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东北野战军的雪耻之战“四战四平”,这个吉林省中部的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承载了林彪和东野干部战士太多的愤怒和压力,1946年4月,东北民主联军保卫四平失利,伤亡8000余战斗骨干,含泪撤往松花江北。1947年6月东北野战军卷土重来,历经两周血战仍然未能攻克四平,战斗伤亡超过5000人,四平街,已经成为林彪心头的一根刺。
到1948年3月,吉林省范围内的蒋军已经完全被压缩到长春和四平等几个城市,连吉林市都放弃了,尤其是原驻四平的第71军刚刚整补完成,其军部和第87师、第91师就被陈诚调往了沈阳附近的新民县,编入了廖耀湘兵团。因此四平守敌仅剩下第88师及其一堆保安团约18000余人,且大多为新兵战斗力不强,战机于我非常有利。
此时蒋军原第71军军长陈明仁已经被陈诚拿下,换上来的是黄埔三期的刘安祺,在奉调率部开往辽宁之前,他对四平的形势非常悲观:“现在的四平就是一个没有盖上盖的棺材,要特别提高警惕加强防卫,否则就要被林彪吃掉”,而留下来守城的第88师师长彭锷根本满不在乎,认为东野九个月前在四平吃过大亏,轻易不会再来进攻,即便来了,以四平坚固的工事也完全守的住。
为了给第88师官兵打气,彭锷特别在军事会议上妄言:“我们师守四平是有把握的,因为我们的武器好工事坚固,万一情况不利时,长春的第一兵团和沈阳的第九兵团也会来帮助我们的”。就在彭锷大做白日梦的时候,东野一纵、三纵和七纵在李天佑的统一指挥下,于3月2日全线压来,迅即完成对四平的包围。
一纵司令员李天佑是憋着一股劲来的,三战四平的失利让他始终不能释怀,所以在四战四平战役中,他从根本上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集中优势兵力和炮火,先扫外围,稳扎稳打,有的时候这种“慢”反而是一种快。经过四天的战斗,东野部队扫清了四平外围的所有阵地,于3月8日兵临四平城下,在大雪中准备开始对第88师核心防御的城区发起总攻。
为求一击而中,李天佑命令部队进行了长达四天的战前准备,同时对四平城防仔细侦察,最终确定了作战方案:以东野一纵在城北实施主攻,三纵和在西南方向进行突破,而七纵在东南角杀入。为了保证突破口的火力优势,李天佑在城北集中了50多门75毫米以上口径的重炮,这也是三战四平得出来的教训:炮兵必须集中使用。
1948年3月12日清晨7点40分,雪后初晴,东北野战军三个纵队和一个独立师对四平发起总攻,各部奋勇向前,迅速突破城垣杀入纵深,敌人的阵地一个个被占领,战至傍晚,彭锷第88师就已经丢掉大部分城区,被压缩到四平东北角一线,只剩下晓东中学等两个据点。东野的这次复仇之战,果然非同反响,来的猛烈而准确,长春和沈阳之敌还未及出动,四平防御体系已然摇摇欲坠。
城市攻坚战,步炮有效结合是非常关键的战术,为此李天佑下令夜间停止进攻,部队转入战时休整以及调整炮兵位置,经过数小时准备,于3月13日天蒙蒙亮实施最后一击,在猛烈的火力支援下,东野一纵、三纵仅用两小时便结束战斗,至早上7时许,胜利攻克敌军最后两块阵地,四平宣告完全解放,第88师师长彭锷化装潜逃,所部完全就歼,这一战痛快淋漓,一雪前耻。
四战四平战役,东北野战军仅用23小时便结束战斗,全歼第71军88师和地方保安团等18000余人(毙伤4000余),缴获各种火炮197门和轻重机枪461挺,以及85辆汽车和大批军用物资。参战的东野各纵干部战士顿感扬眉吐气,因为他们曾经在这座城市倒下过许多战友、洒下无数鲜血,而今四平终于回到我军手中。更为关键的是,四平解放后,东北蒋军再不敢进行孤立防守,全部缩进长春、沈阳和锦州三个要点里面,为辽沈战役的实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