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问题之前,简要说一下这首诗。
李商隐的五言绝句中,以一首《登乐游原》极为著名。即使是没读过书的人,也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样的句子不陌生。诗本身并不突出,只是后两句过于精炼,撑起了这个绝句。诗属于典型的有句无篇一类。
登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全诗四句,首二句表明登临之意与不爽的心情。诗中出现的乐游原,是唐代旅游胜地,李白就有词“乐游原上清秋节”。诗人驱车登原,十来就没有什么好心情。毕竟“意不适”么,是什么,并没有讲,也无需明白。
接着诗人说“夕阳无限好”,怎么个好法也很粗糙,没有具象或通感化,不过诗人的心情似乎大好了,面对余晖映照,晚霞满天,山凝胭脂,城如镶金,诗人一吐郁闷。正要这么认为的时候,诗人又忽然来了一句“只是近黄昏”。一下子带出了深深的悲凉感。大有白居易“大抵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悲观。很多人认为这两句将身世迟暮之悲,时代没落之感,家国沉沦之痛,一并熔铸于黄昏夕照下绚烂画面。是千古哲理之句。
如朱彝尊曰:言值唐家衰晚也。何焯曰:迟暮之感,沉沦之痛,触绪纷来,悲凉无限。又曰:又叹时无宣帝可致中兴,唐祚将沦也。纪昀曰:百感茫茫,一时交集,谓之悲身世可,谓之忧时事亦可。又曰:末二句向来所赏,实妙在第一句倒装而入,乃字字有根。大抵如此。
但也有力辩其非的,认为“只是”是“正是”的意思。如周汝昌:玉谿此诗却久被前人误解,他们把“只是”解成了后世的“只不过”、“但是”之义,以为玉谿是感伤哀叹,好景无多,是一种“没落消极的心境的反映”,云云。殊不知,古代“只是”,原无此义,它本来写作“祗是”,意即“止是”、“仅是”,因而乃有“就是”、“正是”之意了。别家之例,且置不举,单是玉谿自己,就有好例,他在《锦瑟》篇中写道:“此情可待(义即何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其意正谓:就是(正是)在那当时之下,已然是怅惘难名了。有将这个“只是当时”解为“即使是在当时”的,此乃成为假设语词了,而“只是”是从无此义的,恐难相混。
如此一来,李商隐的这两句又是积极进取的鼓励了。由词意造成的对诗境、心绪的不同理解,也成为这首诗的魅力之一。正因不明,正因多意,更见容纳。你倾向于哪种理解呢?
回到题主所问,改一个什么字让意境与原句截然不同?如上面分析,可以把“只”改成“正”字,诗由“只是近黄昏”变成“正是近黄昏”,胸怀、格调马上不一样了。前者易悲,后者感奋。一字之别,消极与积极绝然不同。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