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说到明朝,都会用“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以及“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来形同其铮铮傲骨。崇祯末年,大明的江山已经是千疮百孔,内部是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不断动摇着大明王朝的根基,而外部怎么满清政权虎视眈眈,已经将明朝在东北的势力压缩到了山海关一线。

而就在此时,皇太极主动向崇祯表达了求和之意,但就是这样一份雪中送炭的提议,却被崇祯断然拒绝。而崇祯也失去了最后的喘息机会,最终城破自缢,明朝灭亡。


议和,是皇太极主动寻求的。

1642年,皇太极主动向崇祯抛出了橄榄枝,寻求议和。此时的明朝上至崇祯,下至文武百官都不敢相信满清求和的诚意,毕竟,刚刚经历了松锦大战的明朝,损兵折将,精心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洪承畴、祖大寿等一众将领投降,使得明朝彻底失去了反击的能力,仅能困守山海关和宁远等几座孤城。

但是事实上,皇太极的这次求和,不仅是真的,而且态度上也是非常的真诚。

其一,包括皇太极在内的满洲贵族们,都是主张与明朝议和的,他们对明朝的土地不感兴趣,对目前的状态已经非常满足。而真正主张继续南下的官员,反而都是祖大寿、范文程、孔有德等,这些投降清朝的明朝将领们。

其二,皇太极非常清楚的看到满洲人口相较于汉族人口少只又少,贸然占领汉族地界对于满洲部族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并且也没有做好占领汉族地界的准备,容易被淹没在汉族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

其三,刚刚结束的松锦大战,满清这面也付出了非常巨大的损失,也需要时间来休养生息,恢复国力。

就这样,在1642年,明朝派出了一支中高规格的代表团访问清朝。作为清朝的皇帝,皇太极的热情表现让明朝使臣受宠若惊,明朝使臣即将抵达沈阳的时候,皇太极特意率领文武官员出城20里迎接,而且对明朝使臣的态度非常热情


皇太极开出的条件,不仅是非常的合适,对于当时的明朝,可以说是非常优厚,无法拒绝。

在与明朝使臣的会面中,皇太极开出了自己的条件:

第一,明朝和清朝以宁远、塔山一线为边境,保证互不相侵。

第二,明朝人口逃进清朝境内,清朝会遣返回明朝。

第三,明朝每年向清朝提供100万两白银和1万两黄金,换取清朝的1000斤人参、1000张貂皮。

第四,明朝崇祯皇帝本人或者明朝内阁高官,前来辽东与皇太极会盟,双方宣誓为兄弟之国。

熟悉中国历史的朋友们都看到这个条件都会觉得似曾相识,没错,这就是明清版本的“澶渊之盟”,同样是和平共处,同样是互通互市,同样是交付岁币,也同样是兄弟相称。

这个议和条件,对于当时的明朝,真的是太合适。

一方面,明清停止了东北地区的战事,也是对于明朝京畿重地军事威胁的解除,明朝可以放心的把东北地区和京畿地区的兵力投入到剿灭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上,孰胜孰负尚未可知。

另一方面,明朝每年最大的财政支出就是东北的军费支出,为了同满清作战,明朝五次加收“辽饷”,而与满清的议和将会让明朝卸下沉重的财政包袱,缓解内部矛盾。而明朝每年为此支出的100万两白银以及1万两黄金,在庞大的军费开支面前,完全可以不值一提,毕竟在1620年,军费已经涨到了2300万两,崇祯年间数额更为巨大,其中绝大部分都用在辽东与满清的战场上。

一个小小的细节失误,最终让崇祯拒绝了皇太极开出的条件。

至于前三条内容,只要是个明白人,都会选择答应,只是最后一条,两国以兄弟相称,平起平坐,因为事关国体,使臣必须要争得崇祯的同意。明朝代表团回到北京后,随即把皇太极的意见写成了书面材料,汇报给了兵部尚书陈新甲。而陈新甲也非常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整理好了文书,准备第二天秘密上报给崇祯皇帝。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由于陈新甲的仆人不了解情况,把原本要密奏崇祯的文书当成了公开的奏折提交了上去,结果第二天,满朝大臣都知道了这件事。此时,崇祯的朝堂是尽是“文人误国”的东林党人,在“义愤填膺”之余,依旧摆出了天朝上国的架子,不仅纷纷要求弹劾陈新甲,同时也要崇祯断然拒绝皇太极的这份“丧权辱国”的和谈条件。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在性格上的多疑、好面子、爱推卸责任的弱点暴露无疑,不仅杀掉了陈新甲,同时也拒绝掉了皇太极议和条件,把整个国家推向了两面受敌的深渊,也最终导致了明朝的覆亡。而在此之前,在迁都和放太子去南京两件事情上,崇祯也是因为自己性格上的弱点,丧失了最好的机会,也让大明朝最终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皇太极驾崩,顺治登基,最终满清入关,江山易主。

皇太极驾崩后,顺治皇帝继位,多尔衮为摄政王。不同于皇太极的议和政策,在降清的明朝就臣的影响下,多尔衮等满清高层对于入主中原达成了一致意见。1644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崇祯自缢,明朝灭亡。之后吴三桂在山海关前降清,满清铁骑随即杀出山海关,拉开了满清入关,江山易主的序幕。

最佳贡献者
2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后金初期和皇太极时期的形势图:


第一张: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这时候的后金才占领了辽宁和吉林南部地区,面积还很小,人口也不多。


第二张: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继位,这时候的后金已经占领了东北广大地区,面积和明朝差不多了,实力大增。两年后的1628年,崇祯皇帝登基。



第三张:1636年,皇太极改后金为大清,这时候的清朝已经占领了东北和蒙古高原的广大地区,面积比明朝大多了,人口也超过了百万。明朝已经被李自成和张献忠起义军折腾的够呛。


第四张:1643年,明朝灭亡的前一年,清朝的疆域与之前没有太大变化,但是,明朝已经被农民起义军耗尽了长江以北最后一支机动部队-孙传庭的秦军。这一年,皇太极去世。


看完这几张图,大家觉得皇太极会真心和明朝议和吗?

自从北宋以来,北方游牧民族何尝不想灭亡中原政权,一统江山?契丹人努力了,但是没有做到,女真完颜部努力了,但是势力只到了淮河以北,没能实现消灭南宋的目标。蒙古人终于做到了,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明朝建立后,游牧民族一直郁郁不得志,适逢明末乱世,内忧不止,民穷财尽,女真人又看到了机会,一统天下的机会再次来临。早在1629年,皇太极第一次带领清军杀到了北京城下,当时手下建议攻破北京城。皇太极说:不是我们攻不破,只是时机不成熟,会有机会的。

对于明朝的土地,清朝人早已垂涎三尺,只是因为人口实在太少,兵员不足,即使攻下来,也无法一个一个长期占领,必须等时机。

皇太极会真心和明朝议和吗?做梦吧,沉船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边是蒸蒸日上,一边是腐败至极。就算议和,皇太极最多就是缓兵之计,等待时机。崇祯皇帝虽然情商一般,但绝不是傻子,这就是他始终没有下定决心议和的原因。崇祯皇帝之所以想议和,也是缓兵之计,但是他深知满清不靠谱,如果议和,白白给了满清钱粮,养肥了他们,到头来还是要进攻明朝,所以崇祯帝没有下决心议和。因为和满清议和就算成功,也是暂时的,终究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这一点,崇祯帝还是知道的!

3

皇太极曾经与明朝崇祯皇帝和谈,为什么条件明明是崇祯可以接受的,但最后却失败了呢?我们先看一下和谈的主要内容:

1:明朝每年送给清朝黄金万两、白银百万两。

2:清朝送给明朝貂皮千张、人参千斤

3:两国以宁远与塔山之间划定国界;在连山开辟互市。

这样的条件对于明朝是很诱人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造成和谈。

1642年,在刚刚失利的松锦之战,明军损失惨重,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祖大寿举城投降,致使明朝当时的关宁锦防线只剩宁远一座孤城,彻底的摧毁了明朝的防线,但是就在这时清朝却要跟崇祯谈判,其实很明显,清军虽然胜利,但是也有很大的损失,需要休整,而最好的休整就是与明朝互不侵犯。

并且皇太极曾经也说过:作为少数民族想要统治中原是很困难的;他也害怕自己的民族会向元朝或者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那样,政权统治时间短,最终被赶回原来的生存之地,所以保持自己的统治是目前最要紧的。

而这时,明朝也因为当时在辽东战事每年需要消耗近千万两白银,而和谈仅需百万两,对于当时国库亏空的明朝来说是好事,而且开市贸易,内陆之物是生活在东北女真所没有的,很有可能会赚回来的;之后与清朝修好,专心治理国内的农民起义,可能会使得明朝不至于两面受敌,所以对于崇祯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皇太极的想法正好迎合了正在苦恼的崇祯皇帝,面对诱人的条件崇祯皇帝为什么不接受和谈,其原因不得不让人无奈,我们来一一道来?

第一点:祖宗的束缚

在明朝来讲,就没有与外族谈判之说,明朝与元朝相争,最终没有接受元朝任何和谈之事,把元朝赶出中原,朱元璋教育子孙,不能像赵宋那样懦弱,所以当时的燕王朱棣还为此长期清理蒙古外族工作;到了“土木堡之变”时,哪怕瓦刺押着明英宗劝降,明朝也是只接受打架不接受和谈,所以崇祯帝要是和清朝和谈,先要过了心理这一关,要对得起祖宗啊!

第二点:崇祯帝性格导致没有谈判大臣

崇祯帝反复无常和生性多疑的性格,多次让大臣们无法接受,甚至处理犯罪之臣,动不动就满门抄斩、诛杀九族之类的,所以使得很多大臣不敢为其死心塌地卖命;内阁大臣杨嗣昌去清朝时竟然不敢去,大街上找来一个算命先生去拜见皇太极,结果笑话不断。

而这次负责谈判的兵部尚书陈新甲也是害怕不敢去,因为怕被大臣们说自己叛国还有怕自己办事不利被崇祯处理了,于是就派了兵部七品主事去,后来怕官职不够,临时升了个五品兵部郎中,让他穿着二品的朝服去了,最终也是笑话不断,但是清朝真心实意和谈,最终也不在乎这个不懂礼节的“二品官员”,开出自己的条件让他复命,最终也是因为没有专业人士去谈判,并没有取得很好的进展。

第三点:事情暴露,被迫中止

即使问题不断,但是清朝的真心实意和谈,也推动着事情的缓慢发展,但是最蠢的事情发生了,因为碍于大臣们的反对,这次谈判是秘密进行的,总负责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却在看完“二品官员”带回来的清朝密信后,居然顺手放在桌子上,第二天起早上朝当成一般的奏折递上去,被抄在塘报(就相当于现在的报纸)中,直接公众。

消息一出,满朝哗然,很多大臣纷纷弹劾陈新甲,说其“投敌卖国”,最后即使之情的崇祯皇帝也无奈了,只能杀了陈新甲,来昭告天下啊!

可以说,谈判的使团还没有回到北京,谈判的结果就已经胎死腹中了,可以说崇祯帝最后的“续命药”被无能之人给扼杀了,明朝失去了缓解两线作战的机会,也是的两年之后李自成帅军攻进北京之时,明朝的精锐部队还在守卫山海关前线,最终导致明朝正式走向灭亡,清军的被迫出关,统治中原。

4

1642年,此时的崇祯皇帝已经是热锅上的蚂蚁,焦头烂额,辽东方向一败涂地,松锦战役之后,明朝辽东方向的精锐几乎损失殆尽,剩下的军队面对凶悍的满清骑兵几乎没有招架之力。在长江和黄河之间的帝国核心区域,几乎都被农民起义搞的一片混乱,大明帝国眼看就是一副大厦将倾的危局。

作为帝国最高决策者的崇祯皇帝,眼瞅着农民军不断势大,有进入京畿地区的风险,于是,他决心与满清议和,在辽东方向减轻压力,以便帝国能集中精力对付农民军。

鉴于大明尾大不掉的文官集团,崇祯皇帝派以陈新甲为首的使团,秘密前往盛京(今天沈阳),商议议和之事。

当然,皇太极对此次议和也非常重视,毕竟这次是大明皇帝亲自派出的钦差使团,可以彰显大明朝廷的诚意,他为了表现自己对使团来访的重视,亲自出城20里路迎接,给了使团非常高的礼遇,可以看出,皇太极对这次和谈是充满希望的。

其实,这也是多年来,皇太极最后一次信任大明。

从努尔哈赤时代开始,后金就一直试图和辽东的大明官员议和,以便把已经获得的土地和利益得到大明官方的确认,顺便再获得更多的好处,此次大明皇帝主动来议和,这对皇太极来说是个很好的消息,他也知道中原人士喜好面子,尤其是从天朝上国来的使节,更需要这种“面子”上的满足,于是,他主动放低了身段去迎接这些使节,以便能使和谈顺利进行。

双方在很融洽的氛围下开始了谈判,皇太极也列出了几个自己的要求,细看下来,其实也不高,具体内容如下:

满清以塔山为界,大明以宁远为界,双方互不侵犯;在之前战争中明朝被俘虏的人员和被掳掠的物资,属于满清,大明不得索还,但议和之后如果再有明朝人越过边境,满清同意将其遣返;双方再次开启边关贸易,大明每年用1万两黄金和100万两白银换取满清1000斤人参和1000张貂皮;希望崇祯皇帝能亲自前往辽东与皇太极会盟,确认和议,当然如果派出其他重臣代行也可以。

在这些皇太极的要求中,从土地到物资几乎都被满清占领,皇太极只是希望得到明朝对这个现实情况的确认,至于显得比较吃亏的边关贸易,那也比每年千百万两银子开销的辽东军费要轻松的多的多。

前三个条件很快谈妥,但第四个条件却让双方都很为难。

毕竟几千年来,中原王朝都是东亚文化圈的“盟主”,塞外邦国只有向中原王朝纳贡称臣的份,如果让崇祯皇帝去和皇太极会盟,这显然不合礼法,即使是派出重量级的大臣,也是不行的。万一这事儿被明朝那些文官们知道,还不得吵翻天,这些使节们回去只有等着杀头了。

而皇太极也很为难,此时的他,已经征服了蒙古诸部,身兼满洲的可汗、蒙古的大汗、满洲汉人的皇帝,手下兵强马壮,已经具备了一个王朝建立的实力。

而作为谈判主场的盛京,满清的满汉官员们也进行着激烈的争论,投降满清的汉臣们为了表现忠心,往往立场激进,建议皇太极最好再次对大明用兵,最好占据黄河以北,满清能迁都北京,至少也要获得关外的所有土地。

对于汉臣们来说,此时满清军队无论战力还是火力,都远胜于辽东明军,根本不需要和这些使团们废话,直接出兵山海关,打下大明北方易如反掌。

但汉臣们的意见遭到了满洲八旗贵族们的反对,尤其是多尔衮、多铎等人,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从大明夺取人口和财物,对于入关去统治一个庞大人口的地域没有任何兴趣,还不如坐享大明源源不断送来的福利。

这些王爷们心里还有个小心思,他们反对入主中原,就是怕女真人传统的社会秩序被进一步打破,在常年的对明战争中,满洲可汗的势力不断做大,这些王爷的势力不断衰微,随着大批汉臣不断进入满清的权力体系,他们的权力也不断受到约束。但他们目前至少还有自己的领地,享有很多政治经济特权,一旦满清入关,占有了大片土地,他们以后的命运,还指不定变成什么样。

面对满清贵族的意见,皇太极也无可奈何,毕竟他首先要考虑自家人的意见。

最终,皇太极在写给崇祯的信中,同意可以不计较尊卑,甚至可以取消自己皇帝的尊号,当然,他也在信中说,这是他给明朝的最后一次议和机会,如果对于这些满清让步很多的条件,崇祯还不答应,那就重新再打吧。

此时,明军在辽东方向,有实力再战的只剩下吴三桂的4万多军队,如果满清全力进攻,明军根本挡不住。

使团们最终接受了这些条件,然后他们把相关协议内容和皇太极的书信快马送回京师,交给负责和议的兵部尚书陈新甲,陈新甲则随手把这些资料放在自己的书桌上,准备第二天找皇帝秘密奏报。

结果,人算不如天算,偏偏陈新甲的书童以为这些资料是尚书要他传抄的资料,在没有请示领导的前提下,擅自把这些资料送到传事处传抄。

这下可炸了锅,陈新甲在那些文臣们的嘴里,成了通敌卖国者,大家群情激奋,一致上书陈情,要求皇帝严办卖国贼陈新甲。

最后的事情我们也知道了,崇祯皇帝本来想袒护陈新甲,但抵挡不住那些“嘴炮爱国者”的狂轰滥炸,不得不迅速处死了陈新甲。

对于这个议和,大臣们其实心知肚明:没有皇帝的授权,陈新甲会去安排这些议和?陈新甲,只是给皇帝背了锅,而那些群情激奋的文官们,也是为了政治正确,站在道德高地,最终把陈新甲送上了死路。

最后,当崇祯皇帝面临国破家亡时,没有一个大臣愿意再为他站台说话了,连最有可能的“南渡南迁”也成了泡影,最后不得不在煤山上上吊殉国,最终为社稷死。

次年,清军再次南下,最后,大明亡……

5

打仗还是议和,都是国与国之间相处的两种不同方式,前提是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的政治大局。所以崇祯的明朝与皇太极的清国是战还是和,都取决于两国的政治形势。


明朝当时面临着非常凶险的政治困局,可谓天灾人祸、内忧外患。

人祸:高迎祥、李自成的农民军起义十余年,反复围剿而不能扑灭,反而人数越聚越多,从南向北,从西向东,纵横数千里。


天灾:中原大旱不断,瘟疫爆发,赤地千里,寸草不生。“人相食,草木俱尽,土寇并起”。


外患:北方的清国不断强大,皇太极又不断派兵骚扰入侵,明朝应接不暇,苦于两线作战。


内忧:每年的军费开支高达两千万两以上,但民生凋敝,百姓困苦,虽不断强征暴敛,国家财政仍然早已入不敷出。再加上各级官吏的贪腐无底线,军队缺饷缺粮的情况成为普遍现象,军队内部骚乱哗变时有发生。

在这样的国内政治形势下,与清军议和,暂时避免两线作战,得到两三年甚至五年的喘息之机,将有限的财力和军力,放在围剿和安抚农民起义军上。农民起义军的本质是没有活路的流民,所以围剿农民起义军的根本不在军事上,而在于安抚民众,给广大百姓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只有民众有生路,起义军就会失去源头,就会失去发展壮大的土壤环境。


所以说,议和是当时大明朝廷面临的最大最紧迫的政治。只要不是致命的条件,都应该接受并积极促成。更何况,清军的条件还不算苛刻:明朝一次性支付给清国黄金10万两,白银100万两,缎匹100匹,布(毛青布)1000匹,作为和好之礼;之后每年,清国给明朝东珠10颗,貂皮1000张,人参1000斤,明朝给清国黄金l万两,白银10万两,缎匹10匹,布匹30万匹。


既然如此,崇祯的朝廷为什么不同意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崇祯没有担当和气魄


崇祯最清楚内外交困的局面,最理解议和的必要性,松山、锦州失守,经略洪承畴降清,崇祯还有更好的选择吗?所以他的本意是想议和也是支持议和的。但,负责与清军议和的兵部尚书陈新甲,无意之中将议和之事泄漏出来,朝廷一片辱骂之声,一帮所谓的“忠臣”坚决反对、以死相谏。崇祯没有乾纲独断的气魄,没有我不背骂名谁背骂名的气概,瞻前顾后贪图虚名,一看民意汹汹,急忙撇清与议和的关系,将陈新甲处死,亲自关闭了与清兵议和的大门。

大臣只想做“忠臣”


朝廷中以东林党为首的清流,向来就是视个人名节如生命,重清名尽误国事。他们不是不懂政治,不是不清楚议和的利弊,而是都不愿背骂名,都只想享清高做忠臣。抱守“不和亲,不割地,天子守国门”的古训,打着南宋议和的反面旗帜,高举爱国忠诚的幌子,高喊谁主张议和,谁就是卖国贼、谁就是大逆不道、谁就该下地狱,误导了民意、误导了国策,也给崇祯和希望议和的大臣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怀疑清军的议和诚意


议和是清军主动提出的,提出议和时,清军正取得节节胜利,相继攻克了明军的松山、锦州等重要关口,主帅洪承畴兵败被俘降清。应该说这个时候,在军事上,清军牢牢控制了主动权。因此,明朝的大臣们怀疑清军的诚意也是有一定的理由的。但是,有这种怀疑的人,其实是不懂当时的局势。虽然清军在局部取得了军事胜利,但相对大明这头大象,清国仍然只不过是一蚂蚁。作为蚂蚁,不可能一口把大象吞下去。所以,皇太极的战略意图非常明确,采取小刀割肉的方式,以战养战,不断渐进式地吞噬大明。所以,清军想议和,通过议和赔款发展壮大自己,绝对是真实的目标。至于后来明朝的快速灭亡,主因不是清军,是明朝自己和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清军只是渔翁得利而已。

担心议和赔偿加重财政负担


议和的主要条件是,明朝给清国黄金l0万两和白银100万两,相当于崇祯时期年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担心明朝的财政负担不起。明朝的财政非常困难,这是事实,但这个赔款可以争取分期支付,清国也基本同意。如此以来,明朝财政咬咬牙,还是可以想办法挺过去的。有人也许又会说,每年的赔款不是壮大敌人,削弱自己吗?殊不知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利益。当什么时候,农民起义军剿抚好了,平熄下去,有能力对付清军了,再找个借口废除这个和谈条约就是了。


总之,明朝不与清军皇太极议和,失去了一只绝好的苟延残喘的机会。如果议和成功,再采取得当的政策方略,明朝也许真还可以再延续十年二十年,也未可知。

6

皇太极和明朝议和的事情,发生在1642年。

这一年,皇太极和明朝之间发生的,历时两年的松锦大战终于结束了。松锦大战之后,明朝最重要的将领祖大寿、洪承畴都相继投降了清军。明朝精心打造的九边军镇的精锐力量,几乎全部被剿灭。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军事力量的,只有吴三桂驻扎在宁远的三万残兵。关外的防御城池,除了吴三桂宁远的一座孤城外,已经全部丧失殆尽。

也就在这时候,皇太极提出了和明朝议和的想法。但是崇祯最终没有答应,还杀掉了参与议和的陈新甲。这样,明朝失去了最后一次和清军议和的机会。

(皇太极剧照)

要知道,1642年的明朝,已经处在危在旦夕的时刻。不仅仅清军已经占据了整个关外之地,只等皇太极一声号令,就往关内打来。而且国内的形势也岌岌可危。李自成已经把西北搅得翻天覆地,张献忠在西南也打得风生水起。可以说,整个国内都不得安宁。

皇太极和明朝的议和条件,后来记载在《清太宗实录》里面。这个议和条件,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内容:一是遇到吉凶大事,双方派使者庆吊。二是明朝要每年给清国黄金万两、白银百万两,清国则给明朝人参千斤、貂皮千张。三是明朝要把入境的清人送回清国,清国也一样。四是双方重新划分国界,明朝承认清国打下的地盘为清国所有。

这个议和条件中,第一条,实际上是要求明朝要把清国和它摆在平等的地位,而不再是之前的宗藩关系。第二条,不管是不是等价交换,但至少是互相送东西,而不是要求明朝割地赔款。第三条,清国是为了保持人口基数,明朝也不吃亏。第四条,就算明朝不想重新划定国界,但清国已经实际占有了明朝的土地,明朝不承认也没有办法。

(崇祯剧照)

总体来说,清朝的这个议和条件,也不算苛刻。而且前面我们也说了,当时明朝正遭受国内农民起义的强力冲击。如果明朝和清军真正能实现和谈,明朝缓过气来,集中力量打击农民军。把农民军消灭以后,再回过头来对待清军,不是更好吗?为何崇祯不这样做呢?

准确地说,实际上崇祯并没有不答应,当时他也悄悄派了边关大将陈新甲去和皇太极谈判。陈新甲又推荐马绍愉、李御兰具体去和皇太极谈判。马绍愉、李御兰去了清国后,皇太极看见并没有崇祯皇帝给他的国书,很不高兴,说明朝不诚心。马绍愉、李御兰只得回到塔山,把清国议和的条件,带信给陈新甲。而陈新甲并没有引起重视,随手放在桌上,结果这件事泄露了出去。

朝中大臣知道后,都纷纷上奏表示反对。崇祯在这时候,也不好意思说“议和”这事是他让陈新甲他们去干的,于是把陈新甲抓起来,后来又把他处死。陈新甲一方面当了崇祯皇帝的替死鬼,同时也是他自己没有把事情做好,造成了事情的泄露。也就是说,算是他自己咎由自取。

(李自成剧照)

不过,从崇祯皇帝羞羞答答做事情的作风来看,他当时在议和这件事上,表现得确实不够坚决。那么,崇祯当时为什么表现得不够坚决呢?

当然了,面子思想崇祯肯定是有的。毕竟明朝一直号称上邦大国,结果一个“藩属国”打下它不少土地后,它居然承认这些土地确实归人家所有,承认这个“藩属国”具有和它平等的关系。无论如何,这是非常失面子的事情。

后来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外的时候,也和崇祯有过谈判,希望崇祯封他为西北王,这样他就撤军。当时崇祯也不同意。一个造反的“贼”被他封为王,这是崇祯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接受的。

不过,面子思想其实是很少的一部分,实际上,崇祯皇帝也明白,和皇太极和谈,是根本没有用的。当时皇太极之所以要和谈,其实也是因为他明白,明朝的力量还非常强大,要想一鼓作气灭掉明朝,还是很难的。如果明朝一直在边关囤积重兵,清军打进关来,实在是很困难的。因此,最好的办法,是明朝能够把边关的军队调去攻打农民军。这样清军才会有机会。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皇太极所提的条件就不可能太过分,他是希望能够尽快达成,等待明朝新的行动。

崇祯也明白皇太极的阴谋,加上崇祯又多疑好面子,因此最终这件事没有做成。

(参考资料:《清太宗实录》《明史》)

7

崇祯帝的一生十分悲凉。当年皇太极曾主动向明朝和谈,但崇祯帝坚决不同意。对此人们不禁发出疑问:崇祯帝这么懂得隐忍的人,怎会不知卧薪尝胆的道理?更何况皇太极提出的议和条件从长远来看一点儿也不吃亏。

先来看看皇太极提了哪些条件?《清太宗实录》记载道:

1、两国有吉凶大事,须当互相遣使庆吊;

2、每岁明朝馈清国金万两,银百万两,清国馈明人参千斤、貂皮千张;

3、清朝一方的满洲人、蒙古人、汉人,朝鲜人进入明境者须捕送于清;明之叛人进入清境者亦须捕送于明;

4、各君其国,以宁远双树铺中间土岭为明国界,以塔山为清国界,以连山为适中之地,进行互市贸易。

从以上四个条件来看,皇太极的要求并不高,只需要明朝承认其地位并与其划地而治。尤其是在明朝大将洪承畴于松锦之战被俘,明军精锐损失殆尽的情况下,明军不仅无力招架凶悍的满清骑兵,就连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也难以平定。据载明朝末年的军事开销庞大,与皇太极和谈能省下不少钱。崇祯帝完全可以暂时低头,先处理好内部问题,然后养精蓄锐重新夺回领土。不过这是我们现代人的看法,对待历史问题得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设身处地考虑崇祯当时的境况。

一、铭记历史

明朝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强硬的朝代,几百年来从未向外族低过头。不论是灭国之灾,还是土木堡之变,明朝历代君主都抬头挺胸、直迎外敌。暂且不论对错,这种强硬不屈的态度颇有英雄气概。而这一态度主要源自朱元璋就“两宋一味求和退让,最终灭国”得出的经验。他将此经验传授给后代,并要求他们铭记于心且世代相传。有宋朝的前车之鉴,想必崇祯帝很难相信满清的和谈。

二、崇祯缺陷

另外崇祯此人十分好面子,且没有承担责任的魄力。崇祯的自负是众所周知的,他从来不相信任何人,整日无端猜忌。当年大将军袁崇焕鞠躬尽瘁、一心报国,只因皇太极毫无根据的挑拨,被崇祯处死。袁崇焕枉死后明朝与满清的战役节节败退,这时崇祯才意识自己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可他没有从自身找原因,而是责怪身边的大臣。后来李自成兵临城下,他悬梁自尽,临死前还写下“大臣误国”的遗言。如此看来面对皇太极的示好,他无论如何也不会轻易相信,然而实际上他曾经妥协过。

三、满堂大臣不赞同

其实早在崇祯十年(1637)三月,时任兵部尚书的杨嗣昌对崇祯帝提出:“大明若亡,必亡于流寇”,只有“安内方可攘外”,应当采取”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战术。崇祯帝听后觉得十分在理,愿意一试,但并不十分重视,只让杨嗣昌的手下前去谈判,但以失败告终。后来皇太极以松锦之战的胜利为筹码与明朝和谈,崇祯经过再三衡量同意谈判。不过他并没有公开,而是秘密进行。或许他始终觉得这是赔款割地的耻辱之举,要是被朝堂百姓知道,他将颜面无存。所以他只派遣了陈新甲、马绍愉等人前去议和。原本这一切进行地十分顺利,只可惜和议内涵被陈新甲的书童当作手抄报抄了下来并传了出去。这么一来,原本的秘密议和成了人尽皆知的事,整个社会都沸腾了。满朝文武皆反对,民间百姓更是骂声不断。面对舆论与朝堂的压力,崇祯只好拒绝和议。

如此看来,议和的失败不是崇祯一人的责任,而是王朝运行到一定时期的命数。

8

皇太极与明朝和谈,双方筹码十分接近,崇祯帝为何坚决不同意?最主要的原因是崇祯帝优柔寡断、没有主见、不敢担当。

从1640年开始,皇太极对明朝发动松锦之战。双方投入十几万大军,历经两年。1642年,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松锦之战以明军惨败而告终。在东北的明军只剩三万残兵败将,跟随吴三桂退守宁远。不久,清军攻下明朝在关外的其他城池。

此时,明朝内地农民起义迅猛发展,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不断攻城克地,明政府军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恰在这时,皇太极向明朝抛出橄榄枝,要与明朝和平谈判。



明朝崇祯帝当然十分乐意,派出代表团到盛京谈判。代表团受到皇太极超规格的隆重接待,他亲自率领大臣出城20里迎接。

在谈判中,皇太极开出的价码一点不高:

第一,明朝和清朝以宁远、塔山一线为边境,保证互不相侵;

第二,明朝人口逃进清朝境内,清朝会遣返回明朝;

第三,明朝每年向清朝提供100万两白银和1万两黄金,换取清朝的1000斤人参、1000张貂皮;

第四,明朝崇祯皇帝本人或者明朝内阁高官,前来辽东与皇太极会盟,双方宣誓为兄弟之国。

这些条件,参与谈判的明朝官员没有异议。第一条对于明朝来说,只是承认、接受既成事实罢了;第二条当然是清朝对明朝的示好;第三条在正常情况下,明政府是愿意支付的,因为比军费少很多;第四条是皇太极希望条约得到落实的保证条件。



没有节外生枝,这次和谈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可是,明朝末年朝廷管理混乱,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暴露无遗。

明朝谈判官员把皇太极的要求写成了书面材料,汇报给了兵部尚书陈新甲。陈新甲把材料整理成公文,准备第二天秘密上报给崇祯皇帝。

但兵部尚书太过粗心,竟然被秘书给害惨了。秘书不了解情况,糊里糊涂地把极度机密的文件当成了公开文本传了上去。

第二天,明朝高层官员们都知道了这件事。朝廷之上哗然大乱,“义愤填膺”的明朝官员们纷纷弹劾陈新甲。

这些大臣多数是文官,能说会道,都能切中崇祯帝的要害所在。

有的大臣说:明朝先帝历来坚守“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些原则体现的是大明皇家的铮铮傲骨,怎么能轻易在这时候变节?

有的大臣说:满清总共30多万军队,满洲八旗只有6万多,很多都是其他民族,汉军八旗26万多,蒙古八旗2万多;汉人占了总兵力人口的80%以上。长期坚持下去,满清能斗得过大明吗?

有的大臣说:清人经济落后,很多物资都依靠汉人。汉人是不支持清人的。清朝统治汉人非常艰难,不然,皇太极凭什么主动和谈?

有的大臣说:松锦之战刚刚结束,虽然满清获胜,可也是损兵折将、大伤元气的。清朝还有能力继续向关内进攻吗?

有的大臣说:清人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对南方气候、水土都会不服。清朝愿意到关内来吗?

有的大臣说:就是不和谈,清人一定也会满足于现状,不会继续进犯的。如果和谈,真是辱没大明祖宗了。

有的大臣说:1000斤人参、1000张貂皮,能值100万两白银和1万两黄金吗?朝廷经济已经很困难了,这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当时崇祯帝确确实实为钱急得焦头烂额,把自己的私房钱10万两白银都拿出来充当军费;提到要钱,朝中大臣大多数只是应付皇帝。

崇祯皇帝优柔寡断,遇到大事、没有主见。听听大臣们说的都有道理,崇祯帝把刚刚发芽的和谈之苗立即掐断,并且还感到自己很失颜面。

崇祯帝决定不与皇太极和谈。

正确的事情不英明,但是做起错事来,崇祯帝十分武断。崇祯帝不但不敢承担责任,而且为了推卸责任、遮掩自己的窘境,还把责任全部推给兵部尚书陈新甲,最终将这位忠心耿耿的大臣判了死刑。



崇祯帝放弃和谈之后,明朝继续受到内外夹击。 一代大明王朝,因为崇祯皇帝优柔寡断、不敢担当,于1644年寿终正寝。

我是:岳飞的飞

欢迎关注,共同进步!

欢迎批评,一起成长

9

应该说,这应该是崇祯最好也是最后一次挽救自己的一次机会。如果成功。崇祯就可以避免两面作战,完全可以集中力量剿灭李自成。然后休养生息熬过最困难的几年,完全可以消灭女真。而女真也不会南侵,再加上皇太极“暴亡”。福临登基,女真也无力再次进犯大明。历史也许就会就此改写。但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小吏的无心之举,让大明王朝最后一次自我挽救的机会就此丧失。崇祯也就此上吊而亡。

大明和女真的和谈失败完全应该由崇祯来承担,在这件事情上,崇祯的刚愎自用,反复无常和固执展现的淋淋尽致。崇祯临死那句: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让人唏嘘。但不赖你赖谁,就赖你,文臣武将都是你选的,你任命的。崇祯在位17年,勤于政务,殚精竭虑,但由于能力水平都有限,大明的局势真是江河日下。外有女真入侵,内有流寇李自成做乱,崇祯真是焦头烂额,与女真屡战屡败。应该说,在大明总体实力高于女真的情况下与皇太极谈判是唯一的正确选择。在1642年,女真皇太极提出议和。应该说,长期的战事,也让女真吃不消,崇祯认为这是个机会。但也本着试试看的原因。派出了当时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却与女真谈判,必须要承认的是,皇太极要求谈判和解的要求和心情是真的,也是真诚的,他亲自迎接使团。经过双方数次和谈,双方的条件也日益趋同。也基本上达成了协议。

但就在双方即将达成协议的时候,陈新甲的书吏无意间把“和谈协议”发到了公开的抵报上,引发举朝哗然,在此情况下,崇祯只有把陈新甲推出当了“替死鬼”。也就此表示了与女真决战到底的决心。和谈失败原因失败是多方面造成的,首先就是“舆论”与“汉贼不两立”应该说,从秦桧和岳飞以后,任何“言和”都是投降派,而南宋的下场与土木堡之变让明朝官僚和士大夫阶层拒绝一切层面的和谈。认为所有的和谈都的“投降派”。这些士大夫当需要牺牲别人来表现自己“忠心”的时候,那是无比的高尚,但当最后,满清大军兵临城下时候,投降的都是这些“忠心耿耿”的士大夫,大明王朝的士大夫的无耻可见一斑。

但最关键是还是崇祯本人,原因就是这人太好面子,不愿意和皇太极平起平坐,和一个蛮夷并驾齐驱,在崇祯眼里看来,是对他最大的侮辱。任何一个时代都是,能战方能言和。当时大明条件无疑要比靖康时期与赵构的时候要强的多,但赵构能“谈判”成功,就是因为赵构识时务,“不要脸”而崇祯失败就是太好面子,可以说,攘外必先安内是崇祯当时唯一选择,女真阿济格入关,扫荡京畿,直逼北京城下,抓回人畜十八万,给拥兵不敢前的明军送上“诸官免送”的牌子,明朝将帅拥兵观望,眼睁睁看者清军掠去大笔人口牲畜,满载而归。可以说,在武力上崇祯仅为自保而已。

可以说,崇祯只有压住一头打一头,绝对不能两线做战,对女真只能以时间换空间,以暂时的退让换取最后的胜利。要和女真和谈,就是以辞职做出最大让步为条件。但在女真强,大明弱的情况下,也是无奈的事情。但这毕竟比亡国好,日后还有翻盘的机会,好面子和刚愎自用害死了崇祯。后来的明朝士大夫不是不想和谈,但他们由于陈新甲的关系,他们不想替反复无常的崇祯背黑锅,当李自成兵临城下的时候,崇祯希望朝臣提出“和谈”但朝臣看透了薄恩寡义的崇祯的“真面目”就是不给崇祯这个台阶,最终之下,崇祯除了去死之外,再无他图。这一切都源于那次谈判的失败。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10

最逗逼的就是崇祯这厮了。

通过当时明清双方的谈判过程,就能发现明朝的自我感觉是多么的良好,都不知道“死”字是怎么个写法。

为什么要谈判呢?因为崇祯扛不住揍了。

皇太极继承了努尔哈赤的事业以后,大展鸿图,改变了以往攻坚克城的策略,而是绕开宁锦防线,从蒙古迂回,对明朝境内发动远袭。

皇太极共发动了五次远袭,战果辉煌,收获颇丰,所到之处如秋风扫落叶,所战必胜,所攻必克,明朝数十万大军吓得窝在城中瑟瑟发抖,连箭都不敢射一支,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曾有十几个清军带着一众俘虏的妇孺经过城下,亲人们在城上看见,双方遥向相哭,渐行渐远,从此天各一方,而城中数千明军心寒胆颤,不敢发一矢,任由其扬长而去。

???真是铁骨铮铮的刚明!

崇祯的兄长,传位给他,让他做尧舜的那位天启皇帝,他的陵墓也被清军一把火烧了。

卢象升战死,孙承宗被俘自尽。山东的朱姓王爷们被掳去后杀了个干净。

清军在山东进行扫荡,明军呢?他们也在扫荡,他们跑到山西去了,烧杀掳掠,把当地民众的财物一抢而空。这方面的本事,明军绝不在清军之下。

赞??一个。

皇太极又兵围锦州城,祖大寿被困,崇祯急了眼,命洪承畴率十三万重兵前去解救,又被清军断了粮道,包围起来打了个歼灭战,死伤惨重,洪承畴和祖大寿也率部投降了。

在这种情况下,阎先生留给明朝的祖训,被崇祯弃之脑后,他想谈和了。

谈和就谈和,但崇祯这厮爱面子,他不是光明正大地去谈,而是暗中派兵部尚书陈新甲与皇太极进行秘密接触。

其实,脑子稍微灵光点的都知道,陈新甲此时就死定了。按照老朱家祖传的磨不缷就杀驴,河未过就拆桥的一惯德性,陈新甲已经一只脚踏入了阎王殿。

陈新甲的脑袋瓜子就不灵光,他是实心实意当成正事去办了。

人要是办起正事来,还是蛮可以的,听说大明王朝的谈判使者来了,皇太极受宠若惊,出城二十里相迎,真是太给面子了。

咱们来看看双方的谈判结果。

一、边界

双方以实际控制区,宁远地区作为界限,友好相处,互不侵犯。

二、互市

双方开放边贸,进行商品交流。

三、逃民

清朝保证将从明朝逃入满洲的汉民送还回境。

四、易贡

1.明朝每年给清朝100万两白银和1万两黄金。

2.清朝每年给明朝1000斤人参和1000张貂皮。

五、去号

要求皇太极必须去除帝号,不能称帝了,和以前一样,称汗。

靠,敢情这不平等条约从皇太极时代就开始了!

真是想不到,凭什么理由,皇太极能答应这条件?可是,皇太极偏偏就同意了。

这就令人不得不佩服明朝这些谈判专家们,厉害了,刀剑枪炮不是对手,靠一张嘴就赢了。

明朝这嘴上胜利的功夫确实是继承下来了,这大家都知道。而我这个“满遗”更是深有体会。

有人说明朝吃亏了,其实未必。明朝万历末年,人参的价格就已经“几同银价”,在辽阳、开原和抚顺一带,以成色区分人参的档次。一两参价就是一两白银,足色参价为白银16两。“四体形骸俱全”的价格能翻倍,“成人形则无价矣”。若在人参的两腿间有“突起如阳物”者,价格高到难以估算。

“一两参一两银”“斤参足色”,是辽东地区的参价,运到关内京师,价格要提高一半以上。万历三十二到三十四年,在辽东价格为16两白银的足色参,运到北京就是25两。 如果运到南方的汉口和苏州,价格是在北京时的2~4倍,达到50~100两白银。而在崇祯年间,连年战争,货源紧缺,参价更高。

明朝万历年间辽东马市的貂皮交易量高达47243张,同时期的朝鲜史料中则记载过,一张貂皮可以换到一头耕牛。

明朝吃亏了吗?明朝你可以搞垄断贸易啊,把互市统治起来,把吃了亏的钱再赚回来嘛,像北宋和辽国一样。

皇太极这简直不是搞谈判,感觉象是在做生意,其实就是在生意,清朝当时的处境大家只要不傻,都能明白。

条件谈成了,文字性的东西就传回了北京,就等着崇祯发话,签字盖章生效,双方执行就可以了。

结果出了意外,这份文件却被陈新甲的仆人搞混了,发布给了大臣们。

大臣们一看,这特么不行,这违背了阎先生留下的“君王死社稷”的祖训了。

这帮孙子们就跳出来纷纷指责陈新甲,但陈新甲不服气,认为自己为国为民为君主解了忧,立了功。

可是崇祯这人比较有魄力,认为陈新甲“托附不效”,纯属是私下里“谋款议和”,“资银于敌”,就把他抄家问斩了。

皇太极一看,哟,你大明还来劲儿了,不服气就继续打呗。

双方理念不同,谈不成,还是和李自成谈吧,就这么样,后来,李自成就来北京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