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866年11月1日,山东黄崖山发生了一起被晚清政府定义为聚众叛乱的事件,清政府的出兵镇压,直接导致了官兵和黄崖山民发生暴力冲突,最终致使上万民众遭到官兵的屠戮。

一个多世纪以来,关于这起事件的定义一直争执不下。是什么致使民众大规模的“叛乱”?为何如此多的普通民众会遭到屠戮?是披着宗教外衣的农民起义?

据清史记载,这次反叛事件的主谋是一位叫张积中的人。看似是他导致了近万人的死伤,但其实不然。

张积中本是扬州的一个地主官僚,他家族里好多人都在清政府当差,而且职位还不低。他的兄长张纪功,更是在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全家殉职,连独子都没能留下。

最后清政府深受感动,便把张纪功的世袭爵位传给了他侄子(因为只剩下侄子了),也就是背锅侠张纪中的儿子。

张积中因为家族的关系,自己本人也和朝廷的诸多官员关系紧密。这样看来,张积中完全没有反叛朝廷的理由啊。

张积中家里是地主官僚,起义根本就不是张积中在扬州的时候。因为家境殷实,所以不用为生活烦恼。张积中因为没别的事情做,自己对一些怪力乱神之事颇感兴趣。
▲太古学代表人

而当时在扬州又有一位“炼气辟谷,符篆役鬼”颇为出名的人,叫周星垣(周太谷)。这个周星垣其实也就是新儒家学派——太谷学的创始人。

张积中学的也正是早期的太谷学。因为太谷学基于儒家思想,但是比儒家学派多了很多想象力,诸如羽化登仙什么的,颇具吸引力。所以很多乡绅与官员也都纷纷加入。

当时太平天国攻克扬州,张积中的儿子在山东做后补知县,于是他举家迁到山东。他到山东之后,认识了一个黄崖庄的生员,这个人十分崇拜他,还把自己的房子割出一部分给张积中安置自己的家人。

后来因为山东有捻军活动,张积中迁了几次地方还是受到干扰,后来干脆在山上和村民们建了一个石寨。捻军主要活动在江苏山东一带,和太平天国一样都被清政府视为大患。

为了防止叛军与匪盗的侵扰,张积中开始扩修山寨、买武器、训练使徒、武装山寨。虽然有一定的武装,但是张积中的做法不同于水泊梁山。因为张积中比较有钱,山寨的建立与强化都是自费的。

周围的民众们都觉得张积中的山寨比较靠谱,很多人都跑到他的山寨里避难。张积中本人也很善良,毕竟太谷学也是儒家学派的变种,强调良知与实行。

他不仅接受前来逃难的村民乡绅,还接济民众,让弟子在山上提供粥食,在山下提供热水,进山避难的人他都提供饮食。此外他还在山上设医药局,施药治病。结果远近的民众来他这儿的越来越多。

张积中倒是很淡定,基本上来者不拒。虽然来的也有一些不是什么好人,但是张积中相信教育能够唤醒他们的良知。于是在山上讲学,五天讲一次。还创办了刊物,方便大家学习。

因为张积中本人的原因,以及太谷学的吸引力,寨子里也有很多乡绅(有钱人)和被贬的官僚(知识分子),包括他被革职的堂兄,最后都来到黄崖山寨去了。因为有这么一批人,黄崖山寨有一段时间以富足闻名山东。

因为富足,所以山寨的防御机制也越发复杂,除了自己原有的武装力量,张积中还得到了当地民兵的帮助。加之山寨地势的优势,曾成功地抵御了一次匪徒的袭击。

慢慢地,寨子的势力越来越大,后来想进寨子的人都要把自己身上的资产交一半给张积中才能入籍。张积中利用这些钱财广开商铺,赚得的钱财用以填补寨子的支出。

虽然张积中有时会举行一些奇奇怪怪的太谷派祭祀活动,但从整体上看,黄崖山寨已经成为了一个有着独立的教育、经济、武装系统的社会团体。也并没有做出什么危害社会的行为,但为什么还是会被镇压呢?

清政府第一次注意到这个寨子的时候,派探子查看,得到的结果是,张积中以礼性教人,住在那儿的人都种地读书,很安稳。于是也就没有管。

清政府第二次注意到这个寨子的时候却出了问题。当时捻军对山东的骚扰颇为猖獗,朝廷调查后发现黄崖山寨疑似和捻军有所勾结(主要是因为张积中什么人都收),于是派人去调查。

过去调查的官兵被寨子里的人误认为是强盗,寨子里的人开枪自保,打伤了几个官兵。这着实引起了清政府的注意,最终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山东巡抚觉得黄崖山寨里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这些人若是起义,铁定和洪秀全那些乡野匹夫不一样,威胁之大让他觉得就算这不是起义,也有镇压的必要。

加上后来的考证发现,当时的山东官场已是死水一潭,很久都没出过什么政绩了,政府腐败、官场污浊,想要升迁基本上要靠镇压起义得到功名往上爬,晚清重臣李鸿章与左宗棠二人就是靠着镇压捻军最终上位成功。

山东巡抚觉得这是个机会,虽然不一定是起义,但究竟是不是,还是他自己说了算。黄崖山寨官兵来攻,寨中山民拼死抵抗,数千人遭到屠杀,坠崖者更不在少数。

寨中千人均拼死抵抗无人投降,即便是被抓到的人,也都大义凌然,毫不惧死。最后被屠的只剩下妇女儿童400余人,也都是视死如归。而张积中本人和他的亲属,最终在讲学的地方自焚了。

最佳贡献者
2

同治五年(1866年),太谷学派弟子张积中,在山东长清肥城交界处的黄崖寨,广收弟子,人数近万人,聚集数千家。引起山东巡抚的恐惧,最终调兵围寨剿杀,数千人遇难。

《老残游记》隐晦地暗示了黄崖惨案

刘鹗本是太谷学派弟子,他写的《老残游记》,被称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老残游记》里面曾详细描述一座桃花山,其实就是影射黄崖山,都是在泰山山脉的深山老林中。内容在第八回到第十三回。

第十二回,老残谈到太谷灯:

太谷是个县名,这县里出的灯,样式又好,火力又足,光头又大,五大洲数他第一。可惜出在中国,若是出在欧美各国,这第一个造灯的人,各报上定要替他扬名,国家就要给他专利的凭据了。无奈中国无此条例,所以叫这太谷第一个造灯的人,同那寿州第一个造斗的人,虽能使器物利用,名满天下,而自己的声名埋没。

这是刘鹗在影射太谷学派。

太谷学派

太谷学派创始人为周太谷(1764年~1832年),创教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周太谷自称游庐山,见周敦颐的刻字“志伊尹之志,学颜渊之学”,悟治国修身之道,开始传授“圣功”之道。

周太谷有五大弟子:陈一泉、韩仰瑜、汪全泰(字竹海)、张积中(字石琴)、李光炘(字龙川)。

太谷学派是以儒家为主,杂糅佛、道二教形成的新儒家。

黄崖惨案的经过

当时太平天国刚刚被清朝镇压,一些太平天国的余部和捻军还在四处抵抗。

山东巡抚抓住了一个谋反的人叫冀宗华,最后供出的人有跟张积中学习过。山东布政使丁宝桢请张积中下山辩白。

张积中不下山,反而收集武器固守黄崖山寨。

阎敬铭、丁宝桢率清兵万人围住山寨,最后攻入山寨,进行了大屠杀。

阎敬铭在山寨中并未找到谋反的确凿证据,情急之下就伪造了一些太平天国的旗帜等物品,谎称是太平天国残部而领功。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本文为原创,如果觉得有点意思,敬请点一下关注并点赞。

3

特意去查阅资料,发现篇幅太长,我就先简单的介绍下,通俗易懂。

黄崖之案

话说咸丰十一年,也就是1861年,有个江苏人叫张积中,因为各种原因,最后来到了山东黄崖山,自己建筑了房屋,潜心研学,张积中师承太谷学派,所以在黄崖山创立了黄崖教,广纳弟子,另外开坛讲学。

黄崖山

未曾想这个和世外桃源般的黄崖山,来的人越来越多,张积中的弟子也越来越多,再加上当时战乱,很多朝廷官员携带妻儿老小,全部来到黄崖山,黄崖山一时间人多势众。越是如此,越多的读书人前来拜师求学,有的则是追求这与世无争、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人多了自然就被朝廷注意,当时的黄崖山引起了官府瞩目,认为人多且杂、还有官员在,朝廷认为张积中有叛乱的嫌疑,于是派兵清剿。

经过一番争斗,黄崖山被攻破,张积中和其他200余人全部在祭祀堂自焚,剩下的几千人全部被斩杀,昔日的黄崖山成了血流成河之地,然而奇怪的是,朝廷在清剿万之后就开始找张积中等人叛乱的证据,毕竟要对百姓有个交代,师出有名。

可是寻找一番之后,发现没有任何谋反的证据,自此黄崖山教案也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冤案。

黄崖之案究竟是教案还是匪案?

这件事在经过不断的研究之后,人们发现,张积中在黄崖山讲学聚众,并非是教案、也并非是匪案,更不是所谓的叛乱。

这是根据当时的社会形态决定的,咸同年间山东的灾荒非常严重,当时山东有很多民间人开始军事化,很多人也随之到了黄崖山避难。

清朝不断的找理由,说张积中是师承的太谷学派,有太谷教、大成教等,所以这起黄崖山事件是教案,但是后来负责清剿的阎敬铭承认张积中纯粹的是授徒讲学,并无叛乱的迹象。

但是清朝认为,如果不是教案,张积中等200余人为何自焚?肯定是张积中蛊惑学生,导致他们宁愿自杀也不投降清朝。

当然更不会是匪案,但是阎敬铭的奏折中多以“匪”词居多,但是很有可能是为自己找理由,毕竟当时阎敬铭身为山东巡抚,杀戮民众,罪责难逃,所以如果是杀得“匪”自然就不一样了。

当年的祭祀堂遗址

真实原因

黄崖之案毕竟是发生在灾荒频繁、民变蜂起、朝廷统治和社会伦理失范的年代,朝廷对民间的控制力下降,所以张积中才得以聚众教学,再加上张积中师承太谷学派,正迎合了一些士大夫阶层的欢迎。

清政府清剿黄崖山寨,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民间军事化脱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黄崖山寨等人的悲惨命运也是由当时的社会生态所决定的,毕竟没有哪个统治者能容忍一个地方的势力越来越大。

【感谢关注、评论、点赞】

4

黄崖山事件,是山东近代史上罕见的冤案,通过事件的分析,可以透彻的看见晚清政府的腐朽与残暴。

清朝军队打洋人不行,杀老百姓还是很犀利的。

铁锤先说自己的答案:黄崖山事件,是晚晴山东地方当局以剿灭叛乱为名,对民间自保团体的一次血腥屠杀。这起大屠杀,将以儒家太古学派传人张积中为领袖的民间团体几乎屠杀一空,造成上万平民的死亡。

下面铁锤以时间为顺序,向大家交代一下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黄崖山寨遗址)

第一部分,张积中讲学黄崖山。

张积中出生在江苏扬州的一个地主家,家里面有很多人在朝廷做官,比如他的堂弟叫张继馨,就做到了陕西的巡抚,张积中的哥哥叫张纪功,先后在中国四个地方当过知州。在1854年的时候,太平天国军队攻克了临清城,这个时候张纪功作为当地的最高行政长官,和家人一同殉职报国,甚至连他的独生儿子都一起殉难。清朝政府为了表彰张纪功的忠贞行为,就把他们的世袭爵位传给了他的侄子,也就是张积中的儿子张绍陵,在黄崖山事件爆发之前,张绍陵已经是济南的候补知县。

张积中出生于书香世家,拜太谷学派的创始人周太古为师,学习宋明理学兼学佛道理论。太古学派的思想和王阳明的思想很相近,强调“良知”和“实行”,主张“教养天下”。周太谷去世之后,张纪中潜心学术体系。,但是他的书香生活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1856年太平天国攻克扬州,张积中全家不得不举家搬迁到山东。因为他的儿子和表哥都在山东做官。

到了山东之后,山东肥城县黄崖山附近有一个读书人叫刘耀东,他久闻张先生的大名,听说张积中要搬到这里来,就主动要求拜张积中为老师,同时把家里面的房产分出来一些,让张家人在这里住宿。

1859年捻军从南方打到山东省。肥城县出现了起义军的身影,为了安全起见,张积中一家又搬到了100多里之外的博山县,可是好景不长,到了1861年,捻军又打到了博山一带。无奈之下张家人又搬回到了黄崖山附近原来的住处。在此之前,黄崖山当地的老百姓为了逃难,已经在山上建了一些石寨。黄崖山这个地方四面群山环绕,山顶却有一大片的平底,只有羊肠小道可以上山,易守难攻。张积中认为在兵荒马乱的时候,到山上去避难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于是他就扩修了山寨,并且从市面上购

买了一些简单的武器,让他的学生们在学习之余习练一些简单的军事战斗和防御的技术,当地老百姓看到这个情况,认为黄崖山可以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安全感,于是就来投奔张家,这一次来的有上百家人。到了这一年的8月份,捻军又打到了长青地界,然后附近的老百姓,包括一些富裕的地主乡绅也来到黄崖山避难。

因为人来的比较多,张纪中就让他的弟子在山上熬粥,在山下准备一些开水,只要是进山避难的人都可以有饭吃,有水喝。此外张积中本人还精通医术,所以他还在山上设立了医药局,施药治病。有吃有喝有医生,黄崖山在乱世简直就成为了附近人民心目中的天堂,所以来聚集的民众越来越多,最后原本荒凉的黄崖山最后俨然成为了一个繁华的山间小镇。

当时来到黄崖山的不仅有普通百姓,还有一些达官贵人。这是因为他的表哥吴载勋在荔城县做知县,1861年4月又做了济南的知府,他本人很喜欢太古学说。在济南的官场大力吹嘘张积中的道德文章,于是在他的引荐下,省城里面一大批官僚财主也来到了黄崖山,拜张积中做老师。

1862年到1863年间,由于捻军对山东的骚扰已经深入到腹地,张纪中就在黄崖山打造了两座山寨,准备了一大批的火枪弓箭之类的武器,这些措施有效的加固了山寨的安保能力,当年有一次捻军果然就打到了山上,被张积中带领弟子和老百姓成功的击退。这一件事情让黄崖山在难民中的声望更加的提高,很快附近的老百姓包括山东的官员家庭都纷纷投奔黄崖山避难。最后人口多到上万。

张积中在黄崖山上是当之无愧的精神领袖。由于黄崖山要养活大批的人口,张积中对黄崖山山寨进行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在经济政策上,张积中要求,所有进山落户的人,无论贵贱,必须上交一半的家庭财产。张积中利用这些财产,在附近的县城开设了大量的商铺,包括药店。这些商铺的利润,成为供养黄崖山百姓的主要财源。

在教育政策上,张积中把学生分成两种,一种属于入室弟子,一种属于一般学生。一般学生张积中不亲自教学,而是让他的学生代为传授,教材以他著作的刊物《指南针》为主。对于自己的核心弟子则进行五天一次的讲学。除此之外,还有外面进来求学的仰慕者,张积中也会视情况接见。

事实上后来在黄崖山上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等级制度。张积中很少露面,包括他后来招收的两名女弟子,一个是自己的侄女,一个是自己师傅周太古的孙女,在黄崖山上都拥有极高的地位,想要见到这拉两位女首脑,人们需要在她们的房子前面三拜九叩!

(黄崖山寨遗址)

第二部分,张积中被外人诟病的两个选择。

张积中领导下的黄崖山自卫团体并非是完美无缺的。他有一些做法或者说选择,就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甚至是最后致命的麻烦。

一个是深夜祭祀。张积中回复上古祭祀的方法,穿上古制服装,选择在半夜祭祀。因为先秦时期有在子夜祭祀的传统,取迎接黎明的寓意。祭祀的时候,非入室弟子无权参加,由于是在山顶祭祀,半夜三更的时候黄崖山顶灯火通明,烟火缭绕,在外人看来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当地人称呼张积中为七先生,这个时候就说,七先生又在祭祀了。神秘的祭祀增加了官府对张积中的怀疑,

另外一个是招募江湖人士作为守卫力量。张积中遵循老师的教诲,只要愿意投奔的让,不分贵贱都接纳,一大批鸡鸣狗盗之徒和有些贩卖私盐之徒就进入了黄崖山。他们性格狡猾凶狠,后来张积中实际上在黄崖山是被架空的,很多事情其实是由这些让实际操作的。这个情况在后来张积中的自我辩解书信里面都有解释。

(黄崖山寨遗址)

第三部分,诱发大屠杀的2根导火索。

第一根导火索,王小花供词。

1865年的秋天,山东潍县有个名叫王小花的人,准备全家搬到黄崖山,这件事情引起了地方官员的怀疑,他们把王小花一家捉拿归案,讯问的时候王小花说有人请他们去黄崖山,到张积中那里,听说那里已经汇聚了很多的人马。山东巡抚闫敬明听说这

件事之后马上派员查实,打探的人看见张积中相貌堂堂,言谈举止非常有礼节,做的事情也很正派,于是就回去向上面回报,意思是一个良民,复查之后也大家也认为张积中他们一家属于书香世家,不像那种聚众做土匪的人家。

第二根导火索是了1866年另外一起事件.在1866年的10月份,山东破获

了一起聚众谋乱案,首领冀中华称他有5个同党都和张积中有结盟的关系,这个案子出来之后,山东巡抚闫敬明就派山东肥城县的知县和长清县的知县,会同省城的巡捕官,走进黄崖山,让张积中到济南来说明情况。可是到了黄崖山之后,由于和山上的村民发生误会冲突,导致进山谈判的人里面,几位随从被打死。

这件事情直接引爆了导火索,山东巡抚大兵压境。老百姓知道了之后,大家是群情激奋,黄崖山附近的所有的老百姓都退居山寨,等于收缩了阵营。为了保障物资供应,源源不断的有人往山上运粮运燃料,运军火,运武器,后来又有史书记载,晚上有几百名山民掠夺了附近的村庄而且抢夺了老百姓的骡马,在混战之中又有几名无辜的百姓被杀死,这个时候在山东巡抚看来,黄崖山已经成为了匪徒聚集的地方,再加上这个地方靠近省城属于心腹之患,同时他认为张积中这个人本身很有才能,一定是诡计多端,又因为捻军在附近,他担心黄崖山和捻军结盟,最后在1866年11月7号,山东巡抚派兵围剿黄崖山,上千人遭到了官兵的屠杀,还有很多人摔到悬崖下面,落到山沟

里面而死。山寨中的上千人拼死相搏,没有一个人投降,即便有少数被捕获的

人,都表示愿意和老师一起死。最后只剩下妇女儿童400多人,也都是视死如归。张积中全家人集合在祭祀的祠堂里面集体自焚!

讽刺的是,攻入黄崖山之后官方没有找到任何反叛的证据,最后为了捏造证据,军官命令军营里面7个裁缝,用山上的唱戏的服装缝制了一件龙袍做证据,后来又把这7位裁缝杀人灭口!


总结一下:黄崖之案是晚清山东地区的一件重大冤案,起因是地方政府对于民间自卫性团体的猜忌和恐惧,事后又出现了遮掩和谎言。暴露了腐朽晚清官僚的残酷本质。

5

说到同治年间发生的“黄崖惨案”,也称为“崖山惨案”,就不得不提一个民间组织,也是存在至今,在台湾还有的,叫“太谷学派”。清朝道光年间,由名叫周太谷的人发起的,将儒家思想宗教化的组织,也是个被历史尘封,比较神秘的民间文化学派,当年主要活动于江南地区,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们以养民为本,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憧憬君师合一的政治制度。

图为江苏仪征的周太谷墓。

周太谷是安徽池州人,曾做过翰林院孔目,从九品,是最低级的文官,仕途不顺辞官后,在庐山倾心于儒家理学周敦颐的学说,道光年间在扬州悟道创派,弟子有数千人,骨干为中下层知识分子,道光十二年周太谷去世,死前希望还道于北,但衣钵弟子张积中、李光炘发生分歧,李光炘认为大本营在扬州,江南有良好的基础,两人分道扬镳,李光炘在苏杭等地讲学,而张积中北上山东黄崖山,太谷学派分为南北二宗。

图中老者为太谷学派南宗掌门人李光炘。

李光炘讲学是流动性的,吸收的成员比较松散,发展不如山东的张积中,而张积中在山东以黄崖山为根据地,创立黄崖山学社,为了发展带有些许宗教色彩,传闻聚众上万人,称为“黄崖教”。《山东军兴纪略》里,将太谷学派的众人称为“黄崖教匪”,说教匪能符图罡咒,役鬼隐形,专教人取精元牝,容成秘戏,俨然民间邪教,虽然此描述不实与夸大,但从教匪角度,可以看出太谷学派众人是当地官府所忌讳的组织。

黄崖惨案的制造者,时任山东巡抚阎敬铭,最后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

1864年,湖北布政使阎敬铭调任山东巡抚,当时刚刚平定太平军,捻军又出来霍霍,阎敬铭一上任就在山东剿捻,1865年僧格林沁战死于曹州,阎敬铭有深深的负罪感,这个人其实名声挺好的,以清廉耿介著称,但太正直,眼睛里揉不得沙子,听说境内黄崖山有个黄崖教,门徒上万人,附近的土匪都来投靠,那还了得,1866年黄崖山学社在一次聚会时,阎敬铭带重兵来围,黄崖寨秘不交出张积中,于是下令强攻,《清史稿·阎敬铭传》记载,叛匪死1600人,据《张氏遗书》记载,被屠2000人,张积中带着众人自焚而死,太谷学派北宗道统绝迹。

写《老残游记》的刘鹗,就是太谷学派弟子,师从李光炘。

其实太谷学派是个是以理学为主的运动,是儒家思想世俗化所滋生的产物,属于儒家气功的一个流派,但到底是圣学还是宗教分歧很大,因为太谷学派弟子都自称“圣功”弟子,是有点宗教的色彩,但绝不是叛匪,黄崖山死在屠刀下的都是普通百姓,这是一桩血案,对于岌岌可危的满清统治者来说,任何可能的苗头都要扼杀在摇篮中,当时幸好有门人求助于剿捻督师曾国藩,北宗幸存的弟子得以逃往南宗,曾国藩为两江总督时,也没为难南宗,太谷学派在南宗带领下,继续发展,现存的太谷流派著述基本是南宗流传下来的。

6

同治年间山东的“黄崖之案”其实并不复杂,此案导致数千人被杀,责任最大的,只有两个人——山寨首领张积中和山东巡抚阎敬铭。

先大致捋一遍事情经过。

咸丰十一年(1861年),江苏人张积中为了躲避战乱,来到山东黄崖山,自己造了几座房屋,在山上研学。张积中师承太谷学派,所以在黄崖山创立了黄崖教,广纳弟子,另外开坛讲学。

随着时间推移,张积中弟子越来越多,许多人也慕名移居黄崖山。由于时局混乱,张积中开始在山上修建山寨以自保,并曾成功抵御过捻军的功绩。

附近的百姓和官吏大约有八千多户为了避寇,搬迁至黄崖山和周边村落。

树大招风,黄崖山引起了官府的注意,加上有人举报,黄崖山聚集匪类,图谋造反,山东巡抚阎敬铭派人上山查询,来人遭遇山寨敌意,几名随从被杀。官府发兵攻打,终于打破山寨,张积中聚集家属自焚,山寨内2500多人被杀,附近居民2000多人被杀,死者共计5000余人。

这就是黄崖之案的大致始末。

再来看看此案的争议处。

张积中上山的目的

张积中本是读书人,参研理学和禅道,为了躲避战乱来到山东。他来到山东后,起初并不想上山,谁知捻军不久也进入山东,他无法平静生活,不得已,移居黄崖山上。

他上山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造反。

山寨的设立

张积中在上山之前,山上已有当地村民为避难而建的石寨,只是规模较小。张积中上山后,扩建山寨,购买兵器,训练徒弟,目的是为了自保,在乱世中,这也无可厚非。这时候,山寨规模也不大,山上不过百来户人家。

山寨的扩张

山寨的扩张,是捻军行动的后果。由于捻军频繁骚扰,附近乡绅民众来到黄崖山避难的络绎不绝,张积中也来者不拒,命弟子“山上设粥,山下设汤,凡入山避难者,皆得饮食。”此外,他还在山上设医药局,施药治病,远近民众“受其惠,归附益众。”

山寨在击退一次捻军的进攻后,更加闻名,规模也更加扩大,山上山下,达到了八千多户数万人的规模,这时候,山寨开始成了气候。

人多了需要秩序,张治中招募人员负责守卫。不过在人员选择上,他并没有什么要求,许多游手好闲的闲杂人员进入了队伍。对于来投奔的民众,他也不做选择,来者不拒,按照他的说法,是众生平等,不分贵贱。

到这一步,隐患已经埋下,队伍良莠不齐,难免有鸡鸣狗盗之辈,居心叵测之徒,其中甚至还有部分私盐贩子和匪徒。在当时敏感的时局下,如果被官府查实,仅这一条就可以将张积中抓捕。

阴霾初起

黄崖山的阴霾,在1865年秋天就已出现,当时潍县有一户人家想要迁往黄崖,被潍县知县怀疑通匪抓获,事主供出张积中之事,知县报到山东巡抚阎敬铭处,阎敬铭派人查访,并进行了复查,得出的结论都是张积中不似匪类,于是不了了之。

对朝廷来说,张积中家世清白,一门忠烈。他的堂弟张积馨当时官至陕西巡抚,哥哥张积功父子在临清知州任上与太平军战斗中殉国,张积中本人的儿子张绍陵还是长清的候补县令。怎么看,张积中都没有造反的理由。

不过,对于黄崖山来说,此时它已引起了官府的注意,行事需要更为谨慎,但张积中等人对此并无察觉。

乌云笼罩

到了1866年,山东益都县破获一起谋反案,首领供称同党与张积中结盟联络,共同举事。

这份供词,真假莫辨,很有可能是假的。但对于当时由于剿捻不力身处官场低谷的山东巡抚阎敬铭来说,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能再放过一个。

于是他派人肥城知县邓馨、长清知县陈恩寿带着省城巡捕官唐文箴上山召张积中到济南自证清白。

到这一步,官府有了实际动作,不过阎敬铭此时并没有杀心。换个角度想想,自己辖地出现了一个聚众万人的山头,且几次被人举报通匪,作为地方官,约谈一下首脑无可厚非,并且派去的不是军队。

张积中如果够聪明,这时候就该跟着来人去济南陈述情况,如果自身清白,那也没什么好怕的。或者,推脱自己不在山寨,想办法打发走来人,或者,另派其他人跟来人回省城,有许多办法可以应付。

山寨方面恰恰选择了最糟糕的方式。他们手持武器,聚集追赶唐文箴等人,并杀死了邓馨和陈恩寿的随从,闹出了人命。

官老爷的随从也是公务人员,官吏被杀,无疑坐实了谋反的罪名,这下子,黄崖山的厄运已飘到了头顶。

唯一机会

事件发生后,阎敬铭将张积中的儿子,候补知县张绍陵派上山去,劝父亲出山自白,张积中表示,宁愿以身殉学,也不愿出山。家人围着他跪求,张积中还是不肯,张绍陵见父亲坚决,于是也留在寨中,不再下山。

这时候,黄崖寨已经几乎成了真正的土匪窝,寨民四处收集武器,准备打仗,还有宵小乘机四处抢劫偷盗,有人因此殒命,群情激奋之下,在阎敬铭眼里,这座山寨已经开始谋反。

唯一的机会,就这样失去了。

山寨末日

1866年11月7日,阎敬铭发兵围剿山寨,大炮轰击之下,训练无方的民军不是官军对手,很快大门即告失守。

这时候,阎敬铭下令暂停攻击,又三次劝降张积中,两次通过书信,一次派人亲自面见张绍陵,都无果。

这次劝降,阎敬铭许诺的“出降不死”之言未必可信,但对于张积中来说,自己一死可以换回山寨上万民众的活命,显然还是合算的。不过,张积中再次拒绝。

阎敬铭终于失去耐心,下令总攻,山寨无法抵挡,终于被屠。

从以上可以看出,黄崖之案,山寨和官府都有过激的地方,但总体来说,我认为主要是张积中之过。

张积中本来没有反意,聚众山寨,为了讲学与谋生,或许在他看来,自己所作所为再正当不过,既然一身清白,又何须作茧自缚。

但在官府看来则不一样,太平天国,白莲教等都是以信徒起事,张积中行事神秘,又不肯出山见人,先就给自己蒙上一层阴影。再加上屡屡受到举报,当时正当太平天国和捻军动乱之际,地方官府如果不加查证,搞不好就要丢了自己的乌纱帽。不论是在清朝还是其他朝代,这个道理都是一样的,谋反是超级重罪,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山东巡抚阎敬铭在历史上官声不错,不是个昏官,他先礼后兵,奈何张积中软硬不吃,最后发兵攻打,也是最后一步,事情已经闹大,别无他法。

以张积中的态度,惹来官兵攻打山寨,是必然之举,只是最后杀戮太重,杀死数千人,这是军队军纪败坏,缺乏约束的表现,是清军攻破太平军后的常见之举,说明他们心中,山寨已等同于叛军,这一点,阎敬铭难辞其咎,也是黄崖案引起后世争议的主要原因。

7

山东肥城有黄崖山,早年间此地无人居住,咸丰年间,有浙江人张积中携一众百姓到此。张积中为周太谷弟子,属“太谷派”传人,因其家族被太平军系数杀死,张积中避乱来到黄崖山,很快此地聚集民户八千余家,他们大兴土木,修筑城墙,开设各类设施,一时间热闹非凡,人口剧增,成为富饶之所。

张积中为此地大佬,举凡投奔到此者,不得私自藏匿财物,需如数上报,并且交纳一半财物方可入籍,山中一切事物,全部有张积中调配安排。张积中成为当地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就连县令也避让三分。

(图:清朝人物老照片)

哪曾想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同治乙丑年(1855年),潍县(今山东潍坊)民户王小花携全家欲迁居黄崖,前往官衙索要“路引”之时,知县靳昱觉得王小花举动有些可疑。从其口中得知张积中之事,靳昱认为张积中并非安分守己的良民,于是将这一情况上报给山东巡抚阎敬铭。

此时阎敬铭刚上任不久,生怕在自己任职期间,山东地界出什么问题,遂命肥城县令邓馨前往黄崖山探查情况。邓馨亲自前往山中,他早与张积中相识,加之张积中的亲哥张积功曾担任过青州知州,两人曾为同僚,因此回报阎敬铭,说张积中是个安善良民,不过是皤然一老翁。阎敬铭见回报后,认为邓馨所言属实,因此不再追查,此事平息。而王小花也得以举家迁徙。

(图:清朝人物老照片)

翌年九月,突然传来奏报,益都有冀宗华、冀宗栋纠集流民作乱,官府将其打散之后,抓获冀宗华,经过审讯,冀宗华说自己是黄崖山“张七先生”弟子,张七先生就是张积中。他外表是个不问世事的老翁,实质是贼逆首领,如今召集人们歃血为盟,准备攻打济南府,而后占据青州。

此事非同小可,地方官府命快马将消息传递到济南府,恰逢此时丁宝桢出任山东布政,他对流民作乱十分厌恶,听闻此事后,立即传手下干将唐文箴联络长清县令陈恩寿赶赴黄崖山,带张积中到济南,令他辩白此事。丁宝桢本不想为难张积中,他听闻张积中是个安善老翁,本想将其带到济南,只要讲清原委即可,实在没有捕杀之意。

(图:清朝人物老照片)

待得唐大人与陈大人到达之后,张积中大弟子吴某告知师父不在家,到五峰山游玩,至此未归。两位大人环视左右,感觉气氛不对,赶紧抽身想走,哪曾想刚刚跨上马鞍,后面就有人拎兵刃出现。两位大人鞭策绝尘而驰,后面搭弓射箭,紧紧追赶,竟然将唐大人随从射杀。

两人刚到谷外,却见肥城县令邓馨携一群乡绅至此,邓馨一见,知道大事不妙,赶紧往回跑,他最终逃出生天,但随从二人系数被杀,乡绅也被贼逆所伤。

(图:清朝人物老照片)

此事惊动山东巡抚阎敬铭,他命人找来身居青州的张积中之子张绍陵(时为候补知县),命他与丁宝桢前往山中,将张积中带到济南。张绍陵提前到家,哭劝老爹跟自己去济南走一趟,辨明事情缘由,交出杀人凶犯吴某等人,此事便可罢休。没想到张积中却来了脾气,死活不去,他说“指我造反有何证据?我若前去济南,无异于自己坐实此罪。倘或汝辈惧怕,可自去言明”。张家成员跪在院中哀求他跟张绍陵去趟济南,若不去,恐怕家族遭难。但张积中死活就是不肯动身,家人拿他没辙。

到了这个份上,张积中真的有些不识时务,阎敬铭忍无可忍,遂调遣大军压境,将山谷重重包围之后,切断其水源。前济南知府吴载勋恰好也是张积中弟子,他哭劝老师见一见阎敬铭大人,但老家伙死活不肯。不几日,清兵攻打黄崖山,经过一番争斗,将山寨打破,张积中和其他200余人在祭祀堂自焚,其余千余人被系数斩杀。昔日一片好风景,顷刻之间变成血谷。

(图:清朝人物老照片)

丁宝桢不忍山民被杀,在西门外救出千余人,长清县令陈恩寿又救下四百多妇孺,其余民众皆陷殁山中。《肥城县志》称:“乱平,尸骸枕藉,巡抚檄地方官掩埋,乃于祭祀堂前之二池,分男左女右攒埋”。

可恨张积中那些弟子,惹下祸端之后,不少人携资潜逃,阎敬铭命人追拿,拿获之后一个不留。可怜张积中,变为一具焦尸,官兵将他从灰烬中找出,枭其首级悬挂山门外示众。

此事过后,民间议论纷纷,有人说张积中就是捻军贼逆,有人说他是无辜的,而事后也无实质证据证明张积中真的有谋反嫌疑,也没有在他家搜出武器。只找到黄色帷幕,铅块、硫磺等物,这些作为罪证上报朝廷,说张积中私自制造火药。

至于此案究竟真相如何?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实质性的说法,总之多数人将责任推给清政府,认为他们是诬陷好人,根本不存在张积中造反之事。但笔者个人认为,事出必然有因,张积中私自建立私人武装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没有造反的话,何必不说清楚,又何必杀死朝廷中人。或许罪魁祸首不是他,而是他那帮弟子,但就算这样,如果张积中知道弟子作乱,本该约束,反倒最终一把火烧了自己,连累数千无辜山民跟着陪葬,想不通,真想不通。

8

这是对一般人比较陌生的话题,主要是这个案子过去的时间比较长,涉及的地域小,当时也没有现在这样发达的传播途径,为了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这个案子,下面来仔细分析一下这个案子的来龙去脉。

话说有一个叫张积中的人,这个人师承太古学派,几经辗转落脚在山东的黄崖山上,当时的山区比较清静,适合修行,他就建了房屋,潜心学问,开坛讲学,也收了许多弟子。相对于战乱的外部世界,这里简直就是世外桃源。

慢慢的也吸引了许多官宦人家来避难,读书人过来拜师就学,一时间此地川流不息,熙熙攘攘。这必然引起了官府的注意,祸根就此埋下了。

当时朝廷刚刚处理了南方大规模的叛乱,此时特别忌惮大规模的人员集聚,也很容易把这些聚众行为当作教乱或者匪乱。朝廷官员认为这些人有叛乱嫌疑,于是派兵征讨“叛匪”,张和他的弟子们根本就打不过官军,他与200余人选择了自焚,其余几千人被杀,曾经清修的黄崖山血流成河。

这个问题最大的疑点是,经过一番搜查,并没有发现这些人有任何叛乱的证据,而一些官员强行把此案定性为教案或者匪案,他们指出张等人师承太古学派也就是太古教,他又教唆学生200多人宁可自焚也不向官军投降,完全反映出黄崖山上这些人是邪教分子。

由于是战乱年月,没有管这么多,而且这个案子是巡抚主抓的,就没有人过问,成为一个疑案。那么张积山和死去的这些人是真有罪还是冤枉的呢?

因为没有更多的史料,加之特殊年代的事情,可以搜集的证据也不多。笔者经过细致考虑,基本可以认定,黄崖案是冤案,理由有三:

一是太谷学派,是一个以儒学为主的学派,一般情况下,儒家都不反对政府。深受太古学派影响的张积山不太可能会做造反这样大逆不道的事,而且广收弟子也不意味着要谋反。

二是根据当时的国家形势,当时正值蝗灾,饥民非常多,尤其是人口大省山东省,灾民更多,基本生存不能保证的人,自然会做出抢粮食这样过激的行为,占山为王的情况也很有可能发生,因此这么大规模的聚众行为很容易引起官方的注意,官方肯定本着宁可错杀,也不能不杀留下后患的想法。

三是张积山等人的自杀行为,完全源自于读书人的清高。作为读书人有时候不甘心自己被冤枉了,但绝对不屑于辩解,甚至根本就不给辩解的机会,索性以死明志,来表达对被冤枉的不满。

一百多年前的案件,几千人的惨死,勾起了我们对于旧时代执法的反思,当然事实真相是什么很难搞清楚了。

9

张积中本为江苏仪征人,因躲避太平军和捻匪跑到了山东济南附近的黄崖山居住。张积中本为晚清太谷学派的传人,宣扬儒释道三教合一,精通阴阳八卦之术,吸引了不下万人跟随他学习。同治六年(1861年),相继有人告发张积中将要带领黄崖民众起兵叛乱,时任山东巡抚阎敬铭率兵破寨,张积中及门徒200余人自焚,寨民被杀者超过200人。

黄崖事发后,阎敬铭入山搜寻,并未发现张积中起兵造反的明确证据,引发时人及后人的纷纷议论。这到底是一起冤案,还是张积中主导的黄崖山的确是一伙“土匪”或“邪教”?从当时人所写的一份总结报告《黄崖教匪》,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官府来说,张积中领导的黄崖社群的确是一个危险的社群:

1.宣扬“异端邪说”,“以《参同契》附入圣贤绪论,以文其术”;

2.官员缙绅亲近,“吴某方宰历城而推崇积中不容口,于是官僚缘某师事积中寑多”;

3.大批民众依附,“来归者数十百家”;4.巨额财产,“资计日温,自肥城之孝里铺、济南会城内外、东阿之滑口、利津之铁门关、海丰之埕子口、安丘潍县诸处,皆列市肆”;

5.拥有武装力量,“弓弩甲仗,设武备房,兵火适不及汲引”;

6.神秘仪式,“积中为祭祀堂以礼神,岁有常期,恒以深夜参拜升降,礼节繁缛,素馨、蓉裳盛装挟剑而侍,旃檀燎烛,熏赫霄汉,数十里外望其光”。 所以说如果没有后来的叛乱嫌疑、拒不出山、袭杀官吏、竖旗示威等情事,官府也会干预黄崖发展。

10

清朝同治年间,太谷学派弟子张积中在山东黄崖山一带收徒讲学,可是却遭到了清政府的残酷屠杀,这是怎么回事呢?

(张积中剧照)

张积中本是江苏仪中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家中为官者不少,算得上是地方上极有身份的人家。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张积中理当“学而优则仕”。不曾想他虽极聪慧,读书亦极用功,但却在科举考试这条道上走得相当艰难,数次名落孙山后才考取了贡士。再考又不中,渐渐就绝了科考取仕的念想。

1831年,张积中听说泰州有个叫周谷的人创建了太谷学派,这个人不光能“贯穴六经,傍通老释”,还能“练气辟谷,符箓役鬼”,因此名气很大。不少人不远千里,拜在他门下,学那些鬼神之道。

张积中听说后,怀着猎奇的心态,找到了周谷。一番交谈后,张积中对周谷仰慕至极,于是虔心下拜,做了周谷的弟子。

由于张积中聪慧,周谷对他极为看重。虽说他们师徒仅呆了数月,周谷便去世了。但在周谷生前口耳相授,已经把毕生学说和养生之道都倾囊相授了。

周谷去世后,张积中继续回家避世,研究周谷的学说。

太平军起义后,由广西出发,一路势如破竹,攻破扬州。眼看昔日平静的家乡也要卷入战乱中,张积中只得携家人,投奔在山东济南做候补知县的儿子张绍陵。

在张积中经过黄崖山时,他看到黄崖山地处偏僻,山势险峻,觉得这里正是一处修身授学的好地方,于是他便“筑室山上”,收徒授学。

由于当时捻军在山东一带十分活跃,百姓饱受战乱所害,纷纷拖儿带女到黄崖山“避兵”。地方官僚乡绅也为避战祸,把家眷都送到黄崖山上。

(捻军作乱)

张积中根据不同人的基础和需要,“益以其术教人”。这种因材施教的模式,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就连济南知府吴载勋也很认可太谷学派的教义和学说,经常在济南的官绅中宣扬。于是,上黄崖山拜师者多不胜数。

张积中见此,便组织大家扩修山寨,并添置武器,还组织年轻人习武,以保护山寨的太平。

除此外,张积中还在山下设大锅熬汤,凡是来黄崖山的人尽可饮食。同时,他又在山上设立药房,不仅免费为山寨内的人治病疗伤,还施舍方圆几十里的乡人。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每天都有不少人前来入教。

随着信众数量越来越庞大,张积中经过大家的口耳相传,竟越传越邪乎,最后被尊为“张七圣人”。都说他不光上能与神仙同游,下能抓鬼捉妖,还能撒豆成兵、呼风唤雨……总之,入得他的教派,必得平安。

被包装后的张积中,“以神自畜”,很少见人。就连深夜祭祀,也只允许他的两个女助手携剑在侧,其他弟子则必须远避。大家远远望着,也只能看青烟缥缈,烛光辉煌,很是肃穆。

若到弟子拜见的重要时令,张积中依然闭门不见,只让他那两个女助手高坐神坛。那些要拜见的人,必须“泥首九拜”。就算吴载勋等官僚显贵,亦不敢抗礼。

很快,山寨中便云集了1万多弟子。昔日幽静偏僻的山寨,由于人数众多,竟热闹非凡,如集市一般。

张积中下令:“凡入山者,不得私其财,纳其半立籍。”

在大家捐出一半家私后,张积中便用这些资产在济南一带经商做生意,所得的收益归为公有。同时,山上亦有农田收益,因此经济颇丰。

有了钱后,张积中加固山寨,并引水绕寨。还不断购置武器,开武备房,加高寨墙等,把个山寨真真是筑得如铜箍一般牢固。

(阎敬铭剧照)

1865年,山东巡抚阎敬铭得报,说张积中聚众万人,有“纠众谋乱”的嫌疑。

由于捻军和太平军闹得清朝几乎要被颠覆,再加上阎敬铭在武昌做官时,也吃过起义军的亏。所以他非常敏感,唯恐在他的任上发生谋乱之事,影响仕途。

经过多方调查,阎敬铭查得张积中的亲戚多在地方为官,再加上张积中又是个须发斑白的老人,不过只是授徒讲书为业。因此,阎敬铭也就把此事搁置下来了。

但是,由于张积中的徒弟鱼龙混杂,其中不乏捻军和乱匪。那些人下山后,打着张积中的名头起事,结果被清军所获。于是,地方官员再次上报阎敬铭,要求捉拿张积中。

阎敬铭心存疑惑,看在张积中的儿子张绍陵是候补知县的面子上,便让张绍陵转告张积中,让他到府衙中来把事情说清楚,结果张积中闭门不出。

后来省城派人上山去抓捕张积中。但这一举动,引发众怒,随从人员都被张积中的弟子所杀。

阎敬铭见张积中不仅不配合,还杀了官府的差役,也失去了耐心。得到“论功行赏”的上谕后,便调集各县兵役和团勇,合围黄崖寨。

面对清军和团勇的进攻,寨中民众奋勇抵抗,同仇敌忾。在震天喊杀中,寨中民众弹尽炮绝,最终惨遭清军屠戮。据官方档案记载,寨中民众非常英勇,“合寨死斗,无一生降”。

张积中和张绍陵父子眼见大势已去,家中数十人在大堂中铺满火药,自焚而死。

一时,山寨上下,血流成河,唯有400妇女和儿童被押下山去,转卖各处。

然而,让阎敬铭尴尬的是,他搜遍了整个山寨,并没有发现张积中谋反的物证。为了向清廷交差,他只得把一箱戏服改成太平军的服饰,以此作为张积中谋反的证据。同时,又把张积中的遗体从灰烬中拖出来,枭首示众。

“黄崖之案”结束后,清廷认为阎敬铭剿匪有功,论功行赏,提拔他为二品顶戴。

(参考史料:《黄崖山案》)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