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的口音从小形成,如果没有严格的训练,许多人是很难改变自己的口音的。在这方面,皇帝会有一些困扰,但不会太严重,应该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其中原因,大概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确实有一些官员的口音比较重。比如南宋时的杨万里是江西吉水人,宋孝宗曾经要搞一个仪式,为八十岁的宋高宗奉上尊号,宰相推荐杨万里充当读册官,在殿上朗读册文,但宋孝宗不同意,理由就是他口音太重,别人听不懂。

第二,皇帝上朝不是开讨论会,有机会发言的都是特定的大臣,许多议题事先都有奏疏呈上来。而且,能够参加朝会的,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官员,经过多年的教育,本身口音就比普通人轻一些。个别口音重的大臣,会尽量用书面语来说话,别人相对容易理解。

第三,许多时候,皇帝与大臣之间是文字往来,而且中间还有内阁和六部官员,不会有什么障碍,特殊情况下才会与大臣面对面交流。

比如,明末的袁崇焕是广东人,口音应该很重,崇祯皇帝曾经说过一句:“守辽非蛮子不可”,他把袁崇焕称为蛮子,说明已经注意到袁崇焕的口音。但在平台召对的时候,二人的交流比较深入,也没有什么障碍。这其中,其实是双方都很注意调整的结果,听的人用心听,说的人尽量向书面的发音靠拢。

最佳贡献者
2

历史上的皇帝其实非常苦恼各地方言不一的问题。

例如清朝统治时期,朝廷实行引见制。 所谓的引见,是指中下层官员在高级官员的引导下,觐见皇帝,经受考核;皇帝通过与官员的交谈,对他们的素质进行评定,最后决定是否重用。

然而,在引见的过程中,皇帝经常苦恼于来自全国各地官员的方言——朕听不懂啊!

1728年,雍正皇帝就曾经抱怨过福建、广东官员在他面前说的话,他根本听不懂:

朕每引见大小臣工,凡陈奏履历之时,惟有福建、广东两省之人,仍系乡音,不可通晓……官民上下,语言不通,必致吏胥从中代为传述,于是添饰假借,百弊丛生,而事理之贻误者多矣。

雍正觉得不能继续姑息这种情况,决定开展一场推广普通话(官话)的运动。

于是,朝廷决定设立“正音书馆”,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北京官话。上谕颁布后,福建、两广等地的各个府州县,均成立了正音书院,教授士子们官话。

朝廷甚至规定,凡是想要读书、科举、做官之人,必须要学会官话;不会的人,禁止考取秀才。

当然,这个结果自然是收效甚微的,后来只能取缔了。直到晚清戊戌变法时期,广东人梁启超等面见光绪时,皇帝仍然被方言问题所困扰。

3

朝堂之上皇帝正襟危坐,朝堂之下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大臣。皇帝一声:“启奏!”,如果下面方言声一片,且不论这些方言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这些方言让皇帝头大是一定的。历史上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1728年,雍正帝在召见闽广一带的官员时,因为听不懂,非常生气。他曾经说,每当和大臣聊政事时,闽广官员的那些话根本就听不懂。如果把这样的官员安排到外省去工作,下达个命令啥的能说清吗?

朕每引见大小臣工,凡陈奏履历之事,惟有闽广两省之人仍系乡音,不可通晓……赴任他省,又安能宣读训谕,审判词讼,皆历历清楚,使小民工晓乎?”

雍正就想了个主意——开办“官话培训学校”,他让福建、广东两省督抚重金悬赏会说“官话”的人,在各省教语言,推广基于北京音的官话,建立“正音书院”(纠正读音)。另外,对科考人员例如:童生、秀才、举人们,规定8年内学不好官话,免考!这是要和官位前途挂钩呀,所以雍正一声令下,全国纷纷学习,普通百姓闲暇之余,也都在效仿学习“普通话”。

“举人生员巩监童生不谙官话者不准送试。”

最终1909年(宣统元年)以北京话为基础确立国语标准音,并且继承到民国,北洋政府时期成为民族共同语。

那么之前的皇帝是怎样应对语言不通的呢?

古代皇帝们都有自己的“官方语言” 。中国历代官方语言从远及近有:雅言、正音、官话等不同称呼。这些都有一定继承性,但是因着朝代的更替、变迁、定都不同、人口迁移等因素,语音逐渐改变。

一、秦朝,朝代越往前,大臣们的语音就越没有那么复杂。提起最早的皇帝,大家马上会想到秦始皇这个千古一帝,是他统一六国,统一了语言文字。

秦始皇上朝时,几乎不存在大臣们奏事听不懂的情况,就算有个万一,可以写下来让他过目。那时各国人员往来也不存在语言交流的困难。据记载,在商朝时人们说话全部用的是中原雅音。雅音,这里姑且叫做普通话吧。直至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之所需,人们的共同心愿就是统一说“普通话”。

历史上最早的通用语言雅言。据记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自此,洛邑的语言就成为了整个东周时期雅言的基础。战国时期大批的辩士各国游说,孔子周游列国,历史上都不曾有任何关于“有翻译官同行”的记载。孔子讲学时,他的数千弟子打哪儿来的都有,孔子是使用雅言来讲学的。

二、汉代西晋以“洛语”为本国的普通话,洛语承袭先秦时代的雅言。汉朝的汉语标准语称“正音”、“雅言”,也称“通语”。

三、隋代,隋文帝杨坚推广共同语。隋文帝隋朝的开国皇帝,他是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统一中国,定都长安。由于当时中国北方地区长期在北方游牧民族统治之下,语音发生很大的变化,隋文帝命陆法言等编著《切韵》,以金陵(南京)雅音和洛阳雅音为基础正音,南北朝官音融合形成长安官音(秦音)。唐承隋制。隋、唐国语为“汉音”,或“秦音”。

四、唐代,在《切韵》的基础上,制定《唐韵》作为唐朝标准音,规定官员和科举考试必须使用唐韵,这样大臣们和各地官员都就有了统一的语言。有学者认为,根据中古音韵所拟的唐诗读音,便与今日的粤语极为相近,指粤语为唐代正音并不为过。

五、宋代,在《唐韵》的基础上,制定《广韵》。而在北宋亡国后,南宋时代的刘渊又基于《广韵》著《平水韵》平水是旧平阳府城(今山西临汾市)的别称,因该韵书刊行于此,故名。唐宋时代洛语发展到到最高峰,达到一字一音,周边国家都学习洛阳官话。

六、元代,定都在大都(今北京)。元代朝廷规定学校教学要使用以汉语为域内共通语的标准,称为“天下通语”。元朝汉语语音的标准仍然是唐宋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原汴洛音,可以由元初周德清所编《中原音韵》得到了许多验证。

七、明朝,开始以官话为官方语言,以金陵雅言以古中原雅言为基础(称为“中州音”),形成汉语共同语系统,称为“正音”,当时的“南京话”是明朝的官话。明永乐年间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话成为当时北京语音的基础。

八、清朝,元朝时旧北平话与南京话融合在一起再融入满族语音这样就形成了北京官话,雍正时期就是用北京话正音教学。

综上,各朝各代的皇帝,为了便于与大臣进行交流,或者说全国上下人与人之间的便于交流,规定学习统一的官方话。所以朝堂上不存在方言轰炸的现象。

4

说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现代人掌握这个技能挺重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现代社会普通话的适用面越来越广,如果我和别人交谈用我的家乡方言,对方可能听不懂,但是说普通话就算他不能完全明白我,但他至少能理解我的意思。

其次,普通话现在是公共场合下的标准语言。假如在车站,或者是机场,想要询问一些事情,普通话绝对是最好用的。因为这些公共场所的服务人员上岗前都曾经过普通话培训。

最后就是人人都讲普通话,能体现出国民文化素质,展现文化方面的凝聚力。普通话的好处还有很多,在此不再赘述。但是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也总结出了它最大的优点,那就是方便不同方言之间的人沟通。

这就引出了我们的问题,古时候没有普通话,那君主上朝时怎么和下面人交流呢?

古时为了沟通方便,有没有采取过语言统一措施呢? 不同民族之间语言不通影响交流的问题古往今来都是存在的。今天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有了普通话,古时候自然也有类似的举措。

比如说元朝建立政权后,因为统治阶层是少数民族,说的也不是汉语。于是就颁布政策,将官方语言定为蒙古语。这样大臣公干以及上朝的时候都要说蒙语。但后宫和民间没有固定规定,可自由选用。

同样,清朝将其官方语言定为满语。但是因为康熙帝时期汉人臣子数量增多,后来满汉兼用。到清中叶以后就全部采用汉语了。

这里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这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无论将官方语言定为哪一种,最后或多或少都会采用汉语。 古时不同朝代的官方语言变化大吗?统治者以哪里的语言为基础创造官语?

一般来说,因为不同时期都城位置的不同,选用的语言多少也会有所不同。细看官语的历史,我们可以追寻到周朝。当时统治者以汴、洛地区(当时的中原)的发音确定官语,并将其称为“雅言”。后来《诗经》中风、雅、颂中的“雅”便指的这种语言。

西晋时期后,官语的发源地产生了变化,地理位置向南移动了一些。此时的官语以南方金陵的士人的口音为准,但并没有完全放弃此前的北方版本,而是分裂成为两支。

顺带一提,金陵就是南京的前身。随后到了隋唐时期,又对语言进行了一些改动。隋在金陵音基础上加入了洛阳音,唐则完全放弃金陵,只留洛阳音,并以其为准。

此后一直没有什么变化,直到明朝开以南京音为官语的先河,此后一直到清中叶一直采取南京音。甚至当时朝鲜日本,来中国面圣时也说这种语言。

官方语言是所有人包括老百姓都要说,还有仅大臣们说?

除去早期的时候,官语一般都有三个主要功能。

第一,用于官场内的沟通。也就是说官语可以让来自不同地区的官员畅通交流。同样,面对皇帝时也是这个道理。官员在朝堂上进谏,发表意见乃至吵架都要说官语。

第二个功能是满足经商者和闯荡者的需求。古时候,客商往往要在全国南北东西到处走,每到一个地方谈生意肯定要说话。但是要让一个人能把全国的方言烂熟于心太难,因此这时候也需要官语来帮忙。不过这对客商要求不高,只要能说清楚,让对方明白意思就行,不需要说的太熟练。

第三个功能,就是各朝各代文化专制的需要。历史上,不管哪个民族是统治阶层,他们的官语一般都是本民族语言。这并不是因为强迫症,而是为同化下层百姓。当所有人都熟悉这个民族的语言,并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时候,他们的政权也就稳固了。

5

十里不同音,想到皇帝上朝时,会有来自四海之滨的朝臣,操着各自的口音方言汇报工作,是不是很有趣,那么自小京城长大的皇帝听得懂么?


"戊戌变法”初期,梁启超已名噪京华,与康有为并称,光绪帝久闻其名下旨召见。因梁启超是广东人不会讲官话,粤语又咬舌难懂,彼此交流困难。讲的啥维新主张都闹不明白,光绪皇帝大为扫兴,结果只赏了他一个小小的六品官衔。

受此挫折,梁启超决心学好官话。正好妻李蕙仙乃京宦之女,妻教夫学没过多久,梁启超的口语水平大有长进,再进宫面圣,交谈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科举制有殿试,主考官和皇帝要面试举子,倘若长的太丑,或者有残疾,或结巴言语不清的,想来也和温庭筠一样难免失意了。

在正常情况下,布衣和小吏和皇帝面对面交流很罕见的,有内阁和六部代为转达。再者朝堂之上陈情议事,气氛庄重严肃,能得见君面,各大臣都会有所发言准备。皇帝的话便是官话,臣子自然要向圣上看齐。

家乡土语自然登不得大雅之堂,用书面语讲出来,也就口音之差了。往往只简单陈述两句,"皇上万岁,臣有本奏,…"一面将写好的折子由太监转呈皇上御览。(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的统一和传承,对中华文华延绵不绝实为头功。)

倘若皇帝看了,当面询问听得不耐烦,也可由转丞相代询办理。而能上朝议政的官员,级别不低,大多为官多年,异地各处任职,虽乡音难改,大体听说方言的能力不差,否则如何作为?

再加上头天入朝前准备记事本朝笏,甚至对着灯笼演练一番也是有的。要知道伴君如伴虎,一言不慎祸及全族啊。偶尔群臣争辩激烈之时,保不定来句家乡俗语娘希匹,皇帝没听懂或没听清怎么办,这时近侍和太监会向他耳语解释,也就释然了,说不定对于心下厌恶之臣被骂,还暗暗叫好呢。

至于外国或少数民族使节,礼部会安排翻译随行在场。据说李白最初就是因为会说会写胡语,充当翻译官而入朝,才有了杨妃研墨,高力士捧靴的一段风光故事。

所以想看皇帝听不懂方言干着急的吃瓜群众,有本上奏,无本散朝了吧!

一??一世界。元元,金沙江边的小鱼??儿,期待您的关注点评。

6

皇帝上朝,文武百官如果都使用各地方言,可以想象,朝堂之上,豈不何等热闹?

其实这种场面完全不可能出现。

一,科举考试保障朝堂之上没有方言。

①科举考试始于隋朝,盛于唐之后。科举考试经秀才,举人,状元三轮筛选,能入朝堂议事的文武百官,应该都以中原地区的语言(汉语)为主。写文章則必用汉字。

②能入朝为官,上朝说汉语(接近普通话)已成必要条件。只会方言早已排除在外。

③汉语也会因地域不同,出现一些差异。例如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但彼此都能听清楚。

而方言则是另外一回事,它属于地区的语言,例如闵南话,客家话,潮汕话等,一般人很难听懂。所以只会方言,不能入朝为官。

二,圣明的皇上

①朝堂上议事有皇上已经确定好主题。一般以关乎江山社稷,军国大事为第一要务。

②上朝前,能夠面见皇上的群臣,早有奏章。

③英明的皇上,对所议之事,上朝前早己有自己的主見和决断。议事只是一个例行公事的程式过程。不是谁想发言就能行,。皇上允许朝堂上讲话时人,都是经过挑选的。只有傻皇上才会让方言入朝。

④文武百官,出于各种利害考虑,並非都想发言。大多数都在猜想皇上真实意,而采用谨言慎行,明则保身,以避免冒犯了皇上,轻者要受到训斥,重则甚至丢官,丢掉性命。因此不会出现热议的场面。

,平庸的皇上,守江山难。

开国皇帝应该说都是凤毛鳞角。打天下,多有文韬武略辅佐。但是接班人未必都是圣明君主。为什么说中国历史上一般来说,由强变弱再到衰亡,长不过三,四百年?有的皇上沉溺酒色,天天歌舞升平,一年到头根本就不上朝。这样的皇上哪里还会听到南腔北调时方言?

7

虽然没有普通话但是朝廷有所谓的官话,科举考试的举子们特别是能够参加殿试的都培训过所谓的官话,只是呢因为不是从小训练的,所以很多都带有一定的地方口音,类似于现在带有方言口音的普通话。譬如影视剧里出现的毛主席就是说的湖南普通话,其实毛主席原来是说湘南话的,口音很重很不好懂,开国大典上就没听懂几句,主席后来才学的普通话,就是大家在影视剧里熟悉的湖南普通话,交流基本没问题。朝廷有御史专门审核口音的,一则你官话不行恐怕是不能入朝为官,其二听你口音断定你是哪里的人,怕你为了考试容易入取把户籍改了,例如以前高考迁徙明明是江苏山东的考生,为了考试容易把户籍改成甘肃,广西这些科考竞争不是那么激烈的地方。最后古人对于普通话的依赖远低于我们。

8

普通话产生于现代,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可是没有普通话的。而当时大臣来自五湖四海,那么上朝的时候,皇帝和大臣是如何交流的呢?

你可能现在脑海里会这样想:

“各位艾西,猪尾巴!不要酱瓜,咸菜太贵啦!”(各位爱卿,注意啦!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啦!)

皇上说:“请丞邪酱瓜!”(请丞相讲话!)

皇上:“艾西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爱卿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使大碗吧!)

“不要酱瓜,我捡个狗屎给你们舔舔……”

(不要讲话,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听……)

要真是像这样上朝,皇上和大臣直接说相声去得了。那么具体这么解决的呢?

其实上朝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在先秦时期,秦统一之前,周公制礼作乐时官话就是周礼的一部分,称为中原雅音。《诗经》中的“风雅颂“的“雅”就是这个。这也就类似于现在的普通话,称为“官话”。

在秦朝时,秦始皇在全国统一文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小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文化的统一,另一方面则是统一朝廷大臣上表奏章时所使用的文字。文字可以统一,那么当皇帝和五湖四海的朝廷大臣们面对面交谈时该怎么办呢?其实皇上和很多大臣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便出台了一项政策,对各个民族实行“民族共同语”的措施。

在秦以后,汉承秦制,直至北宋,官话基本就是中原雅音和关中方言的融合,北宋官话又称河洛读书音。在宋以后的元,明早期,南京话成为当时的官话。在明清时期,由于政权首都在北方,许多上京应考的人,多数都学习北京话,这也就是现在的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缘由。

官方语言有了,为了防止官场上各处的人交流不畅,朝廷便有规定,入朝为官之人,一定要会说官话。虽然朝廷官员都讲官话,但是在古代通讯交通不发达,也没有能够用来学习的电子设备,人们没有学习通用语言的通道,于是各地的方言存在非常顽固,口音问题也很重。就算是官员,说官话口音也很重,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曾国藩。

要说推广古代“普通话”最上劲的,还得数雍正。1728年,雍正帝下令将北京话定为官方用语,北京话的地位迅速提升。于是,雍正帝下令,福建、广东两省的督抚要建立正音书院,聘用教官教授官话,童生、秀才、举人们,八年内必须学成,否则就不许参加科举——学不会,就别想当官了!在明末的农民起义战争中,首任闯王高迎祥就吃了语言不通的亏。明朝调来辽东边军镇压农民军,史载“边军无通言语,逢贼即杀”——边军听不懂农民军的西北方言,逢敌必战。

中国国土广袤,地大物博,让人们都学会普通话是一项好大的工程,那是建国以后,1956年,中央国务院发出的指示,推广普通话,以北京话为基础,北方方言为辅,参照书中白话文的例句例形,指定的一种语言。普通的意思是:普遍通俗简单易懂,使人们容易接受,比较好学。

因此,古代皇帝和大臣上朝交流基本上没什么问题,如果有个别说不清楚的,也有奏章文字来说明。



9

普通话不普通!

北京以北200公里,有个河北滦平县,这里的人,人人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为啥?因为人家的方言——滦平话,就是普通话!牛吧?

其实,也没啥好牛的!

咱们说的话,普通不普通,跟话本身没有关系,而跟用这些话的人有关。

所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咱们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口音差异非常大,且不说南北语系的不同,即使同乡,可能口音也会略有区别。

语音的多样性,古已有之。但差异大,不代表没有标准。

古代不是没有普通话的,而只是不称其为普通话而已。不信?我们就数数历史上的“普通话”。

雅言

《论语》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孔子是个山东大汉,平时说话也是山东腔。但是,孔老师在讲课——比如讲授诗经和书经的时候,以及住持礼仪的时候,都要用“雅言”。

所谓雅言,也叫正言,是西周的普通话。孔老夫子尊周,所以,很郑重其事的用“雅言”。

唐诗究竟该怎么读?

唐诗是我们的文化瑰宝,但是,用普通话读唐诗,常常会觉得不够押韵,但是你换用客家话读一读,完全是另外一种感觉。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小学语文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这个斜字,古时候读作”霞“。

这肯定是有标准的。要不然甲诗人读斜,乙诗人读“霞”,就乱了套。

河南话也不赖!

到了宋朝,洛阳话开始风靡官场。陆游说:中原惟洛阳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因为建都在开封,所以北宋的官话也就是开封话、洛阳话了。想来就搞笑,皇帝上朝不停的说着:中不中?你弄啥来?

明朝都说四川话?

明朝末年,张献忠屠川,四川90%的人被杀掉。最后不得不“湖广填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的百姓迁徙到了四川,为了便于交流,他们就使用明朝的“官话”。由于较少受原住民的影响,基本上都保留了下来。

普通话是满大人?

普通话的英文单词是:

mandarin

读一读,发音多么像满大人啊!

其实,我们现在说的普通话,比起古代的发音、音调简单了很多。原因就是,满大人舌头不利索,普通话就是他们简化了的蹩脚的汉语啊!

所以,为了交流方便,我们要多说普通话,但同时,绝对不能让方言灭绝,否则,我们就真的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10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就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汉字的作用。

中国北方话和南方话,堪称天壤之别,甚至很多地方相隔十里八里,说话都不一样。

然而,就是因为有汉字,中国才没有分裂,因为文化联系在一起。

对于中国人来说,口语听不懂不要紧,但书写汉字都是一样的。

所以,官府的公文畅通无阻,各种信件和契约都全国通用。

皇上不需要会地方话,就可以轻松统治全国。

自然,如果地方官到一些地方口音太重的地方上任,也许需要带着会当地话的幕僚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