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唐朝末年开始,历经五代十国,直至宋太祖建立宋朝,期间建立了数不清的地方藩镇政权,政权交替之迅速,令人叹为观止。不管是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还是宋太宗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都是为了巩固皇权,维护自己的统治。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在赵宋皇帝看来,威胁主要是来自于带兵的将领,因此防范武将就是一切问题的核心,一切任务中的首要任务。但是紧靠皇帝自己是无法完成国家的治理的,因此当武将逐渐退出中央权力的核心之后,必然要选择一股势力来进入权力中枢,与皇帝共同治理天下,而宋朝选择的则是文官集团。因为,不管文官的权力多大,只要没有兵权,就造不了反,就不会威胁皇权的统治。

那么,宋朝文官集团是如何掌握权力的?

一,宋朝文官集团的崛起始于宋太祖的“勒石三戒”,其中有一条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这就变相的保护了文人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为文人的崛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随着赵宋政权的建立,随着赵宋对武人集团的压制,武人集团退出权力中心后出现了较多的权力空缺,大量的文人的加入使得文人在国家权力的比重中迅速上升,为文人集团的崛起提供了机会。

三,科举制度是对文人集团的崛起最重要保障。比如说在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的龙飞榜进士科考试中,太宗录取进士109人;北宋嘉佑二年龙虎榜,号称为千年科举制最闪耀的一榜,苏轼、苏辙、张载、程颢、程颐、曾巩、曾布、吕惠卿、章惇、王韶均在这一榜中,这些人对后世的影响之广,横跨了文学、思想、政治乃至军事多个领域,将北宋文人政治、文化的繁华推向了巅峰,甚至深深的影响了后世中华文明的发展基调。因此,三年一次科举制的为文人集团的世袭罔替、继往开来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使得文人集团的权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四,文官对国家各方面权力的渗透比较彻底。当然,这个是皇权的统治者纵容的情况下出现的。比如说,宋朝外出领兵作战的经常是文人,文人都已经把武将的权力握在了手中,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了?

五,随着文官集团的权力逐渐增大,渐渐的实现了对皇权的架空。自赵宋开始与文官集团共享权力,皇帝的权威性就大大下降了。既然君权不再那么神圣,那么皇帝的决策也就并不一定是上天意志的体现,因此也有可能出错,因此文臣也就可以依据自己的看法对皇帝提出批评,对皇帝的政策提出反对的意见,甚至直接驳回皇帝的决策。而且文官集团的壮大,更加强了文臣坚持自身看法的底气。

六,优渥的俸禄、福利,使得宋朝对官位的追逐趋之若鹜,官员素质的稂莠不齐使得官官相护、结成朋党、官商结合等变为现实,为文人集团稳固权力提供了进一步保障。

七,宋朝官员的升迁其实是相当简单的,不用你有什么特殊的政绩,只要不出错,做官年限到了,基本都能得到升迁,实在是太幸福了。

总的来说,文官崛起既是当时历史环境的的必然,也是赵宋皇帝的选择,当然离不开各项制度的保障,也离不开文人的罔替接续、自身努力,使得文人的权力在历史的走向中不断发展、壮大,最终甚至到了堪与皇权相持的地位。

最佳贡献者
2

宋太祖赵匡胤是武将出身,也是个武力和权术的能人,自“陈桥兵变”皇袍加身到“杯酒释兵权”,体现出对武将的不信任。也是由于唐末武将的以武乱权,故赵匡胤设立枢密院为全国的最高军事机构,最高长官枢密史由文官担任。所以文官权力极大。

宋朝官员如何掌握该力量离不开“国策、体制、政治”因素影响下的宋朝“文官制度”

在宋朝,文官的活动空间可谓非常之大,相对于其他朝代的文官也更为自由。这样的变化,与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政治决策息息相关。

宋太祖赵匡胤所颁布的“勒石三戒”,使得宋朝时期的文官们生活有了很大的保障。

自从赵匡胤登上皇帝的宝座后,将发展的中心转移到对于国家的建设中去,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在当时盛极一时的宋朝文官风潮。

在宋朝,统治阶级对于文人墨客非常尊敬,重视有佳,重文轻武的程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文官成为了一种比武官更加重要的职位,掌握的权力远远要超过武官,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尊崇,其光鲜亮丽的程度可见一斑。

宋代的开国宰相赵普对儒家文化的大力推崇,更是为整个时代的读书人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从政的环境。

一、 重文抑武,文官当道的治国政策

对于宋朝为什么文官会拥有如此高的社会地位,我们就不得提到宋太祖赵匡胤这个人物。

在当时,发生了陈桥兵变这一历史事件之后,赵匡胤非常担心这样的情况会再次发生,历史的悲剧将在他的身上重演。

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导致社会局势非常动荡不安,人心惶惶;宦官掌握国家大权,帝王的权力名存实亡。

为了预防出现这样的局面,宋太祖赵匡胤带领自己的得力助手,将散落在各个地区的兵权紧紧收归到自己的手上,大规模的压缩地方政府所享有的权利。并且,其对军队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使得各个地方的军事权利完全由自己所掌控,使得军事将领们逆反中央的可能极基本不存在。

这样难以表达的小心思,宋太祖赵匡胤肯定不会把它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赤裸裸的昭告天下。他只说是为了让国家未来可以变得更好、更强大,为了避免战争的再次出现,国家需要休养生息。

按照这样的说法,朝政的建设并不需要过多的武官,所以武官的人数理所当然的需要进行裁减。当时国家的努力范围,是要将经济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以及逐步完善国家现有的政治制度。

因此,宋朝时期的朝廷对于文官的需求量非常之大。从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赵匡胤的智慧,利用数量日渐增多而无实质伤害性的文官来打压那些手头上掌握兵权的武官。

在这样的政治风向的影响下,走向政治仕途,成为一名文官是当时很多读书分子所追求的目标。现在我们在谈到宋代的文官制度的时候,士大夫可以说是其中的标志。

文官们如果想要顺利的进入政坛、踏入仕途,在朝堂上能够有一番作为的话,首先需要通过的就是士大夫阶层的考验。

这也是宋朝文官制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风向标。

宋太祖赵匡胤为了能够将国家的权利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建立了一套体系非常完备、系统的制度,这些举措对于当时国家的稳定以及官员的控制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

宋朝在保留有原有的必要的常设的处理日常事务的机构之外,也增设了很多削弱宰相权利的分支机构。

为了避免文官也对国家的政权产生影响,将每一个职位的职能都进一步细化,每个职位之间的权能都有相互牵制与制约。

由此保证每个文官都在被牵制的情况下尽心尽力为中央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大大加强了中央对于文武百官的控制和朝廷中央集权。

虽然在宋朝的末期,还是出现了官员数量过多,行政效率非常的低下,官员们互相推脱责任的种种现象。

但是,我们所不能否认的是,宋太祖赵匡胤所设立的这一系统的文官结构对于武官专权起到了很大的抑制和平衡的作用。

文官也凭借这样的契机走入了大众的视线。

二、 初入体制,文官进阶的资格途径

自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创设、完备之后,考试是大多数百姓进入朝堂,开始仕途的一个最佳途径。在宋朝,除了通过科举制度进入仕途之外,还有另外两条进入仕途的道路。它们分别是自荐制度以及荫补制度。

科举制度最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产生了雏形,到了后来的隋唐时期真正的发展壮大,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

这一制度主要是通过公开进行相关科目的考试来选举朝廷所需要的人才,也使得当时宋朝时期的读书人对于学习产生的氛围非常浓厚,人们对于读书人、知识分子也非常的推崇、尊敬。

科举制度使得很多家境贫寒,没有什么政治背景的考生有机会获得进入官场的机会,因为科举制度相对来说非常的公平,考生们可以真正展示自己的才华、实力,出生普通家庭的学子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进入仕途。

自荐制度通常针对的是已经步入仕途的官员,皇帝下旨需要人才的时候,这些有才能的官员就可以积极的报名,推荐自己。

有的时候,这也需要有上级领导的欣赏和推荐。推荐完自己之后,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考试来选拨人才,在这一点上和科举制度是非常相似的,这也在最大程度上的保证了公平性,避免权利对其进行干扰。

有的时候,皇帝会亲自参加自荐制度中人才的考核以及选拨程序。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自荐制度的难度与科举制度相比可以说是旗鼓相当的,这也是为官之人得到重用提升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荫补制度相对于以上两种制度来说,对于贵族们来说是更加有利的。

那些豪门贵族家的子弟虽然不能随心所欲的进入官场,但是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却是多了很多门路和捷径。

这样做的目的也在于笼络朝廷官员,是他们更加衷心的辅佐帝王,全身心的为皇帝服务。

从以上所说的我们其实不难看出,在宋朝成为文官有很多种途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是最为公平的一种方法还是通过考试进行相关的选拔,这让很多寒门学子充满了希望。

尤其是当时的宋朝重视教育,而且科举录取名额,相比于唐朝有所增加。在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期,曾多次恩科,每次录取百余人,他在位的二十多年内,录取的进士人数就有上千。

整个宋朝科举录取的进士人数,远高于唐朝,还有其他的制度,与科举制度相辅相成,使得当时文官的队伍日益壮大。

三、自在悠然,文官当道的政治保护

我们不难看出,在当时的宋朝,文官具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不仅仅是因为很多的学子希望能够通过成文文官来实现自己内心的报复,大展宏图,为国家做出贡献。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当你成为了一个文官之后,你不仅仅可以得到大家的尊敬、推崇,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文官的待遇还是日常优越、自在的。

虽然这样低下的工作效率使得宋朝末期出现了冗官的现象,但是对于文官自身来说,这份差事还是相当悠闲自在的。在宋朝重视文官制度的影响之下,皇帝们往往不会对文官们发脾气,通常情况下也不会怪罪他们。

宋太祖赵匡胤还下令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上为人熟知的“勒石三戒”,希望文官制度在后世能够继续发展壮大。

“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呜呼!若此三者,不谓之盛德也不能。”

他还规定的不能杀死士大夫,自然而然的,文官也成为了保护的对象。纵观整个大宋的历史,几乎没有文官被处死。

当时在宋朝有一位文官叫做蒲宗孟,他的日常生活非常的骄奢淫逸,而且没有一点仁义之心,残忍至极。

虽然他的行为举止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屡次遭到弹劾,但是并没有受到惩罚,因此他的行为愈发放肆,这也是与当时对于文官过分的保护所导致的,连皇帝都不敢随意对文官进行惩罚。

再加上宋太祖赵匡胤这个人,对于旁人都处于非常戒备的防备状态,他即使非常重用文官,也没有给文官太多的权利。

为了防止文官掌握大量的权利,当时招聘了非常多的文官,这样一来,分配给每个文官任务更加的细致,任务量相比较而言也更加的轻松。

日常的生活有保障,工作任务也比较轻松,还能得到社会百姓的认同。

3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是由汉高祖刘邦提出的,汉朝之后的历代王朝都十分尊重士大夫,但这些王朝的统治者只是把士大夫看作政治工具,并没有真正实现“共治”,直到宋朝士大夫的政治地位空前膨胀,真正实现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十分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士大夫的政治态度,宋朝时的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而非以维护皇权为己任。

宋朝的士大夫之所以可以拥有这么高的政治地位的原因有很多,宋朝的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的国家政策,并且宋朝政府赋予了士大夫较高的政治自由。除此以外,宋仁宗时期完善了科举制度,使大批有才能的寒门子弟进入仕途,分化了贵族子弟的政治权利。政府还强调了学校教育的作用,使当时的读书人深受国家所传播的忠军爱国思想的影响。

一、宋朝文官集团得以掌握权力的政治因素

(一)权力的相互制衡

相比于其他朝代来说,宋朝权力的制衡极其特别,其他朝代大多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宋朝在分化相权同时也制约了皇权。宋朝通过设立参知政事、枢密院等来分化宰相的职权。

宰相是士大夫的最高政治代表,在宋朝时,立法权和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行政权由宰相掌握,皇帝不能随意侵犯宰相的行政权,同时宰相也不能剥夺皇帝的立法权和决策权。宋朝的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就是通过这种形式得以实施的。

宋朝时皇帝的命令以诏敕的形式下发到地方,但是皇帝的诏敕上必须要有宰相的副署号令,没有得到宰相的同意皇帝是无法向地方下发诏敕。因此,宋朝时候的宰相能够过问皇帝下发的一切事务,宋仁宗在安葬其亲生母亲李宸妃时就曾说“宰相,事无内外,无不干预”。

除此以外,早在宋太祖时期就形成了一个惯例,不杀大臣言事官。这个惯例限制了皇帝对于大臣的处置权,减少了士大夫在参与政事时的后顾之忧,加强了士大夫们在参与政治时的勇气。由此可见宋朝时宰相对皇帝的限制是有法可依的。

(二)法律的约束性

唐朝后期儒家思想被束缚,其他思想蓬勃发展起来,到了宋朝“讲性明理”之风盛行,整个社会以理论事。这种风气渐渐影响到了政治,宋朝政府在处理朝廷政务时十分开放,大臣们在讨论国家大事时,往往都会大谈道理,进行争辩。但是在争辩时,皇帝与大臣都会遵循“道理最大”的准则。

当然道理的存在必须有法律作为保障。宋朝政府注重法治建设,讲究祖宗家法。宋朝初年,政府制定了《刑统》三十卷作为国家的基本大法,与此同时,各地方还有所需实行的基本法律,例如《三司新编敕》。

除此以外,皇室外戚宦官还要依照各种各样的家法,例如“治内之法”,“勤身之法”等。这种完整的法律体系,限制了皇权,也制约了士大夫的权利,使皇帝与士大夫共治的局面得以稳定运行下去。

(三)统治环境的变化

五代十国时期天下大乱,武人因此得势。可是国家的治理还是要借助文人的帮助,五代时期各国都曾招募文人来做自己的幕僚,宋太祖在当上节度使后就招揽了楚昭辅、吕余庆等人做自己的幕僚。

在当时各国都形成了武将掌权,文臣主政的政治形态,在宋朝建立后,武将的权利被收回统治者手中,而文臣的权利随着统治疆域的扩大,统治复杂性的提高而提高。

二、宋朝文官集团得以掌握权力的经济因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宋朝之所以能够形成这样的政治形态与其经济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原因。

宋朝延续了唐朝时的“两税法”,唐朝初期实施的是“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但是随着土地兼并的发展“均田制”也崩溃了,“租庸调制”也无法进行下去。唐政府为了维护统治,不得已承认了土地的所有关系,采用了“两税法”,这种赋税制度的确定,促进了唐朝经济的发展,解放了生产力。

唐朝末年农民起义运动频繁爆发,这些农民战争扫除了根深蒂固的门阀势力,与此同时地主势力随之崛起。地主势力与门阀势力相比大多缺乏高贵的出身,但是凭借着对土地的控制,他们在政治、经济、社会中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宋朝在建立后确立了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宋朝政府的这一政策获得了地主阶级对于宋朝政府的支持。与此同时,宋朝公开也承认了隋朝时期就产生的租用契约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地主阶级得以壮大,很多官员也纷纷购买土地,渐渐的地主阶级的力量渗透到国家政治当中。

北宋时期对科举制进行了改革,相对于唐朝来说,北宋科举制的录取名额扩大了数十倍,在这一制度下很多寒门学子得以进入朝廷,据统计,两宋时期有超过一半的进士为平民出身。

士大夫作为北宋参政议政的主要力量享受着朝廷给予种种优待,这使士大夫与土地牢牢联系在了一起成为了新的地主,宋朝的这种制度有效的防止了知识分子当中谋反现象的发生。宋朝时期曾有三次大的农民起义,这三次起义中都没有地位显赫的士大夫参与。

这些有着较高文化水平又有着一定经济力量的士大夫,对于国家大事极具责任感。对于国家大事他们敢说敢做奋不顾身,他们的意见皇帝不得不认真听取考虑。

三、宋朝文官集团得以掌握权力的思想因素

自汉朝开始儒学就被确定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与此同时“经学”兴起,“经学”指的是诠释儒家经典的学说。随着“经学”的发展演变出今文学、古文学两个学派,这两个学派长期争论不止,莫衷一是,到了唐太宗时期,政府曾下令修撰《五经正义》及《五经定本》,这两部书定为“官学”,科举考试以这两本书为标准。这两本书的发行结束了汉朝时期的“经学”宗派之争,但也束缚了儒家学说。

与此同时佛教和道教迅速发展起来,道教借助皇室的力量占据了思想统治地位。在道教崛起的同时,遵从老庄学说的道家思想也广为流传,道家思想倡导清静无为,简易为政,向往和平。这一思想在安史之乱后得到了士大夫阶级的广泛推崇。

在宋朝初年,黄老学说依然广为流行,甚至被统治者所尊崇,这为之后的“共治”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在经历过唐朝末年的大动乱之后,士大夫对于国家治理观念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意识到国家和平的维护不仅要依靠统治者,自己也有着极大的责任。

在北宋大臣张方平的《乐全集》中曾形容国家皇帝及士大夫的关系时说“动静休戚,义犹一体”。这句话极其形象的反映出当时士大夫们的责任感。和其他王朝相比,宋朝的统治者在遵循“三纲五常”的同时意识到国家政治不仅是皇帝的事,更是自己的事。这种思想使当时的士大夫积极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

总结:

宋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形态表明知识分子是一个政权统治的中坚力量,维系王朝的统治要给知识分子足够的发言权和政治地位。

4

“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是宋代独有的一种政治生态。宋朝立国以后,统治者实行“崇文抑武、以文治国”的国策,而科举取仕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也使得当官不再是门阀贵族的专利,大量的平民阶层也得以进入官场。

自宋代始,以士大夫为基础的官僚政治取代了以往的士族门阀政治, 文人出身的官员成了国家官僚队伍的主体和政治结构的中坚。

一、“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释读

关于“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在宋神宗时有一段著名的对话,充分说明了这种政治生态的本质。

宋代熙宁四年(1091年)三月,宋神宗在资政殿召两府(中书和枢密院)大臣议事,三朝元老、枢密使文彦博对神宗说:“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 神宗说:“更张法制,於士大夫诚多不悦,然於百姓何所不便?” 文彦博回答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

所谓的“与士大夫治天下”,并不是说士大夫要与皇帝平坐分权,而是士大夫依附于皇权,与皇帝形成利益与权力共同体,也就是“君臣一体”,共同治理天下。

(君臣一体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在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下,士大夫既能达到匡扶君王以达成“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政治地位以对皇权形成制约力量。这才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深层次内涵。

二、那么,宋朝文官集团是如何掌控国家权力,从而真正形成“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局面的呢?

01、有鉴于唐末和五代的藩镇割据,宋朝立国以后,统治者实行“重文抑武”、“以文治国”的政策,不但提升了士大夫的政治地位,也赋予了士大夫参政、议政的土壤

宋朝之所以能够形成士大夫官僚政治,赵宋统治者对文官的优待和推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吸取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武将频繁夺权的历史教训,在削弱武将权力同时,实行以文治国的国策。

为了推行以文治国,赵匡胤不但多次下“求贤诏”招募文人士大夫参与国家建设,而且还告诫后代“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曾枣庄、刘林《宋太祖十》),以“祖宗家法”的方式在宋朝立国之初奠定了文治的秩序。而后继之君也不渝祖训,继续奉行崇文抑武政策,终宋一朝,无人敢废止。

(宋朝统治者承诺“不杀士大夫”为士大夫参政议政提供了安全保障)

以文治国的国策,大大提升了士大夫的政治地位,为士大夫参政、议政赋予了合法的权力和雄厚的政治土壤。而宋朝统治者“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承诺,以及对文人的各种宽容和优待,也使得宋代士大夫在参政议政时可以畅所欲言,对于君王的不足敢于力谏,从而为士大夫官僚政治主体的建立提供了安全保障。

宋朝君主对文人有多优容?这从仁宗朝时的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得出来。宋仁宗想为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提干,升为三司使(相当于财政部部长),结果时任谏官的包拯坚决反对,认为张尧佐这是凭借裙带关系升职,败坏了国家纲纪,言辞激烈到喷了仁宗一脸口水,而宋仁宗还一边擦口水一边跟包拯理论,一点也没有生气。这固然是宋仁宗的性格仁厚,但也能看出宋朝君主对于文人士大夫的优容。

可以说,正是以文治国的国策和君主对士大夫的各种优待,才给士大夫们参政议政、治理天下注入了厚重的底气。

02、大力推行和完善科举选官制度,拓展了宋代士大夫的群体,而士大夫群体的平民化,是宋代士大夫官僚政治主体形成的重要原因

宋朝统治者既然确定了以文治国的国策,必然要选用大批的文人作为治理国家的官员,而科举制度就成了文人进入仕途的主要途径。

为了给国家选拔真正的可用之才,宋朝统治者在大力推行科举制的同时,还对制度本身进行了变革和完善。变革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 完善科举考试的方式和程序,尽最大限度做到客观和公平

宋代废除了唐朝科举由当朝显贵“公荐” 举人的惯例,改以实行复试、殿试的方式。另外,为了防止徇私舞弊,不但考官要实行锁院制( 考官提前到考场封锁居住,不见任何人,防止亲朋好友走后门) ,还对考生试卷实行“封弥誉录”法。

(宋代的科举制度已经十分完备)

② 打破门第限制,面向社会所有阶层选取

宋朝科举制度最大的进步就是打破了门第限制,使科举取士的范围空前扩大,社会各阶层都可以参与,尤其是为广大的寒门读书人开启了仕途通道。正如宋人所说:“今天子三年一造士,虽山野贫贱之家,子弟苟有文学,必赐科名。”( 《嘉定赤诚志》 )

大量的平民子弟通过科举途径进入官场,成为士大夫群体的一员。士大夫群体的平民化,大大拓展了士大夫阶层的群体,而士大夫群体的壮大,又为士大夫文官进一步掌控国家权力奠定了社会基础。

大大提高科举录取的人数

宋代单次科举录取的人数远多于唐代。唐朝时一次科举取士,平均也就二三十人,而宋代则多达五六百人。如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一次竟然录取了805人,超过了唐朝开元盛世29年间录取进士的总和。

④ 提高科举及第后文人的待遇

唐朝的科举考试在合格后,还得通过吏部的考试才能授予官职。如果朝中没有关系,例如寒门士子,即便通过科举考试,也很难得到授予官职的机会,空有进士之名。

(宋朝的进士可以直接授予官职)

而宋代的文人在通过科举成为进士后可以直接授予官职,而且升迁的速度也比较快。“第名前列者,或不十年而至公辅”,“ 名公臣卿皆由此选”。 只要是中了进士,那么高官厚禄就离你不远了。

0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封建社会的本质是地主阶级占有大量土地,统治和剥削农民阶级。宋朝立国后,实行 “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进一步增强了官僚地主的经济实力。

经济实力的强大,又促使地主阶级在政治上寻求更多的发言权和更大的影响力。于是,地主阶级中的优秀分子和平民大众中的杰出者都被吸纳进士大夫的队伍中,而宋朝又给了士大夫群体极大的优待,允许他们占有土地,使其成为新的官僚地主阶层,而士大夫阶层又通过参与朝政、治理国家来维护官僚地主阶级的利益和统治。

(士大夫官僚政治本质还是代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因此,从本质上说,宋代的士大夫就是地主阶级在政权中的代表,他们参加科举,形成文人官僚政治,其原始动力还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

马克思曾说过:“ 一个统治阶级越能把被统治阶级中最杰出的人物吸收进来, 它的统治就越巩固, 越险恶。” 宋代的士大夫政治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这一点。

总结:

综上而言,宋代的“与士大夫治天下”,实则是作为地主阶级代表的文人士大夫,为了维护和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而参政议政的政治制度。而士大夫官僚政治主体的确立,离不开宋朝统治者“以文治国”策略的影响,也离不开科举选官制度的推动,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才形成了宋代独有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生态。

本人专注历史相关问题,解答历史疑惑,+关注了解更多内容。欢迎转发、点赞、留言,记得关注我哦。

5

北宋在皇帝,宰相,台鉴三种政治力量的相互制约和相互辅助的局面中实现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开明政治。

古代社会对于忠孝仁义等道德观念是极其注重的,仁和孝都是对于帝王最高的要求之一。

在一个注重仁孝的社会,祖宗之法的权威就显得无比强大。

任何一个开国皇帝定下的规章制度都是后世必须遵守的权威法则。

宋代实行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策略实属于吸取唐末五代时期藩镇割据和军人执政的乱象。

五代时期的军人执政是对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加大摧残,接连发生的军事政变又令政权几度易主。

宋代的文人治国方略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也防止了权臣和武将发动兵变夺取政权的前车之鉴。

宋太祖赵匡胤本就是一介武将,从孤儿寡母手中夺去了天下。

北宋政权本就得国不正,于是对于武将的提防与控制就达到了巅峰。

用文人治国的方略来压制武人是最适合的方法,然而最终却屡次遭到少数民族欺压也是一件极其耻辱的事情。


文官集团掌控制约皇帝的权力的最好的手段便是祖宗之法--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古代社会的帝王对于祖宗之法极其敬畏,要想改变绝非易事。

文官时常以祖宗之法压制皇帝,皇帝对此也无可奈何。

在祖宗之法的规定下,宋代文官集团就从制度上对皇权实现了有效的制约。

自秦汉始,皇帝以唯一的贵族身份世袭一切权力,宰相作为政府首脑制约皇权。

虽然相权几经削弱,但是到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宋代,以宰相为首的文官集团就对皇权实现了极其有效的制约。

在制度上,皇帝享有最高司法权和最高决策权,宰相拥有最高行政权。

皇帝不能侵犯宰相职位的行政权,宰相也不能剥夺皇帝的司法权。

皇权与相权在这种相互制约中实现了共治天下的愿景。


北宋有一条习以为常的约定,就是不杀大臣与言官。

有人说这是宋太祖誓约,藏之太庙。

此约虽不知真假,然而北宋一代也并没有杀大臣和言官。

宋代的士大夫认为天下不只是皇帝的天下,还是士大夫的天下。

北宋从宋真宗开始就十分重视台鉴制度,对皇权和相权都实现了制约,从而使朝廷的决策更加服从于士大夫的意志。

北宋的政治体系中,皇帝、宰相、台鉴形成了最为重要的并且相互制约的三大政治力量。

皇帝享有最高司法权,宰相享有最高行政权,台鉴掌握监察之权,三者相辅相成。

北宋的政治稳固性和开明性远高于其他朝代,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也不是一句戏言,而是得到了真正实现。

文官集团通过宰相和台鉴两大政治力量对皇权实现了有效的制约,并阻止了一家独大的局面。

6

宋太宗赵光义是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之弟,大宋王朝的第二任皇帝。他目睹了其兄长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夺取后周柴世宗之位。于是,在天下初定之后,宋太宗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削弱节度使等武官权力,扩大科举取士规模,为宋朝的文官政治定下基调,也为后来大宋王朝文化艺术兴盛创造了客观条件。

宋朝自立国开始,北方边境就一直没有安稳过,西夏、辽金一直虎视眈眈,对中原垂涎三尺。按理说,武将对于宋朝的基业稳固举足轻重,应该受到朝廷重视才对。其实,宋朝重用文官是合理的,如果给予武将过多的权力,容易让武将们拥兵自重,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反而威胁到宋朝的统治。而文官政治就不同了,皇帝非常容易掌控,一朝天子一朝臣,可以进退裕如。


宋朝自上而下,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了完备的文官统治体系。而武官从中央到地方都要受到文官节制和绝对领导。这在客观上也使得宋朝武备松弛,在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斗争中不占优势,最终导致灭亡。可谓是成也文官,败也文官。

大宋独特的文官统治体系,让了宋朝成为历代封建王朝中最为开明的时期,为大宋的经济繁荣和文化艺术兴盛铺就了有利的基础。但同时也让大宋王朝的武力不济,一直在北方边境上处于守势和不断退让,为最终被蒙古灭国埋下祸根。

7

从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权建立了宋朝,基于五代时期武将篡弑普遍现象和为了防止再次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朝廷和皇帝对权利的把握,通过杯酒释兵权,宋太祖解除当初随他一起打下天下并拥戴他登上皇位的将领们的兵权,通过建立“勒石三戒”,宋代的文官集团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官官僚政治。


《宋论》卷一《太祖三》:

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呜呼!若此三者,复不谓之盛德也不能。范仲淹曾由衷地说:“祖宗以来,未尝轻杀一臣下,此盛德之事。”(问《范仲淹年谱·庆答历三年》)。之所以如此,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勒石三戒”(太祖碑誓)。王夫之说: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

宋统治者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国策,我们从根本上探究一下文官集团如何走上权力巅峰。首先看看大臣们对皇帝的称呼,“官家”,历朝历代独一份,其中固然有因为是从柴家手上夺权,名不正言不顺而想出来这么个称呼的原因,也有和士大夫们一起共同治理天下的意思,仿佛就是同事关系一样。

无论什么集团什么派系,归根结底脱离不了皇帝的信任。皇帝倚重文臣,深知“马上得天下,马下治天下”的道理。因而有一系列尊崇文人的措施出台。首先,在科举方面,宋朝统治者取消了门第限制拓宽文人发展道路,废除“公荐”制度,严格考试制度,增设殿试,录取名额也大大增加。其次,宋朝统治者对文人及其尊重,除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人,俸禄也极丰厚。最后,在思想观念上,考中状元及第要比凯旋而归的将军要荣耀,这种蔑视武人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最后通过让无统兵权枢密院掌管调动军队。这样就形成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相互制约,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的事,最后就等于形成了,打不打文官说了算,统兵时怎么打有没有其他问题,还要再文官的监视下才行,这么一来文官士大夫统治集团的权力能不大么?

初期皇帝当然可以给予信任,但是要保证信任一直在也要看一下文官集团自己的本事。

在这样的文官政治下,宋朝经济的高速发展,除了大势所趋采摘了隋唐科举门阀贵族土地、人口流出红利外,更多的是宋朝统治者的开明政策,宋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唯一一个鼓励经商的国家,对商业贸易放宽的政策,让商人的地位也不同于前朝,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在当朝的很多官员其实都是有副业的,一边当官一边经商,即为士为官亦为商,为商为贾亦入仕。

宋朝也是科学文化教育高度发达的时期,程朱理学的发展达到高峰,唐宋八大家中,仅仅宋朝就占了五位,可见一斑;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是很快,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现在的开封)的发展状况,而且在宋朝首次打破了市坊分开的局面,可见当时的城镇的发展也是很迅速的。而这一切的基础都来自于宋代的文官政治制度,大量的文人开始进入统治阶级的方方面面,毕竟知识是第一生产力么。由此可见源源不断的文官系统提供了充足的人员补充,再加上文官政治带来的红利,文官集团登上权力巅峰是必然的。偶尔有一两个皇帝想打压一下文官,但是想起太祖遗训,想必也不太好怎么样吧。

8

千百年历史传至今,宋时代皇帝贪贪婪 美色,金钱。南宋时代皇帝被满族人挟持至坐井观天。那个时代那百姓苦不堪言,到处战乱。尸体荒郊野外堆积如山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