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子洗马,并不是给太子洗马,这个“洗”字的正确读音应该是“xian(三声)”,这个职位从秦朝时候开始设置,一直到清朝末年才废止,几乎贯穿了整个封建王朝。

“洗马”又被称作“先马”、“前马”是“东宫”特有的官职,主要服务于太子,是太子的侍从,太子出行时为先导。

历朝历代这个官职没有固定的品级,有的朝代为三品,清朝时为五品。西晋时期的李密,在《陈情表》中,就曾说“除臣太子洗马”,可见他就曾担任过这个职位。

而到了明朝时期,“洗马”的意思已经有很多人拿来调侃,《玉堂丛语》中曾经记载了一段故事,景泰间,刘主静升洗马,兵部侍郎王伟戏曰:“先生一日洗几马?”刘应声答曰:“大司马业洗净,少司马尚洗,未净。”

虽然这个职位的名字不好听,但是侍候太子绝对是个前途无量的职业,唐朝时期名臣魏征,就是李建成的“太子洗马”

最佳贡献者
2

首先要说的是,“太子洗马”绝对不是专门为太子洗马的人。其次,“洗马”的“洗”应该读作“xiǎn”。“洗马”是个古老的官职,它源于先秦天子出行时,诸侯为天子“先马”的仪式。发展到后世的“太子洗马”在各个朝代的职责略有不同,但大体上可以将它理解为太子的掌教秘书。

1、一天洗几匹马?

其实单看“太子洗马”这一名称,不光是我们现代人会误解,就连不少古人也是一头雾水。

明朝张岱的《快园道古》里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太子洗马杨守陈请假返乡。路过驿站时,驿官听说是太子洗马以为他是太子的马夫,便问他:“你担任太子洗马,一天洗几匹马?”杨守陈开玩笑道:“我勤快时便多洗几匹,懒的时候就少洗几匹,没有确切的数量。”这时候有人报告御史要到了,驿官赶紧让杨守陈给御史让出地方。没想到御史一见到杨守陈就行起跪拜大礼,驿官这才知道原来御史曾是杨守陈的门生,而杨守陈也不是为太子洗马的马夫。

2、有前途的“马夫”

“太子洗马”的名字虽不怎么好看,但官职地位却很尊崇。洗马作为官称,最早见于《汉书》。《百官公卿表》“太子先马”注引如淳曰:“前驱也”。《后汉书》“太子洗马”本注曰:“太子出,则当直者在前导威仪。”太子洗马即为太子之马前驱。

这个马前驱却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担任的,根据先秦典籍的记载,能为“天子先马”、“伯王先马”的人,都是地位仅次于天子、伯王的诸侯、大国之王。汉代选卿大夫世家或是吏二千石子弟为太子洗马,一定程度上也是接续了先秦的传统。而魏晋时,也明确规定洗马的选任“皆取甲族有才望在者”,所以能被选为太子洗马的,都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

严格来说,最初太子洗马的官品秩级并不算高,秦汉时,太子洗马的秩级为六百石,与郡丞、县令等官职相当。但朝廷把人家高门子弟选过来,自然不会分配什么苦差事给人家,不然怎么有那么多人挤破头都要来当这“马夫”。太子洗马官秩虽不高,却是十分有前途的官职。历史上以太子洗马身份出身的高官有很多,例如西汉的汲黯。

《汉书·汲黯传》:“至黯十世,世为卿大夫,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严见惮。”从中可以看出汲黯显赫的家世。汲黯陪伴刘彻度过了太子的时期,在刘彻登基后,汲黯也由太子洗马转为谒者。担任谒者便是汉朝时通往显贵的必经之路,随时准备被委以重任。因为深得武帝信任,汲黯多次被授以要职,终成一代名臣。

3、职责的转变

太子洗马最初作为太子的马前驱,是太子出行时马前所列仪仗的先导,既充当了太子仪仗的门面,又担任为其开路的职责。汉朝时的太子洗马就是作为太子属官出现的,具有辅佐太子政事的职责。魏晋时期太子洗马又新增“准秘书郎”的职务,主要是“典文书”,兼“掌皇太子图籍经书”和“释奠讲经”。所以两晋时太子洗马的选任标准中更重要的是“文书才义”。隋唐时期,洗马隶属于司经局,成了掌管书籍的官。此后历朝历代都有沿袭,直至清末废止。

参考资料:《汉书》、《后汉书》、《梁书》、《旧唐书》、《快园道古》、《两晋南朝太子洗马之“清选”与东宫秘书机构之发育》

作者:我方团队子繇

3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太子洗马,不是给太子洗车的小弟。

太子洗(xiǎn)马是辅佐太子的官员,负责教太子政事、文理。

最初秦汉时期,太子洗马叫做太子先马,是太子的侍从官,从五品。

侍从官,也就是今天的大秘书或者高级警卫。

太子出门的时候,太子洗马负责带着人开道,是警卫工作。

其实,他们主要负责帮助太子议政,主要担任秘书工作,是太子的亲信。

有意思的是,太子洗马是个小官,却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

一般都是皇亲国戚或者高级知识分子。

根据先秦典籍的记载,能为“天子先马”、“伯王先马”的人,都是地位仅次于天子、伯王的诸侯、大国之王。汉代选卿大夫世家或是吏二千石子弟为太子洗马。

到了魏晋时期,太子洗马就完全成为了文官,一般都是文人。直到清末依然有这个部门,设置“太子冼马”满汉官员各一名。

其实太子洗马的官衔不高,但很多人却踊跃去应征。

为啥?

因为这个职务是太子的亲信,而太子将来多要做皇帝。今天是从五品的小官,未来恐怕就是一二品的大员了。

4

说太子洗马之前,先介绍一下洗马这个官职,洗马很容易被当作给马洗刷刷的马夫,但其实这个官职跟洗刷刷没有关系,它最早写作“先马”。

据《国语》记载:“勾践为夫差先马,先或作洗也。”

“先”通“洗”,而这个“洗”也不是读作我们常见的“xǐ ”,而是读作“xiǎn”,与“冼”相通,但史书统一将官名写做“洗马”,而不是“冼马”。

从最初的“先马”可以看出,这个官职其实是给人开道的。《韩非子·喻老》记载:“勾践入宦于吴,身执干戈为吴王洗马。”说的就是越王勾践在吴越争霸中失败,老老实实地给吴王夫差做了几年仆役,身披铠甲,手拿兵器,在吴王夫差出行时开道,做警卫工作

秦汉时期,作为国家储君的太子就被安排了洗马这个高级警卫,于是就有了太子洗马这个官职,太子出行时,太子洗马在前边开道。

《汉书·百官公卿表》中提到了洗马是东宫属官,但没说级别,颜师古注引张晏说:“洗马原十六人,秩比谒者。”也就是说太子洗马有十六人的员额,俸禄跟皇帝的近侍谒者相当,年薪六百石。

当然,我们印象中太子洗马是个文官,不是警卫员,这是因为之后的晋朝来了个大转变,太子洗马转掌图籍,向文官转变,跟马是没什么关系了,这个职务也从警卫变成了文秘。

文秘自然以文人为主,在世家大族横行的魏晋时期,这个职位非士族名士莫属,比较著名的洗马有晋朝的李密和唐朝的魏征。

由于是管图籍的,唐高宗曾一度为这个官职”正名“,改为司经大夫,可很快又改回旧称,洗马就这么一直隶属东宫到明末。

清朝也有洗马职务,满汉各一人,隶属于司经局,不再是太子属官,因为清朝只有一位太子。

清朝时期洗马的官职不算低,有从五品,可是在京城大官多了去了,这算是连声都不敢吱的小官,往往作为翰林官转迁时的过渡,晚期重臣张之洞就曾经做过洗马

值得一提的是,洗马给马洗刷刷不是现代人的发明,在明朝就有这种段子了,据明朝焦竑的《玉堂从语》卷五谐谑目载:”今制,东宫官名多袭古,如庶子、洗马是也。景泰间,刘主静升洗马,兵部侍郎王伟戏曰:'先生一日洗几马?'刘应声答曰:'大司马业洗净,少司马尚洗,未净。'“

刘主静即刘定之,正统元年进士,在景泰年间升为洗马,兵部侍郎王伟就以此嘲笑他,问他一天洗多少匹马,刘定之反过来讥讽王伟,因为兵部侍郎有“少司马”之称,而王伟当初刻意讨好权阉王振,不干净的黑历史一下被刘定之扒了出来。

5

“太子洗马”是一个很有兴趣的官职,有些人望名生义,以为是给太子洗马的官吏,其实最开始是叫“太子先马”,后来就变成了太子冼(xiǎn)马,再后来因为将冼误写成洗,不过还是读xiǎn,而不读xǐ。

那先马是什么意思呢?在秦汉的时候,先马是太子的侍从官,是太子的先行官,后来就变成了太子的辅佐官员了,而皇帝的随从叫做驸马都尉,后来就变成了公主的丈夫了。

汉朝时候的太子洗马是轶比六百石,汉代的太史令,比如司马迁,还有郡丞,太守的副手也是六百石。

东汉的时候洗马共有十六个人,职责跟谒者一样,就是专门为皇帝传达事情的官员。曹魏的时候与东汉一样,到了晋朝的时候,缩减为八人,专门负责图文书籍。南朝的时候,宋为八人,齐为一人。

梁的时候设立了典经局,专门掌管公文与信件,主要让世族子弟来担任。北齐叫做典经坊洗马,隋朝的时候叫司经局洗马。唐代的时候,跟隋朝一样,只设立两人,品阶是五品下,负责太子东宫里的经史子集的图书的管理。

后面几个朝代也基本如此,到了清朝的时候,洗马这个官员,就不再成为太子的属官了,因为清代除了康熙时期有设立过太子之外,主要采取秘密建储制,既然太子都没有,那自然没有太子洗马的称呼了。

这时候,洗马属于詹事府,而詹事府最开始也是为太子服务的,但是自康熙将太子废黜之后,也无太子,詹事府就成为翰林官员还没任命官职的时候的去处,比如张之洞,就先做过司经局洗马,然后再去担任内阁学士、山西巡抚。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在被吴王打败的时候,就到吴国担任吴王的洗马,不过,也不是为吴王洗马,而是手拿干戈做为吴王的先行随从。另外值得一说的,为太子洗马的人应该是在太仆寺,因为全国的马匹的管理都由太仆寺负责。

6

太子洗马是什么职位

从秦汉开始就有这个官职,最初叫作先马或者冼马,后人可能笔误写做“洗马”,是否真实已经无从调查,也算是古人留下千古悬念吧。一般正史王朝统一将官名做“洗马”,而不用“冼马”。明朝就经常有人嘲笑“洗马”一职为洗马的官,可见,洗意和现在相同了。



《六韬》:”赏及牛竖、马洗、厩养之徒。洗马:一作先马。即太子侍从官。秦汉始置,太子出行时为先导。晋以后兼掌图籍。南朝梁称有典经局为洗马,北齐称典经坊洗马,均置八人。隋改为司经局为洗马,一般都是设置四人编制。历朝历代都有沿革设置。到清朝末年废止。



太子洗马是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员,官居三品。《汉书·百官公卿表》说:太子太傅、少傅的属官有洗马之官,颜师古注引张晏说:“冼马原十六人,秩比谒者”。《国语》曰:“勾践为夫差先马,先或作‘冼’也”;后世皆称冼马。



冼马”即在马前驰驱之意,为太子的侍从官。梁代的时候冼马隶属典经局,隋唐在司经局设置冼马职位,后来变成为掌管书籍的官。清代司经局所设之冼马用满汉各1人,是从五品的职级。



明代张岱《快园道古》卷一盛德部中有:杨文懿公守陈,以洗马乞假归。行次一驿,其丞不知为何官,与之抗礼,且问公曰:“公职洗马,日洗几马?”公曰:“勤则多洗,懒则少洗。”俄而,报一御史至,丞乃促公让驿。公曰:“此固宜,然待其至而让未晚。”比御史至,则公门人也,长跽问起居。丞乃蒲伏谢罪,公卒不较。

用现代汉语说就是:杨文懿先生字守陈,担任洗马有一次请假回归故里。走到一个驿站,驿站的官员不知道洗马是什么官职,对他就不是很有礼貌,而且问杨先生“先生你是洗马官,那一天洗几匹马呀?”杨先生说:“愿意动就多洗几匹,懒得动就少洗几匹”。不一会有下人报告,御史大人到了。驿站的官员就催促杨先生把住处让出来。杨先生说:“这当然可以,等一会他到了再让也不迟”。这时御史大人到了,原来是杨先生的学生,御史大人长跪问杨先生的起居安好,这位驿站长官吓得趴在地上认罪,杨先生也没和他计较。



看见洗马这个官是干什么的就连当时的低级官员都不知道,何况平民百姓。另外,他们的文化层次较高,品级也是高高在上的。

7

首先说“太子洗[xiǎn]马”实际上是“太子先[冼]马”,职责并不是为太子洗马,而是负责教导太子政事。



太子洗马的职责变迁

太子洗马最初在秦汉时设置,为太子的侍从官,当太子出行时充当先导,负责带路开道,疏导行人。此时的太子洗马既充当太子的仪仗队,也负责太子的警卫工作。

东汉时期,太子洗马为16人,史书记载太子洗马“职如谒者”,也就是说此时的太子洗马成为了负责传达太子政令的近侍。



到了晋朝以后,太子洗马的职责改为掌管东宫文书图集,相当于现在的图书馆馆长,成为了太子的秘书郎。从此太子洗马的选择标准变成了精通文书才义,成为了太子的智囊团。

隋朝时,改太子洗马为司经局洗马,职责未变。唐朝时沿制,设置二人为洗马,品级为从五品下。后世延用至清朝末年,隶属于詹事府,为从五品官。



重要的“太子洗马”

“太子洗马”这个名字不怎么好听,而且表面上只是一个五品官,但实际上地位非常尊崇。

先秦时期,能够充当天子先马、或者是伯王先马的人,都是地位尊崇,仅次于天子或者伯王的人。其次汉代时期太子洗马的选取标准为,卿大夫世家子弟,或者俸禄在两千石以上的宦官子弟。

到了魏晋时期,由于“九品中正制”的实行,所以对太子洗马的选择标准做了明确的规定;“取甲族有才望在者”,也就是世家门阀中有名望的人。以此可见,太子洗马并不是普通人都能当的。



众多太子洗马中,比较出名的有汲黯、魏征。汲黯出身世卿家庭,在汉景帝时做了太子洗马。汉景帝去世后,汉武帝继位,汲黯做了谒者,负责传达皇帝的政令。后来汲黯依靠汉武帝的信任做了主爵都尉,负责管理诸侯国的爵位升迁,享受九卿的待遇。

魏征最初进入李唐集团时,做了李建成的洗马,得到了李建成的礼遇。也因此经常为李建成出主意,甚至主张李建成出其不意的杀死李世民。结果李建成没有听从魏征的建议,导致被李世民先下手为强。后来魏征追随李世民,也成为了李世民的左膀右臂,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8

太子洗马这个名称很有意思,很多人会误会。其实这是一个古代官名,是太子的属官,在太子出行时作为先导,所以有时也写作“先马”。

洗马图

晚清名臣张之洞年轻时就曾当过太子洗马,在清代,太子洗马是詹事府司经局主管,主要负责掌管书籍典册,从五品,用现在的话说,相当于厅局级官员。清康熙以后虽然废除了太子,但仍保留了太子洗马这个职务,作为翰林的一个升迁路径。

张之洞在武汉

著名作家唐浩明在其长篇小说《张之洞》中讲了一个关于“太子洗马”的故事,说嘉庆年间,某太子洗马到甘肃公干,晚上落脚驿站。驿丞来登记,问他职务和任职衙门,他回答:“詹事府洗马。”如此回答,非常正确,不过驿丞不知道洗马是个什么东西,以为是京里洗马的马夫。于是问他:“你一天洗几匹马?”这位太子洗马这才发现驿丞误会了,便和他开了个玩笑:“也不固定,忙时多洗,闲时少洗,高兴时多洗,郁闷时少洗。”这样一说,驿丞更确认他是马夫了,于是将其安排在最孬的房间里。

第二天一早,当地知县来拜访,并请洗马到衙门吃饭。只见这位“马夫”大摇大摆地坐在轿子里,而知县则步行侍候。驿丞大惊,问县里随行的师爷:“老爷怎么对马夫这么客气?”师爷听了哭笑不得:“什么马夫?他是老爷的座师。在京会试时,老爷就是在他手里中的进士。”驿丞这才知道洗马不是马夫,肯定比县太爷官大,但究竟是干什么的,估计还是不知道。

9

经常古装剧中出现太子洗马这个职务,只知道跟着太子,很大的官,可是为啥叫洗马,难道给太子的坐骑洗澡???

太子洗马中的洗其实不读xi,应该读xiǎn,而且不是写作洗,应为冼,太子洗马是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为正三品。秦汉朝开始,叫做冼马,后人误写做“洗马”。后人逐渐误读为xi ma,到明朝,官场就出现经常有人嘲笑“洗马”一职为洗马的意思,到后世逐渐认同洗马了。

10

古代的官职,很多叫法在今天有些可笑,比如说“太子洗马”,这是给太子爷洗洗马的官吗?显然,我们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理解,若是如此,“太子太帅”这官职又该如何理解呢?

洗马的工作撑死上位到“吏”,绝不会到“官”这个档次,“太子洗马”一定不是这个意思。网络上对“太子洗马”的解释有不少,不少说法还有所冲突,那么比较靠谱的说法会是怎样?

我特地查了一下《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商务出版社1994年修订版),这是1本被中外汉学家公认的权威辞典,它是这样解释:“太子先马 官名,亦做太子洗马。西汉属太子太傅、少傅。员十六人,秩比六百石,太子出行时以为前导。东汉属太子少傅,选郎中补之。”

从辞典的解释看出,“太子洗马”的正宗叫法是“太子先马”。所谓“先马”就是“走在前排的马”,指代官员在前面引路,给太子引路的人就是“太子先马”,古文通假之后就是“太子洗马”。

解释又说,“太子洗马”在西汉属太子太傅、少傅,东汉属太子少傅。这个太子太傅、少傅并称太子二傅,两个官职经常是捆绑在一起,职业定位差别也不大。“太子洗马”不会真的给太子在马路上扬鞭开路,而是在职场给太子开路,或者说是人生道路。

太子太傅、少傅带有监护人的角色,辅佐、训导太子。一般的人,见到太子都要行臣子之礼,太子太傅、少傅因为有“太子洗马”加持,不用称臣。相反,太子见到他们,要行弟子之礼。

对于“太子洗马”这个古代官职,很多人有不少爆料,引用的各种材料也比较多。我仅提供保守解释,也是相对靠谱的解释。另外,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提供各种八卦,“太子洗马”会怎么洗洗……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