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里,42岁的正科级领导职务有没有前途,还有没有进步空间,主要看你在哪个位子,这本身也是你个人实力和背景的体现。位子好,以后有很大概率可以更进一步,提拔副处级领导职务,一旦迈上副处台阶,走得顺以后有很大机会解决正处,再往上走提拔副厅的概率就很小了,即便如此,对于很多人而言人生堪称完满,已经算是烧高香了;而如果位子不好,最好不要奢望太多,把握好心态,一个正科级岗位在县里怎么说也是头部群体,不是谁能小瞧的,可以活的很滋润。
比如说县政府办主任、财政局长、发改局长以及几个大乡镇的书记,同样是正科级岗位,这些正科的分量明显要比其他正科岗位高出一截,能够到这个位子,背后都有一定的助力,只要干出成绩,自己不犯错误,以后几乎百分百可以提拔副处实职,比如副县长、人大政协副职,或者直接一步进常委班子,打开个人晋升的上升通道。干得好,三五年后转岗常务副县长或副书记,在五十岁左右提拔到市直部门主官,或者直接在县里任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在县级干部使用上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这些位子向来也是体制内公认出干部的摇篮。类似的岗位还有委办常务副主任、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等。
而如果是一般的岗位,比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史办主任、供销社主任、社科联主席、科协主席、残联理事长等,虽然也是正科实职,然而此实职非彼实职,想要与政府办主任这些岗位比,就有点小巫见大巫了。如果不是为了过渡安排,长期在这个位子不动,说明没有大领导、重要领导赏识,以后想再进一步说实话不太现实,干到五十出头大概率会退出实职。因此,作为这些边缘部门、冷衙门的正职,最现实的目标是保住位子,能够在五十岁之前留在现岗或平级转岗,不至于过早地被“退二线”,而不是期望提拔晋升。
当然,一个正科实职怎么说在县里也是个人物。如果不能提拔晋升,在县里能够担任正科实职,不管位子好坏至少可以有几项待遇和优势:
第一,比较受尊重。在县里能走上正科实职岗位,多少有点人脉,且位子在那,大小管着一个单位,基本的政治地位在那里,没人敢随便欺负你,反过来多少都会有人有求于你,受尊重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第二,生活比较滋润。一个正科实职在县里可以说是高收入群体,工资待遇还是不错的。更何况,作为单位的主官多少有固定的政治待遇,这也是隐形福利,各种收入加起来,在小县城生活会相当惬意。
第三,资源优势明显。正科实职在县里上联县领导,下管基层干部,平行各部门主官都会有交流,强大的人脉资源可以为个人和家庭生活提供足够的保障。这也是正科级领导在县里的最大优势。
不管怎么样,作为一个正科级领导,在县区一级的地位和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不管有没有进步空间,在县里都属于混的好的一个群体。有这样的基础,只要放平心态,把工作干好,把人做好,其他的顺其自然,不要渴求太多,反而机缘会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