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是个英雄辈出的乱世,若论谁对历史进程起的作用更大,我觉得非刘备莫属。三国时代有三大战役可以说是影响了历史进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而后二场大战都与刘备直接有关。刘备是赤壁大战三极中的一极,战后是胜利一方奠定了孙刘联盟共拒曹操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夷陵之战刘备是失败者,他破坏了诸葛孔明为其定下的隆中对的计策,使孙刘联盟召到了瓦解,夷陵之败对蜀汉是致命的,为日后蜀汉的灭亡埋下了伏笔。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起事于黄巾祸乱的乱世。刘备从织席卖履的小贩到蜀汉的开国皇帝,可以说是文武全才,三顾访贤于隆中,定策问计于茅庐可谓是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一代名相诸葛亮的出山,到蜀汉后期的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到刘阿斗的乐不思蜀都与刘备生前有莫大的干系,所以我选刘备。
滚滚长江水,淘不尽三国英烈的风采。
三国谋士如雨,名将如云。
三大战役,以少胜多,青史留芳。见证了足智多谋,运筹于帷幄丶决胜于千里。
无数对决,惊天动地,马超大战许褚三百合;长坂坡,赵子龙七进七出;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张翼德喝断当坡桥;吕温侯辕门射戟;小霸王与太史慈短兵相接;张文远威震逍遥津;邓艾奇袭阴平关…展现了龙腾虎跃,气冲霄汉。
纵观三国,文臣谋士充当了主角,略胜一筹。前三国,曹操身边谋士云集,荀彧丶郭嘉等善于策划,为曹操官渡大捷丶平定北方,奠定基础。
赤壁大败后,曹操痛泣:要是小郭在,我就不会蒙耻了!
曹操死后,三国鼎立。中三国几乎是诸葛军师独领风骚:安居平五路,连上《出师表》,六伐中原。
可惜,将遇良材,诸葛亮遇到了司马懿。
双方对峙,诸葛亮魂断五丈原。
后三国,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氏兵多将广,收了蜀,代了魏,克了吴,三国归于晋。
答题前,先说个观点。三囯时,中囯还没有文武分道。所以,并没有文臣与武将的分界线概念。凡能为臣的,基本全能,能文能武。
故而,只能说,三囯人物,哪个对历史进程起的作用更大。
而历史进程,本就是由众多人物驱动而形成事件的,正所谓,人民创造历史。
要说谁起的作用更大,这事真不好说。因为,都是相互作用,缺了谁,都有可能改变历史进程。
比如,决定历史走向的官渡之战。曹操连夜突袭乌巢,烧了袁绍大军的粮草辎重屯集地,使得袁军全面溃败。
那么,是做出突袭决定的曹操作用大,还是连夜奔袭,蹈白刃、冒矢石,拼死攻击的五千士卒作用大?
(1)若无曹操决断,任兵卒再精锐勇武,也会抓不住战机,从而坐等败亡。
(2)若兵卒不精,将吏临阵不奋勇。那么,任曹操神机妙算,兵法如神,又岂不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仍要一败涂地?
所以,真难以定论!
而就三囯人物对历史进程起的作用。将天下三分的曹、孙、刘三家,自然是有定鼎作用的。
曹操与孙坚父子,刘备等,就不说了。
这儿举几个,对改变历史进程起关键作用的人物。
(1)王允不赦免凉州军,与贾诩说李傕郭汜四将
当王允收服吕布,诛杀董卓时,三囯诸侯割据之态,尚未真正形成。
刘备还是个寄人篱下的县令(三囯时代的郡县令、守,都是可以为将的,所以,那时没有文武之分的)。
曹操也尚未完全自立,仍依附于袁绍名下。
董卓一死,作为天下骁锐的凉州军团,各级将军人人震恐,纷纷上表向朝廷请罪。
那会儿,若王允赦免了凉州诸将,并收之为朝廷爪牙。再发明诏,征天下能吏,就如曹刘般,还没有成为枭雄的人杰,进京辅助皇帝。那么,历史会否不一样?
然而,王允没这样做,他怒斥凉州军派来的请罪使者,并宣称,要将之全体诛杀。
凉州精兵,尽握于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四将之手。朝廷不赦,四人大惊。然后四人恐惧之下,欲解散部队,弃军各自潜逃回乡。由此可见,朝廷威仪仍很强。
而时任军中校尉的贾诩急了,因为他也在诛杀名单上。
于是,贾诩劝说四将曰:公等各拥强兵,若弃军而逃,便犹如猛虎失爪牙。他日,一乡中亭长,就可将公等缚之下狱。今朝廷不下明诏,就杀董太师,属于乱命,我正可以此为由,兴师问罪。
四将一听,大有道理,顿时茅塞顿开。于是,聚兵攻长安,击败吕布,杀王允。
从此后,朝廷最后一丝威仪,荡然无存。汉室彻底的一蹶不振了,也拉开了三囯的大幕。
程昱劝曹操
陈宫等趁曹操伐徐州时,勾连吕布,袭取兖州。曹操与吕布交战,数次大战,不利。又值饥荒,军中缺粮。
于是,曹操起了前去彻底投靠袁绍的念头,并将把妻儿先行送往河北。
程昱得知后,力谏曹操,制止了这事。否则,这三囯史,是否会改写?
【程昱劝谏原文】
程昱问太祖曰:“窃闻将军欲遣家,与袁绍连和,诚有之乎?”
太祖曰:“然。”
昱曰:“意者将军殆临事而惧,不然何虑之不深也!夫袁绍据燕、赵之地,有并天下之心,而智不能济也。将军自度能为之下乎?将军以龙虎之威,可为韩、彭之事邪?今兖州虽残,尚有三城。能战之士,不下万人。以将军之神武,与文若、昱等,收而用之,霸王之业可成也。愿将军更虑之!”
太祖乃止。
若无程昱力谏,曹操这一回,就真的由依附袁绍名下,正式变成袁绍的部属了。如此,主臣名份一旦正式确立,那就再自立就难了。因为在汉代,背主之名,可是很要命的。
诸葛亮的隆中对策
这事就不详述了。从此后,诸葛亮出现,使得本如流寇一样四海飘蓬、无立足之地的刘备,变成了一个凡事皆有步骤、计划、策略的,有条不紊的军事政治家。
满宠沉白马立誓,死守樊城
关羽北伐,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当于禁的大军覆灭后,曹仁觉得顶不住了,准备弃樊城而逃。
而当曹仁正欲弃城时,战前奉命来助曹仁的奋威将军、汝南太守满宠,坚决制止住了曹仁的撤退计划。并为其分说利害,以坚其志。
满宠谓曹仁曰:山水速疾,冀其不久,闻羽遣別将已在郏下。自许以南,百姓扰扰,羽所以不敢遂进者,恐吾军掎其后耳。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为国家有也。君宜待之!
于是,曹仁决定固守樊城,与城共存亡。
而军中士气低迷。满宠召集军士,自沉白马,立誓,以示将与众人死战不退。于是,众人振奋,有了坚守之心。
由此可知,如果无满宠,樊城则必失。樊城失了,那襄阳也不保了。
那么,东吴也不一定敢袭荆州了。而且,就算荆州遇袭,关羽据襄樊之地,仍有可为,至少不会穷途末路了。那样的话,历史走向,岂非又不一样了?
满宠这人,演义中只是昙花一现。连环画中也是个文人形象。历史上却半生在做着将军,大半辈子,都在魏国的南方边境领军驻守。
三国中对历史进程起作用最大的要数贾诩了。在吕布杀死董卓后,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听从贾诩的计谋。金鼓倒置,闻金而进,闻鼓而退,正面牵制吕布,暗中包围长安。将王允杀死,将吕布赶出长安。
在张绣第一次投降曹操的时候,曹操对张绣满眼瞧不起,让他牵马坠蹬,游街进府,还淫辱了张绣的婶娘,张绣听从了贾诩的建议,差遣胡车儿将典韦灌醉并盗走了典韦的双戟,杀死典韦,并赶走了曹操。第二次,张绣又听从贾诩的意见投降曹操,曹操就顺利接受了。解除了后患,曹操再打官渡之战,顺利打败袁绍,平定了河北。
魏公曹操立嗣的时候,要在曹丕和曹植之间选择。贾诩帮助曹丕,战胜了曹植。曹丕即位后,逼迫汉献帝禅位。平定了青州徐州一代的割据,完成了北方的统一。这时候曹丕问贾诩应该先灭蜀还是先灭吴,贾诩建议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结果征东吴无功而返,还折了威震逍遥津的大将张辽。
曹丕死后,曹魏北方势力被司马氏所取代,最后司马炎统一三国。
所以本人觉得,贾诩一直出谋划策,为北方的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北方即定,东吴和西蜀的势力就不值得一提了。
文武并重!
虽然武将重要,但文臣更重要。没有郭嘉,曹操不一定能水袁绍。没有诸葛亮就没有三足鼎力。没有陆逊蜀吴相拼,也没有三国了
大家好。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三国是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文臣和武将那个对历史进城影响较大”。这个问题咋们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来分析。
首先,先说官渡之战,这场战役主要是曹操军事集团和袁绍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曹操处是弱势一方,袁绍强势一方,战役之处,两方文臣向自家主公献策,袁绍方的策略保护粮草,持久战,不战而胜,因曹操粮草不足。曹操方策略是速战速决,自家知道自家事。随后有了关羽诛颜良,文丑。河北四庭柱去其二,双方武将武力值基本对等。这时候就看双方头领和文臣的本事了。曹操了是果敢果决,听取文臣意见后自己一想可行。一个字干。而袁绍了没有主见,听取文臣意见后感觉都有道理,不知道怎么办。这时许攸一看袁绍这样,心里想着跟你混没前途,就投了曹操,献计火烧粮草。此时战争的天平一向曹操倾斜。袁绍干啥了,借酒消愁,听信谗言,逼的张郃、高览二将也投了曹操。高端战力几乎为零。最后袁绍一看赶紧回冀州老家吧。此战曹操既得武将又得文臣,同时也得到了喘息之机,知道袁绍死后曹操才灭了袁绍集团。
我们在来看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之后,向一举灭掉孙氏集团和刘备集团。荆州刘氏集团一看立即投降,刘备一路逃到江夏与公子刘琦汇合。这时候老诸说领导咋们的和孙权联合一起打曹操了,不然没得玩了。老刘一听,立马要过江找孙权谈谈合作事宜,老诸听了一想,这是谁主动反而被动,就给老说,领导,我夜观天象,孙权一定会排鲁肃过来谈谈的 不着急。稳住了老刘。而此时孙氏集团却吵翻天了,为啥?文臣要投降,武将要死战,孙权了,头疼,就知道吵吵,怎么就没一个出主意人呢?散会。孙权妈也听到消息了,心疼儿子啊,一看这样下去不行,就给孙权出主意,你大哥遗言,内事不决,问张召,外事不决,问周瑜。鲁肃也过来出主意了,孙权一想,一边安排鲁肃去江夏名为吊丧,实则谈合作抗操,一边派人去掉周瑜回来。
就这样老诸跟着鲁肃过江要见孙权,当然见领导得汇报吧,鲁肃就去汇报,孙权一想,我的出个题考考老诸,经过舌战群儒,层层考验终于见到了孙权,几经波折后孙权勉强同意合作,其实孙权还没下决心。
这时周瑜也回来了,见了三波,文臣劝说投降,周瑜说明天劝领导投降,武将表态要死战到底,周瑜又说,明天劝领导死战到底。最后又接见了老诸和鲁肃,周瑜向想贬低刘备集团,没成想反被老诸一局“拦二乔与东南西兮”给激怒了,约定明天一起见孙权。随后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任周瑜为主帅,由此赤壁之战拉开帷幕。
双方打了几场水战,曹方全输,刘孙联盟全胜。双方各施诡计,最终曹操中计,采取连环战船,双方又打了场水站,曹方获胜刘孙战败。曹操一看胜利在望,得意忘形,大摆筵席,滥杀员工。
刘孙集团积极备战,苦肉计,借东风,火攻计,最终胜利,最后老诸借关羽义气放走曹操。
刘备集团先后夺得荆州和益州,三足鼎立势成。
通过这两场战役大家看看文臣和武将那个作用大。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唐
当然是武将
文臣武将合作都重要。