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对于问答提出的问题,无论答案如何表述,都不太完整。只能说,以里皮主教练为核心的中国国家足球队,在举国体制的支持下,拥有李可和艾克森等归化球员的国家队,拥有理论上最大限度的出线的可能性。
之前的几次冲击,我们输在哪里?1981年,苏永舜指导最后带队不敌新西兰,恨别西班牙世界杯,表面上是技不如人,但实际上是足球外交层面的欠缺。
1985年5月29日,曾指导率领国家队主场败给香港队,港队主帅郭家明一战成名,而那届国家队和曾指导却成为民族罪人,背上不该有的骂名,甚至收到球迷寄来的草绳和子弹壳。与其说是负于摆大巴的香港队,不如说是死于必须赢多少球才算赢的非技术性失误。要知道,这届国家队在前一年的亚洲杯顺利进入决赛获得亚军并且拥有亚洲第一铁卫的贾秀全。
四年之后的两个黑色三分钟,高家军只差一步到罗马,场上临场的应变能力凸显不足,领先反而成为负担,国足在国产教练领导下的运气和优势在专业体制下达到了极限。
1992年前后世界足坛迎来职业化新潮流,中国足球也在酝酿变革,日本和韩国先行推出职业联赛,莱因克尔等世界杯名宿栖身日本足球联赛,而韩国则拥有车范根和金铸城等留洋球员,中国队则迎来第一位外籍主帅施拉普纳。
德国人在精神层面上给予了中国足球全新的动能,但也错失了足球技战术跟上世界潮流的机会。夹杂在专业和职业化空隙里的中国队莫名其妙的被也门队一脚任意球直接破门,爆冷输球,使得主场成都的比赛成为陪太子读书,眼睁睁的看着伊拉克昂首进入亚洲区预选赛决赛阶段,而中国队的意外失利,也让日本队在通向美国世界杯的道路上,也遭遇了黑色一分钟,伊拉克的补时最后关头,一个头球把日本队硬生生的挡在美国世界杯24强之外。
看上去中日都没有进入94年美国世界杯,差距没有拉大,甚至于1998东亚四强赛上,如果不是范志毅射丢点球,中国队可以在东京3比0低消日本国家队。好像1997年中国队遗憾未能出线是个意外,似乎更加印证了中国足协抛出的亚洲二流的定位说,只是为了应付球迷和媒体的问责。实际上,戚务生统领的那支国家队,是中国足球近20年历史上备战世界杯最充分的队伍,也是专业化体制向职业化过渡期,中国球员的第一个巅峰。
且不说1994和1995年两胜古利特,隆巴多领衔的意甲劲旅桑普多利亚,单就1994年亚运会足球银牌而言,已经是近30年中国男足亚洲大赛不多的高光时刻。亚运会的良好表现,让这支球队得以延续,1996年的亚洲杯尽管小组赛被日本队相马植树一脚斜射弄得差点出不了线,但依然不妨碍这支球队轻松的进入亚洲区十强赛的阶段。首场大连金州两球领先伊朗,一度让人看到职业化三年多就有硕果展现,但最后被伊朗4比2逆转,让李明和孙继海在家乡父老面前抬不起头。换李铁成为戚务生耳根太软的罪证,尽管后面紧急调配健力宝四小天鹅助阵,但将帅无能,累死三军。足协第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也引出一系列针对足协的讨伐和反思。中国足球的决策能力,成为制约中国足球发展的桎梏。可惜,只可惜,当时没有把二流定位轮坚持到底。
2002的韩日世界杯,把中国队从1982年世界杯开始遭受的不公一次过回报,并且透支了往后十年的好运。这一次的出线,掩盖了职业化的改革过程中已经出现的生命力方面的问题,当然也回报了中国专业化人才培养的红利。再往后,不论是2004算错净胜球,还是2008国家队主帅双头管控,抑或2012年临阵换马,都是管理混乱下的必然结果,青训的短板反而显露无疑。好在蔡主席临危受命,果断请回里皮挂帅,强势返航,国家队拼到最后,六轮比赛11分最终失败的结果,唤回球迷的关注和高层的期待。
中国足球自职业化改革以来,一直与举国体制老死不相往来,尽管市场回报开始显现,但失去更大的布局和支持也是一个短板。承载万亿国人期待的足球,终于在这六七年不断的努力下,勇夺亚冠,中超塑造成亚洲第一联赛,国家政策的红利终于到来。这何尝不是一种举国体制?
勇戴王冠,必承其重,中国队又何尝不是另外一个意义的国之大器?所以当前足协改组,外交成绩斐然,后勤保障到位。随着李可和艾克森翩然而至,里皮就是当仁不让的主推手和掌舵者。里皮已经率领中国队展现了空前的稳定性,临场调节和队员心理建设卓有成效,情报工作井然有序,队员选拔和战术布置效果明显。这些以前我们踩过的坑,已经未雨绸缪,早有部署。
40强赛还没开始,但领先格局已然建立。之前,我们追求超水平发挥,渴望奇迹,留给中国队的时间总是不多。这一次,我们只需要避免犯错,正常发挥,便可朝目标稳健迈进。让一切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