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是穿越类型,不知道为什么要穿到光绪身上,光绪命薄啊。不过既然提了,那么姑且按照事后诸葛亮的路子回答一下。前提是日军的装备与战术行动不会因为你的穿越有任何变化。
因为肾病在当时很难根治,所以长生不老的事先放一放,那么穿越成光绪皇帝之后第一件事是如何亲政的问题。因为光绪本来的人设就是傀儡,所以这件事不好办。不过,既然是穿越过去的,相信能搞掂。真实历史中慈禧与光绪的关系,尤其是甲午战争前的关系没有后世想象的那么不堪。再说光绪是皇帝,名正言顺。光绪身边看慈禧不顺眼的人也不少,比如恭亲王,虽然老了,可是手腕还在呢,得好好拉拢拉拢。
当然,搞掂慈禧还有一个好处——真实历史上光绪很可能是被慈禧毒杀的(尚有争论),也就是说,如果光绪完全亲政,或许可以避免被毒杀,可以在1908年以后再多当N年皇帝。
好,你搞掂了亲政问题,下一步如何是好?
当时清朝的势头还是不错的。19世纪80-90年代清朝财政收入在8000万两白银左右。1888年清朝的财政收入主要在田赋和关税两大块。财政收入和日本基本持平,但是关税的比例却远高于日本。1888年日本财政收入的主要两大块是地租和商业税。
说明清朝的对外贸易在当时还是很发达的,赫德在总税务司那一套英国式管理制度也还可行。虽然赫德偏向英国,可是毕竟现在主要对付的是日本。当然喽,赫德和李中堂不太对付。赫德自己想牵头儿成立总海防司,这个提议被李中堂牵头儿的海军衙门干掉了,所以赫德可能不太情愿给李中堂的舰队砸钱。不过古代皇帝不都是这样操控臣子的?这就看你的本事了。
当然,关税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鸦片贸易。
当时,厘金这东西作为地方税收,牢牢掌握在地方政府手里。所以,回到1888年,你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增强中央财政。可以把厘金制度收归中央——厘金的出现就是为了筹措军费的。或者更彻底一点——提前建立大清户部银行,废除银两,改用银圆或纸币。
至于修颐和园,这个嘛,虽然现在被骂的挺惨,可是在1888年最好还是不要反对。这件事涉及两方面——一方面是孝道。另一方面比较隐晦,那就是——只有修了颐和园,才能给慈禧找个地方养老、放权。你才能上位。
不过要修也不是没有省钱的办法。比如——可以让大清户部银行搞一个国际借款,先用洋人的钱修。告诉洋人们——圆明园就是你们烧的,所以现在才修颐和园。现在我们大清想搞变法,以后想在上海赚钱的话,拿出点儿诚意来,等十年以后我们再连本带利还给你们。或者干脆让大清户部银行放国债,连修园子带战争筹款一起凑吧。要知道日本就是放国债借钱打仗的。
钱的问题谈到这里,真实历史中甲午开打前后清朝的军费财政占比很高,占40%,高于日本的26%,清朝其实已经是捉襟见肘。
还有一点——往东北地区移民。
聊聊国内防御。
(甲午海战示意图)
先说北洋。
有些窟窿要到打仗时才能暴露。比如山东陆军的问题,真实历史中北洋水师回撤到母港威海卫自守,就因为驻守山东的清朝陆军不争气,结果被日军登陆,抄了刘公岛的北洋老窝。所以1888年你回去了,百忙之中还得关心一下陆军建设问题。刘公岛的海岸防御体系要跟得上,还要有得力的、主战派的将领驻守。实在没人,先把左宝贵派去刘公岛指挥陆军防御吧,最起码他不会不战而逃。守家比守平壤重要多了。
还有一个地方就是旅顺。这个地方的确是东亚第一大军港。但是从后来的历史上看,无论是清朝还是沙俄都没守住旅顺。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大清和沙俄都在海战中失败。
所以不要妄想用陆军死守旅顺。
真要想守,注意旅顺港附近那几块高地,别给日军占领的机会。
此外,在修建旅顺军港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引进外国资本,毕竟在真实历史中旅顺最终也没有保住,这时候可以适当放宽一些。比如沙俄,此时正对旅顺乃至整个东北亚馋涎欲滴,可以让沙俄出资或者借款修建旅顺港。沙俄的皇太子尼古拉二世三年后将会在访问日本大津时遇刺,这个遭遇将使他成为沙皇后对日本恨之入骨。这个时候可以做足文章,强烈谴责之外,派几个亲王去探望尼古拉二世,给日本上上眼药。
另外,法国、德国的金融资本也可以参与进来。
因为俄、法、德在甲午战后主导了三国干涉还辽,所以他们暂时对大清有利,不利于日本。
再说南洋。
甲午后日本占领台湾,这是清朝没有预料到的。所以如果穿越,实力足够,战局不止北洋水师,福建方面也得有动作。
整个东亚的海上交通线无疑在中国东南沿海,当时的核心在上海,就算日本也得仰仗这条交通线。所以南洋也得加紧布防。二战时美军攻克冲绳,获得前进基地,引发了日本的防御崩盘。所以南洋方面最好有一支海军在朝鲜开打后东进冲绳列岛。那样的话日本将陷入两线作战,会比较麻烦。
(定远舰内部图)
聊聊情报。
甲午前后清朝的情报工作可以用一败涂地来形容。不仅李中堂身边有日本情报人员,就连大清的通讯也被日本破译,直到马关条约谈判时清朝还蒙在鼓里,这导致日本对清朝的内部决议一清二楚。当然,情报人员还可以干点儿别的,北洋可以把朝鲜东学党的领袖提前控制起来。朝鲜李朝方面清朝实际上一直控制的不错。既然要打,可以预先在朝鲜建立动员兵役制度。选拔一些军官提前来清朝培训,不过真实历史中清朝的确选派了一些德国教官去朝鲜训练军队,效果不明显。
开战后可以让朝鲜军官去朝鲜打游击去…
南洋方面,当时清朝国内有一些琉球人一心复国,也可以培训一下,让福建水师带他们去冲绳折腾折腾。
作为光绪皇帝,历史上甲午前后的国际风云应该是你关注的重点。战法最上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历史上清朝曾经试图将朝鲜中立化、甚至国际化。可是日本的战意太强,日本国内主战派甚嚣尘上,最终导致清朝苦心部署的平衡被打破。实际上清朝不想打甲午。与朝鲜的宗藩关系对清朝有利,所以清朝总是幻想能够避免战争。但是,沙俄、英国等国家对朝鲜的不断深入,又让日本寝食难安。
1884年朝鲜甲申政变以后,清朝与日本签订天津会议专条,规定了朝鲜有事,两国相互通告、同时出兵的原则。实际上已经破坏了清朝的宗主地位。当时清朝正与法国在东南沿海作战,抽不开身,为了防止日法结盟,不得已同意。天津专条是清朝作出的让步。实际上也反应出南北洋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真实历史中法国并没有与日本结盟。倒是英国在甲午战争前对日本示好。1894年7月14日,英日两国签订英日通商航海条约,英国首先废除了强加于日本的不平等条约,这等于变相承认了日本是列强的一员。也为日本备战朝鲜打开了国际局面,就像为日本了一针强心剂。
关于英日通商航海条约,你当然要极力反对。不管是让利还是施压,总之不能让这个条约签成。必要时可以拉着德、俄一起反对。这俩都是英国的竞争对手。
日本国内,伊藤博文代表的长州势力实际上是希望维持现状的,长州控制的是陆军。但是,代表海军的萨摩势力执意要打。所以,也可以在这里面做做文章,不过估计没什么用,当时日本的排外情绪很严重,尤其对清朝,十分敌视。唯一有可能谈成的就是抗俄。可是又不能就此把沙俄得罪了,甲午前后,沙俄还是属于可以争取的对象。
当时日本胃口很大,不仅想要朝鲜,也想要夏威夷。恐怕要谈也只能谈夏威夷的事,可是清朝对夏威夷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而且夏威夷肯定也是日本海军琢磨的事儿。
在真实历史中,李中堂的确想要和日本联合对抗西方列强,但是这种想法在日本没有市场。日本在当时将自己视为一支独立的力量,按照日本学者户高一成的说法——当时的日本海军并不是以北洋水师为对抗目标,而是想要建立一支可以对抗西方列强的东洋舰队。日本舰队野望之大,远超北洋。所以说,联合日本真的很难。
最后,你恐怕得考虑一下武器的问题。
琅威理曾在长崎水兵事件中建议北洋直接开火。时间是1886年,那会你还没回去,不过在两年后也就是你回去的1888年,你是否有能力与魄力直接向日本海军开战呢?
6年时间不多,许多事情不一定有成果,那么军舰就是最关键问题了。日本学者户高一成认为,当时的北洋水师实力超过日本,这种观点有一定的代表性。不过毫无疑问,以定、镇二舰为核心的北洋水师需要升级换代。军舰就像电脑,每隔几年就要升级淘汰,没有一劳永逸的可能。所以日本上下勒紧裤腰带买军舰,就是因为海军实在是费钱。日本联合舰队的优势在于高航速与高射速的侧舷速射炮。这种优势让北洋水师在海战中十分被动。定镇舰的主炮威力巨大,但射速很慢,需要一击必中,这在实战中几乎是一件碰运气的事。
所以按照对等升级的经验,北洋水师也需要高航速、装备侧舷速射炮的军舰,组成一支机动作战的分舰队,以侧舷火力策应北洋主力舰队。日本从英国买吉野号的时候,一定不要手软,花多少钱也得把这艘舰买下来,最不济也不要让它落入日本海军手中。
至于智利海军的那艘比吉野号更厉害的白朗古?恩卡拉达号,日本肯定要作梗。最好早点下手,总之也一定要拿过来。
(那艘最终没有到手的速射炮舰——智利海军白朗古号)
基于你是穿越过来的,所以可以尽量设伏。因为日本在甲午、日俄、珍珠港都采用不宣而战的偷袭战术,所以你也可以授权北洋水师使用对等的设伏偷袭战术。日本底子薄,军舰都是外国设计或制造的,和北洋一样,打完了就没有。
……
历史爱好者视角,抛砖引玉。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