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黛玉对《牡丹亭》中的念白“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进行细嚼的描写发生在《红楼梦》第二十三回的最后一段。这八个字的意思并不难理解,就是表示对幸福随同岁月一起流逝的莫可奈何。

问题的关键是,这一回写的是贾宝玉同众姐妹刚入住大观园,宝玉写了“四时即事”,“因这几首诗,当时有一些势力人,见是荣国府十二、三岁的公子作的……”宝玉比黛玉应该是大一岁,宝玉十三岁,那么林黛玉也仅只十二岁,而她父亲林如海亡故大约也已经二、三年,最悲痛的时期也早就过去。

然而书中在描写林黛玉听《牡丹亭》戏文时的反应竟然无比的伤痛: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凑聚在一起,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纵然林黛玉感情再细腻丰富,再多愁善感,可她只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听到那样几句戏文,就悲伤得有痛不欲生的样子,这合情合理与正常吗?绝对不合情、不合理、不正常。

这样极其违背情理,违背常识,如果说作者在故弄玄虚地瞎写,谁也不会相信;如果说此中隐藏有极深的涵义和影射,肯定会有很多人会站出来表示怀疑了。那么其隐寓和影射是什么呢?下面的解读会出所有人之预料,可能所有看这篇答文的朋友都会说,这简直是荒唐无稽、胡扯八道地瞎扯淡。

我且姑妄言之,君且姑妄听之。

对《红楼梦》稍有了解的读者,都知道书中对隐藏故事的描写“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就林黛玉听《牡丹亭》戏文这一段,如果单独地去分析理解,很难得出正确合理的答案。那么书中何处描写与这里有连系呢?

首先是第五十一回薛宝琴写的“十首怀古诗”最后一首《梅花观怀古》。虽然书中说这十首怀古诗是隐藏了十件俗物的谜诗,但我们千万不能真的当做谜去理解。去年我在《吴氏红学》的头条号中发表了五篇大约三万字的文章,对怀古诗进行了详细的解读。简单地说,这十首怀古诗实际上是隐藏了南明自1644年五月,至1664年十月这二十年的形势变化。而《梅花观怀古》又为其最后一首,所隐藏的是1662年四月永历帝被吴三桂所害,明朝灭亡之后的故事。那又是什么故事呢?《牡丹亭》就是一种暗示,这出戏的故事和梅花观的所在地在江西省的南安镇,作者正是拐着弯用南安二字隐指福建泉州的南安县,而南安县却又是郑成功的故里而郑成功正是在永历帝被害不久去世。这种曲折复杂的隐藏和影射,就是《牡丹亭》在书中存在的最重要的原因。

其次,作者安排薛宝琴来写“十首怀古诗”,主要原因是薛宝琴正是影射了郑成功,不但表示郑成功去世于永历帝之后,也表示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一直使用“永历”这个年号,最后坚持到1683年。书中薛宝琴写的那首《西江月.柳絮词》:

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

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词中三春隐指南明三帝,上阕暗喻南明三帝的复国梦已经破碎。雪隐指满清,下阕暗喻满清占领了除台湾外所有原属明朝的土地。

薛宝琴口述真真国女孩的五律: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

这首诗所表达的正是明郑政权于1663年至1683年,这二十年在台湾的处境。

第五十三回,写薛宝琴作为一个外姓人,竟然在除夕参加了贾家在祠堂祭祀,这是隐指郑成功被隆武帝朱聿键赐姓朱,而成为了国姓爷。而第五十回薛宝琴得“花”字,写的那首《赋得红梅花》,隐写的是郑成功于1646至1662年之间进行的抗清斗争。

(郑成功)

最后,我们再回到黛玉所听《牡丹亭》的那些戏文上:“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你在幽闺自怜”,以及“水流花谢两无情”,“花落水无情,闲愁万种”。这些句子隐藏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作者于此处穿插了这样的暗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南唐后主的亡国曲与那些句子结合在一起,还不能说明一切吗?需说明的是,上面句子中含有意者,隐喻明朝,带着意者,隐喻满清。总体上暗喻的就是明亡清兴,也只有永历帝与郑成功之死,才能使代表明朝的林黛玉那样的悲伤痛心。

最佳贡献者
2

《红楼梦》中,林黛玉听到一段《牡丹亭》中的唱词: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于是心中感伤,情不自禁轻吟:“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揣摩林黛玉当时的心境,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虽有花朵似的美丽容颜,也可惜了年华似流水一般,一去不复返!

黛玉当时十一二岁的年纪,正是如花似玉的年华,为何会有这般慨叹呢?这与她的身世、境遇、性格有关。



黛玉自幼丧母,而今寄人篱下,处处小心,事事敏感,于是内心便经历了一般少年不曾经历的沧桑。花谢花飞花满天,本是人间好景致,在黛玉眼里,不自觉地都蒙上一层伤感的色彩。

绛珠仙草化作林妹妹,本来是为报答神瑛侍者仙露灌溉之恩,“愿以一生的眼泪替往日露水还他”。

黛玉与宝玉正是情窦初开之际,爱情的种子正悄悄萌芽。越是向往,越怕失去,越是喜欢,越是憔悴。越是身处繁花,越是寂寞孤独。时光荏苒,年华飘零,那触手可及的幸福到底属于自己吗?



当黛玉轻吟“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时候,当黛玉喟叹“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的时候,她如花似玉的芳华正一步步走向凋零。

黛玉十七岁泪尽而逝,她的棺椁与薛宝钗的花轿擦肩而过。一场才子佳人的爱情就这样悲情落幕。看到此,才渐渐体会到“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凄凉况味。


3

红楼梦中林黛玉偶尔听了一句戏词:如花美眷,流年似水。便颇有触动,感慨万千。

表面看如花美眷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似水流年也只不过是对岁月无情流逝的莫可奈何罢了 可是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结合到一起则隐含着淡然却刻骨的惆怅轻却化不了的寂寞 虽有如花美眷终会老去时光匆匆过去自己苦苦挣扎奋斗得到了什么?对自己的疑问对岁月的无奈对世事的感叹尽在此中。

美眷就是美女、像花一样漂亮的美女、另一个是形容时间过得似水流过那样快。

4

林黛玉生性多愁善感,当听到这句唱词时,就联想到自己命运。空有美貌才情,怎奈岁月流水,情无所寄。觉得是为她自己所写。

5

《西厢记》、《牡丹亭》一类的书,黛玉她原不该看。

1.《牡丹亭》、《西厢记》一类的书并不符合当时的主流价值观。

当是的男子该读书后科举而仕,或是耕种买卖勤劳为生。

女子就该读《贤媛集》、《女诫》、《女则》之类的书,勤修德行。

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种想法太超前了,当时社会跟本无法接受。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岀自《牡丹亭》,是一种对生命和对一切美好的东西,终会流逝的感慨。

女孩子流露出勃勃的生命力,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在当时于礼不合,必然会受到家族长辈的巨大压力!

那时符合礼仪的淑女是像李纨一样的女子,平时不言不语,表面木讷,像菩萨一样,服侍长辈,教养儿子。

李纨的所有青春气息都被压抑,也许只有当长辈不在,同姑娘们结诗社时才绽放光彩。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这是爱的觉醒,是感情的萌芽。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良辰美景和赏心乐事从来都不会同时出现,杜丽娘,或是林黛玉也都是无奈。

2.贾府的婚姻全是利益的交换

旧时门当户对的婚姻,不单是男女结婚,更是两个家族利益的结合和交换。

贾琏娶王熙凤,是四大家族又一次联姻;贾珠娶李纨这位国子监酒的女儿,是方便贾珠科举而仕;贾元春入宫是荣国府未来地位的一场豪赌。

全是利益,何来戏文中两相两悦之后的长相厮守呀!

若有了才子佳人般的婚姻观,可怜的黛玉呀,嫁谁都会是悲剧。

无论张君瑞的待月西厢下,还是柳梦梅同杜丽娘的梦中相会,全是流氓行为,不值得歌颂,更不值得以终身相托!

3.林黛玉同戏中的佳人情况不同

无论是杜丽娘,还是崔莺莺,她们所谓的恋情都发生在自己家人身边。

崔莺莺她妈再有冰霜之操,最多拷问红娘,莺莺还是平安;杜宝再迂腐,杜丽娘同柳梦梅结合最后也只能相认。

爹娘总拿子女沒办法!

可黛玉不一样,黛玉寄居荣国府,宝玉弄来的《西厢记》、《牡丹亭》王夫人无奈,可她定会把这些全算在黛玉的头上。

就是这个姑娘教唆宝玉不好好学习,看杂书,宝玉没蟾宫折桂,全是因为有黛玉在身边!

4.黛玉看的东西太悲伤了

黛玉本就身体不好,那些悲秋伤春的东西就不该看!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种风格的诗文,她才该多看。

水流花榭两无情,雀涂的《春夕》水不停地流走,花儿不断地凋零,这是多么无情啊。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的词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这更悲,弄岀个亡国之音。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全是无事闲的,都去无语怨东风了。

倾国倾城貌,也抵不了多愁多病的身让长辈讨厌。谁家都想要一个身体好的姑娘为媳。

这些东西,做哀音,太悲凉。黛玉呀,如史湘云一般没心没肺些,也许身体就好了。谁也替不了别人病,自己的身体只能自己保重!

6

去问林黛玉,这是什么意思。

7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这是昆剧《牡丹亭》里的名句。它和后面的“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连在一起,意思是,“为了寻找你这位貌美如花的眷侣,在流水的光阴中,把这儿都找遍了,哪知道你却在幽静的深闺里独自神伤!”

它和“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及“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一同出现在《红楼梦》第二十三回,都是《牡丹亭》里“伤春”名句。

《牡丹亭》里的大家闺秀杜丽娘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过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幽居生活,她连自己家的大花园都没有逛过!

俗话说,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终于,在一个春日,杜丽娘在丫鬟春香的引领下,游了自家的后花园,面对姹紫嫣红无限春光,杜丽娘伤感起来,她感叹春光如此美好,却没有爱情托付,自己的美貌和青春就这么白白地、匆匆地消逝。

林黛玉站在梨香院的墙外,和戏里杜丽娘的心事一样,在这个和贾宝玉共读西厢的春日,她的爱情和伤春之情一起勃勃萌发。

怀春的年纪,又有一腔心事,平时不大喜欢看戏文的黛玉忽然听到《牡丹亭》里如此缠绵悱恻的唱词,一下子便被打动了。那时那刻,黛玉如醉如痴,感慨万千......

花朵、春天、美貌、青春、爱情,无一不是短暂的,它们在流水一般的光阴中转瞬即逝,无法把握,而我和你都辜负了光阴!这是戏中人杜丽娘的伤感,也是戏外人林黛玉的伤感,更是封建礼教下女子集体的伤感!

8

林黛玉是《红楼梦》的才女,许多红迷都爱看她,女性朋友会不知不觉地效仿她。问主的这一问题,在二十三回《西厢记好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回目主要讲后面部分内容,这段文字写得诗情画意,有人说集中反映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其中“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更是写黛玉对爱情的渴望。实际不是的,红楼的主题不是爱情,而是道家的金丹之道。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这些缠绵的诗句,阐述了怎样的道理?

黛玉和宝玉分开以后,闷闷行走,到了梨香院的墙角,里面笛韵悠扬,歌声婉转。这是讲什么呢?员外在前面讲过,梨香院喻我人身体谷道,丹道真炁走到这个地方,那么十二个小戏子演戏,这是丹道的运火行气。所以这些诗词戏文都是具体的行气过程。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这句和后面几句都出自《牡丹亭》,姹紫嫣红喻真炁,断井颓垣喻谷道、窍穴等身体,我们人如果不知收摄这些真阳之炁,就会流到身体毛窍之中,白白流失了。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注意这句,一般看不懂的,黛玉讲给读者听的,“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大家看自己是不是滑过去了,这是讲什么呢?这句是个喻象,奈何天喻乾鼎,就是我人之头,谁家院喻坤腹,合起来就是我们的身体,丹道讲的鼎炉也,这是教我们在身体中行气。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这是题主的问题,喻丹道药物,其中花喻真炁,可表宝玉,水喻神,可表黛玉,这个爱搞颠倒,黛玉眼泪还债嘛,就是玉液真水。神炁是一对夫妻,要相交才行。

你在幽闺自怜

这句是黛玉,神在上,渴望真炁上来相合,接着黛玉在山石上如醉如痴,细嚼八个字的滋味。这是什么?这是神炁相烹,以通关也。

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

这句诗出自唐·崔涂的《春夕》,首句是“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作者在这里表示神炁不交,白白流失了。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句出自五代·李煜《浪淘沙令》,进一步指明神炁的流失,其中天上喻神在上流失,人间喻炁在下损耗。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

这句出自《西厢记》,即《会真记》,神炁相会之意,因此时神炁不交,神得不到炁的滋养,就会闲愁万种,就会思绪万千。我们要稳定这个心神,只需求取真炁这味大药才行。

所以,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实丹道神炁相交,是仙道之恋也!

敬请关注十八员外,带你领略红楼的真滋味。

9

这两句出自汤显祖的《牡丹亭》第十回《惊梦》,出自女主杜丽娘梦中的一个场景:

男主柳梦梅,在梦中一语道出女主杜丽娘的心事,“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这句话的表面上意思为:

姑娘表面上看上去貌美如花、婀娜娉婷,但是却独处深闺之中,任流年似水,年华空自老去,白白辜负了这大好的时光。到处都找不到你,原来你字幽院闺阁之中顾影自怜呢。

实际上,男主柳梦梅是替杜丽娘说出了心里话:“你这样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却独守寂寞,就像芳香四溢的花朵,没有蝴蝶飞来寻香。”

原本女主是“寂寞芳心谁人懂”,却在梦中遇到知音,“一语道破心中事”啊。




《游园》

这段文字还要结合上文《游园》中的文字,才能有更好地理解,唱词如下: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女主杜丽娘正值青春美好的少女时光,在教书先生讲了《诗经·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后,春心荡漾。

游逛园子的时候,她发现满园的姹紫嫣红与破井断墙相伴,完全没有人来欣赏,良辰美景空自流去,感到了一种惋惜。

同时,也感慨自己的美好青春就这样被禁锢,也生出了自愿自怜的情感。


游园归来后,杜丽娘怀着这样的哀怨的心情打起盹儿来,在梦中由花神牵引,见到了男主柳梦梅。

二人一见如故,在牡丹亭下相会。

而青年才俊柳梦梅,在花神的簇拥下,擎着一枝柳树枝条翩翩入场,英姿勃发。

俊朗的书生柳梦梅正是以“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打动了了杜丽娘的芳心。




黛玉听曲自怜

那一日,黛玉走到梨香院外边,听到墙内传出婉转的歌声,开始并未注意,但是细细一听这唱词原来是《牡丹亭》:


“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黛玉听到这里,一下子就联想到了自己,同样是被怀春少女,同样是被困在闺阁之中,同样是达官贵族大户人家,她们都向往着美好的爱情,听着杜丽娘的唱词,简直就是在说自己,所以一下子就沉浸其中。


黛玉本就生性多愁善感,当听到男主柳梦梅那句:“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这一句好似是说给自己听一般,感触颇深。

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

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




这就是林黛玉说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各种详解,不周之处,欢迎指正。



-----END-----

感谢您的阅读!

10

我们在阅读小说,看电视,听音乐等的时候,都会习惯把自己带入角色或情境之中,这叫感同身受。

同样林黛玉在读西厢记的时候应该也会把自己带入角色,把自己当成杜丽娘,所以当读到杜丽娘的唱词时,不免也会感同身受,感叹自己如花似玉的青春终将敌不过似水的流年蹉跎,终将会有人老珠黄花容失色的那一天。

同时这也是作者曹雪芹的感慨,时间是把杀猪刀,岁月从来没有轻饶过谁,任你年轻时再怎么娇艳终有一天也会凋谢,这就是人生啊,谁都改变不了,只能珍惜那一段时光而留不住。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