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讯 > 怎样评价莫言?

怎样评价莫言?

2020-08-19 22:01阅读(88)

怎样评价莫言?:有西方国家控制的诺贝尔奖,奖颁发给谁?是由它的意识形态所决定的,是有极强的目的性的,莫言的作品《红高粱》,由张艺谋导演的:-莫言,评价,

1

有西方国家控制的诺贝尔奖,奖颁发给谁?是由它的意识形态所决定的,是有极强的目的性的,莫言的作品《红高粱》,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搬上了银幕,也在西方电影节获奖了。所以,对莫言作品的迎合性在哪里?西方国家喜欢的东西,中国人,可能也并不喜欢。

2

其实莫言获诺贝尔奖并不代表他有多大的文学才华,也不能体现他有多么渊搏精深的学术成果,国内文坛文学素养在莫言之上大有人在。为什么在其之上文坛泰斗不能获得诺贝尔奖、偏偏是莫言呢,是他的写作题材符合西方国家某些人的胃口,莫言的作品多为丑化国人愚昧,甚至讽刺污蔑国家形象和社会制度,缺乏积极向上、弘扬社会正的作品。获奖时的莫言可谓是牛气冲天,站在白纸上撒把尿都是经伦之作,盖过徐悲鸿、赛过张大千。莫言的作品本人不敢妄加评论,但论其书法实属一般大众化水平,非常普通的书法当时拍卖己到几十万的高价,时过近千风斗云转,昔日拍得莫言的书法作品时至今日,己是高山瀑布一泄千尺,坑苦了许多崇拜莫言的读者,也损害了莫言个人形象。

3

莫言的作品有很多不适合中国人看,情节描写丑陋、恐怖、血腥。有很多是迎合西方反动势力的作品,丑化自己的祖先,特别是丑化侮辱底层穷苦劳动人民,之所以能获得落贝尔奖,就是西方软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标准评判出来的,请问评委有哪一个是中国国籍的人。所以我们不要盲目崇拜莫言的作品,有些东西是需要批判和批评的。

4

莫言是个著名的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件大事,但未必是件喜事。20多年前就读过莫言的《丰.肥.》,看不下去。获奖后又重看了一遍,感觉依然。读者不妨看一下莫言领奖时主办方的颁奖词,便能领悟到获奖的理由及标准。据说莫言获诺奖后,高密县要打造一个宣传莫言获奖的红高粱旅游景点,刻上颁奖词以作广告,但当县领导看过该颁奖词后便打住了,按说这颁奖词该引起很大的宣传效应的,如此低调,其中自有难言之隐。

5



从莫言到周星驰到郭敬明

文/大悔

从文革结束后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到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中国打开国门所看见的是现代派文学眼花缭乱的精彩,从象征诗歌到意识流小说到拉美文学爆炸魔幻现实主义写作,都被青年甚至老年作家拿来。于是有了朦胧诗、青年作家们的小说和老年王蒙的中国式意识流,总之是中国内地文学与苏联化的批判现实主义乃至传统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作了最后的告别。现代派成为追求与时尚。其中心领神会并将现代派手法本土化的作家是莫言,莫言以他厚实的生活积累和天才的悟性,成就了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而非简单地用魔幻来写中国,于是获诺奖。朦胧诗和莫言是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最大成就。

现代派是寓言性的,夸张、变形、象征是它的常规手法,用这些手法来表现——已经不是再现了——社会和生活的本质。卡夫卡的人被成为甲壳虫,马尔克斯的社会混乱落后,不仅是作家,连普通读者也耳熟能详。

在现代主义笔下,生活是沉重并应该深思的。

到后现代,中国人似乎对它并无了解,更不感兴趣。

倒是香港演员周星驰成为中国后现代艺术的开山,在他眼里,世界是无厘头的。他嘲笑、解构那些被奉若神圣的价值,还原人的真实。他那空洞恐怖的“哈哈哈哈”的刺耳怪笑让人毛骨悚然,让人感到四大皆空。

是的,世界在不断地被文学艺术看穿,从鲁迅的一切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到他那伟大先驱的后现代小说集《故事新编》。鲁迅晚年,搞笑一切,他总是极致。

周星驰恶搞、坏笑,美女长着胡须,轻功就是往上跳一下,对白有意不合文法,似乎快乐非常,年轻的观众们得以随之享受解构价值的快乐——但许多人不知道这被开了天眼的人大笑后面的的沉重:人类是愚蠢的,一些庄严是可笑的。不是吗?在《美人鱼》里,人类用强大的科学技术将环境搞得奄奄一息从而将会杀死自己!

到郭敬明,人生百味,他只取快乐,于是叫做“小时代”。

于是有了郭敬明们自娱自乐的题目:微微一笑很倾城。

2016.10.5晨

6

好作品很多,为什么莫言的作品会被评上诺贝尔奖,其实也很简单,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文革大革命,个人崇拜达到顶峰,过去的很多老作品被打成大毒草批深批透,新的作品无不存在着政治色彩,存在假大空,不准谈情说爱的内容存在,莫言的作品写出了人性,写出了生活、爱情,写出了真实,也是改革开放后最早的敢于说实话的作家。

7

莫言获奖,说明他写的小说有艺术性。并且他写的东西符合西方“主流价值”的标准和胃口。

无论是过去之中国还是当今之中国,文学造诣高于莫言者众矣!为何不能得此奖?

看看写的东西就知道了。

我尊敬莫言,但不苟同。

有人把诺贝尔奖当成最高荣誉,我尊重他们的观点,然而我是并不以为然的,看看它给华人发给那几个奖,除屠呦呦外,有几个不是以给中华民族添堵为目的的?

8

不要太把这方面当回事,关于文学,艺术这方面的所谓诺贝尔奖,这是西方人根据他们自己的胃口,而不是我们自己的真正标准,所以说这些方面得西方奖,我们都不必在意,跟我们自己的文学奖比较起来就立马见真章,总之我个人感觉得西方奖的不管是文学还是影视,就一个口味,乱各种乱,看到最后莫名其妙。不再说了,其时多数人心中有数,只是希望我们的各种教育引导不要遍离方向太大。

9

莫言:那个往自己人民头上泼粪的人

文/木木

有一次,福楼拜在大街上遇到了他的朋友,朋友问他,“大作家,最近在忙什么呢?”福楼拜答道,“没忙什么,我在往我的人民头上泼粪呢!”

说实话,莫言在中国并非一个十分受欢迎的作家。甚至直到2012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许多人才第一次听说了“莫言”这个名字。恩,我就是那“许多人”中的一个。

后来看到他写的《丰乳肥臀》时,才猛然想起来,高中的时候看过几页的,只是没记得作者是谁,没想到这家伙竟然在几年之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不免有些后悔没有读完——否则,就又多了一件聊以谈资吹牛的事情——我在高中就读过他的作品了!

当时之所以去读,大概是因为刚读了《红楼梦》的第六回,不过瘾。不知在哪个网站找到了《丰乳肥臀》,下载到电子词典上,看了几页之后发现,文不对题,就放弃了。

大学期间在看过电影《红高粱》之后,读了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对莫言作品中所谓的“魔幻现实主义”,有了一些认识,后来又陆续读了《檀香刑》、《蛙》、《生死疲劳》。

这篇文章本来是准备单独写《蛙》的,但我想了很久,看了很多资料。终于发现,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我没有评论家的眼光和方法论,也没有评论家的深度和阅读量,只好转而去写莫言这个人——这个藏在他的作品背后的人。

其实太多的人都在误会莫言,而且这样的误会阻止了这些人真正的去理解他。他们说,莫言的作品低俗、病态;他们说,莫言之所以获奖,是因为他丑化了中国人,而这种丑化成功地迎合了西方世界,所以他们才会给莫言颁发诺贝尔文学奖。

其实这些批评并不是在批评作品本身,而是在恶意揣测莫言的动机,且对这种恶意揣测出来的动机进行攻击:你把中国人写的那么丑陋,意欲何为?你是不是具有反骨,为什么把《丰乳肥臀》写得如此政治不正确?这不是卖国求荣是什么?

那么,莫言究竟是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以及为什么要写的这么“低俗”、“丑陋”呢?在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先讲一讲福楼拜的故事。

有一次,福楼拜在大街上遇到了他的朋友,朋友问他,“大作家,最近在忙什么呢?”福楼拜答道,“没忙什么,我在往我的人民头上泼粪呢!”

福楼拜被誉为法国十九世纪最伟大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很多人都知道他的成名作《包法利夫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本书在发表的第二年曾被当局以“有伤风化”的名义查封。福楼拜不得已提起诉讼,请来一位能言善辩的大律师,最后翻案成功,这部小说随即成为畅销书。它为福楼拜赢来了文学界崇高的声誉,成为他最为知名的作品。

那么,《包法利夫人》究竟讲了一个怎样“有伤风化”的故事,竟然惹得当局不惜将其查封呢?其实,《包法利夫人》讲的是一个再平庸不过的通奸事件——这样的男女之事在浪漫的法国,实在算不了什么。那么,究竟是伤了什么“风化”呢?

其实,《包法利夫人》伤的不是风化,是当时的法国“人民”。

这些“人民”之所以加上引号,因为他们并不是我们认为的最底层的那部分人。他们大部分是批发商,公证人,法官,医生,律师,或者靠租金吃饭的地主,为人小心谨慎,生活平静、节俭、保守、多疑。当时的法国在大革命的胜利果实与王权复辟之间纠结,这些人在物质主义刚开始兴盛的社会中小心翼翼,唯恐一不小心就失去了既得的利益。

他们既不能主宰这个世界,也不能成为革命的目标。但正是这群人,构成了一个诺大的群体,成为了被福楼拜所泼粪的那群人。在福楼拜的笔下,他们丑态毕露,没有一个人得到宽恕。

虽然福楼拜自己也大体上算这些人中的一员,但是他的目光洞透了这其中的丑恶。并且透过女主人公爱玛的故事,不露声色地将这种已经成为现实的生活方式通过艺术的陌生化来发出无声的呐喊和嘲讽。在这一点上,他似乎是中和了《金瓶梅》的白描和鲁迅的批判。

那么,也就不奇怪《包法利夫人》这么一个普通的通奸事件,为什么会被以“有伤风化”为名而被查封。而且这个名堂似乎和《金瓶梅》之被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那么,福楼拜和莫言有什么关系吗?当然有,他们都在往自己时代的那些人民头上泼粪,他们也都在说一些不讨喜的话。

莫言的笔名之所以取为“莫言”,正是他想要提醒自己,少说话。然而事实是,他的话一点都没有少说,而且经常管不住嘴巴,说出些大实话。他这个毛病,被他的母亲担心了一辈子。但还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他不但说实话,甚至还开始泼粪了。

其实,这个问题有点类似于:鲁迅所批判的国民性都体现在谁身上?正经点回答的话,那应该是所有人的身上;不正经地回答的话,那应该是因为读莫言而感到最愤恨、最暴跳的那些人身上。

若说莫言丑化中国人,他和鲁迅所做的有什么两样呢?难道鲁迅笔下的阿Q和人血馒头,是赞美?可是为什么我们对后者爱戴有加,而对前者却愤恨且讨厌呢?

是不是因为,鲁迅“丑化”的是鲁迅时代的那些中国人,而不是我们。但是莫言所“丑化”的中国人却正是活在当下的我们,所以我们听了脸上发热,心里发怒,就要骂人?

还是说,鲁迅在“怒其不争”之后,补上了一句“哀其不幸”,从而让我们感到莫大的温暖和爱护?

当然,读莫言的书,是需要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的。不说《檀香刑》中的凌迟和捅菊花的酷刑;也不说《生死疲劳》中的六道轮回;单是《蛙》中的人物名字,就够读者喝一壶的了。

曾经有一位朋友告诉我,她读《蛙》,读了开头就读不下去了。为什么呢?首先,蛙,听着就有种莫名的害怕和恶心;其次,那些人名,什么陈耳陈眉,王肝王胆,各种器官内脏,听着就让人头皮发麻,不寒而栗,还怎么读的下去?

其实,这是莫言所独具的语言风格。他的语言是很有几分奇诡的,这和他张狂恣肆的想象力很符合,也和他磅礴的文风相得益彰。不过这样的语言风格,在他后期所写的《蛙》中,可以看到明显的克制。

老舍说过,一个好的作家,不仅仅知道怎么去讲一个好故事,而且也应该知道怎么选择与故事相配的语言风格、写作文体,以便借助这个故事,将他想说的话在行文之中表达的淋漓尽致。

关于文论我不太懂,但我感觉得到。莫言不仅仅是在讲一个故事——毕竟他从小就具有这种滔滔不绝讲故事特长——而在成为作家之后,他所思考的更多的应该是,如何借助某种文风,借助某种文体,借助某种文化符号,将他的思考和情怀通过他的故事表达出来。

这个时候,在某种程度上,故事已经不再仅仅是故事,而是某种“思想实验”。一如莫言的《蛙》,是姑姑在计划生育的时代背景之下,从新生命的接生者到终结者的角色转变的巨大反差之间形成的一个“实验”。借助这个实验,我们得以从姑姑的角度来反思,何为生命,如何赎罪,灵魂怎样得到解脱等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将目光停留在所谓“丑化”姑姑,“丑化”中国人。

有趣的是,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的《浮世画家》一书,也有着类似的“思想实验”。这个故事的“实验”在于,作为画家的小野,在日本二战之前是公认的艺术大师,可是在战后,他何以成为了世人眼中的军国主义帮凶?在这一是一非之间,变了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

有时候,读书不像吃饭,凭着好恶,只看爱读的,只听好听的。读书更像是吃药,口里虽苦,但咽下去,却能治病。真正好的文学作品,不是让我们读来开心的,而是让我们能够有所思,有所得,有所悟,有所行

10

笼统谈莫言小说艺术的文章很多。我单谈一篇吧。《冰雪美人》: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3354089/?type=like

假设读者都至少接触过一次真正的艺术(比如美剧、国际获奖电影),美学上的贫苦户还有怪癖(导演人格有问题我不看,编辑对老婆不好我不看他的电影,演员骂过我的偶像我不看),就不要看下去了。

在《冰雪美人》中,有个少年爱上了女同学孟喜喜,顺便说一下,这种小说极难写。落后小镇上的男孩子的心理很难吸引读者: 

退了学的孟喜喜与母亲合力把孟鱼头经营得轰轰烈烈,我经常看到她身穿红色旗袍,站在店门口招徕顾客的样子。每当我看到她明媚的笑脸,心中就阵阵刺痛,仿佛被尖锐的东西扎了。她离开学校以后,年级主任在神圣的课堂上,用与她的身份完全不相符的下流语言,诬蔑孟喜喜,说她干上了“那一行”。看到她穿着开衩到了大腿的旗袍,化着浓妆,站在店门前,对着客人卖弄风情的样子,我就想起了年级主任的脏话。

男孩子的心理刻画极端准确,有诗意,他的痛苦我们能感觉到。文字包含了莫言对几种语言的熟练领悟。这里面有中学生的多重语言(男生之间的“流氓”语言,内心的纯情独白)、年级主任声色俱厉的“训导语言”、小镇居民评论市场经济的语言和背后议论人的嘀嘀咕咕。

多声部的农村话语被生活在北京的作家莫言编织到一个少年痛苦的内心和沉默的意识流里。这些声音以及各种声音包含的价值观,普通读者都能心领神会。

在一种“痛不欲生”的感觉以后不久,少年的心情发生了变化,想起往事“我只是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但是这种减弱的感情一点儿也不缺少复杂性。

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见孟喜喜,也很长时间没有想起她了。我确凿地认为她已经干上那行了,尽管她干上了那行也不能说她下贱……

少年“很长时间没有想起她了”,而且“确凿地认为她已经干上那行了”(为什么这样认为?这种无端的心理逻辑勾勒出了少年心中那道被深深犁过的痕迹),在小镇少年混乱的思想中,这两件事情可以互为因果、自圆其说。但是接下来的话又推翻了以上整个结构:“尽管她干上了那行也不能说她下贱。”读者读到这里,已经不敢再相信前面说法的真实性了。感情的众多层次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表面上,少年已经平静了,就像小镇上那些各色人等一样……

孟喜喜到这个诊所里来,究竟得了什么急病,为什么最后突然去世,莫言不交代。读者可以在小说中前后查找:孟喜喜先是“脸色惨白,额头上布满汗珠”。但由于几个急性病人的干扰,孟喜喜的病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孟喜喜的嘴角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终究什么也没说”。当“我”“倒了半碗开水,端到孟喜喜面前”。“她摇摇头,痛苦的脸上挤出一个扭曲的微笑,低声说:‘谢谢。’”在这一段里,少年的奔腾不息的心理活动停止了,一切描述就像是一台多疑的摄像机在慢慢移动,语言的特点是细致、小心翼翼。

当医生做完了一个手术后,“换完了衣服洗完手坐在椅子上吸足了烟喝饱了水要为孟喜喜看病的时候,一个莽汉像没头苍蝇一样破门而入。他双手捂着脸,鲜血从指缝里流出来”。这时,“她的脸上已经没有了汗水,脸色白里透出黄,嘴唇白里泛着青,连她那双清澈透明的眼睛,也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雾”。照“我”看来,“……她现在是这样地噤若寒蝉,是这样地无声地、凄凉地微笑,是这样地轻轻地摇头。”作者的语言像是对描写对象如痴如醉地倾诉。小镇美女动人心魄的美、她宽容又礼貌、不知名的致命疾病、爱情的宣叙调,难以置信的充满了诗意。谁能将小镇故事写的可信而有诗意?

“门外的大雪不知什么时候停止了,风力也减弱了许多。一缕阳光从厚重的灰云中射出来,使积雪反射出刺目的白光,我们的房间顿时一片明亮。我对她说:‘雪停了,太阳出来了。’”
“她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更没有用声音来回应我的话。我突然发现,仿佛就在适才的一瞬间里,她的脸变得像冰一样透明了。她的上眼皮也低垂下来,长长的睫毛几乎触到了眼下的皮肤上。”

最后再看一眼:“她似乎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脑袋便突然地歪向一边。”

孟喜喜之死奇怪地以一种歌唱的调子来讲述,特别是其中对大雪的描述,通常应该作为凯旋或爱情得救的象征,然而在这里却成了死亡的背景,语言似乎也染上了痴迷而紧张的临终征候。

这里没有对恶劣环境的控诉,也没有农村打工题材的新写法,小说在这里要卸下一切评论家加在它身上的担子:表现农民疾苦,呼吁社会正义,号召大家关心留守儿童……小说要执着地写这个没有多大意义的故事。它写的是珍贵的心灵,恰好出现在一个小镇上,这颗心经历了这一生中最精彩的时刻。孟喜喜去世了,男孩子可能离开小镇去打工。

但这个瞬间留下来了,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关。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用最好的技巧写下来了,成了值得反复去读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