽之谈。恐怕那个鹅是用三氧化二砷蒸的吧?
胡惟庸当丞相时,想结交徐达,徐达不予理睬,胡惟庸便贿赂徐达的看门人福寿,让他对徐达图谋不轨,福寿揭发了他,徐达也不予追究,只是时时向朱元璋进言说胡惟庸不能胜任丞相之职。后来胡惟庸果然被处死,朱元璋为此更加重视徐达。洪武十七年(1384年),太阴侵犯上将,朱元璋心中憎恶。徐达在北平患了背疽,稍好一点时,朱元璋派徐达的长子徐辉祖携带他的亲笔信前往慰问,不久应召返回京师。次年二月,徐达病逝。朱元璋为此停止临朝听政,发丧时悲恸不已。追封徐达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赠其子孙三世都为王爵。赐葬锺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徐达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都位列第一。徐达应该算是朱元璋那么多功臣里面,最得朱元璋信任之人
“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朱元璋评价徐达
常遇春:战死
汤和:善终
邓愈:跟随徐达远征甘肃,击败北元,招降乌斯藏诸部。洪武十年,病逝于寿春,追封为宁河王,谥武顺。
李文忠:洪武十七年,李文忠病逝,追封岐阳王,谥“武靖”。享年45岁
沐英:云南平定后,沐英留滇镇守,大兴屯田,劝课农桑。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在云南逝世。享年47岁
傅德友:蓝玉案牵连,枉死。。。
胡大海:至元二十二年(1362年)二月七日,部将蒋英邀请胡大海前往八咏楼,视察士卒演习,大海不疑有他,欣然前往,未上马时,有苗将钟矮子跪于马前称“蒋英欲杀我!”胡大海未及回答,即被蒋英以铁锤打死,次子胡关住同时被杀,耿再成亦死。朱元璋取杭州之后,杀死蒋英,血祭胡大海,并作文以祭,特赠光禄大夫,追封越国公,谥武庄。
朱文正:江西之平,朱文正居功多。朱元璋还京后,大大地赏赐常遇春、廖永忠及诸将士金帛。朱文正有功,却未封赏,发怒,遂失常度,任部将掠夺其下妻女。按察使李饮冰上奏朱文正骄侈觖望,朱元璋遣使责骂。朱文正惧怕,李饮冰又上奏朱文正有异心;被免官软禁于桐城,没多久去世。作死;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将时年八岁朱文正的儿子朱守谦封为靖江王,就藩桂林;是唯一非朱元璋儿子的明朝藩王。由此可见,朱元璋并非忘恩负义之辈
冯胜:冯胜平时在打谷场的地底下埋了许多个大腹小口的瓦瓮。“蓝玉案”发生一年余以后,其亲戚向朱元璋控告冯胜私埋兵器。此后,朱元璋召冯胜饮酒,说:“我不管这件事。”冯胜返回后自杀身亡。其义女、女儿冯秀梅、冯文敏同时被害[来源请求]。成化十一年祥符新昌坊建有“冯胜祠”。崇祯十七年(1644年),朱由崧追封他为宁陵王,谥“武壮”枉死
耿君用:濠州(安徽凤阳)人,与朱元璋同乡。后随朱元璋渡江,任管军总管,至正十六年(1356年)七月在救援宜兴时,与张士诚交锋,士诚弃镇江,移兵潜袭宜兴,君用不及防备,城陷力战而死。余众由其子耿炳文继续领导。
耿秉文:朱元璋死了他都没死,这个不多说了。
郭兴:洪武三年,担任秦王武傅,兼陕西行都督府佥事。后封功,因为郭兴不守纪律,只封巩昌侯。次年进攻四川,攻下汉州、成都。后跟从徐达镇守北平,并同陈德在答剌海口大败元军。后在临清练兵,十七年去世,年五十四。赠陕国公,谥宣武;病逝
郭英:因郭宁妃是他的同胞妹妹,因而备受朱元璋恩宠。靖难之役时,跟随朝廷大军征讨燕王朱棣无功。永乐元年(1403年)逝世,追赠营国公,谥威襄。善终
周德兴:洪武十六年,周德兴之子周骥伙同右军都督王诚之子王庸等入宫为非。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周骥被揭发同宫女乱搞关系,以“帷德不修”罪名,父子连坐诛死,命收其公田。子不教父之过,该死
由上面可以知道,跟随朱元璋打仗的15名有显赫战功的将军,就2名是因为,“蓝玉案”枉死的
文臣:
刘基: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授刘基为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封功臣,又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食禄二百四十石。第二年,赐刘基还归家乡。洪武八年(1375年:刘伯温64岁),刘基不良于行,但仍和京官参加元旦的早朝,随后在奉天殿做了一首《乙卯岁早朝》,这虽属于歌功颁德的应酬文字,但诗中仍可以看见刘基的心情。
后世传:朱元璋派胡惟庸毒害刘基。。。我真的觉得是一派胡言
如果是因为医不好,就是医生的谋害病人,我觉得现在很多医生都该死了
朱升:
洪武二年(1369年),七十一岁的朱升以年迈和“祭扫祖茔”为由告老还乡,辞官隐居。朱元璋感念他的功绩,意欲重封,但朱升执意退隐。朱升退隐时并未回老家休宁,也没有去原隐居地安徽歙县石门,而是携带着夫人涉江沂淮地方,抵东海转至西溪胥宇,并在南龙港建了房屋。
洪武三年(1370年)病逝,葬于今天的盐城西区北龙港镇南龙港东首文曲沟北
72岁,善终
李善长:胡惟庸案发生,受牵连而处死者甚多,但李善长仍然如故。此时御史中丞空缺,李善长暂时管理御史台事务,多次向朱元璋提出建议。洪武十八年(1385年),有人告发李存义父子实为胡惟庸的党羽,朱元璋下诏免死,将他们安置在崇明,但李善长没有表示感谢,朱元璋因而怀恨在心。
李善长算是最枉的一个功臣,奈何忠义两难存
胡惟庸:害人精,真的该死
王广洋: 洪武十二年(1379年)十二月,因刘基为胡惟庸毒死一案遭中丞涂节上奏,朱元璋问及此事,广洋回说不知。朱元璋大怒,斥责广洋朋党欺君,将广洋贬谪海南。当船行到太平时,朱元璋追究其在江西包庇朱文正,在中书省又不揭发杨宪阴谋等罪过,下诏赐毒而死。不算冤死
宋濂: 洪武十四年(1381年)五月二十日因病逝于夔州(今重庆奉节),年七十二。临终正坐敛手而逝,时有夔州的官员都前来赠赙哭祭。知事叶以从将宋濂葬于莲花山下。蜀王朱椿仰慕宋濂,又将宋濂转葬华阳城东。
一说宋濂于洪武四年因献诗“自古戒禽荒”一语激怒朱元璋,导致此祸。
枉死。
统计了一下,23名朱元璋年代比较重要的功臣,实际上因为牵连枉死的,也就4人
我不知道后世史书为何刻画朱元璋为一个卑鄙小人。
为君者一生清廉,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缺被后世人刻画成一个残暴弑杀功臣的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