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咸丰皇帝的命苦,也是清代中期士大夫和底层民众的苦。作为个人,咸丰的生活当然不会苦。作为皇帝,他的运气却的确很差。

乾隆末期,盛世危象。嘉庆皇帝登基后,尚能够勉强维持住清帝国这个庞然大物的运转,保持着天朝上国一点点仅存的骄傲与自豪。咸丰皇帝的父亲道光皇帝,虽然资质平庸,但是运气比自己的儿子好一点。鸦片战争的炮火虽然打响,船坚炮利的舰队却仍然是轰鸣于南部中国,处在深宫的皇家威严丝毫无损。

咸丰皇帝登基后,面临的问题是他这么一个接受传统中学文化,保守知识结构下不能控制的。虽然说咸丰勤于政事、广开言路,也想重振大国的余威,颇思除弊求治,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恢复起盛世的景象。可是社会秩序大变革和急剧转型,国内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如火如荼,攻城掠地。不仅如此,外部列强虎视眈眈,不得不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朝廷八旗军队衰弱难战,经济状况也是捉襟见肘。即使是床第之间的老婆兰贵人,后来的慈禧太后,也似乎有那么几分不好掌控,可以说是内交外困。

太平军北伐的炮火没有吓到命苦的咸丰皇帝,英法联军的暴行却使得他逃出北京,在惊吓之下苟活于承德避暑山庄,最终心灰意冷加上纵欲过度,31岁就一命呜呼了,留下了一个忧患不断的烂摊子。来自海洋的西部飓风吹散了帝国的遮羞布,国内的不安定打破了国安民乐的想象。从清代统治者的视角来说,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等人,也埋下了地方军事化和朝廷权威低落的祸根。

咸丰皇帝的命运,就和清代这个老大帝国一样,步履蹒跚,无奈彷徨。最终选择无能,面临时局,走向大厦之倾覆。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

最佳贡献者
2

咸丰的确是一个十分苦命的皇帝,就连茅海健先生有一本书名就叫《苦命天子》。在我看来,说他苦命有三个原因吧。


第一,咸丰的运气极其不好。在内,几乎在他登基的同时就爆发了规模浩大,几乎颠覆了大清王朝的太平天国起义,咸丰使出浑身解数来应对,奈何清朝从军队战斗力到官员素质都全面下降,一直到咸丰驾崩,太平天国起义都没镇压下去。你说,一即位就“躺中”这规模前所未有的起义,并且贯穿皇帝生涯的始终,运气是多么差啊;对外,咸丰在位期间也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但咸丰对战争的爆发和失败只能说要负一小部分责任,咸丰固然对世界大势特别是外交事务一无所知,在战争前作出了很多称得上无知的决策,但大清朝的其他高级官僚比如叶名琛比如肃顺又何尝不是一样无知,外交事务超出了他们所能触及的知识储备,更不必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早就在《南京条约》中就埋下了伏笔,这应当不是咸丰的锅吧。


第二,国势的复杂与力不从心,间接导致了咸丰的英年早逝。咸丰的资质本来就说不上优秀,在太平时代做个皇帝或许还能够格,在“千年未有之大变”的时代就太难为他了。在这种大乱局中,咸丰一开始也算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很想有一番作为,奈何能力有限,所面对的任务过于繁重,回天无力,只能寄情声色,败坏身体,心情也始终郁郁寡欢,最终也导致了他的早早死于31岁。


第三,咸丰这辈子实在是没想过什么福啊。一即位就碰到了洪秀全起事,心情就没有好过;后来虽然灰心失望寄情声色,一直呆在圆明园“逃避现实”,但后来他最爱的圆明园还被英法联军烧了;在逃离北京后,一直再没有机会回到北京,死在了承德。

3

咸丰,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从实际统治意义上讲,咸丰就是清朝的末代皇帝。

历朝历代的亡国之君都是悲哀的,不同的是有些是自己作导致灭国,有些是有心图强却无力挽救大厦将倾,很显然咸丰是后者。

咸丰是道光嫡长子,幼时母亲早逝,由六弟奕?生母静妃抚养长大,兄弟二人感情甚笃。长大后二人成了争夺皇位的对手,咸丰帝文韬武略皆比不过奕?。咸丰在老师授意下,在父亲面前塑造仁德形象,果然道光帝比起优秀的奕?,更喜欢这个资质平平略有残疾但心地善良的咸丰。1850年道光皇帝驾崩,年仅19岁的咸丰登基。

原以为当上皇帝就可以一展宏图,实现中兴的咸丰,被现实狠狠的撞了一下腰。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元气大伤,父亲留给他的是个早已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这场持续14年,波及18省的农民起义使得咸丰在有生之年再没有过过安宁日子。

为镇压太平军,使得本就拮据的国库更加空虚,咸丰甚至要用自己的私房钱补贴军队开支。直到启用曾国藩的湘军,才镇住了起义军。而与太平天国起义同时,全国各地又不断出现大大小小的起义军,像反清复明的天地会、云南各民族起义等等。奏折如雪花般飘进京城,可怜咸丰帝捉襟见肘,郁郁于心啊!

正在咸丰处理内忧时,外患不期而至。1856年英法对清宣战,1858年咸丰迫于英法美俄四国压力签订《天津条约》。英法不满足于《天津条约》,1860年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交战时咸丰战和不定,痛失歼敌良机,更在双方激烈交战时下令撤退。

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咸丰命奕?代理朝政,自己则仓皇逃往热河行宫避难。次年驾崩,享年31岁。

咸丰11年的皇帝生涯里重用汉臣,严惩贪污腐败,可以说是呕心沥血想要实现大清中兴,然而此时大清国库空虚、民生凋敝、满目疮痍又逢内忧外患,一腔热血挽救不了一个时代,所以说咸丰命苦,生不逢时。

但是他的苦命也有一部分源自他自己的懦弱,如果当时能够顽强抵抗、背水一战而不是想着出逃,也许结局会另有一番光景。

4

因为咸丰皇帝实在太倒霉了,在他短暂的一生里,中国近代的那些“倒霉事”,几乎都被他遇上了。

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是清朝的第九位皇帝,同时也是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掌握实际统治权的皇帝。客观公正的说,咸丰皇帝其实还算是一位品质优良、兢兢业业的皇帝。即位之初,面对清朝的统治危机,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局,咸丰也一心想要除弊求治,力图振兴国家。

无奈咸丰皇帝实在太倒霉了,在位期间,中国近代史上最严峻的剧变,他统统都摊上了。那么,咸丰皇帝的一生到底有多苦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短暂的11年皇帝生涯里,都经历了哪些“倒霉事”。

首先是内忧不断,南有太平天国,北有捻军:

其实,咸丰皇帝应该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倒霉的皇帝,而且是从头倒霉到尾。咸丰皇帝10岁那年,自己的生母钮祜禄氏病逝了。而这年就是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掀开了中国耻辱的近代史。

1851年(咸丰元年),咸丰正式开始了他对大清的统治,也正是在这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以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韦昌辉等人带领的太平天国运动,在随后的几年间快速壮大,兵锋席卷半个中国,势力遍及18个省。

1853年3月,太平军攻下南京,改称天京,并以天京为中心建立太平天国政权,与清廷分庭抗礼,几度成划江而治之势。

这场历时14年之久的太平天国运动,造成了几千万人的死亡,给经济最为繁荣的长江流域各省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进而极大的削弱了清朝的国力。

于此同时,中国北方另一支巨大的起义队伍——捻军,也在咸丰年间快速蔓延。当时,北方的捻军与南方的太平军互有联络,在长江以北的皖、豫、鲁、苏、鄂、陕、晋、直(冀)等八省,不断进行反清斗争。在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双重打击下,清朝的统治岌岌可危。

其次是列强的趁火打劫,不断迫使咸丰签订不平等条约:

然而,正所谓“屋漏恰逢连夜雨”。正当清政府焦头烂额之际,西方列强又组团上门来趁火打劫一番。

公元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四年后,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咸丰皇帝被迫逃往承德避乱;同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使这座伟大的东方皇家园林毁于一旦。

除了英法之外,沙俄和美国也趁机上门掠夺。尤其是沙俄,更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大赢家,借机强行侵吞我国上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据统计,咸丰在位11年,却签了11份不平等条约,平均一年就签一份。

在内忧外患的重重打击下,咸丰时期的清朝开始向半封建半殖民地化加速迈进。所以说,咸丰皇帝还真的是一个相当苦命的皇帝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5

说咸丰命苦有点像说崇祯命苦一样,空有回天之心,却仅是乏术之能。也就是我们土话讲的,辛辛苦苦搞半天,最终却是个鸭蛋。但是咸丰能力比崇祯强一万倍。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咸丰确实是个好皇帝。相较于政治能力平平的老爸道光帝以及爷爷嘉庆帝,这祖孙三人都知道清王朝已经病入膏肓,并都有革除弊政之心,可这里只有咸丰帝的能力是可以的,并且有魄力的。

除去勤于政事以外,咸丰继位之后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清洗老一派军机处重臣,并勇于提拔汉臣和重用改革派,从内政到军政全部焕然一新。极大改善了自乾隆朝以来的各种不正风气。换句话说,咸丰帝的政治能力,实际上不输康熙和雍正,大有挽救大厦将倾之势,为后来的同治中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咸丰命苦啊!继位不久,太平天国爆发,南方一半沦陷,而英、法、美相继染指中国,联军进逼北京,沙俄又落井下石,这些都使得咸丰大部分的努力前功尽弃。更悲剧的是,这边前脚刚到承德避暑山庄,后脚就生病去世了,年仅31岁,无数壮志,最终都成黄土。

6

应该用“生不逢时”来形容咸丰皇帝苦命的一生。

论资质自身才能不及弟弟恭亲王奕?,以孝义仁慈让他完胜奕?登上皇位宝座,然而等待他的便是早已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烂摊子。

在即位之初,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大清国的军队人心涣散,被一路攻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席卷长江中下游地区;与此同时,北方地区的回民、苗民等少数民族起义在西北、西南地区风起云涌,这个帝国大厦开始风雨飘摇。如果不是洪秀全订都天京享受起来停止北上给了清政府一个喘息的机会,大清王朝早就完了。大势已去,咸丰皇帝有心无力。

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列强侵略,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由广州到北京,火烧圆明园,面对割地的窘境,当时的咸丰皇帝留下恭亲王奕?在京处理政务,自己则带着后妃去往热河行宫避难。

一个大清皇帝,陷入如此窘境,他是本想实现对国家加强治理,拒绝西方列强的无理要求,中兴大清的国运,可是当时的清政府早已危机四伏,现实将这一切都破灭成泡影。

这个苦命天子的一生终结在热河行宫,时年三十一岁。

喜欢的可以点击关注

欢迎各位留言点赞,发表不同见解

7

苦命皇帝咸丰,从生到死,可能都是在为别人而活,自己的日子究竟快乐与否,大概都与他无关。

奕詝出生时,他的三个哥哥早已去世,皇宫当中盼这个孩子可以说望眼欲穿,他的母亲甚至都用了催产的药物来让这个孩子提早生出来。

皇子出生,宫里宫外一片祥瑞。之后,宫内诞下了数名男婴,宫荒问题可以暂告一段落。

但奕詝似乎天生平庸,虽然内心善良,但治国方面没有出色的表现,和他的六弟比起来更是差了等次。

很幸运却又很无奈的是,他遇到了一个好师傅。一个教他要孝顺要有好生之德的师傅,于是狩猎之时,一个活物都没抓到的他可以堂而皇之的告诉他的父亲,不忍杀生。当他父亲问他日后如何理政的时候,他只是哭得梨花带雨。

师徒两个赌赢了道光皇帝,最终奕詝承继大统,而他的六弟,被封恭亲王。

咸丰在位前期,不可谓不励精图治,靠着那个把他扶上天子位的师傅杜审言。

可是,咸丰很郁闷的发现,这个国家越治越乱,南方的洪秀全,海那边的洋人,把这个世界搅得一塌糊涂。而咸丰帝只是一再的告诫下属,要摆平这些战乱。

只可惜,他并不知道如何摆平。

随着杜审言的去世,咸丰帝没了主心骨,而国家却越来越乱,既然怎么治理都治理不好,那干脆就不治理了吧。

对于清廷和自己。咸丰皇帝或许有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可惜,逃避不能解决问题,相反事却越来越多,尤其是洋人,竟然要求驻京办事。

老祖宗定下的规矩,天朝上国,怎么能忍受让外国人睡在卧榻之处,可惜又打不过,一走了之,让恭亲王留下处理吧。

咸丰帝的一生,很无奈,他并不是做皇帝的材料,他也尽力去做了他所能做的事情,只是在那个时代里,他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

很讽刺的是,在未来的历史里,他的弟弟,他的媳妇,他的儿子,他的臣子,似乎都要比他的存在感高!

8

自秦始皇以来,清朝咸丰皇帝堪称历代皇帝中最命苦的皇帝了。

从咸丰个人际遇来说,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让他赶上了,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让他摊上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没落也让他碰上了,他驾驭的是一条已经航行了二百年又千疮百孔的破船。

他无处回避,责无旁贷又无力回天,为此痛心疾首,抱终身之恨。为何咸丰能够遭遇如此不幸?还要从他的“上位”来说起。

道光皇帝为何要将皇位传给一个坡子?

道光帝晚年,其实是有些钟爱六皇子奕?的。据传闻道光帝甚至动了将皇位传给他的打算。但我们看最后结局,仍然是奕詝继承了皇位,也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

奕詝和奕?,两兄弟让道光帝十分为难。论文成武德,奕?远胜獐头鼠目且跛足的奕詝。但老成持重方面,奕詝又远胜过奕?,这点道光很是看重。

道光当朝最讲求平庸,他最宠信的大臣曹振镛说过一句话:“多磕头,少说话。”这就是当时的为官之道,也是道光帝的为政特征。要说道光帝最终选择了奕詝作为皇位继承人的原因,就是因为在老成持重这一方面,奕詝的确有道光帝的几分风采。

不过更大的原因,或许在咸丰皇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身上。

孝全成皇后是道光帝最宠爱的女人,可惜去世的比较早,因此道光帝对于她有着很深的追念之情。最终决定立咸丰为储,很有可能是因为她这一方面的原因,道光帝为了报答早逝妻子之意。道光帝晚年的时候,执政作风越发保守。咸丰帝谨慎的性格,正合道光帝之意,一脉相承。

摊上大事的咸丰皇帝,为何不重用曾国藩?

翻开《清史稿》会发现在咸丰一朝,“贼”和“陷”这些字眼出现的特别多。既然这样为何不肯重用曾国潘呢?

要说在籍官员办理团练的不止一个,包括曾国藩在内,合计共有四十五人之多。然而除了曾国藩,没有一个整出样子,不是半途而废,就是销声匿迹。曾国藩成了今年的主打款,一众官员中,就数他最帅,帅得一塌糊涂,帅得无边无沿。

然而,曾国藩不被重用的原因就是来自一位军机大臣一句不阴不阳的话:“曾国藩不过是前礼部侍郎,一个老百姓罢了。小小老百姓,在乡间竟然能够一呼百应,随者以万人计,这恐怕不是国家之福吧。”

也或许咸丰是被洪秀全给打怕了,害怕曾国藩成为下一个“曾秀全”。

不过话说回来,咸丰皇帝和太平天国的“洪天王”还是很有缘分的。

第一,咸丰皇帝生于基福堂,他出生的时候,堂内悬有洪范五福的匾额。这里有一个“洪”字,所以这匾额,当是两人结缘的先兆;

第二,咸丰即位之年,正是洪秀全于广西金田大搞群体事件的时候,咸丰改年号,人家洪秀全也弄了个太平天国出来;

第三,咸丰皇帝临死之前,东太后慈安、西太后慈禧,两个太后都担心江南的战争,可是咸丰却摇头说:“……没事了,我一死就全都消停了……”果然,这老兄前脚死,后脚曾国藩就将太平天国彻底消灭了。咸丰在位十一年死掉,洪秀全也是当了十一年的天王。

那洪秀全分明是跑来陪咸丰玩的,等咸丰蒙主宠召,魂归极乐,洪秀全也就不在人世间待了。

着急殉职,给继位者的顾命大臣们凑了“两桌麻将”

皇帝这个职位多少人争着抢着求之不得,可咸丰反其道而行之,得知自己身患重症后,好好风流了一把,火急火燎地希望自己早日殉职。最终,酒色让咸丰帝一命呜呼,年仅31岁。

顺治临死前安排了四位顾命大臣辅佐康熙,里面的鳌拜给少年天子造成了一些麻烦。咸丰死前吸取历史教训,觉得可以凑一桌麻将的顾命大臣不够,要两桌才好,就找了八个,没想到这平生最后一事也没能做好:叔嫂联手,肃顺伏诛,一直饱受打压的恭亲王当上议政王。

咸丰泉下有知还不得气死?清东陵里,咸丰的特别小,老婆慈禧的反而特别大,夫妇完全不在一个等级,老公没老婆混得好。

不过,慈禧死后的日子也没舒服多长时间,直到碰见孙殿英。

9

咸丰19岁当皇帝,从1850年到1861年,一共在位11年,享年三十岁。说他命苦,虽然是调侃说法,不过,这命真的不怎么好,我们来看看他在位的十一年,发生哪些事

首先呢,清朝最大的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先生,1850年,在广西金田,起义了。从1850年6月起,这洪秀全名字,每天都在咸丰耳边过几遍,今天攻克这个城,明儿攻陷那个城,小咸丰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他的大清版图一天天减少,苦不堪扰,一直到1861年驾崩。幸亏驾崩的早,如果晚死三个月,他还会得知石达开打下了成都,他的四川丢了

其次呢,咸丰命好,没能分享他爹道光的鸦片之耻,但自己作死,谁也挡不住。道光年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八旗和英军还能打出个一比三的伤亡比,而到了咸丰年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竟然差点被人打出了一比万,八里桥一战,三万八旗精锐全军覆没,而英法联军也就死三五个……一战的总结哪里去了?白瞎十余年时间

呵呵,最后吓破了胆子,北狩热河避暑山庄,留下北京城让人抢劫两个月。赫赫有名的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这还是小事,竟然还割掉领土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崽卖爷田心不痛啊

说咸丰命苦,不如说他无能!

果不其然,咸丰死后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被灭;痛定思痛的洋务运动,也展开了

这些,还得感谢慈禧,就是他老婆,1861年,联合他弟弟,灭了执行他遗命的肃顺八大臣

10

理科男答历史。

咸丰帝,是道光帝的第四个儿子,虽说是一名皇帝,但他的命运不是一般的苦,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咸丰的一生,看一看他到底有多苦。

咸丰帝出生于1831年,距离现在也才188年。他的生母是孝全成皇后,也就是钮祜禄氏。

她在进宫之前,家里非常贫穷,进宫后,被道光帝宠爱,很快成为贵妃。生完咸丰帝后还没过两年,就成为了皇贵妃,第二年就被册封为皇后。

但是却因为容颜开始衰老,不再受道光帝宠爱而大病一场,在1840年时候去世,这个时候咸丰帝也才9岁。孝全成皇后去世后,咸丰帝就由静贵妃抚养。

据史记载,咸丰帝在还是皇子的时候因为打猎坠马,留下了终身残疾,而且还得过天花,脸上存留很多伤疤。

道光帝晚年开始为立储着急,因为他上位后,并没有考虑私密立储。而且他的大儿子、二儿子、三儿子都过早夭折。

四儿子就是咸丰帝,是在三儿子去世两个月后出生的。在道光帝眼中,只有两个人是合适的人选。

一个是咸丰帝,另一个是六皇子。这个六皇子就是静贵妃的亲儿子。

为什么最后咸丰会当上皇帝呢?这其实都归功于咸丰的老师杜受田。

杜受田让咸丰以仁义做人。有一次,道光帝和皇子出去打猎,咸丰从始至终一箭未发,道光帝好奇便询问,咸丰回答说:现在是春天,正是万物生长的时候,不忍心杀害它们。道光帝也正因为此事,将咸丰私密立储。

1850年,19岁的咸丰即位。

咸丰刚上位的第一年,也就是1851年,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从1851年开始到1872年,清朝就没有太平过。

而也正是这期间,英法等国家再次染指中国。1854年,美英法提出修改条约被咸丰帝拒绝。1856年,英法宣战。1860年,英法大举侵华,最终咸丰大败,逃亡热河,清朝被迫与英法俄三国签订条约。

这里要说一句,圆明园就是在这时被攻占焚烧的,时间是1860年的10月6日。

话说咸丰帝去往热河后,身体一天不如一天。1861年7月15日,咸丰帝病重;7月16日病逝。

从咸丰帝即位开始到病逝,也才11年,即位时19岁,病逝时30岁。

这11年中,清朝内忧外患从未停止过,虽说咸丰帝是个贤君,但也无力回天。

正是这11年的劳累过度,导致了咸丰帝在30岁男人一朵花的年纪时去世。

咸丰的命运的确是悲惨的,小时候挫折不断,长大后的挫折超级加倍。真是令人可悲可叹。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