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郭嘉与诸葛亮是不是一个层次的?对于这个问题,答案毫无疑问是:不是;下面具体来分析。

郭嘉在近几年的网络炒作之下,知名度越来越高,很多人拿来与诸葛亮相媲美,甚至有的文章还写出“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文章来赞美郭嘉,但在历史上的郭嘉是否真的可以与诸葛亮相相提并论呢?

喜欢三国的人都看过《三国演义》这部七分真三分假的历史小说,剧里面的主体结构和历史发展是符合历史的,所以说它七分真,而部分情节有改动或者移花接木以及过多的修饰词,所以说它三分假。看完这部剧,再回来看三国历史,你会发现很多人物都有被过度神话,而给人影响最深的非诸葛亮莫属,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可谓就是神一般的存在,这正符合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智圣”的头衔,从诸葛亮去世后,诸葛亮便一直成为中华智慧的化身,智慧的代表,知名度更是有增无减。

虽然人们看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过度神话,却没有看到最近网络火爆的郭嘉同样被过度的神话。因为诸葛亮的知名度选超过郭嘉,郭嘉在历史中毫无知名度而言,自从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中品三国后,把郭嘉捧成军事奇才,把诸葛亮军事贬的一文不值,形成极大的反差,易中天火了,火的的是网友形成了两面派,一派以诸葛亮粉为主开始喷易中天教授,一派以新起的郭嘉粉,开始吹人郭嘉,把易中天放在了风口浪尖了,易教授火了一段时间,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易中天的热度逐渐低落,因为他品三国品出别人不一样的观点,之后再无其他新舆论观点。但现在网络上炒作郭嘉的影响,已经影响到很多不懂三国历史,而又懒得去看历史的一类人。

留给人们最深的影响就是《三国演义》过度神话诸葛亮,而真正历史上郭嘉才是真正的军事奇才,比诸葛亮还厉害。虽然某些人已经形成这样的观点,但是这也只是他们对三国前面的认识,并非是真实的三国故事。就历史上郭嘉与诸葛亮诸葛亮相比较而言,怎么比较这两人也比不到一个层次,下面就来谈谈这两人为何不在一个层次上面:

第一,从文学上面来讲;诸葛亮中国杰出的文学家,留有诸多影响后期的文学著作,比如《诫子书》《出师表》《诸葛亮集》等;反观郭嘉只有《胜败论》文学家都称不上,两人没法比。

第二,从政治上面来讲;诸葛亮中国杰出的政治家,诸葛亮在治理蜀国期间,让蜀国百姓安居乐业,据史书记载,诸葛亮治蜀期间,蜀国是三国之中治理最好的国家,蜀国达到了“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强不欺弱”的境界,中国历史上只有诸葛亮有这样高的评价,这也是诸葛亮成为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的主要原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中国通史之诸葛亮治蜀》;反观郭嘉在政治方面没什么建树。

第三,从军事上面来讲;网上讨论最多的也就是两人的军事才能,但是二人军事才能真有可比性吗?诸葛亮军事才能虽然没有《三国演义》里面那样呼风唤雨的能力,但是他的军事才能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不容置疑,轻轻轻松入选武庙十哲,稳坐中国军事实力榜前十。其实很多人都说,诸葛亮打仗很一般,打仗比他出色的人很多,他凭什么入选武庙十哲,怀疑他是因为忠诚而入选的武庙十哲,有这样的观点的人只能说这类人很无知,还没弄懂何为军事家,会打仗的人不一定就是军事家,也有可能是名将,比如典型周瑜,名将与军事家不是一个层次的角色。

军事才能包括军事战术、军事战略、军事谋略、军事韬略、军事理论、军事武器、军事阵法等多方面综合的能力体现。军事战术也就是名将,在最前方根据现场形式随时改变作战策略的指挥打仗,会亲自上阵杀敌的叫武将比如关羽,反之为儒将比如周瑜;军事战略,是哪类只会负责制定作战计划,而不参与前方作战的文人,比如荀彧、鲁肃、贾诩;军事谋略,是指能提出一招致命的军事计谋,典型的司马懿千里灭孟达,郭嘉的遗计定辽东;军事谋略也就是所谓的谋士角色,能提出各种大方面的作战计划,但需要别人制定更细的军事计划,典型代表郭嘉,比如《胜败论》。

从各种军事才能定义来衡量诸葛亮,诸葛亮在军事才能方面是全能型人才,军事才能综合才能在中国历史上军事排行榜前十太轻松,举几个例子:韩信军事很厉害把,打仗百战百胜,但是他体现军事才能只有军事战略和军事战术,他没有军事著作,其他方面弱;再来说孙武,孙武写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为世人供奉,再加上一点实战,他军事才能体现的是军事战术和军事理论,但是其他方面弱。所以论军事才能综合分数,中国历史还真没有几个人能跟诸葛亮相提并论,但论单方面比诸葛亮强的人不在少数。所以诸葛亮是中国杰出的军事家,而郭嘉也就单纯的谋士而已,那些吹郭嘉的人,文章吹的天花乱坠,但是都没有提出郭嘉具有实战性的战绩和战略,因为郭嘉在历史上太一般,《三国志》都没有更多的文笔来写郭嘉,郭嘉与其他人物合传,篇幅也少的可怜。跟诸葛亮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郭嘉与诸葛亮在其他方面就不说了,郭嘉在曹操身边能得到喜欢,是因为郭嘉在更多的时候是当曹操的心理分析师,每次打仗都给曹操分析这场战争该不该打,胜率有多大,赢了有什么好处,败了有什么坏处,但是具体怎么打,派谁去的这些军事战略、军事战术郭嘉都不知道,所以郭嘉只能是谋士,做不了军事家。但是曹操身边的战术家、战略家太多了,在前期能一胜再胜,直到遇到诸葛亮。

最佳贡献者
2

如果总分各是5分:综合能力算1分,代表作算1分,名气算1分,功勋地位算1分,再单独把能力中的军事谋略拎出来算1分。诸葛亮和郭嘉总体上能打成4比2,诸葛亮只在军事谋略上稍逊一筹,代表作打成平手,其他方面完胜。


1、综合能力——诸葛亮+1:郭嘉干的是军事参谋工作,而诸葛亮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学等方面样样出色。而且后期打仗时,诸葛亮是三军统帅,有决策权;郭嘉虽足智多谋,但也只有建议权。

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政治上,他从严治官、安抚百姓、慎用权利,处理政务简练实际,不计虚名而重实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其才能可与管仲、萧何相媲美。军事上,诸葛亮被历代兵家广泛认可。司马懿看到诸葛亮的营垒后,称赞其为“天下奇才”;唐朝将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一,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享同等地位;诸葛亮还改良了连弩等武器装备,做了八阵图,可以说是军事技术的先行者。经济上,诸葛亮休士劝农、开拓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使地广人稀的汉中重新得到发展,百姓“安其居,乐其业”,“山河堰”至今还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文学上,诸葛亮的《出师表》《诫子书》等成为千古名篇。

196年,郭嘉离开袁绍,到曹操麾下效力,成为曹操重要的军事高参,跟着曹操11年,主要从事的是参谋工作,也没有独自带领一支部队打过仗,说白了就是没有军事决策权。跟着袁绍时,郭嘉的建议屡屡得不到采纳,他才弃暗投明,如果他能拥有部分决策权,早就干出成绩了。所以,多谋的参谋还需要遇上善断的主子才能发挥出作用。

2、代表作——诸葛亮+1、郭嘉+1:诸葛亮的《隆中对》纵谈天下;郭嘉的十胜论切中要害。

207年冬至208年春,在徐庶的建议下,刘备三顾茅庐,见到在襄阳隆中种地隐居的诸葛亮,想请他出山辅佐。诸葛亮纵论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进军中原的战略构想。《隆中对》是中国古代战略思想中的经典之作,甚至被选入初中语文课。

官渡之战前,曹操阵营曾对战胜袁绍产生过悲观主义情绪,就连曹操自己都显得信心不足。这个时候,郭嘉从十个方面分析曹操相对于袁绍的优势,分别是道胜、义胜、治胜、度胜、谋胜、德胜、仁胜、明胜、文胜、武胜,是为十胜论。此论为曹操战胜袁绍平定中原奠定了思想基础,曹操和众将听了,信心大增,士气大振。郭嘉的十胜论几乎涉及到中国兵法思想的各方面,言简意明,切中要害,博大精深。

3、名气——诸葛亮+1:出山前,诸葛亮已经名满天下;郭嘉脱袁归曹后,才逐渐名显三国。不熟悉《三国》的朋友知道诸葛亮但不一定知道郭嘉。

在古代可没有媒体炒作,不干出点成绩,世上人也不知道你到底有几把刷子。所以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努力奋斗,才让自己在三国的舆论场上拥有“姓名权”的。但是诸葛亮不一样啊,水镜先生司马德操学生很多,桃李满天下,他那句:“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宣传语,让他的学生带到了四面八方,徐庶更是把自己贬得很低来抬高诸葛亮,说明诸葛亮的情商很高、朋友很多,这些朋友的宣传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就已经享誉天下,似乎谁得到他的辅佐,取得天下便是手拿把攥的事情。

郭嘉就不一样了,他少年时就很有远见,预见到汉末天下将会大乱,20岁以后就过起了隐居生活,不像诸葛亮喜欢到处云游,郭嘉连交朋友都是很私密的,也不愿意与世俗来往,所以知道他的人特别少。到了21岁,郭嘉才到当时实力最强大的袁绍那里,谋得了一份参谋的差事,结果是到处碰壁,袁老板根本不听他的建议,他也觉得这个老板迟早会破产,赶紧另择明主,经由荀彧引荐,终于结识了曹操,再通过多次精妙绝伦的计谋,才逐渐的有了一些名气。

此外,诸葛亮的名气是得到历朝历代传送的,民间口耳相传,舞台上和文学作品中是忠诚和智慧的化身,还建了很多庙,就算不熟悉三国的人,大多也听过诸葛亮的名字。郭嘉可没有这些待遇。

4、功勋地位——诸葛亮+1:诸葛亮是蜀汉丞相,封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追封他为武兴王;郭嘉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

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官至蜀汉丞相,是百官之长,协助皇帝管理一切军国大事,掌握着任用官吏,黜陟诛赏、主管律令及刑狱等诸多权力,而且诸葛亮这个丞相还和其他丞相不一样,蜀汉后主刘禅对他基本上是言听计从,蜀汉的大多数事情都是他说了算的。郭嘉官至军师祭酒,是由曹操在建安三年正月设立的,相当于首席谋士。

东汉的列侯分“县侯”、“乡侯”、“亭侯”三种,县侯地位最高,其次为乡侯,亭侯最低。郭嘉的洧阳亭侯是食禄于村的列侯;而诸葛亮的武乡侯属于乡侯,比郭嘉的级别要高。至于后面追谥的忠武侯和追封的武兴王,级别比武乡侯又高出不少。

5、军事谋略:——郭嘉+1:郭嘉在军事谋略上算无遗策,诸葛亮则出现几次重大失误。

史书上称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郭嘉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由于郭嘉死后,诸葛亮才出山,两人没有同台比过高下,只能从侧面去对比。郭嘉的决策建议几乎可以称得上算无遗策,精准预测了孙策的失败;在曹操犹豫是否攻打吕布时,他又大胆建议进攻吕布,袁绍是不会乘机攻打曹营的;在官渡之战前的十胜论算是他的巅峰之作;官渡之战后,将领都主张趁势彻底扫平袁绍的两个儿子,郭嘉却力排众议,认为,攻之则力合,缓之则必哄,建议曹操回军装做南向攻击刘表之势,以待其变。果然二袁为争夺地盘而大打出手,曹操乘机回军北攻各个击破,二袁一死一逃。

诸葛亮的军事谋略,众所周知,赤壁之战促成孙刘联盟,南中之战平抚蛮夷,《南征》《北伐》《北出》等军事著作影响深远,但却也留下了无法否认的几次失误。比如荆州、益州两线作战,分散兵力;用人不当,丢失街亭错估敌情,陈仓受挫,等等。工作中,诸葛亮事必躬亲,不太喜欢“弹钢琴”,导致身体消耗严重,病逝于五丈原。


结语

诸葛亮和郭嘉,三国蜀汉和曹魏的两位重量级人物,都是足智多谋的天下奇才,郭嘉亡而卧龙出,这种历史的巧合也给两人增添了别样的传奇。如果硬要做个比较,满分是5分的话,诸葛亮在综合能力、代表作、功勋地位、名气等4个方面各得1分,郭嘉在代表作和军事谋略两个方面各得1分,诸葛亮4比2胜出。

个人观点,欢迎大家补充。

3

你好,他们二人相差不多的,其实仔细看来,郭嘉和诸葛亮有许多相同之处的!

公元207年,一直不怎么走运的刘备,终于从隆中请出了诸葛亮,从此刻开始,历史发生了剧变,这一年是刘备之大幸,也是曹操的大不幸,同年,曹操最看重的谋士郭嘉病亡了,于是后人便说什么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纯属巧合而已!



大家来看一下,他们都有哪些相同之处:

  1. 都是年轻俊才,郭嘉出山时27岁,诸葛亮出山时26岁,并且刚出山就表现的很成熟,对时局看的非常的透彻!
  2. 都是慧眼识明主,都不选择当今天下最强大的那个!郭嘉刚开始是跟袁绍的,袁绍在当时是天下最强大的军阀,可没过多久,他便弃袁绍而去,并跟他其他谋士说道:



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於是遂去之。

而诸葛亮与之一样,袁绍被灭后,曹操成为了最强大的军阀,但诸葛亮没有选择曹操,坐在隆中等刘备!

3.都是主公最器重之人,曹操赤壁之后曾叹道:“若郭奉孝在,孤安能至此”?刘备得了孔明之后也说:“孤之得孔明,如鱼得水一般”,可见二人在各自领导心中的地位!

4.都对各自领导有巨大的贡献,曹操征吕布、袁绍、乌桓大多都有郭嘉的功劳,换言之若没有郭嘉,曹操不可能那么顺利的统一北方!而诸葛亮刚刚出山,便毛遂自荐去江东求援孙权结成联盟,之后又为刘备安邦治国,功勋卓著!



5.都是忠心耿耿之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6.都是双方领导托孤的对象,诸葛亮就不说了,刘备托孤诸葛亮大家耳熟能详,而郭嘉其实就是曹操托孤的对象,可惜英年早逝,《三国志》中详细记载了曹操意欲托孤的话语:

《三国志---郭嘉传》: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

暂时就想到了这六点,所以说这二人的层次应当相差不多,最令人可惜的就是郭嘉英年早逝,没能让我们看到这二位大神斗智斗勇,不然一定十分精彩,你觉得呢?

4

不是一个层次,诸葛亮是从一个军师到丞相,而郭嘉只属于谋士阶段。但如果郭嘉没有早早离世,很有可能和诸葛亮是一个层次。郭嘉和诸葛亮相比,郭嘉死的早。如果郭嘉没死,不好说诸葛亮还有没有名气都不好说。有可能诸葛亮不出山,还有可能曹操可以提前完成大一统,就没有分三国这么一说,这都是很难說的。毕竟古代多一个厉害人物和少一个厉害人物区别是很大的。从郭嘉帮曹操统一北方,也被曹操看成自己的左右手。

他们两位都是神机妙算,但郭嘉比诸葛亮更加有谋略。郭嘉像大男孩,做事干净利落,胆敢做危险有备而战。而诸葛亮像小男孩,恰恰郭嘉相反小心谨慎,犹豫不决。如果单看军事,我认为郭嘉比诸葛亮更胜一筹。个人观点,谢谢观摩!

5

郭嘉是大谋,诸葛是大局不一个档次

6

不是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