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国演义》刘备“三顾茅庐”的描写是具有事实依据的,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语,被誉正史和信史的陈寿著《三国志?诸葛亮传》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记载,事实胜于雄辩,以上史实证明,刘备“三顾茅庐”、“三请诸葛亮”是真实的历史事实,只不过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将“三顾”、“三请”的历史事实进行了雅化和美化,演绎成了高大上的文学真实而已。

说诸葛亮聪明、才情好,有两点不可撼动的事实。一是诸葛亮的聪明和智慧被刘备认可和承认。刘备是汉末时期的著名人物,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这一评价,不是刘备的自吹自擂,也不是当世或后世一些人的偏爱,而是在当时就被他的敌人曹操或竞争对手东吴集团以及天下豪杰共同承认和认定的。根据数学和逻辑学原理,如果相信年逾40,蹉跎半生的雄主刘备眼光和判断力的话,就应该承认诸葛亮的确不是一般人。否则,不仅贬低了诸葛亮,而且也忹顾了刘备,以及曹操和天下芸芸众生。二是在曹操强大攻击力和孙权自私行为的挤压下,在夹缝中辅助刘备建了国并称了帝,且延至二世,享国四十三年。

诸葛亮的聪明赖于思考,刘备的成功在于坚持,都很励志。




最佳贡献者
2

当然是真的啦。这一点毫无疑问。

因为诸葛亮在《出师表》里面写的清清楚楚。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道。

这一段写的再明白不过了!

刘备确实是三顾茅庐,亲自登门把诸葛亮请出山的。

诸葛亮当时是蜀汉的丞相,位极人臣,德高望重,完全没有必要说假话骗人,也没有任何必要通过编故事来抬高自己的地位。因为他的地位本身已经很高很高了。其实当时蜀汉就是他说了算,何必多此一举编瞎话呢?完全不需要。

而且当时像赵云这样的亲历者,尚在人世。诸葛亮如果说的是假话,他们也不答应啊。所以说,诸葛亮说刘备三顾茅庐,那肯定是真的了。

在诸葛亮传中,有一段专门讲述徐庶的生平。特别写到,徐庶曾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让徐庶把诸葛亮带过来。徐庶说,诸葛亮可不是一般人,你如果想见他,就得亲自登门拜访。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三国志,诸葛亮传》

写的明明白白,刘备听了徐庶的话,知道诸葛亮是个大才,于是登门拜访诸葛亮,一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

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认为刘备贵为皇叔,怎么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去拜访诸葛亮。而诸葛亮不过是个山野村夫,怎么敢如此托大,对刘备一再避而不见?

其实,是以现在庸俗的势利观,去看待古代的大贤。自然觉得不可思议。就像很多人如果有机会进入大公司上班,早就屁颠屁颠跑去了。怎么能理解诸葛亮的境界和情怀。

诸葛亮是真名士。

他原本是不愿意出山的。这是他自己的真心话。因为当时的环境下,出山的风险太大,随时可能掉脑袋。而且他是极聪明的人,早就看透了高官厚禄不过是金玉枷锁。而隐居山林,做一个自由自在世外高人,才是名士最高的境界。诸葛亮未尝不羡慕这样的生活!

就算是出山,辅佐刘备也是一个非常糟糕的选择。

当时的刘备,可不是后来称王称帝、风光无限的刘备。当时的刘备,只有小小的新野一块地盘,兵马不过数千,实力非常弱小!面对各路诸侯的虎视眈眈,刘备随时都有覆灭的可能。跟着他,随时都可能掉脑袋。诸葛亮难道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是真的实在不想见刘备。

他可以辅佐曹操,也辅佐东吴。那是一本万利,万无一失。

可他最后还是选择刘备,就因为刘备够真诚。

3

三顾茅庐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现存的史料足可以证明,没有异议。

首先看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说自己在南阳种地,然后先帝不以臣卑鄙,委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句话说先帝(刘备屯于南阳新野)三顾诸葛亮茅庐(南阳卧龙岗)。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北伐上表刘禅的奏章。古代的奏章其真实性肯定不用质疑。否则不是欺居之罪吗。然后看三国志,陈寿的三国志是研究三国历史的权威这点也不容质疑。三国志记载亮躬耕于南阳。别的不再举例,非常多。

综上所述我认为刘备三顾茅庐是真实存在的,刘备屯于新野,三顾地为南阳卧龙岗。




4

谁看的小说是历史呢?




5

谢谢邀请。历史上当然有三顾茅庐。诸葛亮被虚构了很多,但三顾茅庐不是虚构。

诸葛亮作为三国演义的第一主角,120回标题中就出现了50多次。这其中,“三顾茅庐”占了全书百分之一的内容。刘备为了请诸葛亮,不惜三次前去拜访,第三次才终于见到,然后诸葛亮献出了隆中对,从此开始辅佐刘备。

历史上,这件事情是真实的。记载在《三国志.诸葛亮传》: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原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还有引注:

襄阳记曰:刘备访世事於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可见,刘备得到了司马徽和徐庶的推荐,准备聘请诸葛亮。开始还想让徐庶直接把诸葛亮带来,徐庶说你得亲自去。于是刘备亲自去,前两次没见到,第三次才见到。

罗贯中也是据此记载,才写出演义中精彩纷呈的一段来。

这一段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也有印证: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所以三国志本身的记载是能够自洽的。

而魏略记载有所不同,说是诸葛亮主动去投的刘备,而且刘备因为他年轻,最开始还不太待见他,把他和普通人一样对待。最后诸葛亮是找到机会进言,才让刘备刮目相看。

这段记载,也成为许多亮黑的瑰宝,拿着到处吹嘘,说三顾茅庐也是假的。

从史学角度,两段史料描写完全冲突,那么到底那一段可信,确实是可以讨论、争议。但讨论和争议的方式应该是拿出各自史料依据来。一般而言,魏略的史学价值当然是不如三国志的,更何况魏略作为蜀汉的敌国之书,讲述蜀汉丞相的历史,显然不如谯周学生陈寿记载可靠。

再说,以诸葛亮的身份地位,其实要在刘表手下当官是很容易的。就算刘备不清楚他的名头,至少也该知道他是士林领袖庞德公之子庞山民的小舅子,是蔡夫人的外甥女婿。这样的背景过去,刘备却对他和普通人一样,可能吗?所以魏略的记载,本身是站不住脚的。

诸葛亮确实被演义和民间传说虚构了很多,但要把三顾茅庐也说成虚构,未免过分了一点。

6

历史上确有三顾草庐之事。《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又诸葛亮《出师表》也说"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事迹,凡重大事件,如联合东吴,智取荆州,取蜀建国,治理国家,白帝托孤,南征孟获,五次北伐,都史有记载。

在细节上有所虚构,如借东风、草船借箭、空城计、骂死王朗等。这些虚构部分出于小说的需要,符合诸葛亮的生平行事逻辑,故真实可信,为诸葛亮的形象增色添彩,未为不妥。

诸葛亮生时,为曹操,孙权,司马懿三代所重视,死后在东晋被封为王,在以后历代都为统治者尊重,为诗人热情歌颂。他的名声不是自己吹出来的,也不是《三国演义》捧出来的。

欢迎点评。

7

我是日航君,为您解答。

诚哉,在《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几乎被虚构成了一个上知五百载,下知五百载的神仙一般的人物。正如鲁迅所说“诸葛多智而近妖”。那么究竟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中,哪些是历史上真正发生的,哪些是后人编造的呢?今日一文,日航君就带你看看那些真真假假的诸葛亮的故事。

一、 三顾茅庐:真实发生的动人故事

三顾茅庐是关于诸葛亮的最初的故事,也确实是真的发生的。当时刘备已经是名满大江南北的英雄人物,而诸葛亮仅仅是个普通的山野村夫,刘备却能放下自己的架子去迎接诸葛亮,这就是刘备的过人之处。诸葛亮亲口承认了三顾茅庐一事,在《出师表》中写到: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在《诸葛亮传》中有记载刘备“三往,乃见”,说明确实是存在刘备三顾茅庐此事的。

但是个人认为此事有个疑点,在古代,古人常常以“三”代指多次,因此三顾茅庐不一定真的就是去了三次,可能是多次的代指,具体几次我们就不能得知了。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必然存在一个刘备请诸葛亮出山一事。

二、 草船借箭:孙权出的船,张巡出的草人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桥段,那就是周瑜为了刁难诸葛亮,让诸葛亮在三天之内打造十万支箭。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使出了草船借箭的计谋,在船上放置了许多草人,然后到了曹操军营之前,曹军以为是敌人来袭,便乱箭齐发,一夜之间诸葛亮就凑齐了十万支箭。

草船借箭的故事,其实是借用了两个史实,一个史实来自于孙权,一个史实来自于唐朝大将张巡。

孙权一事记录在《魏略》之中,应该是魏国人所写的,因此可信度是比较高的。其中写到:

“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在这里面,孙权坐着大船来侦查,曹军便乱箭齐发,孙权船的一面马上便被射满了箭,船只受力不均将要倾覆,这个时候孙权便调转一个方向,让两边受力均匀,最后成功回去。

这个故事相对于诸葛亮的草船借箭的故事来说是有船了,但是少了借箭与草人的情节。而这两个情节则来自于唐代有勇有谋的大将张巡。在《新唐书·张巡传》中记载:

“城中矢尽,巡缚藁为人千余,被黑衣,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久,乃藁人;还,得箭数十万。”

此事说的就是张巡驻守睢阳城,因为守城日久,城中的弓箭用完了。张巡便做了千余个草人,给他们穿上黑衣服,然后趁着夜深将草人给放到了城下,敌军便乱箭射草人,就这样张巡得到了数十万箭。

因此我们可见,诸葛亮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其实是罗贯中化用了两个故事编出来的。但是不得不说,罗贯中编出来的这个故事更加具有吸引力,以至于很多人都信以为真而忽略了张巡和孙权的事情。

三、 空城计:用的人比较多,可能化用了赵云之事

在《三国演义》中,空城计使用的背景是马谡丢了街亭,诸葛亮将自己身边所有的军队都派出去支援,而自己身边只有一些老弱残兵。这个时候司马懿却率领大军进攻诸葛亮,诸葛亮抓住了司马懿疑心病很重的弱点,将城门大开,摆出一出有埋伏的样子,最终吓跑了司马懿。

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张郃击破了马谡军队负责与诸葛亮交战,而这个时候司马懿则远在千里之外的洛阳,根本不可能与诸葛亮交战,因此此事纯属后人杜撰。

但是说来有趣的是,在另一本史书《云别传》中记载了赵云使用空城计的记录,其中写到:

“此事阳长张翼在云围中,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因此我们可见,赵云在面对有追兵的情况下,没有选择关上营地的门与敌军死磕,而是大开营门让敌军觉得有埋伏,最终成功地赶走了敌军。赵云的这个举动是不是与诸葛亮的空城计颇有相似之处?

因此我觉得诸葛亮的空城计的典故很有可能是化用了赵云的智慧。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8

那段历史离我们太遥远,追溯遥远的真相就好像我们探索银河系之外的星空,要想剥开层层迷雾和星云,把它赤裸裸地摆在我们眼前供我们审视,基本不太可能。能够为我提供些许蛛丝马迹的,只能是道听途说,所谓历史,无非是太多主观判断的重叠,尤其是那些几乎被神话了的人物,谁也不知道有多少有多少虚构加在了他们身上。

比如诸葛亮。

通过无数史料,我们几乎可以断定,在那个时代,诸葛亮应该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但他的聪明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便是“巧”。

他能造出木马流车,能够设计出繁杂的水利工程,能够屡出奇计出奇制胜,能够给刘备找出一条夹缝中的生存之路,都说明他是一个心思细腻思维缜密的能人异士。

纵观他这一生,可谓成也在“巧”,败也在“巧”。

“巧”与“赌”向来都是一对孪生兄弟,两者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只有实力不计的时候,才会发生巨大的作用。诸葛亮给刘备设计了一个巨大的赌局,怎样赢得这个赌局,刘备没有太多资本,所以诸葛亮的巧就发挥了绝对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很有自知之明的刘备心知肚明:唯有诸葛亮这样的操盘手才能实实在在地帮到自己,别说三顾,八拜都有可能。所以他对两个义弟直接就明说了:我得孔明,如鱼得水。

果然,一系列动作下来,诸葛亮几乎没有失误,刘备得到梦寐以求的三分天下,这个成绩足以让诸葛亮成为一代赌神,一代传说!

既然成了神,成了传说,那么很多福利就接踵而至了。不说别的,罗贯中就在《三国演义》中明目张胆地把别人的“巧”事移花接木在了他的身上,比如草船借箭,比如借东风,比如空城计,比如三气周瑜,等等。

就连鲁迅都看不下去了,说其多智简直近乎“妖”。

但这些都不能否认诸葛亮的确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那些传说也只是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即便他现在还活着,也只能淡然一笑,正所谓: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名。

为何说他败在一个“巧”字上呢?谁都知道,绝大多数情况下,战争的决定因素在于经济实力,既然已经白手起家得到了三分天下,再想要求更多已然超出了当初的计划,超出了蜀汉的负荷。

就好像一个赌徒,什么都没有的时候,赢得都是收益,输也不过还是两手空空。可是既然已经赢得盆满钵满,还妄想全部压上去赢他个天下归一,未免有点痴心妄想了。毕竟对于家里有矿的魏晋,蜀汉不过只是一个暴发户而已。




9

诚邀回答这个问题,在下孤灯寒门客,一个历史爱好者。在真实的历史上是有刘备对诸葛亮“三顾茅庐”一事的,多篇正史中也有记载。比如正史《三国志》对这一段的记载:“凡三往,乃见”。但是是不是像罗贯中先生《三国演义》中所描绘的那样我觉得是存有争议的,毕竟我们现在所知晓的诸葛亮和真实历史上的诸葛亮存在了很多的不同,也就是说诸葛亮被后世虚构了很多的地方。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正史《三国志》记载这一段时说:“凡三往,乃见”;正史《诸葛亮传》中记载的《出师表》也有说明:“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这两段正史中都明确记载着刘备三顾茅庐这件事。但是这其中还有两点问题值得讨论,一是三顾茅庐当中的“三”字在古代并不一定指的就是现在三次的意思,可能是多次;二是三顾茅庐典故中诸葛亮出山事被动还是主动的问题,一些正史中或者野史演义中说的是诸葛亮被刘备诚意所感动,就勉为其难的接受了刘备的邀请。上文中的史书中就是这个意思。而在《魏略》和《九州春秋》上记载的却是诸葛亮主动求见刘备的故事,知道的人却很少了。书上说:“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后来刘备自顾自编帽子,被诸葛亮谏阻,才注意到这个年青人。这样看来诸葛亮貌似是主动投靠刘备的。

所以我得出结论:“三顾茅庐”确有其事,但也许并不像如今影视、演义中描绘的那样场景。

诸葛亮被虚构了多少?

说起诸葛亮被虚构的事实,大多来自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一书。而这部书只是一部以历史时代为背景的演义小说,其中三分真七分假早已成定论。那么这本书里有哪些地方虚构了诸葛亮呢?

第一、用兵如神为虚构。

历史上的诸葛亮善于内政治理,用兵并非其所长。

1、火烧博望坡:此乃刘备所为,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才出山。博望坡, 火烧新野,都是刘备所为。

2、草船借箭:此乃孙坚、孙权父子所为,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

3、借东风:冬至时日,多有东南风,此乃曹操之天灾,非人为。鲁迅说罗贯中状诸葛而近妖。八阵图,八阵图只是普通的阵法,并不是什么奇门遁甲之术,更别说困住大名鼎鼎的陆逊了,只是演义神化了。

4、赤壁之战:只有智激孙权是史实,其它诸如舌战群儒、智激周瑜、群英会、苦肉计、连环计等均为虚构。

5、三气周瑜: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周瑜是操劳军务死的,不是和诸葛亮斗智气死的。

第二、征汉中时期很多地方为虚构。

征汉中时的前线总指挥是刘备,诸葛亮留守成都搞后勤工作。

1、七擒孟获:历史上确有诸葛亮南征之事,也确有孟获其人。但七擒孟获《三国志》上没有记载,只是在裴松之引注《汉晋春秋》时说了一句“七擒七纵”,但具体过程没有记载。孟获后在蜀国任御史中丞,是文官。

2、六出祁山——诸葛亮伐魏五次,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到了祁山。

3、空城计——当时诸葛亮驻今陕西安康县,司马懿屯今河南南阳,如此之遥远,何谈空城计?《后出师表》——乃后人伪托,并非诸葛亮所作。

4、木牛流马——其实,木牛就是独轮车,流马就是今天很常见的四轮小拉车。一说木牛是四轮车,流马是一种头部比较尖的船。

所以,纵观《三国演义》诸葛亮之事迹,仅三顾茅庐是史实,其他均为移花接木或虚构而成。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诸葛亮的丰功伟绩,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喜欢就好。

10

“三顾茅庐”的真实性应该还是能够保证的,毕竟陈寿的《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有明确记载。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更可靠是在诸葛亮的名作《出师表》中,也提到了此事,而且明确提出“三顾茅庐”。

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诸葛亮作《出师表》 距离事情发生未远,这样的事情有没有,必定为刘禅和当时群臣,特别是荆州老臣熟知。如果刘备没有三顾茅庐,诸葛亮也不会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硬编此事,被世人耻笑。


刘备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诸葛亮辅佐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就了古今君臣的一段佳话。而诸葛亮众多传说,得益于《三国演义》,鲁迅先生评价《三国演义》“状诸葛则近妖”,诸如“三气周瑜”“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等都是虚构的。

比如,“火烧博望坡”在小说中是诸葛亮出山的第一仗,但在历史上这一仗确是刘备指挥指挥打得。

(刘表)使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三国志·先主传》

从记载中,看是刘备设的伏兵,烧的自己营寨,诱使夏侯惇等追击,用伏兵击败了他们,与诸葛亮无关。

比如,“草船借箭”在小说中,诸葛亮巧接大雾,为周瑜向曹操借得十万枝箭。但这个故事的原形确实孙权。

魏略曰: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三国志·吴主传》

是孙权乘船观察敌情,曹操命人乱箭齐发,这时船一边受箭偏重,将要翻船。孙权于是让调转船头,让船的另一面受箭,这样船身两面受力均等,得以平安返回。由此可见孙权临危不乱的一面。



比如,“三气周瑜”,东吴大都督周瑜因为气量狭小,嫉贤妒能,竟然被诸葛亮气死,但事实却是周瑜“性度恢廓”,“器量广大”,也从无陷害诸葛亮之举。周瑜之死,是在江陵筹备入蜀事宜,突然去世。



比如,“空城计”,早在西晋时就有流传,但是地点不是西城,而是阳平。但当时就指出矛盾之处。司马懿在荆州,两人是不可能进行对峙。

案阳平在汉中。亮初屯阳平,宣帝尚为荆州都督,镇宛城,至曹真死后,始与亮於关中相抗御耳。


而真正的“空城计”是赵云,在汉中之战中,摆下空营计,挫败曹军。

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

此外,像借东风、七擒孟获、挥泪斩马谡、火烧葫芦谷等都故事都于事实有出入,但是却正是人们出于诸葛亮这个人物的敬佩于喜爱,才把许多别人的事情添加到他的身上,这也正是人们期望自己的英雄无所不能的心理,无损于诸葛亮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本色。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