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么说,就是对冶铁的巨大侮辱。

造个马镫还用得着冶铁吗?

有青铜就够了。甚至古印度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经用上了绳套马镫(缺乏明确的考古学证据,但可以成立)。所以,能编绳子、能驯马匹,就能造出马镫。



从制造工艺的角度说,发明马镫就不是难事,因为马镫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但是,单从马镫本身来讨论,是毫无意义的。因为看到的只是两个铁环,甚至两个绳套。所以,得从马具,特别是马鞍,以及从骑兵作战这些角度讨论,才能说明问题。

最初的时候,就没有马镫。

那骑兵还有什么用?速度,骑兵提供速度就够了。到了指定地点,骑兵甚至都会下马作战,骑兵当步兵用。

此外,骑射也可以,游牧民族擅长马上射箭。这要求骑手操控战马的水平够高。秦人的秦弩,也可以在战马上操作。然后,就是一些短兵器,如剑,也可以发挥作用。



有资料说,项羽这个猛人训练出了骑兵冲击部队,就是在战马上用长杆武器,直接冲杀。彭城之战,项羽三万骑兵干趴下刘邦五十六万联军,基本上就用了一天时间。所以,推测项羽就是采用了骑兵加长杆武器的冲击战术,否则效率不可能那么高。

到了汉代,汉武帝横扫匈奴,就开始大量使用冲击战术了,骑兵也就必须配备长杆武器了,如戟和矛。所以,霍去病干匈奴就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你别让我找到,找到你就能干死你。汉军骑兵冲击、匈奴胡服骑射,这已经是战术上的代差了。

但是,这时候就需要马鞍来配合了。操作战马的本领再高,也不能一直用两条腿夹着马肚子,这个稳定性太差。而马鞍则能够提供一定的稳定性。



从后期出土的陶俑可以发现,马鞍有一个从“坐垫”到“高马鞍”的演变过程。而这个演变的目的,就是为冲击战术的骑手提供更好的稳定性。

加高马鞍,就能加高前后鞍桥,而高耸出来的前后鞍桥就会为骑手提供前后两个方向的依托。依托够强,稳定性就够高,冲击战术才越容易施展。

否则,跨着战马、拿着长矛去捅人,人还没捅死,自己就被反冲击力给干下马了。

从长沙西晋墓的陶俑中可以发现,马鞍的鞍桥特别高,前后鞍桥之间也非常狭窄。目的就是要提供稳定性。



但,这时候又出现问题了,马鞍越来越高,那骑手怎么上马啊?当然有牛人,直接蹦就能蹦上去,多高的马鞍也无所谓。

又知上马辄自超乘,不由跨蹑,如此足下过廉颇也。

年过八十的东吴老将吕岱,就是这种狠角色,“不由跨蹑”、直接上马,就是要告诉周围人,我老当益壮、我就是牛。但是,这时候也出现了上马的辅助工具,牛人不用但怂人肯定用,就是“跨蹑”。

但,还不是后来认为的马镫。这就是一个上马的辅助工具,算是单侧马镫。因为一般都是从左侧上马,所以就在一边的马鞍下装个马镫就行了。

所以,可以推断的是:从三国后期到西晋,就是高桥马鞍和单马镫的配合时期。

为了追求稳定性,所以发明了马鞍;为了加强稳定性,所以加高了马鞍;为了方便骑手上马,所以发明了单侧马镫。

这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演化的过程。但学无止境、演化狂飙。聪明的骑手很快就能发现,这个辅助上马的单侧马镫也能提供稳定性。于是,双侧马镫在十六国到东晋这个时期,就自然而然地孕育而生了。



马镫,或者说双侧马镫,提供了足够的稳定性。而且,这个稳定性比马鞍强多了。于是,高桥马鞍就没啥必要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马鞍可以变低了。所以,隋唐时期的马鞍就不再像之前那么高了。

于是,马镫的演化脉络就出现了:

之前就没有马镫,所以骑兵战步兵就没有碾压优势。有碾压优势的是什么?当然是战车啊。

但是,战车的成本太高,战国时代的战争又太残酷,所以步兵和弓兵开始称雄。不是比车兵更能打,步兵足够便宜,五个步兵对三个车兵,造价简直太低了;步兵适应性也强,什么山地、平原全都能用。



中原民族在与草原民族较量的过程中,发明了冲击战术。骑射的杀伤力和恐怖指数太低,要较量咱们就面对面死磕。为什么草原骑兵不能最先发明冲击战术?因为有战马所以不玩步兵,步兵与骑兵的结合才能搞出冲击战术。冲击骑兵的长杆武器就是从步兵手中嫁接过来的。

施展冲击战术的最大问题,就是骑手的稳定性,简单说就是不能打着打着从马上掉下来。于是,马鞍出现了。前后鞍桥提供了前后两个方向的依托,于是拿着长杆武器的骑兵才能发挥威力。中原骑兵干草原骑兵,就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问题不是打不打得过你,而是找不找的到你。

接下来就是一个不断追求稳定性的过程。稳定性越高,骑手的冲击威力越强。于是,马鞍就越来越高,就是把骑手夹在前后鞍桥之间以实现稳定性。但,这时候,又出问题了。就是怎么上马?于是单侧马镫出现了,目的就是辅助骑手上马。

演化永无止境,当骑手们发现马镫也能提供稳定性的时候,双侧马镫想不出现都不可能了。有了双侧马镫,就不需要又高又笨的马鞍了,于是马鞍开始变矮。

自从出现了双侧马镫,那骑兵对步兵就可以形成碾压优势。马镫肯定是中原民族的发明。但是,这个发明却让草原民族更强了。拥有马镫、战马以及优秀骑手的草原骑兵,就成为了传统时代的最强军事存在。

在十六国时期,双侧马镫开始普及。自此开始,草原胡人也就可以称雄了。东晋搞北伐,就是搞不过。为什么?因为汉民族的步兵已经完全没了优势,根本打不过草原骑兵。而内迁中原的五胡,又学到了中原文明的制度文明,靠自己也能组建纪律严明的骑兵冲击部队。中原与草原的博弈,草原始终握着军事优势,中原也就难以招架了

最佳贡献者
2

马蹬不是简单的铁环,马镫是一对挂在马鞍两边的脚踏,供古代骑兵在上马时和骑乘时用来踏脚。它在骑行时支撑骑兵的双脚,使骑兵平稳地射箭和冲刺。

汉朝时期的金属冶炼技术应该是完全能够制造金属马蹬的,但当时并没有人发明后世意义上的马蹬,而是选择用“布条马蹬”固定,或者直接用双腿夹住战马。马蹬的发明跟战争有关,是在逐渐的摸索中才诞生的产物。

后世真正意义的马蹬(金属马蹬)产生的时间非常晚,一直到了东晋十六国时代或者是更加往后的北魏时期才出现。

这种金属马蹬的出现,不仅解放了骑兵的双腿,还提高了骑兵的冲刺能力和骑射能力,使得骑兵越来越成为主宰战场胜负的主力军。

秦朝骑兵没有马蹬(公元前3世纪末)

战国时期的“胡服骑射”只是带动了骑兵的兴盛,但并没有发明马蹬。秦朝骑兵继承自战国时代。从秦俑骑士的刻画来看,秦朝骑兵只穿齐腰的短甲或轻甲,头上没带铁兜,战马也没有具装。这就说明秦朝骑兵骑兵的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

汉朝骑兵也没有马蹬(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3世纪初)

《史记?骠骑将军列传》记载,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率10万骑兵深入漠北,汉武帝以数十万步兵为后勤。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三次漠北之战,打垮了匈奴的主力。

这就说明,在没有马蹬产生的年代,骑兵也能发挥出一定战斗力。只不过,由于没有马蹬作为支撑,汉朝的骑兵战斗力应该无法同后世辽朝、金朝、西夏的重骑兵相比。

即便是东汉时期的重骑兵“幽州突骑”也只是身着皮甲或轻甲,无法与后世那些真正“武装到牙齿”的重骑兵,比如辽国铁林军、西夏铁鹞子、金国铁浮屠相比。其中有很大一个原因就是,马蹬的产生提高了骑兵的负重,可以使用更够的铁甲。

在马蹬产生之前,古代骑兵为了防止双腿在长距离的骑马后会疲劳,大多会在马鞍上系上了绷带、皮带或者用腿带开绑住双腿。这样一来,骑兵才不会掉下马去。

最早的马镫实物发现于我国辽宁省北票市,据传是五胡十六国时期(东晋时代)北燕王朝贵族冯素弗的随葬品。在冯素弗墓中出土了一对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马镫,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马镫实物,而此时距离西汉已有将近400年了,距离东汉也有将近200年了,而且要早于南北朝。

这就说明,马蹬极有可能是汉朝以后才由游牧民族发明的。东晋时期,蒙古草原上众多的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相互攻杀、兼并,持续了一百多年之久,这段时间极有可能促成了马蹬的出现。比如屠各匈奴、羯族、鲜卑族慕容部、鲜卑族拓跋部、氐族、卢水胡等民族。

更重要的是,马蹬的出现顺带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重装骑兵。中国古代最早的重装骑兵就是北魏时期的鲜卑重骑兵,也被称为甲骑具装。

后世意义上所有的重骑兵都是从这里发展而来的,在隋朝时代一度达到巅峰。到了唐朝时期,因为嫌弃甲骑具装过于笨重,所以又回到了推崇轻骑兵的时代。

《宋史·仪卫志》:“甲骑,人铠也;具装,马铠也”。人马皆披重甲的甲骑具装,远远不是东汉时代的幽州突骑可以比的。

人披甲,马具装,被称为甲骑具装的重骑兵首次出现在南北朝时期,极大地改变了骑兵的战斗力。也是从南北朝时期开始,骑兵开始变成了平原决战的主力。

3

在马镫这件事情的发明上,可能更重要的是意识而不是技术。

发明的产生来源于需要。

有汉之前,中原多为车战,步战,船战。这当然是因为中原多为山地,丘陵,不适合骑兵发挥优势,且中原不像草原到处都是天然马场,马匹的来源也是问题。

直到战国时胡服骑射才算有点名气,这也是为了对抗草原民族的需要,师夷长技而来。

秦军庞大的军团里,步兵,弩兵赫赫声威,骑兵却只能沦为配角,充当斥候,分割包围之用。

这片土地上的战争,骑兵似乎注定不能成为主角,强大的赵国,后来称霸草原的匈奴都不是秦军的对手。



那么又有什么强烈的动机促使马镫在中原诞生呢?

是危机。

汉初高祖刘邦白登被围,险些丧命,靠着美女和财宝才得以逃出生天。此后汉朝对匈奴一直处于弱势,直到卫霍出现。面对来自北方的强敌,汉王朝陷入了强大的生存危机中。

骑兵似乎这时才真正得到重视。

也正是在西汉出现了马镫的雏形,布马镫。很汉时的壁画里可以看到骑手骑乘姿势的改变。西晋时已出现单马镫。



只不过作为金属马镫的实物出土年代较晚,最早可追溯到北魏。这证明北魏时马镫已成为寻常的马具装备,我想这也是和北魏大规模的征战需要密切相关的。

4

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冶铁技术就已出现。到了战国后期,铁器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军事当中。在这长达五百多年的一段时期里,不是也没有出现马镫吗?

马镫与冶铁术的关系

马镫是否出现,与冶铁技术没有必然联系,从考古实物来看,马镫并非只是铁制,还有布质和镀铜木质的。因此,认为马镫就是铁环,这是种不全面的认识。

马镫的出现,预示着古代骑兵发展进入一个全新阶段。马镫解放了骑乘人员的双手,使人与马达到了完美结合,再与马鞍相配合,提高了骑兵的战斗力。

历史上,每一种发明创造都不是瞬间出现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是在不断摸索与改进中前行。有了发明革新思想,未必就一定有相应的实物产品或技术。

同样,有了相应的技术,也未必就一定有发明创新思想的产生。马镫也是如此,即便是冶铁技艺很发达,若没有需求或缺乏创新思想,马镫同样不会问世。

最初出现的马镫并非就是铁制的,它的材料革新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而且最初的马镫也不是为了让骑乘人员放脚,而是为了上马踩踏用,它是单边的。

由此可见,马镫一开始并不是铁制的,它的出现与冶铁技术关系不大。创新或革新思想的出现才是马镫出现的关键,正如马鞍一样,简单并不意味着容易。

汉代到底有没有马镫?

那么,汉朝到底有没有马镫呢?从西汉的壁画可知,西汉是有马镫的,但不是铁制马镫而是布马镫。从考古实物来看,还没有发现与汉代有关的马镫实物。

没有实物出土,并不代表马镫不存在,可能是没有发掘到。从西汉王朝对骑兵的使用情况来看,马鞍和马镫或许已被精锐骑兵所使用。

要知道,最先使用马镫的是北方骁勇善战的匈奴骑兵,这是游牧部族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摸索出来的。假如西汉骑兵没有使用马镫,很难数次大破匈奴。

据史料记载,骠骑将军霍去病曾多次长途奔袭,深入匈奴王庭腹地进行突袭。若没有马鞍和马镫的配合,骑兵很难完成这种高强度奔袭的。

即便是艰难的奔袭到目的地,也早已双腿瘫软,失去战斗力。除此之外,史料中还记载有汉骑兵“转身后射”的情形,没有马镫是很难完成这个动作的。

所以,西汉可能已经装备了马镫,材料未知。但在实物出土之前,这只能是一种推测。

据考古实物显示,西晋时期单马镫已经出现。六十多年前,在长沙西晋墓葬中,出土了三件骑马青瓷俑随葬品,发现马鞍左前侧处有一只三角状马镫。

二十年后,在河南安阳孝民屯西晋墓中,发现了一只马镫实物。在辽宁朝阳袁台子东晋墓中发现一对马镫实物,都是木芯外包嵌青铜片。

综上,在公元四世纪初,我国就已出现马镫,它的发展经历了从单镫到双镫,从布质、木质到铁质,再从功能单一到功能完备的这样一个过程。

冶铁术不是马镫出现的必备条件

匈奴人可能是最早使用马镫的游牧部族,这在漠北的一些壁画中可以看到。有人认为匈奴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长期的骑马经验促使了马镫的出现。

匈奴人使用马镫的历史要比中原人早一二百年,但也有人认为匈奴用的马镫并不是铁制的,中原人为了提高骑术对付游牧部族,才发明了后来的铁制马镫。

马镫到底是谁发明的,目前还没有准确结论。但不管怎样,马镫的出现是不受冶铁技术制约的,这完全是对骑术的一个改进和认识过程,构思非常重要。

秦末汉初,中原对骑兵不是很重视,直到西汉对匈奴用兵后,才发现骑兵的重要性。这时马鞍和马镫才被重新认识,但这个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如果想不到的话,即便你冶铁技术再高,也是无济于事的。但话说回来,或许汉代已经给精骑装备了少量的铁制马镫,这就有待考古发现了。

5

首先,汉代的冶铁技术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发达,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中国是在春秋时期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但是一直到战国时期才逐渐普及,取代青铜成为最主要的金属。

但是冶铁的技术其实是不断发展的,如果说战国时期的冶铁技术能够跟明清时期的冶铁技术达到同一水平,估计你也不信。

春秋时期的炼钢技术是块练法,用木炭做燃料,能冶炼出来的铁都是固态的块状,由于质地较软,通过大锤锻打才成为熟铁。

想一想,用这种方法去打一个铁环,还是很费劲的,在西汉中期的时候出现了炒钢法,因为人们发现用煤来冶炼铁的话,能够达到把铁融化的温度,通过将生铁加热到半液体和液体状,然后加入铁矿粉,进行搅拌,这样练出来的熟铁和钢不但能够量产,而且质量特别好。

当然,标志中国古代冶铁技术的巅峰其实不是块状法也不是炒钢法,而是南北朝时期的灌钢法,利用生铁碳高、熟铁碳低的特点,将融化的生铁液灌到熟铁上以改变碳分,最终生产出硬度高、性能好的钢,此后各代冶铁燃料、工序有所改良,但是都是以灌钢法为基础。

所以说,汉朝时期发达的冶铁技术本身就存在问题。

本来这个问题应该是讲马镫,而不是讲冶铁,毕竟马镫用到冶铁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只要打一个铁环就可以了。

但是我是希望通过冶铁技术发展的这个道理,强调“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这个道理,马镫也不例外,也是不断进步的。

我国现在历史研究方法与世界接轨,基本就是想要证明古代有某种东西,除了文献记载,还要有出土的实物,按照这种方法研究,通过1977年于呼和浩特发掘的北魏墓群,发现北魏时期的马镫,而1965年辽宁北票出土的北燕墓群,发现了北燕时期的马镫,是国际公认存在最早的马镫实物。

但是这并不表明马镫是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发明的,很可能存在更早,道理很简单,有可能有更早的马镫我们并没有发掘出来,谁也不敢保证发掘出来的就是最早的马镫。

实际上,马镫最早可能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只不过现在没有出土实物,而且是布马镫,这是通过考古发现西汉时期的壁画,根据壁画中画的马镫证明的,这应该属于文献记载,没有实物出土。

其实,木质或者布质甚至绳子做的类似马镫的实物在汉代应该是有的,只不过这些东西并不容易保存,所以至今没有发现实物也是正常的。

但是可以说明一点,即使在汉代时期就已经存在类似马镫的东西,但是真正大规模应用马镫则是在南北朝时期,从这一点来看,南北朝时期的冶铁技术达到巅峰,绝对不是巧合。

很多人都认为马镫的出现对提高骑兵的作战能力带有革命性的影响,其实这有些忽视其他马具的作用,以及很多马具与马镫的关系。

比如马鞍和马蹄铁的发展,马鞍对骑兵的影响其实更大,没有马鞍的话,骑马简直就是酷刑,尤其对男性来说,容易挤压到关键性部位,所以,有了马鞍,骑兵才能够作战,我们现在想到的马鞍都是霸气的“高桥马鞍”,其实并不是,刚开始的马鞍可能也是布制的垫子,主要是为了屁股能够舒服一点。

在这个时期,骑兵的主要作用也只是侦查、通讯和骚扰作战,是战争中的边缘兵种,而到了高桥马鞍的出现,骑兵可以依靠抓住缰绳,再用双腿夹紧马腹,使得骑兵不至在行进过程中被马摔下来。

欧洲人在描述见到的匈奴骑兵时惊讶地表示“匈奴人的马鞍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有一个两头高的木制托架。这样不论马怎么跑,骑士们都能稳稳地坐在马背上。”

为了稳定,就需要马鞍更高一点,结果是马鞍越来越高,也需要马镫进行技术革新,因为高桥马鞍使得上马的地方更高,而坚固的马鞍可以固定马镫,通过这两个东西,最终达到“人马合一”,形成一个整体。

马鞍和马镫以相辅相成的关系共同发展,可以说,马鞍是骑兵的第一个革新,而马镫则是另一个骑兵技术革新。

当然,即使拥有马鞍和马镫,也不代表骑兵可以远距离作战,一匹马能够跑多远,实际上还跟铁马掌有关系,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已经有了对马掌进行保护,给马修脚指甲等活动,但是我们知道,马蹄铁对马的影响才是巨大的。

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钉马掌图”,表明在隋朝时期可能已经出现铁马掌了,铁马掌的出现,到元代时期,马蹄铁得到大规模应用。

马蹄铁的出现,使得马匹能够长时间的运动,对人在马背上待的时间要求更多,也可能进一步催发了马镫的发展。

所以说,技术都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马鞍、马镫、马蹄铁这些马具,都代表着骑兵的一点点进步。

我们看到,骑兵在秦朝之前只能承担侦查的作用;随着马鞍和马镫的出现,到汉朝时期骑兵成为能够和步兵比肩的兵种;随着马鞍的定型,金属马镫的普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骑兵已经能够冲击步兵,到唐朝时期骑兵彻底取代步兵在军队中的位置,成为冷兵器时代的陆战之王。

到宋元时期,随着马蹄铁的大量应用,骑兵能够远途奔袭,蒙古骑兵因此能够吊打欧亚大陆无敌手。

值得说明的是,在宋代冶铁技术的高速发展情况下,辽、金与西夏可以大量给马匹和士兵装备铁甲形成重装骑兵,这就是为什么其他中原王朝即使没有骑兵,也能够和北方游牧民族拼一下子,而宋代的对外战争十分被动,是因为骑兵在工具突飞猛进的情况下,远远甩开了和步兵的差距。

所以说,马镫虽然就是一个铁环,但是在没有马鞍的情况下,只要一个布马镫就够用了,没必要研制铁马镫,即使研究出来了,也没有用武之地。

换句话说,你在古代研究出了加特林,你研究不出子弹一个道理,比如1884年枪械师马克沁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能够自动连续射击的机枪,一分钟可以发射六百发子弹,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马克沁机枪,这款机枪的性能是优秀的,但是很多国家却认为并不实用,虽然枪械不贵,但是子弹打不起,因为射击速度快而被掀起的机枪,这是马克沁机枪的尴尬。

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曾用马克沁机枪在索姆河战役中,一天击毙六万名英军而一战成名。

技术的进步是随着冶铁技术的进步,逐渐带动整个相关工具的进步,最终才能彻底转化为战斗力。

6

任何伟大的发明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点点积累改造出来的。比如造纸术,就是民间老百姓自己已经摸索了几百年,后来经过蔡伦总结提升了相关技术,这才让造纸术真正开始实用。蒸汽机的发明也是这个套路,前人已经试验摸索了好久,后来瓦特临门一脚拿到了蒸汽机的发明权。


马镫的发明也是这样。

在马镫没有发明以前,做骑兵是很辛苦的,因为脚上没有着力点,在马上只能用两条腿努力夹紧马肚子,然后用一只手一直抓住马的缰绳,来防止自己跌落下马,所以我们看电视剧里面,三国战将用双手抡武器都是不符合历史现实的。三国时代的武将都是单手持槊或是单手持矛。


古代的很多发明都是根据实际需要慢慢演化出来的。在汉代,对骑兵的应用研究最深入的匈奴人,他们是最有可能首先发明出马镫的,可惜的是匈奴人在汉代生产力不过关,不会冶炼铁器,所以他们没法发明马镫,只能做布蹬方便上马。

而汉朝虽然有发达的冶铁技术,可是对于骑兵的理解始终不如匈奴这些游牧民族,所以汉朝也没发明马镫。


后来到了西晋时代,八王之乱导致中原虚弱,北方的游牧民族开始不断南下,中原汉人和北方的游牧民族开始互相交流,匈奴人这才学会冶铁这门技术,才开始制造出铁质的马镫。

一开始马镫就是单面的,就是用来方便骑兵上马下马,后来有人发现双面的马镫能让骑兵使上力气,解放双手,增加战斗力。做出这个发现已经到了十六国时期,任何战争设备上的改变都会被快速复制,况且马镫又没有多高的门槛,大家只要看到就能马上学会。


马镫发明以后,骑兵的战术也开始变化,骑兵集团式冲锋快速成为战场主流,这个时候,骑兵的真正威力开始发挥,骑兵开始成为那个时代的装甲车。

7

以西汉的技术,并不是造不出马镫这样简单的物件,而是想不到而已。一个东西从无到有,需要的不只是技术的进步,更重要的是意识层面的觉醒。

马镫,是古代骑兵作战时,挂在战马两侧用来踏脚的环状物体。

它的出现,解放了骑兵的双腿,因为此前他们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用双腿使劲夹住马肚子,才不至于使自己从颠簸的马背上掉下来。所以这个阶段的骑兵,只是骑在马上的步兵,顶多只能发挥战马的机动能力,根本无法冲锋陷阵。

马镫的发明,从此使骑兵在马上有了借力的地方,踩踏着马镫的骑兵,得以充分借助战马奔跑带来的冲击力,在战场上像坦克一样猛烈冲击敌阵,轻易撕开对方的口子。

打开百度百科,搜索马镫,会看见这样的讲法,说在汉朝时候已经有了铁马镫的替代物——布马镫,还说在西汉壁画中可以看到。

但具体要问是哪个壁画,却什么都找不到,最多给你弄两幅隋唐风格的壁画糊弄你。

其实,我们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汉代出现了马镫。汉代所有出土的陶俑、壁画,都没有马镫这个东西。

只有东晋的陶俑,确实能够看到马镫的存在,同时也有部分西晋的陶俑在马鞍一侧(另一侧没有)有悬挂一个三角形的东西,不过骑士的脚并没有套在里面。

有研究认为这是马镫最早的雏形,但与后来乘骑过程中双脚踏的作用不同,最早的马镫雏形只布置在一侧,仅仅是一种上马的辅助工具,骑上马后就不用了。

至于什么西汉布马镫,纯粹是异想天开了。

然而,布马镫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思路,也就是我们根本不用考虑什么冶炼技术能否达到制作马镫的水平,因为没有金属,其实也可以做马镫。比如布(如果嫌不牢多加几层就是了),再比如现在也不少见的皮革马镫。

所以,西汉没出现马镫,并不是冶炼技术的问题,而是一种意识问题,具体包括两方面:“没想到”和“优越感”。

所谓“没想到”,很好解释。

任何一个发明,都是从“没想到”,发展为“想到”,再发展为“做到”。如果本身想不到,前提条件不成立,即使技术上没有壁垒,也无法完成这个发明。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

就拿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来说,当时中原地区的各个国家都穿长袍裙子,胡人才穿裤子。这样的装束适合中原国家相互约好时间、地点的车战、阵地战,但却不适应日渐到来的大规模骑兵运动战。直到赵武灵王引入胡服,行动、骑马、射箭都方便许多。

但你能说中原各国做不出裤子吗?这有什么难的?只是因为文化的原因,他们根本没想到而已。

除了没想到,还有个可能性就是中原国家的优越感在作祟。

在没有马镫的时代,能够熟练地骑马驰骋,那是需要天赋和严格训练的。所以一个人如果掌握和精通骑马的技术,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一种优越感。

这就好比大学时很多人都是走路去上课,突然有个同学开着宝马,载着班花们来来回回,那感觉别提有多拉风,有多爽了!

这种时候如果有人想发明一种工具,让骑马更容易,你觉得会产生什么情况?会不会有些人因为优越感作祟,而阻碍这种发明,称之为“投机取巧”、“耍小聪明”?

开车的朋友都知道,自动挡的车比手动挡好开多了。自动挡的汽车只要把档位放在前进挡,然后刹车油门控制即可。而手动挡的车,则需要根据速度不停踩离合器调整挡位,烦不烦?

谁都知道很烦。可是有多少老司机会这么说:开自动挡的车不算会开车。这些几十年驾龄的老师傅车技当然没话说,但这个观点嘛,我们就不敢苟同了。

汽车是为了人们生活方便发明的,更方便的自动挡汽车,当然给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但是老司机们凭借自己强大的优越感,对自动挡汽车嗤之以鼻,这就是一种观念问题。

试想一下,西汉时期,一群驰骋沙场的骑兵发现一个新兵突然拿出一对铁环挂在战马两侧,踏进去方便用腿夹住马身,他们会不会大声呵斥这个新兵蛋子?会不会让他把这些小把戏扔掉,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学骑马?

很有可能哦。如果真有这种情况发生,那马镫或许就这样被延迟发明了很多年。所以,西汉没有马镫,跟技术真没什么关系,纯粹就是意识问题。

8

一切发明都是因为有需求才诞生的,马镫早些时候没有出现,和发明的难度大小无关,汉朝人不是造不出马镫,而是没必要。


根据文献与考古出土的文物显示,我国的马镫最早应该是魏晋时期才诞生的,为何不早不晚,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呢?


一、战马的进化与铁甲骑兵的出现

马的驯化史比牛羊等牲畜要短一些,目前已知最早的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一开始的野马身材比较矮小,平均高度不过1.3米,无论驮载能力、力量、速度都不能和后世的战马相比,经过长期的驯化与选育,马匹的各方面素质都不断提升,通过考古发现,殷商时期的马匹肩高在1.33-1.43米之间,到了东周,则上升到1.39-1.49米,现代的马则在1.52-1.63米。

到了公元4世纪左右,中原的冶铁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比如“灌钢”法,使得钢铁制作工艺显著提升,制作成本也随之降低,制作精良的铁甲也得以在军队普及。为了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人们开始给战马与骑兵都套上了铁甲,考古发现,这个时候的一套战马的铁甲重达40-50公斤,再加之骑兵的重量,战马的负荷显然相当大,幸而这个时候的战马已经在不断地选育、引近良种等条件下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才使重甲骑兵成为了可能。

马的个头高了,骑兵身上的负重也大大增加了,如果还与以前的轻骑兵一样选择选择跳跃式上下马,显然不太现实,踩着某种媒介上下马的需求出现,马镫因而被发明。


二、先秦的骑兵战术不需要马镫

战马的素质也决定了先秦的骑兵战术,当时的战马无论速度、还是冲击能力都远不能与后世相比,所以战国时的兵书《六韬》里面也说了:

“(骑兵)战则骑不能当步卒一人”。

也就是说,骑兵不能陷入步兵军阵中,只能远距离辅助,否则过慢的速度很容易被密集的步兵拖下马来,这个时期的骑兵基本采取“行军时骑马,作战时下马”的作战策略,既然不需要骑着马作战,马镫也就不太需要的上了

并且,由于此时的骑兵随时都需要上下马,马镫不但不能带来帮助,还可能成为拖累——在频繁上下马时一个不小心把脚卡在马镫环里就危险了,所以,在这种战术情形下,跳跃式上下马更方便、更实用


三、西汉以后的战术演变促使马镫的出现

汉朝与匈奴的对抗过程中,发现与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的匈奴人拼远程骑射,汉人士兵实在不占优势,于是决定采用短兵相接、正面冲击的战术来扬长避短,在汉代将领,如卫青等人不断改进下,汉军的骑兵冲击战术不断更新换代,到了魏晋发展成熟,成为骑兵作战的重要方式。


既然要近距离肉搏,就必须固定好身体、保持平衡,否则很容易跌下马,正因为有了这个需求,马镫也就应运而生。


总结:马镫在魏晋时期才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三:一、骑兵战术改变,为了固定骑兵的身体,在作战时保持平衡,马镫的出现就有了必要;二、战马在进化过程中身高不断增长,借助器具上下马需求也促使了马镫的发明;三、冶铁技术的进步,使得重甲骑兵出现,重甲骑兵无论是为了冲锋时固定身体,还是为了踩蹬式上下马,都需要借助马镫这种新装备。不早不晚,无论需求还是技术,此时的时机最为成熟,马镫也就因此而出现了。

9

马的驯化可追溯到5500年前,而马镫的发现距今也有1800年。马镫的发明在军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马镫对材料的要求又不是很很高,为什么汉朝就发明不出来呢?

(马镫)

第一种可能:考古实物的尚缺,并不代表着汉朝就发明不出现来马镫。

像像现在网络上大量的人在讨论,夏朝到底存不存在这个问题,一些人认为,夏朝是真实存在的,另一方面的人认为,夏朝是不存在,因为没有考古实物的证实。

马镫也一样,最早出现马镫的考古实物,是长沙出土的西晋永宁二年墓葬,里面骑马乐俑的马半身左侧,就有一个三角型的镫具,但只是“单镫”;而发现“双镫”的实物则是在辽宁出土的十六国时期北燕国的“冯弗素墓”,里面就有鎏金铜裹木质双马镫。

(冯弗素墓出土的骑俑——双镫)

汉朝到底有没有造出马镫这是一个问题,而汉朝为什么没有能力造出马镫,这又是另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先从“没有考古实物,就能证明它不存在吗?”这一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第二种可能:汉朝真的没有发明出马镫,那只能说明汉朝统治阶层不重视技术创新。

骑兵这种性质兵种的出现时间,一种说法认为是商朝末期,一种说法认为是在中周时期。但当时骑兵能起到的也仅仅是信息传递、侦察战场、骚扰遮蔽、偷袭追袭的作用,并不能做为战场主力来独立承担起一场战役。

(秦始皇兵马俑中的骑兵兵种)

到了赵国李牧时期,在他手上才出现了成建制的骑兵部队,古老的车兵这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但这种退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到了汉文帝时代,车兵这个兵种仍然存在。

而汉武帝对漠北用兵动不动就十万以上,比如元朔五年卫青三万骑出高阙,其明年春卫青将六军,兵十余万骑;元狩四年,卫青、霍去病各将五万骑兵,步兵数十万等等数据,都表明了汉武帝对于骑兵快速机动的偏好。


(汉朝北伐骑兵部队)

但是马镫就是造不出来,这也只说是汉武帝甚至整个统治阶层太不重视技术创新了。

其实不难想象,汉朝是一个“独尊儒术”的朝代,读书人读懂了点书,就拼命地向上层靠近,对于创造马镫这一类的活,基本可以看作“奇技淫巧”了,要去干这个那是要遭人笑话的;而那些会造马镫的那些能工巧匠,能设计马镫的能工巧匠,却是大字不识一个,无法扩散信息、上达天听。

如果当时朝庭能重视一下民间的创造能力,我相信,马镫这类产品肯定会生产得出来的,中国古代劳苦大众的智慧和创造能力,还是非常强大的。总的来说,古代王朝都重视读书人,但都不会重视“匠”这个工种。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10

怎么讲的呀?可以生产出来,但是没有必要!

马镫的出现,实际上它并不是意味着骑兵出现!很多人都把这个事情搞错了,认为马灯没有出现以前,骑兵是不可能出现,但是事实上无论是古今中外的历史,哪怕是西方历史也无法否认的一点,就是在马灯没有出现以前,已经出现了那种骑兵部队!

譬如西方世界里面,公元前最著名的两支骑兵部队,一支就是亚历山大的基友骑兵!要你升到本身就是一个骑兵统帅,而他手中的这支骑兵部队在战场上面多次助他反败为胜!比如说在高加米拉这场战役里面,亚历山大的基友骑兵团就是最后实施制胜一剑的法宝。最终将大流士三世给赶跑了,然后鲸吞了他的几十万大军!

在这之前更早的时候,希波战争的时候,当时的波斯帝国拥有一支特殊的这支部队,大家要记住了,战马行进间能够实行射箭这样一个动作,把弓箭抛洒在敌方阵地之上,这支部队在希波战争时期让古希腊人吃尽了苦头,最后是斯巴达兵团利用自己逆向的近身搏杀能力,再加上战场上偷袭了波斯帝国的统帅,才战胜了这支部队!

听说中国历史那就更多了,骑兵部队出现之早可以说。上诉到战国时期,当时赵武灵王就因为当时游牧民族的骑兵部队就十分头疼,因此胡服骑射组建了一支强大的不齐混编兵团!

马灯的出现并不是意味着骑兵就必须得在马灯出现了之后才能够出现这是一个错误!时也有人在解释说失去了马灯,东西的支撑之后,一个人是没有办法在马上松开自己双手,这完全是个无稽之谈!说这句话的人是替西方的人在打东方的脸,(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问答)但是毫无疑问西方的历史也不给他们面子活活揍了他的脸,然后就在那里自圆其说了!

马镫出现,那只是意味着组建骑兵部队的难度大幅度的下降,原先拟组建的骑兵部队要整天跟这些马匹混在一起,并且天天跟他们生活,达到那种传说中的人马一体的境界。也就是你骑在马背上不需要马登加紧双腿,你都能够灵活自如地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这样你才能组建一支骑兵部队,所以我们去看当时中原地区组建骑兵部队,避不开的就是要招募北方的这些游牧部落。赵武灵王时期就是吞并了千里的胡地,再加上吞并了一个中山国中山国,就是曾经迁移过来的一批游牧民族,将这些人组建起来组建了一支强大的不齐混编兵团,也就是胡服骑射的不对!

至于说当时的汉武帝,那就更直白了,直接就是招募的当时北方的游牧部落和匈奴人!

马东让一个未经训练的普通人你也能够熟悉站吧,也能够空出双手去完成马上的各种各样的指标动作,比如说端起自己的骑兵枪或者是双手搭弓射箭!

那么话说回来,为什么当时的汉朝没有出现铁质或者青铜制的马灯!

原因很简单,对于汉王朝时期,当时的骑兵部队是用来对付谁的,游牧部落的游牧部落有多少人,大家心里都有点数,至于说后来汉武帝时期那是不惜血本的往里面砸往里面招人。才招来这么多人,其他的时候对付那几个小的游牧部落,那就着实够用了!

就是说骑兵部队那不是没有没办法克制的办法!打骑兵部队的方法,那总结在自己的档案室里面,那是一套接一套的!真的要靠骑兵部队彻底的去克制敌方的骑兵部队达到战争的胜利,那中原王朝早就被当时的游牧部落给掀翻了!

所以骑兵组建不需要太多,更多的是为了配合当时的步兵部队进行作战,比如说汉武帝北伐匈奴王廷的时候,当时除了跟卫青,霍去病出去的那些骑兵以外,还有就是18万甲兵!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