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问我祖先哪里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有关于山西洪洞移民和小脚趾甲不全!

早些年的山东河南等地区,流传着上面的俗语。这句话的背景发生在明朝,当时明朝刚刚建立。由于元朝末年的大乱,造成人口分布不均匀。

朱元璋为了恢复各地区人口平衡,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当时山西地区的人口,竟然是河南、河北两个省份加起来的和。朱元璋要求受影响比较小的山西,往其他地区移民。

并且下一条死命令,四口留一口,六口留三口,八口留两口。当时整个山西大大小小郡县,都加入了这次的移民大潮。由于当时的洪洞位置比较特殊,很多移民的人都是从这里转出去的。

因此后来政府为了容易管理,就把此地设置为中转站。每一个需要出去移民的人,都要来到这里登记。而移居到外面的人,由于哪里都有,所以索性统一一下,全部改成山西洪洞。

当然肯定不是所有人都想移民,毕竟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而且还有家眷邻居都留在这里。所以当时出现了很多逃跑的人,表面上是出去了,但是没多久又跑回来了。

后来也发现了这个情况,于是士兵为了防止他们逃跑。就在他们的脚趾甲上砍了一刀,作为一种标记,说明他们是山西移民出去的。因此后来很多人都把这个作为一种标志,说自己是山西洪洞移民。

这个脚趾甲两半,说的是自己的祖先是山西人,并不是说是汉人的标志。如果真的是脚趾甲两半的话,岂不是说山西人就是汉人的祖先。这种说法显然有矛盾。

不过上面的山西洪洞传说也不是空穴来风,除了史书上面确实有搬迁的记载外。复旦大学的一名研究人员,在2005年的时候发表了一篇论文。

论文当中表示,从山西经豫苏浙到赣闽等地区,瓣状脚趾的分布呈现明显的递减状况。尤其是在山西洪洞,这个比例高达79%。另外基本上每个省份都有分布,只是占比多少罢了。

炎黄子孙三大印记:铲形门齿、蒙古斑、内眦褶!

既然脚趾甲两瓣,说明不了是汉族人。那么什么特征,可以说是汉族人。通常汉族有三大特点,即铲形门齿、蒙古斑、内眦褶!但是没有不代表一定不是汉人,有不代表一定就是汉人。只是绝大多数汉人都有这个特性。▲铲形门齿

什么是铲形门齿?就是说我们的门牙,两边内翻中间凹,就像是一把铲子。目前绝大多数汉人都是这个样子,但是这种情况在白人和黑人的占比当中,只有10%左右。

在北京周口店地区发现的北京猿人化石当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情况,他们的牙齿都呈现出铲形门齿。如果说这是偶然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但是后来发现的元谋猿人,以及早期和晚期的智人,它们的化石当中都发现了铲形门齿的性状。再对比一下我们现在的汉人,发现很多人也都有这样的性状。

什么是胎儿青斑?胎儿青斑又被称作是蒙古斑,也是属于胎记的一种。一般出现在东方人孩子的屁股上,西方人很少有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先天性,随着孩子的长大,会渐渐的消失。

后来有人说,这其实就是汉人的标志。这点没有找到非常具体的资料,可能给大家解释的不是很清楚。不过有关于胎儿的青斑,可以用非常好的医学原理来解释,如果有喜欢的可以自行查找。什么是内眦褶?有关于这项的研究,是来自于蒙古大学的一名教授。他在对中国的汉人进行了系统研究之后,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随着我们汉人年龄的增长,无论是我们的额头或者是面庞,都呈现出缩小的趋势。整个头感觉被拉长,额头也降低。两眼之间的距离变近,鼻子也渐渐的变宽,两个嘴唇变薄,嘴巴变大等等一系列情况。

这名教授对其中一种性状进行了解释,也就是为什么两个眼睛的距离变近?这是因为我们汉人在内眼角位置,有个非常小的皮肤褶皱,也叫做是蒙古褶。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因此出现了眼睛变近的情况。

上面的三种性状,可以作为汉人的显性性状,但是不适合只根据这三种性状,去判断他到底是不是汉人。毕竟就算是有的汉人,他也不全都包含上面三种性状。

最佳贡献者
2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其中少数民族众多,汉人也非常多,而各个朝代都发生过很多战乱或闹饥荒瘟疫,因此老百姓为了活命就会四处迁途寻找合适的定居点,包括当时人数最大的汉族人员也有过好多次大规模迁移,他们所到之处觉得水土好,可能就选择安居下来,接着跟当地民族逐渐融合,为此发展出不同的民族风格。

那么就有人就提出如何才能分辨出纯正血统的汉人呢?目前最受人热议的就是,小脚趾甲不全存在分瓣就是纯正血统的汉族人,大家觉得这个说法可信吗?

据说以小脚趾甲分裂判断纯正汉人的说法源自明朝时期,当时的皇帝朱元璋曾启动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途,起因是明朝刚建立不久战争与天灾比较多,使得百姓不得安生,很多田地都无人耕作,连年颗粒无收,而有的省份人口就流失得非常严重。

当时的山西是比较幸运的,没受不什么牵连,而且居住的汉人非常之多,朱元璋为了平衡各省的人口,于是就下旨把大批山西人迁往其他人员稀少的省份,以便更和谐的发展。然而诸如此类的大迁途行为在清朝的时候也有过,当时的四川地区人口发生急降,清朝廷就把广西广东的居民迁居至四川一带生活,因此两广人就在那里居住了下来。

据史记载就是这么两次大规模的把汉人迁移,而被迁走的人都有着自己的族谱,追溯下去即可寻宗问祖。当年朱元璋启动人口大迁途,目的可能是想恢复稀缺人口城县的经济,使得荒芜的田地有人耕种,促进粮食的丰收

山西坊间流传着一条皇帝的死令,一家8人留2人,6人则留下3人,4人之家留下1人,所以那时的山西境内大小乡镇都全员出动,到处都是拖家带口迁移的百姓队伍,其场面空前喧闹,有哭声有道别声,更多的汉人是对留守家人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生活之地的迷茫。

山西的洪洞在地理位置上较为特殊,而且长着一颗老槐树,很多人都是从这里出发去往其他省份地区,所以当时在很多汉人的印象里其在跟山西族人分开的地方就在山西洪洞的老槐树下,随着后代子孙的繁衍,在寻宗问祖的时候,就留下了洪洞老槐树的典故,因此更多人认为明朝的大移民几乎全是从洪洞这里传播出去的。

关于小脚趾甲分叉的问题,有一个说法是当初明朝护送百姓迁途的官兵们,由于担忧他们会在路上逃走,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每个移居汉人的小脚趾甲上割了一刀,以此形成标记,便于更好的认出他们是来自山西的移居百姓,后来就慢慢形成了小脚趾甲分瓣的人就是山西移居人的说法,而他们的祖先自然就在山西这块地方。

随着科学的进步,现代人对小脚趾甲分裂的原因了解的就更加深了。根据医学诠释,人们的小脚趾甲长成两小半被称之为半状甲,经过对别的国家与异国民族人的调查对比后,得出其实这种小脚趾甲分裂现象,在产生概率上都很相近,也就是说那边的人也有类似的裂脚趾甲状况,而科学团队们研究后称这些现象与染色体有很大关联,凡是长到5岁左右的小孩都会有概率出现这种情况。

所以说,用小脚趾甲分裂来判断是否纯正血统的汉人,这个观点本身就没有任何科学证据支撑,因此算是不成立的,对此小伙伴们是怎么看的呢?

3

记得小时候妈妈对我说,我们的祖先有俩兄弟,因为战乱的时候被迫要分开,于是他们就分别把自己小脚趾的趾甲切开一半,便于日后好相认,从此我们的小脚脚趾甲就变成现在这样子了。

不过我真的很不喜欢这样的脚趾甲,因为它不像其他脚趾甲一样那么薄,而是会长得很厚,每次剪趾甲的时候,小脚趾就特别难剪!所以每次剪脚趾甲的时候,我心里就默默得想,当初祖先切趾甲的时候该有多疼啊?

关于汉人血统的争论

关于汉人血统的问题,网络上一直就争论不休,有人说现在的客家人保留着汉人血统,但关于客家人的争议更多了,至今没能得出一个结果。在这个问题上,还有人认为小脚趾甲有分掰的,就是纯正的汉人,而且关于小脚趾掰状甲还有很多故事传说,比如下面这个:

元朝末年的时候,由于朝廷暴政搞得民不聊生,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却有一族人可以独善其身,平静地生活在太行山以西(山西)的“世外桃源”。

他们生活的地方就是元朝贵族王保保的封地(《倚天屠龙记》赵敏的哥哥),在这个地方百姓安居乐业,并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到了明朝的时候,由于经过长期的战争,又遇上荒灾,导致人口急剧减少。朝廷便要求“世外桃源“的人从山西迁徙至中原,以补充中原的劳动力。

迁徙运动最初从洪洞县开始,当时朝廷官员并没有说要迁徙,只说有事要宣布,大家来大槐树下集合。等人都到齐了,官兵们却突然宣布在场的所有人都要离开,迁徙到外地。所有人都慌了神,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大家只能硬着头皮去面对,为了在迁徙中不走散,有人就想出一个办法,把自己和孩子的小脚趾甲划成两掰,形成一个家庭印记,这样就算走散也可以相认。

这个故事和小时候我听到的故事很相似,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关于掰状甲的调查

复旦大学曾经在全国七个省对掰状甲出现的频率做过调查,最终得出如下结论:

还有人曾在网络上发起过关于掰状甲南北地区出现频率的调查,最终结果如下:

从第一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山西和陕西的出现掰状甲的机率最高,而客家人集中的福建地区却很低。第二组数据没有细分到某个省,只是在南北地区进行比较,数据没有多大差异。

我的观点

首先我认为,掰状甲就像双眼皮和单眼皮,纯粹是人类基因的问题,并不是某一民族特有的,而且这种基因存在隐性的情况,有时候父母有掰状甲,生下来的孩子可能没有,但他们的孙子又有,这就是隔代遗传的情况。

其次是关于汉人血统的问题,在中原地区形成汉文化以前,整个亚洲大陆地区就已经是多民族混居了,南蛮北夷东狄西戎的说法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就已经存在,如果说现在还有保留某个民族的纯正血统,那只能说是天方夜谭。

最后,争论血统问题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欧洲人曾经为了追求纯正血统而近亲结婚,结果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遗传病,比如泛滥的血友病、苏格兰王室的紫质病等等。所以无论是从科学角度,还是从民族团结的角度,我们都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心态来看待这一问题。

4

“举目鸹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谁是古槐底下人,双足小趾验甲形”,这是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公园祭祖堂里的两副楹联。河南南阳地区也有民谣:“谁的小脚指甲两瓣瓣,谁就是大槐树底下的孩”


这些都指出了小脚趾甲的问题,网络、民间也有传言,小脚趾甲分两瓣就是正宗炎黄子孙的标志,或者说是当初山西移民的后代。但正如题主所说的,亲兄弟两人都不相同怎么可能当做身份认证标准?

先说说小脚趾甲的问题。

小脚趾甲分裂,在医学上叫跰趾,又称“复甲”、“跰甲”,是一种正常的人体表现,而且具有遗传性。

学过高中生物的都知道显性遗传和隐形遗传,复甲就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


既然是常染色体遗传,那肯定有表现此特征的也有不表现此特征的,正如题主亲兄弟,以此辨别民族身份,十分可笑。

民族定义十分明确,就是指在文化、语言、历史与其他人群在客观上有所区分的一群人。民族从未按血统区分过。

如果按血统区分的话,北齐王朝的皇室王姓一家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呢?血统绝对汉族,但是他们是公认的胡人。宇文化及是鲜卑族,但其祖上却是实打实的匈奴人,而匈奴人乃是夏朝后裔。

虽然复甲不是民族的区分标准,但据学者研究,复甲人群分布确实由北向南逐渐递减,这可能真的和移民有关。

民间传说,当年明朝从山西移民,人们多不愿意离开故乡,于是官军将人们绑了带到新居住地。为了好分辨哪个是移民哪个是原住民,官军在移民的小脚趾头上砍一刀,于是形成了复甲。

但是仔细想想,如果外伤能遗传的话,那破腹产生的孩子肚子上都应该有一道疤。而且当时不仅有山西移民还有“两湖两广填四川”的移民,这些移民就没这个传说。

复甲可能古代族群融合形成的特有特征,因为经过数次衣冠南渡以后,北方游牧民族跨过长城进入中原地区,和本地原住民进行了融合,而南方相对来说族群构成比较稳定。

5

这问题,你一定要听一听山西人历史知事的看法。

先来看看小脚趾分两半的种种传说:

1,第一种传说,小脚趾分两半都来自于山西洪洞大槐树。

在中国北方,很多地方流传着这样一个儿歌“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据人口学家考证,从明朝开始,由山西向外的移民超过了100多万,到现在大槐树移民的后裔,保守估计在一亿人以上。当时明朝皇帝规定“四口之家迁一,六口之家迁二,八口之家迁三”。这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迁徙活动,让北方很多人有了一个共同记忆,那就是大槐树的那个老鸹窝。

传说在大槐树移民时,有个母亲为了日后和儿孙相认,就用斧头把即将离开的孩子脚趾头砍成两半。后来很多移民纷纷效仿,就这样,小脚趾分两半,和大槐树老鸹窝一起成了大槐树移民的重要象征。

“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在很多人心中,小脚趾分两半就是大槐树移民的重要证据。可是,这种被斧头砍出的的伤痕是不可能遗传的,如果这样也行,处女膜破裂的母亲,如何能生出处女膜完整的女儿?

2,第二种传说,小脚趾分两半来自于匈奴后裔。

传说东汉年间,北匈奴被东汉灭亡,匈奴大部向西北撤退。有一个开小差的匈奴汉子不愿离开温暖的中原,就在陕北地区停了下来,并且和当地一个汉人女子结合。汉女的肚子一天天变大,终于被村长得知。汉人女子说,如果处死匈奴男子,她也不愿独活。于是经过村民商议,等孩子生出来,看孩子的小脚趾形状如何,如果是汉人的分两半那就放过这一家人,如果是匈奴的合为一体,那就要全家灭门。

幸运的是,孩子的小脚趾不像父亲那样是整体的,而是像母亲那样分两半。这一家人离开村子,在陕北某山村定居,形成了一个匈奴家族。

这个故事来自于《最后一个匈奴》。这本书在上世纪90年代十分流行,后来的《最后一个太监》《最后一个八旗》都是蹭了他的流量。

这个故事其实有两种暗示,一个暗示是匈奴人和北方汉人长期杂居,本来就是一家人;另一个暗示是,匈奴人最终融入了汉族人,成了汉人的一部分。

人口学家对小脚趾分两半的表现调查中,发现晋、陕、豫、苏、浙、赣、闽的瓣状甲频率分别为79.17%、79.51%、63.74%、62.45%、62.54%、36.29%和37.80%。就是说,黄土高原上山西陕西两省的瓣状甲比率最多,这里出于汉匈杂居的地方,尤其是东汉末年到隋朝,这里基本上就是匈奴人天下,所以,秦晋两省的瓣状甲,极有可能是匈奴人留下的。

第三种传说,小脚趾分两半,来自于鲜卑后裔。

传说,唐朝皇帝李渊之母鲜卑人独孤氏的小脚趾甲就有轻微缺损,李渊的老婆窦皇后小脚趾甲中间明显开岔。李世民的长孙皇后小脚趾也是分为两半。所以趾甲缺损或开叉,或许是鲜卑族人的民族特征。

所以,按照这种说法,小脚趾分两半这个遗传基因,好像又来自于鲜卑民族。

不管怎么说,小脚趾分两半这种在北方极其常见的生理特征,不能作为评判血统的证据才信。

以我们家为例,爸爸兄弟姐妹7个,都是瓣状甲,我和我妹妹也是瓣状甲,我妈却是完整的趾甲。可是我妈说他们家族从来没有在山西以外地方居住的记录。我老婆趾甲也是完整的,可是我们两个孩子却是一个瓣状甲一个完整趾甲。

我和我老婆讨论着问题的最终结论是——这东西和单双眼皮一样,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只不过是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不同表现而已。说的也是,我是单眼皮,我老婆是不明显的双眼皮,我儿子是明显双眼皮,女儿则是单眼皮。

抛开瓣状甲,来聊聊什么叫做"纯种汉人“!

进入二十一世纪,很多网友自称是”纯种汉人”,这些网友中,有北方人也有南方人,有沿海地区的,也有内地的。总之大家都觉得自己是纯种的。

比如,一些客家人在网上宣称自己的纯种汉人,依据是客家人从五胡乱华开始南迁,在南岭、武夷山等山区聚居,既不与北方人通婚,也不与南方少数民族通婚,充分保持了中原人的血统纯正。而且,客家人的语言,还带有浓重的古音古韵,文化保留完好。

这些证据虽然不算充分,却真的无法辩驳!

当然,更多的“纯种汉人”把各种历史传说当做“地图炮”的炮弹,大搞地域歧视,比如他们认为哪哪的人都是满清血统,认为哪哪快被非洲人占领了,如此种种。

历史知事认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所谓的“纯种汉人”并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尤其是现在,混血儿优势越来越明显,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因为太“纯种”被社会所淘汰。如果找对象的时候,和一个颜值超高的小姐姐或者小哥哥谈对象,你会介意他是不是“纯种”?我想不会有人介意的!

6

最开始我的小脚趾甲也是全的,不过后来在12岁的那个夏天,穿拖鞋的我踢着了一块石头痛了一个月后,就惊奇的发现我的小脚趾甲变成了两瓣了。

事实上小脚趾甲不全,也就是瓣状甲并不能作为辨别纯正血统汉人的佐证,它其实是一种轻微脚趾畸形的生理现象。

小脚趾甲是否不全用来分辨纯正血统的汉人来自于600多年前朱元璋下令的一次人口大迁移。明朝初定,因为常长年的战争不断,民不聊生,使得全国许多省份人口大量减少,而山西是当时人口最多的省份,所以朱元璋就下令人口多的山西人迁出填充人口少的地方。这就是一次国家调控人口的迁徙情况,清朝时也有类似的两广填四川迁徙活动。

因为迁出的人来自于山西的不同地方,所以就决定所有人在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一同出发,并且把这地方作为迁出人员的祖籍。所以在洪洞县祖祖辈辈都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问我故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然而都说乡音难改,故土难离,注重血脉亲情的中国人都讲究落叶归根。所以当时负责组织的士兵就在每个迁出人员的小脚趾甲盖上砍了一刀,是为了在以后有人认祖归宗的时候,看到脚指甲上有分瓣的就知道是当初迁徙出去的人。“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是民间一直流传的一种说法。

假如当初士兵真的有在迁出人口的脚趾甲上砍一刀,这也是属于后天形成的伤口,是不可能传给下一代的。而瓣状甲是一种遗传的显性性状,存在于许多人身上。有一些人也许刚出生时并没有发生,但有可能几岁后就会出现。所以说砍一刀导致瓣状甲用来分辨纯正血统,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当然还是有人信的。在2005年时,就有教授根据洪洞县的传说,从山西洪洞县开始一路往东南方向所经过的七个省份,选取一个没有大规模人口迁移记录的乡村做调查。最后得出结论,越往东南沿海去,瓣状甲显性性状就越少。

其实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经过不断的民族融合和民族迁徙,早已经没有完全的纯正血统的汉人。不管是汉人或者汉族这种说法, 都是一种文化认同,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的少数民族政权,连被称为“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都拥有鲜卑这个少数民族的血统。

汉族是一个统称,是按文化区分出来的,而不是靠血统区分。如果非要按血缘来划分的话,客家人应该是相对而言血缘纯正一些的人口。

7

小脚指甲不全,就是指的小脚指甲分成了两半,不是一个整个的。

事实上中国有很多人是小脚指甲不全的,这和是不是纯正血液的汉人还是不汉人,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现在医学证明小指甲之所以会不全,是因为一种疾病导致的。

当然了这种疾病,是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的,只是导致了小脚趾甲分成了两半而已。

那么,为何会有说小脚趾甲分成两半,就是纯正汉人的说法呢?

原因就是很多人,他们在观察汉族的人和少数民族结婚之后,生下了孩子,然后他们的孩子的小指甲就是全的。

这也就有了小指甲全的人,就是不纯正血统汉人的说法。反之,若是小指头不全的人,他们就是拥有纯正血液的汉人。

还有一种说法,说是明朝的时候,大家都从洪洞县大槐树迁移到全国各地,为了以后好方便迁出去的人好认祖归宗,大家就用刀把自己的小脚趾头给切成了两瓣。

当时外迁的人,他们都是汉人,所以,这也就有了小脚趾头是两瓣的人,他们就是汉人的说法。

说到这样的事情,还有一个和皇帝有关的故事。但是,这种说法也否定了小指甲不全的人,就是纯正血液汉人的说法。

这个皇帝就是唐太宗,我们都知道唐太宗就是汉人和鲜卑人的后代。他的小脚趾甲就是不全的,而且他经常为这件事感到苦恼。

毕竟按照这种说法,说小指甲不全的人就是汉人。可是,李世民明明就不是汉人呀。

突然有一天,他想要看看宫里到底有哪些人的小脚趾甲,是不全的。这一查真的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呀。

原来宫里的大部分人,尤其是和唐太宗有血缘关系的人,他们的小脚趾甲都是不全的。

所以,李世民通过这件事,也就相信了这件事是无稽之谈的。

但是,要知道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汉人和少数民族,就在不断的融合了,若是想要找一个纯正血种的汉人,可以说几乎是不可能有的了。

毕竟两千多年以来,人们都是在不断的和不同的民族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生命,想要保证纯正的血液,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到的了。

8

瓣状甲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穿袜子时不小心勾到小脚趾的指甲,或是在家没穿鞋时撞到了小脚趾,发现只有小脚趾的指甲是分成两瓣的,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存在这种现象,并非个例,它被称为跰趾(pián zhǐ),医学上也称为瓣状甲。

严格来说,瓣状甲已被归类为脚趾轻微畸形的表现,好在它不痛不痒,也无伤大雅,所以一直没被人们所重视。但就是这些不起眼的遗传印记,可以追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历程和祖先的迁徙方向,弄清楚你到底从哪里来。

瓣状甲曾被认为是纯种汉人的标志,而这个说法很快就不攻自破了,因为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纯种汉人”。五胡乱华时期,汉族遭遇了最凶猛的劫难,人口一度锐减到只有几十万,在历史上汉族和蒙古族也有过基因交流,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一带,都发生过民族融合,而且从炎黄二帝开始就是两个部族的融合,现在的汉人血统早已是多血统融合。

瓣状甲和血统无关,网上流传是鲜卑族或匈奴后代的说法,毫无科学依据,一些传言甚至诞生于小说中。

瓣状甲是怎么来的?

有一种广为流传的刀砍学说,600多年前明朝建国初期,朱元璋下令让百姓从山西迁徙到各地,由于乡情难舍,许多百姓不愿意离开。政府让他们三日后在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下集合,这些人被士兵团团围住,在小脚趾的指甲盖上砍了一刀,强行将他们带走迁徙。

脚趾上留下印记一来是为了防止百姓逃跑,可以从标记寻找,二来也方便他们寻亲认祖。

于是,瓣状甲就留传下来,但这个说法有很大问题,遗传性状通常是个体发生基因突变,然后突变的基因造成个体差异,差异的个体在环境中占据优势被保留下来,最后才形成稳定遗传。600年时间显然太短了,而且人为造成的外伤并不具有遗传性,历史上确实有记载发生过这次迁徙,但并没有记载刀砍脚趾。

关于瓣状甲的由来,科学上有一种更为合理的摩擦学说:瓣状甲,源于至少5000年前的古华夏时期,人们长期农耕劳作,致使最为脆弱和容易内翻的小脚趾开裂,原本一整块指甲变成两瓣。举个例子,一块大玻璃非常容易破裂,但当这块大玻璃变成许多块小玻璃时,每块小玻璃就不容易破裂。

瓣状甲的出现是受到环境影响,经多代人才发生的基因改变,也是适应当时环境的结果。

根据遗传图谱显示,瓣状甲是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显性遗传,如果你的小脚趾是瓣状甲,父母之中至少有一位也是瓣状甲,并且5岁以后才开始逐渐显现。

虽然上文中提到山西的刀砍学说并不靠谱,但人类学家调查发现瓣状甲的分布状况和山西有密切关系。调查了7个近百年没有没大规模人口迁徙的村落省份后发现,瓣状甲分布最广的是山西,79.51%的山西人有此性状。

从山西、陕西到河南、浙江、江苏再到福建、江西,瓣状甲的分布是以山西为起点,向外逐渐递减的趋势,这与历史上发生过的山西移民情况吻合。

所以关于瓣状甲,目前最为合理的解释是:我们的小脚趾分成两瓣和血统无关,是祖先长期农耕留下的遗传特征,遗传了特征的人群,600年前主要在山西及其附近繁衍后代,他们的子孙又继续迁徙到大江南北。

9

汉族,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分布于世界各地。而在中国,汉族占总人口的92%。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说是小脚趾甲分成两瓣的人才是纯正血统的汉族人,这种说法从何而来,有什么依据呢?

瓣状趾甲在汉族人中出现频率最高

很多汉族人群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小脚趾甲一边硬指甲,一边软指甲,如同被劈成了两半,但是和是否是纯种的汉人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瓣状甲只是古代华夏民族一个生理特征,或者可以说是一种民族融合的产物,但是并不是作为是汉人的依据,一来没有有关方面的考证,二来也有很多汉族人是没有瓣状甲的。说白了瓣状小脚趾甲是华夏人长期以来的自然生理进化的结果而已。


遗传学认为:瓣状甲的遗传主要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遗传基因在常染色体上,遗传与性别无关,男女发生机会均等。

遗传学上,以一对有瓣状甲的汉族夫妻为例,他们生了二个孩子,大的孩子遗传了父母瓣状甲的基因,而小的孩子并没有遗传瓣状甲这一基因。因此,单纯的以瓣状甲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是汉人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瓣状甲人口山西一带最多

明朝初期,由于连年战乱和各种自然灾害,导致南方人口急剧减少,朱元璋政府见状,就从当时人口较为密集的山西等等,组织人口向南迁移,为了方便管理和日后寻找归根,所以管理者就在每个人的小脚趾甲上砍了一刀。



辫状趾甲人口以山西、陕山为最多,随着到河南、浙江、江苏会依次递减。这就说明了在明朝的时候,山西人口南迁说法是正确的。

关于山西人南迁,还有一个传说:“说是南迁的时候所有人都被聚集到一棵槐树下,由于很多人不愿意离乡别井,管理者就在每个人的小脚趾甲上砍了一刀,为了防止有人逃跑和方便管理。所以也形成了那一带的人小脚趾甲都是瓣状的”。对于这样的说法,把它当成故事来听就好,当不得真,毕竟刀口是不可以遗传的



多年来的民族融合,早已完成了民族大统一

据野史记载:当中有说汉朝刘邦时期,为了区分汉族人,有把刚出生的孩子小脚趾甲用刀割开分两瓣的做法,后来经过岁月变迁,瓣状脚趾甲就以基因的形式被流传了下来。

这样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而瓣状趾甲在汉族人当中出现的机率比较高,让人产生了一种“瓣状趾甲才是纯血统汉族人”的错觉。社会在发展,因为古代的兵荒马乱之皇朝更迭、人口迁移、异地嫁娶通婚等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多个民族早就已经融合统一。所以,虽然我们国家还是汉族人口占大多数,但是我们国家是没有“纯血统汉族人”这一说法的了,“小脚趾甲不全才是纯血统汉人”的说法更是无从说起。一句话,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

10

小脚趾甲不全的意思是小脚趾甲分成两瓣,这是一种普通的生理现象,医学上称为瓣状甲,是一个常染色体显性性状,如果以这个特征作为根据判断是否纯种的汉族血统是不科学的。

其实关于这个瓣状甲的来历有一个传说,话说当年元末明初,天下初定,但是中原人口在战乱中锐减,为了发展生产,利用好中原地区的广袤土地,于是朱元璋下令移民,从哪里移呢?

当时山西的人口比较稠密,于是从山西移民,这些即将离开故土的移民都对家乡难舍难分,其中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聚集了很多移民,大家在官兵的监押下准备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为了后世子孙认祖归宗的时候有个证据,于是就在每个人的小脚趾甲上划了一刀,小脚趾甲便一分为二了。

山西到现在还存在着“脱袜验甲”的习惯,如果小脚趾甲是瓣状甲那就是山西大槐树下移民出去的。这种办法简便易行,但是也不是很严谨。

在河南南阳,伏牛山一带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谁的小脚指甲两瓣瓣,谁就是大槐树底下的孩。”在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公园祭祖堂里有两副楹联:“举目鸹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和“谁是古槐底下人,双足小趾验甲形”。

这些传说和民谣、对联都在一定程度上记录那次影响深远的移民,这些移民离开山西以后向南走,分布在极为广大的区域范围内生息繁衍,在600多年的时间里,与其他民族通婚、融合,所以这种瓣状甲的生理特征并不能证明这就是汉族的生理特征,而且当年从山西移民出去的很难保证全都是汉族。

据有关专家推测,这种瓣状甲有可能是某一少数民族融入汉族以后的产物,但也不排除这是5000年前华夏民族就有的一个遗传特征。况且,偶然的一次外伤也是不会代代遗传的。

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复旦大学对山西移民的分布情况和瓣状甲的分布情况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令人吃惊,以山西为源头,从北向南这种瓣状甲的发生比例呈递减分布。也就是说距离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越近瓣状甲的发生比例越高,距离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越远瓣状甲的发生比例越低。这正符合当年移民的特性,距离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越近移民越多,距离大槐树越远移民越稀少。

这等于说是直接证明了山西大槐树移民不是传说而是事实,山西的瓣状甲也随着移民分布到更广大的区域了,山西移民和瓣状甲有相当高的相关关系。但是在研究中,又发现,父母都是瓣状甲,子女却没有瓣状甲的现象也是存在的。这就说明瓣状甲的发生不是代代遗传的。

再说,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汉族与其他民族通婚,其后代可能是瓣状甲,也可能不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华夏民族和其他民族共同捍卫和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华夏民族和其他民族共同捍卫和建设了我们的祖国,在这个过程中各民族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的民族大家庭。

再去追究什么纯正的汉族血统是不合时宜的甚至是愚蠢的,历史上很多少数民族杰出人物为中华民族的发展繁荣做出过重要贡献,比如康熙皇帝。还有一些杰出的历史人物都不是纯正的汉族血统,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民族已经不是一个生物学概念,而是一个文化概念,严格的血统论没有意义。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