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其实,你已经回答了你自己的问题了。你都说了,唐朝表面强大嘛。

八次出逃长安的事件,这几位皇帝,都是唐朝最差的(不是最差也差不多,反正情况很糟),所以才会有战乱嘛。

历史上强盛的皇朝,也不可能全部强盛,就拿清朝为例,后期也不行了。

所以,出这样的事不出奇。当时的国情国运所决定的。

最佳贡献者
2

感谢邀请 唐朝不是表面强大,唐朝在我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朝代,是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的王朝,初期通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开创了万邦来朝的盛况。安史之乱后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导致国力渐衰。最后因黄巢起义影响其根基而灭亡。而之所以出现八次出幸避难事件是唐朝内部兵变所致。

唐朝简介

唐朝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唐朝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呈现多元发展,高句丽,新罗,日本,渤海等国都派出遣唐使到中国学习政治制度和科技文化,社会风气开放包容,同时这段时间也促进了我国民族融合。

唐朝败亡原因

唐朝走向衰亡始于安史之乱,这场由胡族将领安禄山,史思明领导的差点颠覆唐朝的兵变也结束了唐朝150年的繁荣,唐朝也由此走向,军阀割据的局面,中央王朝对地方的约束力也形同虚设,因而在唐朝此后150年间,不断有挑战中央政府的地方节度使,中后期唐朝皇帝因动乱常常离开国都长安,前往其他地方避难,因而出现了天子八次出幸事件。

总结

但这并不能否认唐朝的强大,唐朝前期的强盛,文化,经济,军事在当时都是其他周边国家无法比拟的,后期兵变不断,对周边国家也同样有压倒式优势。

3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756年因安史之乱被迫出逃四川成都,首都长安陷落;

唐代宗李豫,公元763年因吐蕃入侵被迫逃到陕州,长安落入吐蕃之手;

唐德宗李适,公元783年因为泾原兵变被迫逃到陕西奉天,长安落入泾原节度使朱泚之手,因战事扩大,德宗出逃汉中;

唐僖宗李儇,公元880年因黄巢起义出逃成都,五年后被宦官挟持再次出逃陕西凤翔;

唐昭宗李晔,公元895年因节度使叛乱,被迫逃到终南山,回到长安不久后再次被迫出逃太原,被节度使挟持,滞留在华州,公元904年被宣武节度使朱温挟持到洛阳,再一次离开了长安。

所以实际上唐朝中后期皇帝被迫出逃的事可不止八次,而是九次,总结一下就是“天子九逃,国都六陷”。以唐玄宗为开始,唐朝皇帝的出逃可以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是玄宗至德宗时期的三次出逃,后部分是德宗到昭宗时期的六次逃亡,两部分既独立又有联系,需要细说一下。

玄宗皇帝的出逃是因为安史之乱,代宗、德宗的出逃也是因为安史之乱所引发的连锁反应

唐朝自开国以来,为了防备北方的突厥和西北的吐蕃势力,一直不断地加强边防驻军的力量,到玄宗时期,祖先们曾经赖以生存的府兵制度已经完全破产,不得已之下,唐玄宗开始实行募兵制度,武器、衣物、粮食皆由国家发放,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支出。而为了维持统治集团内部的奢靡生活,又好大喜功,致力于对外扩张,唐玄宗开始放权于地方,设立十大节度使以防备边境,军资自给自足,不要朝廷出钱。

如此一来,节度使的势力愈加强大,史称“开边意未己,精兵皆戍北边,使天下之势偏重……猛将精兵皆聚于西、北,而中国无武备”:

  1. 本来在府兵制度之下,边防驻军三年就得调换一次,以便得到训练,同时也使得将不识兵,兵不识将,以免边将拥兵作乱,可是后来由于战事越来越多,府兵的轮戍得不到补充,使得地方实力过弱,不足以抵挡少数民族的入侵;
  2. 而在实行募兵制后,唐玄宗收拢十余万兵力作为禁宫护卫力量,如此一来内部的力量是强了,可外部那些边境却难免在作战中吃亏,于是节度使制度就这样形成了。唐玄宗设立了十大节度使,分布于西北、北、东北、东南等地区,作为帝国屏障;
  3. 刚开始的节度使体系是比较完善的,十大节度使之间互为援护也互相钳制,单凭一两个节度使是不足以掀起大浪的,可时间一长,节度使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节度使有长期担任的权利,而募兵制下的士兵也有着长期驻防的义务,不需要像府兵那样按时轮换,如此一来很自然就在皇帝和士兵之间建起了一道无形的隔断,造成将领收买士兵,士兵只知将领的情况,安禄山就是靠着这样施慧于下,拉拢了三镇士兵为其卖力。

后面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杨国忠等人又因为指挥失误,导致了“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过”的潼关失守,唐玄宗被迫出逃,在马嵬坡诛杀杨氏一门后就和太子李亨分开,唐玄宗逃亡成都,李亨北上来到了灵武,并在当年称帝,遥立成都的唐玄宗为太上皇。

到了唐代宗李豫登基的时候,为了早日平定叛乱,朝廷不得不对对手将领实行怀柔政策,大肆分封节度使,以孤立安、史,同时将关中精兵全数收编于长安。如此一来,使得本来被压制得死死的吐蕃、回纥、党项等少数民族势力再次抬头,代宗出逃事故就是由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引导吐蕃、回纥攻打长安的情况。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肃宗李亨、代宗李豫两代分分封节度使过多过繁,加上安史之乱后帝王被迫出逃的耻辱,导致了节度使们内心都萌生出了一丝野心,他们互相联姻,互相报团,职位世袭,表面上尊崇朝廷,实际上各自为战,和春秋战国的情况一模一样,唐皇是名义上的共主,虽然地位高贵,但实际上小命都是握在节度使手上的。

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

以当时实力最强的所谓河朔三镇来说,成德李宝臣、魏博田承嗣、卢龙李怀仙,三人互相看不顺眼,其中田承嗣嚣张跋扈,公然为叛贼安禄山、史思明父子立庙祭祀,可代宗也无可奈何,甚至于还用和亲手段,把女儿嫁给了田承嗣的儿子。

虽然代宗不满权力受制,以六州节度使薛嵩制衡魏博,到后面甚至爆发了皇帝联合九节度使之军讨伐田承嗣的军事行动,可九节度使既想着分割魏博,又害怕自己被“兔死狗烹”,大多都是出工不出力,田承嗣就在这样的机会下逃过一劫,而代宗也只能恢复了田承嗣的官位,下令其不必入朝觐见,相当于承认了其割据事实。

到了德宗李适时期,年少气盛的李适坚决不承认节度使那套父死子继的独立包装,由此还爆发了“四镇之乱”,后来连实力强大的淮南节度使李希烈也加入了四镇联军,兵锋直逼长安。可惜的是,节度使制度已经流行了数十年,以下犯上的风气已经形成,德宗虽有志复兴,可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

在五镇尚未来到之前,受诏前来勤王的泾原士兵因为天气恶劣、粮食不继而发生了哗变,拥立前泾原节度使朱泚为帅,吓跑了李适,连现任的泾原节度使姚令言也无法控制,被胁迫一起反叛,也就是前面所称的“兵骄则逐帅”,这就是著名的泾原兵变。

不管是玄宗、代宗还是德宗,他们的出逃都是因为节度使造成的,而这一切的缘由都是因为唐玄宗。自安史之乱后,强大的唐朝早已是弊端丛生,外强中干了,即使代宗、德宗有意收回权力,可一旦尝到了权力的甜头,节度使们是肯定不会轻易放弃的,除了薛嵩、李晟、李勉等极少数忠心之外,更多的节度使是巴不得重回春秋割据局势,能公然地称王称霸,逐鹿中原,而国家是否分裂、百姓是否凄苦,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值得关注的事。

节度使之乱一百年的时间里,再也没有发生皇帝被赶出家的情况,这其中的缘由主要是因为太监势力的崛起

又是唐玄宗的锅,唐朝重用宦官就是由他开始的:

  1. 鉴于秦汉宦祸,隋唐两朝对于宦官采取了压制的手段,唐太宗规定:内侍省官阶不能超过三品,着黄服,口粮俸禄由朝廷供给,职务只限于看守门庭,传达诏令而已,即使到了中宗朝,宦官的官职也被控制得很好,六品以上的宦官屈指可数;
  2. 可是来到了玄宗朝,宦官的崛起就如洪水泛滥一样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宦官高力士协助玄宗平定太平公主之乱有功,使得玄宗能顺利登上帝位,所以特地给高力士开了一个口子,授予三品官职(唐制,三品官员才是实权宰相),玄宗一朝四十年,授予三品官职的宦官高达千人,地位甚至比节度使还高;
  3. 高力士之后,肃宗朝又有了开始掌握禁军的李辅国例子,李辅国为了维护肃宗的地位,实际上也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以射生军五百人(肃宗时设立,挑选善于骑射之人充当护卫)强制把唐玄宗迁到甘露殿,还流放高力士,软禁唐玄宗,两人直到死也见不到一面。

此外,安史之乱后的肃宗也开始不相信节度使了,设立了观军容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监军出任各镇,全部由宦官当任。而了加强中央力量,代宗、德宗不断扩招军队,并将其交于信任的宦官执掌,代宗朝的程元振、鱼朝恩,德宗朝的窦文场、霍仙鸣都当任过神策军、天威军这些禁军的大将军,德宗末期还设立了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以宦官为神策军最高统帅。

德宗惩艾泚贼,故以左右神策、天威等军委宦官者主之,置护军中尉、中护军,分提禁军,是以威柄下迁,政在宦人,举手伸缩,便有轻重。至慓士奇材,则养以为子;巨镇强藩,则争出我门。

也就由于掌握了禁军力量,所以宦官势力从此开始成为朝廷中枢,其权势之大到了足以废立皇帝的程度,甚至于行弑君等大逆之举而习以为常,德宗之后的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皆为宦官所立,敬宗、武宗则为宦官害死。

宦官权力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压制节度使的作用(唐宪宗李纯是公认的,在削弱藩镇势力上最有作为的皇帝,而他所依靠的就是由宦官所领导的神策军以及忠心的节度使势力),加上前几次节度使叛乱,虽然把皇帝赶走了,但也没有什么人敢改朝换代,像四镇之乱时,四镇争相自立为王,结果内部自己动荡,外部引起其他坐山观虎斗的节度使全力进攻。所以在宦官争权、牛李党争的朝廷之下,节度使们的军事活动反而减少了,而是从巴结宦官上给自己尽可能多地捞政治资本,以求保持独立的地位。

可到了僖宗朝,形势又为之一变,黄巢起义彻底打开了潘多拉宝盒

唐僖宗李儇继位时不过十二岁,大权最早由神策军左右中尉刘行深、韩文约掌管,自己倒是乐得清闲,整天以打马球为乐。而正如汉朝有十常侍一样,唐僖宗也有他的“阿父”田令孜,这是僖宗还是王爷的时候就陪伴在他身边的宦官,关系十分亲近,僖宗也十分依赖他,继位之后就把田令孜升为神策军中尉,把大权全部交于田令孜。

僖宗继位后,由于连年的天灾和宦官、权臣的剥削,爆发了濮州人王仙芝和曹州人黄巢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本来这最开始只是小打小闹,可是已经独立了数十年的节度使们都选择了作壁上观,不愿意为朝廷出力,使得王仙芝、黄巢的势力极速膨胀,很快就渡过了长江,而此时掌权的田令孜还在收刮民脂民膏,连外国商人的财物都打劫了一番。一直到黄巢到达汝州,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后,田令孜依旧不思抵抗,而是带着僖宗,脚底抹油溜去了成都。

田令孜此举无外乎是为了保住自己“阿父”的地位,一方面他和他的那些党羽们都不是将帅之才,就连神策禁军也多是由长安的富家子弟组成,他们入伍最主要就是靠宦官带领着家族发财,没事的时候吓唬一下大臣和皇帝还行,真要上战场可就腿软了,而另一方面田令孜也不可能把兵权交给不是自己派系的将领,如果打赢了,势必分薄自己在朝廷上的声音,要是打输了也损害了自己的军队,不管输赢对田令孜本人而言都很不利。

至于节度使们早就调不动了,爱咋咋地吧。之后五年,黄巢起义失败,僖宗皇帝得以回到长安,此时还算有良心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和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共同起兵,要求诛杀田令孜,结果田令孜再次胁迫僖宗出逃到凤翔,被凤翔节度使李昌符攻击逃跑,到达蜀地后,田令孜被义子王建软禁饿死,而僖宗皇帝也因为两次逃亡路上担惊受怕,感染了疾病,一命呜呼了。

之后的唐昭宗李晔继位,就更加是身不由己了,在僖宗皇帝出逃之后,部分节度使已经公然建立政权,和朝廷分庭抗礼了,蜀地的王建、淮南的杨行密、杭州的钱镠,以及宣武节度使朱温、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凤翔节度使李茂贞等人,这些人基本都是日后五代十国的政权奠基者。昭宗是个有志皇帝,利用李克用、朱温的军队来打击宦官杨复恭,但之后朝廷又和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交恶,昭宗被迫出逃,李茂贞身兼四镇节度使,占据了关中一带十五个州。

虽然在李克用的帮助下,昭宗得以回到长安,可长期以来对节度使的忌惮,也使得昭宗皇帝不敢把一片真心交付给李克用,结果李克用、李茂贞、韩建三方节度使大战,而昭宗皇帝则成为了你争我夺的流亡天子,被韩建挟天子以令诸侯,囚禁在了华州,之后又被送回了长安。经过几年的流浪,昭宗志气消沉,再也不敢对节度使下手,只是听之任之,任由他们抢地盘、割据、不听命令,也任用在战事中兴起的朱温将其挟制到洛阳,从此再也无法回到长安。

总结:安史之乱后,曾经强盛到可称为天之皇帝的唐朝已经不复以往的威风,而在安史之乱后,虽然接任的各位皇帝都有志复兴唐朝荣光,可大多都只能续命生存,而不是完全救治

不论是削藩的宪宗、诛杀宦官的文宗还是有小太宗之称的宣宗,他们用尽了各种手段为帝国续命,但在千疮万孔之下的唐王朝,往往只能是拆东补西,借宦官势力对付节度使,则令宦官势力坐大,到了宦官尾大不掉的时候又开始引用节度使来解决宦官,权力的天平是很难控制的,皇帝陛下不管把权力放在哪边,都会造成一方的权力发展,到最后堤坝奔溃,洪水泛滥,唐帝国也就在这样的冲击下土崩瓦解了。

而这一切的一切,起源都是由于唐玄宗时期过度信任节度使而引起的安史之乱,就连宦官之祸,同样也是唐玄宗开了这个口子。唐玄宗虽然造就了一个古往今来最强大的盛世,可盛世之下也是漏洞百出,需要用他的后半生以及后继子孙来缝缝补补,可此时的唐帝国早已是积重难返,除了推到重来之外,似乎也没什么别的好办法了。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4

可能是因为唐朝太过强大了,才导致了皇帝八次逃出京城的事件。

唐朝能够在初期快速崛起,军事战力超群,得益于府兵制度。在贵族政治仍然占据主要地位的唐朝,皇帝缺少足够牵制这军事将领和贵族世家的筹码,而不得不在这两者之间寻求平衡。

唐初,府兵制发挥出强大的威力,皇帝能够直接掌管府兵来形成对贵族政治的压制,皇位比较稳当,在此期间,皇帝为了集权,也对世家进行了分化瓦解和打压,标志事件是长孙无忌被逼自杀以及科举制度的兴盛。

到了唐睿宗时,随着唐朝疆域极度扩大,原有的府兵制已无力承担边境作战任务。皇帝因地制宜,开始在边疆地区设置节度使。这些节度使的权力逐渐扩大,开始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中央对这种渐变的政治危局缺少足够的认识,相应的也缺少足够的应对手段,最终,政治失衡的局面发生了。贵族已经被分化瓦解,不能再成为皇帝可靠的同盟,而边疆军阀羽翼已成,中央集权已经不可能,甚至还出现了多次地方武将武力逼宫的事件。

同样,地方不尊奉中央,中央也缺少人力、财力来建设国家正规军事力量,边防也要交给地方军阀来负责,被称为“防秋兵”。这些地方部队只会对将领负责,他们才不会管皇室安危。

唐朝中央政府的权势在安史之乱后虽然偶有恢复,但是却始终未能形成针对地方军阀的有效政治制度。好不容易打造的良好的局面,往往人亡政息,最终又回到那种中央、地方来回扯皮、拉锯的状态。

国家的元气,就在这种中央和地方谁也奈何不了谁的局面下支撑了100多年,直到地方军阀混战,角逐出了新的老大,唐朝灭亡。

宋朝借鉴了唐朝灭亡的教训,进行了大范围的政治制度建设,贵族世家已经被打压,难有再起之日,宋朝开始重用文官,并且设置了复杂的官场流程,以文抑武,强干弱枝,成功遏制住了武将势力(地方势力)对中央的挑战实力。

宋朝最终亡于外族,可是武将造反的事件几乎没有发生,于此可见宋朝的制度是实现了其设计者的初衷的。不过,这样的目标实现,也造成了社会活力和效率的极大损失。最终,宋朝被冗兵冗官的问题折磨到亡国。

5

唐朝真的是太强大了,安史之乱后,唐朝还能苟延残喘100年。在唐时代,没有同等体量的外敌能干翻他,只有自己内部混乱灭掉自己。

这个问题应该是唐朝这么强大,为什么还有皇帝避难事件,才更合适。

内部造反的原因主要是

  1. 地方节度使权利过大,地方能自主调度军事行政财政,中央管不了
  2. 中央内部党争不断、宦官夺权,政治一直混乱,长安12时辰里面把党争演的很透彻
  3. 新兴山东地方利益集团和关中守成利益集团斗争,武则天即是斗争的体现
  4. 藩镇势力越来越大,直至超越中央,后期的唐朝中央更像是一个中等规模的藩镇集团
  5. 唐初的玄武门事变,让李世民的唐皇权一直饱受争议,让造反起义成为官员和贵族解决问题的主导思想

保持稳定的原因:

唐朝中央政府不倒台的原因是经济,唐朝的经济中心已经从汉朝的关中、南北朝的山东,变成了东南沿海,东南沿海的新兴政治势力还没有走向政治舞台中心,不像是关中和山东集团一直渴望权利。同时东南沿海作为稳定的经济来源持续供给中央政府,要不是黄巾起义的反叛者意外调整进攻方向,掉头南下打断了东南沿海供给唐中央的财路,唐朝至少还能再存活100年。

6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在唐高宗时期的版图已经南抵越南,北至贝加尔湖,西达咸海,东到日本海。唐朝皇帝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

强盛的大唐帝国却出现一个很大的污点。大唐都城长安曾经六次被攻破,皇帝八次出幸避难(一说为九次)。

第一次:唐玄宗、唐肃宗

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第二年,安禄山攻破长安。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唐肃宗匆忙南逃,走到马嵬驿时,随行的将士陈玄礼在愤怒中杀死了杨国忠,迫使唐玄宗绞杀杨贵妃。后唐玄宗南下逃至四川。太子李亨在郭子仪、李光弼等支持下在灵武即位,就是唐肃宗。

第二次:唐代宗

763年10月,土蕃和回纥联军入侵大唐。很快攻占大散关,逼近邠州(今彬县)。唐代宗没有来得及调集军队防御,土蕃、回纥大军攻占咸阳附近的渭桥。唐代宗仓皇逃往陕州(河南陕县)。

第三次、唐德宗

李希烈围攻襄城的时候,唐德宗调关中兵马赴援。建中四年(783年)十月,由关中赴援中原战场的泾原兵却在京郊发动叛乱,突入长安。唐德宗仓皇逃出皇宫,一直跑到奉天城(今陕西乾县城)。

第四次、唐僖宗

公元880年十一月,黄巢军攻陷洛阳,十二月拿下潼关,逼近长安。唐僖宗匆忙带领宗室亲王逃离京城,先逃往山南(今陕西汉中),又逃往四川。在四川躲藏了4年。

第五次:唐僖宗

公元885年三月,唐僖宗重返长安。当年十二月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太原李克用二人联手,进逼长安。唐僖宗的神策军溃散,无奈逃亡到凤翔(今陕西宝鸡)。

第六次:唐僖宗

886年,田令畋劫持僖宗逃到宝鸡,准备入汉中。

第七~八次唐昭宗

901年,李茂贞和朱温混战,朱温累胜,韩全诲劫唐昭宗逃往凤翔,投靠李茂贞,902年李茂贞被朱温击败,昭宗被挟持回长安。

904年,朱温逼迫昭宗和百官离开长安和关中,并将他们迁往洛阳。

为什么盛世大唐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源于唐王朝的节度使制度。节度使是唐玄宗为了巩固边防而设置的一种类似现在军区的制度。最初,设立的时候只不过是为了提高指挥的效率。后来为了供给粮草方便,节度使可以在辖区获取钱粮供应。这样一来本来属于中央政府任命的官员成了节度使的下属官员员。导致节度使不断扩军,拥兵自重。

安史之乱时,唐王朝无力平叛,召集各路节度使、义军平叛。平叛的同时,各路义军渐渐拥兵自重,朝廷号召力下降。唐朝后期已无宁日,你来唱罢我登场,直到大唐帝国倒下。




7

出幸的原因中除了皇帝的个人原因之外,还有当时唐朝制度的原因,古代中国封建制度总是很腐朽的,在当时的唐代社会制度已经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一个绊脚石,但是皇帝们不好好思量改革制度,反而一心维护封建统治,所以腐朽的制度导致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再也不能忍受这种压迫和欺负之后,起兵反抗。

8

六次出幸是指哪几位皇帝?六次出幸是发生在唐代中后期的几次皇帝出逃的事件,六次出幸一共持续了149年,在这149年中共有六位皇帝由于统治腐败无能,而被迫撤离出京师长安,逃到别的地方去躲避战乱,专家对于六次出幸是指哪几位皇帝这个问题有标准答案,就是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唐僖宗和唐昭宗这6个人,其中唐僖宗和唐昭宗出逃了可不是一次,而是两次。  

  由于后来的唐昭宗和唐僖宗两位皇帝腐败,他们出行的频率比其他皇帝多了一次,所以六次出幸也被后来史学家称为八次出幸,六次出幸的开端是唐玄宗,当时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起兵造反,唐玄宗无力抵抗,所以便带领家眷撤出了京师长安,任凭安禄山一路打到了河北,而唐玄宗自己却跑到了陕州这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去躲避战乱。

  后来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和唐僖宗他们4位的出行原因也是大同小异,都是因为吐蕃入侵或者节度使造反使得他们的皇帝位子坐不稳了,他们也没有能力平定叛乱,当时朝中也没有大将能够领兵打仗,所以这几位皇帝只好匆忙携带家眷出逃,逃到了南方或者是比较安全的地方暂时躲避一下。

  在这六次出幸中以最后一次皇帝唐昭宗的出幸最为出名,当时公元904年1月26日朱温造反,他逼迫唐昭宗退位迁都洛阳,这就是唐昭宗出幸的由来,唐昭宗敌不过朱温只好屈辱的去了洛阳。

  六次出幸的原因

  六次出幸是唐代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屈辱事件,当时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唐僖宗和唐昭宗6位皇帝,因为战乱而无力治理国家,他们在身边近侍大臣的拥护下逃跑离开京师长安,到南方去躲避战乱,文人们为了粉饰太平,不向后人直言皇帝的羞辱之处,只好把这6次避难事件称作6次出幸。  

  六次出幸的原因非常多,而这六次出幸中各个皇帝躲避战乱的具体原因也各不相同,不过有一条原因是共同的,那就是这6位皇帝当政时期唐朝的国力十分衰弱,中央集权已经名存实亡,身为皇帝的他们不能维系对地方的统治,他们下达的命令地方也开始不贯彻执行,所以皇帝没有了权威,他们只好远离京师躲避战乱,而且这6位皇帝都是非常荒淫无道的,个个残暴无耻,在他们的统治之下老百姓水深火热,只好起兵造反,不过起义军太过强大,一路打到了京城,皇帝们这才不得不匆忙出逃。

  其实六次出幸的原因中除了皇帝的个人原因之外,还有当时唐朝制度的原因,古代中国封建制度总是很腐朽的,在当时的唐代社会制度已经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一个绊脚石,但是皇帝们不好好思量改革制度,反而一心维护封建统治,所以腐朽的制度导致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再也不能忍受这种压迫和欺负之后,起兵反抗。

  总而言之,六次出幸的原因有很多,这6个皇帝外出避难的具体原因也是各不相同。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