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为什么保险公司理赔了那么多人,还有人说保险公司骗人?

为什么保险公司理赔了那么多人,还有人说保险公司骗人?

2020-08-18 23:08阅读(92)

为什么保险公司理赔了那么多人,还有人说保险公司骗人?我从事保险13年了。为无数个家庭送去了保障。也有很多不幸的家庭得到了理赔。政府也号召要加强商业保险。

1

为什么保险公司理赔了那么多人,还有人说保险公司骗人?

的确是这样。一方面,保险的确理赔了很多,但是说保险公司骗人的也很多。

另一方面,保险的确是好东西,但是保险的确在很多人眼睛里,至少印象很差。

1、我本人就被保险公司的熟人骗过两次,就是保险公司所谓的“分红型保险”,当初说的是,买这种保险,收益比存款高很多,又多了一份保障,另外还有可观的分红,结果到期了,所谓收益只有同期存款利息的二分之一,其余的一概没有,找经办熟人电话拉黑,找领导答复以书面合同为准(实际上合同我压根没见过),最后一怒之下投诉媒体,才勉强挽回一部分损失。不信的话,搜索一下“存单变保单”,大概有780万个搜索结果,可见被骗的绝不是一个两个。

2、保险所谓骗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保险公司的(一线)从业人员素质差。保险公司的一线业务人员更换很频繁,有的一张保单,从投保到结束,要更换多个人员管理。这些人,其实他们自己连保单的内容都一知半解,为了业绩(他们的收益和业绩挂钩),当然去使出忽悠大法,一言以蔽之是买保险的时候无所不赔,但是真正到了理赔的时候,除了这不赔就是那不赔,其实这个不能算保险本身的毛病,很多员工都是从卖菜大妈中招来的,要求他们精通保险实在是有点苛求。

3、保险骗人,有很多情况属于双方对同一个事情的不同定义,或者保险公司自己制定了一些规避责任的专用术语。例如某甲买了一份大病保险,结果遇到大病,花了十几万被拒赔。拒赔的理由是,他住院透析89天,而保险公司的合同文本规定,住院满90天才算是“大病”,为什么要满90天才算大病?89天的病和90天的大病,区别在哪里?当初你要是明确告诉人家必须满90天才赔,绝不会出现89天就出院的问题。再举一个例子,某乙购买了一份大病险,当初承诺是确诊癌症理赔五万元。结果当事人确诊得了癌症,已经没有手术机会,理赔的时候被拒赔,拒赔的理由是,必须住院治疗才能理赔。这种问题很多,保险公司认为说他们“骗”不对,但是除了“骗”这个字眼,很难找到一个更准确的描述。

其实保险公司的服务不规范,受害的未必仅仅是客户一方。期待着保险公司的服务更规范一些,也许到那时候,就没人说保险公司“骗”人了。

2

保险公司主要是推诿扯皮,能不赔就不赔,能拒绝就拒绝,就是和你耗,最后叫你筋疲力尽,自动放弃,关键是他能耗的起,咱们耗不起啊!咱们需要钱,时间久了,想想算了,还是去借钱吧!很多这样的情况。

保险是赤裸裸的骗子,他们开会讲课不允许拍照,他们说如果传出去就没法活了,所以他们讲的都是骗人的,真实的一个也没有,全是糊弄人的,我们常说一人干保险,全家不要脸,这是对保险的最好诠释。

在巨大利润下保险人员根本不计较脸面,素不相识,听说人家添孩子了,买东西,送小孩衣服,很多时候弄得心里不舒服,凭什么呢?大家可是素不相识啊!就是这么没有尊严。

凡是赔钱的基本都是不在世的人,一般不死不赔钱,只有去世了才能理赔,保险赔钱是很难的,他们有很多办法,反正我们对条款也没有仔细看,关键是怎么看呢?字小的难受,根本也看不明白,很多东西咱们解释不清楚,我们全指望他们解释。

保险公司原本就是骗人的,就是买空卖空,钱都是客户的,最后储户买张,老百姓买账

3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认为有这样情况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

第一,对于保险客户隐私的保护。买保险出险理赔一定是发生了相关的风险,任何人都不会把自己不幸的遭遇分享给别人,让别人说三到四,这是人之常情。所以理赔之后的客户都是选择沉默的,只有被问起或者跟身边感情好的人也许会说这次的遭遇。而保险公司出于对客户隐私的保护不会大张旗鼓指名道姓的说客户的理赔经过,这也就造成了为什么理赔挺多但对别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第二,发生在别人身上的都是故事,只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才是事故。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心理,你向别人说三方的理赔事故,别人只会觉得你是卖保险的,又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所以感触不大,除非别人也认识这个三方的人。

第三,所谓坏事传千里,保险理赔尤其是重疾理赔要符合相关条件,而一般客户一旦发生风险都希望得到保险公司的理赔,但符合条件的并不多,这就给这些客户造成了心理落差,于是开始宣传保险并不保险的言论。而我们人都是习惯听“坏事”,说“坏事”,于是以讹传讹,越演越烈,而有些客户听的多了就会在潜意识里本能的排斥保险。

第四,来自保险公司目前的销售方式,大家都知道保险公司有点类似传销的发展模式,这本身就给大众不好的印象,当今是一个趋利的社会,怎么在短时间内得到利益最大化,这是保险行业销售最大的忌讳,但目前这种形式占据了销售大部分的形式。本来要宣传保险意义与功用,通过专业技能服务客户如今变成了拉人头,发展下线,以利益为诱惑的销售模式,客户买了保险却并不知道保障的作用和缺失的保障责任,真到出险的时候理赔遇到种种困难,大呼上当,让保险口碑越来越差。

第五,骗保的情况。目前客户健康状况并不透明,有些人在身体情况差的时候,开始打起了保险的主意,有一些情况确实可以拿到理赔款,所以很多人利用这个骗保。本身就心虚自然不会说保险的好话。

另外骗人虽然仅有两个字,但包含的情况确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没有满足客户的预期都可以被当做是骗人的。而造成这样结果,肯定是双方多方面作用的结果,卖保险的如实说,用专业技能销售可能客户不会买,反而用套路却能签单,你觉得是谁的责任更大呢

4

1.坏消息有放大效果,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2.基数大,所以即使理赔率高达95%,那5%人数也不少了

3.非理赔投诉,例如没有持续缴费能力,提前无法支取,返还需要等几十年,等等,销售误导带来客户不理解保险产品特性,甚至买错的情况,不在少数,这些根本就不在理赔范围。

4.恶意骗保,甚至成体系的恶意投保数量逐年增大,也是对行业产生很大冲击

5.销售人员和保险公司本身对于利益的追逐,这种本性带来销售动作的变形和给客户的观感体验普遍很差

6.保险公司通过所谓增员,给销售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压力,造成几百万销售人员离职,这些人本身对保险本身的认识就不高,可能也是最主要的负面情绪传播者

综上,主要还是保险行业本身逐利的特点,自上而下传导至用户端,实际上,保险公司最大的用户就是这些销售人员,增员的目的之一就是让销售人员当客户。

另外,也说点主观感受,从业这么多年,发现不仅很多外勤销售人员,即使保险公司内勤不认可保险的都不在少数。

为啥?因为他们看到太多恶心的人和恶心的事,我在中资大型保险公司和外资保险公司工作多年,我知道作为产品研发的精算师们大多自己开发的产品,自己都不会有意愿买。

每家保险公司都有利润产品和获客产品,性价比高的或者自己公司擅长的不过一款到两款,卖不出出去的人怎么办,销售变形就在所难免。

所以现在很多代理人在销售自己代理公司产品的同时,也会与经纪公司合作或者直接与经纪公司签约,销售经纪公司代理产品,增加自己产品的丰富程度,从而使自己具有尽量客观的提供客户符合客户自身需要的保险方案。

从长远看,口碑不好的情况,会慢慢改善,随着客户素质提高和互联网信息流透明度,客户会用脚投票,逼迫保险公司做出改变,看看那些大公司最近的策略变化,就知道了。

最后,祝福你越做越好,做好自己,不忘初心,加油!

5

第1个原因,人们对保险认识太肤浅。不可否认,有很多人的保险观念就是买保险就是为了得到赔偿的,只有极少数人才知道买保险是为了消费的。因此,保本到期返还的保险在国内非常受欢迎。其实,这种保险不过是通过长期投资理财将理财收益用于风险保障了而已。

很多人总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却不会主动去仔细看保险合同,当然保险合同中有很多专业术语,让普通人很难看懂也是真的。当人们出险以后,会立马申请赔付,一旦遇到拒赔,立马会抹下脸来说这是骗人的。确实保险理赔员会站在公司的立场,能少赔尽量少赔,这毕竟是一种商业行为。

第2个原因,确实有一些保险推销员推销行为存在问题

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很多例子,尤其是在银行保险方面。很多储户在银行办理存款的时候,却莫名其妙的变成了保单。实际上,保单是以长期稳定性投资为主,往往整个保险期会长达二三十年。一旦变为保单,储户要想急用时,会存在取不出来的情况。

另外,也有保险推销员为了促使保单成交,出现了故意夸大保单保障或立或灵活性等情况,造成参保人员误解,导致人们对保险推销员风评不佳的情况。

实际上,保险推销员的主要收入是保险成交的佣金,一些分红险和长期寿险首期佣金提成能达到10%~20%。这也造成了参保人过了犹豫期以后退保,往往会面临着参保费30%~50%损失的情况。大家的金融、理财知识不高,收入水平也较低,很多人并没有准确了解保险的重要意义,因此退保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人们如何正确认识商业保险?

商业保险,最基础的保障实际上是意外性保障,我们最好将商业保险认为是一种消费性保险。当我们收入不够高的时候,很多事情愿意自己承担,但是当我们收入够高的时候,就需要商业保险做保障了。

近几十年来,我国通过社会保险实际上已经对大家进行了保险上的教育。不过社会保险是社会的基础保障,当我们收入水平更高追求更好的保障的时候,才应该参加商业保险。不过意外保险是特例,费用低、保额高,对于任何希望规避风险的人,都可以进行保障。

一般来说,商业保险需要配置的顺序应当是意外保险、医疗保险、收入保障保险和未来保障保险。

需要叮嘱大家的一句话是,只要参加了商业保险,那么就坚持下去不要退保。退保没有太大意义,损失会很大。

6

赔了那么多人,也有很多人没赔的!保险公司条例特别多条条框框密密麻麻基本大部分人买保险的时候都不会细看,基本都是听业务员介绍,然而业务员为了卖出一份保险获得高额提成可以说有点扯淡甚至可以“不择手段”!把条约里对投保人有利的放的无限大,说的天花乱坠简直就是“救命恩人”,总之有多好说的多好,对投保人有风险甚至不能理赔的轻轻带过或者提都不提,因为保险刚入行都是先拉亲戚朋友进来“冲单”,然后再跑其它人群领域业务,再来就是给点蝇头小利朋友介绍朋友来买,因此投保人大多数听业务人介绍完决定是否投保,因此后期就会出现很多出问题不给予理赔的个案,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保险产生厌恶,甚至说买保险就是大坑,所以抗拒买保险就理所当然的,我买商险也有十几年了,而且买了很多份,基本都是朋友介绍或帮朋友亲戚“冲业绩”买的,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被保险坑,因为坑你的多半是业务员!我经历的说一些吧!当初买重大疾病险也就听朋友介绍来的业务员介绍几天就定下来买了,合同业务员找各种理由一个多月才交到我手上,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种保险是有一个月“后悔期”的,就是纵然你付钱签了合同但你在一个月内后悔不买了保险公司会给你解约百分百退钱给你,但过了一个月后悔再退只能退还你百分三十左右本金,这样大部分人过了一个月基本不会退了不然“了“亏屎”!再来我负责公司的车辆管理有十几台车,业务员跟我口头承诺只要在他那买的保险,只要车要去保养他派人过来接送车辆,车出事故一个电话不用定损他派人全程跟踪,年审一个电话派人接送等等空头承诺,等你出问题找他的时候就各种推脱找理由安排不过来等等~看清楚明白业务员的套路了吗?这只是本人遇到的冰山一角,更多套路“入坑”了就会更理解!


7

有句话叫做: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保险公司理赔是正常的,也是它的责任与义务。对于一些有争议的、模糊的结果,保险公司就会尽量不赔偿,这就给保险公司带来了负面的宣传效果,说不好的人比你的朋友加朋友的朋友还多。你从业十三年,应该了解了,以前的保险公司的营销方式有缺陷,加上免责条款生涩难懂,而有些素质低的营销员为了业绩,就忽悠陌生客户,导致客户的利益受损或理赔时被拒,将怨恨转嫁到保险公司,而你去展业时正好遇上这样的客户。营销行业有句话:十扣柴扉九不开,百扣柴扉十个开。

8

我觉得我的故事在某种程度证实了说保险公司骗人有时候不是冤望他们,我曾经在某知名大保险公司保了大病,小病等几种保险,其中有一款是大病体前给付保险,通俗解释就是只要诊断得了癌症就给我支付三万元的保额,去年我发现了肺癌,有病理报告、有诊断,可我因治疗需用钱前去理赔时,提交材料告诉我一周之内给我打到银行卡上,可是一个月也没有消息,我曾打电话咨询说在审核,后来过了好久说我没有手术住院记录,我告诉他们我癌症晚期已经没有手术机会儿,可是他们说不行,非得要我住院手术记录材料,我说有病理,有CT 报告,然后我在门诊大夫那里开来诊断证明已经转移,可还是不行,就让我出具手术记录和术后的大病理,因现在疫情期间我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我再三解释我也希望自己能入院进行手术根除性治疗可是没有机会了,但不管我如果解释就是不予理赔,告诉我这是他们的规定,因为疫情我至今还没有去处理此事,我保的是大病提前给付,所谓的提前一定是治疗之前确诊之后,而我还遇到这种土匪的做法我是不是得理解他们就是骗子?

9

保险公司不是骗人,是你买了保险不要认为保护你整体,保险是你买头保头,不会保脚更不会保脾肺,你买保险读不懂保险条例和条款。

10

你这个问题我这样,给你解释你就明白了??

我是做网店的,例如同一个面膜,有的人用了过敏,就说这个面膜是假的??而有的人用了效果非常好,就说我推荐的对??

同一个商品为什么??两种答案?那是因为自身得体验问题??

就如同媒婆做媒,夫妻能白头偕老的,都感激媒婆做媒牵手姻缘??半路离婚的,都说是媒婆害的??

所以,综合所述,要切合实际出发点,换位思考,为你的客户推荐合适的产品??

做保险的要理性对待客户需求,不能为了业绩盲目的推销??

做网店卖面膜,先要告知对方注意事项,最起码要实验一下过不过敏??

媒婆不能为了红包乱介绍,要会门当户对的介绍相亲对象??

客户,单身狗,夫妻也要定位自己,不能一山望着一山高??

本回答,老戴可是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希望能帮助你秘?

保险虽好,可要量力而行??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