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谡(sù)这个人还是有才能的,陈寿曾这样评价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意思就说马谡这个人有过人的才能,特别喜欢讨论军事计谋,有独到的见解,深受诸葛亮的赏识,当然,以诸葛亮的精明,一般人能入的了他的法眼?

诸葛亮七擒孟获,最终将孟获彻底降伏,也是听了马谡的计谋呢。但为什么在关键的街亭就失败了呢?

我认为马谡适合当谋士,不适合统兵打仗。他每天都在诸葛亮身边出谋划策,而且说的大多和诸葛亮不谋而合,这无形中让诸葛亮对他高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旁的刘备就看的明白,说他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诸葛亮早已被马谡折服了,这也是人之常情啊。

因为深受诸葛亮的高看,所以他就自以为是,骄傲狂妄,总觉得自己做的都对。所以在守街亭时,才一味不听王平的劝告,不遵诸葛亮的嘱托,一意孤行,自作主张,导致街亭的失败。所以他只适合当谋士,他的意见仅供参考,必须身边有个大将军,有个拿事的人,有个把脉的人,他最好就出出主意,领兵打仗实在不是他的强项,就和赵括一样,纸上谈谈兵就得了。

街亭用人的失败,其实是诸葛亮犯了一个人人都会犯的错误,当局者迷,他对一个人的赏识动了惜才之心,想要重用他,可是,马谡辜负了他。诸葛亮犯的这个错误,却不可弥补,他也犯不起这个错误,唉,历史就是这么残酷。

最佳贡献者
2

我觉得不是诸葛亮没有及时发现马谡无能,而是诸葛亮存在着侥幸。从他左思右想就可以看出,因为马谡从来没有上过战场。

诸葛亮其实很清楚,守街亭最合适的是魏延,但他故意不用,因为魏延是刘备的忠臣。他想培养自己的势力,如果马谡立功,就可以趁势上位,这样就能在蜀汉军队更有话语权。因为蜀汉军权是在李严手中,诸葛亮无法安插自己的人马,他只有调兵权。

果不其然,街亭还是失守了,诸葛亮追悔莫及,只能斩马谡来平息多人心中的不满罢了。

3

马谡失街亭,终结了蜀国的北伐梦,很多人说这个锅应该由诸葛亮来背,真的是这样吗?女史并不这样认为。

马谡的身份证

马谡第一次出场是在刘备临死托孤之前,刘备将马谡支开后对诸葛亮说:“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为何刘备会把如此一个不看重的人放在身边。

原来这得益于马谡的哥哥马良,马良很有才华,曾是文官之首,是早期在荆州之时就追随刘备的原班人马,之后更是陪关羽驻守荆州,可以说是刘备的核心班底。马谡有马良这层身份在,自然不会被刘备冷落。但是从刘备对诸葛亮说的话来看,显然刘备认为马谡就是一个干啥啥不行,只会打打嘴炮的人。

既然刘备已经说得这么明白了,为什么诸葛亮还让马谡去守街亭这么一个战略要地呢?这要从马谡本身的优势来分析。

诸葛亮看重马谡的原因

NO.1 出身也是实力的一种

蜀国的班底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诸葛亮为首,早期便追随刘备的荆州派;还有一部分是蜀地本土士族组成的巴蜀派。因为蜀国都城在成都,巴蜀派实力盘根错节,经营多年,且有源源不断的当地人才引进,显然实力更为强劲。作为荆州派的代表,诸葛亮自然要为荆州派争取利益,未来自己的接班人显然要从荆州派当中选择,而荆州派在当时年轻一辈中显然没有能挑大梁之人,只能瘸子里面挑矮子。马谡作为荆州派之人,自然受诸葛亮更多关照。


NO.2 打嘴炮也是一种能力

诸葛亮远征南蛮之时,马谡去劳军,刚好马谡的哥哥马良去世不久,马谡身披白皮,很是惹眼,自然得到了诸葛亮更多的关注。之后诸葛亮将其留在营帐中叙话,二人聊到平蛮策略之时,马谡提出的“攻心为上,伐兵为下”的策略和诸葛亮不谋而合,不免让诸葛亮对他高看一眼,也让诸葛亮看出了马谡有心肩挑重担的态度,有时候态度比能力更重要。

而且刘备去世后,剩下的荆州派主要以武将为主,曾经隆中对的豪情和策略,诸葛亮再也无人可以诉说。马谡作为小谋之才,显然和诸葛亮有着太多的共同语言,这也难免让诸葛亮对其另眼相待。总之,马谡成功进入了诸葛亮的眼帘。


马谡守街亭失败的原因

既然有意让马谡作为自己的接班人,诸葛亮对马谡的培养可谓不遗余力。仅仅三年,从未领兵的马谡就被提拔为将军。诸葛亮内心其实明白马谡只是谋士之才,非领军之将,仍然让他担当重任的原因一方面是历练,另一方面纯粹为了给马谡送功劳送资历。为什么这么说?

且看诸葛亮如何布置:

1、 派生性谨慎的王平辅佐马谡;

2、 派高翔陈兵柳城为援;

3、 派魏延领兵马为援。

一人辅佐,两员大将作为援军,可见诸葛亮对马谡真是照顾有加,这不是送资历送功劳还能是什么?

然而街亭还是失守了,失守在马谡的自以为是,抗命不遵。作为一个文官明明没有丝毫的突围能力,还想学勇战派的策略俯冲而下瓦解敌人,明明可以固守待援,非要秀一把骚操作。

街亭的失守归根究底是蜀魏两国军力先天上的差距,否则后来魏延和高翔联军复收街亭也不会坚守不住,达不成战略拖延的目的。马谡失街亭,与其说是诸葛亮识人能力的缺陷,不如说是诸葛亮和命运抗争失败的惩罚。

结语

顺势而为的人,审时度势,步步为营,可谓智者;逆流而上的人,一往无前,九死不悔,可谓勇士。

明知蜀国国力不如魏国,却不顾一切,毅然北伐,想以一己之力,逆天改命,复兴汉室。

诸葛亮不瞎,只不过选择了成为一名勇士,试与这天地斗上一斗。

天命在魏,非人力所能逆,马谡街亭失守不仅葬送了诸葛亮的北伐梦,还成为了诸葛亮人生中的污点,可悲!可叹!

4

就算孔明亲去,也不一定能守住。街亭之势与当初曹困关羽与土山类同。

5

街亭,位于秦岭之西,与相邻的列柳城并为汉中咽喉。若是街亭一道失守,那魏兵则能直面阳平关。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因为益州是山地形势,蜀汉进出中原的路口并不多。诸葛亮北伐曹魏,主要走的就是祁山一带。

打仗最主要的就是后勤能够跟得上,若是街亭失守,那曹魏就会阻断蜀汉的粮道,粮道若是守不住,那么陇西一带也会受到直接影响。这样下来,诸葛亮这一次的北伐就会宣告失败。

所以,面对街亭这样重要的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需要选择一位有勇有谋的人去镇守。而我们也知道,经过关羽失荆州,以及刘备的夷陵之战失败,蜀汉的中基层将领是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局面。同时,因为刘备的用人唯亲,且没有高效的选拔机制,蜀汉的人才并不多,靠的全是刘备以前的积累。

因此,面对无将可用的尴尬局面,再加上蜀汉内部派系的明争暗斗,诸葛亮就会首先考虑自己这一派。诸葛亮属于荆州派系,马谡也是派系中人,从荆州时和兄长马良一起投靠刘备,被诸葛亮所重用。严格来说,马谡也是经历过大场面的蜀汉“老人”了。

自诸葛亮成为蜀汉的丞相之后,马谡就一直跟在诸葛亮的身边做“秘书”的参谋工作。在诸葛亮南征孟获的时候,马谡曾提出“攻心为上”的策略,深得诸葛亮之心。也就是说,马谡的军事谋略,或者说是军事建议,是深得诸葛亮的赞同的。也就是居于这个原因,诸葛亮就有可能考虑到马谡去担任镇守街亭这一重任的可能性。但是,诸葛亮没有想到,马谡就是一个“秘书”的料,只能在一旁提供建议,同时,因为毫无带兵作战经验的马谡,在一定程度上也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将领。

而诸葛亮这个人,是一个掌控欲很强的一位谋士,且每件事都要亲力亲为。在这样的方式之下,兢兢业业地诸葛亮自然会有所疏忽,毕竟,人无完人。况且,马谡一直跟在诸葛亮身边,诸葛亮对其工作能力还是采取肯定态度的。

另外,在马谡去镇守街亭之前,诸葛亮曾再三告诫马谡,街亭这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拔了两万五千精兵由其率领。同时,诸葛亮还让生性谨慎的王平去担任副将,告诫王平要把精兵布置在街亭的各个要道之上。

同时,诸葛亮还派高翔率一万士卒守列柳城,魏延去街亭后方接应;赵云和邓芝去箕谷做疑兵;姜维做先锋兵出斜谷。可以说,诸葛亮可是谨慎到了极点。但是,马谡到了街亭之后,却违背了诸葛亮的命令,直接在山上扎营,各要道只是简单地乘兵设防。正是这一点,使得司马懿大军能够简单和快速地夺下街亭和列柳城。

“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诸葛亮没有听取刘备的建议,且因忙于政事,再加上马谡的违背命令,以及当时的地形和没有有效的传递设备,使得诸葛亮并没有能够及时地得到有效的反馈信息,也使得这一次北伐再一次失败。最后,诸葛亮只能再一次做事后诸葛,感叹先帝刘备的看人之准,以及对任用马谡为街亭守将的后悔之心。

6

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郡宜城县人。与哥哥马良等四位兄弟并称“马氏五常”。马谡才器过人,且好谈论军计。马谡在诸葛亮南伐时提出:用兵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然后,就有了“七擒孟获”,南人不复反矣的成功。所以说马谡并不是无能之辈,才能还是有的,只不过大多是做为参谋出谋划策,并没有具体的带兵经验。为什么诸葛亮要派遣马谡守街亭?

很简单的道理,诸葛亮想着栽培马谡,三国志有记载“诸葛亮频携谡,逢议点谡”。蜀汉政权内部并不是一团和谐,几大派系之间也是在明争暗斗,而夷陵之战,诸葛亮代表的荆州派系死伤惨重,“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马良战死,冯习、张南、傅肜这些荆州战将同样战死,所以在北伐之战,诸葛亮有魏延这样百战老将不用,派一个中军参谋守街亭就是为了训练马谡,街亭很重要,但是如果按照诸葛亮的计划,守住街亭并不是很难的任务。看一下诸葛亮的安排,

第一步马谡王平守街亭

即唤王平分付曰:“吾素知汝平生谨慎,故特以此重任相托。汝可小心谨守此地: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如所守无危,则是取长安第一功也。戒之!戒之!”

第二步高翔旁边策应

孔明寻思,恐二人有失,又唤高翔曰:“街亭东北上有一城,名列柳城,乃山僻小路,此可以屯兵紥寨。与汝一万兵,去此城屯紥。但街亭危,可引兵救之。”

第三步魏延右边策应

孔明又思:高翔非张郃对手,必得一员大将,屯兵于街亭之右,方可防之,遂唤魏延引本部兵去街亭之后屯紥。

就这安排,守住街亭简直万无一失,为什么街亭失守了。因为马谡并没想这守街亭,他想立最大的功,直接打败曹军。上山扎营,居高临下,以破釜沉舟之势,击溃曹军。想法很好,但士兵不听你的,马谡将红旗招动,军将你我相推,无一人敢动。没有趁曹军新来乍到,杀个措手不及,等到人家扎下营寨,合围已成。那就败局已定。

总得说来,诸葛亮栽培马谡着急了,应该让魏延守街亭,马谡做策应。而马谡为了表现也着急了,本来守住街亭就是大功一件,非要画蛇添足,造成街亭失守。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马谡。

图片来自网络

7

纵观三国演义,很多神话诸葛亮的地方,但却有一点没有给诸葛亮留面子,那就是诸葛亮的识人之明,确实不如刘备。我想这个题目,大概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马谡绝非纯粹的庸才,也出过不少好计谋,但好参谋不等同于好的将帅,导致街亭失守也就不足为奇了

马谡自幼熟读兵法,高谈阔论,才器过人,这应该不假,毕竟多年跟随诸葛亮谈论兵法,如果无半点可取之处,诸葛亮也不会让其常伴左右了。在历史上,马谡为诸葛亮确实出过不少好主意。

比如说,诸葛亮在征伐南蛮时,马谡送了十里路,诸葛亮征求这个小参谋的意见,马谡给的答对是很中肯的。马谡认为,南中远离中原教化,不服从管理已经很多年了,经常是今天打败他们,明天就又反了,没文化真可怕,对付他们,只能是攻心为上,教化他们才是上计。在这里,诸葛亮认为这是一条不错的计谋,也是听取了的,所以才有了七擒七纵孟获。后面,孟获也没再反,为蜀汉北伐中原奠定了稳固的后方。

从这里来看,马谡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只是作为一个参谋足以,毕竟是纸上谈兵,真正让其领兵打仗,作为军事统帅,可能还真不行。也许就是马谡的这些小聪明,蒙蔽了诸葛亮双眼吧。

二、马谡属于荆州人士,诸葛亮确实可能有任人唯亲的嫌疑

马谡的哥哥马良,出自荆州,是蜀国集团前期的重要谋士,也是诸葛亮的拜把子兄弟,素与诸葛亮关系融洽。马良也得到刘备的重用,随军征伐东吴,在夷陵之败中遇害。这就是为什么,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马谡也是相伴在侧的一个原因吧。

这里,我们可以比照诸葛亮为什么重用杨仪,而始终看不上魏延,其中都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杨仪和马谡都属于荆州集团,也就是所谓的自己人。

诸葛亮自认为非常了解身边的老熟人,恰恰是在关键时候被所谓的亲情和裙带关系所蒙蔽,也就无怪乎识人不明了。

三、对刘备“马谡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之言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夷陵之败后,刘备白帝城托孤,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说了一句,“马谡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没有完全把这句话放心里去,后面也没有安排军事任务给马谡以察其真才实学,导致识人不明。

总而言之,人无完人,诸葛亮也有其不足之处,在察人这一方面,有些时候,真的不及刘备,如果当初听信了刘备之言,应该就不会有街亭之败了吧。

8

我的基本观点是,以《三国演义》而论,在诸葛亮的神话论里,马谡并非无能,诸葛亮也并非全然无查。正是街亭之失、马谡之用,却也是给诸葛亮强出祁山伐魏无功多了一个不能顺应天时佐证。

马谡无能么?并非如此

马谡归蜀之后,作为诸葛亮的参军,在几次重要的战略决策也起了相当大作用。

马谡报丧,在诸葛军中亮相的展示确实给了诸葛亮很深的印象,他对诸葛亮平定南蛮做出了很好的战略判断,所谓,“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也正是这样的平定战略,诸葛亮才有“幼常足知吾肺腑也!”评语。

正是马谡,给了诸葛亮这样的攻心方略,才有后世称道的,诸葛亮七擒七纵心战,让南蛮臣服的故事。

谡曰:“愚有片言,望丞相察之。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丞相大军到彼,必然平服;但班师之日,必用北伐曹丕。蛮兵若知内虚,其反必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第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

自此,马谡也基本以诸葛亮心腹另外,还有一件事,也是可以证明马谡还是有相当的能力的。

其后,曹丕死,托孤与曹真、司马懿等,随后曹睿即位,司马懿练兵。这让诸葛亮深为忧虑,并“大惊”,并称其为“必为蜀中之大患”,并称“不如先起兵伐之。”

马谡此时便正好出现,做出了不宜立刻出兵的建议,并献离间计与诸葛亮,除掉司马懿。

……今丞相平南方回,军马疲敝,只宜存恤,岂可复远征?…… 第九十一回 祭泸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

虽然曹真等人上奏认为这是诸葛亮的离间计,但还是最终曹睿还是让司马懿削职为民。

正因如此,诸葛亮不费刀兵,就先去掉了司马懿这心头大患,随之,其才写下千古流传的《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自此,诸葛亮才开始履行他对于刘备的承诺,六出祁山,直至星落五丈原。

不得不说,马谡这一离间计来的正是时候,这才让诸葛亮可以以此为契机,征伐曹魏,来履行恢复中原的大志、大愿。

正因为马谡这些出众的参谋表现,才让诸葛内心中对于其大赞,引为知己。

诸葛亮并非无查,他做了相应部署

《三国演义》八十五回,刘备托孤,特意屏退左右,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勇”。

诸葛亮难道忘记了?没忘,他记着呢。

刘备,对马谡之评,这肯定是作者的伏笔之用。

……先主以目遍视,只见马良之弟马谡在傍。先主令且退。谡退出,先主谓孔明曰:“丞相观马谡之才何如?”。孔明曰:“此人亦当世之英才也!”先主曰:“不然。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

另外,巧合的是,在街亭之战中,蜀汉马谡方的另一个主角-王平,也在本战之前留下了一处伏笔,就是也作为副将辅助曹魏徐晃在汉中争夺战中,同样对于徐晃有一次苦谏,劝其不要学昔日韩信背汉水一战。

正是这位王平,在街亭之战中,才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虽然不能挽救街亭战的战略失败的结果,但是其在战术上,两次救了魏延。虽然说魏延最终不能摆脱因杨魏之争被疑杀的结局,但至少其在五虎上将俱亡的情况,为蜀国最值得的倚靠的智勇良将。

如果说诸葛亮对马谡无查,忘掉先主刘备的评点,那么就不会在派将马谡的时候,又另加上了王平为辅,高翔、魏延也作为战略支援。同时并特意叮嘱王平“我素知汝平生谨慎,故特以此重任相托。汝可小心谨守此地,下寨必当要道之处,”

可见,对于马谡,诸葛亮并不放心,仅此一地,便用了一位为副,两位为辅的部署。尤其对于王平,特意叮嘱要道,不要居山而驻。显然诸葛亮知道以前,王平在徐晃军中时,有过对与战场形势良好判断能力,并非死用兵书(劝谏徐晃不要背水一战)。这其实就是对于马谡没有实战应变的怀疑。

至于诸葛亮明知马谡战场不可大用,却偏要大用,大概也是因为其太相信马谡对于自己部署的执行力度了吧。

结语

以上论述,都以《三国演义》内容分析,不依如《三国志》传史所叙。

所谓人非完人,孰能无过。诸葛亮神话的破灭,街亭之战就是开始。但也因为街亭之失,又给了诸葛亮写出真真假假《空城计》这一千古绝唱的机会。

马谡有其败,败在其过于自信于自己从未实战的战略,他可以成为战略大家,战场战术对决他来说就属于跨学科了。

诸葛亮也有其败,他的败,在于不能顺应天时,强行伐魏,劳民伤财。而街亭之失,反而让诸葛亮更贴近真实,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诸葛亮确实不是神仙。

9

孔明不是不知道,只是当时蜀国无人可用,马谡无才,连刘备都能看出。孔明岂能看不出。

10

马谡,一个凭着自己忠诚和机敏的背锅者! 失街亭,不是诸葛亮用人不明,而恰恰是知人善任,情非得己! 诸葛亮根本不用发现马谡无能,因为诸葛亮很清楚马谡的才能,司马懿平叛孟达,先斩后奏 , 倍道兼行, 这确实出乎诸葛亮 的预料,直接指出危险并迅速敲定阻击位置的应该是诸葛亮以及马谡,从三国演义看,我认为作者写的本身就比较粗糙,罗贯中不太可能懂军事,街亭如果是五路口总闸,那种地形作为马谡是不可能把兵马放在不相干的一座孤山上,而让王平五千人在当道下寨,从地图和双方争夺目的看,必然为狭窄关口,那么两万多人必然是摆不下来的,挤在一起反而无法部署兵力!第一次北伐的核心原因就是诸葛亮有两点绝对把握:司马懿被贬,不能参与朝政;孟达作为内应时机成熟又可靠!诸葛亮一生谨慎,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时机,所以出兵迅速,两路配合,一虚一实,赵云邓芝配合主力佯攻,也可以在主力危险时作为支援,计划是万无一失。岂料司马懿天缘巧合打听孟达谋反,随即不按常理出牌直接出兵击杀,这是诸葛亮最担心也是底牌,这两个保证前提没有了,就已经证明出兵失败,守街亭以争取时间是诸葛亮和马谡迅速决定的,当然对于兵家来讲,这都是平日必须虑败的必备条件,夺街亭抄后路也是司马懿当机立断运筹的,挡住三天,就可以,问题是,都考虑到了,就不能不说当时情形了,真正统兵大将都在外边,问谁敢去抵挡司马懿大军,谁敢呀!看似马谡请缨,实则只有马谡请缨,这是一战决生死,两人情同父子,马谡不去谁去?在这前提下,诸葛亮派王平去不是因为王平有多厉害,而是王平多年军伍,又生平谨慎,派王平去,其实已经是作为战场记录员的,实际上一来一回录地形回去,还能改吗?根本来不及!马谡到了现场看,街亭就是一片干涸的河床,虽是河道,但地势开阔,知道靠当道下寨是绝对挡不住司马懿大军的进攻,而且当道下寨必须有材料,轻军倍道而行能有什么工程设备,那不可能在短时间筑成牢固营寨的,这样的营寨在正面没有对手的三分之一兵力是不可能抵抗的。 至于一成为主将的马谡狂傲自负而且不听王平意见,这也与诸葛亮对马谡平时欣赏是格格不入的,诸葛亮生平谨慎,又和马谡谈的很来,说明马谡风格很像诸葛亮,既有谨慎又有全盘,对于地形排兵有很敏锐的策略和直觉,就和姜维一样,是个不会冒险的军事人才!行兵布局交战防守两人是所见略同,所以诸葛亮才放心让马谡去守,因为诸葛亮心中对于马谡的防守肯定是放下心的,凭着诸葛亮谨慎性格,不可能关系这么大的一个街亭,会让一个纸上谈兵的家伙去的。 唯一藏在两人心底里的秘密就是街亭守不住,谁去谁死,只不过是炮灰而已阻挡几天给诸葛亮争取时间,以有序安排总撤退计划。 所以我认为是马谡一看地形,就认为正面短时间在缺少工具前提下,难以构成坚固营寨,两万兵马在开阔地无法面对司马懿大军,难以直接对抗。这个时候在前方侧面有座山,四面不相连,而且居高临下,主力上山既方便休息,又可以机动,而且树木茂密,阻挡对方弓箭和视线,对方欲要攻击,就得围山,耗费兵力,再让王平领一股五千人小部队在当道结寨,相互呼应,这对于懂兵又多疑的司马懿来讲,恰恰是难以判断对手兵力多少,而且司马懿绝对不敢对山上守军不管不顾,一味进攻王平守军,然后绝尘而去,作为精通兵法领军打仗之人,谁都知道粮草在后面,司马懿敢打破王平防守向前去,那就意味着粮草就被断了,换做任何一个能领兵的将军都不敢,所以必须要全部歼灭这股守军,才敢前去。所以马谡当机立断屯兵山上和王平互为犄角,吸引魏兵,从而达到最大化拖住司马懿的兵马,不至于让司马懿断了诸葛亮退路,事实上也确实做到了,司马懿用张郃进攻王平,用大军围住马谡,围了两三天,即使这样,马谡还是用项羽的办法,居高临下杀出重围,十几万军队,围了两三天,司马懿最终还放出一个口子,进行三面掩杀,没敢全部围住,那是得不偿失的,如果全部围住,又上山了,还是走不了。 所以马谡的使命不是打赢什么,而是迟滞司马懿大军,确实是胜利完成任务,还带回来几千兵马,诸葛亮大军能顺利撤走,就说明马谡的战术是有效的,而且还突围而出。至于马谡武断地不采纳王平建议,飞扬跋扈的言辞,我恰恰认为是马谡凭着自己的机敏,随机决定,让王平记录自己的言行,给外界造成是街亭是自己的责任,把诸葛亮责任脱离开!斩马谡,我是认为,是马谡暗地里要求诸葛亮杀自己的,给马谡安一个防守不力罪名,才能把诸葛亮这次北伐的失败责任转移下舆论视线,当然,魏蜀双方的军方和政治高层都心知肚明,关键总得有人承担失败的主要责任,给国人一个交待!这才是符合两人情同父子,也是诸葛亮欣赏马谡才智的地方! 惜哉马谡,悲哉马谡!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