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靖难之初,当朱棣发兵南下时,他的第一高参姚广孝提出了一个请求:“

如果夺取了建文帝的天下,一定不要杀方教孺,否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三年后,方孝孺面对坐在皇帝宝座上的朱棣,誓死不肯为朱棣写诏书,最终被杀,连累十族八百七十三人一起被诛。

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他的死是“古今成仁之祸烈,未如此也”。

(方孝孺)

在死亡面前,方孝孺没有退缩,他的家人也表现了相当大的英勇气概。

他的弟弟方孝友临刑时口占一绝,其中有两句是“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到家山”;他的两个女儿被追捕时,不屈投河而死。

方孝孺,字希直,明初浙江宁海人,著名学者,被誉为“天下读书种子”。

他出生在一个中级官僚家庭,父亲方克勤是儒学大家,也是著名的忠臣。

方孝孺 早年拜在名士宋濂门下,刻苦读书,宋濂对他寄以厚望,称方孝孺是“孤凤”。

洪武九年,在明初三大案的“空印案”中,刚上任没几天的方克勤被朱元璋冤杀,五年后宋濂又因胡惟庸案的牵连而死。

方孝孺对政治充满了失望,回乡隐居,朱元璋两次征召不至。直到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强召方孝孺出仕。

(诛十族)

朱元璋对方孝孺的才学十分敬佩,将他视为自己死后留给孙子朱允炆的政治遗产,是建文帝兴旺大明的倚仗。而建文帝在朱元璋死后十分信任方孝孺,将他当作政治上的第一顾问,不论大小事情,全都要向方孝孺请教。

朱棣起兵夺取了天下之后,为了取得天下人心,他迫切需要以方孝孺为代表的旧朝重臣的合作,利用方孝孺重臣和大儒的双重身份,显示自己当皇帝在法理上和道义上的正统性。

但是在方孝孺眼中,朱棣就是一个篡位的奸贼,自己不可能与之合作。

朱棣在劝降方孝孺时以周公自居,用“周公辅成王”的典故来为自己辩护,但被方孝孺驳得体无完肤。

朱档恼羞成怒,以诛九族来威胁方孝儒,方孝儒以一句“便十族奈何”顶了回去。

残忍的朱棣果然将方孝孺的九族加上门生一起列为“十族”,当着方孝孺的面杀了八百多人。

方孝孺最后写下“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的绝命诗,慷慨就义。

方孝孺该不该杀?这一点我们从后世的评价中可以很清楚的得到答案。

方孝孺一生以圣贤自任。他“持守之严,刚大之气,为有明之学祖”。

他代表的是明初的那一股高洁的儒家之气。 可是当方孝孺死后,他身上的这种正气,慢慢的在读书人中消失了。

他死后,朱棣对他不断丑化,禁止读方孝孺的著作,将方孝孺打扮成一个祸国的奸臣,都是他和齐泰等人误国,才使建文帝成为昏君,他朱棣这才无奈之下行周公之举。

而世人见取义成仁带来的是十族被灭的惨状,读书人的生命价值取向渐渐被扭曲了。

从方孝孺死后,“成仁取义之训,为世大禁”。读书人放弃了理想,屈服于恐怖的政治势力。

其实一开始,朱棣恨的人不包括方孝孺,他恨的是齐泰、黄子澄这两个力主削藩的建文大臣。

朱棣不过是想利用方孝孺为自己篡位寻找一个遮羞布。如果方孝孺合作,不但不会死,反而高官厚禄就在不远处向他招手。

可是方孝孺选择了反抗,他不肯背叛自己的内心,从这一点上来说,他是伟大的,是不该死的。

方孝孺死后,虽然朱棣严禁人民读方孝孺的著作,但仍有很多读书人偷偷的保存了方孝孺的作品。

朱棣一死,为方孝孺平反的声音便此起彼伏,几乎贯穿了明朝中前期整个历史时期。

这说明在天下人心中,方孝孺是无罪的,是冤死的,朱棣杀方孝孺,是不得人心的。

方孝孺是当时士林领袖,又是朱元璋亲选的托孤大臣,正在方孝孺用他的学识,推行他的理想的时候,朱棣打破了方孝孺的理想。

在一个品德高尚的士林领袖和一个篡位的奸臣之间,矛盾是根本不可能调和的。

明代大儒刘宗周说过,方孝孺“非孔孟不师,非伊周不任”,他的死,是儒家传统中忠君顺道精神的最好体现。

相比之下,挥舞屠刀的朱棣的形象是那么渺小,那么低贱。 所以,方孝孺之死,“世人多惜之矣”!

参考资料:《明史》、黄宗羲《明儒学案》

歪眼小史工作室

作者:冯生

最佳贡献者
2

方孝孺是明朝的文臣,对于朱元璋选的皇帝朱允文非常忠心。朱棣曾两次向方孝孺抛出橄榄枝,方孝孺拒不答应朱棣的招揽,最后被朱棣诛杀了方孝孺十族,约873人。

方孝孺死后被后来的南明弘光皇帝追封谥号“文正”。纵观我国古代历史上被封“文正”谥号的大臣,死后能被追封为文正的基本上都是对国家社稷有功,或者是文人敬仰的对象。像唐朝的魏征,宋朝的范仲淹,司马光,清朝的曾国藩等这些都是在死后被追封为“文正”。作为臣子,只要不谋反文正就是文人最高的谥号了。

皇朝夺权更替,方孝孺选择忠于正统

明朝惠帝当上了皇帝,朱棣认为自己更适合当皇帝,所以不服气他家老爷子没选他当皇位继承人。当时朱棣手中也有权利,想当皇帝只能造反,想造反成功还得多招揽有影响力的加入,光方孝孺就被朱棣招揽过俩次。

  • 一,朱棣发兵南下时,想让方孝孺写讨伐的檄文,朱棣有招揽方孝孺的意思,也想利用方孝孺在文臣中的影响,方孝孺直接拒绝朱棣的招揽。后来朱棣造反了之后,朝廷发兵讨伐朱棣,很多讨伐的诏书和檄文都是出自于朱棣的手中。方孝孺对朝廷的正统忠贞不二。
  • 二,朱棣造反成功,快登基时。姚广孝了解方孝孺的脾气,知道方孝孺肯定不会投降,姚广孝给朱棣说:“方孝孺肯定不会投降,即使他不投降,希望也不要把他杀了,杀了方孝孺天下人,读书的种子就灭了。”朱棣同意了姚广孝的说法。登上皇位的时候,想让方孝孺写登位诏书。 毕竟方孝武在文人中影响颇大,如果方孝孺肯低头,朱棣也不想杀他。本来皇位来的就不正统,再杀了方孝孺影响更不好。

方孝孺不仅不同意给朱棣写诏书,还骂朱棣。朱棣气急了把方孝孺车裂了。不仅如此,还诛了方孝孺的十族。这是新仇旧恨加一起,把他们老方家的十族给灭了才解恨。毕竟一把不能为自己用的刀,还可能随时会伤自己,留着也没用不如毁了。

方孺重气节,以死留清明

方孝孺和别的文正相比,并没有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太大的贡献。他的宁死不屈是一种气节和血性的表现,他用他的忠义,宁死不降在历史上留得了清名。

方孝孺被杀不是谁对谁错的事,而是立场的不同,方孝孺忠于惠帝,自然和窃取江山的朱棣为敌,而朱棣认为自己能力比惠帝强,就该当皇帝,尤其是朱棣已经当上皇帝,明朝大部分官员都已经归顺,对于不能为自己所用的人当然是除之而后快。

方孝孺用他的死,表明自己忠于正统的决心,对方孝孺来说重死大于重生。对于朱棣来说,对于有才不愿归顺的人,用铁血手腕震慑不服的人,表明自己是胜者为王。

3

说起方孝孺,大家都知道他是中国史上第一个被诛十族的人,但其实呢,方孝孺所谓的被诛十族,不过是民间野史记载而已。

事实上,关于方孝孺之死,一直以来都有这样三种说法:

第一种:按照明王朝的官方史书《明太宗实录》记载,朱棣抓住方孝儒后,方孝儒向朱棣叩头祈哀。但朱棣认为他与黄、齐是怂恿建文帝肆意胡为的罪魁,所以还是把他同齐泰、黄子澄一块杀了。(“执奸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至阙下。上数其罪,咸伏辜遂戮于市。”)

第二种:按照后来满清修定的史书《明史》记载,说是明成祖叫方孝儒起草及位诏书。方孝儒大骂成祖并拒绝起草诏书。于是明成祖杀害了他。(“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



除了这两种官方说法,民间还有一种说法,也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那种说法,它是出自明朝嘉靖年间一个叫做黄佐的大文人所写的一本杂文小说,叫做《革除遗事》。

按照这本书中的记载,说是明成祖要方孝儒起草继位诏书,方孝儒不肯起草,明成祖就以诛他九族恐吓威胁他。方孝儒却说,你就是诛我十族又能怎样?于是明成祖遂诛了他十族。

对于以上这三种说法,虽然第三种说法最为流行,但从可信度来说,第一种说法和第二种说法显然要远远高于第三种说法。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不说官方的权威性,就按照正常人的情理和逻辑来推断,第三种说法也是非常不可信的。

首先,朱棣继位的诏书是件何等神圣和意义重大的事情,他却以诛九族来威胁方孝儒写,就算最后方孝孺屈服,那这样的继位诏书又有什么意义呢?反而会让自己成为后世人的笑柄。

因为,朱棣这样做,不就相当于告诉天下,人们对他当皇帝根本就不服,只是迫于他的淫威才敢怒不敢言。换句话说,方孝儒根本不想为他起草继位诏书,只是害怕被诛九族才不得已写!

这样一来,朱棣的这个继位诏书,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么? 事实上,朱棣想让人给他起草继位诏书,从哪里找不到一个人,非得用这种手段逼方孝儒写?这不是让自己难堪么?我想朱棣再弱智,也不会弱智到这个地步吧!



其次,按照野史的说法,在明成祖攻打南京之前,姚广孝曾劝他不要杀方孝孺,否则天下的读书种子就会灭绝。

但其实,以姚广孝这种雄才大略之人,真会把方孝儒当成非常了不起的读书人吗?这可靠性实在太低。

因为,方孝儒辅佐建文帝期间,既没有献出什么让人佩服的奇谋妙策,也没有做出什么力挽狂澜的政治革新,更没有推举除什么杰出的人才,反而建文帝重用他,一年之内帝国内部大乱,四年之后帝国都城被敌人攻破。这期间,他也没做过什么有意义的、积极的事情。

更何况,即便是单论文学上的成就,方孝孺也没有留下任何让大家膜拜的文学作品;同时,说起明朝最厉害的文学家们,方孝儒那是连前二十名都挤不进去。这样的一个人,真会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真会因为他的死,天下读书人就绝种?明显是不可能。



更重要的,都说方孝孺被诛十族,也就是除了他的亲人,还包括他的门生也被杀,但问题是,方孝孺被杀后,恰恰就是他的得意门生廖镛替他收尸,并将他掩埋在聚宝门外的山上。另外方孝孺被杀后,他的堂弟方孝复、侄子方琬也一直都活得好好的。从这层意义上说,这个诛十族明显就不成立。

事实上,方孝孺被诛十族的说法之所以大行其道,不过某些御用文人们为神话皇权而已。

因为,方孝儒的故事告诉人们,人们应该永远忠于皇帝。为此就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毫不犹豫;甚至而言就是舍弃全家、全族人的生命,也应该坦然自若、没有半分迟疑!

在这种背景下,方孝儒自然就逐渐被神话,被树立成为皇权时代的忠臣典范!否则,如果没有方孝孺被诛十族这个故事,那朱棣一杀到南京城,天下都传檄而定,文武百官都跪地迎接,甚至就是建文帝最信任的大臣,也没有任何表示,那皇权所需要的忠君思想,又体现在何处?

最后,对于方孝孺这个人,如果客观评价,朱棣杀他一点都不过分。因为,建文帝信任他,让他负责治理国家,结果仅仅四年时间,就弄得建文帝国破家亡,多少人因这场战乱而死亡,方孝孺作为罪魁祸首之一,不该杀么?

4

方孝孺被诛十族纯粹是后世文人杜撰出来的,方孝孺无论放在哪个朝代,都是要被杀的。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下了南京城,杀了一大批建文帝时期的臣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朱元璋留给建文帝的三个肱骨辅佐之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朱棣连一半的侍郎都杀,更何况这三个呢。

至于方孝孺的死有各种说法,这就很有意思了,仔细查找这些方孝孺之死的出处,我们就能很清楚这些说法的用意。

流传最广的说法就是方孝孺被捉后,朱棣要求他起草登基诏书,方孝孺不但不从,反而蔑视朱棣,朱棣大怒,要诛其九族,方孝孺怼了回去:“诛我十族又如何!”,朱棣一怒之下就诛了方孝孺的十族。

第一种说法源于明朝嘉靖年间的一本小说,上面不但记录了朱棣与方孝孺的详细对话,而且连方孝孺的哪十族都有详细的记录,这基本是不靠谱的。首先时间来看,朱棣死后,明仁宗朱高炽登基,大赦建文罪臣,唯独没有提及方孝孺,更没有说到方孝孺十族被诛的事情,这就很清楚了,被诛十族就是个没根据的说法。

后世文人为彰显明朝士子文人的风骨刻意美化方孝孺,历朝历代都有,明朝更甚。

第二种说法来源于《明史》,同样是说朱棣要求方孝孺起草登基诏书,方孝孺拒绝,遭到了朱棣的杀害。

这种说法还具有可信度,至少删除十族被诛的情节。《明史》是清朝官方编撰,清朝官方历来对明朝的很多史实都进行了篡改,这是公认的事实,如果方孝孺被诛十族确有其事,清朝史官那还不大书特书,以达到抹黑明朝皇帝的目的。

连清朝官方都没有采取“被诛十族”的说法,说明这种说法就纯粹是民间野史,传闻杂说。

第三种说法出自《明太宗实录》,朱棣对建文帝的三个辅佐大臣,丝毫没有客气,直接下令处死。杀方孝孺的原因也没有那么多说法,罪其三人怂恿、挑唆建文帝肆意妄为,不但没有对建文帝起到辅佐的作用,反而扰乱朝纲。

这种说法前部分是真实的,朱棣毫不客气杀了三个建文帝的肱骨大臣,后半部份就是明朝史官为朱棣脸上贴金了,窃国大盗总是要粉饰龌蹉的行径。

这个说法应该是相当的靠谱,《明太宗实录》是记录皇帝的实时记录,在时间上几乎是当天发生当天记录,其次作为皇宫内的史官记录皇帝的日常行为,必须保持其真实性,所以,方孝孺的被杀的真相基本就是如此。

那么,方孝孺该不该杀呢?该杀,无论是建文帝还是朱棣都会杀了他。

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三人对建文帝只有忠心,其他都是一无是处,特别是对建文朝的削藩策略起了极坏的作用,建文帝被颠覆,他们三人要负主要责任。作为肱骨之臣,没有认清朝廷局势和藩王的反弹,一意孤行,执意快速削藩,逼反了朱棣,只此一点,就该杀。

朱棣为什么一定要杀方孝孺呢,就是因为姚广孝评价他的那句话: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方孝孺在读书人心里是一座丰碑,在士子、文人心里地位很高,如果他不能被朱棣所用,那么他带来的负面影响将非常的大,文人士族在民间影响和对朝政的影响都是无形的。朱棣杀方孝孺既是对天下文人一种震慑,也是向天下人展示自己强硬的决心。

方孝孺只是一个卓有成就的读书人,他根本不具备一个政治家的能力,他的死既是读书人的悲剧,更是一种必然。

5

方孝孺就是愚忠害死了他,以他这样的性格,在哪个朝代都难逃一死,为了他所谓的名节,他自己死了,还要拉上873条人垫背,可悲啊。


方孝孺是浙江宁海人,自幼聪明好学,机警敏捷,长大后拜大儒宋濂为师,在宋濂的门生中,很多的知名文人都不如他,方孝孺常以宣明仁义治天下之道,达到时世太平为己任,在25岁的时候就得到了朱元璋的赏识。
朱元璋曾对太子朱标说“方孝孺是一个品行端正的人才,你应该一直用他到老。”
朱元璋虽然非常看重方孝孺,但又暂时不能用他,此时大明才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只有等到国家非常稳定的时候才能施以仁政,那时才可以重用方孝孺。
朱允炆即位后,征召方孝孺到翰林院侍讲,第二年又提升他为翰林学士,国家的一些主要事务,朱允炆都要向他询问,因此方孝孺是建文帝最亲近的一个大臣,可以说建文帝是他的知遇之君,所以,方孝孺对朱允炆是忠心不二的。
在历史上很多的忠臣,他们的下场都是很惨的,尤其方孝孺是其中最惨的一个,相传他被灭了十族。
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后要当皇帝,要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但方孝孺坚决不写,朱棣说“难道不怕我灭你九族吗?”
方孝孺说“你即便诛我十族又如何?”
朱棣一气之下就说“那我就成全你吧”,所以,朱棣就诛了他十族。其实,朱棣应该没有灭掉方孝孺的十族,这里有满清污蔑朱棣的成分,在方孝孺被杀600年之际,方孝孺的后人曾募款修缮方孝孺墓,可见,灭十族的说法不可靠。
朱棣登基的第八天,在南京的聚宝门,也就是现在的中华门外,当着方孝孺的面,将他的家人一个一个的进行诛杀,每杀一个还问方孝孺后不后悔,后悔还来得及,但方孝孺不但不后悔,还不断的谩骂朱棣,就因为方孝孺为了保住自己的名节,却因他而死了873条人命。
其实,朱棣在攻克南京之前,他有一个黑衣宰相姚广孝,曾一再叮嘱朱棣,夺取政权后千万不要杀了方孝孺,如若杀了方孝孺,那么天下读书的种子就绝了,当时朱棣也答应姚广孝不杀方孝孺,但方孝孺把这个名节看得太重了,不写诏书就不写吧,他偏偏写了四个字“燕贼篡位”,他这样的舍身取义就是愚忠,所以也因为这四个字,白白的丢了873条人命。
就算为了自己的名节而死,也不能不顾这873条人命啊,最后方孝孺自己也被朱棣割下舌头,一刀一刀剐死在聚宝门外。
其实何必呢,这都是朱家人自己的事,谁当皇帝只有他能有所作为,造福人民,他就是个好皇帝,方孝孺作为外臣, 他就是陷得太深,800多条人命都没换回所谓忠臣的一句后悔,这真验证了朱棣的残暴和方孝孺的愚钝啊。







6

方孝孺字希直,是大儒宋濂的弟子,是明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因拒绝为“靖难之役”起草即位诏书被明成祖朱棣残忍杀害并被“灭十族”。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被灭十族的人。

朱棣杀方孝孺是因为方孝孺的“正义”会让朱棣“靖难”变成“谋逆”,方孝孺越是正义凛然,就会越提醒朱棣帝位不正,这正是统治者朱棣最忌讳的。同时朱棣杀方孝孺也是也表现了不同时期下思想阶级之间的矛盾。杀方孝孺是对还是错 只能说对于不同立场的人观点不同。方孝孺作为天下读书人的代表他不该杀 但对朱棣来说他不得不杀。

一、方孝孺不死,会阻碍燕王称帝

方孝孺是绝对的反燕一党。他是只要有一口气在就跟你死磕到底的 绝对不会妥协的那种人。而方孝孺之所如此反对燕王称帝主要有三种原因。

(一)从小受儒学、礼仪的熏陶

方孝孺从小就非常聪明好学,他的父亲方克勤祖上三代都从儒,他的父亲曾担任济宁的知府,深受百姓爱戴,以“以德为本”著称,受家庭的影响方孝孺自幼便喜欢读一些儒学经典。儒家最讲究仁义道德,在他看来燕王是打着“靖难”的口号公然谋逆。而仁义思想根深蒂固的他是绝对不会认同的。

(二)建文帝对方孝孺有知遇之恩

朱允炆继位后遵照朱元璋的遗命受任翰林学士。

《明史·方孝孺传》: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帝好读书,每有疑,即召使讲解。

朱允炆非常器重方孝孺,经常听取他的意见。在很多国家大事上都征询方孝孺的意见。在朝堂上如果一些大臣提出来一些意见,下朝之后也会跟方孝孺商量对策,即便是在平时读书时遇到疑问也会咨询方孝孺。方孝孺算是建文帝的老师了。方孝孺因此在当时地位很高,大家都很尊重大。方孝孺也因为建文帝自己的很多理念得到的实施。

比如:“立法”精神。朱元璋时期由于朱元璋杀戮太重,法治太严导致方孝孺的父亲也因“空印案”被牵冤死在狱中,由此激发了方孝孺的立法精神,他结合儒家思想“仁义”为主的精神,为“君臣关系”立法。方孝孺认为君主要有量度:“才能高于众人者才能夺取天下,而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坚守天下。”

《明史·恭闵帝纪》:“尝请於太祖,遍考礼经,参之历朝刑法,改定《洪武律》畸重者七十三条,天下莫不颂德焉。”

而建文帝在方孝孺的建议了放宽了刑狱、改变了管制。

(三)建文帝成就了方孝孺,而朱棣上位意味着方孝孺梦想将破灭

对于方孝孺来说很多在朱元璋时期没有实现的抱负,在建文帝这里方孝得以施展。作为一名学者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誉,而也是因为朱允炆对方孝孺的态度,让方孝孺在当时名气非常大。

然而朱棣和朱允炆不一样,朱允炆因为从小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加上他年纪尚小,非常愿意听取方孝孺的意见。而朱棣是个非常有野心和主见的人,不一定会听取他的意见。

对于一个文人而言,最重要的是气节,气节比命还重要。如果违背本心给燕王下了诏书历史对的评价也就只停留在学术这一层了。他为之一生的信仰也将灰飞烟灭。

这三个理由决定了方孝孺绝对不会向朱棣低头,不仅如此他还可能会以文人特有的工具(手诛笔伐)攻击燕王朱棣。再加上他在当时的影响力,如果再煽动其他人一起作乱的话,对燕王称帝影响地非常大的。

二、方孝孺不死,朱棣皇位“不正”

在古代是非常看重名声的,地位越高的人越是如此。就像燕王朱棣的“靖难之役”其实就是叔叔想夺取侄子的帝位,但为了名正言顺打一个正义的旗号。“靖难”就是清君侧,这个词也是朱棣好不容易从太祖遗训里找出来的理由,如果被方孝孺推翻了就彻底了成了“篡位弑君”了。

《皇明祖训·法律》: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朱棣靖难之役成功后,让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不仅不写而且还当着群臣的面 对朱棣破口大骂。

《明史·方孝孺传》: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至是欲使草诏。召至,悲恸声彻殿陛。

朱棣其实是不想杀方孝孺的,毕竟方孝孺是一代大儒,对明朝文人学士的影响非常大。朱棣身边的第一谋臣姚广孝也告诉过他千万不要杀方孝孺,他是天下文人的种子,杀了他会上了天下读书人的心。

所以在方孝孺的高声大骂下朱棣并没有立刻翻脸,而是加先加以安抚,表示像写诏示天下这种事,也就只有先生这种大儒才能完成。但这招对方孝孺这种文人是没用的。他坚持正义宁死不屈,继续哭骂。

《明史·方孝孺传》: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 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

这一行为彻底激怒了燕王朱棣,朱棣不是一个可受威胁的人,况且他经历了千辛万苦才终于走到这一步,不能因为方孝孺而前功尽弃了,于是下令将方孝孺车裂于街市,甚至一怒之下灭其十足,可以说是残忍至极了。

毕竟哪个帝王都不想在历史上留一个篡位的坏名声。这个是帝王最忌讳的,而方孝孺恰恰触犯了朱棣这个大忌,这也是方孝孺必死的原因。而被灭十族主要是方孝孺言辞太过激烈,皇威之下,焉有完卵。

三、朱棣杀方孝孺也表现了一定时期下儒学(方孝孺)和法学(朱棣)的矛盾

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一直都是并行存在的,在隋唐时期法家思想得到了发展,统治者主张依法治国,"德礼为本,刑罚为用"。

《唐律疏议》把"三纲"法律化、制度化。凡是反对"三纲"的,均被认为触犯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列为"十恶"大罪。

到了宋朝时期,在唐朝的基础下国运强盛,文学盛行,儒家思想又占据了主导地位。到明朝时期其实还是偏于儒家思想的。但对于统治者来说儒外法里,二者结合才是最好的治国理念。在天下太平时期减轻刑罚,以德服人,实施仁义,百姓才能安居乐。但在乱世需要借助法的威严来制裁那些“顽劣”、“难以教化”、“恶意作乱的人”以此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比如,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时,为了完成彻底的统一也使用了很多法治手段,曾得罪了一大批读书人(焚书坑儒)。

此时的朱棣只能通过法的手段来治方孝孺的儒生思想。方孝孺最终为自己的信仰而死也算死得其所。但被族灭十族,确实有点冤。

纵观方孝孺的一生,可敬可叹之处非常多,为了坚持正义、信仰宁死不屈的精神,被后世所赞扬。郭沫若曾评价方孝孺“骨鲠千秋”。靖难之疫,说到底是皇家内部争权夺利,于天下百姓而言,是非正义战争。方孝孺用十族人生命声讨战争的非正义性,应该歌颂,而不是讽刺。

7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方孝孺的被杀,我认为应该从我国的文化来讨论。

朱棣并不是一个好的统治者

我个人观点来说,朱棣不是一个好的统治者,因为他过于残暴,而一个残暴的人当帝王,对于百姓来说往往并不是一件好事。只不过我们的历史喜欢讲究帝王的丰功伟绩,朱棣属于武功卓著的帝王,在历史上也就基本上是褒多于贬,但很少说到他的残暴了。

其中对于方孝孺的做法就是他残暴的体现,在历史上诛杀十族的事情也就只有朱棣做过。

当然,明朝好杀戮的事情也不是从朱棣开始,而是从他的老爸朱元璋开始的。朱元璋时代著名的胡维庸和蓝玉案件,都牵连到了数万人,杀了数万人,这在历史上也是一个记录了。至于到了朱棣时期,他较朱元璋来说也毫不逊色,除了诛杀方孝孺十族之外,对其他的朱允炆时代的大臣也非常地残忍,如铁玄也是因为不服从他的统治而被满门抄斩,家里的女性被发配当了军妓。

对于这种杀戮,我认为还是要从文化角度上来分析一下。

从文化角度上来说,传统的帝王时代对内残忍而对外宽容

从文化上来说,我国一直以来是一个农业文明国家,讲究的是大一统的格局。从地理环境上来说,我国东面为太平洋,北边是蒙古大草原和西伯利亚地区,西面是大荒漠,西南是青藏高原,南边是亚热带雨林地区和云贵高原,在整个农业文明时代我们的产粮区基本就集中在中原一带,对外战争基本不能在农业时代获得收入,所以在文化上就逐渐表现为对外宽容而对内的残忍。

当然,对内残忍也是因为内部资源争夺非常激烈,在都要追求大一统的局势下,你不消灭别人,别人就要消灭你,所以在历朝历代的政治斗争中从来都是残酷的过程。

我们把话题回到朱棣的事情上,朱棣对内残忍,除了诛杀方孝孺十族之外,在他的时代还有另一件事情,就是他的朝鲜王妃,在他北征的途中病死,后来传出消息说是被身边的宫女害死的,于是他不听任何解释,直接就凌迟处死了上千名宫女。在行刑的时候,他经常会一边吃饭一边观赏所谓的凌迟,这种画面非常地血腥,而我们今天的人基本也是不能看的,很难想象他会一边吃饭一边欣赏,其内心又是何等地残忍。

也是在朱棣的时代,他出动了郑和的庞大舰队下了南洋。尽管当时的中国舰队是一支无敌舰队,尽管路过的国家都可以轻松地打下来,但是我们对外展示了无比的宽容,没有占领一个国家也没有掠夺一个国家,甚至在郑和舰队有一百多人被当地一个国家的人给杀死之后,那个国王诚心赔罪,也就放过了对方。

当然这是这个话题题外说的,和朱棣的这种残忍也不无关系。

放在方孝孺本人来看

下面说一下事件的另一个当事人,就是方孝孺本人。我个人观点在于,一个人有道德标准是好事,他忠君爱国这本身是好事,但是道德只能自律而不能他律,也就是说,道德这种标准,你可以要求自己,但不能要求别人。

显然方孝孺不经意地说诛杀十族又如何这种话就是典型的他律了。他把自己的道德标准强加在了他的十族身上,自认为是伟大的,实际上也是残忍的。因为别人没必要为了你追求的道德标准而去死。

据说整个行刑的过程中,方孝孺一直无动于衷,直到看到他弟弟被斩杀时,他才哭了。

所以我也非常反感道德绑架这种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去解决,不要连累别人,也不要用道德这种所谓的高大上的东西来绑架他人。

8

相传,方孝孺家被杀十族计874人

靖难胜利,朱棣登基在望,于是派人请方孝孺上殿起草登基诏书,那时候方孝孺代表天下读书人,如果方孝孺能起草诏书,那天下读书人也就归了心

不过方孝孺死脑筋,无论谁去劝说,他都不肯起草那份诏书,而且还会痛骂。后来朱棣亲自劝说加威胁:你不写,诛你九族。方孝孺蔑视朱棣一眼,写下四个大字:燕王篡位!并且说到,你就是诛我十族我也就这四个字

朱棣是什么人?那是开东厂的大角。看着方孝孺油盐不进,也火了,派人抓了方孝孺十族873人押进刑场,在方孝孺面前一字排开,用意很明显:你不写,那就杀!看着全族老幼跪在身边,方孝孺仍然无动于衷。那没啥好说的了,斩吧!

监斩官每杀一个,就问方孝孺一句,是否回心转意?当最后一个杀绝,方孝孺仍然无动于衷,最后监斩官一声令下,方孝孺惨遭腰斩!被腰斩的方孝孺一时半会也断不了气,便用手肘拄着身子,在地面上连写十二个“篡”……

其实,这个事情由清初学者谷应泰所撰《明史纪事本末》一书记载,真实性到底如何,我们虽无从分辨,不过按照史料记载,方孝孺自己家确实死绝了,但被砍头的只有方孝孺一人,家中妻儿是自尽,方孝孺一案波及的所谓十族,大部分属于流放,到朱棣儿子朱高炽登基后,这部分人后人也都被被赦免……

别说诛十族了,就是方孝孺兄弟那一房也仅杀了家主,儿子也没杀,压根就没有诛十族这回事!

至于方孝孺被杀是对是错,这个没有必要问,那时候大势在朱棣,不听皇命,必然必杀,皇权即真理。如果问方孝孺是否后悔牵连十族遭诛,这个方孝孺也做不了主,因为他没干过这事啊。事情具体得问《明史纪事本末》作者谷应泰,都是他编的,自然得问他……

在谷心中,方孝孺是不后悔的,谷应泰塑造方孝孺这事,不过是表达自身观点:涉及道统之争,灭十足又何妨?

9

方孝孺死的是一点都不冤,摊上这样的家长、老师,一起被杀的十族老小也只能是认倒霉了。

朱元璋的长子朱标身体不好,死在了朱元璋前面,于是老朱把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长孙朱允炆。朱元璋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暴君,嗜杀成性,但对于儿孙,他做的很到位。他传位给长孙,绝对是对得起自己的大儿子。其实他内心恐怕还是想把皇位传给另一个亲儿子的,毕竟儿子比孙子要更近一点。但他没这么干,而是传位给了孙子。

按古代的礼法,朱元璋传位给长孙还是另一个儿子,都合礼。

朱元璋驾崩,朱允炆继位,之后四叔,也就是朱元璋四儿子朱棣起兵造反,打到了南京。朱允炆失踪,朱棣坐了皇帝位。

这时候,出了朱棣灭方孝孺十族的事件。

简单的讲,方孝孺是南方的读书人,名气很大,先前朱允炆派官军抵抗朱棣,发布的诏书都是出自方孝孺之手。朱棣想要他投靠自己,为自己唱赞歌。但方孝孺死活不肯,骂朱棣篡位,要朱棣继续找朱允炆,或者立朱允炆的儿子、兄弟做皇帝。两下没讲妥,朱棣威胁说你不投靠我,就杀了你。方孝孺说你杀了我,也不投靠你。朱棣说你不投靠我,我诛你九族,方孝孺说你就是诛我十族,我也不投靠你。朱棣一看,还有这样的要求,于是把方孝孺的学生划拉划拉,算成一族,加上九族亲属,杀了800多人。方孝孺自己有说是车裂的,有说是凌迟的,反正落到了老朱家人手里,肯定是死的挺惨。

但是,在和方孝孺对骂的时候,朱棣说了这样一句话:朕家事矣......

平心而论,朱棣在这场论战中占理,方孝孺绝对属于无理取闹。朱棣杀方孝孺绝对不理亏,只不过灭十族有点过了,但也合理,在当时按礼法讲,依旧说的通。

古代中国是家天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全天下的土地、财富、人民的所有权都在天子一家手里。古代的规矩就是这么定的,现在看不合理,但在当时是天经地义。而且这个臣字大家要仔细,臣,是战俘的意思。臣,就是全天下的人,都是皇家的战利品,你们要无条件的服从。换成现在我们熟悉的词就是:奴隶。

臣,就是奴才。

奴才,就是臣。

一回事。称臣就是为奴,没有人身所有权,没有土地所有权,没有自由迁徙权,是最标准的奴隶。

老百姓也好,官员也罢,都是皇家的臣属,都要无条件的服从。土地、财富可以给你,但那是皇家赏给你的,也随时可以没收,包括你的命。

大明朝是老朱家的私有财产,老朱家对大明朝拥有绝对、全部的产权。谁当这个皇帝,谁当大明朝这个家长,确实是朱棣说的那样:俺们自己家的事,你管的着吗?董事会几位大佬在吵架,争谁是董事长,你一个雇的文案秘书跟着搅和什么?

家天下,大明朝是老朱家的天下。朱元璋的儿子、孙子之间争夺皇位,确实是人家的家事。方孝孺作为臣子,绝对没有资格、权利参与进去。都是你主子,朱允炆是你主子,朱棣也是你主子。而且咱们上面也说了,在古代,人身所有权也是掌握在皇家手里,朱棣杀方孝孺、灭他十族,没收他家800多口人的生命所有权,这在当时依旧是合理合法。不听话的奴才杀了也就杀了。在当时朱棣灭方孝孺十族压根也不是什么骇人听闻的大事。

不说是皇帝,即便是朱允炆的四皇叔,作为朱元璋的四儿子,四皇子,带着兵杀了你大臣满门,也说得过去。即便是朱元璋活着,充其量骂朱棣一顿:混蛋,这事儿怎么能明面干呢?不得先安个罪名......

方孝孺作为臣子是绝对没权利干涉皇族家事的,他这么硬参与,也绝对是不合礼法,不合规矩。

古代皇帝也经常会问大臣:你觉得谁当太子更合适啊?明智的大臣也得赶紧跪下去:陛下家事矣......谁当皇帝都是臣的主子......然后龙颜大悦。这是滑头,但也是规矩。压根就不该管。岳飞最后被杀,也是因为他跑到皇帝那谈了立太子的问题,这也绝对是严重犯规,吃红牌的那种。

如果说是蒙古人打来了,异姓叛军打来了,方孝孺誓死不从,这叫忠臣孝子。问题是来的朱棣本来也是你主子,你顽抗的是什么?

当年靖难起兵,朱棣数次失败。因为他要从北京打到南京,路线非常长,一路上全是官军阻挡。后来姚广孝给他出的主意:避开大路上的官军重兵,不一城一地的打,而是绕过这些据点,直接打南京。

这是一招险棋,破绽很明显。如果朱棣绕过这些官军,去打南京,到时候这些官军在后面包抄过来,前面南京城守住,他就被包饺子了。但是,朱棣最终还是采纳了姚广孝的建议,并且一举成功。

他带领部队绕过了大股官军,直接打到了南京。而留在身后的官军并没有蜂拥而上在后面堵他。

其实姚广孝也就是看穿了这一点:老朱家家事。这些被留在身后的官军不可能玩命追。明朝的正规军、地方大员心里都明白,人家两边是在争家长的位置,谁赢了都是咱主子,那又何必认真?皇帝得罪不起,四皇叔就得罪得起吗?作为臣子,玩命的打四皇叔,也理亏。

朱棣在战争中几次遇到危险,都是官军这边手下留情,才保住了性命。有一次他打了败仗,死了大将,非常憋气,居然自己骑着马冲进了官军大营,大家惊的目瞪口呆,眼看着朱棣在营里转了一圈,又从容的转了出去。没人去拦,更没人敢去打,因为你是人家臣子。

朱棣是朱元璋亲生四儿子,朱允炆是长孙,当初如果一念之间,朱元璋把皇位传给朱棣,也合情合理。这几位的血亲非常非常近,谁当皇帝就是人家自己家的事,打起来,也是家事。候二爷分三爷家产,外人看着生气,那也没招。对不对。这事儿外人管不了。何况还是臣子。

老朱家谁当皇帝,方孝孺压根就资格管,他只有接受现实的权利。他硬要说话,那就是越制违规,坏了上下尊卑的规矩。

如果说朱允炆在,方孝孺组织起自己的亲人,誓死保护,最后在作战中全死了,这可以。这绝对是忠臣。但问题是朱棣打进来的时候,他老方家也没誓死抵抗,皇帝失踪了,大明朝有了新主子,你再出来矫情,就属于作死了。老朱家都啥人,心里没数吗?是惯孩子家长吗?

在古代的体制下,你要是也姓朱,这时候出来跟朱棣叫板,那也可以,还是不违规。但问题是你姓方......没这个权利。

方孝孺的作为并不符合当时的价值观、礼法,不符合臣节的基本要求。那些耍滑头的大臣、将军们做的才是正确的事。


如果我是方孝孺,最后还得再喊一句:别说灭了我十族,就是你把我楼上的邻居全家也杀了,我也不降......

10

方孝孺被朱棣诛灭十族的故事,在我们国家流传很广。但是流传很广的事情,不一定就是事实。就像老贼潘仁美被说大书的骂了几百年,也改变不了潘美并非奸臣的事实一样。

铁锤文史先说自己的观点:方孝孺的确死于朱棣之手,但是诛灭十族,则是后人演绎。方孝孺选择一死,不仅仅是殉君,更是殉道。

下面铁锤文史从方孝孺的声望、方孝孺之死、灭十族之说从何而起和方孝孺为何而死这四个角度,来完整阐述自己的看法。

第一部分,方孝孺的声望。

方孝孺,字希直,号正学先生,浙江宁海人。方孝孺算是书香门第,长大之后师从一代大儒宋濂。宋濂是朱元璋当年最器重的文人之一,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里面,选了一篇他的《东阳马生序》,相比大家都很熟悉。宋濂对方孝孺这个弟子赞不绝口,直接把他比喻成为鸟中的凤凰,在《送方生还宁海并序》这篇文章里面,宋濂对方孝孺的夸奖简直到了外人看不下去的地步,说实话,铁锤文史也是第一次见到有人,这么夸自己的学生的。我截取中间一段,大家自己感受一下宋濂大师对弟子方孝孺爱不释手的风采。

生精敏绝伦,每粗发其端,即能逆推而底于极,本末兼举,细大弗遗。见于论著,文义森蔚,千变万态,不主故常,而辞意濯然常新。细占其进修之功,日有异而月不同,仅越四春秋而已英发光著如斯,使后四春秋,则其所至又不知为何如。以近代言之,欧阳少师、苏长公辈姑置未论,自余诸子与之角逐于文艺之场,不识孰为后而孰为先也。予今为此说,人必疑予之过情,后二十余年,当信其为知言,而称许生者非过也。

你看这个方孝孺,读书聪明,文章也写的好。宋濂说自己四年没见面,方孝孺在学问上就有了巨大的进步,如果再过四年,真不知道这个学生会厉害到什么程度!欧阳修、苏东坡那样的水平咱们不敢和他们比,其他那些读书人如果跟方孝孺比一比,那简直就是没得比了。老宋还说了,我今天说这样的话,有人肯定认为我老宋是在说大话,可是二十年后你们再来看方孝孺,就会知道我老宋没有言过其实。

在一向崇尚内敛的古代文人士大夫里面,像这样可劲儿的夸自己学生的,宋濂算是独一份儿了。

那么,是宋濂过于宠溺这个爱徒了吗?可能还真不是,因为随着岁月的增长,方孝孺的文名的确是名满天下。后来有人称赞他是“程朱复出”,甚至“当时文章第一人”。

既然是当世文章第一人,皇帝怎么可能不知道他呢?

于是在方孝孺25岁的时候,朱元璋亲自诏见方孝孺,看见方孝孺的气度风采之后,朱元璋回头对他的皇孙,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说:

此庄士,当老其才辅汝。

就是说,这是一个庄重可用之才,我要让他再历练的成熟一点,将来辅助你的事业。

于是,尽管方孝孺深受朱元璋赏识,可是居然就被闲置了整整十年!这十年方孝孺的道德文章自然还是与日俱增。又过了十年,35岁的方孝孺再一次被朱元璋诏见。尽管这个时候的方孝孺早已经是名满天下,朱元璋还是不予重用,给了一个汉中府学教授的闲职。两年之后,蜀王朱椿把方孝孺请到家中,当世子的老师。

你说大家都说方孝孺好,为什么朱元璋就是不重用他呢?

铁锤文史分析,这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原因。

朱元璋走的是杀人如麻的霸道,方孝孺是一代大儒,走的治国路线肯定是圣人王道。

大家尿不到一壶里面去,这台戏,没有办法唱。

可是你要说朱元璋认为方孝孺无能,那也是大错特错了。

因为朱元璋临死之前,特地留下托孤遗诏:

遗令先召孝孺。

所以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继位之后发出的第二道诏书,就是马上让方孝孺进京。

你说,朱元璋为什么临死之前留下旨意,要让孙子当皇帝之后重用方孝孺呢?

跟前面说的其实是一个道理,朱元璋自己走的是杀人如麻的霸道,把明朝开国重臣武将已经收拾的一干二净,国内外姓再也没有什么人可以威胁老朱家的江山了,这个时候,自然只需要一个守成之君,就可以千秋万代当皇帝啦。

最适合辅佐守成之君的,不就是像方孝孺这样的儒家大师吗。

方孝孺进京之后,先是九品芝麻官,翰林侍讲,第二年,升到五品,侍讲学士。开始参与皇帝的日常政务,据说建文帝非常倚重方先生,朝廷各种政策都要咨询方孝孺。

看起来,宋濂老师的预测即将成为现实,得意门生方孝孺的好日子来了!

第二部分,方孝孺之死

朱元璋的如意算盘打得滴水不漏,可是千算万算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燕王朱棣这么狠。异姓权臣被朱元璋团灭,可是自家儿子却开始同室操戈,唐朝的悲剧,再一次在明朝上演。

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建文帝据说是烧死在皇宫之内,也有传说逃亡海外,郑和七下西洋,传闻动机之一就是永乐皇帝让他一路散发寻人启事,想找到这个神秘消失的侄子。

朱棣坐在了龙椅之上,需要一个人为他撰写诏书,普天之下,没有谁比方孝孺在知识分子中间更有影响力;可是普天之下,恐怕也没有一个人,像方孝孺这样的硬气。方孝孺作为建文帝的遗臣殉难。清朝人修的《明史》,大致就是如此记载。但是这不是关于方孝孺之死最早的记载,最早记载是《奉天靖难记》,这本书是永乐初年的时候出版,主要是提篡位的朱棣说好话的,所以在这本书里面,方孝孺被丑化的不成样子。

上叹日:“小子无知 ,乃至此乎?”时有执方孝孺来献。 上指烟焰处谓方孝孺曰 :为也 ! 放(疑为 ‘汝’字误笔)死有余 辜 !”方孝孺稽首祈哀乞怜。 遂命收之...戮于市

在这本书里面,方孝孺是被抓获的,看见燕王朱棣,方孝孺还摇尾乞怜,随后被朱棣给宰了。

你觉得方孝孺会是这样的人吗?

到了成化年间李贤撰写《天顺日录》时 ,对方孝孺殉难事迹的记载开始详细起来 。 文庙过江之日,初即位 ,欲诏示天下,问姚广孝举代草者,曰:“必须方孝孺。”召之数次,不来 。 以势逼之 ,不得已,孝孺持斩衰而行见 。 文庙即命草诏 ,乃举声大哭 曰:“将何为辞?”敕左右禁其哭 ,授以笔 ,即投之地,曰 :“有死而已,诏 不可草 。”文庙大怒 ,以凌迟之刑刑之 ,遂夷其族 。

在这段记载里面,出现了朱棣和方孝孺的对话,也提到了方孝孺满门抄斩的夷族之祸。

这算是比较可信的方孝孺之死的记载。


第三部分:灭十族之说从何而起

那么方孝孺被朱棣灭了十族的传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根据目前的考证,最早说出灭十族故事的,是祝允明。也就是和唐伯虎并列江南四大才子的祝枝山老师!

祝枝山写了一部书叫做《野记》,又叫《枝山野记》,一看名字是不是就很野?里面记载:

文皇既即位 ,问广孝谁可草诏 。 广孝以方对 ,遂召之 。 数往返 ,方竟不行 ,乃 强持之入 ,方被斩衰行哭 。 既至 ,令视草 ,大号詈 ,不从 。 强 搦管 ,掷去 ,语益厉 ,曰:“不过夷我九族耳 !”上怒曰:“吾夷尔十族 !”左右问何一族 ,上 日:“朋友亦族 也。”于是尽其九族之命 ,而大搜天下为方友者杀之。

你看,这个故事,就和今天大家经常看到的版本差不多了。朱棣坐天下,让方孝孺写诏书,方孝孺不理不睬,被掐着脖子带到朱棣面前。方孝孺脖子一梗:大不了灭我九族!朱棣脖子一梗:老子灭你十族!连你的朋友都灭掉!

团灭!

可是,江南才子祝枝山,为什么要编写这个团灭的故事呢?那得从《野记》这部书说起,《野记》这本书,是以劝惩为目的的杂说笔记。除了方孝孺灭十族的故事,还记载了关于方孝孺的另外一个故事。

方孝孺的父亲准备给家里先祖迁移祖坟,头一天晚上梦见一位老人求情,希望迁坟的日子宽限几天,好让他们家族有时间搬迁。第二天迁坟的时候,方孝孺父亲在祖坟里发现一窝蛇,身为儒生的方父认为梦中所见都是怪力乱神,一把火烧光了蛇窝。当晚老人梦中再现,怒斥方孝孺父亲出手狠辣,不留活口,表示自己一定要报仇雪恨。

后来方孝孺出生,聪明绝顶,最奇怪的一点,方孝孺的舌头是分叉的,就像蛇的舌头一样。最后惹出这一出满门抄斩,一家不留活口的大祸。

人们认为这是因果循环之报应。

知道了吧,祝枝山的《野记》,是这种风格的文章,为了宣扬这些思想而创作,在历史事实上面并不讲究,当不得真滴。

但是以前在苏州娄门内有蛇王庙,每年四月十二日为蛇王生日,香火旺盛,据说蛇王就是方孝孺。“殿上供方夫妇金身,高三尺许,作明代装,皆朝服。”(郭则沄《洞灵小志》卷三)由此可见,传说之间也有关联性,身为苏州人的祝枝山,可能会受到这些民间传说的影响,这是题外话,姑且不谈。

第四部分 方孝孺为何而死

那么从方孝孺的立场来说,他慷慨赴死,难道真的就是为了报效建文帝知遇之恩吗?

没有那么简单。

铁锤文史认为,方孝孺赴死,不仅仅是殉君,更是殉道。他是为了心中的儒家之道而死。

前面说过的,方孝孺名满天下,被称为道德文章第一人,被称为是和颜回孟子朱熹这样的圣人并驾齐驱的人物。

这样的人物,必定是一个理性主义者。

方孝孺的理想是什么呢?说出来大家不要笑:

每兴伤今崇古之思 , 积之既多, 发为言语。 道政 事 , 必曰伊 尹周 公 ; 论道德 , 必曰孔盂颜闵。 寝而思者 , 此 数君子也 ; 坐而诵者 , 此数君子。 用心一入乎此 ,犹恐流于过高 , 如古狂人 , 而不适于用 。 是以深自制抑 ,若中无丝毫学者。

方孝孺,是一个以恢复孔孟之道为己任的读书人,是一个把自己比作伊尹和周公的读书人。

方孝孺还是天下读书人的士林领袖,身负众望。

只有具备这样宏大志向的人,才会慷慨赴死,不惧刀锋。那些丑化方孝孺摇尾乞怜的人实在是可怜之极。那些认为方孝孺是一个迂腐愚忠的人,也没有真正理解这个读书人的内心世界。

如果说真的有人“从道不从君”的话,方孝孺就是这样的人。

总结一下:方孝孺被灭十族,出自民间野史,没有确实证据。方孝孺之死,是从道不从君的伟大殉道,是凸显知识分子不畏权贵高贵气节的个案,值得被历史铭记。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