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某种制度的建立,有其存在的好处,解决了一些当前矛盾,但有时也促发了另一种矛盾,由初始的巩固政权统治,到后来的危害政权统治,这往往是推创者所始料未及的。三国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虽缓和了曹氏统治者与士族大家的矛盾,但也为曹氏统治后来瓦解埋下了伏笔。
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是东汉州郡察举制的一种延续。初由曹魏大臣何夔发明,大臣陈群修订完善,经曹丕同意推行。选拔官的官名叫中正,一听“中正”就觉得很公平公正吧?中正官有大小之分,州为大中正,由州里推荐在中央任职的德高清正者担任。小中正为郡推荐的并由州大中正认可的官员担任。大小中正之下各有属员,分派到各地调查地方在仕或不仕的人员,将考察情况报大小中正,大小中正再将这些人员的信息填入人才调查表,并在表中将这些人才分为九品,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表内详记年藉各项,根据家世、行状、定品,加入品评定语。家世就是出身门第,行状就是一个人的品行才能,定品就是给定品级。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审核后将调查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此办法依然保留了东汉乡举里选意思,但对选拔官员明确了标准。如果这些大小中正真的很“中正”,自然能为朝廷选出德才兼备的官员。但问题是不少大小中正,行私舞弊,在品评时只看重家世和有关系的,高门望族的人自然就定的品级高,家世不高的,尽管德才高,也很难被定为高品级,因此就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情况。
那么曹丕为什么还要推行九品中正制呢?这就要从曹操说起了。曹操出身宦门,其祖父为宦官,这让东汉的名门望族很是看不起。曹操成了大汉丞相后,为了统一天下,为了稳定自己的地盘,自然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这是形势所需;再者针对东汉末年州郡察举制的弊端,曹操是很清楚的,也看不惯那些高门显贵的自命清高。由于察举权都掌握在官宦高门手中,自然选出的都是一些德才低下者,如此人才怎能帮曹操定鼎天下?因此曹操就改革了选拔用人制度,提出了“唯才是举”制,在选人用人上破格选拔那些寒门有才能的人进入官府。曹操的这些举措,触动了高门士族的利益,他们就与曹操结下了矛盾,不积极支持曹操的统治。在东汉末以致魏晋,门阀士族是很有势力和影响力的,得不到他们的支持,曹魏统治就很难稳固。竹林七贤的消极避世,弥衡赤身骂曹,司马懿起初不愿接受曹操的征举就是很好的例子。暗流涌动的朝局,让曹操也有觉察,也不得不向士族倾斜优惠。曹丕做了魏王后,想代汉自立,就必须得到士族高门的认可才行,不给士族一些特权,就得不到士族的大力支持。同时选拔官员也非常需要规定一个标准。就这样九品中正制经曹丕同意,经士族高门的陈群完善修订,便应运而生了。
九品中正制的运行,受到了士族高门的欢迎,曹丕代汉自立自然也就取得成功,曹氏的统治也稳固了。但是九品中正制让士族高门有了特殊利益,再加曹丕严禁外戚宦官干政,严格限制曹氏宗族享有特权,导致朝中豪门士族冲斥,朝政也渐渐落入豪门士族手中,以致后来豪门士族的代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朝中竟无一人出面为曹氏叫屈喊冤,司马懿轻而易举地就篡了曹氏军政大权,后来其子孙又顺利代魏建晋,曹操的一世心血,白白便宜了三马拱曹的司马氏。因此,九品中正制也应该是曹魏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