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论吴三桂献不献山海关,李自成都远远不是清军的对手。

李自成与清军交过手,事实证明,毫无抵抗力,很快就被摧垮了。

现在流传一种说法,说是清朝捡了便宜,如果李自成没有覆灭明朝,清朝无法夺取大明江山。

这纯粹是搞笑。如果说占便宜,也只是说是李自成捡了便宜。因为,当初把李自成打的抱头鼠窜的那些明朝的猛将,他们手下的那些精锐部队,基本上都是清军负责收拾掉的。

比如洪承畴和其麾下大军,比如卢象升和他的天雄军,比如孙传庭曾经率领过的秦军,都是清军打垮和吃掉的。

明军中,与农民军交过手,也与清军交过手的将领不少,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洪承畴和卢象升。



一、先说说洪承畴。

洪承畴对农民军的战绩,十分辉煌。

【崇祯初,流贼大起,明庄烈帝以承畴能军,迁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屡击斩贼渠,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督河南、山、陕、川、湖军务。】

洪承畴的升迁就是靠镇压农民军时,战绩优秀。

【时诸贼渠高迎祥最强,号闯王,李自成属焉,承畴与战,败绩。

一开始,洪承畴也吃过败仗。

【庄烈帝擢卢象升总理河北、河南、山、 陕、川、湖军务,令承畴专督关中,复与自成战临潼,大破之,迎祥就俘。

这一战,不但大胜,还把第一代老闯王高迎祥给俘虏了。

【自成号闯王,分道入四川,承畴与屡战辄胜。

屡战屡胜,把李自成打得落花流水。

【自成还走潼关,承畴使总兵曹变蛟设伏邀击, 自成大败,以十八骑走商洛。关中贼略尽。】

把李自成打得落荒而逃,只剩下十八骑。

但是,在这种关键时刻,为了保住农民军起义的火种,崇祯把洪承畴调走了,让他率兵去打清军。这就给了李自成喘息之机,使他后来能卷土重来。

所以,李自成后来进北京,如果崇祯不挂树,李自成应该请崇祯喝酒,救命之恩,末齿难忘,按电视剧的情节,李自成应该以身相许。



洪承畴对清军的战斗,兵败被俘。

【是岁为崇德三年。 太宗伐明,师薄明都,庄烈帝徵承畴入卫。明年春,移承畴总督蓟、辽军务, 帅秦兵以东,授变蛟东协总兵、王廷臣辽东总兵、白广恩援剿总兵,与山海马科、 宁远吴三桂二镇合军;复命宣府杨国柱、大同王朴、密云唐通各以其兵至:凡八总 兵,兵十三万,马四万,咸隶承畴。】

这个阵容相当强大,萨尔浒之战后,明军最盛大的一次兵力集结,势在必得。松锦大战,明清双方的主力对决开始。

【太宗师下大凌河,祖大寿入锦州为明守,松山、 杏山、塔山三城相与为犄角。承畴至军,庄烈帝遣职方郎中张若麒趣战,乃进次松山,国柱战死,以山西总兵李辅明代。 】

崇祯催战。

【六年八月,太宗自将御之。上度松山、杏山间,自乌忻河南山至海,当大道立 营。承畴及辽东巡抚邱民仰率诸将驻松山城北乳峰山,步兵分屯乳峰山至松山道中为七营,马兵分屯松山东、西、北三方,战败,移步兵近松山城为营,复战又败。

皇太极亲自临前线指挥,明军战况急转直下。

【上诫诸将曰:“今夕明师其遁!”命诸军当分地为汛以守,敌遁,视其众寡,遣兵 追击,至塔山而止;分遣诸将截塔山、杏山道及桑噶尔寨堡,又自小凌河西直抵海 滨,绝归路。 是夜三桂、朴、通、科、广恩、辅明皆率所部循海引退,为我师掩杀, 死者不可胜计

承畴、民仰率将吏入松山城守,上移军松山,议合围。 变蛟夜弃乳峰山寨,悉引所部马步兵犯镶黄旗汛地者一,犯正黄旗汛地者四,直攻上营,殊死战,变蛟中创,奔还松山。三桂、朴引馀兵入杏山。上遣诸将为伏於高桥及桑噶尔 寨堡,明兵自杏山出奔宁远,遇伏,殪强半。三桂、朴仅以身免。承畴师十三万, 死五万有奇,诸将溃遁,惟变蛟、廷臣以残兵万馀从。



皇太极准确预判出明军突围路线,设伏截杀。明军伤亡惨重。

【城围既合,上以敕谕承畴降。九月,上还盛京,命贝勒多铎等留护诸军。承畴悉众突围,攻镶黄旗摆牙喇阿礼哈超哈,战败,不能出。十月,命肃郡王豪格、公满达海驻松山。十二月,承畴闻关内援师且至,复遣将以兵六千夜出攻正红旗摆牙 喇阿礼哈超哈及正黄旗蒙古营,战败,城闭不得入,强半降我师。馀众溃走杏山, 道遇伏,死。庄烈帝初以杨绳武督师援承畴,绳武卒,以范志完代,皆畏我师强, 宿留不进。承畴被围阅六月,食且尽。明年二月,松山城守副将夏成德使其弟景海通款,以子舒为质。我师夜就所守堞树云梯,阿山部卒班布里、何洛会部卒罗洛科先登,遂克其城,获承畴、民仰、变蛟、廷臣及诸将吏,降残卒三千有奇。时为崇德七年二月壬戍。上命杀民仰、变蛟、廷臣,而送承畴盛京。】

明军突围失败,粮草殆尽,伤亡惨重,部下变节,洪承畴被俘。



二、再来说说卢象升

卢象升对付农民军的战绩也是相当辉煌的。

【卢象升,字建斗,宜兴人。祖立志,仪封知县。象升白皙而臞,膊独骨,负殊 力。举天启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员外郎,稍迁大名知府。

崇祯二年,京师戒严,募万人入卫。明年,进右参政兼副使,整饬大名、广平、 顺德三府兵备,号“天雄军”。又明年举治行卓异,进按察使,治兵如故。象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能治军。

卢象升文武双全,确实是个优秀的统帅。

【六年,山西贼流入畿辅,据临城之西山。象升击却之,与总兵梁甫、参议寇从化连败贼。

【贼走还西山,围游击董维坤冷水村。象升设伏石城南,大破之,又破之青龙冈,又破之武安。连斩贼魁十一人,歼其党,收还男女二万。三郡之民,安堵者数岁。】

不仅善于领兵,还亲自上阵。

【象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逐贼危崖, 一贼自巅射中象升额,又一矢仆夫毙马下,象升提刀战益疾。贼骇走,相戒曰: “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象升以是有能兵名。贼惧,南渡河。 明年,贼入楚,陷郧阳六县。命象升以右佥都御史,代蒋允仪抚治郧阳。

时蜀寇返楚者驻郧之黄龙滩,象升与总督陈奇瑜分道夹击,自乌林关、乜家沟、石泉坝、 康宁坪、狮子山、太平河、竹木砭、箐口诸处,连战皆捷,斩馘五千六百有奇,汉南寇几尽。



卢象升处理政务的能力也是一流的。

因请益郧主兵,减税赋,缮城郭,贷邻郡仓谷,募商采铜铸钱,郧得完辑。 八年五月,擢象升右副都御史,代唐晖巡抚湖广。八月,命总理江北、河南、 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兼湖广巡抚。总督洪承畴办西北,象升办东南。寻解巡抚任,进兵部侍郎,加督山西、陕西军务,赐尚方剑,便宜行事。】

【汝、洛告警,象升倍道驰入汝。贼部众三十余万,连营百里,势甚盛。象升督副将李重镇、雷时声等击高迎祥于城西,用强弩射杀贼千余人。迎祥、李自成走,陷光州,象升复大破之确山。

对国家大事的认知也很深刻。

【先是,大帅曹文诏、艾万年阵亡,尤世威败衄,诸将率畏贼不敢前,象升每慷慨洒泣,激以忠义。军中尝绝三日饷,象升亦水浆不入口,以是得将士心,战辄有功。

九年正月,大会诸将于凤阳。象升乃上言曰:“贼横而后调兵,贼多而后增兵, 是为后局;兵至而后议饷,兵集而后请饷,是为危形。况请饷未敷,兵将从贼而为 寇,是八年来所请之兵皆贼党,所用之饷皆盗粮也。”又言:“总督、总理宜有专 兵专饷。请调咸宁、甘、固之兵属总督,蓟、辽、关、宁之兵属总理。”又言: “各直省抚臣,俱有封疆重任,毋得一有贼警即求援求调。不应则吴、越也,分应 则何以支。”又言:“台谏诸臣,不问难易,不顾死生,专以求全责备。虽有长材, 从何展布。臣与督臣,有剿法无堵法,有战法无守法。”言皆切中机宜。 】

与洪承畴并肩作战,战绩彪炳。

【于是迎祥围庐州,不克,分道陷含山、和州,进围滁州。象升率总兵祖宽、游击罗岱救滁州,大战城东五里桥,斩贼首摇天动,夺其骏马。贼连营俱溃,逐北五十里,硃龙桥至关山,积尸填沟委堑,滁水为不流。

贼乃北趋凤阳,围寿州,突颍、 霍、萧、砀、灵璧、虹,窥曹、单。总兵刘泽清拒河,乃掠考城、仪封而西。其犯亳者,折入归德。永宁总兵官祖大乐邀击之,贼乃北向开封。陈永福败之硃仙镇, 贼遂走登封,与他贼合,分趋裕州、南阳。象升合宽、大乐、岱兵大破之七顶山, 歼自成精骑殆尽。

……承畴、象升议,关中平旷,利骑兵,以宽、重镇军入陕, 而襄阳、均、宜、谷、上津、南漳,环山皆贼。七月,象升渡淅河而南。九月,追贼至郧西。

治军严整,蒙古人也畏惧他的威名。

【京师戒严,有诏入卫,再赐尚方剑。既行,贼遂大逞,骎骁乎不可复制矣。既解严,诏迁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大兴屯政,谷熟,亩一钟,积粟 二十余万。天子谕九边皆式宣、大。 明年春,闻宣警,即夜驰至天城。矢檄旁午,言二百里外乞炭马蹄阔踏四十里。 象升曰:“此大举也。”问:“入口乎?”曰:“未。”象升曰:“殆欲右窥云、 晋,令我兵集宣,则彼乘虚入耳。”因檄云、晋兵勿动,自率师次右卫,戒边吏毋 轻言战。持一月,象升曰:“懈矣,可击。”哨知三十六营离墙六十里,潜召云师 西来,宣师东来,自督兵直子午,出羊房堡,计日鏖战。乞炭闻之遂遁。象升在阳和,乞炭不敢近边。五月,丁外艰,疏十上,乞奔丧。时杨嗣昌夺情任中枢,亦起陈新甲制中,而令象升席丧候代。进兵部尚书。新甲在远,未即至。 】

清军入侵,这次清军主将就是多尔衮。

【九月,大清兵入墙子岭、青口山,杀总督吴阿衡,毁正关,至营城石匣,驻于 牛兰。召宣、大、山西三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卫,三赐象升尚方剑,督天下援兵。象升麻衣草履,誓师及郊,驰疏报曰:“臣非军旅才。愚心任事,谊不避 难。但自臣父奄逝,长途惨伤,溃乱五官,非复昔时;兼以草土之身踞三军上,岂 惟观瞻不耸,尤虞金鼓不灵。”】

崇祯本意并不想战。“浪战”就是卢象升后来的罪名,现在也有很多所谓的明粉用来侮辱卢象升的把柄。

【已闻总监中官高起潜亦衰绖临戎,象升谓所亲曰: “吾三人皆不祥之身也。人臣无亲,安有君。枢辅夺情,亦欲予变礼以分諐耶?处 心若此,安可与事君。他日必面责之。”当是时,嗣昌、起潜主和议。象升闻之, 顿足叹曰:“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耳。”及都, 帝召对,问方略。对曰:“臣主战。”帝色变,良久曰:“抚乃外廷议耳,其出与 嗣昌、起潜议。”出与议,不合。

明日,帝发万金犒军,嗣昌送之,屏左右,戒毋浪战,遂别去。师次昌平,帝复遣中官赍帑金三万犒军。明日,又赐御马百,太仆马千,银铁鞭五百。象升曰:“果然外廷议也,帝意锐甚矣。”决策议战,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疏请分兵,则议宣、大、山西三帅属象升,关、宁诸路属起潜。 象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次顺义。 】

卢象升已经明白,如果不能战死沙场,袁崇焕的结局就是他的未来归宿。他是抱着死志去做战的。

【先是,有瞽而卖卜者周元忠,善辽人,时遣之为媾。会嗣昌至军,象升责数之曰:“文弱,子不闻城下盟《春秋》耻之,而日为媾。长安口舌如锋,袁崇焕之祸其能免乎?”嗣昌颊赤,曰:“公直以尚方剑加我矣。”象升曰:“既不奔丧,又不能战,齿剑者我也,安能加人?”嗣昌辞遁。象升即言:“元忠讲款,往来非一日,事始于蓟门督监,受成于本兵,通国闻之,谁可讳也?”嗣昌语塞而去。又数日,会起潜安定门,两人各持一议。新甲亦至昌平,象升分兵与之。当是时,象升自将马步军列营都城之外,冲锋陷阵,军律甚整。】



【大清兵南下,三路出师:一由涞水攻易,一由新城攻雄,一由定兴攻安肃。象升遂由涿进据保定,命诸将分道出击,大战于庆都。编修杨廷麟上疏言:“南仲在内,李纲无功;潜善秉成,宗泽殒恨。国有若人,非封疆福。”嗣昌大怒,改廷麟兵部主事,赞画行营,夺象升尚书,侍郎视事。命大学士刘宇亮辅臣督师,巡抚张 其平闭闉绝饷。俄又以云、晋警,趣出关,王朴径引兵去。 象升提残卒,次宿三宫野外。畿南三郡父老闻之,咸叩军门请曰:“天下汹汹且十年,明公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为天下先。乃奸臣在内,孤忠见嫉。三军捧出关 之檄,将士怀西归之心,栖迟绝野,一饱无时。脱巾狂噪,云帅其见告矣。明公诚从愚计,移军广顺,召集义师。三郡子弟喜公之来,皆以昔非公死贼,今非公死兵, 同心戮力,一呼而裹粮从者可十万,孰与只臂无援,立而就死哉!”

象升泫然流涕 而谓父老曰:“感父老义。虽然,自予与贼角,经数十百战未尝衄。今者,分疲卒五千,大敌西冲,援师东隔,事由中制,食尽力穷,旦夕死矣,无徒累尔父老为也。” 众号泣雷动,各携床头斗粟饷军,或贻枣一升,曰:“公煮为粮。”】

乞援不应,战死沙场。

【十二月十一日, 进师至钜鹿贾庄。起潜拥关、宁兵在鸡泽,距贾庄五十里而近,象升遣廷麟往乞援, 不应。

师至蒿水桥,遇大清兵。象升将中军,大威帅左,国柱帅右遂战。夜半,觱篥声四起。旦日,骑数万环之三匝。象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砲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掌牧杨陆凯惧众之 残其尸而伏其上,背负二十四矢以死。仆顾显者殉,一军尽覆。】

结果:卢象升与农民军作战百余次,无一败绩,而与清军交锋,兵败身死。



三、再来看看明朝最后的重将孙传庭对清军的观点。

《三垣笔记》中有一段记载:

北兵入犯,连破数十城,无敢撄者。孙总督传庭亦云:“我麾下百战兵,为流贼望而胆落者,遇北兵辄股粟。偶一日,与北兵隔河相望,我兵云:‘吾淫若妻女。’北兵大笑,驱营中妇女百数十出,皆红紫成群,指与我兵曰:‘此若辈妇女,尽为人淫,反欲淫人耶?’语未毕,以数十骑浮渡,我兵数千皆走,如失魂魄,蹂践死者甚众。

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都是明朝的重将,对付农民军,他们都打得是有声有色,战绩辉煌,但遇到了清军,卢象升死,洪承畴降,孙传庭也明确指出,他的士兵遇到清军,立即变得胆怯而不敢抵抗。

自明清两军交锋以来,从史书上的记载,只有袁崇焕让努尔哈赤折戟沉沙,又让皇太极无功而返。但是,现在的明粉们基本上不认这个账,他们千方百计贬低袁崇焕的战绩,还给我头上戴个“满遗”的帽子。

好吧,那就按照明粉的理论来吧。

袁崇焕、孙传庭、卢象升、洪承畴这些明朝大将没有一个能抵挡清军,百战百败,丢人现眼,更不要说李自成这个手下败将的手下败将了。



即然我们汉族人都是孬种草包窝囊废,那就不配统治这片大好的江山,应该老老实实剃掉头发,留下小辫,穿上马褂,跪下来喊嗻,接受另一个勇武善战,英雄辈出的民族的统治。当然,即然这么无能,遭受刀与血的洗礼也是必然的命运。

最佳贡献者
2

公元1664年,李自成率军攻打北京。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在煤山自缢,明朝灭亡。李自成在占领北京后,认为天下已定,便在北京开始了大规模的追赃比饷,这使得明朝留下的官吏人人自危。其中,原来统帅明朝精锐“关宁铁骑”的吴三桂,由于听说自己的家人被抓,爱妾陈圆圆被刘宗敏霸占。于是改变了投降的主意,转而回师占领山海关,反抗李自成。


李自成在得知吴三桂反叛的消息后,亲自率领人马前往山海关。他在山海关和吴三桂进行了一场决战。在第一天的作战中,李自成给了吴三桂以重创。吴三桂无奈之下,只得剃发向清军统帅多尔衮投降,请求救援。在第二天的作战中,李自成的军队再次占据了上风。在眼看吴三桂已经无力支撑的时候,突然刮起东北大风。在大风刮起的飞沙走石后,出现了一支精锐的骑兵,这支骑兵直扑李自成军队的左侧背。

这支骑兵就是多尔衮率领的清军骑兵,猝不及防的李自成军队遭受这样的奇袭,一时陷入了混乱。在吴三桂和清军的夹击下,李自成被打得大败,不得不撤退。不久之后,李自成撤出北京,退往了关中。那么,如果吴三桂没有投降清军,献出了山海关,多尔衮的清军能否打败李自成呢?


这就让我们对当时的情况进行一下分析。首先,如果吴三桂没有投降清军,那么他就依然是李自成的部下。当时吴三桂已经接受了李自成封他为侯爵的诏书,率领军队前往北京。如果吴三桂没有投降清军,那么山海关之战就不会爆发,更不会出现吴三桂与多尔衮联合打败李自成的事了。

不过,历史上将会出现另一幕的景象,那就是李自成和吴三桂一起对抗多尔衮的景象。这是因为,多尔衮和李自成的交战是不可避免的。李自成逼近北京的时候是三月份,崇祯为了挽救局势,紧急封吴三桂为平西伯,让他放弃宁远,紧急入京救援。吴三桂得到命令后,率领军队和当地的百姓入关,十六日到达山海关。


与此同时,于三月六日在得知吴三桂的动向后,多尔衮就决定开始入关作战。他对清朝的控制区进行了动员,决定于四月初开始行动。在四月七日誓师后,四月初九,多尔衮率领清军主力十余万人离开沈阳南下,准备在喜峰口、墙子岭一带入边,直趋北京。

这样,即便是吴三桂不投降多尔衮,多尔衮的军队也会很快出现在北京城下。在这个时候,清军和李自成的决战就不可避免了。那么,对于多尔衮的进攻,李自成会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


当然,守城是不可取的。在过去明朝面对清军的五次入边时,都是以守城为对策。这是因为北京城墙高大坚厚,没有重型的攻城设备的清军是很难打下来的。而且当时清军没有控制辽西走廊,入边主要是以掳掠为主,为的是破坏明朝的经济基础。

而清军的这一次作战与以前不同。这一次清军入边,主要的目的是趁李自成立足未稳,和李自成争夺天下。所以清军提前进行了近一个月的动员,准备十分充分。如果李自成困守孤城,就会陷入内无粮草,外求救兵的境地。



可是,李自成当时最精锐的军队都在他的手下,驻扎在北京。外面的那些军队的素质、将领能力都与多尔衮相差甚远。如果那些军队来援,由于没有可以独当一面的将领,很可能会被清军各个击破。这样,李自成的全军就被分割包围,没有退路,这是李自成不会采取的。

所以说,李自成背靠北京城为依托,和清军在城下进行决战是最好的办法。因为李自成已经决定定都西安,他对于北京的得失并不在乎。如果能够打退多尔衮自然不错,如果打不退多尔衮就弃城退往关中就是了。这样,历史上就会上演一幕李自成和吴三桂的军队在北京城下,与多尔衮的清军决战的活剧。


这一场战役,从双方的军事实力对比来看,李自成的军队凶多吉少。这是因为,清军在事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而李自成根本就没有想到清军会入边。这样一来,事出不意的李自成在战役发生前就会陷入被动状态。

从将领的指挥能力来看,李自成和吴三桂也很难抵挡住多尔衮和他的手下。吴三桂和清军进行过长年的战争,被清军多次打得惨败。尤其是在宁锦之战后,吴三桂的军队只是残军,在野战方面根本不是清军的对手。至于说李自成,在李自成的军事生涯里,曾经多次被明军打得大败。而打败李自成的这些明军将领,大多数都被清军打败,或者被俘,或者战死。从这一方面来看,就军事指挥上来说,李自成和吴三桂处于下风。


在军队方面来看,清军的八旗兵是当时东亚最精锐的部队,它的骑兵野战能力很强。再加上汉军八旗的火器部队,可以说,清军的战斗力要远超过李自成和吴三桂的军队。在数量上来看,当时李自成在北京的军队数量不超过十万,而其中精锐的御营人马也就六七万人,再加上吴三桂的四万多人马,能够和清军作战的人马最多也就十四五万人。而清军的主力就有十几万人。这样一来,李自成和吴三桂的兵力反而要低于清军。

从战争准备、将领兵员素质、军队数量和将领的军事指挥能力来看,李自成就不是多尔衮的对手了。如果战争打起来,对李自成更不利的情况是,由于李自成对清朝的忽视,他对辽西走廊十分不重视,根本就没有在那一方面布置重兵。清朝几次入边无法立足,就是因为没有控制辽西走廊。于是清朝集中兵力,发动宁锦之战,以打通辽西走廊为主要目的。在经过长期战争后,终于将明朝的宁锦防线打得只剩下宁远和山海关两座孤城。


这一次吴三桂入关,放弃了宁远,阻挡清军入关的就只剩下山海关了。而山海关的主要防御是面对东方的,后方的防御薄弱。它面对绕道入边的清军是不利的。而且李自成在山海关只布置了八千人马。如果清军在北京城下与李自成一旦形成对峙,发现了山海关的破绽,回师占领山海关,则清军与后方的通道就此敞开。清军的后援将源源不断的支援前线。这样李自成必败无疑,根本就不可能在北京立足。

所以说,无论吴三桂是否将山海关献给多尔衮,李自成在面对清军早就精心准备的入边作战面前都是无法应付的,他很可能会遭受失败。即使是不遭受失败,他最多是在北京城下与多尔衮交战,退回关中。不过,那样的话,李自成的损失也会比山海关大战要小得多,在以后的战争中的形势也会好得多。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3

如果能有假设,那么关键的是,能否收降吴三桂部关宁铁骑。

下面简单分析,真正决定战争胜负的,实际最重要的因素,是其中身经百战的老兵、和他们的忠诚!就像红军长征 八万六千人出发,到陕北后红一方面军,只有七千人了。全国解放后,主要的将帅都是他们。

回顾一下山海关大战,就基本明白了。 各方主要骨干老兵实力:李自成方面,主要就是出征山海关的六万老兵。在一片石战役中,主要是刘宗敏和李过指挥的。和关宁铁骑苦战一天,占上风。第二天大战关键时刻,八旗军突然在李自成背后发动突袭!当时八旗军约六万人、占八旗军总数的七成到八成。蒙汉八旗,蒙古军总数在两万到三万。汉八旗约三万人左右。这十二三万人,也基本是清军可以动员、出动的全部人马了。战争结果,被八旗军偷袭后,李自成部崩溃。损失三万以上,后又在反击关宁铁骑和八旗军追击的真定决战中,田建秀部主力骑兵,关键时刻遇大风而惨败,损失近两万。之后李自成部没有组织过成功的大战,直到李自成在九宫山遇难。

当时李自成部六万老兵,收降关宁铁骑四五万人,是一定可以让八旗军进不了山海关的。

4

这么说吧,如果吴三桂不献出山海关,满清兵是根本打不进山海关的。但是以李自成的实力想和满清兵在平原上玩对攻,除非数量上有极大优势,否则还是打不过满清兵。毕竟西北狼不是东北虎的对手,除非猛虎架不住群狼!

5

过早享受的李自成集团,如牛等大将,早已腐朽不堪,绝对不是多尔衮的对手。

6

只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军队是无法取胜的!

7

历史没有如果,也没真像,只残存一个道理。

8

如果吴三桂不献山海关,我觉的李自成能打赢多尔衮,因为吴三桂不投降清军,就只能投靠李自成,山海关是清军无法逾越的要塞,假以时日待李自成统一天下,多尔衮根本不会是李自成的对手。

9

看看《清太宗全传》,就知道清取得天下的大势已成。

10

吴三桂若果不献山海关,李自成能否战胜多尔滚?这是一路困绕自我们多年的一个话题,我们试图不单纯用军事的角度取得一个较令人信服的答案。

首先比较李自成与多尔衮的军事才能。李自成参加明未农民起义队伍,在高迎祥的队伍中从一位名不见经的小兵,由于战功赫赫,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闯王位置。在十几年的对明军战斗中,李自成先后击败了傅宗龙的秦军、汪乔年的三边兵、杨文岳的保定兵、孙传庭的陕西兵,几乎打的都是歼灭战,阵斩了傅宗龙、汪乔年、孙传庭,并且活捉了杨文岳,几次大兵团作战结束后,李自成歼灭了崇祯部下能够指挥的大部分兵力,这样的大规模歼灭战在历朝历代都是鲜有人能够完成的,李自成在军事上的才能也经此证明。

多尔衮在军事上崭露头角是在皇太极时代,而且都是打下手,很少能够在独当一面时和强敌过招。例如,松锦大战时,多尔衮对阵洪承畴,在局势不利时皇太极来支援,取得胜利。又如清军入关后,

1649年,大同镇总兵姜瓖举起义旗,宣布反清,多尔衮统率尼堪、满达海、硕赛等六位亲王,统帅北方八旗主力前去平叛。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攻打七个月,毫无效果,最终还是靠叛徒出卖,才拿下大同。要知道,姜瓖只是一般的将领而已,居然折腾多尔衮这么久,这也从特别战例中估算多尔衮的军才能,可以说不怎么样。

以军事才能计,李自成应稍胜多尔衮。

顺军与清军的军事实力有如何呢?

清军入关时的兵力大概十万人上些。顺军号称百万,但主要的作战部队也就十多万的样子。对于清军,它就是这么多人了,死一个少一个,较之顺军随死随补充要吃亏得多。清军运用火炮比顺军优良,这是应加分的地方。如此看,两军比较,顺军实力稍强。

政治大势方面的分析:

李自成征战大半个中国,得到了穷苦大众的响应,但一些政策的推行,把地主官僚也得罪过遍,他们对李顺政权恨之入骨,时时觅机反攻到算。这方面,清兵入关后,冷手执了个便宜,没有受到这帮反顺势力反抗不止,还得到了他们的支持,这是此消彼长。

民生经济方面的分析:

连年的征战,人民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人民厌倦了战争,有动而思静的倾向,清军作为一支异军力量,迅速突入中原,得到了一定的响应。

吴三桂的立场,很大情度上影响了清顺军胜负走向。

天时、地利、人和,李自成由拥有到逐渐失去,注定他只有四十二天的皇帝命。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